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实用新课程教师的角色如何定位? 新课程的教师角色的定位是5篇

网友发表时间 1979316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实用新课程教师的角色如何定位? 新课程的教师角色的定位是5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新课程教师的角色如何定位? 新课程的教师角色的定位是篇1

新课程中的教师角色定位

内容摘要:

课程改革的最大动力是教师,最大阻力也是教师;课程改革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将教师从阻力状态转变为动力状态。在这一意义上,教师是新课程建设的决定因素。从系统论角度分析,课程与教学系统在空间结构上,是由教师、学生、内容以及环境等四大要素构成。教师、学生、内容与环境作为课程与教学系统的基本要素,存在相互作用的内在关系。其中,教师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对于学生来说,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对于内容来说,教师是学生学习内容的开发者和决策者;对于环境来说,教师是学生学习环境的设计者和开发者。在新课程中所具有的新学生、新内容和新环境的条件下,教师是新课程建设的决定因素。

关键词∶新课程教师角色课程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系在功能、结构、内容以实施评价以及管理等方面,都有了巨大的创新和发现。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诸多发展的机遇。可以说,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使我国教师队伍发生一次历史性的变化,每一位教师都必须做出自己的回答。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变迁,通过教育与课程改革,从根本上变革着教育这种特殊社会活动内容和外部的各种关系,导致教师的角色正在产生根本的变化,要求教师角色实现转换。学习方式的转变期待着教学模式的转变,教学模式的转变始于教师角色的转变。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基本内涵是课程目标为“学生全面发展”;课程结构是“综合化”“平衡性”和“发展性”;课程内容是“现代化”和“满足学生的兴趣到经验”;课程实施是建构新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并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等等。基于这些,教师就要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

一、在一般意义上说,教师与任何人一样都是学习者。正如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而教师作为学习的参与者,指在现代教育活动中,教师在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基础上,也是学习的参与者。在“知识爆炸”的背景里,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观念的变革,孕育出了教师的学习者角色。首先,知识陈旧率加快。知识随时间呈几何级增长,已经使得百科全书式的教师成为历史,而信息时代的到来,则摧毁了“教师是知识垄断者”的基石。这样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得以维持的基础,就从已有的知识经验转换为持续的学习。其次,学习型社会的兴起,信息时代的到来孕育了学习型社会。组成这样的社会,需要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区、学习

型家庭和学习型学校。在这样的社会背景里,教师无论在家里作为父母,在社区作为公民,在学校作为教师,都必须成为一个学习者。最后,终身教育的发展。终身教育从20世纪中期萌生以来,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以后,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逐步演变出了全民教育,以满足每一个人的基本学习需要。于是,教育再也不是阶段性的了,教育已经演变成了从“优生优育”到“胎教”,包括学校教育、在职教育、老年教育一直到死亡教育的终身教育了。教师被自觉不自觉地放在了终身教育的体制里了,不管愿意不愿意必须成为一个学习者。

二、在新课程中,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意味着通过教育活动中师生双方互动,教师在作为新型的知识传授者基础上,承担着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角色。所以是学生的引导者。作为学生的引导者角色,包括引导学生的知识学习,引导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引导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引导学生的人生道路。在现代社会,学生的学习,需要重视的已不是获得多少已有的知识经验,更重要的是在获得知识经验过程中的新的、独特的体验。这是教师无法传授的。然而,体验是在学习探求中的体验,这样特定的学习探究,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方法上,对于学生来说都是陌生的和举足无措的,对教师来说则是掌握了的和熟练的,所以教师应该而且能够给予学生以引导。就一般意义上说,教师引导学生的健康发展,就是引导学生通过体育知识的学习和体育锻炼形成健身智慧,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形成健心智慧。健身智慧,是人在身体及其各个部分生长发育和人格及其各种因素的发展中,建构并保持协调和谐的一种心理状态,也就是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自觉状态,分为健身智慧和健心智慧。在中小学,孩子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经历着人生道路的认识、选择和定向。教师引导学生的人生道路是全面而艰苦的,其中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引导学生逐步树立与自己条件相符合的人生理想和抱负。二是引导学生在学习发展过程中养成实现人生理想和抱负的信心和恒心,形成坚忍不拔的毅力和精神,从而不懈地努力去实现自己崇高的人生理想和抱负。

三、教师成为团体的领导者。新课程强调建构民主的管理模式在学校推行分散式领导,而不是把学校命运都寄托在校长一个人身上。教师和校长可以象同事一样合作工作,对学生的管理模式遵守民主信仰原则,并且对学校和自身的实践会作出批判性的研究。在中小学,教师作为学校的带头人给它带来灵感及方向,因为教师更了解课堂上的情况,更能鼓励学生,更能准确地评价每一个学生在学习方面所取得的进步,更能把学校创造为一个真正的学习化社区。毫无疑问,教师办好一所学校的关键,也是建构新课程的关键。首先,教师是团队成员。在学校里,教师一旦获得自主权,就要象团队成员一样携手工作。教师应把整所学校,而不应仅仅是他所教的那个班作为学习知识的场所。事实上,在那些教师不仅仅在每个课堂里出色地教书,而且在一起探讨问题的学校里,学生学习的成效的确最佳。教育实践要求和强调教师之间保持良好的同事关系的重要性。研究表明,教师之间合作可以使教师的兴趣大

大提高,教学效果大大提高,学生们能学到更多的东西。教师作为团队成员有共同的目标,学校应在学年初和学年末都留出几天时间供教师们在一起讨论教学工作,教师每周碰一次头。其次,教师是师长。在中小学非常重要的是,教师应该成为教学的领导者,他们不仅是学生的指路人,也是学生的师长,鼓励学生们主动地学习,去严谨地、创造性地思考。教师的责任并不是把自己脑子里的知识移植到学生的脑子里,而是让学生学会思考。教育就是要培养动脑筋的习惯。最后教师是学者。中小学教师都是学校大家庭的成员,他们是学生的良师益友。然而,要想真正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首先是一位学者,具有广博的知识并不断的更新知识。这看上去是显而易见的。一所学校的活力最终是通过每一位教师的活力体现的。所以学校应该把对教师的培养提高问题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上,应当提倡每年都留出固定的时间进行教师更新知识研讨班,让教师们自己对研讨的内容和讲座进行规划安排。

四、教师是文化的创造者。教育文化学揭示,教育是文化变迁的动因之一。也就是说教育过程也是一个文化创造的过程。这主要表现在教育对人的创造性地培养和高等学校在文化创新和发展上的独特作用。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作为培养人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才能的主要力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人体内的各种潜能,促使其成为具有创造性的人才,从而为文化的更新、变革提供源泉。另一方面,高等学校在文化变迁中处于独特的地位,他们不仅传送着系统化了的知识、观念,而且在创造文化的职能上也显得日益突出。世界上不少国家都提出大学既是国家科研工作的重要阵地,又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场所,高等学校在文化创新过程中,教师是文化创新的主体,扮演着文化创造者的角色。

总之,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传统基础教育面临根本性的挑战,教师就必须从传统角色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从而扮演新的角色。如果今天的教师仍固守于传统的角色,那教师就无法满足网络时代对学生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因此,惟有教师角色的全方位的转换与重塑,才能以更好的素质去主动适应并深入开展蓬勃的素质教育,深层次的开发中国最丰富的智力资源,从而真正建立起新课程体系,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新型公民。

参考书目:

1、《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高中新课程理念与实施》 海南出版社,2006年版

3、《创造教育手册》 朱作仁主编,广西教育出版社

4、《教育学》 王道俊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本文地址:http:///zuowen/

新课程教师的角色如何定位? 新课程的教师角色的定位是篇2

新课改下教学副校长的角色定位

――引领教师与新课程同成长

教学副校长是校长在教学方面的助手,协助校长全面领导全校教学工作,是学校实施新课程教学管理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研究者,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生机盎然的今天,教学副校长不仅仅要完成学校教学工作的计划管理、组织管理、教学常规管理、教学质量管理等工作,怎样寻找突破口,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让学校的教学工作绽放鲜活的生命之光,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创造力,促进学校教学工作的不断提高,更是教学副校长的要务。“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实施新课程教学管理中,我认为教学副校长应发挥引领作用,挖掘教师潜质,做教师队伍持续发展的领头雁,和教师共翔在新课程的蓝天,来促进学校教育的与时俱进,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一、引领教师站在课改的前沿,主动实施新课程:

学校是课程实施的最基本的单位,教师是课程实施的最重要队伍,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最大的挑战是教师要具有课程意识、学生意识、开放意识、问题意识。这需要教师改变已往的教育观念和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敢于挑战传统、挑战书本、挑战自我。因为新课程的实施,最终要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实现、去完善。即要教师改变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潜移默化地形成的自己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教学行为,对课程内容的固有的认识,其艰难性是不言而喻的,这就要充分发挥教学副校长的引领作用,在实施教学管理的过程中,引领教师走进课程,从而去主动实施新课程。

1、引领教师树立课程意识。

实施新课程,必须具有新课程意识,以往我们的教师只有大纲意识、教材意识、教参意识,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眼睛盯着知识点,强求的是标准答案,而新课程意识十分淡薄。新一轮课程改革,将课程意识提到了重要位置,强调课程是由教科书、包括其它教学材料,教师与学生、教学情境,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不再只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共建新知的过程。每个学生都带着自己的经验背景,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来课堂交流,这本身就是课程建设,儿童生活的范围多大,课程范围就有多大,更是以前从未有过的课程意识。新课程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课程资源拓展到了儿童生活的一切领域,一切空间。教师要通过儿童的一切生活来对儿童进行教育,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教学要向儿童的生活世界回归,不仅仅是通过书本,通过课堂,也就是陶行知先生所说的“生活就是教育”。因此,作为管理者的教学副校长应通过组织反复的相关理论学习,课堂实践操作,交流反思,听、评课,研讨,集体备课,使教师树立课程意识,明确现在的教学,已不能再像从前一样,就课本教课本,而应当基于教师和学生的经验,在教学中不断丰富和生成新的内容,使教学过程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和转化的过程。

2、引领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革课堂教学。

新课程的实施者是教师。因此,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是新课程改革中的关键。为此,在教学管理中,教学副校长要为教师创造理论学习的机会和条件,组织教师参加上级部门的课改培训及校本培训学习,通过检查学习笔记及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理论的应用,教研活动等,使教师认真领会课程改革的理念,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武装头脑,特别是通过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和学校的教研活动,引导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对比,感悟新旧教学理论下不同的教学效果。使教师明确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教学的实质是交往,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是合作。教师不仅要考虑怎么教,还要考虑学生怎么学。教学过程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看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学会与同伴交往,合作探究问题,是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情感和态度,是否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是否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校教师通过校内集体备课活动,通过教研活动的步骤操作:理论学习辅导-实践操作(备课、上课)-交流反思(听课、评课、研讨)-总结经验,逐渐形成新理念下较为成熟的教育信念,达成共识:只有树立了学生意识,开放意识、问题意识,使用新的教学方法,在新理念指导下,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课堂上教师不仅是知识传授者角色,更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和谐、民主、平等的气氛中才能发挥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率,才能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我校还通过课堂教学评估(按新课程制定评估标准,发放教师手中,随机听课评估与教者反馈、研讨,再听、再评估)。使全体教师于课堂教学中实施了新课程。因此,教学副校长要强化教学思想的管理,帮助教师屏弃陈旧的教育教学思想,真正确立面向全体学生,以德育为中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新世纪教学理念。

二、引领教师参加科研活动,让科研雨露滋润教师成长: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师即研究者”已成为时代对教师的起码要

求,教师的科研能力是教师基本素质的一项主要内容,是教师个人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器”,然而我们发现不少教师的科研意识淡薄,科研能力薄弱,科研成果寥寥。许多教师不善于将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教育科研进一步升华,不少教师不愿意参加课改研究,有的教师即使参加了也是飘浮其中,做表面文章。因而他们未能品尝科研雨露的甘甜,基于教育科研不乐观的现状,教学副校长要带领教导主任、科研室主任采取辅导、书面材料学习,“走出去,请进来”科研沙龙等形式,帮助广大教师掌握科研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研究方法,克服教师对科研的神秘感和恐惧感,坚定教师能搞好教育科研的信心,使其潜心研究,锐意创新,鼓励教师善于提炼自己实施新课程的成功经验,使之进一步升华为个人的教育教学理论,要鼓励教师善于学习和移植他人的成功经验,并能推陈出新,要鼓励教师经常反省与评价,归纳和总结,并积极撰写论文与心得,自己的教育教学充满理性,高屋建瓴地建构自己,提升自己,把自己由小教书匠培养成教育学者、专家。

三、引领教师培植人文精神,让教师魅力四射:

新世纪课程改革的灵魂是什么,就是:让教学回归教育――从“文本教育”回归“人本教育”。做为人文教育的渗透者,教师要具备人文修养,拥有人文情怀。教师的人文修养即专业知识的底蕴,它直接影响新课程的实施,影响教育教学效果,在管理中我发现,当于学生相处时,教师对学生的关怀与爱护,理解与尊重,鼓励与赏识拉近了师生距离,增进了师生感情,课堂教学时,教师学识渊博,语言丰富优美,极大地感染了学生,提高了学生听课质量,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教师妙语连珠,间或诙谐幽默,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学生学习陷入

困境时,教师机智引导,耐心点拨,学生经历了“千呼万唤始出来”后的豁然开朗,便更觉学在其中,乐在其中了。教学副校长要积极倡导教师培养自己的人文智慧,丰富自己的人文情怀,不断发展和提升自己的人文精神境界,以适应教育的需要,形成学校独特的人文课程。

教学副校长作为教师队伍的领头雁,更应首先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复合知识结构,要具有热爱,包容的博大胸怀,敬业奉献的崇高精神,良好的文化素养,在实践教育与研究中,不断生成新的教育智慧和教育能力,先教师一步练翅,才能确保自己在新课程的蓝天带队飞翔,在创新教育的风潮云端前“生似闲庭信步”。

新课程教师的角色如何定位? 新课程的教师角色的定位是篇3

副校长的角色定位与工作方法

涡阳县双庙镇王新庄小学

王占刚

作为学校行政二把手,副校长在学校的各项工作开展与学校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同时作为夹缝中的一员,副校长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引起有心人许多无谓的遐想。在学校中,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如何有力地帮助校长带领全校师生发展学校?是每一位副校长应该认真思索的问题。现仅就我自己几年来的副校长经历,谈一些自己的想法。

一、副校长的角色定位

自2007年至今,我做副校长已近五个年头,先后与两任校长共事,从老一辈教育工作者的身上,学到了许多工作的经验与方法,更学到了诚实做人、踏实做事的精神。回忆这几年的工作,我认为作为副校长应从以下几方面为自己做角色的定位:

1、学校发展规划的有力执行者

一个学校要振兴、要发展,不能只是闷头做事,应该有一个合理的发展规划,要确立学校未来的发展目标。在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中,副校长应积极谏言献策,但却不能妄自尊大,对学校师生的建议应认真思索、仔细分析,对校长的意见要尊重与服从,毕竟一个学校的发展规划体现的是校长的魄力与校长的教育理念。

作为副校长,关键要做的事,是发展规划制定后的有效执行。在这个过程中,我总是先把学校长期发展目标进行分解,变成一个个方便可行的短期目标,使每一学年、每一学期直至每一星期都有学校要 达到的目标;同时进行合理的安排,最有效的组织利用学校资源,充分发挥师生们的能动性;并制定详细的标准,使目标的达成有清晰的效果。

2、学校教学工作的奋力领跑者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搞好学校教学工作是副校长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每学期《学校教学计划与行事历》我都认真撰写、合理安排,使学期工作有章可循。学期开学,我会要求各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制定切实可行的《班务工作计划》和《学科教学计划》,使学校管理及各科教学有序开展。

在努力抓好全校教学的同时,我大量阅读教育理论,积极参加各种教育培训,开阔自己的眼界,丰富自己的学识。对所授课程能够完全胜任,对小学阶段的各科内容都能依据学科和学生特点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让自己逐步成长为新教育理论的传播者和实践者。引领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校本培训,在胜任各自教学工作的同时,为教师自身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除了自身教育素养的提升,我更重视自己所授课程的质量,我努力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利用“先学后教”的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索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每一学年我所授课程都能在中心校的素质检测中名列前茅,为全校教学工作的开展带一个好头,奋力领跑全校教学工作。

3、学校成员关系的强力融合者

任何一个单位都会存在或大或小的矛盾,学校也不例外。校长 与教师之间、班主任与科任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往往会产生一些误会,这时,作为副校长就应该积极地去协调、化解这些矛盾,使全体教职员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和谐共处,促进学校工作的开展。

在处理这些矛盾的过程中,我一方面注意维护校长的威严,另一方面又要保护教师的自尊。仔细分析矛盾双方的心理,从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角度入手,努力帮助双方正视问题、表达诉求、形成共识。使学校一团和气但又有所坚持,相互尊重又能彼此融合。

学校关系的融合不仅是学校教职员工的和谐共处,还包括周边群众对学校办学方针的理解与支持,为此,我经常利用班会、校会、家长会等形式,宣传学校的发展思路,营造“知识改变人生”的舆论氛围,形成尊师重教的大气候。

二、副校长的工作方法

1、到位而不越位

副校长作为学校具体工作的管理者、业务部门的领导者,对学校工作的大小事务既要鞠躬尽瘁,又不能事必躬亲。不能挑战校长的权威,大的方针还是应该请教校长,由校长拿意见;安排给教师的工作不宜插手,要放手让教师自己去做,不必指手画脚。

作为副校长,一方面不能认为自己在第二阶梯,所以对工作有所区别,拈轻怕重或者推卸责任,应积极主动了解教学的动态,主动解决学校中的问题,勤跑腿,勤动手,做好观课议课工作,帮助教师进步;另一方面切忌不能见荣誉就上,把功劳往自己身上揽。要学会对 各项工作积极献策但不决策,执行工作积极有力,出现问题勇于担责。

2、尊重但不妥协

这里的尊重,不仅是指对上级、对校长的尊重,也指对同事、对教师的尊重。对学校中的各种问题的解决,尤其自己职责内的工作出现的问题,既要听取各方面意见,又要坚持一定的原则,不能碍于情面,被人情所左右。

为了搞好学校的教学工作,我也会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对教案、作业等也有一定的规范。在检查时,对无关紧要的细节我可以出于尊重忽略,但对教学任务等硬性指标我决不妥协,即使面对自己曾经的恩师。毕竟我们做的工作要求我们必须付出心血,以良心面对。

3、自尊而不张扬

副校长作为学校管理中的特殊一环,在得到师生尊重的同时,也最容易招致嫉妒与打击,因此在工作中,要尽心尽力完成自己份内的工作,事事以大局为重,不偏听偏信、拉帮结派,更不可自我炫耀、肆意张扬。做好工作是自己的义务,做不好工作要主动担责任。同时也要学会保护自己,言行举止自尊自爱。

总之,作为副校长要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处事能力,努力做校长的好助手,教师的好榜样,学生的好朋友。帮助校长做好学校规划并尽力执行,引领教师搞好教学并发展自我,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全面发展。

新课程教师的角色如何定位? 新课程的教师角色的定位是篇4

新课程下教师的角色定位

时间:2004-5-22点击次数:2767字号:大 中 小

新课程需要教师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和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然而,教师这种角色的重新定位,几乎等于要改变他们已经习惯了的工作方式,其艰难性是不言而喻的。笔者在新课程实验的实践中,就常常感受到自己和身边的老师面对这种“蜕变”的痛苦、困惑、迷惘,有时还会走进自身角色重新定位的误区。

误区一:新课空间自由度大,教师缺乏自信

新课程空间自由度大,教师认为自己须文武兼备,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才行,缺乏走进新课程应有的自信,乃至“惧怕”学生。而新课程施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共同发展。

相应之对策:做一个平等的参与者

(1)充分信任,予学生学习时空。教师相信学生完全有学习的能力。(2)摆正位置,把机会交给学生。教师要俯下身子看学生的生活,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教师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学,学生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学习的过程,教师也就可以自信地开展教学活动。

误区二:新课程实施灵活性大,教师难以驾驭

新课程实施的灵活性大,让教师觉得难以驾驭教学行为,课堂教学中表现为过多的焦虑和不安。原因是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对学生精彩纷呈的学习活动,还不习惯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观察和探究学生的学习方式,及时了解他们的认知情况,学生的需要没有真正地被关注。

相应之对策:做一个合格的组织者

教学中,教师要真正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身上,想想学生在做什么,需要什么,依据他们的学习情况,灵活地安排每一个教学环节,而不是机械地执行课前的课程设计。同时,还应特别关注全体学生,注意学生间的学习差异,通过不断调整教学进程,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中来。

误区三:新课程强调主体参与,教师“全身而退”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参与,教师便以为要把教学舞台全部交给学生,自己不自觉地由教学的“中心”走向教学的“边缘”,甚至退出教学舞台当“观众”。

相应之对策:做一个成功的引路人

(1)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通过新课导言的设计、浓烈学习氛围的创设,以及努力挖掘、充分发挥教材所蕴含的兴趣教学因素,来唤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意愿和动力。

(2)教给学生探索、发现的方法,让学生会探索、会发现。教师除了必须把学生自学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步骤外,还需精心设计每一次自学的目标、内容,同时加强自学方法的指导。

误区四:新课程倡导合作的学习方式,更多采取“拿来主义”

新课程倡导教师合作的工作方式,在与他人合作中,教师往往不顾自身特点,一味采取“拿来主义”。

相应之对策:定向发展自身的教育个性

(1)提高综合素质。不把自己禁锢在学科壁垒之中,教语文的可以光顾数学、体艺等学科,教数学的也可以涉猎文史、科学等知识,努力使自己拥有多元的知识结构,成为一名综合型教师。

(2)明晰自身优势。教师要学会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过程,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决策及由此产生的后果进行自我反思和与他人合作反思,从中寻找自己的优势。要在教学实践中加大自身优势,善煽情的教师可以想想怎样让自己的课堂涌动激情,善引导的教师则可以努力使自己的教学“润物细无声”,朝着这种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个性潜能的方向发展。

(3)逐步形成风格。把自己的个性渗透于自身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的研究来完善,以逐步形成自身的教学风格。

新课程,给教师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新课程实施中,我们只要批准自己的位置,在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提高,就一定可以融入新课程,与新课程共同发展。

新课程教师的角色如何定位? 新课程的教师角色的定位是篇5

贵州省黔西县定新乡青杠小学 熊祖凤 贵州省黔西县永燊中学 漆道頔

关键词:新课程 教师 角色

角色,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身份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行为规范。而所谓的“教师角色”是指处在教育系统中的教师所表现出来的由其特殊地位决定的符合社会对教师期望的行为模式。分析教师的角色,明确教师自己的角色身份,对教师充分地扮演好教师角色具有积极的意义。在过去,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已经给教师冠以诸多美名,如蜡烛、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等。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特别在当今的信息时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教育观的转变,这些美名逐渐退色。重新定位教师的角色,才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才能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扎实,并有益于学生的终生发展,才能有效地推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怎样定位自己的角色呢?

一、促进者的角色。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教师要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

传统模式下的教学,教师只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教师只想到怎样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装进学生的脑袋里,而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没有教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在过去的素质教育也提倡教学改革,但还是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评价制度还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定论,因此,成效不是很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是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尤如装知识的容器。

与传统模式的教学相比,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评价制度的不断完善,教学将发生本质性的转变,新课改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知识是无限的,现代科学知识量多且变化发展很快,教师要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把所教学科的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已不可能,而且也没有这个必要。再者,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之快,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也多样化了,获取的知识范围也扩大了。那么教师再以不能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而是要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以及学会如何根据认识的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要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辅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

二、合作者的角色。

社会学认为,合作是人类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之一,合作将成为未来世界的主流。有的教育专家认为,在某种意义上讲,把合作的观念引进教学系统,是对传统教学的一次革命,它符合时代的要求,代表了现代教学系统发展的方向。师生合作的关键是教师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平等信任、相互交流、教学相长。具体说,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使学生心情愉悦、轻松自由地进入学习状态;要激发学生充满信心和勇气,尤其要使待进生奋发上进、乐于学习;要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善于学习;要给学生提供自由选择的机会和自由支配的时间去发展自己的兴趣、个性、爱好和特长。

教师要培养学生和独立性与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在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中,教师应成为学生的亲密合作者,学习上伙伴。在学习过程中,师生相互配合、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共同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

同时,教师与教师之间要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解决教育教学中产生的问题,探讨教学方法和手段。比如:教师之间就某个问题进行分析讨论,然后对讨论的结果进行综合,从而得出问题的解决方案。还可以进行集体备课,这样可以汇集众人的意见和方法,从中可以取长短,吸取宝贵的教学经验等。

三、引导者的角色。

老师是学生全面和谐发展、自主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引导者。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所学学科的成绩,更要关注引导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过程与方法、学科知识与技能,以及学生身体、智慧和社会适应性等方面的全面提高与和谐发展,尤其要“引导学生树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地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独立自主地、主动地发展。老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心个性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引导每个学生“扬长避短”、“取长补短”,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已有水平上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占有者、传递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老师要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传统的学习方式学生很被动,四、创新者和研究者的角色。

教育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贵在创新。在教育活动中,教育对象是有感情的,是受社会多方面因素影响的。所以,学生个性也是千差万别的。教师要把一个个活生生的独特个体从蒙昧状态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决不是简单的机械劳动可以完成的,而要靠高度的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教师的工作不允许一味的沉浸于个人的点滴经验,而要求教师敢于开拓,勇于创新,依据变化的情况,不断寻求适合教育对象的教育方案、方法和手段,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更科学,更前卫,进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

教师不再只是课程和教材的被动执行者,而是一个主动的决策者和建设者,同时也是专业知识的发展者。老师要以关注学生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学习和个性差异为宗旨。在教学中要有创造性的课堂教学设计,老师不是单纯地把知识像倒水一样的灌进学生的脑袋里,而是要精神设计自己的教学过程,创设教学情境,还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专业性评价,要进行行动研究,并形成个性化教学风格的能力。新课程下的教师教学是一项创新性的艺术活动。教师要大胆地有创新地把握和组织教学,要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特别是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教师更应该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要利用好现代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机地整合起来,为教育教学服务,而这种整合,我们教师必须深入研究课程,还要有创新素质,才能设计出优秀的创新型的整合课例,运用于教育教学之中。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事实上,每一位教师都有能力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加以反思、研究,提出最贴切的改进意见。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对教学情境中的问题,有着自己的经验化的处理方式,这个过程是教师对自己行为的分析与研究的过程。新课程的出现,使教育情境中的问题增多并变得复杂,“教师即研究者”这一要求在新课程背景下尤为重要。比如:一个兴趣,尝试一种新的想法,开发一种新的教学方法;一个困难,解决一个问题,或弥补一个缺失;课堂上的意外与无法解释的体验可以看作是进行研究、发展教学策略的一个起点。之后,通过观察、访谈及其他收集资料的方法,找到相关资料,然后通过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以达到对情境的深入透视和理解,确定自己的行动策略。

总之,新课程标准正在如火如荼地实践着,重新认识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在实践中学会总结和反思,是每一位教师必备的素质之一。尽管在具体的实践中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与阻力,但是新课程必定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尽情展示才艺的机会。课堂就是舞台,舞台就在课堂。面对新课改,机遇与挑战共存。亲爱的老师们,我们还犹豫什么呢?让我们舒展双臂,尽情地拥抱新课程给我们带来的绝佳良机吧!

参考文献:《走进新课课程》

《21世纪,谁来教综合课》——谈课程结构的重建

《新教材将会给教师带来些什么》——谈新教材新功能

《课程的反思与重建》——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课程观

类别:教育教学 |

| 添加到搜藏 | 分享到i贴吧 | 浏览(2711)| 评论(0)

上1篇:你相信爱情吗? 下1篇:教师学期个人工作总结

最近读者:

登录后,您就出现在这里。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1979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