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实用心理讲座心得体会范文实用【汇编8篇】

网友发表时间 1909388

【导读预览】此篇优秀范文“实用心理讲座心得体会范文实用【汇编8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整理分享,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此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心理讲座心得体会【第一篇】

通过对生活深入思考“希望得到什么成就、做好哪些准备、如何循序渐进的行动”,我应该对自己有个的规划了,让没有梦想的日子远离!时代的发展,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拥有健康的心理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从素质教育的着眼点来看,健康的心理是孕育良好素质的保障。然而,在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由于社会、学校、家庭多方因素,导致部分老师,部分学生厌学等不健康心理,严重影响了教与学的工作。故而,我一直对心理健康的问题非常感兴趣。现对这次心理健康学习谈一点自己肤浅的体会。

一、通过学习,我认识到了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我认为,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体实施者,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更是如此,在他们的心目中,教师是智者——什么都懂;是能者——什么都会;是圣者——不会犯错;是权威者——具有比父母还高的权威力量。教师的衣着举止,言谈风度,以及待人接物等,都会使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人格健全的教师,能在课堂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而人格不健全的教师,只能在课堂上造成一种紧张或恐怖的气氛,使学生如坐针毡,惶惑不安。

所以,教师完善的心理素质和人格,是构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的出发点和首要原则,新的教育实践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从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通过学习,我也知道了教师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了解自我,辩证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学习心理卫生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改善不良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调整情绪,保持心理的平衡;善于选择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为工作奉献,并合理安排时间,张弛有度;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只有这样,才能以积极健康地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二、通过教师的心理健康的学习,我也知道了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古老文化的中国有这样一句格言3岁看小,7岁看老。这充分说明了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其一生有何其重要的影响。结合我的实践经历和周边情况,我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做了认真地分析。我认为,我们目前正处于一个社会的转变期,纷纭复杂的社会现象,多元化的价值观,来自升学、就业、竞争等方面的压力,各种不可测的变数,引发了学生心理疾患的上升,也对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过去与现在虽然做了不少探索性工作,但审视我们目前学校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层出不穷的新现象、新问题面前,存在种种不足也是明显的。为何不足?很有必要追根溯源,以利对症“下药”。

总之,教学的目的就是教书育人。为了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师就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气质、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教化作用,真正作到为人师表。只有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齐抓共管,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水平一定能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心理讲座心得体会【第二篇】

3月26日,我有幸聆听了王加绵教授做的关于"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及纠正对策"的讲座。王教授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就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为在场的教师送上了一道丰盛的精神大餐,也令我耳目一新,受益匪浅。

教育部在1999年8月13日颁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重要环节。因此,对中小学生及时有效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实现现代化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新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学生心理问题形成于家庭,表现在学校。在青少年成长的过程中他们的心理问题表现的较为突出的是以下三个方面:

小学生厌学的成因很复杂,后果也是可怕的。它是家庭、社会、学校,还有孩子自身的认知条件下综合作用的产物。教师与家长要密切配合,认真分析,找出原因,对症下药,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要把尊重与爱撒给每一个学生,从他们的心理需要出发进行教育和帮助,切实解决他们学习的心理问题,才能让每一个学生更好地适应新时代教育的要求,从而顺利走完健康成长的历程。

孩子说谎是由于社会风气、家庭压力、虚荣心、心理因素、社会发展带来的种种因素造成的。他们认知能力的发展未臻成熟,说谎不但会严重影响青少年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也给正常的教育带来巨大的困扰,直接影响学生教育任务的完成与教育目标的的实现。因此,在小学阶段的学生需要正确的引导,教师要给孩子以心灵的安慰,给孩子提供改错的机会,给孩子自我反思的空间,让孩子能够真诚地面对生活,面对他熟悉的每一个人。这样每个孩子才能诚实、自信、健康,茁壮的成长。

小学生难以解决的心理问题除了上述两个问题之外,就是与异性的交往。随着青少年的发育提前以及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早恋现象已经在小学的高年级出现萌芽。13、14岁的青少年正值情窦初开的时期,他们对异性充满着好奇、爱慕,又有着虚荣的心理在作祟,所以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这种令人担忧的现象。作为教师要细心观察,实施温情教育。在班级开展一些有意义的班队会活动,对友谊进行正确的引导。家长要给予积极的配合,未雨绸缪。早恋既是一个教育问题,又是一个社会问题,要让所有的孩子都有一个充满阳光的童年,不要让早恋的小雨洒到他们的青春花园。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的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的工作是一种艰巨、复杂的培养新人和创造精神财富的脑力劳动。作为教育战线的一员,我会不断地寻求现代教育的新路,切实以新理论、新方法、新理想来做好学校的德育工作,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心理讲座心得体会【第三篇】

心理讲座是一个关于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的讨论平台,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最近,我有幸参加了一场关于情绪管理的心理讲座,这次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篇文章将分享我在心理讲座中的体会和收获。

首先,心理讲座提醒我们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在快节奏和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中,我们时常感到压力和焦虑,因此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显得尤为重要。心理讲座通过介绍情绪源头、情绪的作用和处理情绪的方法,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指导。我了解到情绪起源于个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它们并非付之一笑或否认即可消失的,而是需要通过接受、认知和处理来达到控制的目的。讲座强调了情绪在个人生活、工作和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并向我们提供了实用的策略,如深呼吸、积极思考和寻求他人的支持来帮助自己管理情绪。

其次,心理讲座提供了一种理解和支持他人的渠道。不同的人在情绪管理上可能遇到不同的困难和挑战,而心理讲座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和共鸣的机会。通过聆听讲座中的案例分析和分享,我不仅能更好地理解他人情绪的来源和表达方式,还能从中得到启发和支持。讲座中,演讲者详细解释了情绪障碍和心理疾病的特征和处理方法。我认识到,对于那些正面临心理健康问题的人们,我们应该给予理解、宽容和安慰,同时鼓励他们寻求专业的帮助。这次经历让我有机会学会更好地照顾他人的情绪需求,并在需要时给予他们积极的支持。

再次,心理讲座在我个人成长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讲座,我对自己的情绪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学会了更好地管理它们。我意识到情绪是人类宝贵的信息源,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需求和愿望。讲座提供的方法和策略不仅帮助我更好地控制情绪,还让我认识到情绪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实践和调整。我在讲座后尝试了一些情绪管理策略,如运动、写日记和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情绪。这些实践在我日常生活中带来了积极的改变,使我更加平静、专注和满足。

最后,心理讲座提升了我的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通过参加这场讲座,我了解到心理素质是一个重要的个人品质,对于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非常关键。讲座中我们讨论了压力的正面和负面作用,并学会了应对技巧,如积极思考、寻求支持和放松技巧。这些方法不仅有助于我掌握更好的应对策略,还能够帮助我在压力下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我相信这些技能将对我未来的职业发展和个人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总而言之,心理讲座为我提供了一个机会去了解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并教会了我如何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它促使我更好地理解和支持他人,并在个人成长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相信这种心理学的知识和技能将对我的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使我成为一个更加坚韧、积极和愉快的人。

心理讲座心得体会【第四篇】

心理讲座是一种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情绪、心理状态及其对生活的影响的方式。最近我参加了一场有关心理讲座的活动,这不仅为我提供了一些有趣的见解,还让我对个人成长和幸福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心理讲座中得到的五个重要的体会。

首先,讲座强调了情绪管理的重要性。讲座的导师告诉我们,情绪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可以影响我们的日常行为和决策。然而,如果我们无法正确管理情绪,就可能导致健康问题和人际关系的困扰。通过学习情绪的类型和表达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并采取适当的行动来处理情绪困扰。这个观点让我认识到,情绪管理不仅与个人的幸福有关,也与个人的成功和交际能力息息相关。

其次,讲座重点介绍了自我意识和自我接纳的概念。导师提醒我们,了解自己的需求和感受是实现幸福的关键。她强调了自我反思的重要性,指出它可以帮助我们缓解压力,并提高自我效能。在讲座中,我了解到接受自己的弱点和不足可以增强自我接纳的能力,进而提高个人的自尊和自信。通过这些主题的讲解,我开始思考自己的内在需求,并尝试更加接纳自己的所有方面。

第三,讲座着重讨论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导师提到,人类是社会性的动物,我们需要与他人建立健康、支持性的关系才能获得幸福。她介绍了有效沟通和积极互动的关键技巧,并鼓励我们关注他人的情感需求。通过这些讲解,我开始思考自己与他人互动的方式,并更加关注他们的感受。我也意识到,在人际关系中建立信任和共享积极体验的重要性,这将有助于增强关系的质量和个人的幸福感。

第四,讲座强调了积极心态的重要性。导师告诉我们,积极心态能够改善心理健康,增强抗逆能力,并提高幸福感。她介绍了积极心态的培养方法,如感恩、乐观和自我激励等。通过学习这些方法,我逐渐学会了从积极的角度看待生活中的挑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新途径。这对于我的个人成长和幸福感有着深远的影响。

最后,讲座强调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导师提到,心理健康问题在现代社会中十分普遍,且需要及早识别和应对。她介绍了一些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和寻求帮助的渠道。通过这些讲座,我深入了解到心理健康与综合幸福感之间的紧密关系。我也学到了如何帮助朋友和家人面对心理健康问题,并提供他们所需的支持。

综上所述,这次心理讲座为我提供了许多有益的见解。通过了解情绪管理、自我意识、人际关系、积极心态和心理健康等主题,我更深入地认识到这些方面对个人成长和幸福至关重要。我将继续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这些知识,以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和综合幸福感。同时,我还计划将这些知识分享给身边的人,帮助他们拥有更健康、更快乐的生活。

心理讲座心得体会【第五篇】

心理讲座是一种非正式的心理学教育形式,它通常由专业心理学家或心理咨询师主持,以向公众群体普及有关心理学和心理健康的知识为主要目的。作为听众之一,我有幸参加了一次心理讲座,这次经历不仅让我受益匪浅,也激发了我对于心理学领域的深入探究。

第二段:对心理讲座的描述与反应

在这次心理讲座中,主持人主要介绍了心理健康的概念和方法,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和与人沟通技巧等。其中,我最大的收获是意识到了自己在处理情绪时存在的不足,并通过主持人提出的方法进行自我调节。讲座中不仅有具体的案例分析,而且还有现场互动,让我和其他听众一起学习、分享自己的经验与成果,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开展了知识的交流。

第三段:对心理学领域的理解与启示

由于心理学是一门十分复杂的学科,需要通过大量的知识学习、实践和反复梳理才能真正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对自己的经历、情绪生活和人际关系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这也启发了我对于心理帮助和支持的理解。通过向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心理咨询、提供信息和资源,可以发挥出心理科学研究对于社会生活的影响力。这不仅是一种人性化的体现,更是促进社会团结和进步的必要途径。

第四段:总结与感悟

在这次心理讲座中,我对于心理学领域的认识得到了不小的提升,不仅意识到了自身在情绪和人际关系方面的不足,也领悟到心理健康对于幸福生活的重要性。此外,分享和互助也是讲座中值得强调的特质之一,与他人建立联系、发展社交圈是自我成长和进步的必经之路。作为一名心理学的学习者,我希望可以通过个人的努力、参与更多的课程和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对于心理学的理解和技能运用。

第五段:展望未来

在未来的学习和实践中,我希望可以学习到更系统、更深入的心理学知识,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与他人建立的联系,以及社会团结和进步的重要性。同时,我也会积极参与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学教育和实践活动中,通过探索实践、反思整合,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知识深度和技能水平,并努力发挥心理学知识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或团体,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心理讲座心得体会【第六篇】

讲座围绕“保持良好心态,做情绪的主人”这个主题,讲座开始,李教授与大家互动做了热身活动“爱的鼓励”,活跃了全场的气氛。讲座中,李教授围绕心理健康的内涵、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如何调控情绪等方面,旁征博引,侃侃而谈,用丰富的案例、生动的图文、幽默诙谐的语言阐述了“自己才是情绪的主人”,讲座气氛融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纷纷提问,李教授耐心回答,引导同学们运用智慧的力量保持良好心态,做情绪的主人,做一个幸福的人、快乐的人、和谐的人。双方互动良好,同学们积极性很高。

通过听这次讲座我们都从中了解了很多心理方面的知识,知道了如何更好地去调节自己的心态,学会要怎么去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首先我们知道大学生存在交际困难,对网络产生过于强烈的依赖性,自我意识,学习与生活的压力,情感困惑和危机等一系列心理问题。在面对这些问题时,我们就必须学会正确的处理。

学会调控情绪很重要,其实情绪如四季般自然地发生,一旦情绪产生波动时,个人会表现愉快、气愤、悲伤、焦虑或失望等各种不怎么做情绪的主人同的内在感受,假如负面情绪常出现而且持续不断,就会对个人产生负面的影响,如影响身心健康、人际关系或日常生活等。

控制情绪的方法有很多,最简单的就是让坏的情绪得以宣泄,比如大喊大叫或者哭出声来;或者是让自己一个人呆一会儿,慢慢平静下来。听一听音乐看看电影也是不错的。还有就是我们应该多交点朋友。

如果有朋友的话,应该多和他们一起玩一下,不管是简单的一起出门逛逛,还是别的,多谈谈心。脾气需要克制,不能想如何就如何。

改变自我情绪,增加自信心的另一种方法就是自己找一句座右铭或对自己说一些自我肯定的话,以激励自我。

另外要让生活丰富起来,可以挑一些自己有兴趣的东西。做一做,有成就感,就有生活的幸福感了,整个人神采也就不一样了。还有我们要记住每个人生活中都有一段低迷的时期,要放宽心,每个人都是这样的,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朋友的帮助,我们都会走出那段时期的。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

我们要学会用这些方法来帮助自己保持良好心态,控制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心理讲座心得体会【第七篇】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和受社会环境变化的影响,大学生青春期和性意识萌发提前,性自由、性渲染、性暴露及黄色书刊的增多,促使当代大学生的性态度日趋开放,传统性道德监督约束力下降。性,作为一种生理、心理现象,它与人一生的健康和幸福密切相关,特别是作为处于青春期的高知群体的大学生,他们正处于个体性成熟的旺盛期,这一时期的个体性心理、生理的发展,充满了风险和最具挑战性,他们的性健康问题值得我们加倍关注和探讨。

一、当代大学生的性心理和“恋爱”心理发生了显著变化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网络的飞速发展,网上生活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大学生作为先进文化知识、新思想和新观念的拥有者,有更多的条件参与网络生活。“网恋”在大学生当中已不再是个新鲜词。大学生“网恋”现象在校园中已屡见不鲜,引起了诸多的感情、心理和社会问题。因此,在新的条件下了解大学生恋爱心理状况,并积极做好对他们的引导和教育工作,是高校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大学生已步入青春期,在性的发育上由于下丘脑和垂体前叶迅速发育,促性腺释放因子和促性腺激素分泌量增加,性腺激素的分泌水平相应提高到成人水平,性开始成熟。随着性发育日趋成熟,大学生的性欲意识越来越强烈。但是他们既是成熟的,又是不成熟的。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大学生的社会心理并没完全成熟,他们的社会责任感、道德观念、恋爱态度以及他们对恋爱与学习关系的处理等都是不成熟的”。

20__年1月28日,全国大学生性文明调查结果在成都揭晓,超过60%的大学生赞成婚前性行为。该调查是由“中国当代大学生性现状及性教育实践探索”课题组实施的,共对全国26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了调查,是迄今为止全国规模最大的一次大学生性文明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表示双方愿意就可以有性行为的占32%,表示只要基于爱情就可以的占20%,表示有助于适应未来婚姻生活的占7%,表示只要能结婚则无妨的占8%,四项加起来超过了60%。与1990年全国性文明调查的数据比较,大学生认为“会引发社会问题,应受道德谴责”的比例有所下降;认为“双方愿意就可以”的比例上升了26%。面对心爱的人提出的性要求,大学生采取的态度依次是:60%的人“晓之以理,帮助克制”,13%的人“冷静地断然拒绝”,12%的人“怕失去他(她)而委身求全”。在对待婚前性行为问题上,女性更为谨慎:70%的女大学生在对待恋人的性要求时,会从理智出发,既力求维护自己的“性纯洁”,又力求维护双方感情而“晓之以理,帮助克制”;坚决维护自己的“性纯洁”而“冷静地断然拒绝”的比例是男大学生的3倍。

可以看出,大多数大学生对婚前性关系表示理解。大学生们已到了身体发育成熟的年龄,心理上则更加早熟。在谈恋爱过程中,性的需要是很自然的事,他们大多都希望有灵肉统一的爱情。然而,由于中国社会对性问题依然讳莫如深,青春期教育也很欠缺,大多数大学生仍然是观念现代,而行动保守。因此,性冲动和性苦闷仍常常困扰着他们。一位大学生说,我们周围的空气太紧张了,所有的人都怀着罪恶感来看这个问题,没有任何可以商量的余地,因此我们找不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另一位女大学生总是趁周末室友回家的机会和男友同居,内心的紧张、同学们异样的目光和周围的压力总使她有一种犯罪的感觉。因此,“性与健康”的一位大夫说,这一代年轻人“既不像他们的先辈们那样单纯无知,也不可能完全像西方的20世纪6o年代那样,毫无顾忌地追求性解放,他们只能在夹缝中苦苦煎熬”。

二、当代大学生“网恋”心理的新趋向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一项网上调查,20__年在中国互联网用户中,l8—3o岁青年占%,而上网人群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占%。据清华大学的一项抽样调查,大学生上网率高达88%。大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对任何新奇事物都有好奇心和勇于探索的精神。网恋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同样吸引了大学生。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网恋这种特殊的恋爱方式,正在成为当代大学生的“缘分天空”。20__年3—4月,一项相关调查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和北京外国语大学展开,本次调查采用偶遇式的调查方式,在上述大学的本科生中发放了6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16份。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男生占52%,女生占48%,年龄最大者25岁,最小者17岁,来自城市、乡镇和农村的大学生分别占62%、27%和ll%。调查显示,超过4o%的大学生相信网恋有成功的可能性,超过60%的大学生对网恋持中立态度。大学生网恋心理也随之发生很大的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向。

为了考察大学生的性格倾向,笔者对他们的性格进行了大致归类,将选择“勇于尝试,敢为人先”的性格归为“前卫”型,选择“等其发展成熟,再作决断”的归为“理性”型,选择“别人怎么做,我就怎么做”的归为“从众型”。调查数据显示,在有网恋经历的38名大学生中,“理性型”网恋者占53%,比率要略高于“前卫型的网恋者(占45%)。可见,性格“前卫”并不一定更容易网恋。调查还发现,网恋大学生中有55%的人都曾有失恋经历。这说明,曾经在感情方面受过创伤或是失恋过的大学生更容易尝试网恋。按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隶属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处于“爱与隶属”需求层次的大学生,更需要别人的接纳、关爱、欣赏和理解。当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这种需求或是在这方面遭受挫折和创伤时,就会将这种需求转移,寻找其他途径补偿。网络的适时出现恰好迎合了大学生的这种需求。

通常,同龄群体的行为具有从众性,在网恋问题上也同样如此。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占92%)有过网恋经历的大学生,其周围也有人有过类似经历。从人际互动的角度上说,家庭背景、思想观念和兴趣爱好等方面具有较大相似性的同龄人之间,最容易彼此发生人际吸引和人际影响。大学生都是2o岁左右的年轻人,学习能力强,而且彼此朝夕相处,周围环境特别是同龄群体的影响就会更加显著。看到自己周围的同学网恋,虽然自己主观上并没有刻意盲从,但网恋却占据了潜意识中的一定空间,一旦有机会,就更容易去尝试。正是这种同龄群体的示范作用,使得尝试网恋的大学生数量在不断增加。网恋大学生大多数来自城市,这个结论和我们的经验相符。毕竟,来自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大学生“触网”时间更长,对新兴事物有更少的排斥心理,网恋也就更有可能。而那些来自经济相对落后的乡村的大学生,则更容易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思想保守,做事循规蹈矩,在情感问题上更倾向采用传统的方法。

网络是个虚拟世界,这个世界与现实世界有很大差别,大学生在网上可以展现自己的虚拟人格,这也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人格在网络中出现。但有些大学生在网上虚设了一个自我,想以这个虚设的自我,获得在日常生活中没有获得的爱情或得到一种自我满足。这对于能够控制自如地进行网上人格或现实人格转换的同学来说不会有什么问题,反而是一种解脱现实压抑、调节心理平衡的好办法。但有些大学生却无法将网上人格与现实生活中的人格灵活转换,渐渐地造成了自己人格分裂或其他障碍。网络爱情总是带有太多的虚幻性,可信度太低,好多“网恋”者大都是带着面具游荡网坛的人。这些人不用解释,因为在网上,解释与掩饰的区分度基本上是不存在的。况且,在我国还没有形成完备的有关网络的法律体系来对网络生活进行有效的约束与管理。现在唯一可以借助的是网络道德的隐形准绳,而这又毕竟是“无形”的。坦率地讲,网民的素质还尚需怀疑。因此,在没有法律保障下的“网恋”,犹如雾中之花,水中之月。在有关网络的基本法律体系完备以前,这始终是一个基本的网恋倾向,希望此问题能引起广大热衷于“网恋”的大学生的警觉。

三、正确对待当代大学生的恋爱心理

针对当代大学生恋爱心理中所发生的显著变化,笔者认为,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应当在实际工作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灵活新颖的方式,正确对待当代大学生“性”心理发生的变化和“网恋”心理出现的新趋向。

首先,端正恋爱态度,摆正爱情位置。对大学生加强爱的教育,使大学生深刻认识到爱不仅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责任和义务,必须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恋爱。权利和责任的统一,是恋爱生活的基础。爱情在人生中占有重要地位,没有爱情的'人生是不完美的,但爱情不是人生的根本宗旨,更不是人生的全部,只为爱情而活着是苍白的。明确坚持学业第一的观点,要使大学生理解,今天的学习与未来的事业息息相关,也是爱情美满的基础。那种抛开学业谈恋爱的做法,不仅有碍成就事业,也难以获得幸福的爱情,因此不仅是愚蠢的,也是可悲的。

其次,开展丰富的集体活动,转移学生的注意力,重视学生素质的培养。经常组织一些课外兴趣小组和集体活动,既可以增强体质,锻炼体魄,又可缓解其焦虑和抑郁心理,都能有效地转移和宣泄青年期性冲动。同时,青年期个体经常涌现的性冲动,无论来自个体内还是外界因素引起的,都必须有合理的途经加以疏导。对于人格成熟的人来说,适当的意识调节和合理的升华作用都是有效的处理方法。而事实上,任何健康有益的兴趣活动都是转移、宣泄性冲动的有效方法,都可以缓解其焦虑和抑郁心理。把性教育和培养大学生多方面的兴趣、爱好结合起来也是增进大学生性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如上海大学商管学院邓研会策划主办的“心跳回忆——邓研会与你共谱春季恋歌”活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活动在轻松幽默的气氛中展开,以师生互动的形式就当代大学生的爱情观进行深入探讨。心理辅导老师和学院辅导员老师作为嘉宾一起与同学参与讨论。通过访谈主持人的现场访问,嘉宾老师们与同学分享各自的心路历程。校园歌手恰到好处的歌声引起共鸣,爱情测试游戏将师生互动推向高潮,由学院邓研会成员自编自导自演的dv作品作为活动的一个亮点,使同学在别开生面的爱情课堂中有所收益。

再次,开展对学生的婚恋教育,正面引导大学生对“网恋”的认识。对学生的婚恋教育是一项学校、社会和家庭等共同参与的社会系统工程。针对大学生青春期的特点,绝不可以打击压制,亦不可坐视不理,而应该正视、处理好“网恋”这一问题,使学生从思想和心理层面加深对“网恋”的认识。

最后。应加强大学生性心理、性道德和人格教育。性心理教育的重点应该是引导他们正确对待性欲和性冲动,正确理解性欲受社会道德规范所制约,受法律约束。性,不仅是个人的生活问题,也是严肃的社会问题,做好性适应的平衡过渡,自觉地控制性欲、性冲动。性道德是个体道德的一部分,也是社会道德规范的内化结果,道德观念的内化要经过外在的教育,引导他们多了解我国的国情及所负的社会责任,使他们在大学生活中有健康的择偶、恋爱心理,认识婚前期性行为对当事人的不良后果,学会用自尊、自强的心理对待恋爱期的挫折。同时,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自觉抵制卖淫、嫖娼等非法活动。因此,大学生的健康教育,特别是性教育工作,必须与素质教育相结合,以便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性与人格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兼容而又互相制约的关系。一方面,人格作为个体各方面心理特征的总和。包含了性心理的因素,性心理的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人格的健康水平。另一方面,个体任何性的活动都反映出其人格的特质。人格的成熟与否又影响到个体性心理的发展水平。弗洛伊德在他的人格发展理论中,曾经把人格的发展等同于个体性心理的发展,足见性与人格之间的密切关系。把大学生的性教育与人格教育结合起来,就是要结合大学生性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其进行社会价值观、道德意识、性别角色、个人意志品质、心理调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多方面素质的综合培养教育,以协调性心理发展与人格发展之间的关系,缩小性成熟与人格成熟之间的不平衡。与此同时,也要提高性心理素质,促使个体性心理的发展能够在适应社会价值观和道德意识的基础上得到良好的自我意识的调节,进而促进人格的健康、稳定发展。

总之,对当代大学生所存在的恋爱心理问题,正如我国著名性学专家吴阶平教授所言:“不以好奇去开始,不以发生为懊恼,已成习惯要有克服的决心,克服以后不必担心。这样便不会有任何不良的后果。”这样才能解除不必要的心理负担,促其身心得以健康地发展。爱情在人的一生中起着重要作用,大学生活又往往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怎样处理好两者关系,无疑是一个值得深思的人生课题。

心理讲座心得体会【第八篇】

近日,我参加了一场关于心理学的讲座,通过听讲,我的心理观念得到了开阔和拓宽,深刻体会到了心理学的重要性。在此,我将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分享出五个方面的心得体会。

首先,心理讲座使我认识到心理问题的普遍存在。在讲座的开场白中,心理学家强调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指出心理问题在现代社会中变得越来越普遍。这让我开始思考自己的心理状况,并发现了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讲座,我了解到,很多心理问题并不是个案,而是社会普遍存在的,因此,我不再感到孤单和无力,反而开始寻求解决之道。

其次,在讲座中,我接触到了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和解决技巧。为了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些问题,心理学家通过案例分析和实例,详细介绍了焦虑、抑郁、自卑等心理问题的成因和治疗方法。这让我深刻认识到,人的心理问题是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需要因人而异。同时,我还学会了一些自我调节的方法,如合理安排时间、积极寻求社交支持、运动等,这些方法将帮助我更好地应对心理问题。

第三,心理讲座让我意识到他人心理需求的重要性。在讲座中,心理学家讲述了“高情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并指出了一些常见的社交问题,如沟通障碍和冲突处理。通过这一部分的内容,我深刻认识到了他人心理需求的重要性,并在将来的交往中将更加关注和理解他人的情绪和需求,以更好地处理和解决问题。

第四,心理讲座提高了我的心理素养和自我认知。心理学家强调了自我认知的重要性,并介绍了一些方法和工具,如MBTI性格测试和情商测试等。通过这些测试,我对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这让我更加重视自我发展和自我提升,并努力改善自己的心理素养,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和挑战。

最后,心理讲座让我明白了心理知识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的心理问题逐渐受到重视。心理学的出现为人们提供了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和理论基础。通过这场讲座,我认识到,学习心理知识不仅可以帮助自己更好地管理和调节自己的情绪,还可以提高人际关系的质量并改善社会环境。因此,我决定将继续学习心理学知识,努力提升自己的心理素养,为自己和他人的幸福贡献一份力量。

总结起来,这次心理讲座不仅让我对心理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启发了我一系列的思考。通过这场讲座,我认识到心理学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并决定把心理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心理素养,帮助自己和他人更好地解决心理问题。同时,我也希望将心理学的理念和方法传递给身边的人,共同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1909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