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2024年三国演义的读书心得 三国演义读书心得样例最新10篇

网友发表时间 1438688

三国演义的读书心得【第一篇】

这是一部令我荡气回肠的书籍,这本《三国演义》是我的最爱。在书里描绘得令人心潮起伏的战争,无数的豪杰英雄,血洒疆场的将军美人无不让人怦然心动。可是细细的品位三国,就能感受到这是人性的五味杂陈。生动的描绘了在那个时代政客枭雄们对于国家,地位的人性披露。

我喜欢武圣关羽,在我的感受中他是一个正义的`化身。勇猛且充满了智慧,刚毅中带着一位将军的英雄气概。我喜欢他的义气,可以为了兄弟付出一切的精神。自从和刘备结拜后,便死心塌地的为他征战,数十年来立下了赫赫战功。

对于他的朋友他能够坦诚相待,推心置腹,从不耍奸计。对于敌人他能够常怀仁德之心,以德报怨,铭恩于心,在华容道义释曹操的故事彰显了他的大义。最终以勇猛善战,义薄云天,忠心护国而成为一代名将。

我十分敬佩关羽,他是我学习的榜样。他让我学会了正义,为一切不平事挺身而出的品格。对于朋友,要真诚相待,以心相交。对于国家我要努力学习,报效祖国,忠于祖国,要为国家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做一个像他一样爱国的人。

看了很久《三国演义》,在这碗充满五味杂陈的汤里有苦,有甜,也有辛酸,也有让我十分感动的地方。那以礼贤下士的着称的刘备便是一位。读了刘备的一生感悟非凡。刘备自小不得意,可他却有着中兴汉室的志向。并且为此韬光养晦,学习了数十年。有了机会他就牢牢的抓住。但是在他起兵的头二十年是屡战屡败。可是却又屡败屡战,足见他的毅力和为了国家的不辞辛苦。我想我们就要学习这种不怕输,在哪里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的精神。

三国演义的读书心得【第二篇】

三国,一个战火连天,硝烟四起的乱世,一个英雄齐聚,人才辈出的时代,一个惊心动魄,叹为观止的故事。在这部豪情万丈的小说中,能学的东西有很多,很多。

全篇小说有名有姓的人物有1191个,而我真正喜欢的,也就那么几个人。

首先是人称“奸雄”的曹操。纵观全局,最强大的莫过于占据北方的曹魏政权了。而这一点又与曹操的品质密不可分。敢献刀行刺,召诸侯伐董。攻袁氏,挟天子以令诸侯,战赤壁等都体现了他的胆识。他求贤若渴,知人善任,有伯乐的气概。一路上,他曾三下求贤令,招降了大量人才。文有郭嘉、苟或、许攸、贾诩、苟攸、程昱、杨修等。武有典韦、许诸、乐进、徐晃、夏侯淳、夏侯渊、曹仁、庞德、李典、张郃、张辽等。这些人才可谓是曹魏的奠基者,更体现出了领导能力和任人能力。他的文学修养也很高,《观沧海》、《龟虽寿》等都已成为了名篇。他还提倡节俭,自己的陪葬品就几件衣服和陶器,甚至看见儿媳崔氏穿锦缎游园,便赐死了她。虽然他也有缺点,如多疑、好色、自大、妄尊等,别不得不否认,他是位英雄、伟人。

其次就是被誉为智慧的化身的`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都是他智慧的写照。隆中对策,火烧博望坡,舌战群儒,借箭借东风借荆州,六出祁山北伐,都是他为蜀汉做出的汗马功劳。先帝托孤却没有像司马懿一样趁机上位,足见他的忠心耿耿,鞠躬尽瘁。当年徐庶对刘备说:“卧龙凤雏得一人则安天下”足见他的能力之强。天下竟有如此之奇才,着实令人佩服。

还有一位是曹操手下的家将蜀,曾经功成不居;吴,曾经名震江东。这么来看,从国家就可以反映出国君的性格。曹操,欺压百姓;刘备,爱民如子;孙权,称霸江东。

如果说魏国在三国里智谋最强,一点也不为过。曹操的用兵堪称举世无双,司马懿就更是用兵如神。但是两个人都有自己致命的弱点:曹操多疑,司马懿太过阴险。再说蜀国,首当其冲的必定是伏龙诸葛亮。他那过人的机智,娴熟的兵阵,无不让后人叹为观止。还有像凤雏庞统、姜维、徐蔗等等一些人物,但是我认为都不如孔明。吴,一个占据三江六郡的国度,能算得上是有谋略的,也就是周瑜了,少年时期的周瑜就熟读兵书,精通布阵。经过一番刻苦的努力,终于当上了水军大都督,总统水兵。不过他太过于嫉妒,死正中年时。从这些人物和国家我们不难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性格关系着成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只要踏踏实实,仔仔细细地走好追求成功过程中的每一段路,相信成功一定会不远的。

三国演义的读书心得【第三篇】

读完厚厚的一本三国演义,不禁感叹历史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国演义真的为读者生动活现地演义了一个历史故事,也让我从中学到了一些为人处世之道。

先来说说曹操这个人物带给我的启示。曹操一生都属于十分大胆型的人物,也是十分奸诈的。他误杀了吕伯奢一家人,最后明知错了,还要继续杀了吕伯奢,其无情无义至此,陈宫便离他而去,曹操后来说的那句话耐人寻味:“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但反过来想想,如果当时他不赶尽杀绝的话,吕伯奢若真带了些人过来追杀他,可能曹操会就此退出历史舞台了。但是奸诈带来的只会是一时的小利,一直是奸诈的话,自然会遭到报应。后来董承一伙人便刺杀曹操,可惜事败了。后来陆续都有一些人刺杀曹操,但都因一些意外而失败了,否则这位曹阿瞒也不会叱咤风云了。曹操给我的启示就是,做人不能太狡诈。

与曹操截然相反的一个人物就是刘备了,他以仁义当先,他热爱百姓。刘备一生的行为都与曹操相反,曹操奸诈,刘备仁义。刘备在落难时,还带着百姓逃命,他管理一个新野,或是徐州,都是x仁政,得到百姓的爱戴。

但不论是曹操还是刘备,他们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非常注重人才,曹操失了一个吕韦,祭奠时他不哭自己曹家的人,独哭吕韦。他的谋臣郭嘉死后,他也十分痛心。刘备则更重视人才了,起初赵云并不是刘家的.将军,但他十分器重赵云,几次留他,后来终于归到了刘门下,才使得那个扶不起的阿斗两次脱险。徐庶被曹操“拐骗”到那边,在送别时,刘备哭着送别,还要砍掉挡在前面的竹林,后来徐庶才又回来推荐了诸葛亮。刘备三顾茅庐更是成为聘用人才的典范。

所以说,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需要招兵买马,寻找志同道合的人,一同创建事业,这才是成功之道。与之相反的例子便是袁绍了,照说袁绍与曹操一战的时候,拥有明显的军事优势,但袁绍为人不重视人才,有许多忠臣在身边也不知道。他如果听忠臣的话,那曹操怎么可能胜得了他呢?而他却听信一些小人的话,致使败给了兵力较少的曹操。

三国演义还让我学到:要善于听取好的意见,忠言逆耳。曹操赤壁之战为什么会败?我觉得还是因为没有听信好的意见,面对新来的庞统这个外人,他却毫不犹豫地相信了他的“连环计”,而面对另一个臣子对他的忠言,那位臣子大致说的是:“若敌人用火攻,如之耐何?”曹操答的大致意思是:“现在这个季节,不会刮东南风,如果用火攻,那便是烧他们自己的营了”。这也怪不了曹操,他又不像孔明这个气象专家能知风雨。但既然有人提了建议,曹操也应该有所警觉呀,不然也不会败了。另外一次就是刘备在一片靠近水的树林中安七百里连营,早有臣子向他提出建议,说敌人如果用火攻怎么办?但他没有接受,致使后来真的被陆逊七百里火烧连营。所以,能否正确听取他人的意见,往往决定着事情的最终成败。

三国演义中的一些人物,也给我许多启示。那些贪财,贪色的人,最终一定不会有好结果。董卓与吕布之所以会兵刃,还不是让一个小女子貂婵在中间挑拨离间,所以董卓便是败在了自己的好色上。曹操也有点好色,张绣投降后,曹操在营中寻乐,便找了张绣老婆来玩弄,后来张绣当然恼火,便暗算曹操,曹操幸亏命大,否则也被张绣结果了。

曹操修了铜雀台后,还要把东吴的“二乔”放于台上,于是便让孔明用这点激了周瑜,让周瑜决心出兵打曹操,曹操才有赤壁一败。三国中还有一些卖主求荣的一些人,也得不到好结果。与之相反的则是关羽了,他不贪财也不好色,得到了曹操的敬佩,也得到了千千万万读者的敬佩。若不是因为他一点点的骄傲,以及刘封的见死不救,他也不会死得那么早了。所以,我又知道了,为人不能贪财色,要做一个正直的人,刚正不阿的人。

三国演义中,还可以学到许许多多的东西,比如研究历史的规律,分析人物性格,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成败原因。毛泽东就曾经读了五次三国演义,原因大致也在这吧。翻开历史长卷,驻看鼎足三国;聆听烽火交戈,感悟英雄壮怀。

三国演义的读书心得【第四篇】

在东汉末年,汉灵帝十分昏庸,很多人都被逼得没有办法,纷纷投靠大盘黄巾军中,黄巾军xx强大起来,刘备等人打败了黄巾军后,曹操和孙权的实力也强大起来,整个天下逐渐分裂为三个国家:魏国、蜀国、吴国,于是三国正式鼎立了。

《三国演义》这本书是根据史书《三国志》改编的,作者是小说作家罗贯中,所以书中的人物在历史上都是真实存在的,但因为是小说,故事经过了作者的再工。

书里把许多人物描写得活灵活现,如:勇猛善战的`张飞和赵云,义薄云天、宁死不降的关羽,爱民如子的刘备,神机妙算的卧龙先生诸葛亮和凤雏先生庞统等等;整本书围绕了三国的君主曹操、刘备、孙权的斗争来写的;他们都自立为帝,想平定天下,斗了个你死我活,结果却被晋王司马炎统一了。

看完这本书,里面的英雄人物好像就浮现在我眼前,我从书里学到了很多很多,从这些个性鲜明的英雄人物身上也学到了很多很多。

三国演义的读书心得【第五篇】

怀着激动的心情,我第三次翻开了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

曹操的诡诈,刘备的谦逊,孔明的谨慎,周瑜的心胸狭窄,每一个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作者刻画的淋漓尽致,细细品味,让读者仿佛进入了一种境界。

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以智和勇来依次展开的,但是我认为智永远是胜过勇的。比如:在西城,孔明用空城计吓退了司马懿率领的十五万大军。此种例子举不胜数。

有勇无谋,大敌当前,只能拼死征战。吕布,颜良都是典型的例子:如果吕布在白门楼听从谋士的计策,何必被曹操吊死在城门上呢?如果颜良把刘备在河北的事情和关羽说清楚,哪儿至于被义气的关羽所砍呢?古人云:大勇无谋,祸福占其,祸居上,福临下,入阵必中计,死无不目。

再谈谈国家,魏,曾经煊赫一时;蜀,曾经功成不居;吴,曾经名震江东。这么来看,从国家就可以反映出国君的性格。曹操,欺压百姓;刘备,爱民如子;孙权,称霸江东。

如果说魏国在三国里智谋最强,一点也不为过。曹操的用兵堪称举世无双,司马懿就更是用兵如神。但是两个人都有自己致命的弱点:曹操多疑,司马懿太过阴险。再说蜀国,首当其冲的必定是伏龙诸葛亮。

他凝人的机智,娴熟的兵阵,无不让后人叹为观止。还有像凤雏庞统、姜维、徐蔗等等一些人物,但是我认为都不如孔明。吴,一个占据三江六郡的国度,能算得上是有谋略的,也就是周瑜了,少年时期的周瑜就熟读兵书,精通布阵。经过一番刻苦的努力,终于当上了水军大都督,总统水兵。不过他太过于嫉妒,死时年尽二十六岁。从这些人物和国家我们不难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性格关系着成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只要踏踏实实,仔仔细细(的)地走好追求成功过程中的`每一段路,相信成功一定会不远的。当我们羡慕地看着别人成功时,往往忽略了他在成功的道路上付出的艰辛。

读了《三国演义》一书,使我受益匪浅。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名著。《三国演义》刻划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本篇小说主要从黄巾起义,终于到了西晋统一,以魏,蜀,吴三国的兴亡为线索,描绘了三国时期尖锐复杂的统治军事斗争。书中用大量篇幅描写了几次大战役,如袁,曹官渡之战,魏,蜀,吴赤壁之战。每次战役各有特色。作者成功的塑造了一些个性鲜明,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生动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三国演义》里有好多好多的英雄:刘备,关羽,张飞,曹操,诸葛亮。其中,我最喜欢里面的诸葛亮。他知天文、晓地理、识人心,他神机妙算、足智多谋,《三国演义》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他是智慧的化身,也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人称"卧龙先生"。

其次是我最佩服的人,他就守羽,字云长,全称关云长,他是刘备的结拜兄弟,英勇善战,他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是军中猛虎,他手持青龙偃月刀,可谓是血性男儿,铁血精英,义字当头啊!关羽对刘备忠心无二。即使曹操给了他很多的好处,但他只认兄弟情义,坚决要回去。

从这本名著的时候我还收集了许多歇后语: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关公赴会——单刀直入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董卓进京——来者不善许褚斗马超——赤膊上阵阿斗的江山——白送"。

我要学习诸葛亮的忠心耿耿,关羽的英勇忠义,刘备的仁爱、宽厚和知人善任,鲁肃的思度宏远,孙权的名事理、辨忠奸……做一个正直的人。

三国演义的读书心得【第六篇】

《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也是我们小学生必读的一本好书。这部历史小说是元末明初罗贯中编写的,以东汉末年黄巾起义为引线,写天下大乱,魏、蜀、吴三国的兴起到衰亡的历史过程,最后三国归晋,真实再现了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

书中讲了许多人物,如尊重人才的刘备,才华横溢的诸葛亮,讲义气的关羽,总沉不住气的'张飞,x诈的曹操,不服气的周瑜等等。其中,三个国家之间也发生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草船借箭,火烧赤壁,失街亭等,还有许多故事如:空城计,收姜维等被改编成了戏剧。还有一些三国人物被改成了歇后语,可见这本书对我们国家有多么大的影响啊!

我最喜欢的人物是诸葛亮,他不仅才华横溢,而且足智多谋,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军事家。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凭着出色的才华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正因为看中了诸葛亮这些才华,所以刘备才三顾茅庐去请他。我最喜欢的故事是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在一次打仗中,他中了曹军的毒箭,随时会有生命危险,名医华佗来为他看病,怕关羽受不了疼痛,提出要把他绑在树上刮骨疗毒,可关羽非要和部下马良边下棋边疗伤,华佗治好关羽的病后,非常佩服他的英勇。我也非常佩服关羽的忠义和勇气。

《三国演义》给我们讲述了中国的那一段历史。其中的人物刻画的栩栩如生,故事描写如身临其境。我也从中学到了很多的道理,做人要忠义诚实不x诈,做事稳妥多思考。

三国演义的读书心得【第七篇】

暑假期间,我读了三国演义的原著,受益匪浅。

其中,我喜欢关羽。当他在曹操的军队里时,斩颜良杀文丑,曹操给了他很多金银财宝,他都不要,只想快点回到刘备那里。没过多久,他就知道了刘备的下落,带着刘备的两个妻子和原来的'50个士兵告别了曹操,头也不回地走了。一路上,他通过五关斩六将,越过重关,终于与刘张二人相聚。关羽真是重情义,武艺高强,有万夫不挡之勇的人啊!

他很勇敢,不是空有一身蛮力,还有策略。在鲁肃邀请他参加宴会实际上是在宴会旁埋伏刀斧手,想强迫关羽献出荆州。关羽知道自己的意图,但又怕孙刘联盟解散,于是让水军看到信号后帮忙。他拿着青龙燕月刀,带着十个人,开着船去参加宴会。关羽在宴会上假装喝醉,抱着鲁肃往岸边走,刀斧手都不敢靠近,使鲁肃的计划落空。但后来,因为他太骄傲了,才有了“大意失荆州”这件事。

我非常喜欢这本书。它不仅让我知道了三国时期的历史变化,也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比如:满招损,谦虚受益……希望自己也能像关羽一样勇敢有谋!

三国演义的读书心得【第八篇】

读《三国演义》,百遍而不厌。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以陈寿的《三国志》,范晔的《后汉书》及元代的《三国志》为依据,经罗贯中艺术加工,生动再现了从东汉末年到晋朝统一近90多年一副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三国演义》与《三国志》相比,其文学价值远大于历史价值;与其他三大名著相比,尽管各有千秋,不敢妄加评论,但《红楼梦》中有太多曲折情伤,《水浒》中有太多江湖豪气,《西游记》中有太多虚幻场景。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三国演义》之所以成为我的最爱,除了三顾茅庐、赤壁之战、草船借箭、死孔明吓退活仲达等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故事,更有200多个活灵活现的人物,他们或正或邪,或刚或柔,或愚或智,或忠或奸,各具其态,共同铸就了这部小说的灵魂。

刘备——以宽厚仁慈著称。用现代人的语言描述,作为领导者,在刘备身上体现了一种特殊的人格魅力。刘备一生志向远大,目标明确,不畏艰难,内心涌动的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壮志。尽管许多人对其“乱世之枭雄”之称有诽议,甚至有言其为妇人之仁、一介懦夫,事业全仗眼泪而非能力。但我以为,按照儒家思想来看刘备,他以仁义当先,热爱百姓,即使在落难时,还带着百姓逃命,所到之处无不x仁政,始终得到百姓爱戴,当属难能可贵。按照人际关系学原理看刘备,关、张忠心辅佐,诸葛亮鞠躬尽瘁,众英雄云集麾下,只靠眼泪肯定是远远不够的,必有其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当属帅才必备之能力。按照“成大事者必有强劲对手”的理论来看刘备,他的对手曹操不可谓不强,然曹操青梅煮酒之时,言“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何为英雄?“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也。”天下动荡,群雄并起之时,能率虎狼之师,席卷天下,统一中原,成就霸业者,方为英雄。至于为人将相,虽屡建奇功,封狼居胥,亦皆为卖命之徒,看家之犬耳。怎可与英雄共论?由此我言,刘备实属人中龙凤,世之枭雄也。

曹操——以奸诈多疑扬名。罗贯中笔下的曹操,从第四回误杀吕伯奢一家九口,末了还扬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开始,就注定了多疑无情的形象。之后,在《三国演义》中,为了不断地凸显刘备、诸葛亮等人的“光辉”形象,硬生生将曹操演义成了“反面角色”。不管世人如何评价,但我以为,罗贯中这样描述曹操,从文学色彩化的角度可能不无道理,如果从尊重历史真实性看,将曹操描写为汉朝的篡逆者,其实并不公平。真实的曹操实则为东汉时期最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其贡献之大无人可及。在政治军事方面,曹操北方屯田,兴修水利,从根本上解决了军粮缺乏的问题,对农业生产的恢复产生了积极作用;用人唯才,抑制豪强,加强集权,所统治地区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精通兵法,以所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孟德新书》等为证。在曹操的领导下,消灭割据势力,统一中国北方大部分区域,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在文学方面,曹操善诗歌,著有《蒿里行》、《观沧海》等诗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著有《魏武帝集》。特别是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尤其可贵的是,在《蒿里行》诗中他以同情的笔调,写出了广大人民在战乱中所罹的深重苦难:“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我最喜欢的《观沧海》中,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读来朗朗上口,意境澎湃。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曹操一方面在乱世中积极追求个人抱负的实现、自我价值的超越,一生以“安民定天下”为己任,以齐桓公、晋文公为榜样,追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境界。另一方面,内心充溢着自卑感和不安全感,信奉“宁我负人,毋人负我”,使之行为复杂多变,令人难以捉摸。也许,这就是现代人所说的'“人格状态不协调”导致的悲剧吧。总之,曹操不是完人,确实是一个多有争议之人,但不管怎样,他的成功决非偶然,正如陈寿评价其为“非常之人,超世之杰”、鲁迅评价其为“至少是一个英雄”。想来这样的人物,如何能叫我不佩服乎!

诸葛亮——足智多谋的化身。罗贯中对诸葛亮的“偏爱”无人能及,可谓用尽笔力、大肆渲染、近乎神化。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足智多谋,一生谨慎,鞠躬尽瘁。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道,巧摆八阵图,骂死王朗,七擒七放孟获,空城计,七星灯,以木偶退司马懿,等等,件件让人惊叹,桩桩让人折服。诸葛亮一生尽忠于刘备,尽忠于蜀汉,有人说,“从古至今,可以配用鞠躬尽瘁的只有诸葛亮和周恩来”的说法,我也以为言之有理。但诸葛亮不足之处也十分明显,其一是妒贤,在蜀国的智囊团里,他从骨子里是容不下别人的,也算是能人之傲气吧。其二是绝后,从出山到献身,诸葛亮没有培养出一位得力弟子,致使他死后,蜀国上下无一人能接班。如果说诸葛亮是一代奇才,那么,这两点不足更亦可悲。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崇拜英雄之余,审视世间百态,红尘之中细思量,忠也一生、奸也一生,善也一生、恶也一生,何不把美名留!

对人物性格的精心刻画,将风云三国描述的波澜壮阔、荡气回肠、耐人寻味……。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崇拜英雄之余,审视世间百态,红尘之中细思量,忠也一生、奸也一生,善也一生、恶也一生,何不把美名留!

三国演义的读书心得【第九篇】

三国鼎立,吴、蜀、魏三虎争雄。雄风浩荡间,风霜刀剑严相遇,而我不谈风雨,只谈风云,我依然为三国风云纵歌。“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古角筝鸣……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聚散皆是缘,离合总关情,担当生前事,何惧身后评……”

遥想公瑾当年,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赤壁江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东风号角擂鼓鸣,半入江风半入云。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潮涨江腾连环船,扁舟共济与君同。时时引领望天末,何处火船为盖卿?万里连船齐攻魏,千帐曹营防更慌。东风挡火传捷报,公瑾抚掌须眉荡。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先生为酬三顾初出茅庐,一把羽扇直捣黄龙:要统天下,先取荆州。不畏强敌,火烧新野,然:置之死地而后生。谈笑之中,唇枪已战群儒;抚掌之际,空城计惑敌无数;羽扇轻摇,草船破浪借万箭;衣襟飘飞,高台之上唤东风。你虞尔诈,攀比不了先生足智多谋,精兵百万,更奈何不了先生羽扇踯躅。“出师未捷而身先死”是先生唯一的遗憾。自您归去,孔明灯永照巴蜀大地。

三国之雄,首推曹操。文不如孔明,武不如吕布,工不如满宠……但何超过这三国第一人?是枭雄?他与刘备煮酒论英雄,“宁可我负天下人,也不让天下人负我”。是奸臣?请缨持刀刺杀董卓,又“挟天子以令诸侯”。是谨慎?“人为鸡肋,我为食客”被下属参透,下令诛之。是糊涂?活擒关羽,却以礼相待,卒之,其却过五关斩六将。……千古功过任后人评说。

“……聚散皆是缘,离合总关情,但当生前事,何惧身后评……”我依然为三国风云纵歌。

三国演义的读书心得【第十篇】

《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它影响着中国很多人民,有很多史学家都去研究这本,也就是这本书,是我深深地爱上了里面一个个血肉鲜明地人物。

先说说刘备,他是汉王皇室地后裔,他英勇善战,有勇有谋,真诚待人,先与张飞、关羽结拜。被曹操打败后,又结识了周仓、赵云。之后又交识了诸葛亮。有了这些人才之后,刘备带兵破城,在打败马超、马岱后,这两人又归顺于刘备。这些人帮助刘备打下三分天下,建立了蜀国。

再说说曹操。曹操为董卓义子,有胆有识,非常有血性。曹操手下的大将虽然没有蜀国的'五虎将勇猛,但有了司马懿之后,曹操与司马懿一起带兵讨伐,在他攻打赤壁的时候,士兵人数多达八十万。有人说曹操是个“奸雄”我想大概是因为他说过一句话:“宁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其实,曹操是个英雄,他有别人没有的广大胸怀,在关羽即将离开时,他设宴替关羽送行,他就是以这样的胸怀,拥有了三分天下——魏国。

孙权。他在少年时便随兄长孙策平定江东,19岁时继承孙策之位成为江东之主。曹操欲取东吴,孙权采取周瑜主张与刘备联合,于赤壁之战大败曹操;后又从刘备手中夺回荆州,杀死关羽,大破刘备的讨伐军。孙权建吴称帝,迁都建业,独霸江东。与曹操、刘备三分天下。

这三大国主,影响着他们的后代,然而,这一个个三国故事,也是中国人的骄傲。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143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