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大学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汇聚【优推8篇】

网友发表时间 1341827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大学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汇聚【优推8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大学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第一篇】

1时代的要求与研究性学习。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双边活动的主要场所。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按照自己长期积累形成的教学经验,较多地关注学生对教师自身教法的适应,而很少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去适应学生的学法。

我区曾有一堂化学公开课,课题是化学与水处理。从教案来看,从复习对水资源的认识,引出世界性缺水的一个重要原因――水体污染,特别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水体污染,然后引述水体污染的四个原因,并提出化学在防治水污染中的主要作用,最后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认识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本堂课的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内容清晰、教学过程流畅)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也踊跃发言,课堂气氛活泼。但将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做一分析,不难看出,学生对水资源的认识,是以教师使用投影仪预先将几点认识遮住,待学生答出一点、拉开一点来进行。这与其说是讨论,不如说是猜谜;尤其是讲授到水体污染时,更是出一道计算题,由学生解出,再投影出一种污染,学生完全依照教师的思路去学习、分析与归纳显然是以教师预先设计好的答案定位,难以体现出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

研究性学习的提出是为了改革课堂教学中不适应新形势的弊端,让学生模拟科学研究的过程,从选择方案和研究过程、开发利用资源,到探索研究结论,都由学生自主操作,教师更多的是活动的共同行动者与合作者。

基础性学习以课本为基础,可以把握教学的深广度,构建学生完整而合理的知识体系,研究性学习则进一步挖掘教育内容的各种教育功能,尝试以社会课题组织教学,关注与人类生存、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我们根据《课程标准》的内容,并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和学生的.兴趣特长,选择了一些适宜的课题,如:

(1)利用ti计算器,测定溶液中的电导率变化,分析溶液中反应的实质。

(2)通过网上浏览,调查重要的矿物资源以及在高科技中的应用。

(3)组织学生到氯碱总厂参观调查,了解电解食盐水的原理,并以经济、环保等角度分析氯碱产品的用途。

(4)调查常用电池的种类、性能、价格、使用范围,分析各种电池的利弊,寻找新能源以及回收废电池的意义。

(5)广泛收集有关化肥资料,了解不同化肥的使用范围,并设计若干实验来设想人工固氮的途径。

(6)剖析光化学烟雾的原理,设计减少汽车尾气中废气的各种方案。

[1][2][3][4]。

大学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第二篇】

摘要:本文通过相应的调查分析,了解发现学习在中学理科课堂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并对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发现学习;理科;课堂教育布鲁纳在其《发现的行为》一文中强调指出,发现学习有能提高智慧的潜力、有利于学会发现探索方法、有助于使外来动机向内在动机转化、有利于所学材料的保持四个方面的作用。而桑新民教授认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在个体的发展中都是必需的,学校教育中的接受学习结合发现学习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然而,发现学习究竟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如何,我们对此做出了调查。

一、调查结果。

本次调研对城市和城镇中不同中学的学生发放问卷106份,回收106份,有效问卷106份,问卷有效率为100%。根据调查数据表明,调查对象中学生生源地有%是城镇,%是城市。有24%的学生认为经常出现由于实验设备不足而无法完成实验或是不开展实验的情况,当中生源地为城镇的占95%。另外,认为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应用虚拟实验室进行实验探究学习的仅占15%,且均为城市学生。教材内容方面,仅有21%的学生认为教材能经常给出学生自主探讨知识的方法指导,约有29%的学生认为教材基本没有涉及此方面的内容,其余认为教材仅仅是偶然涉及。教师教学方面,仅有22%的学生认为经常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对于学生方面,有近70%的学生认为自主探究知识是有趣的学习方式并认为发现达到学习目的的难度不大。而且有95%的学生不同方面、不同程度地认识到发现学习的优点。在考试评价方面,有75%的学生认为考试中会出现考查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题目。

二、存在的问题。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发现发现学习在中学理科课堂运用过程中出现了以下方面的问题:

1.课堂设备条件。自主探究学习要求一定的实验设备,足够的实验设备是进行发现学习的基础。然而,从数据可以看出,城镇学校实验设备不足是影响发现学习的重要因素,设备条件连一些基础简单的探究实验都不能满足。在城市中,学校的实验设施比较齐全,且学生能够有足够的条件进行基础简单的探究实验。但是,由于很多实验考虑到操作难度及安全问题,即使有相应的实验设备都不建议学生自主操作。这时候利用虚拟实验室能很好地解决该问题,而且城市中大部分学校都具备虚拟实验设备条件。然而数据表明,仅仅只有15%的学校利用虚拟实验室进行实验。

2.教材内容方面。

根据数据显示,在高考制度的影响下,很多教材并没有很好地体现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原则。很多教材仅仅是教会学生知识而没有教会学生自主发现知识的能力,教材内容深深影响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自学方式。目前,发现学习的观念没有深入到教材内容,所以教师的'教学方面就无从谈起。

3.教师教学方面。数据表明,发现学习的方式还没有深入到广大教师的教学理念中。对此,我们对某些教师进行访谈了解。很多教师表示,发现学习比接受学习花费更多的教学时间,很容易影响规定的教学进程。布鲁纳说:“按照一个人自己的兴趣和认知结构组织起来的材料,就是最有希望在记忆中自由出入的材料。”然而很多教师没有认识到这一点。通过发现学习让学生自主探究“发现”知识比通过学习别人的发现理解深刻得多,记忆牢固得多。教师向学生脱离情境地灌输一大堆知识往往需要学生花更多的时间去理解和复习。而相反地,发现学习能让学生在相应的情境中理解知识,更具学习效果。

4.学生方面。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通过网络不同程度地了解到自主探究的好处。数据表明,很多学生都对发现学习的方式有兴趣。更多学生希望能亲自动手发现原理和规律,这比只是接受教师灌输有趣得多。由此表明,发现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

5.考试评价方面。数据表明,在考试中都或多或少地能体现对学生探究能力的考查。发现学习不仅仅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需要,也是应试的需要。

三、建议。

综上所述,就以下方面提出建议:

1.加强教育设施的投入建设,让城镇教育实验设施得到完善。

2.有条件的学校应重视虚拟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为学生提供一个完善的探究学习环境。

3.加深教材改革,体现探究学习的原理,引导学生和教师运用发现学习。

4.教师应全面认识到发现学习的优点,在接受学习的教学方式中有机地结合发现学习。5.深化考试制度的改革,加大对学生探究能力的考查。

参考文献:。

[1]桑新民.学习科学与学习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大学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第三篇】

在人际交往中,听说是最基本的方式,其中一半以上的信息是来自于听。由此可知,听力训练在英语教学中是多么重要。在我国中学生英语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在听力教学环节出现困难,语速跟不上,语调不对劲,把握不住文章大意,导致听力部分的成绩往往不尽如人意。为什么我们的学生会在听力环节上出现短板呢?笔者简要对此进行探析,与各位同行共商榷。

一、中学生英语听力困难的原因。

1、英语基础薄弱,成为听力难的基本障碍。众所周知,听力理解是运用所获得的知识背景,利用对语言基础知识的把握,来理解和知晓对方的意思。语音障碍是许多学生面临的第一个难题,由于一直以来没能正确掌握英语发音规则,尤其是对一些发音相近的单词容易混淆,如blue和blew,pair和pear等。其次是语速的障碍,由于英语课堂教师的语速偏慢,让学生久成习惯,在语速变换的听力训练中常常找不到北。词汇量的大小、掌握情况和熟练程度,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听力。还有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之间的词形差异和读音不同,也导致学生在听力上的障碍。

2、母语文化的干扰,也是听力成绩难以提高的阻碍。由于汉语习惯的存在,中学生大多不能用英语思维进行思考理解,仍沿用中文字词习惯,从而导致反应速度和听力效果的滞后性。与此同时,英语的语序和词汇结构和汉语也有着较大的差别,如果按照汉语的思维来理解英文词句,一方面是明显减慢了速度,另一方面则很容易造成理解上的误差和错误。

3、英语文化的障碍,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心理。对英美历史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的了解,是进行英语听力学习的催化剂。然而由于缺乏这些知识,很多学生在听力练习中就产生了困难。比如虽然现在中国人越来越喜欢过洋节,感恩节、愚人节这样的节日也逐渐进入我们的生活,但仍有很多学生对这些节日并不清楚了解,文化差异是横在听力教学中的一道坎。另外,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听力测试的成绩与很多因素有关,包括内在的和外在的,如播放设备,周边环境,考生的紧张发慌心情等等。所以在英语教学中,要注意强化学生的单薄兴趣,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听力教学的障碍。

二、中学英语听力教学方法探析。

英语听力需要有一定的综合语言素质,要提高听力水平,必须在经过有效的听力练习之后,才能获得提高。对于英语听力训练,多听是前提,但必须在听的过程中注重语感的培养,依靠正确的方法,遵循有效的原则,持之以恒,定能取得效果。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简要谈谈。

1、强化英语基础,逐步深化听力教学。音标、词汇和短语搭配是英语教学的根基,也是听力教学的根基,首先必须打好地基,才能再往上提高。听力的实质就是辨别发音理解语意,并对所听取的信息做出回应的能力。听力训练中务必从基本的音词入手,逐步提高到短语、段落和篇章。在最初的讲课中,可以结合中英文口语讲解,尽量多用英语讲课,让学生在每个步骤都得到熏陶。教师在利用英语授课的时候,要注意引导学生用心听讲,尽可能模仿和回答,使用确切的'语音语调,方能起到良好的效果,提高听力水平和教学效率。

2、加强听力训练,培养学生捕捉信息和逻辑推理的能力。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练习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在这个心理活动的过程中,要抓住机会培养学生的逻辑推断能力,更直接有效地理解听力材料。在听力训练前,要让学生养成听前快速阅读题目及选项的习惯,并在心目中有一个预选的答案,带着预期的内容去听。在听的过程中,要把握与题目有关部分的关键词和逻辑大意,要带着整体的思想去听,宏观把握整篇文章。还有重要的一点是,在要在听的过程中理清对话里的人物关系,根据对话人的关键语句判断人物关系等隐含信息,进行答题。

3、加强听力方法指导,拓展提升水平。由于听力训练的不可重复性,放音结束后无法情境再现,因此在听力训练中需要格外注意教会学生听的方法。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推进,听力的成绩在考试中的比重也越来越高。听力的试题只有题目在纸上,材料却在录音机里,这样的限制格外要求学生要在有限的时间里迅速而准确地完成解答。在听力训练中,要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培养学生的答题解题技巧,这样才能提高他们的听力水平。在试音过程中,务必要学生全力集中注意,尽快熟悉适应播音的语速和音调。在听的过程中,要稳定自身情绪,进行从容答题,抓重放轻,做好关键记录,想象身临其境,整体把握理解意思,在第二三遍的时候进行复查,以免遗漏。

此外,中学生的听力水平跟学生的词汇量多少有着必然联系。在平时的英语学习中,教师要培养学生主动丰富词汇,掌握短语搭配等基础语言语法知识。同时,要引导学生去熟悉了解西方国家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等文化背景知识,才能保证在听力测试中有备无患,中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李蓉.浅谈英语听力教学中的文化背景因素[j].教育艺术,2006,(05)。

[2]易斌.英语听力教学的困难分析与对策[j].职教论坛,2004,(05)。

[3]徐美银.中学英语听力教学策略探讨[j].教育艺术,2007,(01)。

大学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第四篇】

《九色鹿》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中的'一个民间故事。讲的是九色鹿救了一个落水人,落水人发誓永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但在金钱面前,落水人背信弃义,出卖了九色鹿,最后受到了严惩。课文情节生动,语言浅显,学生比较喜欢。基于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在教学时,我采用研究性学习方法,以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为学生营造足够的主动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亲历阅读实践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初步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尝试研究性学习由本站会员分享,,出处!

大学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第五篇】

社会经济的发展带动法语学习的走俏,使得国内各高校该专业一时间蓬勃发展,而法语专业本科阶段的语言学理论课程却是在近几年才被列入教学大纲的。事实上,语言学中的很多著作都是采用法语撰写的,因此法语专业的学生对于学习理解语言学本应该有着先天的优势,但由于国内法语专业该门课程发展时间较短,在教学过程中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教材数量和质量的缺陷,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手段的不足,教学目标和大纲制定的偏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单一等。使得学生闻语言学课而色变,教师谈语言学课而无奈。面对法语语言学的重要程度和现实状况的巨大落差,对其研究不仅止于“提高重视”更应该是“迫在眉睫”,一场法语语言学教学的改革呼之欲出。本文就是在这样一个迫切的现实背景下,深刻探讨了以布鲁纳、奥苏贝尔的认知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图式学习为基础的研究性学习模式在法语语言学教学中的构建和试行。企盼这一有着科学意义的课程走出目前的窘境。

一、法语语言学本科教学现状。

(一)法语语言学课程建设现状。

首先是法语专业本科语言学理论课程设立时间较短,《高等学校法语专业高年级法语教学大纲(试行)》中没有明确法语语言学的课程要求,使得整个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的诸多环节都尚不成熟,增加了研究性学习模式构建和实施的难度。比如,对于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主要过程的研究性学习模式而言,目前的课时安排显然是不够的。其次是专门针对语言学本科阶段学习的教材少之又少,《法语语言学教程》和《法语语言学导论》几乎占据教学内容的半壁江山,教学内容的匮乏导致自主学习时无法得到充足的学习材料,增加了研究性学习的阻碍。

(二)法语语言学教学现状。

一方面,一些高校该课程的法语教师本身的专业方向可能不是语言学,加之教学方法的单一、教学内容的枯燥,使得语言学的研究性学习模式很难构建起来。另一方面,受功利思想的影响,大多数学生认为语言学课程对于法语水平的提高没有帮助,体会不到语言学理论与外语学习实践的结合和促进需要时间感悟,认识不到该学科的价值,加之本科阶段的学生普遍对于理论学习较为抵触,使得语言学课程的研究性学习模式难以实施。

研究性学习是在布鲁纳、奥苏贝尔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和皮亚杰的认知图式学习等理论基础上构建的新型学习模式。布鲁纳与奥苏贝尔都是认知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们对学习问题的研究都是从认知观点出发的,强调学习是积极主动的过程,都重视内在动机在学习中的作用。

美国是世界上较早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国家,在构建以研究性学习为本的本科教育中取得了颇多成绩。20世纪初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了“在做中学”和“问题教学法”的理论,主要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从广义上讲,是指学生主动探究的一种学习策略和方法,适用于所有学科的'学习;从狭义上讲,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问题情景,让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体会,学生通过自主收集、分析和判断来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从而增强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

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由教师指导采用科学的方法来进行学习,从而提高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一方式的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主要责任是设计一种有利于完成研究性学习的环境和途径,从侧面提供学生所需要的指导和协助。研究性学习的重点在于对问题的解决,这里的问题是指具体的、有实际意义的。整个过程大致上可以概括为:提出问题、探索分析、发现解答。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模式下极大地提升了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问题意识、合作意识以及关注人类发展的意识和责任感。

研究性学习在法语语言学教学中实施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构建起发现学习模式、图式学习模式和创造学习模式。实践研究性学习模式,主要包括五个阶段:选择研究性学习的主题、制订研究性学习的计划、实施研究性学习的计划、呈现研究性学习的成果以及评价整个研究性学习的过程。通过具体步骤的实施不仅使教师完成对语言学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真正掌握和建立起语言学认知结构。

第一阶段选择研究性学习的主题。教师结合多媒体简述语言学理论大致内容后,结合实际情况设计10-12个内容新颖的学习课题供5-6组学生选择。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注意引发学生的认知欲望,为转换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打下基础;另一方面,要注意结合小组成员自身特点来协调分配,避免由于学生过度自主选择而造成的小组成员间无法互相补充、充分发挥各自特点的情况出现。

第二阶段制订研究性学习的计。各小组按照学习主题制订学习计划,明确团队分工,提出研究途径方式(收集资料、问卷调查等)和确立最终成果类型形式。在这一步骤中,教师应该适时进行基础理论讲解,同时给出一些参考书目,积极帮助学生完成从“接受学习”到“发现学习”的过渡,实现学生认知图式的变化。

第三阶段实施研究性学习的计划。教师在每次授课过程中关注小组研究进展,提供适当文献资料以及技术支持,促进小组之间的交流,利用校园网络平台完善各环节内容。教师要注意跟进各个小组研究,鼓励学生在实际情境下收集语言案例,帮助学生梳理汇总的信息。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将建立起新的认知结构。

第四阶段呈现研究性学习的成果。布置学生撰写调查学习报告和制作ppt,在期末成果呈现时做好时间安排,每组汇报时间大致为30分钟,20分钟口头展示,每组学生可以选派代表或者轮流阐述ppt报告内容,另外有10分钟现场答疑,答疑过程中既有教师提问也有其他小组成员的提问。在这一阶段中,通过互动交流学生将巩固完善新的认知结构。

第五阶段评价整个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成果评价阶段是通过小组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最后形成材料完成整个研究学习的过程。在进行这一阶段前,教师应该准备好评分表,包括教师评分表、小组自评表和小组互评表,根据积极程度、手段形式丰富程度、成果呈现表现程度分别进行打分,最后再由教师汇总表格给出最终分数。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做出点评,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体验达成学习目标的成就感。

近年来,我国高教界也提出高等教育必须从传授知识为主向能力培养为主转变。而语言学虽为理论课程,不仅能开阔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语言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同时拓宽学生对所学语言的文化、人文、社会背景的了解,能够很大程度上促进语言水平的提高。这些对于外语专业的学生而言是极为重要而宝贵的。

一方面,以研究性学习理论为启示,让更多高校语言学教师转变思想,灵活运用研究性学习模式,力求让法语语言学理论课程设立的初期阶段出现的各种困难能够迎刃而解,为法语语言学理论知识今后的普及铺平道路。另一方面,通过研究性学习激发学生对法语语言学学习的内在动机,体验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成就感和达成学习目的的兴奋感。使语言学理论学习能够真正指导学生的法语学习,让国内法语专业的学生切实地感受到自己逻辑思维能力及语言组织能力、认知能力、研究能力、协调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高,同时激发和满足学生学习自我展示的欲望。在语言学课程中建立起一种教学互助的研究性学习构架,使学生能够真正受益于语言学,认识到语言学的价值。将法语语言学与法语专业本科学生的素质培养建立起科学可行的联系,使学生对语言学学习感兴趣的同时也使教师对语言学教学充满信心。

最后,希望通过指出国内法语教学工作者在语言学教学中的种种瓶颈,提出具体解决办法,理顺法语语言学本科教学中的系列问题,找到该学科教学中的种种缺憾,通过这一尝试性的探索唤起更多国内同行专家加入到本科专业语言学理论教学改革的益事中。本文通过探讨高校法语语言学中研究性学习模式的构建和实施,为积极促进法语专业本科语言学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同时也为我国法语专业其他理论课程(如文体学、翻译理论等)融入研究性学习理念提供更多有建设性意义的参考,也希望这些粗浅的尝试能推广至其他小语种教学中。

大学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第六篇】

研究性学习的重点在于对学生创新以及实践能力进行培养,并且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所以,如何将研究性学习与高中的历史课堂进行有机结合就成为了众多历史教师共同面对的挑战。本文立足于当今的时代背景,从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研究性学习存在的问题出发,运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提出了与之相应的解决策略,供广大教师进行参考。研究性学习作为我国现阶段实行素质教育的主要载体,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基于此,对高中教师来说,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想要将研究性学习应用到高中的历史课堂之中,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通过将研究性学习与高中课堂进行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从而推进我国素质教育的进程。

(一)学生在认识上存在不足。

大部分的高中生存在课业繁重并且学习压力极大的问题,而研究性学习在开展的过程中由于受到自身特点的制约,普遍需要耗费较多时间,因此,在高中生看来开展研究性学习不仅浪费时间,而且不具备任何意义。想要从根本上对这一状况进行改变,首先需要将教育环境由应试教育逐步转变为素质教育,同时还需要高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研究性学习,使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具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

(二)学校的教学条件有限。

想要开展研究性学习,具备完善的现代化教学设施是基础。由于研究性学习通常都是在实验室、活动场等相对来说较为现代化的场所进行,而从我国的国情出发,现阶段大部分的学校尚且不具备拥有完善现代化教学设施的能力,所以开展研究性学习就显得尤为困难。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教师做到扬长避短,通过对在课堂上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优势进行充分发挥,从而提高研究性学习的效率。

二、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研究性学习的策略。

(一)创设相关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之一,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教师应当针对历史这门学科的特点,对需要应用研究性学习进行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精心选择,同时通过对地图等相关的辅助教学设施进行合理运用,从而构建相关的教学情境。例如,在对罗马帝国扩张的相关历史进行研究时,教师可以将罗马帝国扩张前以及扩张后相应的疆域面积在地图上进行准确的标注,通过引导学生对地图进行研究,使学生从中发现罗马帝国扩张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再对出现这种情况的结果进行分析和讲解则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除此之外,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还有很多,例如情景剧的扮演、分组开展教学活动等,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方法进行及时的创新和发展,做到因材施教,为不同的学生在进行历史学习的过程中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开展研究型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对学习内容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和思考,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以及实践能力。

(二)对学生进行引导和鼓励。

在素质教育逐渐取代应试教育主体地位的当今社会,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开始逐渐为人们所熟知,但是在应用研究性学习进行高中历史教学时,不能由于过于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忽略了教师在此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研究性学习是一种通过对学生进行后天的培养和教学,从而使其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所以教师在应用研究性学习进行教学时,对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准确的了解是基础条件,在此基础上,教师再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引导和点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学的效率。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将学生进行分组,开展小组学习的方式,让各小组在进行学习后,针对自身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交流和讨论,从而加深其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且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完善教师评价的`内容。

作为研究性学习最有效的促动力,科学、系统的课后评价对于研究性学习在课堂上的开展是非常有利的。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大部分教师将学生的学习成绩做为评判学生学习成果的唯一标准,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研究性学习的开展都是非常不利的。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在应用研究性学习进行课堂教学时,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其一,教师应当根据学生所研究的内容的难易程度进行评价;其二,教师应当对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学习态度进行评价;其三,教师应当将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互相进行合作和沟通的情况进行评价;其四,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等都可以被列入教师评价的内容之中。教师需要发现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通过鼓励和引导的方式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从而促进研究性学习的高效开展,培养学生的创新以及实践能力。结论:综上所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研究性学习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但是由于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现阶段,各个学校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仍旧存在无法避免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并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转变自身的教学方法,在加深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理解的基础上,将研究性学习更好的应用到课堂的教学之中,达到培养学生创新以及实践能力的最终目的。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大学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第七篇】

大学英语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不同层次分别编班进行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在备课形式上采用集体备课、制作精品课件;在教学方法上采取交际教学法、课堂提问法;在教学模式上采用课堂教授、上机自学、小班听力辅导和网上辅导答疑等办法加以解决.

作者:蒋蕾蕾作者单位:河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南,洛阳,471003刊名:世纪桥英文刊名:bridgeofcentury年,卷(期):“”(6)分类号:h3关键词:大学英语分层教学探讨

大学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第八篇】

论文摘要:在遵循素质教育原则的基础上,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创新教学方法,根据社会长远发展对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潜能开发,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的培养。

我们把人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而发展形成的人的主体性品质称为素质,也就是说,后天培养对一个人素质的形成尤为重要,如何如何提高中学生的数学素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素质教育,是我们数学教师面对新课程的一个重要话题。这个话题要求每一位数学教师,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1转变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

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决定着教学过程的方向,所以教师的教学思想和观念非常重要。素质教对学数学教学的要求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和能力,还要求学生能形成数学观念和意识。另一方面。素质教育还更加关注学生人格以及综合素质的发展。

我们要在教学中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竞争,学会创造,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因此,为了适应教育形势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师首先应该更新教育观念。我们的教学工作要尽快完成从知识传授向以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转变。

2转变课堂教学方式。

数学素质教育使学生各方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更要重视中学生数学素质的培养,所以,数学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应该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而课堂教学方法的运用于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形成密切相关。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思维主动性,教师在刚上课的时候就应依据教学的任务和内容、学生的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己用旧知识带动新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可尝试以下方法。

(1)用已有的学习经验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2)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需要。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需求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教师要适宜地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使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产生学习的需要。

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

怎样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课堂教学中,是当前数学教学改革的关键问题。针对课堂的实际情况,积极鼓励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并踊跃提出问题,给予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改变以往教师的“一包到底”的授课方式,把课堂的权利还给学生,让他们自由发挥。例如在概念教学中,让学生参与到概念的产生发展、形成等抽象概念过程中,有意识地让学生亲身尝试观察、试验、猜想、归纳、假设、检验等,使学生体验到在未知领域探索的乐趣,为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奠定基础;在例题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到解题思路的探究过程中来,创设师生共同思考、讨论甚至辩论的课堂模式,教师作为引导者,让学生尝试研究,并对学生的思路和观点给予鼓励和肯定。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搜集、整理、应用能力,为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打下基础;建立完善的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制度,让学生对作业、习题的完成情况进行自我评价,自我纠正,既达到了让学生真正理解的目的,又帮助学生形成了自我批判、自我完善的品质。让学生明白了数学问题的解决首先要训练思维的严密性和计算的准确性,形成优秀的学习品质。

对学生进行分类学法指导。

进行素质教育的关键问题是最大限度地考虑到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和潜在个性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长、学有所能,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因材施教”。中学数学教学,注重的是基本知识、思想、方法的渗透,我们在教学中不能脱离课本内容,需要从课本的基础内容出发,逐步过渡到高层次的数学思想方法。这些基础知识的掌握是针对全体学生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注意把教学标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检测题目、考试要求、作业布置等方面分出几个层次,让全体学生都能掌握最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教师可以从教材和教法两方面配合进行知识与方法的传授,同时进行高层次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总结和概括。这样就能保证各个层面的学生各有所得,有效促进各种学习能力的学生数学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对于各个层次的学生,在学法指导方面也要通过分类的方法教会学生学会学习。针对全体学生,要求掌握基本数学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怎样预习、如何听课、做笔记、完成作业等方面都要进行指导;针对高层次的学生,要求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学会数学问题的思维方法,并注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积极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精神。

3结语。

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素质教育的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不是固定的,也并不是以上提到的几种,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加强素质教育,还需要我们广大思想教师不断去探索。做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学习,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要敢于进行大胆的尝试,刻苦自励,不仅要精通专业知识,还要精通相关学科的知识。同时要全面把握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研究教法的同时更要研究学法,摒弃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构建“开放式”课堂。充分地把素质教育渗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总之,时代需要教师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教师的任务就是数学课堂教学这一阵地完美地实施素质教育,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助一臂之力。

参考文献。

[1]汤竹云.素质教育下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与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4).

[2]张朝清.浅谈中学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成功(教育),2007(8).

[3]王积建.探究式教学对于促进初中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实验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

[4]翁美春.信息素质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法制与社会,2006(24).

[5]李献新.对新时期中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探讨[j].考试周刊,2008(14).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1341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