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医生事迹材料(精选4篇)
【导读预览】此篇优秀范文“乡村医生事迹材料(精选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整理分享,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此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乡村医生事迹材料【第一篇】
“我原来工作的村卫生室有4名医生,活不多,我们都觉得这里更需要我们。”谢爱娥说,船上的日子确实很苦,2005年以前连电视都看不了,家里的收音机不知道听坏了多少台。“开始几年熬不住的时候也想过离开,可是乡亲们需要我,我和乡亲们的感情也越来越深,离不开他们了。”2002年,谢爱娥又被村民推选为村委会成员,分管妇联和计生工作。
谢爱娥告诉记者,刚到船头咀时,湖上常有大风大浪,让她这个“旱鸭子”很不适应。“有时候一个浪拍过来,立马浑身就湿透了,我就紧紧地把住船沿儿,一刻也不敢松手。之前那个皮质的药箱落到水里散了架,我就自己用木头重新做了一个,到现在用了十多年还好好的。”记者注意到,只要一坐到船上,谢爱娥就始终把药箱紧紧抱在怀里。
如今,谢爱娥的兄弟姐妹几乎都外出打工,哥哥一家人一年能赚上7万元左右,而谢爱娥夫妻俩一年的收入还不到2万元。她说,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政府能出钱把村卫生室再好好修缮一下,再给配备一艘专供出诊用的小汽艇。“这艘船屋已经好几年没修过了,下雨天还会漏雨。”
记者见到谢爱娥时,她正要去村民董继财家。今年59岁的董继财去年12月做了肺叶切除手术,恢复期需要定期打针吃药,因为身体状况不能来回颠簸,谢爱娥便定时送医上门。今年洪湖大旱,水浅的地方,机船无法通过,她就从老乡家里借了一条更小的船,一路用竹篙杆撑了过去。谢爱娥说,为了挨家挨户发放净水药品,她特意准备了胶鞋和探路棍,到了船过不去的地方就换上胶鞋,拄着拐杖走过去。
说起董继财,还有一个小插曲。谢爱娥说,原本老董是坚持自己上门就诊的,有一次该就诊了却迟迟不见人来,她便上门了解情况。原来老董因为在卫生室欠了账还不上,不好意思再来了。此后,谢爱娥往老董家跑得很勤。
谢爱娥说,去年涝灾、今年旱灾,渔民的收成受了很大影响,欠账总是难免的,可不能因为他们手头不方便,就耽误了给他们治病。在谢爱娥家里,记者看到了她的记账本,截至去年年底,没收回来的医药费总共有11903元。这其中,还不包括由于一些渔民的迁移而留下的8000元死账。而令谢爱娥感动的是,每到年底,渔民们总是给她送来自家养的鱼,即使她一再谢绝,还是会有人趁她不注意的时候,悄悄把鱼放在卫生室门口。
记者离开村卫生室的时候大约是19时。在返回岸边的途中,天色渐暗,湖面变成黑漆漆的一片,记者乘坐的小船竟迷失了方向,在水上打起了转转。
乡村医生事迹材料【第二篇】
昨天晚上,我观看了《榜样3》专题节目。这里面的人让我极其感动,最让我感动的是80后的小伙子——贺星龙。
他出生在农村,家里很贫困,他考上卫校那年家里连学费也拿不出来。是村里的乡亲们给他凑了三千元的学费,这样他才得以完成了三年卫校的学习。他是一个感恩的人,2000年毕业后,放弃了留在条件较好的县医院工作,选择了回村当一名医生。从此,他成了国家级贫困县的村医。
他工作18年来以自己的一己之力,守护着黄河岸边的28个村子的百姓。18年来他骑坏了七辆摩托车,乡亲们有病,他随叫随到,哪怕是半夜12点,老人打电话,他都不辞辛苦,骑车来给老人看病,当时各村之间的路还极其难走,他曾无数次的摔倒,摔伤在给百姓看病的路上,至今身上还留有无数的伤疤。
尤其是让我感动的是他的那种为人民服务不图回报的品格。乡亲们有病,有的拿不出钱,但他也照看不误,少的三两元钱,多的几百元钱,十八年来,他不但一分钱不挣,手中还攒下了十万元的欠款条。他知道乡亲们实在是太困难了,不是不给医药费,而是没钱给他。后来他把这些欠条付之一炬。其实他的生活很难,家中有两个孩子,他们也需要父母挣钱生活。他看病无收入,但他的妻子种二十亩果树,靠果树的收入维持生计。
我在想,让我默默付出也许还能做到,但让我十几年如一日的付出是肯定做不到,让我为别人帮助一次两次我能做到,但让我把全部家当帮助别人我肯定做不到。
跟贺星龙比我们的差距太大了。我们生在小城市,没有那么贫穷,可以说生活的挺滋润。作为一名教师,也不用我们给孩子们垫付什么,我们只需要用心的去教孩子就行了。可是我们自己做的又怎么样呢?反思自己是否每一堂课都精心准备了呢?对每一个孩子都充满爱心了吗?回答是否定的。有时没有备好课为自己找理由“太忙了”,有贺星龙忙吗?需要我半夜管学生了吗?“没有”。当总是对学生发脾气时,为自己找借口“更年期”到了,到了就不压抑自己,对学生大声训斥吗?这些都不是理由,作为教师既不需要我们掏腰包又不需要我们下班后管学生。只需要在八个小时内对他们多关爱些,多辅导一下子,认真备课就可以了。所以今后我要改变自己,在业务上在精进一些,对学生再关爱一些,对同事再包容一些,做一个称职的党员!
乡村医生事迹材料【第三篇】
我叫xxx,男,汉族,xxxx年xx月出生。20xx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专文化,职称:主治医师,年至今一直从事农村基层卫生工作,30多年来,立足农村,在最基层的医疗卫生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自己,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不怕苦,不怕累,一心一意为广大群众着想,为病人排忧解难,从未出现医疗事故、医疗纠纷,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赖和赞誉,多次受到市县镇主管部门的表彰。
农村基层卫生工作是一项艰苦而光荣的任务,三十多年来,一直坚守在农村基层卫生工作第一线,严寒酷暑,从无怨言。从医30多年来,总是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不管刮风下雨,不管白天黑夜,病人随叫随到,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麻烦,精心治疗,耐心护理,让患者满意,也让家属放心。
20xx年元月份的一个夜晚,已是十二点多钟,本村低保户常年患有肺气肿、肺心病,因受凉急性发作,情况十分危急,家人只是给我打了电话,我就不顾一天的疲倦与寒冷,立刻起床赶到病人家,对病人进行抢救,使病人得以脱险,患者家人十分感谢,又经过十多天观察、护理与治疗得以好转,因患者家庭困难,只收取了连成本费都不够的医药费。还有本村五保户,因患偏瘫十多年,家中无人照疗,而且经济又十分困难,我就主动上门了解病情,为他免费治疗、测血压、查心率、测血糖。还耐心向他讲解偏瘫的康复知识,还帮他做康复锻炼等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赞扬和好评,像这种情况还很多很多。
这些年来,我从不收病人的出诊费,即使半夜三更出诊,也是这样,对于经济条件困难的患者,我还采取赊欠医疗费待其条件好转后再偿还或者直接免费治疗的形式,为患者扰忧解难。
农村的医疗条件有限,危重病人需要送专业医院治疗,不管什么时候,只要病人或患者家属有需求,我都会随车护送,陪同诊疗。我经常免费给村民进行测血糖、量血压、测体温、查心律、测脉搏等常规检查,并讲授健康、防病知识,对村民进行健康,深夜急诊、出诊更是家常便饭。
村卫生室不仅肩负着农村的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工作,而且承担着配合县卫生局、县疾控中心及当地卫生院做好预防接种工作,预防工作是消灭传染病,保护人民健康的一项重要措施。他在农村卫生工作中始终以防病工作为工作重点点,认真落实各项防疫工作,利用广播、墙报等向群众讲解各种预防措施,使预防接种工作家喻户晓,老幼皆知,我村的防疫工作始终保持在全镇的先进行列。
儿童预防接种工作是农村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对全村新生儿进行普查登记,及时上报,做到无漏登、无错登,建证、建卡率达到100%;每次接种我坚持亲自上门通知应种对象进站接种,接种后跟踪随访,及时了解接种情况,在我的努力下,村儿童接种率超过98%以上,在各种传染病预防宣传中,每次都是将宣传资料发放到各家各户,真正做到家喻户晓,确保不发生一例病例。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行几年来,为了让更多的村民参加合作医疗,享受国家的优惠政,我冲锋在前,耐心宣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相关政策,使农村充分认识到新农合的好处,提高了农民参合率,张寨村村民参合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更好的解决了农村看病贵的问题。
我严格按照上级卫生部门的统一要求和部署,积极开展微机管理收费,合作医疗门诊统筹报销,从未出现过私自存放农民医疗卡的情况,认真做到了补偿单、补偿登记表必须让患者签字的要求,真正做到了把党和政府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得到广大群众拥护和交口称赞。在实行医改以来,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品目录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以药养医的局面,解除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乡村医生事迹材料【第四篇】
“乡亲们需要我,我也离不开他们”。
“我原来工作的村卫生室有4名医生,活不多,我们都觉得这里更需要我们。”谢爱娥说,船上的日子确实很苦,2005年以前连电视都看不了,家里的收音机不知道听坏了多少台。“开始几年熬不住的时候也想过离开,可是乡亲们需要我,我和乡亲们的感情也越来越深,离不开他们了。”2002年,谢爱娥又被村民推选为村委会成员,分管妇联和计生工作。
谢爱娥告诉记者,刚到船头咀时,湖上常有大风大浪,让她这个“旱鸭子”很不适应。“有时候一个浪拍过来,立马浑身就湿透了,我就紧紧地把住船沿儿,一刻也不敢松手。之前那个皮质的药箱落到水里散了架,我就自己用木头重新做了一个,到现在用了十多年还好好的。”记者注意到,只要一坐到船上,谢爱娥就始终把药箱紧紧抱在怀里。
如今,谢爱娥的兄弟姐妹几乎都外出打工,哥哥一家人一年能赚上7万元左右,而谢爱娥夫妻俩一年的收入还不到2万元。她说,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政府能出钱把村卫生室再好好修缮一下,再给配备一艘专供出诊用的小汽艇。“这艘船屋已经好几年没修过了,下雨天还会漏雨。”
“她就像我的亲人一样”。
顺着村卫生室的后门走出去,记者来到了村民段秀的家。段秀说,自己患有比较严重的关节炎,需要定期到村卫生室就诊。今年洪湖水小,出门不方便,就干脆把船靠过来住了。
记者见到谢爱娥时,她正要去村民董继财家。今年59岁的董继财去年12月做了肺叶切除手术,恢复期需要定期打针吃药,因为身体状况不能来回颠簸,谢爱娥便定时送医上门。今年洪湖大旱,水浅的地方,机船无法通过,她就从老乡家里借了一条更小的船,一路用竹篙杆撑了过去。谢爱娥说,为了挨家挨户发放净水药品,她特意准备了胶鞋和探路棍,到了船过不去的地方就换上胶鞋,拄着拐杖走过去。
说起董继财,还有一个小插曲。谢爱娥说,原本老董是坚持自己上门就诊的,有一次该就诊了却迟迟不见人来,她便上门了解情况。原来老董因为在卫生室欠了账还不上,不好意思再来了。此后,谢爱娥往老董家跑得很勤。
谢爱娥说,去年涝灾、今年旱灾,渔民的收成受了很大影响,欠账总是难免的,可不能因为他们手头不方便,就耽误了给他们治病。在谢爱娥家里,记者看到了她的记账本,截至去年年底,没收回来的医药费总共有11903元。这其中,还不包括由于一些渔民的迁移而留下的8000元死账。而令谢爱娥感动的是,每到年底,渔民们总是给她送来自家养的鱼,即使她一再谢绝,还是会有人趁她不注意的时候,悄悄把鱼放在卫生室门口。
记者离开村卫生室的时候大约是19时。在返回岸边的途中,天色渐暗,湖面变成黑漆漆的一片,记者乘坐的小船竟迷失了方向,在水上打起了转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