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教育叙事论文【汇编4篇】

网友发表时间 746475

【导言】此例“教育叙事论文【汇编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教育叙事论文【第一篇】

所谓教育叙事研究,是指在教育背景中包含任何类型的叙事素材的分析研究。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它不直接定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应该做什么,它只以教育故事的形式,让读者从故事中体验教育是什么或教育应该做什么。一个完整的教育叙事研究要包括:主题事件;解决问题的具体过程,如当时的所思所想,最后如何解决的;对整个事件的反思,从事物表面提炼出所蕴涵的深层次意义,从反思中建构新的思想或经验,也就是使主题事件所蕴涵的意义理论化。

教育叙事研究讲述的是一个“过去”的、已经完成的教育事件,而不是对未来的展望或发出的某种指令。它所报告的内容是“实然”的教育实践,而不是“应该”的教育规则或“或然”的教育想象。它朴实、诚恳地向读者叙述“我”已经做了什么,而不是指手画脚地命令读者“应该”去做什么。教育叙事研究采用归纳而不是演绎的方式获得某种教育知识或教育信念。这种归纳的研究方式使叙事研究在提升相关的教育理论时显示出某种“扎根理论”的道路。

教育叙事研究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教师自身同时充当叙说者和记述者,这种方式主要由教师自己实施,也可以在教育研究者指导下进行,追求以叙事的方式反思并改进教师的日常生活。另一种是教师只是叙说者,由教育研究者记述。这种方式主要是教育研究者以教师为观察和访谈的对象,包括以教师的“想法”或所提供的文本等为“解释”的对象。通过教育叙事研究,可以把教师带入创新的、发现的、反思的生活中,有利于教师对自己的经验进行反思,强化成功的教学技能,积累教学策略,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促进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高。

由于传统的教育叙事研究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叙事文本缺乏深度描述和深度解释,研究过程的封闭性限制,研究者的主观倾向性太强,素材收集缺乏,研究成果受到质疑,因此,传统的教育叙事研究有了一种新的取向――基于博客的教育叙事研究。它能够更真实、深入地反映研究的全过程和作者的思考,是目前一些专家倡导的研究方法。

二、模式

基于博客的教育叙事研究,以博客为信息载体,将叙事报告架构在现代信息技术平台上,实现了教育叙事研究的新发展。研究者可多方面收集资料,选择典型个案,反思后完成最初的教育叙事报告文本,然后把教育叙事报告传送到网上,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在线充当各种角色的网友在共享教育叙事报告时,可依据报告进行反思,然后将自己的意见或素材反馈给研究者。理论层次较高的专家学者则可通过对这些范例的理性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为研究者找出相应的理论支撑;一线教师则可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为研究者提供更多原始素材和案例;学生也可以写下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者别人身上的教育事件,反馈在网上……研究者认真总结分析各种反馈信息,修改教育叙事报告,再传到网上让大家共享,反馈信息给研究者……如此反复,最后由研究者撰写有较高参考价值的研究成果。这一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三、优势

1.互动性增强,影响力扩大。以博客为平台的教育叙事研究要求研究者不仅与被研究者之间要有很好的互动,而且与各种角色的网友的互动也要充分,与后者的互动更为重要。与以书面为载体的教育叙事研究相比较,它的互动性明显大大增强。在整个研究过程中,研究者通过与被研究者、各种角色的网友的交流产生思想碰撞,提高自身的素质,深化其对教育规律的认识。被研究者通过和研究者的互动对话,诉说真实的教育故事,使研究的结果能反映出教育规律。同时研究者予以理论的指导与建议,有助于被研究者的健康成长。各个以博客为平台进行相互交流影响的网友也在通过阅读教育叙事报告和其他人的留言,反思其要旨,总结其规律,当然他们也从中受益。

2.花费成本低,生产传播周期短。免费是当今许多博客托管网站的特点,任何研究者都可以通过申请免费的博客网站,构建属于自己的平台进行教育叙事研究。在这个各种信息传输快速的便捷平台上,研究者收集了丰富的资料,省却很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时,教育叙事报告的数字化,传播范围的全球化使得更多的各种角色的参与者更容易保存、流通、复制教育叙事研究报告。基于博客的教育叙事研究的生产和传播的周期很短,可以做到以每分每秒的速度刷新。而以书籍、杂志、报纸为载体的教育叙事研究报告,一般以年、月、日为生产传播单位,还需要经过若干“守门人”的过滤,生产和传播的周期较长。

3.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基于博客的教育叙事研究是一个动态的循环生成过程,它突破了传统教育叙事研究封闭、静态的弊端。在一个开放的虚拟环境中,大家共享研究者提供的信息,相互交流并反馈意见或提供相关资料在博客上,研究者反思、修改叙事研究报告,再在博客上……最后动态地生成研究成果。网友的反馈留言信息为研究者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资源,有利于研究者选择更适合于自己研究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材料。研究者通过与专家学者交流和讨论,在他们的指导与帮助下深化了对教育规律的认识,为案例找到准确的理论支撑。这种理论成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较高的理论参考价值。

四、建议

基于博客的教育叙事研究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青睐,同时它也对研究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研究者要做好教育叙事研究,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1.加强理论基础的学习。教育叙事研究的理论基础大致包括后现论、文学中的叙事学理论、现象学和解释学理论以及人类学、社会学、语言学理论等。从理论层面来讲,它需要研究者拥有扎实的相关理论基础作为研究的后盾。教育领域的叙事研究必须基于多学科的理论视角,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有专家认为:“要想做好叙事研究,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向伟大的作家学习’。”

2.善于观察,勤于记录。教育叙事研究不是简单的教育事件的片段记录,它需要研究者在一定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仔细观察与思考教育生活,抓住教育生活中出现的颇有教育意义的微妙的细节。要做好教育叙事研究,研究者随时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注视着自己身边的“小事”。同时研究者还要养成记录的习惯,最好在事件刚发生时就把它记录下来,以便保证故事的“原汁原味”,也便于后期的处理。

3.深刻反思,深度描写。有“深度描写”的教育叙事,描写的“深度”只取决于所描写的故事背后是否隐含了相关的教育道理或教育理论。所以研究者要深刻思考该教育故事所蕴藏的理论思想,选择合适的叙事方式,将教育理论巧妙隐藏在自己所“描写”的教育叙事中。

4.注意交流与讨论。在生成原始叙事报告之前,研究者同时扮演着倾听者、提问者等角色,并通过其主观性立场与叙事者共同来建构故事。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双方彼此倾诉和聆听,互相交换意见进行磋商。研究者还要注意与网友的交流讨论,集中更多人的智慧,从而更好地开展教育叙事研究。

教育叙事论文【第二篇】

将“年鉴学派”发扬光大,使其成为当时法国史学界学术中心的是第二代代表人物布罗代尔(Braudel)。布罗代尔提出了崭新的“历史时间假说”,就像秒针、分针和时针一样,分为“短时段”、“中时段”和“长时段”。《历史与社会科学:长时段》是布罗代尔重要的著作之一。在该著作中,他指出历史学科与其他的人文社会科学之所以不同,即在于史学具有其他社会科学所不太重视的“时间”概念。历史中的“时间”就像电波一样,电波有短波、中波和长波,而历史则有“短时段”、“中时段”和“长时段”之分。“短时段”主要指历史上的突发事件或偶发事件,它们是历史进程中的某些“浪花”或“插曲”,对总体的历史进程几乎不起作用。虽然我们往往认为历史往往是因为某些重大的“偶然性”所推动,但事实上,总体的历史进程并不依赖于这些随机的、偶发的事件,没有出现这些随机的、偶发的事件,也一定会出现一些随机的、偶发的事件。“中时段”是指在一定时间之内发生的相对稳定的经济、社会结构,呈现出周期性波动的特点,它对历史发展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长时段”则是“年鉴学派”最为重视的理论假说,它是历史时间中最为深层的时段,影响并决定着整个的历史进程。“历史是人类生活中形形和矛盾的时间体现,它不仅是过去的实在,而且是当今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无论是研究过去或现在,都必须清醒地意识到社会时间的这种多元性,这是人文科学共同的方法论。”

“长时段”假说提醒我们,历史总是会在当下的社会生活中反映出它的过往的意识与精神之“文化存在”,这是由于历史往往取决于“长时段”历程所积淀的文化与精神的巨大力量,它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代人的观念、思想与精神。同样,在教育中,虽然近年来教育改革不断持续推进,但我们还是发现诸多固有的观念与意识仍然在起着一定的作用,甚至作为影响教育改革的反作用力而牵制着教育改革的进程。因此,分析当前中国教育改革面临的困境,必须从“长时段”理论来认识与分析。中国当前的教育改革与发展确实受到了后现代主义、建构主义等思潮的影响,但也要看到,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仍在不自觉地影响着人们对新教育观念的理解与认同。这就是年鉴学派所指称的“长时段”假说。根据年鉴学派学者的观点,“长时段”是属于历史时间中那部分最为深层、最为隐蔽,而又最为有力的“时间段”,它往往以“世纪”为基本的度量单位,它常常是经年不变,抑或是变化极其缓慢,甚至让人几乎觉察不到时间的改变。众所周知,来自不同文明的国家在教育领域往往呈现出各自不同的深层次的“长时段”的教育理念。例如,地中海文明国家非常注重学生的心灵成长,如柏拉图所说的,“教育非它,乃心灵转向”,或是苏格拉底所说的,“教育是点燃学生心中学习的渴望的火焰”;中国则十分注重学生的伦理精神的培育,甚至认为学习就是学会做人,学会如何与人相处,学会拥有“仁爱之心”,“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可见,“长时段”的时间往往是“绵延”不绝的,其肇始于古往,流行于当下,波及至未来,并且,“绵延”的各个部分不是相互分离,而是相互渗透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们不知不觉地把我们所数的每一瞬间放在空间的一个点上;只有在这种条件下,抽象单位才能成总体,但这种传统的时间观割裂了整体。”因此,在探讨中国教育改革面临的困境时,要注意到中国历史长河的“长时段”的“深层结构”的影响。

“结构是指社会现实和群众之间形成一种有机的、严密的和相当稳定的关系。对我们历史学家来说,结构无疑是建筑和构架,但更是十分耐久的实在。有些结构因长期存在而成为世代相传、连绵不绝的恒在因素:它们左右着历史长河的流速,另有一些结构较快地分化瓦解。但所有的结构全都具有促进和阻碍社会发展的作用。这些阻力表现为人及其经济几乎不可超越的限制,可以设想要打破某些地理格局、生物现实、生产率限度和思想局限,这是何等困难之事。”年鉴学派的“长时段”理论打破了传统史学的“线性历史”的解释模式,让我们注意到当前教育改革中遭遇的种种困境是有其深刻的文化历史背景的,从而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教育改革并非毕其功于一役,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并不因一项教育政策或一个教育改革文本就能实现的,它需要需要通过当下的点滴的进步与努力,营造一个又一个“短时段”的成功,走向“中时段”的“体系”之建设,并为最终走向“长时段”的深层结构的构筑,为形成新的教育理想与信念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微观叙事”与“普罗大众”的需求之心:中国教育改革的“民众制约性”

造成教育改革理想与现实之困境,是因为我们总是站在“精英”的立场上来理解教育制度、教育体制、教育改革与变迁。作为精英的教育理论家和改革家,以及引领时代改革的教育学者们,较少从“微观叙事”的层面去关注每一个教育时代背景下的“普罗大众”与“非精英个体”的“现实取向”的教育观念与教育行动。大多数教育改革其基本立场往往是注重学者、专家等“精英”的立场,相对忽视“普罗大众”的视角。事实上,影响教育改革能否取得成功,并不总是取决于“精英”,而是由“普罗大众”所决定的。正如先生在1918年11月所作的演讲《庶民的胜利》中所指出的,真正的胜利,不是哪一部分人的,而是庶民。同样,教育改革的成功,往往也是取决于“普罗大众”的“我觉”。只有当“普罗大众”的意识都觉醒了,思想都启蒙了,理智都萌发了,教育改革的进程就锐不可挡;反之,则寸步难行。近十多年来,我们在推广新教育改革的理念时所投入的力量与精力不可谓不强,波及的范围不可谓不广,宣传的力度不可谓不大,为何“应试教育”的现象仍有愈加严重的趋势?为何教师对学生知识成绩的盲目追求仍十分强烈?为何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学习兴趣与动机仍然很难被充分点燃?为何师生在教育活动中双方的教育幸福感仍然比较缺乏?这些问题不得不让我们思考,在发起教育改革的准备阶段我们是否进行了充分的调研,以切实关心、理解与同情“普罗大众”的精神状况,以及他们的无奈与抉择。只有当我们从“宏观立论”模式转向“微观叙事”模式,我们才会真正体会到教育改革基层的力量。正如年鉴学派所倡导的,“从广义来说,一切关于人类在世界上出现以来所做的或所想的事业与痕迹,都包括在历史范围之内。

大到可以描述各民族的兴亡,小到描写一个最平凡的习惯和感情。”所以,当我们在推进新的教育改革进程之时,除了关注“精英”的思想与精髓之时,还要留心“普罗大众”的所思、所想,“普罗大众”才是真正决定与影响教育改革与发展成败的关键力量。因此,从年鉴学派的“微观叙事”立场出发,教育研究的视角和重心必须整体下移,一方面,教育研究要将视野从专家精英、政策制定者、话语权拥有者转向社会平民、学生、教师,倾听“普罗大众”的内心;另一方面,教育研究要从宏大叙事转向具体的、微观的日常教育生活世界和教育改革的领域,并揭示社会文化、日常生活、民众心态等因素的现实作用。“传统史学所注意的几乎只是个人、社会上的最高阶层人物及其精英(国王、政治家、大革命家)和事件(战争、革命等),或由精英控制的制度(政治的、经济的、宗教的等等)。相反,我们感兴趣的是与权力无缘的社会大众,是受制于这些权力的人。”在转向微观叙事的过程中,教育改革的研究必须关注“微观层面”引发的问题,并需要有强烈的质疑和批判精神,如此才能真正推进教育改革的进程。“宏大叙事”的教育改革有一定的优势与特点,特别是它通常会高屋建瓴地事先做好“整体设计”与“总体规划”,并拥有明确的目标意识,会在改革过程中建立起有效的评估体系,以判断教育理想的实现程度。然而,它也有明显的不足与缺点,主要体现在缺乏足够的自我批判精神与提出问题的意识,特别是在面对微观的日常教育生活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时,往往会因为“宏大叙事”的绝对话语权的力量而忽视、抑制乃至完全否定“微观叙事”的问题式话语,从而将教育改革陷入困境之中。对此,年鉴学派的代表人物布洛赫(Bloch)指出,“一件文字史料就是一个见证人,而且像大多数见证人一样,只有人们开始向他提出问题,他才会开口说话。历史研究若要顺利展开,第一个必要前提就是提出问题。”遗憾的是,“宏大叙事”的历史传统往往使得它容不得各种细微的教育问题之现象,常常用“宏大叙事”的霸权轻易地否定各种问题的出现,从而影响教育改革的推进。

三、“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与“惯习生活”的趋同之脚:中国教育改革的“日常制约性”

纵观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演变,可以发现大部分的改革都是由专家所发起的,但成果的案例却并不多,其主要原因在于传统的“惯习生活”有强大的牵制性、习惯性、惰性。例如,1958年,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美国朝野震惊,杜威的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受到了质疑。1959年,美国各方面的专家齐聚在伍兹霍尔讨论中小学教育改革话题,会议共同推举了认知结构理论学派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Bruner)来领导美国的课程改革。布鲁纳及其团队设计了当时被认为最科学、最完美、最理想的中小学课程,然而,最终因为这一课程改革受并没有打破“惯习生活”的惰性,因而在十年之后以失败告终。因此,年鉴学派主张,任何改革必须要对传统的“日常生活”进行批判,只有当人们都能深刻地洞察到传统的“日常生活”中的诸般问题,改革才可能取得真正的成功。没有“日常生活批判”的参与,教育改革就会受制于“日常生活”的惰性。20世纪中期以来的年鉴学派运动推动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自觉地向生活世界回归,“日常生活批判”成为了年鉴学派在探讨生活世界的意义结构中最为重要的范式之一。与“微观叙事”一样,“日常生活批判”在其理论范式的本质上也是一种微观的研究范式。年鉴学派的学者们之所以重视“日常生活批判”,是因为他们看到了实证科学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遇到了价值与意义的危机,科学建立了合法性的规则,却丧失了生活意义,“实证科学正是在原则上排斥了一个在我们的不幸的时代中,人面对命运攸关的根本变革所必须立即做出回答的问题:探讨整个人生有无意义。这些问题归根到底涉及到人在与人和非人的周围世界的相处中能否自由地自我决定的问题,涉及人能否自由在他的众多的可能性中理性地塑造自己和他的周围世界的问题。受胡塞尔的现象学、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等的影响,年鉴学派的研究范式逐渐转向“日常生活问题及其批判”,并通过日常生活批判而发现人生的主观性对于一切改革的影响与制约。在转向“日常生活批判”的年鉴学派看来,任何教育改革都必须关注教育的日常生活,并通过分析与探讨教育日常生活中的教师、学生、家长等相关利益者的人生主观性,领悟教育改革的进程与成功的可能。与“科学世界”相比,“日常生活”的世界是一个自在的、未分化的、类自然的世界,它具有两个根本的特征。

第一,日常生活是人们过着一种自在的、无意识的、未经反思的活动,类似于古人所说的“然尝闻尧舜之世,十日一风,五日一雨,百姓耕田而食,凿井而饮,所谓‘不识不知,顺帝之则’是也。”可见,日常生活是人们在街头巷尾里所过的寻常生活,是人们身处其中而又没有经过严格省思的生活,虽然这样的生活在实证科学看来未免有失精致与严谨,却是人们真正的“存在”,它是生活之本、生活之根、生活之魂,它对于某种科学世界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并且是某种科学世界是否能真正建立的重要基础。这一特征表明,教育改革往往是以科学世界为基础的,但无论怎样的教育改革,不仅需要引导教育科学未来,而且更需要充分关注日常生活世界的话语体系,要认真倾听并顺应日常生活世界的“规律”,顺势而为,这样的教育改革才有可能真正取得成功。

教育叙事论文【第三篇】

在一份好的教育叙事中,读者可以看到一位教师敏锐的教育现象洞察力,看他是否用心地去品味教学生活,洞明、捕捉教学工作中有意味的现象和信息;可以看到教师灵活的教育合理行为抉择的应变力,看他如何在教学出现一些新的变化和突发性的情况,当具体的任务、目标、场景随着情况发生改变,在行为上作出灵敏反应、灵活合理的应对;可以看到教师深刻的自我教育实践合理性判断的反思力,看他是否能通过文本的形式表达自身的教学行为与问题,并以表达梳理思绪,使个体经验概念化。可见,一份好的教育叙事,充分反映了“实践”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意义,是一位教师对自己教育实践智慧的捕捉、分析表达与自我理解。教育叙事可以作为教师专业成长与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的重要方式,这也是当前许多学校将叙事研究作为教师实践智慧培育的主要路径的缘由所在。

一、五类教育叙事

开展教育叙事的过程,提升的不仅是写作能力,更是教师自身的研究水平与教育理性水平。不同类型的教育叙事,促使教师分别与自己的传统经验、教学情境、学生、同事以及教育理论的互动并进行反思与理解。

(一)经验对话:与教师个体经验对话的反思性叙事

教师进行与个体经验对话的反思性叙事,常见的有教育日志以及教师的个人叙事等。此类叙事强调的是教师对自己教学经验和生活经验的理解或描述。在叙事过程中,教师需要把握的要点是如何在呈现自己与传统经验持续对话过程中的所得所悟,从而促成自己的价值不断的生成。

案例1 嘉兴一中赵宇慧在《积淀策略:助推“我”的教育教学能力成长》一文中,这样写道:“然而我是幸运的,走出校门就遇上了嘉兴一中这样一个良好的平台。学校在新教师工作的头三年里,会安排三位工作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强的资深教师作为新老师的师父,并且会以定期交流考核的方式,对新教师的成长进行检查反馈。我的师父们皆为饱学强识之人,大量的阅读和积淀,让他们的课堂生动风趣、贯通古今。而他们对我的指导,也每每触及我的阅读量的不足。同时,学校专门负责新教师培养的副校长也经常与我们交流谈心,常提及作为文科教师,阅读的重要性。于是,我逐渐开始走上教师生涯的阅读之路。”

文中,作者追溯刚毕业参加工作的头三个年头里,所经历的三位师父定期交流考核以及副校长的谈心与交流,使其逐渐走上阅读之路。通过这种师徒互助的过程,他很快进入教师角色,并形成了良好的专业化发展习惯――阅读。

(二)行动反思:教学情境行动改进的叙事

教学情境行动改进的叙事主要的表现形式是案例、课例分析,研究行动报告类的叙事。此类叙事强调的是教师开展行动研究,并在行动中做到与教学情境的对话。在叙事过程中,教师需要把握的要点是如何完美而高效地对自己的行动改变轨迹作一次记录与反思,并总结出经验。

案例2 嘉兴一中蒋雅云在《智慧反思:“我”教学能力提升的重要路径》一文中,通过对《我的四季》的课堂中气氛沉闷、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这课的预设过于细致周密,问题太碎,导致学生学习主动权与思维开放度不够,并记录了第二节改进课的设计。之后发现,这对于激活学生的思维效果极佳。这一表达,正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动的“反思、改进、再反思”的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舍恩指出“实践工作者借由其与情境对话的能力,创造了一个可理解的、和谐一致的构思。在反思性对话中,实践工作者解决重新框定问题的努力,将会衍生出新的行动中的反思”。 在本案例中,蒋老师的第一次研讨课,自然而然地将自己置身于新的教学情境中,同时也就进入了一个新的行动困惑中,并产生了“如何打破旧我,突破重围?如何寻求变革?”这些与教学情境的对话,进而有了第二次的教学改进,从而在教学行动中发展自我,超越自我。此时的叙事,则是让教师产生一种与情境的对话。要知道,教师的“知”和“行”是密不可分的。

(三)倾听学生:与学生生命互动的叙事

许多时候,教师的实践智慧在于能够从学生那里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灵感,对与学生互动故事的追溯,也是教师获取专业智慧的主要源头。与学生生命互动的叙事大多表现在教师的教学案例中。

案例3 嘉兴一中张建斌在《实践有效对话,发展教学能力》一文中提到:“‘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我参加工作尤其是2006年开始接手理科特长班以来,每一届都会出现几个超前学习且学习极其认真的学生,几乎每天都会找我交流对某个问题的看法。他们对题目的理解和与我讨论时的清晰思维让我震惊,有时他们提出的问题我也很难直接答复,这就迫使我一次次更加深入地研读教材(甚至是大学教材),从而使我能日益从容地面对课堂,自信地面对学生。”

与学生互动的叙事,其实更多的是源自教师对学生的理解。文中的片段,作者回顾了他接手理科特长班后,有几位超前学习的学生,几乎每天与他交流问题,使他不得不加深研读教材。此类叙事往往能让教师在教育方法、策略上有所感悟。

(四)伙伴互助:同伴合作对话中的叙事

同伴合作对话中的叙事,表达的是教师与志同道合的同伴互助开展研究过程中的记录与分析。这类叙事多用于合作开展的一些教育教学活动,如听评课、传统的师徒对话。

案例4 嘉兴一中廖立平在《以课堂修炼促青年教师学科教学能力发展》一文中说:“我在教学‘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时是这样思考的:原来设计的是用试管吹气球的实验来比较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分别与盐酸反应的速率快慢,但是实验中因为气体的压强太小或仪器的气密性不好,因而很难看到明显的现象。后来经过与同事的探讨与研究,进行了如下改进:在两个量筒中加入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滴入几滴洗涤剂,再加入NaHCO3、Na2CO3,生成的CO2使洗涤剂产生大量的泡沫,可以通过泡沫上升的快慢和高度来判断反应速率的快慢。”

这也是一种教育叙事的方式――描述性评价。这样的表达,教师没有作过多的价值判断,而是如实地描述了在其他老师的帮助下,他改进了实验操作以观察实验现象。这也是同伴合作开展叙事研究的一种方式。

(五)面向理论:与教育理论的对话

面向教育理论,教师也可以通过理论的学习理解,并与自身的实践经验建立起关系,从而生成智慧。这种实践智慧,主要来源则是教师与教育理论的对话。许多教师写的教育读书笔记恰恰是此类叙事研究的成果。

案例5 萧山十中楼红维老师读帕克・帕默尔《教学勇气》的读书笔记片段:“不停地阅读,不断地思索。直至我读到了它――帕克・帕默尔的《教学勇气》,它与我十多年的教学生活不谋而合。虽然它内容艰深,我花了一个多月才啃完,而且只能理解这本书的皮毛,但就是这皮毛却给我的教学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改变,或许当时的我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些,如今回眸,才发现其中的改变是多么让人欣喜。我似乎找回了改变自己工作和生活的信念和勇气,我不想在教学技术和教学技巧中迷失了自我,消解了自我。于是,我细细去品味这本书那些拨动我心弦的文字:‘1.良好的教学不在于教学技巧的纯熟,真正好的教学源于教师正直、诚实的优秀品质。2.如果我们不拓展教与学的能力,复杂、混淆、冲突缠身的快速变化将会损耗或拖累我们。’”

在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发现,促成教师实践智慧的生成的叙事,还有一种角度,那就是关注教育理论的融会贯通。也就是以教师自己的前见为基础,结合教学情境对教育理论进行同化或顺应。而这个对教育理论同化或顺应的过程就是教师与教育理论对话的过程。

二、教师教育叙事研究的操作建议

叙事研究源于教育现象学,属于质性研究。它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做好叙事研究,需要一定的方法策略支撑。

(一)确保叙事主题的典型性

在教育叙事研究中,关键不仅仅是讲故事,而是现象背后蕴含的教育问题。为此,一线教师选择叙事研究主题的主要标准是那个事件背后是否孕育科学性的教育观点,而不仅仅在于故事本身的跌宕曲折。在选择叙事主题时,教师需要考虑一下有意义的“教育教学问题”“教育教学冲突”,以反映一定的教育问题,考虑从自己教学经历中的典型事件、关键事件中寻找值得叙述的故事:可以是跌宕起伏的重大事件,也可以是悄无声息的小事件,也可以是一堂促使自己里程碑式发展的公开课,也可以是一堂让自己经历滑铁卢之痛的失败课,还可以是课堂上一个促使自己顿悟的小细节。同时,除了叙说自己的故事外,也可以采写别人的故事,如某个外出听课、培训看到听到的对自己有促动的教育事件,也可以成为教育叙事研究主题的来源。 这样的主题选择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研究者有计划地在一段时期内搜集、整理故事,不是基于一两节课的教学和反思就能够完成的。

(二)斟酌叙事表达的合理性

教育叙事的一个重要的价值导向就是试图把艰涩枯燥的理论还原到生活中去,以展现生动而真实的教育生活,从而让理论思辨内容丰满起来,使抽象而复杂的观点生动起来。为此,教育叙事要以故事为文本,用意义来串联,叙述的是教师生命中真实的经历。教育叙事研究所呈现的内容具有一定的“ 情节性”,不是记流水账, 而是记述有情节、有意义的相对完整的故事。叙事文本的写作要求研究者通过对事件、人物、场景的深度描写,栩栩如生地刻画出事件的全貌,使读者对事件有一个整体性、动态性的把握;同时,深度解释渗透于深度描述之中,事件背后的意义在故事讲述之中自然地显现出来。一线教师的叙事研究,更多的是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现场的田野式反思,为此,必然要强化自己的主观立场,以提高自己的反思能力与现象洞悉能力。

教育叙事论文【第四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微叙事方法;探究

DOI:/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7)02-0046-04

“叙事”源于拉丁文“narre”,意指“让人知道”,“叙事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它既是一种话语方式,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就其作为话语方式来说,叙事即讲故事,它与抒情、说理相区别。”[1]微叙事,简言之就是讲述微型故事,即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的故事叙述或意义表达。其虽“短小、微型,却也形神兼备,既涵盖了叙事的所有要素,也包括叙事的特性,并呈现出教育叙事特有的微型特性。”[2]当前,学术界立足于微博、微信、微课等对微叙事的研究较多,但总体看其研究尚缺乏系统性,鉴于微叙事方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重要意义,本文作以下探析。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运用微叙事方法的背景分析

1.符合当代新媒体的微传播趋势

新媒体是新技术支撑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具有即时性、互动性、移动性等特征。新媒体的出现,加快了人们生活节奏,与之相应的是微传播时代的到来。按照文化传播学的观点,新传播手段的使用为人们的表达方式、表达内容、社会文化和社会事件的组织方式带来了深刻变化,从而呈现出微传播的趋势。所谓微传播,是指传播内容往往是一句话、一张图片甚至一个表情符号,这契合现代人的阅读方式,使“微”的魅力和“小”的特点得到人们的认同。对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微传播的优点在于使教学方式更加灵活,教育内容更具针对性。

2.切合当前教育客体的微认知特点

与之相应,微传播的出现促进了信息受众的微认知特点。因为新媒体下出现的大量信息容易使受众注意力不断分散,为了更好的接受信息,人们只能在一定的有限时空范围内接受某些刺激,这也符合认知心理学关于人的注意力有选择的规律。因此,为了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必须倡导微教学,将教育活动过程分解成若干微模块,且具有较强的教学目标和针对性,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教学内容,在其注意力下降之前完成一个知识点的讲解,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疲劳。显然,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载体的微叙事教学方法切合这一特点。

3.体现当今教育主体的微讲述要求

微讲述是在特定情境、特定时间下借助有声语言和态势语言做出的明确意义表达,与宏大叙事不同,其强调的是生动性、具体性的描述而非定义性说理。当前教学对微讲述的需求更为明显,因为这一方式具有开放性、互动性、启发性的特征。微媒体的逐渐发展,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更受到教师的青睐。而且微叙事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精简且主题突出,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必然趋势。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微叙事的运用方法

1.微叙事的主要形式

(1)口述叙事“口述”是与书面或文字形式相对应的叙事方式,指“通过一个人或一群人的口头叙述,来说明其生命、生活经验或生活故事”[3],如《百年小平》纪录片通过105位历史亲历者口述,不仅展示了邓小平伟大传奇的一生,且通过细节刻画,描绘了一个情感丰富、热爱家庭、热爱生活的老人,展现了其平凡的一面。将这样的素材作为教学内容,突破了文字记录的局限,增强了教学的客观真实性和感染力。如讲解“择业创业、恋爱婚姻”时,教师还可以用口述方式分享自己的经历。

(2)图像叙事图像叙事是指运用图像将复杂的故事和深奥的道理简单化、通俗化。作为直观生动的交流手段,其鲜明的视觉特点具有文字符号无法达到的优越性。微叙事图像在传达价值观、思想情感时的独特价值在于其传递信息具有简单易懂的通俗性,可超越文化、语言的障碍。值得说明的是,任何图像并不一定都是叙事的,只有包含故事的图像才是图像叙事。如一幅传统风景画,没有故事性,其主要功能就在于抒情和审美,而不是叙事;一幅五星红旗的图像,象征着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革命人民大团结,具有明显的叙事性。以上两种图像就具有本质的区别。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可运用微叙事图片,直观、形象地传达信息。

(3)微视频叙事作为微视频的主要组成部分,微电影具有表现形式多样、时间短且以叙事形式推进情节发展的特点,再现了生活中的小人物、小场景,舍弃了传统电影的宏大叙事。“除了实验性的短片之外,电影是作为一种叙事艺术而存在的,尽管它并不一定都用于叙述虚构的故事。”[4]微电影采取的叙事技巧有设置悬念、情感感化、突出细节等。开头使用设置悬念的方式可引起观众期待和关注。如微电影《时间门》以男主角独白的方式展开:“你最想保有生命里的哪一天记忆,是升上总经理那一天……还是你与家人共度平凡的一天?”在观众的疑问中,展开故事叙述。

2.微叙事的运用技巧

与传统的理论教育方法相比,微叙事方法具有新f性、生动性、艺术性。如何在教学中使用微叙事方法,具有重要意义,下表简要地分析了传统方法和微叙事方法的区别。

表1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与微叙事方法的区别

传统方法叙事方法两者对比

素材选取改革开放的成就某一乡村的变迁前者宏观描述,后者微观叙述

语言运用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青年人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前者理论话语,后者注重修辞

人称使用我认为……你觉得……前者主动灌输,后者因势利导

叙事视角党和政府的角度第三者分析的角度前者开宗明义,后者启发思考

讲述过程讲解某一道德观念进行道德案例角色扮演前者直接讲授,后者情景再现

下面对上述区别作一详细探讨:

(1)素材选取“叙事素材是指运用叙事话语来呈现典型的社会现象、生活事件、人物事迹、个体经验等,主要表现为各种不同体裁的故事(v史故事、民间传说、神话、童话、寓言、典故、传记等)。”[5]教学需要积累多样的素材,如此才能深入浅出、生动传神。首先,素材要贴近日常生活。日常生活作为微叙事文本的重要来源,有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选择素材的过程中结合现实生活,从中挖掘素材,从而实现微观与宏观的统一。其次,注重从微观处选取素材。“小叙事抛弃了宏大叙事的全面、统一和定性,采取了以碎片化、拼贴、反讽的方式来反映当下。”[6]这种方式于微小之处蕴含着深刻,细节之中包含着瑰丽。如在讲解“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时,教师可选取某个村落的历史变迁来展现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最后,素材要具趣味性。“传统的民间故事所以能世代口耳相传,优秀的新故事所以能不胫而走,不翼而飞,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们引起了读者的兴趣。”[7]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8]而生动有趣的教学素材往往就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刺激源。

(2)语言运用“语言是表现意识、思想、观念的方式。”[9]微叙事方法发挥作用也需要借助语言,语言的恰当使用是微叙事方法发挥作用的关键,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运用的不同,其效果可能相差甚多。“语言是一种最精细、最锐利的工具……教师的语言,是感化学生心理不可取代的手段。教育的艺术,首先是灵犀相通的说话艺术。”[10]不注重语言的表达和修辞技巧,将会导致教学缺乏生气活力。叙事不是简单的陈述,而是通过修辞有声有色地展现情节。如讲解“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可用“青少年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

(3)人称使用叙事人称有你、我、他,人称作为微叙事教学的基本问题,其使用涉及不同的人物角度、感受与经验情感的美学传达,从而也会影响到受众者所获信息量大小与情感浓度。

第一人称叙事的优点在于营造真实的叙事效果,其抒情性能使受教育者产生亲切感,便于直接表达其思想感情。第二人称叙述的活动范围较大,可根据需要随时变换角色。如讲解“更新学习理念”的内容时,用第二人称巧妙设置问题:“你觉得应该怎样更新学习理念?”根据不同学生的回答因势利导,教学更具针对性。第三人称叙述的优点在于不受时空限制,可避免过多主观性,便于客观审视和理解人物,达到叙述的客观有序。

(4)叙述视角“叙事视角是叙述者或人物与叙事中的事件相对应的位置或状态,或者说,叙述者或人物从什么角度观察故事。”[11]同样的事件从不同的角度看去就可能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在不同的人看来也会有不同的意义。叙述视角可分为全知视角、内视角和外视角。全知视角具有开阔的视野,首先便于全方位地描述人物和事件,如讲述中国传统文化时,先用概括性的全知视角讲解,可使学生从整体把握。内视角是只借助某个人物的感觉和意识,从其视觉、听觉及感受角度去传达一切,其优点在于人物叙述自己的事情。如讲解“增进人际交往”时,从内视角出发说明交往者本人的看法和体验。外视角中叙述者仅仅在人物的后面向读者叙述人物的行为和语言,即像摄像机一样旁观人物言行。如讲解“爱国主义及其时代价值”[12]时,从外视角出发播放阅兵时天安门城楼上九旬老兵敬礼的视频。

(5)讲述过程重视过程,对于拓展学生思维和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微叙事的讲述过程要注意以下方面:首先,过程和结论应同等重视。教学的本质不是获得结论,而在于发现知识的过程。讲述过程要求教师不是把知识和结果直接告诉学生,而是提出问题或提供线索,让学生去探索,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其次,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过程。微叙事教学可使学生有更多机会参与到其中。如讲解某一道德观念时,通过让学生进行道德案例角色扮演,再现教学情境,活化了教材内容。再如讲解“法治思维”时,可让学生表演法治小品。

3.应考虑的相关因素

(1)时间因素分配课堂时间是组织教学的必要步骤,构建充满活力的课堂、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在于合理分配时间,也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标准。为使教学效果最大化,运用微叙事教学时要合理分配课堂时间,避免为了叙事而叙事。此外,切忌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上成讲故事的课。根据笔者经验,叙事时间一般以十分钟左右为宜,如果微叙事太多反而不利于教学。

(2)空间因素空间因素主要指课堂人数的多少,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的通知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课堂人数作了明确规定,“课堂规模一般不超过100人,推行中班教学,倡导中班上课,小班研学讨论的教学模式。”人数过多,不利于微叙事方法教学的展开,根据笔者的经验,以30到40人为最佳,既有利于讨论交流,为课堂教学的互动与探究提供机会。

(3)方法整合因素教学不仅要避免频繁叙事,也应防止抛弃理论讲解,忽视系统学习。使用微叙事方法并不一定意味着否定理论讲解,为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需处理好具体的叙事和系统的理论掌握之间的关系,即在讲述故事、播放图片或者视频时,将相关的理论和典型的微故事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到叙事中所包含的教学内容,培养其运用微叙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人际沟通因素教师和学生的非语言沟通对教学具有重要作用,教师的手势、面部表情和眼神交流等,在叙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马卡连柯指出“做教师的一定不能没有表情,不善于表情的人不能做教师[13]。”“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个人的目光一般反映着其心理活动,所以教师要巧妙运用目光这种无声的言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教学中的眼神表达,对教师来说是“此时无声胜有声”,而对学生来说则是“心有灵犀一点通”。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运用微叙事方法的效果分析

1.实现了教学生活化

思想政治教育源于生活,离开了日常生活,思想政治教育便失去了其存在的基础。由于“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生活相分离的倾向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焦虑”[14],因此将日常体验即所思所想所感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从以上分析可见,微叙事以全方位实现个体日常体验为优势,其教学方法以切近实际语言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进行重新编码,使抽象理论得以生活化呈现。

2.打开了意义空间

意义是隐藏在教材躯体内活生生的精魂,现代阐释学认为:“文本固然存在着意义,但只是一种潜在的意义,只有读者积极参与到意义的建构当中,意义方能揭示出来。”[15]因此,教材文本意义的实现要靠教师和学生的深入挖掘。虽然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多角度的概括与凝练,但其只是教学的一个根据地,且广阔的覆盖性使学生无法深入地了解教材,“‘读者’是三者中最为重要。因为在作者只负责完成作品,读者具有开发作品意义的作用。”[16]因此,教师应承担起挖掘教材深层次意义的责任。从前面微叙事方法的使用可以发现,不同的素材选取、语言运用、人称使用、叙述视角的选择,都有深层的意义揭示。

3.促进了效果持久

要让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走进学生内心,产生持久的影响,在于引导学生发现文本之美,增强人文意识。布鲁纳认为,有两种因素决定事物的可接受性:个体的期待与需要。由于微叙事方法以重新描述理论的方式传递教学内容,因此大大激活了文本的审美性,更为符合学生的心理期待与需要,所以更容易得到学生认同。此外,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持久反过来强化了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实践证明,“情感是一个人对他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对他所认识或所作的事情的内部态度的不同形式的体验。”[17]如前所述,微叙事方法的成功运用与受众的心理反应密切相关,通过激活学生的情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得到了持久化。

4.实现了双向互动

社会互动理论认为互动双方通过不断协商、理解、反馈及角色扮演能共同进步,布鲁默等符号互动理论家更强调符号在信息沟通和人际互动间的重要作用。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在根本上属于文化符号的传递过程,所以实现互动式教学极为重要。一定意义上,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一个相互依存、价值重塑、教学相长的活动过程。能否实现主客体间的互动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因为在教学中,学生并非原封不动接受教学内容,而是对之进行再选择再加工。实现双向互动的关键是存在可供对话的文化符号,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无论是口头叙事、图像叙事、微视频叙事,都不是提供封闭性的教学结论,而是不断阐释的教学素材,因此这一教学方法有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性。

参考文献

[1]陈然兴。叙事与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

[2]林德全。教育叙事论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6.

[3]吴甜。口述历史记录片的叙事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3:1.

[4][美]斯坦利・梭罗门。电影的观念[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3:5-6.

[5]郑航。德育教材开发中的叙事素材[J].课程・教材・教法,2004(11):44.

[6]李小丽。新传媒时代的电影:从宏大叙事到小叙事[J].当代电影,2007(2):154.

[7]何承伟。故事基本理论及其写作技巧[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1993:307.

[8]朱玉泉。教育至尊:中华教育经典(下)[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8:2435.

[9]苗耀辉。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语言转换[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6):52.

[10][苏联]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M].蔡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5.

[11]胡亚敏。叙事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9.

[12]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15年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44.

[13]赵国忠。班主任最关键的管理细节[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201.

[14]韩凤鸣。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面向的反思[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20.

[15]胡经之。文艺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365.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746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