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创业教育研究论文范例【精选10篇】

网友发表时间 2154903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创业教育研究论文范例【精选10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创业教育研究论文范文【第一篇】

摘要:市场营销专业关注于培养市场营销人才,是当前高等教育体系中比较普遍性的专业课程.在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不断融入到高等教育体系的过程中,市场营销专业女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问题不断展现出来,市场营销专业的普遍性,女大学生的职业环境,都给予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造成了很大的困扰.[1]笔者从这个角度出发,首先分析了市场营销专业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探究市场营销专业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并且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供参考.

一直以来人们在关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时候,都是笼统地从整体的视角去进行探讨,很少有人尝试着从女大学生的视角去审视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专业范围广泛,专业人才规模巨大带来的专业窘境,女大学生职业市场需求有限,社会对于女大学生的价值观偏失,都使得市场营销专业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陷入到不理想的状态.因此,对于当前市场营销专业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进行分析,思考其原因,并采取措施改变现状,显得尤为必要.

市场营销专业女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

所谓大学生创业是指大学生在毕业之后不是以传统的就业渠道去获取一个职业,而是利用自身的知识,技能和技术,以自筹资金,技术入股,需求合作的方式打造自己的企业.为了能够应对我国就业压力,国家和教育部门都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使得其具备创新创业意识和技能,以便能够在毕业之后参与到创业实践中去.市场营销专业女大学生在此方面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其一,市场营销专业的性质,专业设立繁多,专业课程广泛,专业技术性不是很强,专业相关联的领域和行业多样化.这样的专业特点决定了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的学生的就业压力是巨大的;其二,女大学生的身份,现代社会中性别歧视的情况依然存在,部分关键岗位依然将女性排斥在外,女大学生长期处于没有压力的环境下,自身的就业能力和承受能力较差,往往难以应对社会职业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2]也就是说,我们应该看到市场营销专业女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性.

首先,从教育公平的理论来看,教育公平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理念.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之后,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具备高学历的女性人数也在不断提升.真正的教育公平必须在承认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允许非基本权利和非公共教育资源方面的不公平存在,而不是平均意义上的公平.也是说对于女大学生来讲,保证其教育起点,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公平性,才是城乡教育公平性的最佳方式.其次,从社会性别理论来看,男大学生之所以能够在就业市场占据优势,甚至获得高于其能力的社会地位,就是传统文化对社会性别造成的影响,女大学生受到各种程度的排挤和不公平对待,这就是社会文化层面的性别歧视.反对社会性别歧视,消除产生不平等社会基础,是社会性别理论的本质工作.最后,从女性学理论来看,女大学生应该摆脱传统社会性别角色分工模式,树立自立自强自信的心态,以达到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地步,以便在未来职业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树立女性学的基本理念,引导自身的发展和进步.通俗来讲,注重市场营销专业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是符合女性学理论的.

此次笔者选取区域内五所大学中650名市场营销女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分别采用了问卷调查,访问调查和文献查阅的方式来进行,由此得出现阶段市场营销专业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

首先,超过60%以上的市场营销专业女大学生认为创业教育的对象应该是有创业意愿的女大学生.造成这种对于创业教育的认识偏见是与当前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开展范围和形式有关:多数学校还是以选修课,实践课的方式向部分学生开放,有的市场营销专业的女大学生去参加,有的市场营销专业的女大学生连听都没听过.其次,当前市场营销专业的女大学生缺乏创业精神和创新意识,调查中多数女大学生认为注重市场营销女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与女大学生就业环境有关,这可以促进女大学生创业精神和创新素质的提升.[3]但是依然有部分女大学生对于此项工作的目的产生怀疑,认为其没有多大的效果.最后,有超过一半以上的女大学生认为应该从大学入学的时候以个性化创业教育的方式来开展,由此形成创新创业培养体系,结合不同女大学生的特性,在最佳的时间段去开展女性创业创新教育工作.他们认为在大学毕业之际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显得为时已晚.

从市场营销专业女大学生对于创业教育的态度来看。

对于市场营销专业女大学生对于创业教育的态度进行调查发现,存在以下的问题:其一,有十分之六的女大学生认为女性创业不一定会成功,这是受到社会性别观念的影响,这表明当代女大学生依然受到传统性别关联的束缚,影响到其参与到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性;其二,有一半的市场营销专业女大学生对于创业保持着兴趣,虽然当前市场营销专业女大学生成功的创业案例不多,但是依然有很多的女大学生在此方面有着较强的需求,希望可以以参与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方式实现自身创新创业素质的提升;其三,市场营销专业女大学生对于创业的兴趣呈现出年级差异性,低年级的女大学生对于创业的热情要高于高年级女大学生的热情,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她们对于创业的了解不断增加,风险意识,成功难度意识,社会和家庭责任意识的影响,使得其对于创业的热情不断降低.

从市场营销女大学生创业的优势和劣势来看。

市场营销女大学生认为自身具备创新创业优势的同时,也具备自身创业的劣势.首先,市场营销专业女大学生的创业优势在于:女生有着更加好的忍耐力和亲和力,并且懂得市场营销方面的专业知识,能够在理财方面发挥突出的作用,还有就是市场营销的女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强,人际交往素质较高,这些都是市场营销女大学生创业的优势.其次,市场营销专业女大学生创业的劣势在于:家庭观念的影响,使得女大学生创业的社会认可度比较低,女大学生缺乏自信心,自身的抗压能力比较弱,很容易情绪化等生理方面的特性,也是制约其创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市场营销专业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堪忧,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探索的环节,这都将成为引导市场营销专业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全面发展的理论依据.对此,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全面调整和改善市场营销专业创业教育模式。

首先以教学手段改革为契机,改变单一理论授课的教学方式,以学习创业理念为引导,以实践创业技能训练为核心,促进市场营销专业创业平台的构建,使得创业教育与实践教学之间融合起来,鼓励市场营销女大学生在平台上展现自身的市场营销创新能力;其次,注重市场营销学科与创业创新学科之间的融合和交叉,以选修课和必修课相互促进的方式,使得创业教育课程展现出选择性和灵活性的特点,比如以小组互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问题引导教学法等方式去实现创业实践教育活动的开展,以实现市场营销专业女大学生创业视野的拓展.[4]最后,结合市场营销专业女大学生对于创业个性化的需求,分别开设创业教育普及班和创业教育精英班两种模式,前者面对全体女大学生,注重现代就业理念和创业意识的培养;后者关注有着创业倾向的女大学生,注重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的培养和锻炼.

建立健全全新的市场营销专业教育内容体系。

实现当前市场营销专业创业教育课程的改革,建立健全全新的市场营销专业教育内容体系,也是改变当前市场营销专业女大学生创业教育格局的重要步骤.在此过程中,应该积极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其一,注重多种学科知识的融入,尤其是与女大学生创业教育相关的学科知识,如女性学,女性心理学,性别与发展,女子教育史等,这些都是主张男女平等的性别理论,将这些课程融入到市场营销女大学生的创业创新教育课程体系中去,可以帮助女大学生正确认知自我,消除种种心理方面的困扰和身心的障碍.其二,实现创业教育与市场营销专业知识之间的融合,结合女大学生创业实践条件,市场营销课程特点,实现创业知识和创业意识在市场营销课程上的融入,由此帮助女大学生提高经营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公关关系处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市场营销能力等.

高度重视各种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活动的开展。

为了能够激发市场营销专业女大学生的创业热情,高度重视各种创业实践活动的开展,以实现市场营销专业女大学生创业经验的积累,也是很有必要的.具体来讲,需要着手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其一,定期邀请区域内成功的市场营销女性人才,以在校园开展座谈会,演讲会的方式,给予市场营销专业女大学生讲述创业的历程,创业中遇到的问题,创业中问题的解决方式,由此在市场营销专业女大学生心里面树立榜样和典范,激发其参与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其二,积极开展各种各样的市场营销女生创业计划和作品设计活动,使得学校演绎着良好的创业氛围,以培养市场营销专业女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其三,积极融入到女大学生创业活动中心的活动中去,以亲自参与创业实践的方式,实现女大学生创业体验度的提升.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市场营销专业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确存在很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有来自于社会方面的因素,有来自于学校方面的因素,有来自于家庭方面的因素,有来自于市场营销专业女大学生方面的因素.[5]对此我们应该树立女性平等的基本理念,积极促进市场营销专业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调整和改善,以培养出大量具备创新精神和素质的女大学生人才.

参考文献:

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创业教育研究论文范文【第二篇】

就业难,创业更难.即便是有着一技之长的高职院校大学生要想成功地走出一条创业之路,必须作好充分的准备.然而,创业准备之难,可能超出每一个打算创业的.大学生的想象.只有结合自身条件对所创之业面临的困难进行充分的评估,才有可能真正迈出创业的第一步.

作者:金优作者单位: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215009刊名:科技致富向导英文刊名:kejizhifuxiangdao年,卷(期):“”(6)分类号:g71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创业。

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创业教育研究论文范文【第三篇】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区域经济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状况,从原本沿海地区高速发展的单级格局逐步演变成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共同发展的多级格局,这也表明我国进入了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阶段。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中,存在着三个驱动因素,即区域比较优势、区域经济联系以及区域产业分工。因此,对这三个驱动因素进行分析,并就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驱动机制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区域经济;协同发展;驱动机制。

从概念层面分析,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是指对相邻区域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系统性分析,通过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各个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共同富裕的有效措施。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将各个区域放在平等的位置,坚持客观公正,通过内部子系统与外部系统的互动,推动相互协作,实现整体发展。

一、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理论依据。

协同理论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三是区域经济协同发展需要满足客观事实,不能盲目进行,通过合理有效的措施,实现经济的有序发展,提升经济运作效率[1]。协同理论为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也为深入探究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驱动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对于相关部门而言,想要真正对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驱动机制进行明确和完善,就必须做好全面细致的分析,尊重驱动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分析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中的序参量,提升驱动机制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驱动因素。

1.区域比较优势。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中,自然资源、技术、土地、劳动力、资金等共同构成了区域比较优势,是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2]。在区域经济协同演变的过程中,不同的演化阶段所对应的区域比较优势也有所不同,其演化特征包括:

(1)静态向动态的转变。初级阶段的区域比较优势为核心层、中心层和外围层的静态比较优势,高级阶段的区域比较优势则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适应性变动,属于动态比较优势,能够依照大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整体效率要求,对子区域的资源配置进行即时调整。

(2)资源向知识的转变。资源型比较优势主要是通过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知识型比较优势则是通过能够体现区域核心竞争力的高级要素,如信息、技术、经验等,带动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与自然资源等初级要素相比,高级要素和核心带动作用更强。同时,在初级阶段,区域经济一般都是依靠自然资源进行产品的开发,比较优势的核心是自然资源,信息、技术等高级要素的作用并没有真正体现出来,具备较大的提升空间,同时也需要对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状况进行改善;在中级阶段,依靠区域比较优势,各个区域都加强了对于产业分工的重视,加强了与其他区域之间的协调与配合,推动了经济发展结构的持续调整,使得大区域内的经济发展环境更加稳定,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资源等初级要素的作用逐渐被知识、信息等高级要素所取代,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状况有了很大改善[3];而在高级阶段,区域经济的发展逐渐稳定,需要做好发展要素的合理规划和配置,形成区域自身的'区域比较优势,确保其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动态调整,从而使得经济子系统之间的协同作用大大增强。

2.区域经济联系。一方面,区域经济联系的强度和能量损耗直接决定了其演化阶段,对应了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不同阶段,从整体层面分析,区域经济联系在不断的演化过程中,表现出了几个比较显著的特征,一是强度的提升,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越发紧密和牢固,子系统之间相互依赖和相互影响的程度大大提升;二是损耗的降低,区域经济联系的效果越好,能量的损耗也越少,实现了对于有限资源的充分利用,减少了资源浪费问题。另一方面,区域经济联系使得信息的交流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完善的信息支持也使得区域经济的发展更加合理,逐渐由初级协同向着高级协同的方向转变,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趋势越发显著。如果区域逐渐能够形成完全通畅的要素流动,则不仅可以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降低能量损耗,还可以实现对区域经济的高度整合,完成协同跃升[4]。

3.区域产业分工。在演化过程中,区域产业分工呈现出几个比较显著的特诊,一是持续优化的分工模式,从原本的杂乱无章变为规则有序,产业分工更加明确也更加合理;二是持续增加的子系统数量,各个区域基本上都开始融入到了大区域经济的分工协作中,需要明确的是,子系统始终都处于大区域产业分工中,并不存在逐步加入产业分工的情况;三是持续弱化的个体特征。与网络整体不而言,子系统的个体特征在产业分工过程中逐步弱化,更多地突出了整体效率[5]。

三、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驱动机制。

针对上述三种主要驱动因素,虽然明确了其各自的演变特征和动态作用机理,但是从构建完善驱动机制,推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角度分析,需要深入研究系统序参量的识别问题。

1.驱动因素间的序参量识别。三种驱动因素都可能成为系统序参量,而实际上,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不同阶段,系统序参量会出现动态变化,遵循区域比较优势—区域经济联系—区域产业分工的动态演变规律。在初级协同阶段,子系统之间尚未建立起紧密的联系,产业分工也没有形成,子系统个体特征显著,区域比较优势是决定子系统发展的关键因素。换言之,在这个阶段,系统序参量是区域比较优势。在中级协同阶段,子系统之间的经济联系逐步加强,个体特征持续减弱,区域经济联系与区域产业分工在大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推动作用越发凸显,也使得系统序参量产生了动态变化,在这种情况下,系统序参量相对模糊,既可能是区域经济联系,也可能是两种或者三种驱动因素的融合。在高级协同阶段,经济子系统的区域比较优势更加明显,区域经济联系也得到了强化,区域产业分工成为了系统序参量,这也是实现整体功能大于局部功能之和的关键驱动[6]。

2.驱动因素间的协同作用。伴随着区域经济协同阶段的变化,系统序参量也会发生相应的转变,而无论系统序参量是三种驱动因素中的哪一种或者哪几种,驱动因素之间的协同作用始终是实现序参量与相关变量可靠连接的重要纽带,不仅充分体现了协同学伺服原理的经济学内涵,同时也成为了决定系统协同演变的关键环节。驱动因素之间的协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区域比较优势与区域经济联系的相互促进。区域比较优势是由资源禀赋决定的,能够推动不同区域之间区域经济联系的建立,而可靠的区域经济联系又会反过来锐化区域比较优势。在区域间,要素的交流主要用来商品贸易,而在利益的驱动下,各个区域会加强相互之间的经济联系。与此同时,区域经济联系使得不同区域的比较优势得到了更好的发挥,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2)区域经济联系与区域产业分工的相互引导。子系统之间的信息传输使得反馈的数据量不断增大,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加强必要的引导工作,实现对经济系统的优化和改善,以保障了分工的合理性和科学性[7]。不仅如此,通过对区域产业分工的优化,可以提升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实现资源的科学分配,对子系统的要素流动可以得到持续改进,形成良性循环,从而实现区域经济联系与区域产业分工的共同升级和转变。

(3)区域产业分工与区域比较优势的相互依托。区域产业分工与区域比较优势是相互提托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保障,后者则是前者的依据。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想要切实提升区域产业分工的水平,需要以区域比较优势为依托,确保其能够参与到产业分工中,使得区域在经济系统中发挥出最为高效的节点作用,而保证节点的稳定性,则是实现大区域经济系统高效性的关键。区域产业分工可以为节点的规划设置提供指导,并且为区域比较优势的充分发挥提供良好的保障。可以说,区域产业分工和区域比较优势互为基础,相互依托[8]。

总而言之,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中,应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构建完善的驱动机制,针对不同的协同阶段,采取差异化的发展策略。在发展初期,应该强调区域比较优势,提升核心竞争力;在发展中期,应该完善要素流动机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强化区域经济联系,构建起高校的信息交流机制;在发展后期,应该优化区域产业分工,为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不同的区域应该结合自身特点,选择相应的产业转移模式,从改进大区域经济的整体效率出发,构建区域间产业协调机制。

参考文献:

[1]刘莹.基于哈肯模型的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驱动机制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

[2]孙菲,罗杰,王梓群,等.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的驱动机制研究[j].价值工程,,(35):1-2.

[7]刘春月.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研究[j].环球市场,2016,(6):27.

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创业教育研究论文范文【第四篇】

摘要:本文通过论述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必要性,提出了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取向、建设原则以及创业教育的课程内容体系。

关键词:高职;创业教育;必要性;课程体系建设。

当前,开展创业教育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是一个新的课题,也是提高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充分认识开展创业教育的必要性,积极探索一套适宜当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提高创业教育的实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是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创业教育是开发和提高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的事业心、进取心、开拓精神、创新精神和创业技能,进行从事某项事业、企业、商业规划活动的教育。创业教育培养和塑造的核心――创新精神、创造能力,正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也正是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劳动者的需要。

(二)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是缓解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有效途径。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根据教育部近年来公布的数据,高校毕业生从的114万增加到的630万,间增长了近6倍,而就业率始终维持在80%左右。据悉,到年7月,还有70万左右的往届大学毕业生没有实现就业。如此逐年累计,必将形成日益巨大的社会压力。随着今后高等教育进一步向普及化迈进,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将越来越严峻。

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高职院校必须通过开展创业教育,转变高职生的就业观念,培养创业意识,通过开设创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课程,提高他们自主创业的能力,以创业促就业,为高职生就业打开一片新的天地。

(三)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是促进学生自我发展的迫切需要。当代大学生更加关注个性化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以创业为目标,追求在最大程度上发展个性、实现自身价值。同时,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不少大学生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同时,迫切希望学习一定的创业知识,培养创业能力。这就要求学校在进行传统的就业教育的同时,还必须开展创业教育,注重激发学生的创业欲望,培养其创业素质。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目标应定位于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其核心是开发和提高学生创业素质、创业能力的教育。通过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开展创业核心知识教育、关键技能训练,培养创业者应具有的人格特征和心理素质,来提高学生自我创业的能力与实践能力,使谋职者变成职业岗位的创造者。

在知识目标方面,要求学生领会、理解、掌握、运用创业课程所设计的核心知识点。在技能目标方面,能够运用核心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具体指识别和评估市场机会、制订创业计划书、获取资源、创新组织管理等能力。在情感目标方面,培养创业者所具有的诚实守信、团结合作、吃苦耐劳、机智灵活、敢于面对挫折等人格特征。

(二)高职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原则。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目标、教学理念、课程设计、教材教法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合理的课程体系是培养人才目标实现的保障。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开展创业教育比较适宜采用“管用、够用、会用”实践导向型课程体系。总体上说,它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课程设置以创业能力要素分析为基础。创业课程设置是建立在创业过程分析的基础上的,即认真分析作为创业者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如专业知识、经营管理、创造和把握机会等能力,并在课程上予以相应的安排。

2、课程设计以创业活动为核心。创业活动属于实践范畴,因此,在课程设计中应以专业知识技能和创业理论为基础,以创业活动为核心,加重实例引导和实践课程的比例。

3、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一个缺乏主体性的人是难以独立完成创业全过程的,创业教育应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课程设置与教学过程中应尽量创造让他们自主思考、自由决策的机会,使他们在成为企业家之前首先成为“主体人”。

一般来说,创业者的知识结构分为三种类型:专业技术知识、经营管理知识、综合性知识。为此,创业教育课程应该在传统职业教育课程基础上突出创业,把“创业社会常识”、“创业指导”等与创业密切相关的课程增加进去,形成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创业实践课程和环境课程相结合的'创业课程体系。

1、学科课程的设置。学科课程就是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发展水平出发,在各门学科中选择出适合高职生身心发展的知识,组成各种不同的课程。

从学科课程的方式里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可通过必修课和选修课来实现。

必修课包括公共课程和专业课程。通过公共课程,来形成与创业密切相关的知识结构,打好理论基础,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让学生懂得市场经济的特点、规律以及应对方法,要介绍国内市场状况和国际市场发展趋势,同时要增加法律、税收、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公共关系、投资分析、创业心理和技能等与创业密切相关的内容。专业课程的开设,在于强化学生基本功的练习,旨在形成与创业密切相关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内容主要包括如何加强创业者素质的培养,如应变、创新、决断、领导等能力的培养,开设如何制作可行怀报告,如何筹措资金,怎样办理工商、税务登记、用工手续以及营销知识等课程。

选修课则意味着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意愿等有选择的进行修学,在创业教育课程的选修课设置上,可根据师资条件、学校环境、学生选择意愿尽可能多地设置,以满足各类学生的发展需要。

2、活动课程的设置。活动课程是指为指导高职生获得直接创业教育经验和创业信息而设计的一种以活动为中介的创业课程形态。它对于开拓高职生的视野,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丰富高职生的知识,训练高职生各方面的能力和培养高职生的爱好、兴趣,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扶持学生创业社团,指导其开展各种创业活动,激发学生的创业兴趣;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邀请成功人士、创业者、各专业领域的专家作讲座,讲授各自专业内的前沿科技、发展现状、市场机会和成功经验等内容,激发学生创业的欲望与兴趣;开展创业计划大赛,提高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

3、创业实践课程的设置。创业实践课程应以高职生的自我教育、自主学习为主线,充分发挥高职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使其独立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学做结合、动脑与动手结合,扩大高职生的创业知识领域和创业背景,丰富创业知识,积累创业经验,为今后创业提供知识、经验和信息支持。

创业实践课程以活动与情境教学模式为主,可为学生创设逼真的创业情境,提供生产经营环境、管理方式、生产经营制度和经费等,让学生运用所学习的创业知识进行如生产操作、经营管理和社交等多方面的模拟练习。同时学校也可以尽其所能为学生创业提供方便条件,如设立创业启动资金、设立“创业园区”等。

4、环境课程的设置。环境课程是一种隐性的、潜在的课程方式,它通常不是以课程设置的方式表现出来的,而是以学校的物质文化作为载体,突出创业环境的设计和布置,校园的合理布局和美化,把校园文化建设、周边环境设计同创业教育结合起来,使高职生在校园的各个空间、部位、活动中都会感受到这门课程中有形创业教育内容的启迪和感染,从而不断塑造自我、完善自我,养成良好的创业行为习惯。

可以通过宣传栏、广播等阵地布置,激励创业、立志成才的名人名言,张贴成功创业者的创业经历和照片,结合学风、校风、教风建设举办内容形式都具有创新意识的活动,观看改革和现代化建设题材的影片,通过师生人际互动拓展和优化创业教育的心理环境等,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

参考文献:

[1]欧阳琰,赵观石.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建设初探[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5).

[2]胡明宝,王再新,王化,张云.高职高专创业教育的内容与教育模式[j].湖北社会科学,2006,(1).

[3]郑伟,王茜.以项目为导向的高职创业教育课程设计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3).

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创业教育研究论文范文【第五篇】

摘要:高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大学生身兼继承和发展民族大业的重要使命。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关乎时代发展和社会走向。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将在大学教育中扮演着重中之重的角色。

关键词:创新创业能力。

大学生创新创业品质是指大学生创新创业行为和作风所展示出的思想、品性、认识等方面的实质。创新创业品质是一种需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综合素质。在已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与实践出新的、具有科学精神的创新成果。

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品质其核心要素表现在: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创业能力三个方面。

1.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包括产品、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

创新精神要具有能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信息、技能和方法,提出新方法、新观点的思维能力和进行发明创造、改革、革新的意志、信心、勇气和智慧。

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就是要以所学科学文化知识为前提指导,建立创新创业价值观,开发出更多具有开拓性。前瞻性、独立性的新思路新见解新模式。

所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要以着重培养大学生的怀疑意识、批判精神、发散思维等创新思路,使我们的大学生在创新创业道路上可以如鱼得水、另辟蹊径。

2.创业意识。

创业意识是指创业者对现有条件的不满足,并由此产生的最新的要求、愿望和意识,是创业实践活动赖以展开的最初诱因和最初动力。

创业意识是大学生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他要求大学生有敢于开拓、勤于思考、勇于承担的精神。同时要求大学生有强烈的责任感与事业心,把握创新时代的新机会、迎接就业局势的新挑战,以创业意识对待工作,并以创业作风和创业品质要求自己,形成创业行为模式。

3.创造能力(creativity)。

创造能力一般表现为发散性思维,而聚合性思维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总之,创造能力是在丰富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它不仅包含敏锐的观察力、精确的记忆力、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设想,而且与一个人的个性心理品质、情感、意志特征等有密切关系。创造能力是在人的心理活动的最高水平上实现的综合能力。

大学生更善于运用侧向思维方法和求异性思维方法,应更具有探索和发现问题的敏锐性和预见性,应把主观意识和客观实际相结合,更加有的放矢的有所发现、发明和创造。

二、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途径。

1.注重个性教育,培养创新意识。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业意识在大学教育中必须有机结合起来。在充分开展个性教育的基础上,重点开展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创业行为的教育指导。探索最大化挖掘学生个性培养的教学方法,充分开发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2.提升教师素质,优化师资结构。

培养大学生的创业创新意识,我们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有一批具有创业激情、创新头脑的高素质创业培养人才在高校中不可或缺。鼓励高校教师走到高新技术企业中去,学习和提升自我修养,培养和激发创新潜能。更要在政策上鼓励具有创业精神的老师,真正加入到创业大军中去,培养一批创业者兼学者的优秀教师队伍。

优化师资结构,可以学习世界其他各国的优秀经验。将社会优秀创业人才聘请到学校,成为兼职教师。专业教师与兼职教师相辅相成,可以弥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缺口,更可以大大提升全职教师的创新创业能力,从而优化师资力量。

三、学校助力创业,校内市场成学生创业孵化器。

客观来讲,大学生创新创业具有创造性、多变性、无法预见性、风险性等特点。当前大学生创新创业重点难点集中在:创新意识虽高,实际创新比例却偏低。学生创业的科技转化率低等问题。大学生创新创业需要学校和社会的共同指导和帮扶。

利用大学科技园,作为学生创新创业的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区是国家创新产业的重要构成和自主创新的重要基地。大学科技园可以向学生提供完善的创新创业指导,帮助学生快速走出懵懂与迷茫,分析创业形式、强化创新观念,为学生的创新创业之路提供必要保障。

大学科技园孵化基地是大学生创业体系中最重要的一环。在经历了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项目的自主研发与推广之后,大学生走在这条充满荆棘的'创业之路上仍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麻烦和困扰。企业孵化是所有科技园的基本功能,但是大学生创业园的企业孵化服务就必须更加具化和深入。大学生创业企业往往需要跟多的关注和扶持。这是一条创新创业的必经之路。学校的培养不仅仅体现在日常教学中,在大学生创新创业之路上,学校要秉承教学相长,理论紧密联系时间的原则,深入探索,积极跟踪指导。帮扶大学生创新创业企业走向社会。

在新的社会形式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关系到大学生就业这个重中之重的社会问题。广大大学毕业生是否可以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能否承担起振兴民族伟大使命,是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全面切实有效的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更多的大学生把自主创新、张扬个性、创业挑战作为新的人生目标。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和社会为大学生创业企业提供更多的扶持和帮助,让大学生创新创业之路走的更稳、更好。积极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社会对高等骄阳也提出的新要求,是时代赋予高校的新使命。

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创业教育研究论文范文【第六篇】

摘要: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创业法律教育的缺失,导致法律知识成为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的短板,开展大学生创业法律教育可以引导高职大学生合法创业,降低创业过程中的法律风险。文章结合实践经验,尝试从明确创业法律教育的目标定位,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创业法律教育,深化政行企合作模式等空白领域探索创业法律教育的具体实施路径。

4月27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意见》指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强国富民之路,必须实施更加明确积极的就业政策,以创业创新带动就业。随后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业创新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高校是创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摇篮,国家促进经济发展增效升级,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要深化高校创业创新教育改革。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创业创新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制高点,而大学生是最具创业活力和潜力的群体,如何培养和激发其创业创新能力,促进其自主创业,是当前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且紧迫的课题。高校应全面加强创业教育,积极探索大学生创业教育,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所谓创业法律教育是指对大学生创业者进行创业法律知识的普及和储备,帮助他们树立依法创业的观念,形成创业法律思维,以增强他们在创业实践中运用法律知识抵御法律风险、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的教育。目前我国的创业教育的教育者注重传授创业技术技能,而轻视传授创业法律知识,也忽视了对学生创业观念、法律意识的培育,而缺少创业必备的法律思维和解决法律实务的能力,势必将会给大学生的创业活动增加很多风险和困难。

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创业教育研究论文范文【第七篇】

全国高校毕业生为727万人为749万人为765万人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面对如此令人震惊的数据就业形势已经日趋严峻并且已经成为国家机关和广大人民全都注意的焦点建立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的培养机制已是迫在眉睫所有的高校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对此深入研究。随着当今“互联网+”迅猛发展我国政府已经加速了对高校创业创新教育的改革不断加强产学研合作交流建设了更多的创业创新实习园区努力培养充足的创业创新人才。

一、创业创新教育的相关概念。

所谓的创业创新教育,就是要对学生实行创业创新相关方面的教育,丰富学生们的创业创新理论,提高他们的创业创新水平,并把之运用到创业创新的实际操作里,让广大的高校毕业生不但成为优秀的求职者,更要成为工作的提供者,使学生有能力从容地面对社会上的各种竞争。创新能力就是使用自己掌握的丰富知识在思想上和实践里进行创新,并最终创造出新的成就。创新成就包括宝贵的新理念、新计划、新策略及新产品,创新能力则包括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它可以通过发明产品技术和发现理论等进行外部的表现。创业素质包含着掌握的技术能力、项目的研究能力、团队的合作精神等内容。

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应该从大学生、高校和社会这三个方面共同建立起“三位一体”的全面培养机制。

第一,要提升自己的创业素质。当代的高校大学毕业生应该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必须要在开始时有充分的铺垫,既要正式自己拥有的条件,也要注重外部方面,要有科学的创业规划等。要想创业取得成功首先就要具备优秀的心理素质,大学毕业生要对心理学知识有一定的涉略,应该具备坚强的意志和直面失败的勇气,以及对未来道路的信心。当前我国许多大学生都缺乏必要的人际交往能力,所以要注重多参加学校的各种社团活动,加强和同学的交流沟通。创业的道路并不是永远顺利的,会出现很多意外的挫折,大学生要注意加强自身的'抗压力,逐渐形成坚强的品格和自信的情感。第二,建立广博的知识体系。要想更好地实行创业创新,大学生不仅要熟练掌握充足的管理类和相关专业的知识,还要对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等综合性知识有所接触,只有如此才能为实行创业创新做好坚实的知识保障。创业创新知识结构的建立不只是通过课堂来获得,还能从图书阅览室或者是学校社团学习。大学生一般都只是从图书馆和网络查阅相关资料,其实学校的社团活动更能在实践中锻炼各种创业创新所需的综合能力。此外,还可以寻找商业上的成功人士去拜访请教,有助于为大学生传授实践经验,也能加强其知识体系建设。第三,多参与竞赛等各种实践活动。国家和学校举办的各种专业竞赛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对创业创新的认识,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等。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多去观察、多去思考,不断的调查和验证,不断从挫折与成绩中总结经验教训,才会不断的走向通往成功的道路上。

2.高校要建立完善的创业创新教育培养体系。

首先,要合理安排创业创新教育课程目录。高校应该设立关于创业创新的公共选修课,给有意愿去创业创新的大学生教授有关的基础知识。还可以设立创业领域分析和创新理念等一些课程,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规划能力,提升他们拼搏的精神。另外,还要注重创新创业的实践教育,提升他们的运用水平。其次,建设好一支优秀的创业创新教育师资队伍。高校教师的水平决定了培养出来学生的质量,学校应该鼓励教师不断的学习,让他们多去参加创新创业研讨会,多去优秀的企业学习成功经验,还可以聘请成功企业家和优秀毕业生举办专题讲座,为学生们亲身指导实践的创业经验,学生们通过听讲他们创业的艰辛历程,极大的增加了创业创新的积极性。再次,要营造创业创新的浓厚氛围。高校应多去组织开展相关专业知识竞赛,和各种社团活动,拓宽学生们的创业创新眼光,激发他们进行科学研究的兴趣,通过共同的学习进步和协作的团队形象,营造创业创新的浓厚氛围,不断提升他们的创业创新能力。最后,建立健全大学生创业创新激励机制。高校要设立“大学生创业创新激励政策”,激励和鼓励大学生创业,对有一定市场前景的创业项目进行资金资助、提供创业场所以及相关的便利条件,对指导教师也要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教师和大学生参与其中,才会使越来越多的人才脱颖而出。

3.社会要创建良好的创业创新环境。

一是要完善创业基地集群建设。大学生创业实习基地是帮助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的实践操作平台,它不但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场所、机器等物质方面的支持,还融入了各大高校、国家科学研究院所和优秀高新企业等充足资源,有利于推动创新技术迅速应用。政府要增强创业基地的集群建设,汇集社会上优秀的资源,从而大大的减少了创业创新的困难,更加的有可能获得成功。二是要优化创业创新融资环境。大学生要进行创业创新多数都缺乏创业资金,要想解决这个首要问题,只是高校提供的那点创业创新基金肯定是不够的,还需要政府政策的大力扶持,要继续优化创业创新融资环境,要大力推行大学生创业创新贷款,对其实行税费减免、加大补贴力度、小额担保贷款等优惠措施,从而为其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三是要建立公共服务平台。政府要为大学生建立一个集资金、人才、技术于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营造专业化且宽松的氛围,提高社会人士对他们的信心。政府要做好创业创新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各项政策服务,建立知识产权分明、风险同负、收益共分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制度,把全社会的优秀资源集中起来为创业创新贡献力量。四是家庭也要充分理解并全力支持。家长要转变自己传统上只想孩子找个好工作去上班的陈旧思想,鼓励自己孩子去努力的创业创新。父母不但要关注他们的日常生活,让他们能够健康的成长,还要针对他们进行的创业创新提供自己的建议和意见,并抚慰他们的精神状态。另外,经济条件充裕的家庭还应帮助他们提供或者是筹措一部分创业资金。

三、结语。

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是一项涵盖广泛内容的工程,应构建包括学生、高校和社会的“三位一体”培养机制,保障大学生能够更好地创业创新。各大高校只有大力加强大学生的创业创新教育,才能为未来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坚实的人才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创业教育研究论文范文【第八篇】

21世纪,随着全新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高校人力资源的独特性及其优势使其成为高校最为关键和核心的技能。随着高校改革不断的深入,许多高校管理者越来越认识到高校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能否管好人、用好人是高校发展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知识经济时代,要保证高等教育战略目标的实现,就必须对高校的人力资源进行科学管理。高等学校是知识创新中心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其人力资源状况直接决定着该校的知识创新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因而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基础性指标之一。

一、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概念。

二、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高校人力资源是教育资源中的第一要素,它是活的和能动的资源。高校人力资源可以主要概括为以下六大特点。

1、高校人力资源的智力性。高校人力资源的智力性是指高校人力资源在认识和理解客观事物,运用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时有较强的能力。高校人力资源的智力性非常明显。它包括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判断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等,主要表现为:第一,高校培养专门人才,发展科学和为社会经济文化服务的三大职能,决定了其智力要达到一定的质和量;第二,随着时代的变迁、科学技术的发展,高校人力资源必须不断更新,积累新经验,认识新事物,适应新环境;第三,高校要进行智力投资,并使之转化为智力资本以便长期受益。

2、高校人力资源的能动性。高校人力资源的能动性是指高校人力资源在教育、教学和科研等活动中起着主动和导向作用。高校人力资源既是单位开发和利用的对象和客体,同时也是开发和利用的动力和主体。其能动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自我意识强烈,能主动地寻找机会接受更高层次的继续教育,如进修、读博等;二是自主选择专业,能够主动、有目的、有方向地与受教育者相结合,培养优秀人才;三是能够创造性地、积极地从事教育、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等活动。在高校里面,教学科研人员、党政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是人力资源的几个组成部分,其中最重要的人力资源是在教学、科研一线工作的教师,他们是衡量学校办学质量的主体。学校要发展,首先需要有一支强大的师资队伍,在其他社会资源一定的前提下,高校只有拥有高质量的教师人力资源,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质量的人才,才能为社会、为学校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高校人力资源的连续性。高校人力资源的连续性是指高校人力资源在投入使用以后能够继续开发,使用过程亦即开发过程。在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的情况下,高校人力资源在开发后,必须继续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沿着“适应―不适应―开发―再适应―再不适应―再开发―再适应……”的这样一条轨迹进行,形成一个适应、不适应与再开发的环环相扣的连续链条,引领着高校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工作。

4、高校人力资源的时效性。高校人力资源是一种有生命的资源,它的形成、开发和利用都受时间限制。研究表明,一位大学生在毕业后4~5年内,工作处于探索阶段,学习期间所获得的知识不足以应付实践的需要,应该进行再学习,接受继续教育。4~5年以后,工作已经进入主动状态,能够独立承担教育、教学工作,并且提高较快。30~55岁是一个人的最佳时期和最佳年龄段,这一时期的人具有创新意识,能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55岁后,创造性有所减弱,但教育、教学经验更加丰富,工作更加成熟。由此可见,重视高校人力资源的时效特征,应该抓住关键时期,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争取取得良好的培训和开发效果。

5、高校人力资源的'两重性。高校人力资源的两重性指的是高校人力资源一方面培养人力资本,通过教育、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活动使受教育者获得人力资本,成为人才;另一方面高校人力资源又是人力资本的消费者,用已经获得的人力资本去培养受教育者的人力资本。也就是说高校人力资源既是人力资本的创造者,又是人力资本的消费者,具有两重性。

6、高校人力资源的再生性。高校人力资源的再生性指的是高校人力资源在运用过程中出现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问题。然而,高校人力资源通过“人力资本耗费―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再次耗费―人力资本再次投资”的这样一条运行规律实现高校人力资源的再生。

三、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以及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速,各地方高校不断扩大办学规模,高校之间竞争不断加剧。因此,充分认识到目前高校人才资源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于我们认清形势,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改进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促进高校教学、科研又快又好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

1、人力资源管理认识不足。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对人力资源管理认识不足,缺乏相关的理念。普遍学校没有建立甚至不知如何建立统一的、与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和目标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人力资源管理方式粗放、随意、意识淡薄。近年来,随着生源竞争和学生就业对口率低等问题的日益凸显,许多高校更多考虑的是如何快速直接地解决招生、就业等宏观问题,以及校园环境、教学设备等硬条件,而忽视学校的人力资源管理等“软实力”问题,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和重要性认识不足。

2、绩效考评指标比较模糊。

绩效考评已成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全面有效的管理手段之一。绩效考评能够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做到人尽其才和人尽其用。但从体制上来说,高校与企业有很大区别,因此不能用企业的考核要求与标准来作为高校的考核要求和标准。所以,高校绩效考评中存在考核标准无法确定、优良绩效无法评估等问题。高校的考核指标体系中也缺少了关键性的业绩指标,比如,缺少较高的教学质量,缺乏优秀的管理人员等。对于考核内容来说,不能是一成不变的,应该是每年都在新的形势下有所变化。

3、人才引进机制不健全。

当前,一些高校在人才引进方面也存在着诸如急于求成、好大喜功等问题,盲目追求高学历或高职称人才的引进人才,缺少从区域特色、行业特点和学校发展规划等方面与学校专业建设、师资力量建设的实际需求出发,在引进的人才类型、层次、素质标准等方面进行细致地分析和合理地论证,导致人才引进工作表现出极大的随意性,表现出重视职称、学历,轻视实际能力,重视学术、轻视道德,重视引进人才、轻视人才培养等状况。

4、人事制度改革进程落后。

目前我国高等学校的各项改革也在不断推向深入,涉及教学、科研和管理各个方面。但是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改革却显得十分滞后,这其中有事关利益得失的原因,导致改革不深入、不彻底,改革也遇到了较强的阻力。目前部分高校的人事管理还停留在计划经济体制之下,其对高校的各项工作的影响也日渐突出,导致难以有效调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难以开发出高校师资队伍所具备的能力。

四、改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

为提升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除了要树立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外,还应该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上做长远规划,加大培训和人才引进的力度,并在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上实现有效创新。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着手:

1、实施“以人为本”的选拔及聘用机制。

我国高校一著名校长曾说过:“大学之大,非谓有大楼之谓也,乃谓有大师之谓也。”一个大学的关键之处不在大楼,不在占地面积有多大,而在与境界之高,思想之大,高等教育是一个创造性很强的教育,教学与研究与基础教育有着本质的不同,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等级观念淡化,在人格上双方是平等、独立的。所以加强沟通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领导与员工之间进行沟通的渠道可以有设立校长接待日、设立校长信箱等,让教职工可以知道领导的决策有哪些,这样做的出发点是什么,目的是什么;同样还要经常组织人事部门深入基层,了解大家的所想、所做以及有什么难题需要解决等,并且公开的进行办理,让教职工参与到决策中去,唤起他们的集体意识,以此来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充分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在人才的选拔,竞聘上岗的管理,学校对双向选择的方针坚持的前提下,应该还需要注意的是应聘者与学校之间相互需求的吻合程度。竞聘者必须在学校的规章制度,岗位职责上形成和学校一样的观点。同样,学校应充分考虑竞聘者的发展和实现其价值的高层次的需求,力求为学校教职工提供好的发展机会与条件,营造激励人才干事业、干好事业的环境和氛围。

2、对人力资源实现优化配置、统筹兼顾,树立全面的人才观。

学校的发展既需要高水平的教学科研队伍,以提高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也需要一批德能兼备,善于管理的政、教辅人员以及工勤技能人员,使学校的各项工作能顺利、规范、高效地运作。高校的发展,不仅需要享誉全国的大师,同样也需要能理解教师、尊重教师和服务教师的各类管理人员全方位的服务。所以,高校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应充分体现人性化管理的要求,把人性化管理思想融入到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环节,注重人的差异性、层次性,强调人的不同需求,突出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充分重视高层次人才的合理使用,紧紧围绕学校的发展目标进行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从优化结构、提高素质和提高资源利用率等方面推进师资队伍和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统筹兼顾各类各层次人才,使他们各司其职,人尽其才。

3、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

绩效考核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也是高校充分有效地调动教师积极性的重要手段。目前,许多高校对教师的绩效考核采用“量化管理”,无论是对业务水平还是对教学、科研能力的考核,除了教学课时、发表论文以及项目课题等硬性指标外,大多缺乏其他行之有效的评估手段,评价模式单一,过分强调奖惩性,忽视发展性。部分高校对教师质量评估不区分学科均沿用统一的标准,对教师的评价局限于业务水平上,缺乏对其综合能力的全面评价。缺乏科学性的考核标准体系严重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影响高校整个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进而影响到高校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势在必行。

在具体的实践中,应遵循以下步骤:确定科学的考核指标――合理设置考核机构――全盘考虑考核内容――严格把关考核程序――选择合适的考核方法。同时考核体系的建立首先要以绩效为中心,要转变目前只注重“量”而不注重“质”的考核方法,特别注重教学和科研的创新性。其次,由于不同学科在科研工作的内容、性质以及特点上具有较大差异,成果的表现形式多样,因此制定考核标准时不可“一刀切”。再次,由于不同学科的特点以及学术研究自身的规律,考核周期的制定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制定。再者,考核全过程应向全校教职员工公开,以保证考核过程的公平、公正以及结果的客观、有效。最后,考核结果最好量化,不要出现比较模糊的考核结果,比如,“不称职”、“基本称职”、“称职”以及“优秀”等。

4、注重人才潜能开发,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在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是发挥教职员工积极性、主动性的重要条件。一方面,要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引入竞争机制,按照“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用、严格考核”的原则,建立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竞争激励机制。另一方面,要搞活学校内部分配制度,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在分配上努力实现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报酬,建立重贡献、重实绩,向高层次人才和重点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建立以岗定薪、按劳取酬、优劳优酬、以岗位工资为主要内容的校内分配制度,真正做到“事业留人,待遇留人,环境留人,感情留人”。

总之21世纪是一个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体现于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的知识是经济发展的核心,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是其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者肩负的义不容辞的职责,寻找正确的创新路径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高校走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之路,既要务实,又要敢于大胆创。

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创业教育研究论文范文【第九篇】

摘要:校企合作存在低水平重复问题,资源配制主体在合作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和形式的焦虑表现,运用焦虑理论构建资源配制模型图,能够较好地阐明校企资源配制运行机制,剖析资源配制运行机理。

关键词:焦虑理论;校企协同创新;资源配制;机制。

当前,校企合作存在“雷声大、雨点小”现象,很多校企合作都徘徊在低水平重复阶段,校企协同创新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仍然存在,这与制度机制缺失不无关系。资源配制是校企协同创新的重要机制之一,由于利益诉求不同,校企双方在资源配制合作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程度和形式的焦虑,阻碍了校企合作的深入。本文尝试分析各资源配制主体的焦虑表现形式,并以此为基础构建校企资源配制机制模型,探寻校企资源配制的运行机制,以期对相关研究起到启示作用。

一、焦虑问题再认识。

焦虑是一种情绪状态,它几乎无处不在。“焦虑作为一种情感状态,是一种旧的危险威胁事件的回忆;作为新危险降临的信号,可为自我保存效劳。其功能是指示危险情景来临的一种信号。产生焦虑不由于压抑,而压抑的产生反由于焦虑”。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后期提出焦虑信号说理论,认为焦虑的发展有两个决定性阶段,第一是原始焦虑(primaryanxiety)阶段;第二是后续焦虑(subsequentanxiety)阶段,后续焦虑是由自我主动发出的动员其内部防御机制来抵御本能的信号[1]。在校企资源配制中,资源配制主体(政府、企业、职业院校)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后续焦虑问题,出于各自不同的利益诉求,在资源配制机制中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动员内部防御机制进行抵御,成为校企合作深入开展的瓶颈。

二、焦虑理论视角下资源配制主体的行为分析。

“校企合作不仅是一种育人模式,更是一个在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资源再配置、利益再分配的过程。”[2]校企合作涉及到政府、企业、职业院校、学生及家长等多方利益主体,各利益主体因在功能、属性、利益诉求上各不相同,参与资源配制合作的话语权、积极性也大相径庭,呈现出不同程度和形式的焦虑问题。

(一)焦虑视角下的政府行为分析。

政府是职业教育的购买者,在校企合作中的利益诉求表现在通过校企合作提升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劳动者素质,从而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3]。事实上,二十年来校企合作的健康发展,很大程度上有利于政府机构的大力举办和统筹,国家不断制定职业教育政策方针、完善职业教育相关法律就是最好的印证。1996年我国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是我国职业教育的纲领性文件,指明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2008年浙江省出台我国第一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地方性法规《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随后,许多省市也相继出台了职业教育的促进法规,逐步完善了我国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体系,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起到了保障和引领作用。然而,出于各种原因,政府在发挥职能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表现,其中,无法同时满足职业院校和企业的需求是其主要表现形式。当前,在创新体系构建、政企职能分离、管理体制完善、技术市场培育等诸多方面都不是十分完善,致使政府在政策制定、过程监管、产权保护、利益分成等诸多方面仍然存在改进空间。资源配制问题涉及到学校、企业等诸多利益主体的权益,其合理健康发展离不开政府在法律保障、经费投入和政策引导等方面提供的保障平台,可以说,校企协同创新资源配制过程中,政府任何形式的职能缺位,都会影响到职业院校服务能力的发挥和企业合作意愿的实现,阻碍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

(二)焦虑视角下的企业行为分析。

作为经济组织,企业的天性在于发展经济、创造财富,创造财富的天性决定企业在校企协同创新过程中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焦虑表现。其中,首要的焦虑表现即为逐利本性和社会责任的冲突,逐利是企业的生存天性,只有在有利可图,至少是投入产出能成正比的情况下,企业才有参与合作的动力。资源配制本意在于寻求校企双方资源共享机制,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然而,在资源配制过程中,企业首先考虑的是政府的各种优惠政策,或是职业院校提供的人才、智力服务,甚至是低廉的人力成本等。这一点在走访调查企业中得到印证,被调查企业无一例外地承认学校有人才优势,理论创新能力强,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企业需要“短、平、快”式的技术革新能力抢占市场,而学校在嗅觉灵敏性和创新灵活性方面都相对滞后,形成企业参与合作的顾虑。作为社会经济组织,在创造财富、追求利润的同时,应当适时、适当地承担起各自的社会责任和企业伦理,强化做大做强的战略意识,短视经营必导致无序竞争,这无异于自掘坟墓。从某种意义上说,当前校企合作长期徘徊于低水平重复,与企业责任意识淡薄不无关系。对于空岗缺员的顾虑是企业在资源配制过程中的另一种焦虑。通常而言,企业的岗位设置、劳动定员和劳动定额都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延续性,人力、科技、信息等资源过于频繁地流动、更换,势必会影响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调查中,有企业管理人员表示一名熟练技工人才需要3—5年的培养期,而学生实习期通常为三个月至一年,时限性太强,缺乏弹性,对于企业来说,实习结束就意味着企业空岗缺员,更有甚者,自己辛勤培养出来的人才有可能会成为日后的竞争对手,这种“楚才晋用”的情况显然是企业不愿看到的`。再者,企业用工的刚性需求与实习生规模量的匹配误差也会给企业造成压力,大规模的实习生能为企业节约部分招聘成本,但实习生通常是“新人”,解决“新人”岗位适应问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成本,实习期间实习生真正有效为企业服务的时间是有限的,如何平衡实习短期效益与长远亏空是企业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

(三)焦虑视角下的职业院校行为分析。

现阶段职业教育的事实表明,仅靠教育部门和职业院校难以完成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许多职业院校都希望寻求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础,提高其实践教学质量,通过资源共享的形式既改善自身办学条件,又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出更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走校企合作之路是职业院校的必然选择。虽然合作是职业院校的必然选择,但在合作过程中职业院校仍然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表现。一是实习成效监管问题。选择校企合作,学校以提高学生实践技能为目的,希望学生在企业中能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诸如更多的轮岗实习机会,以便掌握不同的岗位要求和实践技能,决不是像现阶段的实习一样,仅让学生成为企业的廉价劳动力,为实习而实习,这一方面会挫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会严重影响校企合作的良性发展。很多校企合作都是学校和企业的简单约定,缺乏强制性,双方违约成本较低,致使很多校企合作徘徊于低水平重复阶段,流于形式,合作失败案例较多,造成学校、企业等不必要的损失,引起学生及家长的不满。二是职业院校的师资培养问题。“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职业院校内涵建设的关键,目前多数职业院校的师资力量不容乐观,绝大部分教师仍然是从学校到学校,实践能力欠缺。校企资源共享是解决职业院校师资问题的捷径,因此,职业院校希望通过人才交流的形式,让更多的专业教师有机会通过交流到企业,积累实践经验,向“双师型”教师迈进。然而,现实情况却让职业院校事与愿违,学校必须要权衡教师的思想和利益问题,教师有评聘职称的压力和动力,而到企业交流学习尚不是教师职称晋升的必要条件,同时还需要教师放低姿态实现由教师到“工人”身份的转变,这不仅会打破其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而且还会使教师形成思想问题,如何解决教师的思想芥蒂、权衡教师个人利益等问题都是职业院校在校企资源配制中应考虑的现实问题。

三、基于焦虑理论的校企资源配制机制分析。

(一)资源配制体系分析。

1.主体系统校企资源配制涉及到政府、企业、职业院校、学生(家长)等多方主体。在资源配制实践中,政府政策保障作为社会因素无所谓利益倾向问题;学生(家长)只是校企合作具体活动的实践者,在校企资源配制博弈过程中,难以真正左右资源配制决策及进展问题;而职业院校和企业由于利益诉求不同,对于资源配制模式有各自的行为选择,共同构成校企资源配制的主体系统。2.动力系统在资源配制过程中,合作动力源于收益,只有合作能够使收效各方产生合作动力。这种合作收益即是合作剩余,对于校企合作剩余的追求是双方合作的动力。合作剩余源于马克思所说的因分工产生的“协作生产力”,即合作剩余源于企业协作生产导致的生产率提高[4]。合作剩余是指合作者通过合作所得到的纯收益(r1),即扣除合作成本后的收益与不合作或竞争所能得到的纯收益(r2),即扣除竞争成本后的收益之间的差额(r3),即r3=r1-r2[5]。由于合作程度不同,合作剩余的产生形式也不尽相同,职业院校追求的合作剩余在于实践教学质量的提升,企业追求的合作剩余可理解为生产成本降低、生活效率提高。在校企资源配制过程中,如果能够形成良性互动模式,提高资源配置的合理程度,就长远发展而言,校企资源共享是能够惠及双方的必然选择。3.保障系统职业教育法规是校企合作的法律保障,完整的法规体系,可使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政策具体、明确、可行,可以对校企合作中所需人力、经费、设备及运行得到根本保证[6]。1996年颁布实施的《职业教育法》为我国二十年来的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起到了很好的保障作用。二十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和职业教育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校企合作呈现出许多新特征,使校企合作中出现的许多新问题难以解决,要改变现状,切实保障校企合作的有序发展,健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规体系已势在必行。

(二)资源配制机制构建。

现阶段,政府、企业、职业院校等资源配制主体焦虑问题仍客观存在,要实现校企资源共享,各利益相关者必须克服自身焦虑问题,共同寻求合作剩余的产生路径,促进校企资源的优化配制。在综合分析政府、企业、职业院校参与资源配制焦虑表现及行为特征的基础上,构建校企资源配制机制模型(见图1),模型能较好地阐明校企资源配制机理。模型说明:sp(safeguardsplatform)政府政策保障平台;pb(policyboundary)政策辐射边界;ub(universitybe-havior)职业院校行为规范;eb(enterprisebehavior)企业行为规范;cp(criticalpoint)临界点;sr(stableregion)稳定区域;cr(chaosregion)混乱区域。从模型图看,校企资源配制机制可概括为校企双方围绕政府政策的保障平台而相互作用、互动发展。在校企资源配制过程中,为寻求合作剩余,资源配制主体存在实现良性合作态势的可能: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政策保障机制(sp)会逐步完善,呈现上升趋势,如果校企双方在政策辐射边界(pb1、pb2)内合作,则合作剩余(r3)均为正,校企双方能够最大限度地超越自身焦虑问题,形成“双赢”态势,资源配制机制运行在稳定区域(sr);反之,如果校企双方一旦突破政策辐射边界临界点(cp1或cp2),任何一方的“违约”行为,都会导致校企资源配制工作走向混乱,资源配制主体的行为突破政策保障机制(sp)约束,资源配制机制运行在混乱区域(cr),致使合作陷入困境,甚至合作失败。

参考文献:。

[6]耿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1:141—142.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创业教育研究论文范文【第十篇】

一无创业教育背景,二没接触社会不了解市场信息。

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以后,“创业”成为我国大学生就业中一个新的关键词。同样,“创业教育”也成为一个不得不被提及的新词汇,然而我们当前的“创业教育”并不理想,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部分业内人士对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多年从事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贵州商专教授吴红彪说,早在,教育部就在我国九所高校首先展开试点,引入“创业教育”的概念,但是至今,创业教育在我国的`各高校并没有广泛推开,创业教育也还仅仅停留在就业指导的层面。

据了解,西方发达国家的创业教育往往从义务教育阶段就开始,相比之下,我国的创业教育重点,则是放在即将面临就业的大学毕业阶段,义务教育阶段则根本难以提及。在我国,从小学到高中的教育都是围绕升学这根指挥棒,能够体现“就业”这层意义的,就是“上好学校,是将来找好工作的基础。”

吴红彪认为,创业教育的缺失,会导致大学生对自主创业缺乏热情,对就业问题表现出心很热手很凉、愿望大于行动的状态。这正是如今很多大学生创业的最贴切概括。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大学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就业问题日益凸显。吴红彪指出,西方国家在就提出,应帮助学生实现三本“教育护照”:一本是学历证书,一本是职业资格证书,一本是创业教育证书。遗憾的是,这一理念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并未得到有效体现。

“试想,面对不断热起来的创业环境,大学生的创业热情也在高涨,但是现在的大学是在一无创业教育背景和相关培训,二没接触社会不了解市场信息的状态下投入创业,其成功的概率也就可想而知。所以,愿景大,行动少,成功率低。与其说这是大学生的缺陷,还不如说是他们无奈的体现。”面对大学生不理想的创业状态,贵阳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主任周若平非常感慨。他认为,在完善大学生就业政策,推进人事管理、社会保障等领域改革的同时,还必须高度重视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这种教育不仅应该从普及着手,而且有必要在高校教程中加以正规化和制度化。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2154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