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七月半有什么习俗呢【参考5篇】

网友发表时间 347103

【导言】此例“七月半有什么习俗呢【参考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七月半中元节习俗【第一篇】

岁有三元,正月十五日为上元,即元宵佳节;七月十五为中元,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则为下元,乃食寒食,纪念贤人。七月初七至十五为中元祭祖期间,俗称“七月半”。初七至初十,为年内亡者烧包祭奠,称接新亡客。初十日以后开始“接祖”,俗称“接老客”。湘中地区对此较为认真,每日三餐、行礼如仪,至十四日晚便焚化“金银纸包”“衣冠箱”,统称“烧包”,而在当晚或翌晨送客。因中元节恰是若干农作物成熟时,故旧时也有拿新收成的米祭祖,谓之“尝新”。

笔者恰好在翻阅民国时期著名教育家罗b重遗著,发现罗居然有1篇杂文专门讲述了自己对农村中元节的看法――《废除中元烧包的我见》(刊长沙《大公报》1922年8月29日)。罗是湖南湘乡县人,应该说对当时乡村浓厚的中元祭祀风俗有着深入的了解。他在文章中以通俗的逻辑批判了中元节“烧包”的愚蠢性,并号召民众要敢于移风易俗。在那个时候的乡下,先进思想并未渗入底层,那时“最遭乡愚忌讳的,就是破除迷信;最遭腐儒忌讳的就是无父无君”,在如此的大背景下,罗b重作为教育界人士能够敢于站出来号召废除风俗,实在难得可贵。

文中写到:“中元烧包是为着‘昭示后人纪念祖先’的一种暗示作用,离不了家长制的色彩,但我们要试思现在中国弄到这步田地,是不是人人都害了‘要钱不要命’的毛病的缘故?我们教育我们的子弟,要用一种正当的暗示,怎么反用万恶的金钱做暗示呢?他们以为死了的人尚且要钱,何况生人?他们将来在社会上除了要钱之外,再不知道有别的事情了。那末,还成了一种什么样子的社会呢?”虽是近百年前的文字,但所反映出的社会丑相却有所相像,我不禁想起新闻中报道,现今许多地方的中元节不仅烧钱纸,而且流行烧“电脑”、“苹果手机”,更有甚者烧“美女”,实在是既愚钝也侮辱先人的行为。

罗在文中还说中元节“烧包”是种耗费财力而无意义的举动,“所以我们应该毅然地废除它”,他说好的社会习俗最初往往也是由一二人提倡出来的,如“放足”“剪辫子”等,希望民众不要被“落后习俗”所奴隶。作为一个教育家,罗当然也时刻没有忘记自己本职,在该文最后他说到,当时全国约有两亿人烧包,平均每人每年要破费钱一串(附原文注:浙江一带用金箔、银箔,绝不值此),合起来就要花去两亿串钱,如果能够把这笔钱款用于填办小学,至少可以建设二十万所。罗b重始终以教育为本,赴美留学后抛起功利毅然埋首乡村,由其执掌的陶龛学校当时盛名于全国。要果真如他所说,当时能将全国一年烧包的钱用来建设学校,中国的教育岂只是现今这般?

建国后,“烧包”的习俗曾几度消亡,继又复俗,但礼仪相对旧时有所简化。虽是封建迷信,但中元节习俗的留存说明了中国人对先人的缅怀情结很重,很多时候我们也只能通过仪式来完成对逝者的追悼。中元祭祀中,后人多会祈求先祖庇佑,我认为从某个角度来说这也是底层劳动人民渴求幸福生活的表现,相信随着社会生产力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这种传统的陋习也会慢慢殆尽。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1.关于中元节的12大习俗汇总

2.总结中元节的七大习俗

3.七月半中元节为什么叫鬼节

4.中元节习俗

5.中元节的习俗

6.中元节的由来及中元节习俗

7.中元节习俗有哪些 全国各地中元节习俗

8.关于国外中元节习俗的大汇总

9.中元节各地的习俗

10.中元节的基本习俗

七月半中元节的民间习俗【第二篇】

中元节简介:中元节又称“鬼节”或“盂兰盆会”。中元节是道教的说法,“中元”之名起于北魏,有些地方俗称“鬼节”、“施孤”,又称亡人节、七月半。根据古书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

中元节在农历七月十五日,部分在七月十四日。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节,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时行礼如仪。七月十五上坟扫墓,祭拜祖先。

东汉时道教定下三会五腊日,其中七月七日为道德腊,又是中会即固定的道民到治所接受考校的日子。七月的这一祭祖日期后来随着道教将中元地官的生日和相应祭祀日期定于七月十五日,而固定于这一天。

传说该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凡有新丧的人家,例要上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整个儿是以祀鬼为中心的节日,系中国民间最大的祭祀节日之一。

“七月半”中元节的习俗详解【第三篇】

农历的七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元节,俗称鬼仔节,根据中国传统宗教道教的说法,在中元节期间,阴间地府有很多无主的孤魂散鬼,长期是没人奉敬,久经饥饿,常于此时到民间寻找食物,为了不让这些孤魂散鬼到处骚扰,于是民间便于此日备办丰盛菜肴以及香烛、金纸、银服等等祭祀鬼神,故俗称“鬼仔节”。

又中国自古以来即有“事死如生”的传统风习。在古代,民间祭祖多在春季,而自汉代佛教传入中国以后,祭祖一事便改在中元节进行。这个中元节,乃中国道教之中元节。

汉代天竺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为了让汉人接受,也同样于农历七月十五日举办“盂兰盆会”、“盂兰”一词乃是梵语,意思是解救倒悬之苦,与普度众生之义相近。至此,传统的道教和舶来的佛教,两者虽然教派不同,但在中元节的节俗方面却是相同的。

中元节之俗,据传汉代即已有之,至唐代尤为兴盛,因据传唐太宗李世民晚年得病,曾于病中昏迷,当他苏醒

以后,自称曾“魂游地府”,历见阴间散魂饿鬼,拦路乞食,唐太宗答应返阳之后,当广为布施,因而诏令全国,于中元令节之时,设盛宴普施众鬼魂,所以“普度”也称“普施”。从此传衍不衰,久而成俗。

又有从《变文》演变而来的《目连下地狱救母》的故事和戏曲的广泛传播阴司地府和孤魂野鬼等等故事,在“高台教化”的影响下,被说得凿凿有据。从而加深百姓对于鬼神的迷信,并因而奉敬更加虔诚,遂使中元节祀先敬祖做“普度”之俗传遍全国。每于此日演戏酬神,热闹非常。《荆楚岁时记》载:“七月十五日,僧尼道俗悉营盆作盂兰盆会。”又据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的“中元节”条所载:构肆乐人,自过七夕便演《目连救母》杂剧,直至十五日止,观者倍增。据清乾隆版《泉州府志》的《风俗篇》载:中元祀先……。寺观作盂兰盆会,……家家户户具斋供,罗于门外或垧衢,祝祀伤亡野鬼。……

可见中元节之俗,远自汉代即已有之,虽然有各种说法,但是历代流传不衰,以至今日,已有两千年之历史矣。

传统中元节包含敬祖祀先和大做普度两项主要内容。而“鬼仔节”做普度的活动尤为隆重热闹,于下分而述之。

一、七月半做普度

中元节七月半做普度,主要活动虽在七月十五日,但在泉州鲤城区地界即有三十六个铺境,如果都在七月十五日这一天举行,买菜办筵席、演戏酬神、请客饮宴等等方面都十分不方便,所以经耆老绅士公议,三十六个铺境的普度,分别从七月初一至七月三十日举行,所以旧鲤城区在七月这一个月是无日不普,天天演戏酬神宴客,整个七月都在忙于做普度。经过协商安排,七月初一日由后城做普度,以后各铺境轮流。直到七月三十日为止。

七月初一(有的在六月底)这一天,是普度月的开始,泉州鲤城在开元寺大庭院中就竖起一杆高高的旗杆,挂上了“招魂幡”,向五路八方的游魂散鬼昭示;在七月这个月内,我们泉州鲤城将每日供奉五味筵碗饭菜招待,并将颁发银、服,由僧道“普度”众鬼魂脱离苦海或轮回转世。这些活动,前者称“普施”即普遍施舍,后者称“普度”,即普度众鬼魂。前述初一的活动称“初一竖旗”,就是在这一天竖招魂幡,又称“起灯脚”,由于开元寺竖起大幡,所以有的境铺不再竖幡。当日黄昏时分,各家各户在各自的门口摆上五味菜肴和酒、饭,又备一盏四方柱形玻璃灯,高七八寸,灯柱上贴小对联,上写:“敬点路灯,阴光普照”或“ 一心诚敬,敬点路灯”。奉敬已毕,烧了冥币,便把路灯挂在门口,路灯的作用是用以照明街巷道路,好让那些来接受“普施”、“普度”的“好兄弟”们在夜间行走方便。

从七月初一日起,便是俗称的“鬼仔月”在这个月内男女不婚嫁,老人不祝寿,新屋不乔迁。如不幸有人于此月亡故者,如不停枢在堂,只能举行出殡仪式,而不举行“归虞”引魂仪式,因旧俗云“七月不引鬼入宅”。估计因七月乃普度之期,到处充斥游魂散鬼,如于此月举行引魂仪式,诚恐“家鬼”与散魂野鬼发生矛盾冲突。包括其他喜庆之事,也尽量避免在这个到处都是游魂散鬼的月令举行。

二、怎样做普度

普度之日,一般先由道士张罗,有关事项首先早于初一即已在开元寺竖旗杆挂“招魂幡”,这是泉州古城做普度的标志。然后张贴榜文,俗称“竖幡”、“贴榜”。有人称“竖旗”实乃误称。竖幡用以招引亡魂来接受普度;竖幡由开元寺统一竖立,榜文则由各境铺于普度前夕张贴,张贴榜文则用以界定来此接受普度之众鬼魂的。类别、时限、入境路线,以及接受普度之具体时日。旧社会常于各铺境主公宫前之广场上竖立“招魂幡”。普度榜文用黄色毛边纸写成,因内容繁杂,常用二三张整张的黄纸粘接而成,贴于境主公宫正面砖墙上。待普度诸仪俗礼毕,在化纸时撕下连同招魂幡一并焚化。

做普度必须在境主公宫前之广场上搭起一个普度坛,三面用帆布围起,只留前面不围。坛中用竹枝篾片为骨架,用五色纸糊了一尊高可丈馀的“大士爷”神像,神前点燃巨香、大烛。这尊“大士爷”青面獠牙、身披盔甲,看来这就是最古老的男性“观音大士”,可见泉州鲤城此俗渊源十分古远。“大士爷”两侧,又有“赦马”和各色纸幡,神坛气氛威严阴森,小孩子不敢仰视。

神坛之前,又有临时搭起的平台,在神前摆着全席二十四味大筵,常用最大号的海碗,用食盐铺满至碗面,然后由各家各户提供熟肉二

斤,用利刀在肉中切一小缝,插入书明熟肉主人姓名的小纸条,以免散筵后发还时弄乱。由这些熟肉条沿海碗边缘环绕叠起,层层用细尖的竹筷穿插固定,叠至二尺高度,再在熟肉上面摆上鱿鱼、猪筋、大虾等等合计二十四味之数,俗称全席,东石玉记船行为了祭祖及普度等等重大节日之用,特地用锡打造一套丰富多彩的大筵碗和全套酒瓶爵杯果合馔盘等祭器,泉州鲤城缙绅常于普度时借来使用,至今已成为珍贵之民俗文化古董。正筵二十四味之外,“大士爷”神前还摆有特大的寿龟、寿桃、米粽等等供品,为了祛灾祈佑,供品务大而丰。而能卜到寿龟者将有大福临门。

公筵而外,为表虔诚,各家各户另外供奉,不少富户商家,另设私筵奉敬,筵席之外,各家各户均用“盛篮”、“斗笼”供奉熟食的龟、米果、粽、米粉、面粑、面线,以及整袋白米、米粉,以及整箱“春生堂”、“万全堂”药酒,一瓮瓮的土制37度米酒或地瓜酒,让来自四面八方的孤魂散鬼在“大士爷”的指引下尽情地吃食畅饮,尽欢尽兴。

正对神坛的广场上,搭起几棚戏台,搬演提线木偶傀儡戏、梨园戏以及稍后的高甲戏。傀儡演《目连救母》,正如上引《东京梦华录》“中元节”条所载:“……自过七夕便演《目连救母》杂剧,直至十五日止,观者倍增。”可见此乃唐宋遗俗。至于戏演几日,向无定例。每日演出中午、下午及夜晚三场,或午、夜二场,随各铺境而定。

就在神坛与戏台之中的空地上,高高竖立一个纸糊的大纸“车曾 ”。作为鬼魂轮回超度的象征物,待诸鬼魂接受“普施”、酒足饭饱之后,由道士作法,仗剑步罡、吹牛角螺、摔草席等等程序完毕之后,便进入“牵车曾 ”仪式,道士引数人转动“纸车曾 ”,口中念念有词,作法

让诸鬼魂历经轮回超度出苦海,这就是“普度”的具体而重要的一个环节。及至深夜,是否由道士举行“放赦马”、“打地狱城”等节目,视各铺境而定。

诸项节俗完毕之后,便是撤筵席,烧金楮放鞭炮,紧接着便是化纸,招魂幡、黄榜文、“大士爷”神像、“纸车曾 ”等等连同为数甚多的金纸一齐焚化,普度节俗至此结束。

到了农历七月三十日,普度之月已经结束,各家各户于当日黄昏举行“倒灯脚”或称“谢灯脚”仪式,仪式同“起灯脚”略同,用五味碗敬奉,此时要把“起灯脚”时贴在路灯柱上的小对联撕下,连同金纸银服一起焚化。主人收起路灯,以备来年再用。

如果七月刚好是小月没有三十日,“倒灯脚”便提前在二十九日傍晚举行,但也有在八月初一日“倒灯脚”的。

鲤城有“重普”之俗,即从八月初一日开始,各铺境又重新按既定顺序又再做一次普度,俗称“重普”,此为鲤城普度节俗之异者,但说不出典出何处。

三、中元节祀先祭祖

农历七月十五日乃是传统的中元节,也是祭祖祀先的重要节日。

中国早在周朝即已创设历法,分本年为四季12个月,其科学之处在于每月的十五日均是月圆大潮之期,两三千年来从不失误,此为比公历更科学之处,故至今航海家仍习惯用老农历。农历把一年12个月又分为24个节气,此外一年之中又分有三元,即上元、中元和下元。而在传统节俗中,清明节、中元、冬至日和除夕年兜乃一年之中四个比较重要的节日,按传统俗谚有这样说法,“年兜不回家无某(老婆),七月半不回家无祖”,由此可见七月半是祭祖祀先重要活动,

否则便会被笑为“无祖”。海外华侨,平常月令家信批银可以疏漏不寄,但清明、中元节、冬至和年兜这四节批银一定要寄,否则便会被人认为是对祖宗不敬,对长辈不孝,对妻子不负责任的不成器之下等人。由此可见中元节祭祖祀先之重要性。

中元节祭祖祀先活动一般在当天中午进行,家家备办丰盛的菜肴酒饭,在各自的厅堂中的大八仙桌上摆满24味全席,摆上七双筷子、一壶酒七个爵杯,正中又摆上果盒馔盘,果盒一般为六棱柱型坚木雕刻花饰,馔盘也用坚木雕成长方形,上方六格,格中放了香菇、木耳、松菇、黄花菜、干笋丝和红枣等六味素菜,俗称“六味斋”。前述东石玉记船行就为祭祖祀先特地打造一整套由白锡铸成的筵碗、酒瓶爵杯等等祭器,以示对祭祖祀先之虔诚、重视。筵席摆好,主人点了三条炷香,点了大红双烛、拈香跪拜如仪,请祖宗来享祭宴,并希保庇儿孙一家康健平安、家景发达等等,稍停方卜杯讨得允准,才焚烧金银冥币,待金纸焚烧殆尽才可以撤筵。

同日对供奉在厅堂的神佛,则敬献三牲,所谓三牲即一项主牲配两种边牲,主牲一般是煮熟的五斤带蹄大猪脚,边牲通常是煮熟了的鱼、鱿鱼、目鱼和鸡,如厅中奉有观音佛祖,因观音妈不茹荤,经常用新鲜水果供奉。因神佛比祖先级别高,所以只能供献“金纸”,银服之类较不值钱不能体现善男信女的诚心,所以不在奉献之列。

中元节祭祖祀先敬神佛之外,主人还顺便孝敬厝主、地基主、灶神、床母,乃至牛棚、马厩、羊圈和猪栏诸神祗,以五味筵碗及银服奉敬即可。

由于长期的封建宗法社会制度所决定,以及人们头脑中浓重的泛神崇拜观念和传统的“事死如生”传统风习的影响,每年中元节做“普度”以及祭祖祀先的风俗一直传衍不衰,特别是上世纪三十年代以后,先是国内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继而日寇入侵,生灵涂炭,天灾人祸,无时或息。人们思想空虚,只能将希望寄托于冥冥之中的神灵和祖先,所以到了中元节,也务必毕恭毕敬,极尽虔诚地做好“普度”和祭祖祀先这些节俗,原因无他,芸芸众生均是希望托鬼神祖先之灵消除厄运迎来好日子,应该说这是芸芸众生大做节俗的最普遍的心理基础。

经过了长达8年艰苦的抗日战争,终于迎来了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中断了三年多的南洋侨汇又恢复,南洋诸岛特别是菲律宾的侨批银又源源汇入主要侨区泉州鲤城,于是挣扎在涸辙中长达三年之久的鲋鱼得到侨汇甘霖而复苏,侨乡鲤城又充满盎然生气,芸芸众生既感戴抗日健儿的赫赫战功,也感谢冥冥之中众多神灵祖宗灵圣,以神力驱除日寇,荡涤阴霾,使神州大地免除战争之苦,使侨乡鲤城重现生机,而当日寇元凶日本tianhuang宣告无条件投降的1945年8月15日,正是农历乙酉年七月初八日,此时举国欢腾,侨乡鲤城更是大放鞭炮,庆祝胜利。喜悦之余,便于中元令节大做“普度”,隆重祭祖祀先,既表欢庆胜利之喜悦心情,又表对冥冥之中神灵祖宗的幽祉冥庇感谢之意。所以当年泉州鲤城于中元节大做普度大办祭祖祀先节俗,乃是欢庆苦尽甘来社会心理的表现,而决不能简单地视作封建迷信活动。

建国以来,移风易俗,破除迷信,每年大张旗鼓,禁止普度活动,开头几年,初见成效,但到后来,却禁而不止。特别是传衍几千年的民风民俗,传衍几千年的思想意识,仍在民间传承。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祀神敬鬼的活动,在北方已很少见,而独盛于闽南一带,揣其原因,闽南人多系中原移民南来,故而较多保留中原古俗,但北方历史上连年争战,民族已经胡华杂处,已无复古代中原遗风,加以北方自然条件较差,自古以来要南粮北运,日常生活已乏保障,遑论诸多繁杂习俗。闽南自唐宋以来即为对外通商大港,又是重要侨区,经济繁荣,故对从中原移来之古俗一一遵行,从不间断。此即管子所云:“仓库实而后知礼乐”之具体表现,可以说中元节俗等等,亦属泉州地区工商经济基础在上层建筑的民俗中的反映。而这些民俗信仰活动,也包含着广大人民群众驱疫祛灾祈求平安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七月十五中元节之敬鬼祀神之俗由来已久,远者如应邵《荆楚岁时记》,近者如宋代孟无老《东京梦华录》均有明确记载,说明此俗由来已久,可以说是与汉民族社会之形成同时产生,因受道家文化影响而衍生。

此风俗之特征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事死如生”观念密切相关,所以到了中元节之时,必定举行有关敬祀活动。这是中国传统观念的体现传统习俗的延续,对于已逝先人的纪念、奉敬,以寄托后人的思念之情。

普度无主孤魂野鬼,也是一种怜孤恤寡、恻隐心理的折光反映,对这些无主孤魂野鬼诸多散鬼的奉祀,其意亦在希望在“普施”敬奉之后这些孤魂、散鬼不要来干扰平静的人间生活,让人鬼和平相处,人人平安健康。换言之,即芸芸众生祈盼和平宁静美好生活的折光反映。

潮汕中元节七月半习俗【第四篇】

潮汕中元节七月半习俗

潮汕中元节七月半习俗

1、恤孤

潮汕民间俗称此节为“七月半”,围绕此日为中心各地各选取不同日子、时间进行形式多样的“恤孤”活动,祭拜的对象是死前没有家属、死后没人奉祀的无主鬼魂之类群体,所以叫做“施孤”。

在潮语土话中,称“施”音为“薛”,比如词汇“闪失”等发音就是如此,因此时至今日,民间称呼“薛孤”的发音词语其实正是指这项祭祀活动。

2、祭拜祖先

潮俗在中元节,也要祭祀祖先。潮汕的施孤普渡,不限定在这一天;不过这一日是正日,比较隆重。一般的,由善堂或父母会等组织善信备办三牲粿品到义冢埔去修整裸露孤骨和祭拜,隆重者举行盂兰胜会,搭孤棚(祭坛),陈列大量三牲粿品、酒饭、纸钱、纸扎衣物,请和尚、道士到来念经、主祭。

祭品除上述食物外,还有衣帽、竹笠等等,甚至还有活猪、活羊和耕牛。祭拜之后,散发实物,或编号散发竹签牌子,让观众去抢,这就是所谓抢孤。

3、做七样棵晶

惠来县中元节要做七样棵晶:新妇仔、荷叶包、三角楼、六角楼、鸡规团、石榴仔和另一件普通果品。

潮安中元节也制作多种果品,其中有一种叫“鲤鱼果”,用糯米皮包米馅,捏成鲤形状,皮为红色,点缀节日的拜祖物品。4、拖死鬼

“拖死鬼”即通过神巫请死去的'人来对话。这个神巫通常是妇女,人们用布蒙上她的眼睛,点上香,周围的人念咒,使其入迷。神巫就成了人鬼对话的媒体,人们可以通过她同死去的人谈话。当“死鬼”拖完时,即念“日落西山是冥昏,家家处处人关门,鸡鹅鸟鸭上条了,请阮童姐回家门。”这样才能使神巫解除昏迷状态,让其清醒复原。

这种民俗显然是一种迷信活动,但民间信者不少。除了七月,其他月份也有人请神巫“拖死鬼”。

5、放焰口

在放大焰口时,要派船溯韩江至距城百余里的三河坝,赶在仪式开始前,边返航边点燃一只只用大陶钵制成的豆油灯,并把它们放下江里,意在引领八方孤魂野鬼前来受祭。

当法师高坐祭台之上,敲响引钟,带领座下一帮僧众诵念经文后,便将座边一盘盘面桃子及大米撒向四方,反复三次。这种仪式便称为“放焰口”。“焰口”传说是印度的一种饿鬼的名称。这种鬼喉头细如针孔,常出口喷火焰。法师诵经是使他们的喉头放开扩大,才能咽得下食物。

6、游灯

过去,潮安等地中元节此日午后,小孩子忙着赶制鲤鱼灯,他们要模仿上元(元宵)节游灯,做一个小小的游乐。有些人把家中的竹箸,竖上一个鲤鱼粿,再在粿的身上,增插各色彩旗、香枝、蜡烛,点起火来,便算是简单的小鲤鱼灯了。

不过,七月十五给人们认为是“鬼节”,因此这一夜,大人不准孩子在附近游玩至深夜,而且要早点睡觉,这样,在游灯戏乐上,不免披上一层灰色的阴影。 7、祈丰收

中元节施祭孤魂与祈望丰收又常联系在一起。施孤之夜,家家户户要在自己家门口焚香祷祝稻谷丰收,并把香枝插于地上,这叫做“布田”(插秧),插得越多越好,以此象征着秋收稻谷丰登。

于是,孩子们常喜欢悄悄跑到别家门口偷割“稻谷”,并常因此而引起父母们的争吵和动武。清乾隆《普宁县志》载该县中元节“至夜插香列烛于路”、“农民插竹挂纸钱于田中以祈谷”。七月半正值水稻扬花季节,此俗或许是农民祭稻谷之神,或许是祈鬼灵以助农事。

七月半中元节的民间习俗【第五篇】

在台湾普度的形式又分为公普和私普。私普就是以街、庄等居住单位为主的普度,从七月初一到三十,大家商议好时间轮流普度。普度时都会在门口摆设长长的供桌,摆上丰盛的菜饭以及其它的食物等,每盘菜上都要插上一枝香,俗称“拜门口”。同时,家家门前、檐下都挂盏圆形纸灯,一面写“阴光普照”或“庆赞中元”,一面为“路灯”,这是用来照引路途,使这些孤魂野鬼能找到可以供养他们的地方,又叫“树灯篙”。

公普又称为“庙普”,一般都在七月十五举行,俗语又叫“拜七月半”。通常以寺庙为中心,由庙寺主事者来主持。这一天,人们往往在街头巷口搭起法师座和祭孤堂,设起普度坛。普度坛中央悬挂着“盂兰盆会”的横幅或三官大帝像。祭孤台上立着几块灵位,有“男孤魂之位”和“女孤魂之位”,这是召唤各方没有主儿的“饿鬼”前来受祭。为了怕施食时“小鬼”抢不过“大鬼”,还特设“儿童男女孤魂之位”的灵牌。在坛前边摆有上下两层桌子:上桌放一个斗灯,下桌放神像、香炉之类。斗灯内放白米、古剑、铜镜、剪刀、小秤等物,以作避邪之用。另外,坛前还特设一排长桌,以供民众摆牲之用。中午过后,各家各户便挑起三牲、粿品、水果、纸钱、衣帽、竹笠等祭品前来祭拜。主事者分别在每一件祭品上插上一把黄、绿、红各种颜色的三角纸旗,并写上“盂兰胜会”、“甘露门开”等字形,以作纪念。之后便请和尚、道士各念其经,进行祭拜,仪式是在一阵庄严肃穆的庙堂音乐中开始的。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347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