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食品安全事故检讨书范例【推荐8篇】

网友发表时间 1930851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食品安全事故检讨书范例【推荐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食品安全事故检讨书范文【第一篇】

20xx年,xx县人民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省、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加强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领导,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用心探索新形势下的食品安全监管新机制,不断强化监管措施,保障了人民群众饮食安全,促进了食品产业健康发展。现将一年来的食品安全工作状况总结如下:

(一)认真做好《食品安全法》的学习宣传。为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下发了《关于组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通知》,各成员单位、各乡镇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提高了依法行政、规范执法的潜质和水平。各职能部门组织食品企业负责人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强化“企业是食品安全第一职责人”的意识,使企业自觉增强守法意识、质量意识和诚信意识。

(二)做好信息的收集和编发、发布食品安全消费警示。为及时反映食品安全市场信息,充分展示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共编发食品安全信息46期(市食安办采用20篇),其中食品安全监管信息27期(市食安办采用13篇),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动态信息14期(市食安办采用7篇),上报食品安全整顿动态信息5期。

为防范和减少野生蕈、亚硝酸盐、毒鼠强及高毒农药、食用草乌、农村红白喜事等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食品安全委员会及时发布了4期食品安全消费警示。

(三)加强对社会公众的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广播和发放宣传资料、张贴宣传标语、开辟宣传专栏等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提高了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社会监督意识,在全社会构成了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珍视健康的良好氛围。各乡镇及各成员单位在县城中心城区、乡镇市场开展宣传活动,发放宣传材料12600份,受理群众咨询5600余人,倡导健康向上的消费和消费维权文化。

强对社会公众的宣传教育和企业(经营户)的培训,督促企业自觉增强守法意识、质量意识和诚信意识。向社会公布了食药监、农业、质监、工商、卫生、商务等部门投诉举报电话。按照边查、边纠、边整顿、边规范的要求规范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行为,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和措施,建立了蔬菜残留农药定期监测制度、畜产品防疫消毒无害化处理制度、食品质量诺制度、索证索票制度、进货查验制度、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等相关制度,确保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深入推进。

(一)幸福签名,各监管部位按照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原则,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有效地开展了重点品种、重点环节、重点区域、重要时段食品安全整治工作。

(二)生产加工环节监管进一步加强。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加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小作坊的食品安全的监管,指导各食品生产企业和生产加工小作坊从原料、配方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建立了食品生产企业监管档案。全力抓好“四查、四建、四落实”:一查生产企业,督促建立全过程质量安全制度,落实企业主体职责;二查重点产品,建立分类管理、风险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落实风险防范措施;三查重点行业和地区,建立重点区域治理整顿机制,落实地方政府领导职责;四查自身监管工作,建立协调、有序、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落实相应的监管职责。全年共巡查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和小作坊96户次,监督抽查食品56批次(其中合格46批次,不合格10批次),查处违法食品案件10件,罚款金额万元。

(三)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得到进一步规范。县商务局采取“四项措施”加强生猪屠宰市场监管。严格执行《生猪定点屠宰场内部管理办法》、《生猪定点屠宰加工标准》,提高屠宰加工服务水平,保证加工肉品质量。着力加强屠宰场检验检疫工作,认真做好生猪宰前、宰中、宰后的检验检疫,严把入场检疫和肉品出场关,无“两证一标”的生猪一律不得入场,对检验检疫不合格的按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强化肉食流通市场的监管,加强了对集贸市场、厂矿等地的猪肉经营和流动摊点进行巡查,严厉打击私屠滥宰销售病死猪肉注水肉等违法行为。县城生猪定点屠宰场加工肥猪14936头,累计检出病害猪17头,按规定作了无害化处理。xx县畜牧局深入八个乡镇对乡镇屠工进行了《动物防疫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培训,共有乡镇屠工315人参加了培训,保证广大消费者能够购买和食用到放心肉。

(四)进一步加强餐饮业和学校食堂监管。县教育局强化目标职责管理,加强学校食堂、饮用水卫生等的监管力度,抓好学生的.健康检查和健康教育活动。做到“一不倒掉(留样不达8小时的不倒掉)、二不下锅(学校食堂用水和蔬菜未经检验的不下锅)、三不上岗(从业人员体检不合格不上岗,不穿戴工作衣帽不上岗、未签合同不上岗)、四不进入(山茅野菜等四类高危蔬菜和食物不进学校食堂)。县卫生局严格餐饮业许可准入,进一步推进餐饮业、学校食堂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加大对高风险食品、高风险餐饮单位的监督力度,组织开展学校食堂、农家乐、旅游接待单位、城乡结合部餐饮经营单位、小型餐饮单位及建筑工地食堂的专项整治活动,确保了餐饮消费环节的食品安全。

(五)各乡镇强化食品安全管理,消除食品安全隐患。以提高群众对食品安全知识的了解、增强群众安全意识和依法维权意识为目标,多方位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工作,营造了全社会关心支持食品监管工作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乡镇令品安全领导小组的平台优势,利用街天、重大节庆日前,组织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合开展食品安全检查,重点对学校食堂、单位用餐食堂、旅馆餐馆和食品加工、零售经营户的食品安全检查,进一步肃清的不良食品在市场的流通,有力的保障了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

(一)巩固和完善了农村食品安全监督网络建设。加强对各乡镇食品药品安全协管站督促和指导,做到机构、人员、制度、职责落实到位,完善了各项工作制度,层层落实了监管职责,进一步完善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县、乡、村三级食品监管网络,把食品监管触角延伸到农村基层,营造了农村食品监督供应网络建设的良好市场环境;开展了乡镇食品药品安全信息监督员培训,提高了食品安全信息监督员识别假冒、伪劣食品的潜质。着力完善“12315”举报点网络,加强了农村食品安全监督网点建设,为有效打击农村生产、销售假劣食品的违法行为筑起了一道安全屏障。

(二)开展了农村食品安全供应网络建设。以全面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项目建设为契机,建立和改造农村食品药品经营网点,累计建成“万村千乡”农家店103个,举办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店长培训会,取得了店主满意、农民满意、上级满意的良好实效,使之成为我县农村现代流通网络的终端和为“三农”服务的前沿阵地。

(三)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信用体系建设成果,把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经验和做法推广运用到全县的食品行业,促进了食品产业健康发展。按照“突出重点、全面推进、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的工作原则,在做好宣传、培训工作的同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狠抓管理制度落实,小街镇食品安全示范乡镇建立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年来,我县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在市食品安全委员会的关心指导下,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各成员单位、各乡镇的共同发奋,我县食品安全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体此刻“四个没有”:全县没有发生一齐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没有发生一齐因食品安全问题致人死亡的事件,没有发生一齐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没有发生一齐因有害食物而致病致残的事件,全县人民的饮食安全得到保障。

(一)我县食品检验检测机构不建全,现有食品检验检测设备差,技术力量薄弱,不能满足目前工作需要。

(二)仍有部分食品生产经营消费单位按规定要求的各种台帐记录不全。采购索证索票台帐登记不全,记录简单。

(三)市、县机构改革尚未进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能调整尚未交接,监管体系有待进一步理顺。

(四)监管协调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各部门间协调配合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

(一)继续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职责制。继续把食品安全工作纳入目标考核范畴,层层落实安全监管职责,健全食品安全协调机制,完善食品安全监管各项工作制度,为食品安全工作深入地开展带给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二)继续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加强沟通协调,加大联合执法力度,按环节监管、分兵把守的原则,做到职责明确,措施具体,监管到位,将监管工作重心下移,加强农村市场监督管理和综合整治,继续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

(三)加强食品安全信息报送和发布工作。建立畅通的信息平台,按时报送食品安全监管相关信息。根据不一样季节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的特点和性质,向群众带给科学、准确、及时、公正的食品安全信息,增强人民群众的消费信心。

(四)认真组织好节日食品市场专项检查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节假日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对重点地区、重点环节、重点品种进行集中整治,组织开展好联合执法检查,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和有毒、有害食品的行为,确保节日期间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

(五)加大对食品安全知识、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的力度和覆盖面,把食品安全宣传工作贯穿于食品安全监管的全过程,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宣传食品安全形势,加强《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工作,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维权意识和参与意识。

(六)继续推进农村食品药品“三网”建设。进一步完善组织机构,加强对协管员、信息员和监督员的培训,进一步规范群众宴席的管理,消除和减少农村食品安全隐患。

(七)深入开展食品安全整顿工作。继续采取有效措施,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发奋构建起食品生产、流通和消费各个环节的综合监管和质量安全保障的长效机制,促进食品生产、流通和消费单位诚信自律,不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深入推进整顿工作,确保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取得实效。

食品安全事故检讨书范文【第二篇】

为切实抓好我镇食品安全工作,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及时有效的处置重特大食品安全能够最大限度的保护全镇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生产法》、省《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实施办法》等相关规定,特制定本预案。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镇辖区内。

第三条组织机构

(一)镇政府成立食品安全领导小组

组长:(镇长)

副组长:(副镇长)

成员:各村(社区)主任。

(二)成立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第四条职责分工

(一)食品安全领导小组职责

1、负责研究部署、指挥协调、检查督促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研究解决食品安全监督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2、向镇食安办及时上报安全信息和工作情况。

3、组织公安、工商、卫生院等相关职能部门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努力创建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处置安全重大事故并积极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4、负责建立相关人员、物质、经费等保障机制。

(二)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职责

1、协调镇食品安全领导小组,抓好辖区食品安全的监督指导工作。

2、配合上级相关部门抓好食品药品从业人员的健康体检等工作。

3、负责辖区内安全事故现场的应急医疗救护和患者转送工作。

第五条监测

建立健全并完善现有食品监测系统,对重点单位、重点企业、重点行为实行重点监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纠正。

第六条责任报告人与报告程序

(一)责任报告人:辖区内所有公民。

(二)报告程序:凡发现食品有安全隐患或发生安全事故后应立即上报镇政府办公室。

第七条按照相关文件及精神,信息报告与发布统一一口径,正面安全,防止炒作,减少社会恐慌,维护社会稳定,重大食品事故由区政府发布。

第八条建立健全高效的组织保障系统

为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做好预防控制食品安全事故的准备,各部门、各村(社区)、各生产销售加工企业,必须从维护社会稳定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出发,必须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己任,建立健全相应的领导体系和应急反映体系,在思想上、组织上做好应对准备。

第九条经费保障

镇财政所和相关职能部门应安排一定的专项经费,保障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食品安全事故检讨书范文【第三篇】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减少食品安全事故造成的危害,最大限度地保障师生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制定本预案。

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在全校范围内树立食品卫生安全意识,预防和控制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组织领导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预防

1、在食品供应过程中或学生用餐发现食品感官性状可疑或变质可疑时,经确认后,立即撤收处理该批全部食品并取样送检。

2、班主任发现可疑病情后,及时报告校医室,由校医初步检查,采取措施对症处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3、如确定为食物中毒,应迅速做好以下工作:

4、初步诊断、治疗、护理患病师生,对病情较重者应迅速转送到上级医院进一步治疗。

5、立即报告学生处,报告内容有:发生中毒的地点、时间、中毒人数,主要的临床表现,可能引起中毒的食物。启动应急预案。

6、学校主管领导亲临一线协调有关单位和部门的抢救,立即向市教育局报告。

7、收集相关病情信息,协助卫生防疫部门及食药局餐饮科进行事件调查、处理。

各部门工作职责:

1、发生中毒事件的食堂立即停止食品加工、供应活动。

2、由校医负责立即向上级卫生防疫部门及食药局餐饮科报告,报告时间距离发病时间不超过1小时。若怀疑投毒则向公安部门报告。

3、校医会同食堂工作人员保护好现场,封存一切可疑食品及原料、工具、设备,保护好中毒现场和食品留样,防止人为破坏现场,等候卫执法部门处理。

4、班主任负责协助校医护理患病学生,如发现人数较多,治疗护理在班级进行。对已确定重病师生负责转送医院治疗。

5、学生处做好师生思想工作,稳定学生情绪;负责家长的疏导工作;向新闻部门做好解释工作;协助学校领导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6、校医要深入各班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向患者了解食物中毒经过、可疑食品、中毒人数,并预测发展趋势。

7、办公室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保障机动抢救车辆、消毒用品的供应。

8、食堂负责人要协助卫生防疫部门作带菌检查和取证工作,按照卫生防疫部门的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

食品安全事故检讨书范文【第四篇】

为规范食物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及时高效、合理有序地处理食品安全事故,把损失减少到最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天津市食品经营许可管理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要求,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食品生产经营者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牢固树立第一责任人意识,承担主体责任。

(一)及时报告。

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后,有关人员应立即停止生产经营活动,封存导致或者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及用具、设备设施和现场。

自事故发生之时起2小时内向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报告,报告内容有: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单位、地址、时间、中毒人数及死亡人数,主要临床表现,科能引起中毒的食物等,并按照相关监管部门的要求采取控制措施。

(二)立即抢救。

在第一时间组织人员,立即将患者送医院救治。

(三)保护现场。

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后,在向有关部门报告的同时要保护好现场和可疑食物,病人吃剩的食物不要急于倒掉,食品用工具容器、餐具等不要急于冲洗,病人的排泄物(呕吐物、大便)要保留,提供留样食物。

(四)配合调查。

负责人及有关工作人员,要配合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部门进行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如实反映食品安全事故情况。将病人所吃的食物,病人中毒的主要特点,可疑食物的来源、质量、存放条件、加工烹调的.方法和加热的温度、时间等情况如实向调查部门反映。

对事故延报、谎报、瞒报、漏报或处置不当的,要追究当事人责任;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要组织力量做好中毒人员的安抚工作,确保不让事态扩大,任何个人不得自行散布事故情况信息,造成严重后果的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食品安全事故检讨书范文【第五篇】

为了有效应急处置我园内可能发生的重大食品卫生安全事故,确保事故处理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地减轻事故造成的损失,切实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促进学校教育的健康发展,特制订本方案。

1、领导机构

领导小组

组长:

成员:

主要职责:负责统一决策、组织、指挥园内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响应行动,下达应急处置工作任务。重大问题及时向教育局请示报告。

医疗救护组

组长:

成员:各班教师,保育员及食堂人员

主要职责:当发生食品卫生安全事故时,应立即向就近医疗机构发出医疗求援,拨打“120”医疗抢救电话。要及时果断将发病人员送到医院抢救。主动向医疗人员报告发病情况,做好秩序维护等工作。

2、机构职责:

统一指挥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处理,协调各方力量进行应急救援,控制事态发展。统一组织事故善后处理工作,落实整改措施,尽快恢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定期组织园内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总结、研讨,形成评估和反馈意见,并负责对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的年度考核与评价。

1、完善制度。在教育局下发有关制度和工作意见的基础上,要求对本园食品卫生安全制度进行全面修订完善。

2、强化督查。在领导小组的具体指导下,以各项食品卫生制度落实为重点,结合我园其它安全工作,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督查,督查结果以通报形式反馈到学校。

3、落实职责。园长为学校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安全监督员为直接责任人,食堂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分别在自己的岗位职责内负责。

4、加强教育。加强对家长、幼儿食品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丰富卫生知识,增强卫生意识,提高自觉性和责任感。

5、添置设备。学校要对照配备标准,逐步完善和提高食品卫生设施的配备。

1、报告制度。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发生后必须及时报告。具体为:师生发现少量(5人以下)轻度症状(如呕吐、腹泻)及时向组长报告;发现较严重食品卫生事故(指出现严重食物中毒症状者或出现5人以上相同症状的群体发病情况,下同),应立即向教育局或卫生监督局报告,同时立即启动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应急预案。在事故处理中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定时报告制度。

2、救援措施。一旦发生较严重学校食品卫生安全事故,由园长负责救援指挥。园长应当机立断,立即启动学校应急预案,按照预备方案,各就各位,组织救援行动。初步摸清症状,群体发病的还应彻查事故原因,排查发病人员,并建立动态性名册,防止遗漏。

3、医疗救援。学校发生较严重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应立即向就近医疗机构和卫生防疫部门发出医疗求援,并拨打“120”医疗抢救电话。要及时果断将发病人员送到医院抢救。主动向医疗人员报告发病情况,做好秩序维护等工作。

4、联系家长。学校发生较严重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应及时与发病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如实说明发病情况,不盲目猜测。做好学生家长思想安抚,防止过激行为发生。设立家校联络处,及时解答家长提出的问题,力所能及地为家长做好服务工作。

5、病源保护。学校发生较严重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后,应立即封存食堂菜肴样品、可疑食品,以便及时查找致病原因。

6、人员调度。事故应急处理人员由领导小组组长统一调度,办公室具体安排,必要时可向卫生防疫部门抽调人员支援事故处理。明确分工,落实职责,听从指挥,确保到位。

7、信息公开。保障广大师生和家长在事故发生和处理过程中的知情权,及时、准确做好信息公开,并如实向上级部门汇报,不瞒报、谎报。对一些谣传也要及时澄清,避免不必要的误解。

哈尔滨市道里区太平中心幼儿园

食品安全事故检讨书范文【第六篇】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品安全工作,提高我校处置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食品安全事故及其造成的损害,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按照《龙头市学校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龙头市教育局文件精神,特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

树立“责任重于泰山,安全第一”的思想,抓平时,敲警钟,以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措施果断,快速反应,高效处置。

(二)组织管理。

学校“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切实加强领导,成立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学校食品安全工作。成立群体性食品中毒处置领导小组,一旦发生群体性食物中毒,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处置领导小组协调开展工作。

组长:xx。

副组长:xx。

组员:xx。

各班主任。

食品中毒处置领导小组:

组长:x。

副组长:x。

组员:xx以及各班主任。

学校本着为学生和教师的身体健康的目的出发,在加强学校常规管理的同时,加强对食堂、小卖部食品卫生工作管理,一旦发生学生非正常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第一发现人应立即报告x或x、x(x),学校立即通知停止食堂的生产活动,停止小卖部的经营活动,并于1小时内向x市人民医院、x市人民政府和龙头市教育局报告。

2、以最快速度组织力量将中毒人员送往人民医院,及时拨打急救中心电话“120”请求救助,积极配合协助卫生机构救助病人。

3、封存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无关人员不允许到操作间或留样处。

4、组织教师组成陪护人员队伍,安排本校人员负责陪护,无关人员未经批准不准到医疗单位探视,以免影响治疗秩序。

5、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查,按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

6、落实卫生行政部门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把事态控制在最小范围。

7、根据领导要求,分别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态的进一步发展的详细情况。

8、确保饮食安全,做好消毒保洁工作。

(1)总务处做好学校各场所的消毒保洁工作。门卫要严格执行来访人员登记制度,卫生室要准备好各类消毒物品。

(2)开学前食堂、厕所、公共活动场地、进行全面大扫除及消毒工作,不留死角。开学后做到每日清扫,校园每月消毒一次,办公室、教室定期进行卫生检查。

(3)学生用餐做到专人管理,严格执行食品卫生加工的操作程序,做到生熟分开,清洗干净,餐具高温消毒,防尘防害。

(四)注意事项。

1、稳定师生情绪,要求各类人员不以个人名义向外扩散消息,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混乱。

2、如有个别家长来校探视,事件处置领导小组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和接待工作。

3、事故发生后,要注意维护正常的学习秩序和工作秩序,广大教师要做好食品中毒人员的思想工作。

4、如有新闻媒体要求采访,必须经过学校同意,未经同意,任何个人不得接受采访,以避免报道失实。

5、事件发生后,立即采取紧急措施,未经允许,一切外来人员禁止进入校园。

(五)事故报告、处置联系电话。

校长室:x。

办公室:x。

龙头市龙头小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食品安全事故检讨书范文【第七篇】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食品,是我们每一个人身体健康的支撑点,犹如一条潺潺流淌的河,如果人是河流,假如源头受到污染,那么整条河流也会受到同样的污染。俗话说得好: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是啊,如果不注意食品安全这一大问题,它将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生活,影响人民的健康。健康,何等重要!生命,何等可贵!我们要珍爱生命,就要首先做到食品安全。

难道你没有见过这样的情景。学校附近的小商铺、小地摊时常都是挤得水泄不通,我也很好奇地挤过去看看。啊,原来同学们都在购买5角钱的辣条和一些小吃。你们可曾想过这些食物有没有生产许可证,这家店有没有营业执照,这些食物中有没有添加剂或国家不允许的食品化工防腐剂呢?也许你们都没有在意过这些,只是觉得这些食品的口感好而且又便宜,就经不起这一堆堆垃圾“彩色食品”的诱惑了。

同学们,我倡议,我觉得我们应该去一些正规的商店去购买食品。

也许,你还见过这样的情景。还有,就是在学校附近的那些油炸摊点也是最不卫生的食品场所呀。

首先他们使用的油经常不换,更严重的也许还使用地沟油呢!而且还因为他们是在室外经营的,路边扬起的灰尘不时地飘落在食品上,你们想想这样的食品哪有什么卫生安全可信啊!

同学们,为了我们自己的健康赶快行动起来,拒绝这些三无食品、彩色食品,垃圾食品,加强自我保护的健康理念吧!

面对这一件件让人触目惊心,不寒而栗的事件,忍不住想这可真是吃荤怕激素,吃素怕毒素,喝饮料怕色素,想到这些,我就心惊胆颤,我不知道我们可以放心去购买的食品还有多少呢?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有权利制止这些违法勾当,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了解食品卫生安全方面的知识,为食品健康尽一份力。

食品安全需要你我的参与,也需要我们大家共同的参与。生命美好从健康做起,身体健康从食品做起,食品安全从我做起,让我们携起手来,为了我们的灿烂将来,为了我们的美好家园共同努力吧!

食品安全事故检讨书范文【第八篇】

我的叙事:

2014年9月中国乳业几乎一夜之间集体沦陷于三聚氰胺掺假事件。中国食品安全的四大制度体系随即面临反思和重构。实际上,过去三十年来,在乳业就存在掺假与反掺假的搏斗。但是每一次的制度补救迅速被新的掺假盖过。这需要反思。

前车之鉴,殷鉴不远。2003年的疯牛病危机也让欧洲人再次惊醒,他们随即让负责食品安全的政府部门独立运作起来,从源头到餐桌一杆管到底。同样可以对照的是,美国仅仅一部《优质热杀菌奶条例》全文就近30万字,细到“饲料-原料奶-加工-市场”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办法。

在这个关系食品安全的全链条环节上,我们为什么经常出现掉链子?这是正在审议中的《食品安全法(草案)》需要面对的。没有如果。

但我们还是忍不住这样想,如果有更严格的食品安全制度链条可供约束,那么如下的事实绝对让那些曾经风起云涌的中国乳业巨头,比谁都积极呼唤严格的食品安全制度安排。

10月16日,蒙牛股价在港元左右,摩根大通给予蒙牛乳业的目标价却是港元,中金在建议“卖出”蒙牛乳业的同时,更是仅给出港元的目标价。急挫自三聚氰胺事件爆发以来——整个中国乳业上市公司市值蒸发了超过200亿元。

在较悲观的预测中,中国乳业板块的市值还将继续蒸发几十亿元。

这是制度缺失的悲剧。

可以作为对照的是,美国食品与药物局、美国保健与公共事业部和美国公共卫生署联合颁布的《优质热杀菌奶条例》——最初版本颁布于1924年,全文近30万字,涵盖了“饲料-原料奶-加工-市场”全过程的监测监督管理办法。

10月23日至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举行。是次会议,《食品安全法(草案)》将进入三堂会审。

根据中国《立法法》规定,一般法律草案经过三次审议后通过实施。此前《食品安全法(草案)》已经全国人大会两次审议。

《食品安全法(草案)》第一次会审还是2014年的12月26日。直至2014年8月份才进入二审。“如果不是随后发生的三聚氰胺事件,三审不会这么快。”相关法律专家表示。2014年生效的《物权法》就曾经因各界争议较大,在立法机关经历了七次审议。

但仅仅时隔两个月之后,即再次审议《食品安全法(草案)》,食品安全的制度通道已经尽快建立,已经成为共识。

四大监管体系迷思

在三聚氰胺问题暴露之前,中国奶业协会顾问王怀宝告诉记者,河北省奶协动了很多脑筋,期望彻底解决三鹿集团曾经出现过的掺假问题。为此包括购买摄像机,到当地掺假物资销售最猖獗的某县采集证据。

“河北奶协多次跟县里的监管部门反映,奶协还录下像来,也没解决问题。”王怀宝说道。在《食品安全法》出台之前,一杯安全的牛奶,存在于法律法规、监管体系、质量认证体系、国家标准体系等四大安全体系交叉框定的食品安全范畴中。

《产品质量法》、《食品卫生法》等构成的法律法规体系;多部门各有分工形成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系;质量认证体系,现有乳与乳制品的认证主要包括体系认证和产品认证,其中为主的体系认证包括iso体系、gmp(良好生产规范)、gap(良好农业生产规范)和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等等;数以千计的通用食品相关标准以及250条左右的乳品相关标准构成的国家标准体系。

在上述四个维度中,饱受诟病的争议点之一就是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在记者采访中,多个熟悉行业状况的人士提及监管环节的遗漏和缺失。

一些乳业内人士相信,10月9日正式公布施行的《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虽然部分承袭了国家层面的分段监管,但由于明确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负总责”,能从制度上限制过去存在的各部门之间相互推脱的现象。

即使如此,一位浸淫乳品行业几十年的权威人士告诉记者,彻底根除现有危及乳品安全的实际问题及潜在威胁需要追溯他的源于流。

乳业掺假乱象

中国乳业与掺假搏斗了30年。

1978年时,中国存栏奶牛共48万头,年产原料奶97万吨。48万头奶牛中,国营的奶牛场饲养着37万头(农垦系统27万头),占总头数的%,集体饲养8万头,个体饲养3万头,仅占%。

“1978年开放了允许私人饲养奶牛的政策,少数散养业主为了生奶赚个好价钱,开始动脑筋掺假”,上海奶协副秘书长顾佳升告诉记者。

顾佳升曾在某大型乳业公司主管过多年技术部门。包括他在内的许多乳企技术主管发现,总是需要不断开发各种现场测试用的“快速测试盒”,而且从过去发生过的四个掺假阶段的“攻防”来看,掺假手段往往领先于检测手段进行应对性的“技术升级”。

早期收购生奶单纯以重量或容量计价,或以感官评定等检测为辅。掺假者多数只掺水,顾佳升解释道:“如果掺入清水的量不超过15%,感官评定一般难以察觉。”

为应对掺水,乳企鉴于单纯掺水导致牛奶比重降低,增加了在现场测试比重项目应对。掺假者就在掺水的同时,掺入米汤、豆浆、面糊、盐、化肥、牛尿、泥灰等物质以提高比重。在这第二个阶段后期,企业纷纷增加滴定酸度、碱度(玫瑰红试验)、淀粉、杂质度、冰点测试等辅助项目应对,但效果不甚理想。

反掺假的失败,导致在上世纪80年代初,发生了食用奶粉中毒事件。后经查实,掺假者在加水之后,为了增加比重添加了土墙上析出的土盐,而土盐中含有大量亚硝酸盐。

乳企为此引进了手动浊度脂肪快速测定仪,实行“以脂论价”办法。

但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一作法随即催生了掺假者使用“伪乳脂肪”类的乳化鱼肝油、植脂末等新手段。

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为抗拒乳业掺假进入化学微溶品的入侵,国内乳业企业引入“洋枪洋炮”,是为乳企抗掺假的第三阶段。

例如用进口的牛奶成分自动红外快速分析仪(利用脂肪、蛋白质和乳糖里的某些基团对红外光的吸收原理独立测定后再作数据处理)替代浊度脂肪测定仪。如此一来,原料奶收购时可以同时检测脂肪、蛋白质等成分含量,并据检测指标实行“按质论价”。

但不幸的是,随即出现了新的应对掺假手法。如大量的“伪乳蛋白”类开始大行其道。这又以豆浆、尿素、蛋白精等为甚。

这期间甚至出现了“地下研究机构”专门研制、销售同时掺假“蛋白和脂肪”两大主要指标专用的“二合一”复合添加剂,提供给非法收奶站或挤奶站,以蒙骗现代化检测仪器。直至这次三聚氰胺的集体爆发。

在这之前,对“有抗奶”等问题乳品的关注,使得掺假与反掺假斗争随着原料奶收购价的上涨更显激烈:企业增强了抗生素残留量检测,化解抗生素的添加物应运而生;由于掺入各种添加物难免增加细菌污染机会,“地下研究机构”又开发了“杀菌液”、“消毒剂”之类的“新产品”。

顾佳升表示,30年的乳业反掺假博弈,需要对食品安全监测“路线”的.反思。

此前的“检测安全”路线,主要是通过检测手段的推陈出新,或者是单纯增加抽样检验的频率和数量,并不一定能提高安全性,反而会使成本高得无法承受。在乳业竞争白热化阶段,为了成本计,很容易在监测环节方面出现漏洞。这次三聚氰胺事件在乳业内集体爆发,正好印证了这点。

顾相信,被动的堵漏式的“检测安全”已经不合时宜,而应将安全方向转向“过程安全”。

美国经验

“检测总是滞后于食品安全的需要。”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安全系主任袁建对此有过多年的研究和体认。他从美国的食品安全体系的演变中看到,直到过程控制的思路得到深入贯彻,才使得美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得到很大的改观。

其实,食品安全也一度是欧美国家的头疼问题。直至2003年,欧盟仍有疯牛病的爆发,即说明食品安全制度链条构建并不容易。在这方面美国已经走在前面。

“工厂把发霉的火腿切碎填入香肠;工人们在肉腚上走来走去并随地吐痰;毒死的老鼠被掺进绞肉机;洗过手的水被配制成调料……”,这些读起来令人作呕的场景,来自美国作家厄普顿·辛克莱上世纪初对芝加哥某肉类食品加工厂的描绘。

一个说法是当时的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阅读该书时正在白宫吃着早点,读到上面那一段时,罗斯福大叫一声,跳起来,吐出口中尚未嚼完的食物,又把盘中剩下的一截香肠用力抛出窗外。

辛克莱到芝加哥的肉联厂里和工人们一起生活了七周,亲眼目睹和听说了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和细节,他本意是为劳工权利呐喊,却无意中揭开了当时美国食品安全的黑幕——后来他曾就此调侃说,“我想打动公众的心,不料却击中了他们的胃”。

“击中胃”的结果是,1906年2月该书出版后,美国国内肉类食品的销售量急剧下降,欧洲削减一半从美国进口的肉制品,美国整个畜牧业陷入一片恐慌。而书中暴露的美国肉品加工行业的种种内幕,在新生的城市中产阶级中,引发了对食品安全和卫生的强烈反应。

罗斯福专门约见了辛克莱,并责令美国农业部调查肉联厂的情况,后者调查的结论是“食品加工的状况令人作呕”。

危机带来转机。

在舆-论的强大压力下,当年6月美国国会即通过了两部联邦法律——食品和药品法案以及肉类检查法案,并建立了以化学家威利博士为首的11名专家学者组成的班子,后者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雏形。

如果说两部联邦法律和威利博士班子是辛克莱无意埋下的两颗种子,那么如今这两颗种子已枝叶繁茂,除了纷繁复杂的法律法规及监管体系之外,袁建认为一个重要的转变就是“危险分析与关键控制点”及其代表的过程控制思路——1993年,美国副总统领导的国家行为审查小组发表了一份报告,建议政府和企业逐步建成一个预防性控制体系,并特别敦促实施“危险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即随后风靡世界的haccp。

haccp水土不服?

在美国着手建立“危险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haccp)后,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所规定的具体预防和保护要求,也逐步明确为建立在风险分析的基础之上。美国监管部门由此通过对食品和饲料中的某些成分的控制,构建出相对完备的危险性预警系统。

而且,一些国内的食品安全研究者发现,由于美国在这一系列举动的操作中,注重信息披露及吸收意见的充分性,效果尤其显著。

例如,通过对某反刍类动物蛋白饲料的禁令来预防疯牛病的传入。在通过立法实施该禁令时,美国政府遵照现行的行政管理规程条例(apa)在联邦注册公告中解释为什么采取该行动,包括危险性说明,评价来自于企业、科学院、公民和政府机构的评论、发布法规。

而另一个预警的例子是食品添加剂、动物药品和杀虫剂在上市前的审批制度——在生产者提供出行政管理机构满意的安全证明之前,产品不能上市,而当审批产品的申请提交时,需要极为详尽的资料。

这一套体系也随即被引入中国。

“几年前中国乳品加工行业就引入了haccp认证”,中国奶业协会的一位内部人士透露,2014年中时,通过haccp认证的中国乳品企业就有1/4,“到今年,恐怕除了极少数规模很小的企业,应该都通过了。”

haccp认证已经成为食品安全质量背书的代名词。

最早出现三聚氰胺问题的三鹿集团,过去宣传的“亮点”即包括1000余道程序和通过haccp认证等等。

需要耐心追问的是,haccp为何在中国出现水土不服?

9月17日,国家认监委下发通知,做出对三鹿集团的三项处理决定,包括:责成各有关认证机构,按照相关程序,撤销该企业及其产品相关认证证书;责成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按照相关程序,撤销该企业的实验室认可证书;责成河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按照相关程序,吊销该企业出口食品卫生注册资格。

两天之后,国家认监委发现蒙牛、伊利和光明等三家企业生产的液态奶在国家质检总局开展的液态奶专项检查中被检出含三聚氰胺,又向各有关认证机构下发通知,责成相关机构对上述三个品牌涉及获得认证的企业及产品逐一进行全面检查,“重点检查原料进厂和成品生产检验环节的认证实施过程,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做出严肃处理。”

haccp认证的本质就是用过程控制来替代检测把关,但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多数“折”在三聚氰胺检测中乳品企业,均在此前通过了haccp认证。

“出了食品不安全事故,企业固然有责任,但是授予认证证书的机构责任更重大,情况类似于注册会计师事务所造假”,一位国家认监委的技术专家告诉本报,“作为国内的企业,不论出于什么目的,确实是掏了大把的钱,请你来做出一个有效的保证体系的。你收了钱,也给出了让社会和公众相信的保证书,现在出事了,你的责任何在?”

“即使不检测三聚氰胺,原料奶在掺入三聚氰胺后,蛋白质含量会虚高,那么奶粉的‘得率’指标必然发生异常波动。这在奶粉制造企业里是个至关重要的控制目标”,旅欧乳业工程师施大生也为haccp认证企业的集体沦陷深感痛心。

三聚氰胺除了会使奶粉的‘得率’指标异常波动外,能源等消耗指标也会异常,控制系统理应发出警报信号。

“按照haccp的要求,生产和质量管理部门依据过程控制信息反馈原理,理应立即启动过程调查和分析程序,同时扣押产品。现在事实是,问题产品不仅进入了市场,而且连医院的信息也返回了,三鹿才刚有所反应。”施大生表示。

水土不服,缺少解释性,真正的制度链条哪里出了问题?

当阀门失控

在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安全系主任袁建看来,三聚氰胺事件说明了食品链的过程安全始于原料,“仅限于加工环节是有漏洞的”。

加拿大圭尔夫大学动物家禽科技系奶牛营养学博士乔富龙认同袁建的这一说法,但他很怀疑有几个人或机构愿意真正盯住奶源,“现在是迫于压力,把防线拉到比较接近奶源的奶站上。”

9月24日,农业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卫生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展开全国奶站专项整治行动。根据9月22日“全国奶站专项整治视频会议”的部署,是项活动为期38天,分为四个阶段,“登记造册”之后,随即进行的是“质量抽检”、“整改提高”、“总结完善”。

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更关心本次行动的第四项任务——建立管理制度。专项整治小组此前的发言称:要推动奶站建立管理制度,完善收奶、售奶、消毒和质量检测记录。要建立奶站监督检查、例行监测等制度,推动建立奶站监督管理的长效机制。

“对于奶站监管的长效机制短期内要形成是很难的”,河南某乳企负责人告诉记者,在过去,奶站常常被作为一个双重的调节阀门,“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希望外地大乳业公司进来的时候,常常被要求承诺奶源的保障。这个保障怎么操作?一些奶站就是这么起来的。“奶站还是乳业公司的阀门,后者市场情况好的时候,就放松阀门、降低标准,市场不好的时候,就关紧阀门,抬高标准。”

作为“阀门”的奶站大量兴建部分源于流通环节的利益,但乔富龙认为,另外部分原因是地方政府和乳业公司都把分散的奶农看成是一个麻烦,希望通过这个中间环节减少麻烦,“但麻烦消失了吗?这次事件告诉我们,根本不可能。”

在奶源的管理上,上海是个不多得的正面例子——在一些奶牛密集的省区,原料奶每毫升细菌有数百万个,而上海地区有9成原料奶细菌数在每毫升40万个以下,其中约有1/3在10万个以下。

接近上海奶业协会的人士透露,上海奶源的有效管理部分来源于吸收了丹麦经验。

上世纪60年代时,丹麦奶业联合会在bentolesen领导下的工作小组,对收购原料奶时如何选择检验内容,以及如何将其整合成一个有效的“项目包”的原则和方法,作了专题研究,形成了一套“生奶按质计价程序”。

1985年,上海专门派人赴丹麦学习,并于两年后开始分步实施了《上海市生鲜牛奶质量管理办法》,主要借助经济杠杆推进了上海地区的原料奶奶质量的提高。

在一份内部总结中,记者看到,上海奶协对源于丹麦经验的《上海市生鲜牛奶质量管理办法》评价很高,“不仅有效防范了掺假掺杂非法行为,而且对全面提高生奶质量产生了显著效果”。

制度补位

在通过地方的法规、条例强化乳业管理方面,各地进程不一。

北京东方戴瑞乳业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负责人豆明告诉记者,三鹿集团曾经对“以法制奶”有所寄望,曾经在2014年审议“河北省奶业管理条例(草案)”时提议,对于往原料奶中掺假的人员以及协助这些人进行“研发”的,处以刑罚。但是这项提议,后来并未进入更为实质性的文案之中。

按照旅欧乳业工程师施大生的分法,乳品国家标准可以分为四类:基础标准,例如术语、标签等;第二类工艺标准,包括对巴氏杀菌操作规范等;剩下两个是产品标准和检验方法标准;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是,奶业所执行的国家标准约为250个,主要是产品标准和检验方法标准,基础标准很少,工艺标准则几乎是空白。

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国家质检总局开始大规模实施驻场检验员的制度。“从国外奶业的经验来看,现场过程监管的内容和任务,主要是对实际的生产或制造全过程的规范性和稳定性,作完整的评估和判定”,施大生表示,在缺少原料奶的生产工艺、奶制品制造的工艺过程标准下,“即使派出驻厂监管员熟知全部乳品标准,但仅仅依靠‘检验标准’对照‘产品标准’作合格与否的结论,是很有可能出现很大偏差的。”

注:查看本文相关详情请搜索进入安徽人事资料网然后站内搜索食品安全事故反思。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1930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