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关于历史小论文精彩5篇

网友发表时间 277465

【导言】此例“关于历史小论文精彩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历史小论文【第一篇】

一、汗位(皇位)推选制度

(一)八王共治国政制中的汗位推选制

在16世纪下半叶,女真的所有部落被清太祖努尔哈赤统一,在这个过程中,八旗也被逐渐的建立,每个旗的旗主都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众子侄,也就是八和硕贝勒。在八旗的建立当中,互相之间的利益是平均分配的,没有统一的隶属,只对清太祖努尔哈赤服从。在这个时期,军事民主制对其的影响依然是巨大的。

在相关的文献中有记载,在1622年,也就是天命七年三月,清太祖努尔哈赤明确表示,在他之后要实行八王共治国政制度[1]。

(二)汗位(皇位)推选制的实施与皇太极继位

清太祖努尔哈赤还在世的时候,四大贝勒在后金政权中实力非常的高,大贝勒为代善,二贝勒为阿敏,三贝勒为莽古尔泰,四贝勒皇太极,在四个贝勒当中,四贝勒皇太极本人行事较为稳重,人很机敏,而且对汉语比较了解,所以,清太祖努尔哈赤更青睐于四贝勒皇太极。于1626年,天命十一年九月,皇太极继承汗位,在皇太极继位期间,他通过各种对策将三大贝勒的权势逐渐的削弱,1636年,天聪十年四月,皇太极被尊号称帝,定国号大清,并且改为元崇德。这也标志着清朝皇权的诞生。

(三)顺治帝福临继位

1643年,崇德八年八月初九月,皇太极突然病逝,在生前皇太极未立储嗣,更对新的建储制度未进行设立,这给汗位推选制的再度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条件,在一定程度上给最高权力传承制度进行了新内容的加入,其性质发生了变化。

皇太极死后,其弟睿亲王多尔衮与皇长子肃亲王豪格争夺皇位特别的激烈,使得继统危机一度的发生。后由五宫后妃所生子嗣中,以福临居长,成为了皇位的继承人,其中母孝庄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汗位(皇位)推选制向嫡长子皇位继承制的过渡与康熙帝玄烨继位

顺治帝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在这个时期,逐渐削弱了八旗王公的权势,汗位推选制也就此而终。1661年,顺治十八年,顺治帝因发生天花去世,八岁的皇三子玄烨为皇位继承人,此次皇位的继承,是以个人的意志选择的继承人,也是第一次成功的案例。

二、嫡长子皇位继承制度

(一)两废太子

嫡长子皇位继承是在康熙朝实施的制度,于1675年,康熙十四年末,止于1712年,五十一年十月,有三十七年的历史。在四十七年九月,康熙帝第一次废黜允礽。五十一年十月,允礽在第二次被废黜,虽然其在紫禁城内被软禁,但是生活待遇尚可。

(二)雍正帝继位

1722年,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病逝,胤禛利用康熙帝未宣布皇位继承人的事实,传出假圣旨,告诉所有皇子康熙帝已死,借机上位,而康熙帝秘密实施的建储计划也成为了秘密。

三、秘密建储制度

(一)秘密建储制度的建立是一个历史过程

秘密建储制度的建立有两个阶段,一个是政策的创新,一个是制度的创新,由三个皇帝经过多年的摸索、创新、对其进行不断的完善,这三个皇位为康熙、雍正、乾隆,嫡长子皇位继承制最终完成了改革和创新。乾隆帝完成了制度的创新,于1778年,乾隆四十三年,对秘密建储制度进行了进一步的明确,从而完成了制度创新的过渡。

(二)秘密建储制度是对中国古代皇位继承制度的创新

这里所说的建储制度创新,其实就是对皇位传承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在延续王朝统治的基础上,将常规打破,建储使用的是新的方式和规则,在实际当中被成功的落实。可以说,秘密建储制度的出现,对我国古代建储制度而言,是一大改革和创新。

(三)秘密建储制度的缺陷

秘密建储制度它是在封建社会晚期而诞生,以本质的角度来讲,它依然是沿袭王朝最高权力子孙后代皇位的传承,更是统治国家的工具,和嫡长子皇位继承制没有太大的区别。秘密建储制度有着自身的不足:在实施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皇储身份不是公开性的,和其他皇子相比,在教育、参政等方面没有明显的优势,使得皇储培养等方面造成一定的限制等[2]。

四、懿旨确立嗣君

1840年后,中国逐渐的成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作为清朝最高统治者,所拥有的决策权也只是部分,在这样的情况下,秘密建储制度也画上了句号。1862年—1908年,自同治元年至光绪三十四年,慈禧掌握清朝大权,历经四十七年,在此期间,慈禧懿旨确立嗣君,使得传承皇位和传承皇权长期的分离。

五、结语

清朝皇位继承制度是中国古代皇位继承独有的一种制度,它对中国社会近代化的转型带来一定的阻碍性,更是中国落后于西方国家的一大原因。

[ 参考文献 ]

[1]施莉琳。清初汗位推选制度的发展路径及其思考[J]。赤子(上中旬),2017(07):9—18。

[2]汤玉梅。清乾隆帝的秘密建储与训政[J]。兰台世界,2016(19):120—147。

精选历史小论文汇总【第二篇】

一、注重研究教材

对每1篇课文在上课前都做了深入的研读,并翻查了大量的资料,力求在给学生一杯水的时候自己能够有一桶水,力求把课文上得生动有趣,学生爱听。

二、认真备课

不光是备教材,更是注重备学生。新课标的精神之一就是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这首先就要体现在备课上,根据不同的个体设计相应的教案。力求做到不光要因材施教,更要因人施教,根据学生的特点去点拨引导。

三、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为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我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四、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导作用

新课标精神讲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不光要以学生为主体,还要尊重学生,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对话。

五、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不只要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还要让学生对过去、现在、未来有一个具体的、理性的认识,让他们参与到历史研究中来,培养他们的健康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以上五点,在教学过程我注意做到了。但在深度与广度方面还不够,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加强与改进。

六、不足之处

1、上课时有时会好高骛远,脱离中学历史教育实际,超出了中学生思维水平,这样不仅让学生没听懂本课内容,也对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起到不良影响。

2、主次不清。有时候针对一个历史事件一讲就一发不可收拾,虽然学生爱听,但一节课下来教学任务没完成,重点也体现出来。

3、面面俱到,没有重点。上课时生怕会遗漏知识点,眉毛胡子一把捞,这样不仅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学生对于本课的内容也印象不深。

4、探究与实践课没有积极开展起来,新课标精神中是很重视探究与实践的,但在教学过程中总是找借口予以推掉。

5、学生科目较多,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学生有时课下不及时复习背诵,以至于考试成绩不理想。应该是老师力度不够,魅力不大。此外,作为一名受传统教育模式影响下的历史教师,深知自身的缺乏,故要求自己在课前做到全力以赴地备课,多方面去搜集相关进行资料;注重研究中学教学理论,积极参加科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主动承担学校的公开课;并能经常听其它有经验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

总之,在经过一个学期的历史教学,收获很多,感悟也很多。以上就是我在本学期的一些体会与粗浅见解,自身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今后仍要不懈的努力,也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取得好的成绩!

初中历史的小论文怎么写【第三篇】

摘要:初中学习时期进行历史教育,并不是单纯满足应试的需要,其更为重要的是推动学生历史学习动力,完善学生历史知识掌握度。初中历史教师在进行教学期间,不应过于追求学生取得的成绩,还应重视学生的学习状态与过程。与传统讲授模式相对比,情境教学属于一种良好的教学方法。将其应用于初中历史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还能够活跃课堂学习氛围。本文就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情境教学;初中历史;应用

引言

分析当前初中历史教学,发现其并不能适应教育事业发展。为实现教学改革目标,初中历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在教学实践中,初中历史授课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时候受到一定限制,降低初中历史教学效率。为改善这种教学现状,初中历史教师就得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采用新型的教学模式,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实践证明,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

一、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与设计原则

相对传统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该种教学方法可将学生的情感与认知有效结合在一起,增强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性与主动性,在强化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初中历史教师应用情境教学方法展开教学,可根据具体的课堂内容设计情境,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感悟。同时教师还可利用语言设计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促使学生体验到人物与事件中包含的情感,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度。采用这样的方式进行教学,有利于强化学生历史事件的记忆。

在情境教学中,需要师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交流。根据教师创设的情境,学生提出问题。而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引导,加深其对历史研究的感悟,激发学生对初中历史学习兴趣。该种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必须以人的活动和环境作为基础,以此才可创设出符合历史情境的教学要求。可见,情境教学就应达到情感丰富与主题明确的要求。唯有满足这两项要求,才能够促使学生在情境在发现问题。当然,情境教学方法,必须充分体现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教师通过创设的情境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以此才能升华其历史情感。初中历史教师创设情境展开教学。

在此期间,情境创设需遵循相应的原则。首先,实用性。遵循实用性是增强学生历史知识的关键。唯有在此基础上,才符合情境教学模式的要求。情境教学并不单纯是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其更为重要是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了解。其次,真实性。历史事件与具体的任务都是在曾经真实发生过的,真实是历史知识最为突出的特点。教师创设情境的时候,应确认其真实性。

将真实的历史故事与人物展现于学生,加深学生对已经发生的历史事件和存在的历史人物印象。教师创设情境可贯穿其主观看法,但不应影响历史的真实性。最后,针对性。展开情境教学,初中历史教师应明白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用情境教学方法。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中的应用应具有针对性。根据情境模式选择适用范围。具体教学内容选择情境教学模式的章节,还应根据特定的历史事件与人物,才有如此才可发挥情境教学的作用。

二、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在遵循相应原则的前提下,才能够更好的应用该种教学方法。

1.善于使用多媒体。教学活动开展期间,教师要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得采用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任何新鲜事物都抱有好奇之心,喜欢形象思维。对直观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基于初中生的这一特点,初中历史教师就应善于使用多媒体,利用多媒体的图片、视频与声音等将历史事件还原。在形象、生动的画面与视频的激发下,学生就会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由此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

2.加强情感交流。翻阅历史教材,不难发现其中有着大量的文字与图片。从初中生的角度来理解,图片场景并不是非常的丰富,需与教师进行互动。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仅仅是照着课本讲解,并不会有任何的情感波动。但是情境教学不同。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才能够实现教学目标,教师才可将历史事件展现给学生。当然,教师还可将学生带出课堂,到具有历史气息的场所,如历史博物馆、烈士陵园等。聚集历史元素,增强历史情境,才能够发挥出情境教学的作用。

3.创设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情境教学,其实就是对某一历史事件发生采用问题的模式展现给学生。一般情况下,历史事件的产生都是矛盾被激发的结果。因此,教师应用此种教学方法,就应加强问题的创设。如,教师在讲解“大泽乡起义”的时候,数百名戍卒发往渔阳戍边,途中遭遇大泽乡大雨,不能顺利抵达目的地。这时候教师便可询问学生,遇到此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在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纷纷给出自己的答案。而这些答案均是对大泽乡起义历史事件了解的基础上,也是学生思考的结果。随后教师进行有效的引导,加深其对该节知识内容的印象。

三、结语

历史是初中教学非常重要的科目。初中历史教师在展开具体的教学中,可根据教学需要展开情境教学。应用情境教学,可显著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罗艳春。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4,14(9):876.

[2]林健。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4,12(4):80-81.

初中历史的小论文怎么写【第四篇】

一、让备课充满趣味性

教师只有不断的充实自己的知识,才能更好的传授给学生知识。所以,教师在课前备课的时候,必须要阅读大量的相关材料,在此材料中要尽量针对富有趣味性的材料进行选择,当然这些材料一定要与课堂教学的内容相关联,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这些材料的作用,激发学生对历史与社会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公元纪年”这一内容的时候,历史教师在课前准备一个“年代尺”的模型,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对模型进行观察,然后教师可以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回答。如:假如一个人在公元前16年出生的,在公元后16年逝世的,那么这个人在死的时候年龄是多少岁呢?”通过问题的推动下,促进学生边观察边思考,经过学生们的计算会有可能会有两个结果:一个是32岁,一个是31岁,针对这两个结果让学生们深入思考,引导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再一次对“年代尺”进行仔细的观察以及思考,这样学生会发现,出现在“年代尺”上的公元元年是公元1年而不是公元零年,在进行公元纪年的正确方法是:16+16-1=31(岁),通过这一系列的举措,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同时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掌握。

二、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是不容易的,而历史与社会的课堂更显沉闷,因此教师要不断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创新,不断的增加趣味,让教学更加生动。初中学生对新鲜的事物特别感兴趣,被扣人心弦和妙趣横生的故事情节所吸引,所以特别爱听故事,历史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们讲感兴趣的故事,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讲解“个人离不开社会”这一节时,历史教师可以通过借助“狼孩”这个典型的故事,将“个人离不开社会”这个问题呈现出来。然后给学生讲解我们国家为了培养祖国的后代提供了很多良好的环境,还有父母们为他们的无私奉献。这样不仅传授了知识,还做到了育人,促进学生刻苦学习,以后努力做国家的栋梁,回报社会,孝敬父母。这样的课堂有趣又有活力,自然可以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

三、通过课堂组织讨论,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

在历史与社会的课堂上适当的融入讨论的教学方法,可以颠覆以往传统的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要把自己当成学生的良师益友与学生保持平等的地位,通过讨论的过程中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从以往的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学习的过程,积极探索的新的知识,加强学生的求知欲望。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改善教学观念,将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来,让学生知道课堂的教学活动重点是需要他们参与的。尽量多提出一些带有启发性的问题。想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历史教师应该对问题进行精心的设置,保障课堂讨论的质量。教师在提出的讨论问题不仅要有深度还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加强知识的广泛性。在布置讨论题目时,教师还应该强调讨论题的目的与要求,同时将需要的参考资料给展示给学生。在讨论进行的时候,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诱导和启迪,增加讨论的趣味性,学生在回答不出来问题的时候,教师要适当的进行提示,减少学生的紧张度。例如:在讲解农耕文明时代(下)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掌握连绵不绝的中华重大事件,我会从“生活时间”去引导,去设计讨论题目。学生对这些新奇的事物很感兴趣,从旧石器时代距今约170万年的云南元谋人,到新石器时代距今约5000-4000年炎黄尧舜禹中的,人文初祖、禅让制、大禹治水。让学生进行讨论,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点燃他们的学习热情。

四、多为学生布置实践调查

在讲解《生活在社区里》的时候,历史教师首先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完成1篇相关的调查报告,内容主要是:学生生活所在的社区的面积有多大,有多少人口?社区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有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什么样的便利?整个社区的布局有什么样的优点,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应该从什么地方进行改变。鼓励学生绘制一幅关于改善社区布局的平面图,通过在课堂上展示学生设计的平面图。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在绘制平面图的时候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而且富有一定的趣味性;在教学中有关于社会以及社区功能等方面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有助于学生深层次的理解。在此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加强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同时在进行社会调查的时候,学生可以把课堂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历史与社会的课堂真正的充满了趣味性和活力。

五、注重课堂的导入,诱发兴趣

其实经过不断开发与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实际上历史与社会课的内容是相当有趣的,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感觉到这门课程枯燥的原因其实是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历史教师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法,老师讲,学生听,使课堂气氛越来越沉闷,因此难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调动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望,无法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历史教师在讲解中国红军长征的时候,可以先创设适合课本内容课堂氛围,利用音乐来渲染,可以播放歌曲《十送红军》。借助这首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让学生感到课堂充满浓厚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历史教师及时提问:井冈山的老百姓为什么要“十送红军”?整个长征路程上红军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红军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通过问题的切入,将整个课堂气氛推到最佳的状态,同时提出教学的重点,可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总之,历史与社会的教学重要任务就是要让课堂教学充满趣味性、充满活力,不仅是让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其目的就要提高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质量。为学生构建一个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告别以往的沉闷气氛,使其学生可以更充分的掌握所学的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对历史与社会的知识有强烈的求知欲望,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完成历史与社会的教学任务。

历史小论文【第五篇】

商鞅,又名卫鞅,是战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成功的改革家之一。他主张以法家思想治国,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让积贫积弱的秦国发生了质的改变,也为最终一统天下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军事基础。

一、商鞅变法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许多的国家为增强实力,先后掀起了各式各样的变法运动,而商鞅变法是其中最彻底、最有成效,也是政令延续最持久的一个。它的成功主要基于以下的原因:

(一)深度迎合了统治阶层的政治需求。

变法之前,秦国在战国七雄中实力较弱,“六国卑秦,不与之盟”。秦孝公即位后,决心奋发图强,改变落后面貌。卫鞅闻是令下,西入秦,因景监求见孝公。①留下了“四见商鞅”的美谈。商鞅变法深度迎合了秦孝公“变法求强”的政治意图,所有法令都围绕“富国强兵”展开,为秦国“图霸”服务。君臣二人及变法集团之间形成了很高的政治默契,虽然变法遇到很大阻力,但是最终还是赢得了胜利。能够取得秦孝公的肯定与支持,是商鞅变法顺利推进的重要前提。

(二)变法内容体现了“富国强兵”的发展旋律。

商鞅变法是较为典型的“战时变法”,受社会及政治环境的影响非常明显。当时各国征伐不断,“富国强兵”是主旋律,商鞅变法的《强秦九论》都是为增强国力、提高竞争力服务的。

1. 鼓励农耕,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在农业经济占绝对主体地位的奴隶制时代,“国富”与否直接取决于农业生产力的强弱,农业既是民生根本,更是战略保障。因此,商鞅变法的首要目标就是促进农业生产。第一,废井田、开阡陌 , 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耕者有其田,这是对奴隶制度的根本性颠覆,也极大激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土地私有制的诞生还促进了土地资源的整合优化,扩大了生产规模,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第二,奖励农耕,让农民多纳公粮以获得爵位,是国家对农业生产和农民劳动的一种高度认同。第三,确立新的赋税体系,调整不同行业、不同群体的课税种类及额度,特别是降低农民的赋税,突出“重农”导向。废除苛捐杂税 , 实现藏富于民。第四,统一度量衡,不仅打通了经济、文化的壁垒,而且促进了区域融合,对统一大势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

2. 奖励军功 , 打造强悍的军事帝国。强大的军力不仅是保境安民的基础,更是称霸列国的资本,军功爵制的改革也自然成为商鞅变法最关键的拼图,其核心便是“利禄官爵抟出于兵”。

商君为法于秦,战斩首一者,赐爵一级。②秦国子民无论家世显赫,还是出身布衣,要想加官进爵、获得封赏,就必须多立军功。新法给了普通百姓摆脱社会底层的途径,将百姓命运与国家命运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变法后的秦国,军士之骁勇、军力之强悍是山东诸国无法比拟的。同时严禁私斗,有效遏制了内耗,营造出积极向上、一致对外的氛围。

3. 推行郡县制和户籍改革,有效稳定社会秩序。推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将地方管辖权彻底收归中央,让法令直达地方。其次,改革户籍,规定所有居民都要进行登记,并实行连坐法,强制百姓相互监督,提升违法成本。上述政策的核心是增强社会生产力、规范社会秩序,为“富国强兵”的整体战略服务。

(三)依靠诚信和铁腕维护变法权威。

商鞅变法触动了奴隶主和旧贵族的根本利益,必然遇到极大的政治阻力。为使变法顺利推进,商鞅主要从两个方面维护变法。

1. 取得民众的信任支持。变法从徙木立信开始,变法集团的思路很明确,仅凭变法集团的力量,不足取得对反对势力的压倒性优势。因此将徙木立信作为变法的一种政治宣传,立信于民、立足于民,让民众参与,更使其遵从,自下而上地守法护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铁腕刑治反对势力。无论变法决心多么坚定,民众信心多么大,反对势力都会为自身利益奋力一搏。“于是太子犯法。

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黔其师公孙贾。” 变法集团为维护新法的绝对权威,毅然处置了公子虔和太子傅公孙贾,破除了“刑不上大夫”的铁律,给了反对势力以致命打击。无论是反对势力还是普通民众,都认识到了变法已不可逆,变法最大障碍得以清除。

(四)顺应了解放生产力的历史潮流。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春秋战国时期,正是中国从奴隶社会迈向封建社会的过渡阶段,秦国统一天下,成为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商鞅变法功不可没。它使劳动力得到了充分释放,生产力得到了迅速发展,新兴的地主阶级掌握了社会的主要财富,登上历史舞台。商鞅变法造就的崭新秦国,其优势对于山东诸强而言是全方位的,经济、军事、政治体系焕然一新,加上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其在列国征伐中游刃有余,立于不败。商鞅变法不仅重新划分了实力格局,也对后世秦国历代君王的统治打下了深刻的政治烙印。虽然帝国骤然而起,又骤然坍塌,但是封建制度取代奴隶制度的步伐已然不可逆转。可以说,商鞅变法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其顺应了历史潮流,满足了解放生产力的需要。既是时代造就了商鞅变法,也是商鞅变法引领了时代变革,书写出战国历史乃至中国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商鞅变法给“依法治国”带来的启示。

商鞅变法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虽时过境迁,但是其对当今社会的发展仍然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尤其是在推进“依法治国”层面,我们仍能从商鞅变法中汲取精髓,深化依法治国战略。

(一)依法治国必须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

商鞅变法成功的直接原因是因为得到了统治阶层的支持,同时也得到了最底层民众的响应。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统治者和国家的基础合二为一。因此,依法治国的总体方略和具体措施必须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资本主义之所以未能完成拯救中国的重任,就是由于其没有发动群众力量,站在了人民的对立面,因而被人民所抛弃。

历史在不断证明,凡是满足人民利益的,得到人民支持的,就能够蓬勃发展,凡是与人民意愿相违背的,不被人民所接受的,就要被历史裁汰。新常态下,依法治国也要坚持群众路线,保护人民的既得利益,更要发展人民的长远利益,使广大群众成为法制建设的坚实基础,才能够使依法治国发挥强大的作用,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发展目标。

(二)依法治国必须明确法治体系的核心。

商鞅变法是战时变法,核心是“富国强兵”,重点突出,主题明确。虽当时的法令在当下已意义不大,但是变法的精髓其实我们,法治建设的关键在于抓住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相对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因此,法治建设的重要主题就是大力发展经济,巩固物质基础。

当然,我国所面临的发展矛盾绝不仅限于经济发展一个方面,医疗、教育、科技等领域的发展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如医患关系紧张、教育资源不平衡、养老体系不完善等。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依靠法治,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学有所教”,使社会发展真正驶上平稳高速的运行轨道。亦如商鞅变法一般,所有措施都围绕“富国强兵”的核心展开。我国法治体系必须为国家发展服务,为最大程度地满足人民利益服务,为实现“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服务。

(三)依法治国必须保障执法必严和违法必究。

纵观建国之后的法治建设历程,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却没有达到理想状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执法不严和违法成本相对较低。从中央反腐的典型案例中可以看出来,执法权力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现象依然存在。

这给依法治国提出了一个严峻课题。依法治国,法才是治国的最重要标准,任何单位和个人绝不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

执法必严,需要解决好两个“端口”,一是在执法的顶端决不允许“以权代法”和“以言代法”等情况的出现,不能以个人或个别群体的意志代替法律意志;二是在执法的底端决不允许“中梗阻”和“权力寻租”等情况的出现,要将对执法的监督覆盖到每个环节。此外,还必须完善违法必究的惩戒体系。一是加强对社会违法行为的惩治,建立公正公平的法制环境;二是加强对执法主体违法行为的惩治,要使执法源头得到净化,打造廉政的政府形象;三是加强舆论引导,充分披露对违法行为的打击过程和惩处结果,如商鞅刑治贵族一样,使广大群众信服,更要使其遵从。

(四)依法治国必须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我国经济已不再适用两千年前农业至上的简单模式,而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体系。要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结果的优化,就必须发挥法治的保障作用。

我国已经初步构筑起经济健康运行的法律框架,但是还许多不足之处尚待改进。在这一进程中,必须始终坚持法律的主导地位,即便法律规定会有相对滞后的情况出现,也应在法律修改和补充的环节加以完善,而不应以过多的主观干预掣肘经济发展,这是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也是发展生产力的根本要求。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277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