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大数据局工作总结范文及下一年工作计划3篇
【参考阅览】此篇精品资料“区大数据局工作总结范文及下一年工作计划3篇”由阿拉网友整理分享,帮您减少加班熬夜,轻松写作尽在阿拉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区大数据局工作总结及下一年工作计划篇1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上半年,我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紧紧围绕数字化改革“1612”体系架构,聚焦“平台+大脑”新阶段新定位,锚定“突出‘大脑’建设,强化平台支撑,加快打造建设高水平网络大城市的动力源和能力集”目标任务,聚力提升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智慧化支撑水平,数字赋能精准战“疫”,“绍兴场所码”等应用全面上线,“浙里办”日均活跃数已达23万,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率%。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服务数字化改革主线,全面发挥“平台+大脑”支撑作用
1.坚持“健壮稳定”原则,推进平台规范化建设。一是细化数据管理规范。编制《数据库查探工具操作手册》、《“应用系统”数据资源编目、归集工作流程图》等技术规范,明确数据库探查工具使用方法,完善数据目录质量检测功能,强化公共数据资源归集管理工作规范性、标准性、实用性。二是完善网络安全制度。印发《绍兴市涉疫信息安全管理办法》《2022年电子政务外网安全工作考核计划》等制度,进一步为全市网络安全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2.坚持“共建共享”原则,聚力强化数据支撑能力。一是加速数据聚合力度。全面开展2022年信息系统普查和数据目录编制工作,重点推进“绍兴场所码”等13个重点应用场景及“人口基础数据”等数据库的数据归集。二是扩大数据共享范围。全面推动IRS平台数据共享功能完善,开通接口对接、批量数据申请、批量数据导出自动授权功能,并已通过验收。支撑“亚运在线”、“绍兴场所码”、公安流调系统等批量数据共享。迭代完善绍兴市公共数据共享平台嵊州共享专区相关功能。三是推进数据开发利用。迭代升级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功能,开设六大数字化改革领域开放数据专区。扩大公共开放数据应用领域,完成个人诚信分数据接口开发和调用支撑并实现授权开放。四是强化数据质量治理。完成“一数一源一标准”数据元管理功能开发并进入测试运行。做好运营运维子系统对接各业务平台核心数据需求调研,并完成功能初步设计。梳理高频共享数据清单,并做好持续跟踪和数据质量治理整改工作。
3.坚持“集约高效”原则,全面提升“两端”服务水平。一是持续做好“浙里办”城市频道运营运维。建立健全市县联动的运营运维机制,提升城市频道稳定性、安全性。截至目前,“浙里办”绍兴城市频道注册用户418万,年日均用户活跃数23万。二是持续做好“浙政钉”迭代升级。完善浙政钉通讯录,提高应用可用性。目前“浙政钉”激活率%,日活跃率%。
4.坚持“稳定可靠”原则,夯实基础设施“云基座”。一是提升政务云“算力”服务支撑。明确政务云利用率降配标准,上半年累计降配290台云主机,减少CPU1014核、内存3212G、存储,完成云资源相关申请事项136件,新增云主机156台。二是提升政务网络支撑能力。完成政务外网核心网络设备升级工作,更新升级政务外网核心路由及交换设备。三是提升视联网、视频解析智能组件支撑能力。完成全市电子政务视联网系统软件升级。根据部门公共视频应用需求,通过公共视频共享平台共享视频近1600路。累计保障疫情等视联网会议608场次。
5.坚持“安全可信”原则,织密信息安全“防护网”。一是开展常态化网络安全运营工作。以政务网络安全运营中心为主体,依托绍兴市电子政务网络安全监管平台,处置网络安全隐患。二是加强网络安全能力建设。建设政务网络安全运营中心,完成运营、建设方案制定,开展常态化安全运营工作。
(二)聚焦多跨协同应用建设,数字化赋能市域治理现代化
1.启动“为老服务一键通”应用试点部署。完成前期需求调研分析,以越城区“越老越福”项目作为我市“为老服务一键通”试点,通过手机、电脑以外的第三端--电视端的再开发,谋划“为老服务”绍兴特色应用,目前已经完成惠老助医、养老助餐、为老助洁、尊老助学、敬老助弱等五大常见场景开发,实现为老服务多方参与、精准服务、一键智达,并已在部分街道落地试点。
2.深化国家级电子证照应用试点“越行证”。与柯桥区、越城区联合申报电子证照社会化省级试点,并起草《做好电子证照社会化应用试点的实施方案》。对接市民卡公司,构建“越行证”融合居民服务“一卡通”应用场景,扩展“亮码乘车”、“扫码骑车”、诚信分等场景应用。
3.全面完成“数字孪生”试点建设。柯桥区“危险有限空间安全管理”、上虞区“化工园区安全管理”、诸暨市“公路路网运行管理”三个省级“数字孪生”试点全面建成,总结形成“数字孪生”试点建设经验,并启动试点经验全市推广工作。
(三)发挥大数据资源优势,实行数字化精准战“疫”
1.迭代完善精密智控平台。新增疫情防控“快编快转”功能,精准实现人、车、点等快编组,有效提升编组转运效率,目前6个区、县(市)已全部启用。起草《疫情防控精密智控平台线上线下一体化演练方案(脚本)》,组织开展精密智控平台和《战疫数报》培训及演练。编制市战疫数报区县“外溢风险管控”指标表,开发周边地市及区县疫情防控区域协查情况趋势研判图PC端和手机端大屏,督促重点人员应隔尽隔。
2.助力社会面疫情防控。启动“健康码”核酸检测人员赋码,应用“绍兴防疫申报平台”,共享调用健康码、核酸检测、重点人员等15个接口数据,及时追踪市外来绍人员旅居史,已累计接收申报27万余人次,比对信息4000万余次。
3.提升公共数据平台疫情防控保障能力。研究、开发人口估算和三区图的关联功能,做好疫情核酸数据比对工作和个人画像开发,重新梳理在绍人口库,导入户籍和流动人口数据,增加社保、医保、公积金、健康码、核酸、疫苗六大类标签。为开发平台告警功能和重点人员数据同步配置数据异常浙政钉通知功能。
二、上半年特色亮点工作
(一)全面建成统一绍兴市“场所码”。开发上线集成“健康码”、“行程码”、核酸检测报告、疫苗接种报告“四码合一”的“场所码”,实现“一次认证、一码通行”。自上线以来,分别在行程码核验、安卓手机适配、核酸显示优化、帮扫代办、核酸超时检测、后台负载均衡优化、第三方硬件互联等方面及“三统一”相关要求进行了迭代升级。先后多次在越牛新闻、绍兴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宣传。
(二)落实重点人员核酸检测平台。建立重点人员核酸检测规则库,并通过多种渠道告知市民赋码原因,提升赋码规则主动告知度。通过建设覆盖全市的重点人员核酸检测平台,数字化重点人员的核酸检测规则,并通过短信、语音等方式及时提醒当事人准时做好核酸检测。
(三)做好《公共数据条例》宣贯。印发《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浙江省公共数据条例〉宣传贯彻工作的通知》,分解我市宣贯工作任务清单,明确各地各部门职责,形成工作合力。组织召开专题培训会,邀请专家开展解读。开展《条例》“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宣贯活动,利用市政府门户网站、浙里办、公交车载电视等场所进行宣贯,推动构建公共数据充分共享、有序开放和安全利用的良好生态。
(四)加速“162”与“141”体系贯通。组织召开“162”体系与“141”体系贯通试点扩面启动会,部署“162”体系与“141”体系贯通试点扩面工作任务,拟发《关于做好“162”体系与“141”体系贯通试点扩面相关工作的通知》,下发体系贯通接口集成标准规范、界面集成标准规范、数据标准规范,并明确了部门工作责任,制定工作时间表。组织召开了“162”体系与“141”体系贯通培训会,邀请省级专家对省数字化改革框架解析和体系贯通进行解读。
(五)数字政府重大应用贯通落地。对127个省级重大应用我市应用情况进行前期摸底,印发通知进一步完善月报工作机制,将省数字政府建设6大领域重点改革任务要求纳入月报,要求部门按月报送重大应用贯通落地及向上对接情况。建立“一应用一专班”机制,抓好省级重大项目(应用)贯通落地。对重大应用贯通情况进行调研,印发应用贯通督查专报。33个省级统建应用中,23个应用已实现贯通,20个应用数据已回流。
(六)深入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深化政务服务应用。明确未认领事项目录清单,每周统计分发全市异常、超期办件、未归集办件情况。全渠道对接好差评系统,严格落实差评整改。推动一网通办向村(社区)延伸,提升全市村级大厅要素的完备度和准确性。截至目前,全市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率%。
(七)推进“亚运在线”应用建设。与市亚筹办联合印发《绍兴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第19届亚运会绍兴市筹备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成立“亚运任务在线”工作专班的通知》,成立工作专班,召开两次工作部署会。亚运在线”指挥大屏先已上线。以总任务书为指导、分任务书为基础,线上线下统筹推进任务梳理和拆解,54个大项共拆解成工作包665个。
三、下一步工作
下半年,市大数据将继续聚焦高质量全方位支撑数字化改革目标,推动公共数据平台向智能化智慧化迈进,深入推进“市域大脑”、“基层治理大脑”市级节点建设,迭代升级“场所码”“亚运在线”应用,建成运营网络安全运营中心,落实《浙江省公共数据条例》宣贯,初步建成数字孪生体系,进一步推动与之江实验室合作共建,数字赋能疫情防控,力争全市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建设水平进入全省第一方阵,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迭代平台基础,夯实数字化改革基础性支撑
1.提升“数字应用网”建设水平。加强云网一体化安全运营,探索建立云网一体化运营中心。围绕CPU、内存、存储等多维度,探索开展云资源应用健康度监测,建立应用云资源画像。开展政务云利用率评估及资源减配行动,提高云资源利用效能。探索政务云IPv6全链路支持。升级视联网系统,重点支持高清4K会议及移动端接入会议,做好视联网日常会议保障工作。
2.强化数据高质量供给能力。贯彻落实《浙江省公共数据条例》,全面加强数据资源体系建设。加强高质量数据智能服务,加大数据目录巡检力度,建立数据目录长效动态更新机制。切实做好健康码、疫苗接种、核酸信息、重点人员等疫情相关数据回流。深入推进绍兴特有数据资源“一数一源一标准”治理,试点数源部门参与制定数据清洗规则和数据质量评估标准,完善存量数据常态化治理和共享数据快速治理“两个机制”。加强部门分钟级数据共享需求个性化接口开发,实现数据共享日志多维护分析。升级市公共视频统一管理平台,实现在线申请、审批、授权、共享等一体化管理。
3.深化数据资源化利用效益。聚焦数字化改革6大领域,按照“一应用一数仓”的原则,深化数据仓建设应用。根据防控应用需求,建设疫情防控专题库。迭代优化已有专题库、主题库,利用数据标签功能,提升数据统计能力和群体个体画像能力。以2022年省市两级数据开放创新应用大赛为契机,探索公共数据和社会数据深度融合模式,多方位挖掘、重点培育若干个多跨场景重点应用。
4.完善一体化数字资源(IRS)体系。推进运营运维子系统与省市数字资源系统全面对接,实现数字资源申请、审批、开通自动授权,建立政务云资源市县分级审批机。优化应用目录管理,持续提高应用目录质量,以及应用和云资源、组件、数据目录和项目的关联度。
5.有序推进“1612”体系与“141”体系贯通。根据两大体系贯通的接口标准与界面标准,依托省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网关,建立完善“162”与“141”两大体系贯通的方法、路径、模式,推动“162”体系省市重大应用功能按需、有序、规范贯通。同时,根据省基层治理大脑建设指南,依托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梳理相关智能要素、模块的归集、共享、调用和服务供给。
(二)突出“大脑”建设,强化数字化改革智慧化支撑
1.探索市域层面“大脑”建设路径。基于各省级行业大脑能力市级贯通输出,依托市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结合本地特有个性化能力、组件,探索构建市域城市大脑,提升各领域应用预测、预警及战略管理能力水平。
2.加快提升市域“大脑”成熟度。强化“大脑”智慧化支撑作用,梳理行业各领域应用共性能力、共性支撑,提取归集具有普遍意义的模块、工具、组件,建立“大脑神经元”(智能集)清单,鼓励新场景应用开发充分共享复用“大脑”已有的模块、组件、知识库等智慧化能力,逐步构建共性能力、共性支撑按需建设、归集共享、复用迭代的螺旋式上升路径。
3.推进应用组件智能化建设。进一步开发、征集、提炼通用组件,持续推进对已上架组件的应用推广,被调用率达100%,年度总调用次数增长超100%,支撑可靠性达%。完善人工智能-视频解析能力的统筹、共享。
4.不断夯实“数字孪生”数据底座。加强全市“数字孪生”应用“IoT(物联感知)”、“GIS(地理信息系统)”、“BIM(建筑信息模型)”、公共数据等多元数据的归集与融合,提升对场景应用的仿真、建模、分析和辅助决策能力。
5.持续做好网络安全护航。抓好《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浙江省公共数据条例》等法律法规宣传贯彻,制定完善数据安全制度规范和配套措施。推动全市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建立市县平台在“数据开放环境安全”“数据回流安全”“数据使用侧监管”等方面的协同共治机制,强化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防护和数据全生命周期安全管控。
(三)聚焦改革重塑,打造实战实效大数据应用场景
1.做好“浙里办”“浙政钉”运营运维。迭代优化“浙里办”绍兴城市频道,拓展“浙里办”功能,综合集成绍兴特色服务,提高绍兴频道的活跃度和实用性。强化“浙里办”推广运营,引导群众企业“愿用想用爱用”,月日活峰值达1 5万,全年累计集成上架优秀应用20个以上。完善“浙政钉”部门和个人基本信息,提高用户活跃度;提升钉应用质量,应用月可访问时间不低于99%,访问量不低于100次/月。
2.迭代升级“场所码”系统。保障我市“场所码”系统平稳运行。下半年,将新增上线场所码自主申请小程序、短信提醒相关人员下载场所二维码图片、支持“浙里办”扫场所码等功能。
3.推进“亚运在线”集成应用建设。贯彻实施亚运指挥服务保障体制机制集成改革,推进“亚运在线”任务管理、工作协同和系统集成。聚焦棒垒球、攀岩等赛事,综合集成棒垒球BIM运维管理系统、攀岩VR等场景,打造特色赛事专题版块。
4.持续推进“为老适老”应用建设。进一步谋划“为老服务”绍兴特色应用场景,推进系统场景间的数据交换和对接,完善特色场景应用方案。
5.持续拓展“电子证照”应用场景。进一步开发“越行证”应用场景,对接市市民卡公司,完成亮码乘坐公交车、诚信分应用的开发并上线试运行。
区大数据局工作总结及下一年工作计划篇2
一、2019年工作开展环境
市委、市当局分手将XX区列为“数字当局”扶植、“数字当局”大脑扶植试点,我们以此为契机,在全国率先建成集“数据汇聚阐发、运行指挥联动、成果体验展示”于一体的智慧中心;在全国率先系统性地探索实践“掌上管理”新模式;在全国率先探索“一张图”社会管理利用等品牌利用。智慧XX扶植成效获得国家书息中心的充分确定,被评为“2019中国领军智慧城区奖”,我区“智慧城市”和“数字当局”扶植保持“走在最前列”。
(一)增强筹划兼顾。初次召开全区智慧城市扶植工作会议,在全市率先成立区级大数据治理机构,履行智慧城市扶植兼顾、牵引、整合和指挥职责;出台《XX智慧城区扶植三年行动及2019年重点工作计划》,从项目兼顾、资金投入、投资模式等方面,全面筹划好智慧城市扶植工作。
(二)增强根基支撑。一是建成两张网络。在全市率先建成由区属国企扶植的“两张网”,政务网实现 “区—街道—社区” 以及校区、园区、医院等地按需笼罩;视频专网建成高清一类探头13000余个,实现全区按需共享,实现“一网通全城”。二是建成智慧中心。智慧中心于11月15日正式启用,此中运行治理中心(IOC)已接入公安、消防、应急等系统,实现可视化及时监控全区各范畴动态指标,成为及时监测、精准调整、科学决策的紧张平台。
(三)增强数据对接。开展“汇数2019”攻坚行动,全面推进数据归集清洗共享,政务数据总量超亿条,物联网数据总量超388亿条,全区各种数据总量突破400亿条。共整理宣布信息资源目录2038项,形成“数据超市”供全区各部门开展数据查询、共享和利用,订阅数据跨越亿条;全面强化数据资源在采集、存储、利用、共享和开放等环节的平安治理,赓续晋升数据平安保障才能。
(四)增强立异利用。一是立异推动“一张图”可视化治理。建成了涵盖34类专题共328个数据图层的时空信息平台,基于该平台,在全国率先推广了“一张图”城市治理利用,先后推出了重大项目、危险边坡、视频监控等8个业务治理“一张图”。该平台已在综治维稳、环保水务、应急指挥等15个范畴普遍利用,挪用量跨越3000多万次,实现“一图全面感知”。三是立异探索“掌上管理”新模式。打造了“掌上大数据”、“掌上天眼”2个根基平台,在警务、城管、消防等N个范畴探索移动端掌上利用。“掌上大数据 ”已建成包括人口散布、经济指标、地皮空间等14个板块,实现27个单位主要指标动态更新生成阐发结果;“掌上天眼”已集成高清视频点万个、高空全景点635个,按水库、河道、易涝点、隐患点等20个类别进行编目,分类分级授权,帮助领导精准、快速决策。
(五)增强智慧民生扶植。一是整合办事门户。针对“一单位多号”问题,对政务微信"大众号进行整改,累计关闭、整合36个"大众号,基础实现“一单位一号”的目标。二是推进智慧社区试点。订定《XX区智慧社区扶植试点工作规划》,选取大运软件小镇(园区)、南坑社区、怡锦社区开展智慧社区(园区)试点。将公益WIFI、政务外网、视频专网、视频门禁等资源下沉社区,加强社区群众“智慧得到感”。三是组建智慧城市财产联盟。将智慧城市扶植与改良营商情况有机结合,智慧城市财产联盟正式成立,会员单位78家,成为政企、政研、政校沟通交流的紧张平台。同时,引导企业积极介入智慧城市扶植,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纳区内企业产品,为企业成长壮大提供“试验场”“跑马场”。
(六)增强政务信息化扶植。一是改进协同办公体验。在协同办公系统推出请休假、政务支配、会议室治理等系列特色功能,有效晋升了办公效能。该系统已有94家单位使用,系统累计办文量跨越90万件。二是推广视频会议利用。“区—街—社区”三级视频会议系统已接入全部街道和22个社区,共保障会议290余次,为我区30多个单位提供长途视频会议办事,视频会议已成为常用的会议形式。
二、存在问题和解决方法
XX区智慧城市扶植固然取得了一些造诣,然则在项目兼顾、民生办事以及智慧中心的运行治理机制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晋升空间。我局将依照智慧XX“12345+N”的整体架构和“智慧大脑、掌上当局、指尖办事”的“数字当局”革新扶植目标,环抱政务数字化转型、城区数字化管理、民生数字化办事,将智慧城区和数字当局扶植向纵深推进。重点做好“抓兼顾、抓平安、强根基、强利用、补短板”几项工作:
(一)抓兼顾
一是增强思维兼顾。以“数字当局”革新的“整体思维”和“互联网思维”,从用户体验角度优化政务办事流程和利用设计,以群众“来不来用、爱不爱用”的结果查验政务办事成效;二是增强绩效兼顾。以绩效稽核为抓手,增强各单位项目扶植全流程跟踪、后评价治理,转变重扶植、轻利用的现象。三是增强体制兼顾。结合互联网下层管理要求,订定运行治理中心运行模式和治理体制机制,支撑公安、应急、交通、城管、安监、查违、三防等范畴的运行治理与协同指挥。四是增强项目兼顾。遵循急用先行、集约共享的原则,兼顾各单位项目扶植,确保智慧XX扶植有序开展。
(二)抓平安
一是健全云平安防护体系。实现对政务云数据库、设备等的认证授权和审计管控等工作,实时发明平安风险,防止数据泄露,维护信息平安。二是增强数据平安保障工作。进一步健全数据平安治理制度,强化各部门数据资源在采集、存储、利用、共享和开放等环节的平安治理。三是增强症结信息根基设施平安防护。严格要求各运营单位落实平安生产责任,做好智慧城市相关产品和办事的靠得住性及平安性评测和风险评估,增强机房防护,全面晋升根基设施和症结设备平安程度。四是增强平安规范培训和平安意识宣导。通过组织集体培训和对重点部门的点对点办事,进一步增强全区各部门信息化治理人员的平安操作规范,晋升政务办公软件的使用频率。
区大数据局工作总结及下一年工作计划篇3
20**年,市南区大数据局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扎实推进“攻坚落实年”各项工作,攻坚克难、奋力争先,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加快推进市南区大数据产业发展。
一、20**年工作总结
(一)创新“双招双引”推进思路,数字产业发展质量不断提高
创新“双招双引”思路,引进大数据企业12家,引进内资亿元。在20**年度青岛市大数据重点企业评选中,市南区大数据企业萨纳斯获评大数据示范型企业,松立控股集团等4家大数据企业获评高成长型企业。格兰德等四家大数据企业产品分别获评20**年山东省二星级、一星级数字经济平台。市南软件及动漫产业园被评为20**年山东省成长型数字经济园区。我局积极制定企业配套扶持政策,争取200余万元专项资金,为省、市评选的大数据示范企业等标杆企业发放奖励补贴,助推市南区优质大数据企业做大做强。20**年全区规模以上大数据产业实现产值亿元,同比增长%。
(二)加速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智慧生活提档升级
市南区成立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起草发布了《“数字青岛”市南区20**年行动方案》、市南区智慧城市建设任务书及行动方案,顶格推进市南区智慧城市建设工作。不断丰富智慧场景,努力提升居民幸福感,依托“慧停车”应用实现停车资源共享;依托“青云图”阅读服务平台打造集线上办证、新书借阅、在线阅读、线下免费配送到家等功能于一体的市南区云图书馆。以颐中高山小区等为试点,对住宅小区进行整体智慧改造,打造立体化、智能化治安防控体系。
(三)推进政务服务平台建设,
一是依托青e办版,青e办市南区分厅于2020年6月30日正式上线,接入306项服务事项;率先上线11项市南区“智能办”特色服务事项,开发上线“市南夜经济地图”、“信用视界”“慧停车+”、“市南区名人故居”等8项区级特色应用;开展“一码通城”试点,加快证照数据汇聚,共梳理汇总43项电子证照信息。
二是完成市南政务网升级改造。优化网站整体页面设计,升级政务公开专版,建设英日韩外文网站,完成整体网站升级上线运行。
(四)全力推动政务信息化,系统整合扎实推进数据共享
推进数据共享应用工作,快速响应区级部门和街道办事处等基层单位的数据共享应用需求。20**年,共组织申请省市数据资源50余项,提供12项“即查即用”数据服务,组织全区各部门规范化整理600余个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协调各部门各街道完善市南区20**年公共数据开放清单和更新数据,各部门和街道办事处通过公共数据开放网发布500余个数据集,归集发布数据27万余条,数据归集率和挂接率均达到100%。
(
按照“应上尽上”的原则,实现我区48个政务信息系统统一部署于区级政务云平台,实现区政务云平台与市政务云中心平台监管和运维一体化,完成金宏办公系统、信用市南平台等重要信息系统迁移上云。定期对政务网络、政务系统进行安全审计,监控网络攻击和各种安全事件。全年共开展信息系统全面漏洞扫描12次,对发现的66个安全漏洞进行整改修复,安全漏洞(事件)处置率100%。
二、20**年工作计划
下一步,市南区将把握数字化转型趋势,扎实推进市南区“全面起势、奋力突破年”工作,积极探索新打法、新办法、新算法,重点从以下几方面谋篇布局。
一是强化数字经济赋能,助力产业转型升级。着力强化数字经济赋能,实施数字赋能千行百业突破行动,加快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产业化。探索建设大数据联合实验室,深入挖掘数据应用场景需求,营造良好的数据应用创新生态,为数字经济创业发展提供新平台。创新“双招双引”思路,加大对大数据企业政策支持力度,发挥软件园、动漫园等“多楼一区”创新、创业、创客载体力量,瞄准大数据产业细分领域,精准招商,做大做强数字经济产业集群。
二是先行先试,打造数字政府样板城区。推动“数聚市南”,力争公共数据集开放突破600项,30万余条。推动“高效市南”,提升“青e办”市南分厅掌上办事服务效能,至少接入亮点应用10项。推动“安全市南”,升级安全防护设备,部署态势安全感知平台,推进视频监控资源整合,全面提升安全防护能力。
三是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打造“青岛慧客厅”。深入开展星级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对4个街区20个社区进行智慧化改造,完成软件及动漫产业园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打造“慧城市”的“慧客厅”。
四是加快推进政务信息系统建设,打造政务应用大汇聚。按照“一中枢、两平台、两中心、N应用”总体建设思路,建设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平台,协同各部门业务需求,统筹推进市南区信息化项目建设,形成全区政务应用大汇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