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自我发展【范例4篇】

网友发表时间 1833641

【导言】此例“自我发展【范例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自我发展【第一篇】

关键词:英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对策

当前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给社会各个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也对高校英语教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掌握信息化教学能力,能够合理的运用信息化教学资源和教学技术,提高高校英语教学有效性。然而,高校英语教师能力发展现状和社会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深入解剖高校英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现状,从而根据现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一、高校英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现状

在高校教育现代化工程的推动下,高校英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然而与高校教育现代化的需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突出的表现为教师信息化教学意识不强,能力薄弱,不注重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一)信息化教学意识不强。教育实践表明,教师的教学行为往往受自身的意识影响。目前,不少高校英语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缺乏足够的重视,没有充分地认识到信息化教学对提高高校英语教学有效性作用,存在应付现象,在思想上缺乏主动性,英语教学中存在较严重的经验主义思想,不能积极应对信息化时代。(二)信息化教学能力薄弱。高校英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它不仅体现出技术性的特质,而且也具有很强的综合性。目前,不少英语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还处于简单应用阶段,教师资源整合意识薄弱,能力亟待提高,对网络教学资源应用方式过于简单。此外,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薄弱。信息技术要发挥应有作用,需要贴近高校英语课程教学实际,不少教师忽视信息化教学设计,导致信息技术运用过于简单,效果不显著。(三)信息化教学环境滞后。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既需要教师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又需要外在环境支持。目前,高校信息化硬件环境建设得得到有效的提升,然而软环境建设还存在很大的滞后性,缺乏浓厚的信息化教学氛围,信息化教学能力教科研活动严重不足。其次,资源环境滞后。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需要系统的信息化教学资源作为支持,而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大量人力物力。

二、高校英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对策

针对当前高校英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现状,★★本文具有可操作性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营造教师自我发展氛围。高校英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是教师自我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长期得不到发展,很大程度上和教师自我发展意识薄弱有关。因此,高校层面要注重营造教师自我发展的良好氛围。首先,注重信息化教学氛围营造。为了强化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意识,可以开展信息化教学能力大练兵活动;其次,将信息化教学能力作为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的重要内容。高校要进一步完善教师自我发展和评价机制,将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作为教师评价的一个重要标准。(二)开展专题学习培训活动。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需要教师掌握信息技术,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和英语课程整合的能力,这就需要发挥专题学习培训在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中的作用。首先,开展信息技术专题学习,通过专题学习提高英语教师信息化素养,使教师能够熟练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其次,开展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专题培训。英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一个重点是将信息化手段和英语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这就需要通过专题培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和课程教学整合理论和实践素养;第三,鼓励教师自主开展学习。在终身学习理念下,教师自我学习成为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重要路径,也是强化教师自我发展的有效路径。(三)注重配套工作协同推进。鉴于高校英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系统性,需要注重配套工作协同推进,从而形成完整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体系。首先,进一步优化英语教学硬件环境。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和升级,这就需要高校基于英语学科信息化教学的需要,不断优化既有的硬件环境,加强对信息化设备管理和升级;其次,提高学科资源开发能力。信息化时代下学科环境建设的一个重点是资源建设,高校要发挥既有的资源优势,进行数字化的处理,使既有的资源能够实现共享,同时根据英语教学的需要,开发配套的教学资源,从而优化信息化教学环境,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三、结语

总之,高校英语教师只有主动顺应信息化时代,不断提高信息化教学能力,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才能不断提高英语课堂有效性和教学智慧。作为教师,要进一步提高信息化教学认识,将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作为自我发展的重要内容,并借助不断的学习和培训等,提高信息技术和英语教学整合能力,成为信息化教学能手,让英语教学在和信息技术深入融合中升级。

参考文献

[1]司瑞瑞。TPACK视域下高校英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模式设计[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6(7):34-35.

自我发展【第二篇】

体育舞蹈能有效的改善人的身体形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体育舞蹈能促进青少年儿童身体的健康发展和正确的身体姿态的形成;另一方面,经常从事体育舞蹈可以减少人体多余的脂肪,有助于形成或保持一个自我满意的身体形态,从而有利于自信心的提高。而自我满意的身体形态对生活、学习、工作等各方面有重要意义。有调查表明,体育活动对大学生的身体自我描述有积极的影响,每周参加3次以上和累计达到1h的体育活动就能够提高大学生对自己身体描述的认识[5]。也正是因为体育舞蹈对身体形态的特殊作用,使得越来越多的人都主动积极的参加体育舞蹈锻炼。

2体育舞蹈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充分的说明体育运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而通过体育舞蹈可以改进人体形态,改善身体机能,增进身体健康,对发展自我满意的身材有良好的促进作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体育舞蹈的重要性的认识也越来越全面,投入到体育舞蹈锻炼当中的人也越来越多。体育舞蹈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能够提高运动系统的功能。(2)体育舞蹈对促进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功能也有很重要的作用。(3)对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体育舞蹈能够使人的心理素质身体适应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许多研究表明坚持经常性地体育舞蹈,不仅是一种积极性的休息,同时对增强体质有着积极的作用。通过锻炼,能更好地改善大脑的营养状态,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不断增加神经系统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尽快消除身体疲劳,始终能使人保持旺盛的精力[6]。

3体育舞蹈对身体的吸引力的影响

由于体育舞蹈能有效的改善人的身体形态,所以对提高身体的吸引力也有着很好的作用。拥有一个自我满意的身体形态,人们对自身的满意程度会不断提高,同时,自信心也会得到提高。因此,无论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都能拥有一个积极的情绪,而积极的情绪对人体经常活动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可以提高体力和脑力劳动的效率,有助于发挥出自己的最大能力,从而使自我身体的吸引力和自我价值感得到明显的提高。

4体育舞蹈对身体自我能力的影响

实践表明,通过体育舞蹈锻炼能有效提高身体自我能力。例如:人们可以通过练习华尔兹、狐步和伦巴等节奏稍慢的这一类型的体育舞蹈项目,使人们得到高层的幸福感,即精神的幸福,是一种摆脱了一切人世束缚苦恼的超现实的幸福。而对于主观幸福而言,人的主观身体感受比客观身体形象更重要。当一个人感到空虚时,他可以通过体育舞蹈来充实生活,消除空虚感,提高人的自我调节能力。同时,人们可以通过参加集体舞蹈表演和团体舞等团体活动,来提高自己的协作意识和集体主义荣誉感,有利于处理生活、学习和工作当中的各种关系,以提高身体自我的吸引力和适应能力。此外,有研究表明,经过一段时间的系统专业训练,人的舞蹈技能会有所提高,而随着舞蹈技能的提高而产生的骄傲和愉快的情绪能促进高自尊心的发展。

总的来说,体育舞蹈对提高身体自我发展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经常从事体育舞蹈锻炼能够使人拥有健康的身体、充沛的体力、极强的自信心和适应能力,形成科学的身体自我概念、良好的身体自我调节能力和高自尊心,无论在学习、工作和生活当中都能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黄希庭。人格心理学[M].台北:华东书局,1998.

[2]潘建芳。青少年身体自我的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3).

[3]孙延林。体育活动对大学生身体自我描述的影响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2004,(1):20-22.

[4]郭东明。体育舞蹈的学生体质的影响[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6):249-250.

自我发展【第三篇】

关键词:财务管理事业单位改革举措

1筹措资金多元化

2资金投放效益化

各单位要坚持正确的生财之道,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在国家法律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开展有偿服务,积极合理地组织收人,提高各单位的经费自给能力。同时,要坚持正确的用财之道,妥善安排使用各项资金,通过精兵简政的办法,清理压缩行政性支出,按照轻重缓急分清主次先后,把有限的资金用于最募需发展的业务性事业项目上,并建立经济性的效益指标考核制度,推动事业单位不断提高资金投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能力,最大限度地做到: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建立符合各事业单位自身发展规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各事业单位资金投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切实增强事业单位的活力和应变能力。

3事业服务商品化

就是以事业服务的有偿性为基础,通过开展与事业有关的服务活动和项目,走以收抵支,以事业养事业的道路,引人事业服务商品化的机制,按照事企分开和事业单位社会化发展方向的要求,鼓励更多的主要从事有偿经营或有偿服务的非公益性事业单位转为企业,加快发展。如教育系统发展校办工厂、校办牧场、校办农场和商业服务业,通过不断提高收人水平和自我补充教育事业费的办法,增强学校的办学能力。也可以采取联合、连锁、集团化等办学模式,探索吸收国外资金和民间资本发展教育事业。文化系统可以大力开展“以文补文”活动,通过开办与事业相关的服务项目,来发展文化事业。所有这些举措都是缓和资金供求矛盾,发展事业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4消费支出私有化

就是通过将事业单位中由公费支付的与个人消费有关的各项支出,逐步从行政事业费中分离出来,改由个人负担,减少国家负担比例直至取消。如车辆使用商品化,彻底根除公车私用现象;移动电话私有化,努力降低公用电话费的开支等,使消费性支出控制在最低标准。同时,要充分有效地利用事业单位的现有资源,努力发挥其使用效益,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厉行节约、讲求效率、保证需要,促进事业计划的圆满完成,从而有利于事业单位各项支出的节约化、合理化。

自我发展【第四篇】

新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的学习方式”,旨在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挖掘自我发现的潜能,提高自我建构的能力,一句话,就是要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课堂阅读教学在促进学生自我发展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知道,真正的阅读是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平等的对话与沟通,这是一种非常自我、非常个人化的行为。学生在己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解读文本,改善自己对已知事物的了解,完成新意义的建构。其间,自我的功能显示于阅读活动的全过程,它“以特定的方式解释和组织着属于自己的经验,以特定的方式接受、排斥或搜寻着各种信息,以特定的方式连接着每个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阅读过程就是学生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建构自我的过程。

课堂阅读教学就是要为学生积极的自我建构创建特定的情境,为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提供自由安全的场所,使学生能够自由地与文本进行对接,尽情享受各种文化的滋润,在集体性学习中促成自我个性的形成。课堂阅读教学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在我看来,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上,即学生通过对文本的自主感悟、主动解释和自由批判完成新意义的建构,这种关系用图表示如下:

一、自主感悟

杨金鑫先生在《内隐学习研究对我国语文教学的启示》一文中指出,“语感是对语言知识和语言状态的一种无意识的认知,语感的获得更多地要凭内隐学习”,而内隐学习“又与丰富的语文资源的采集紧密相关,与学生的内省力有关”。阅读教学应该重视学生对文本所负载的信息包括思想内涵、情感体验、语言艺术以及写作技法等的深层次的内化,重视学生对文本的“自主感悟”。

阅读中的感悟具体表现为学生借助自身的生活经验和语文积淀,用直觉经验来替换言语形式,或产生共鸣,或引发感想,或受到启示。它连接着学生己有的知识和经验,展示着学生特定的自我。有利于学生感悟的课堂阅读教学应该尊重学生对文本感悟所具有的独立支配和控制的权利,允许学生自选感知角度、感知内容及感知方式,让学生在自感自悟中丰富自己的思想情感,提升自己的言语水平,获得自我发展的能力。而综观目前的课堂阅读教学却还较多地存在着教师运用多种手段把自己“感悟”到的东西“灌输”给学生的现象。更为严重的是,长期以来被教育成被动接受者的学生也已对课堂阅读本身产生了厌烦情绪,没有兴趣何来自主感悟?致力于促进学生自主感悟的课堂阅读教学必须跨越这两大障碍。

1、让学生建立阅读的信心和兴趣。

(1)提高内在动机

“学生的内在动机,或者说个体对认知活动的兴趣,并不简单地由活动本身的特点所决定,在很大程度上与个体的主观需求乃至自我的发展水平密不可分。”因此,从学生的主观需求及自我发展水平出发来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在活动中融入学生自我意向的追求,是切实提高学生内在动机的有效途径。《中学语文教学》第3期上刊登的“非指示性”“非预设性”课例就是这种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的成功尝试。与传统课堂教学不同的是,教师围绕文本所提出的问题只是引起学生个人反应、与个人兴趣相联系的问题,如“你最喜欢哪一部分?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对主要人物有什么想法?哪一部分最让你困惑?”等,提问不再具有指向性,不再束缚学生的思维。

(2)促进积极的自我体验

通过感悟获得的知识是内隐知识,是意识不到的,为使学生觉察到自己认知的变化,产生积极的自我体验和自我强化,教师要善于运用一些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成功传达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使隐性的能力提升显性化。如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帮助缺乏自信的同学确定安全感以增强发表自己看法的信心;采用先写下来再交流的方法帮助学生克服普遍存在的面对同学羞于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心理等,都是很好的方法。

(3)走出阅读技巧训练的阴影

值得一提的是,注重引用文中词句回答问题的“寻章摘句”式的阅读技巧训练,在提高学生分数的同时也弱化了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如2001年的高考现代文阅读《门》,许多学生并不能读懂,但凭着“寻章摘句”的能力也做对了很多题目。长期的只需技巧不需理解的阅读训练,消融了学生阅读的乐趣和兴趣。为使学生走出技巧训练的阴影,在教学中我非常注重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回答问题,非常注重通过重新叙述的方式促进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如改变文体、给故事续写结局、从小说中某句关键的话展开一段情节等,让学生通过想象把对作品的理解传达出来。

2、正确体现教师的作用:引导、质疑、渗透。

(1)引导:着重于方法上的引导。如为学生提供名家解读作品的角度,刺激学生阅读思维的多维拓展,为自主感悟提供保障。在执教《记念刘和珍君》一文时,我就提供了钱理群先生的1篇文章。在文中他通过对贯串全文的肯定(“说”)与否定(不说、沉默)的这条情感线索的把握,既看到了文章现实针对性的一面,也看到了超越具体对象的概括性的一面。这就为学生解读文本提供了两种视角-——联系写作背景确认写作意图和从纯文本角度出发进行超越性阅读。

(2)质疑: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对学生的确定性进行质疑,是帮助学生发现知识缺陷、修正错误理解、提升阅读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记得在教《我与地坛》时,我发现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忽略景物描写的现象。于是我就对学生的“地坛是史铁生的精神家园”这一确定性说法质疑,引导学生从变化的景物描写中去体会作者人生观的变化,帮助学生构建新的阅读目标。

(3)渗透:感悟的深浅往往跟阅读者的知识经验和语文积淀有关,对于学生无法感悟到的内容,教师可以作为一个学习者的身份与他们进行交流并从中渗透,从而帮助学生拓展思维深度提高感悟能力。

二、主动解释

“自主感悟”是内隐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它能让人们“在没有意识努力去发现任务的隐藏规则或结构的情况下,学会在任务环境中对复杂关系作出恰如其分的反应”,而“外显的有意识的学习是自觉的较高层次的认知,与前者不可分割”,阅读教学也应重视学生的有意识学习,重视对学生主动解释能力的培养。所谓主动解释,就是在具体的情境下对事物的实质性意义进行分析,有意识地探究任务与复杂环境之间的关系,以更便利于提取的方式在头脑里储存信息。主动解释的过程是学科知识、个体经验与来自不同渠道的各种信息交叉融合的过程,也是自我体验、自我建构的过程。教师要积极创设情境为学生的主动解释提供支持。课堂阅读教学体现学生主动解释主要有两种方式。

1、假设推导,比较验证

当学生根据自己内在的知识对文本信息提出疑问时,教师要激励他们把这些信息情景化,重新分析支持信息的各种论据,或假设推导,或比较验证。前者如:为明白诗歌中某一意象的特定内涵,让学生找到众多的相关的诗歌进行推导。后者如:当学生很难体会《记念刘和珍君》一文的写作技巧时,把周作人《关于三月十八日的死者》林语堂《悼刘和珍杨德群女士》及朱自清、闻一多的同类题材的文章找来,从选材角度、语言风格等具体的“论据”上作比较验证。

2、拓展延伸,联系生活。

教师要加强文本知识与学生日常经验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把对某个问题的理解拓展延伸到现实,联系现实谈认识看法,利用文本信息分析解决现实问题。如学习《蒲公英》一文可延伸问:战争还会给人类带来什么苦难?联系你在报刊杂志电视上看到过的事件谈谈看法。学了《世间最美的坟墓》后拓展问:朴素的坟墓体现着作者朴素的人格,坟墓与人的品格、个性、社会风俗之间的关系如何?把文本信息作为激发学生思考的食粮,扩大体验的范围。又如,学了诗歌以后让学生设置某种陈述环境,从诗中选取诗句加以运用,缩短诗歌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增强活动的刺激感。

三、自由批判:

阅读的最高目的是要发展学生的批判能力,让学生对文本所反映的事实和关系提出质疑,在摆脱主导性认识方式的同时发现自己的观点。传统的阅读方式指向理解社会认可的文化结构,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思维意识,体现在作文中,没有创新的观点。即使是话题作文思维也受到限制,重复话题材料已经说明的问题的现象普遍存在,如2002年的“心灵的选择”,很多同学就囿于材料的“生死的抉择”,只起到补充例子的作用。个性化的作文源自于个性化的阅读。常以一种批判性认识的方式去阅读,进而影响自己的意识,就能对自我和世界作出重新阐释。所以批判首先是一种意识上的觉醒,提倡“自由”批判,就是要促进这种意识的觉醒。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借助教材对学生进行意识上的渗透,让学生明白课本知识不是绝对的真理,它只是文本作者个人化的知识和经验,体现着作者主观的立场和价值观,是特定时代一种关于某种现象的较为可靠的解释,具有个人化、主观化、时代化的特点。有了这种意识,学生就会把课本作为反驳的对象,用辨证发展的眼光对所呈现的知识进行反思。如学习《世间最美的坟墓》时,学生就提出疑问,“如果托墓中也埋葬着宝物,那他是否还能拥有这份宁静?”体现了学生敏锐的批判意识。

课堂上教师渗透的途径主要有两种:1、利用课文内容渗透:很多文章本身就是作者批判认识的产物,如苏轼的《石钟山记》,作者对郦道元和李渤的观点产生怀疑,通过考察得到了石钟山名字的由来,并且得出了“要得到真知需目见耳闻”的感悟。教学中教师要凸现作者的这种批判意识。2、利用教学方法渗透:教师可列举各种群体的不同观点,引导学生对所呈现的知识进行反思批判。如学习《鸿门宴》时,可把司马迁、刘邦、杜牧、王安石、李清照、等对项羽的评价放在一起,比较分析他们所采取的视角,让他们体会知识的主观性。

自主感悟、主动解释和自由批判是一种以课文为依托、语言为凭借而进行的学习,它尊重了语文学科的特点,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和独立性,是值得提倡的促进学生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

参考资料:

①《学生自我发展之心理学探究》李晓文著

②杨金鑫《内隐学习研究对我国语文教学的启示》,《课程·教材·教法》2002年第3期。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1833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