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大学生安全教育文章题目【推荐4篇】

网友发表时间 1769017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大学生安全教育文章题目【推荐4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大学生安全教育文章题目【第一篇】

一、安全教育进公寓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学生公寓已经发展成了集物业服务、学校管理、思想教育于一体的三方交融的重要阵地,也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二课堂”,更是学生生活、学习、活动当中出现问题、矛盾最集中的地方,直接关系着学校管理水平。目前在学生管理工作当中,把思想政治工作推进到公寓及学生宿舍这一环节还是比较薄弱的。针对这一问题,应加强全院师生的思想认识,上下合力,齐抓共管。努力做到“安全第一”,周周讲,月月讲,遇到隐患随时讲。具体对策如下:

(一)完善并严格落实宿舍管理规章制度,做到勤检查、周通报,遇到情况及时处理;对宿舍安全、卫生检查工作,做到周周检查,月月评比,杜绝使用违章电器、吸烟、饮酒、打麻将等不良现象的出现。

(二)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机构,在宿舍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设立学生宿舍心理信箱,建立特殊群体的学生心理档案,依托大学生心理健康社团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活动。

(三)特殊时期(如学生节假日期间、毕业班实习期间、新生入学期间等)是普及安全教育的最佳时机,可利用班会、主题团课开展安全教育,防患于未然。

(四)依托学生社团开展宿舍文化活动,引导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创新,营造和谐的宿舍氛围,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二、安全教育进课堂

目前高校也将安全教育引入课堂,但课堂教学仍重于安全教育,不可避免地使安全教育容易流入形式。为了强化教育效果,满足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需要,安全教育课程更应该在课程体系上规范并建立完善,才能更好地使学生全面掌握安全知识。具体对策如下:

(一)将安全教育课纳入高校课程体系。安全教育课需由专任教师担任。任课教师可以从课程计划、课程讲授、考勤、课程实践、考核等环节入手,完善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的各个环节,使之成为常设性的、确实对学生实用的课程。授课内容可以涉及各种紧急避险的方法和技巧,如:如何应对突发火灾、紧急救援技巧、交通遇险救援、传染病预防等方面。

(二)加强安全教育实践课程。除了课堂教学以外,将课程的实践环节也纳入到教学内容中。例如在课堂讲授完有关逃生疏散内容后,以课堂为疏散地点,课后进行逃生疏散的演练,或者结合学生公寓楼的特点,开展宿舍消防逃生演习。

(三)更多地引入案例分析。抓住当代大学生学习、求知的特点,多方收集资料,将近年来发生的与大学生有关的安全案例现身说法,引发学生的思考,并增加互动环节,增强教学效果。

(四)开设增强防身技能的培训班。任课教师可以增加课外实训的课程,运用示范教学法、分解教学法、模拟教学法,讲授防范暴力行为的策略及动作技巧,增强学生自我保护及防御能力。

三、安全教育进网络

目前,互联网高速发展,互联网的“双刃剑”效应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领域。如不能及时做好大学生的网络安全教育,就会被社会的非主流思想或非法分子所利用。高校要抢占网络教育新阵地,唱响网上思想政治工作主旋律。具体对策如下:

(一)加强校园网文化建设,构筑大学生网上精神家园。学院可以开辟“红色阵地”,宣传党及国家的方针政策、时事热点,可给学生提供自由发言的一个平台;也可开辟诸如“师德标兵”、“感动校园人物”等栏目,将校园中涌现的好人好事、先锋模范事迹在网上大力宣传,以榜样的力量熏陶他人,向学生传递正能量;还可开辟安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专题页面,普及安全知识,避免网络安全事件的发生。

(二)搭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平台,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学院及系部可利用微博、qq群、邮箱及飞信等网络工具建立师生沟通的平台,及时解答学生在生活、学习等方面出现的各类困惑的问题,有利于将隐患扼杀在萌芽当中。

大学生安全教育文章题目【第二篇】

8月9日,20岁的女大学生高渝在重庆"搭错车"不幸遇害;8月21日,22岁的女大学生小金在济南被黑车司机绑架、囚禁4天,并惨遭殴打、性虐;8月28日凌晨,江苏吴江19岁女大学生高秋曦失联半个月后确认遭抢劫被杀害;8月29日上午,21岁的浙江女大学生王金芳从家中出门办事,随后失联,当晚,被发现陈尸井里。这都是今年黑色八月发生的惨剧,受害者均是女大学生。为何女大学生如此容易被害?甚至有媒体做了一个实验:开豪车搭讪女大学生,结果5名学生中有4人上了陌生人的豪车。报道一出,引起了哗然,又引起了新一轮的关于大学生,尤其是女大学生安全意识、安全教育问题的探讨。

一、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是实施依法治国、依法治校的需要,是维护高校安全稳定的需要

大学生是高校的主体,是国家的未来建设者,要实现依法治校、依法治国,必须从大学生安全教育入手。创建平安和谐校园离不开校园主体,校园主体会对平安校园的建设起着决定性作用。大学生是高校主体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的强弱、逃生自救技能的高低以及安全责任素质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校园治安秩序的好坏,关系着校园和谐稳定与否。

(二) 贯彻"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增强学生适应能力的需要

大学时期是人生发展的高峰期、关键期,也是提高安全教育水平的最佳时期。多数大学生是从中学校门直接迈进大学校门,初次独自面对社会,生活经验比较欠缺,人生阅历尚浅,思想相对单纯,对安全认识不足,对社会复杂程度缺乏了解。同时,随着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和后勤社会化的深入,在校大学生人数大幅度增加,校园社会化现象日趋明显,越来越多的社会人员进校服务,校内及校园周边环境日趋复杂。大量事实说明,安全问题不仅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也是今后毕业走向社会要遇到的问题。所以,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十分必要,是大学生在校正常生活学习、顺利完成学业、实现自身发展的根本保障,也是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的需要。

(三)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是现代素质教育的需要

在如今校园安全事件频发的大环境,缺乏安全责任,缺少安全知识,无安全防范意识,不具备逃生自救技能,已不符合"全面发展"教育理念。大学生安全教育强调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其实就是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教育,与现代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一致的。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要求教育体制必须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安全知识和防范技能是大学生知识结构的组成部分,安全意识和安全责任是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内容,安全观也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必不可缺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我国大学生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重管理、轻教育,高等学校对于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现在有许多高校对于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工作重心放在了对大学生的日常事务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在安全教育方面的力度不够,许多学校都只是辅导员在开学入学大会、节假日前的班会、年级大会上面宣讲一下,没有把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也没有规范的安全教育课程,学生不了解安全的重要性,缺乏相关的安全知识。

(二)安全教育中存在实用主义倾向,形式大于内容。

这种实用主义倾向,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上级安排了,就组织抓一抓,上级不强调,就搁置一边;二是上级进行检查时,就集中力量应付,检查过后就万事大吉;三是发生重大案件和灾害事故时就急于抓,事情过后就放松不管。这些做法最终致使大学生安全教育流于形式,往往等到发生了事故才来总结、反思,使大学生安全教育成为一阵风。

(三)高校安全教育的系统性不强,实效性不高,与实际相脱节,形式化严重。

高校安全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教育内容不系统、效果不佳、不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形式化较严重。在安全教育中,安全教育内容不系统,一般只注重某些安全教育的内容,像消防安全、交通安全、人身财产安全等方面,其他方面的内容被忽视;并且教育的形式是通过几个讲座、图片展览、报告会或者消防演习的形式来开展,更加注重知识的传授,不注重能力和技能的提高,使得教育没有实效性,没有和实践结合起来,使得教育停留在理论和形式上,因此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效果不佳。

(四)忽视心理健康教育

近年来,时有大学生因为心理健康问题引发一些人身安全等重大问题,比如当年轰动一时的"马加爵案件",因此心理健康问题也应该是高校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进一步加强。

三、改进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主要措施

针对高校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要使大学生安全教育取得好的效果,就必须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现状进行教学改革。从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入手,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大学生安全教育的质量,才能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

(一)改革高校管理制度,构建安全教育网络

学生是高校的"主体",大学的"育人"功能是大学存在的最重要的方面。学校各部门之间应互相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以确保学生管理工作顺利开展;高校在制定决策时,要充分考虑到其可行性,以及学生和教师的反应,避免在实施过程中,使教师和学生处于对立状态,学生工作难以顺利进行;最后,教师要解放思想,改传统狭隘的管理观念为开放多元的管理理念,努力缩小与学生之间的心理差距,以便能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理解他们所处的环境与背景,做到真正的"以人为本"和"教书育人"。

(二)大学生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工作,应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任何一个安全事故的发生,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安全设施存在隐患,二是大学生自身在安全意识、自救能力、安全防范技能、安全知识等方面欠缺,再加上其他方面的一些不可预测的因素,从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要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就应该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加强大学生的安全教育,一方面使大学生掌握安全知识,了解安全法规、提高安全意识、掌握安全防范的技能和能力;另一方面高校要大力加强安全管理工作,落实领导负责制,签订安全防范责任状,完善安全实施,定期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定期召开学习安全会议,使广大师生注意安全教育问题,尽量把安全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只有高校的安全工作做到了这两个方面,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高校的安全和稳定。

(三)安全教育讲全讲细,做到真正的落到实处。

以往许多高校的安全教育,无论是大会上领导讲话、小会上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宣讲或者说请的专家做的报告讲座,许多安全知识都有点"泛泛而谈",说的都比较空泛,大多都是一些概念性的模块,很少有把安全知识怎么做、如何做的详细点子说清楚的,导致许多学生认真听讲后是有了安全意识,可是遇到具体问题的时候往往不知道该怎么避免和解决。因此,在今后的安全教育工作中,要把工作做得更加细致,把教育内容更加详细化、小模块化,把"我该怎么做"教授给学生们。比如,教育学生忌"游而无方",为了保护自己,远游、出行前最好把已经决定好了的行程详细告诉家人或朋友(其中包括经过的每个地方,可能会遇见到的人),并时刻与家人或朋友保持联系,一上交通工具就把车牌号、驾驶人特征和所需时间报备父母,等等。

安全教育是高校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安全意识、安全素质也是大学生本身必须具备的一项重要素质。高校重视安全教育,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是创建稳定、和谐校园的必要手段,同时也是为大学生的成才、成长提供一种安全、稳定的环境。

大学生安全教育文章题目【第三篇】

文章从高校保卫工作实践的角度,分析了对大学生开展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就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体系、形式和内容提出了对策。

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安全意识

近年来,高校校园安全和大学生安全问题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已纳入社会主义法制轨道。1996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安全教育管理若干规定》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应将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纳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此外,在《高等教育法》、《高等学校学生行动准则(试行)》、《高等学校校园秩序管理若干规定》、《普通高校学生安全教育管理暂行规定》等法规中,也都明确了高校在大学生安全教育管理中的权利和义务。这从法律层面将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依法治校确定为高校的法定义务,推动了高校各级组织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管理工作。

然而,在工作实践中,我们发现,高等院校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尚存缺失,大学生的安全状况、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等现状不容乐观。

安全状况方面,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改革和高校建设步伐的加快,高校对外交流机会增多,办校规模和招生人数扩大,高校及其周边治安状况日趋复杂,各类刑事、治安案件时有发生,不安全因素增多。据统计,2001年全国58所高校共发生刑事、治安案件11725起,平均每校202起,发案率占管辖人数的‰,占师生员工总人数的‰;立案5736起,立案率49%(2002年10月在浙江召开的全国特大规模高校保卫工作会议)。以我校为例,2000年至2005年,校园区共发生刑事案件共45起,其中有13起涉及学生生命财产安全,占全部发案总数的约30%。

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方面,有调查显示:52%的大学生曾在寝室违章使用电器、71%的大学生不知道如何使用灭火器、43%的大学生对安全防范怀有侥幸心理;80%的受调查人员的消防观念仅仅局限于火警电话119或发生火灾后等待消防队员的扑救,对于消防监督、火灾隐患整改、火场逃生和疏散以及如何加强消防工作感到茫然;63%的受调查人员对消防防范工作认识不清或持无所谓的态度。

上述局面的形成因素较多,客观方面:第一,高校与国际接轨,校园实行开放式管理,校外人员进出校园流量猛增;第二,高校后勤社会化,校内外聘人员、临时工增多,进校经商的校外人员增多;第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学生的娱乐和消遣方式呈多样化,校园及其周边的娱乐场所迅速增多,但配套的规范管理还不到位,各类娱乐场所成为治安事件和事故的多发场所;第四,高考制度改革后,大学生的年龄差距增大,其生理与心理差异很大,在应试教育和独生子女两大背景下,大多数当代大学生,进入大学后普遍缺乏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基本常识,部分学生心理素质较差,遇到挫折或失败时,易走极端,导致事故发生。

主观方面表现为高校在大学生安全教育中缺位,具体表现为:部分高校管理层对大学生安全教育的认识不足,安全教育在高校日常工作中的重要程度得不到体现;安全教育在高校各部门中权责划分不明晰,二级学院认为安全教育是保卫部门的工作,而保卫部门或是认为安全教育是学院和教育部门的责任,或是因“无权管辖”而兴叹;现有安全教育无体系可言,没有规范的教材,没有固定的课时和相应的学分,没有专职教师从事安全教育,因此,多数的大学生安全教育流于形式,“任务来了一阵风,任务走了都轻松”;安全教育经费不足,安全教育与其他课程相同,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而现实中,鲜有高校能够将安全教育作为一个常规项目给予足够的经费支持,导致不少好的安全教育活动无法开展,或不能满足年轻受众的需求。

那么,究竟什么是大学生安全教育,这项工作应当包含哪些内容,又该如何开展?

作者认为,“安全教育”就是教育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教育实践活动,使受教育者在突发状态下,具备应急、应变能力、安全防范、防卫能力以及法制观念、健康心理状态和抵御违法犯罪能力的教育。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是应对社会发展形势,确保校园乃至社会稳定的需要;是完善高等教育体系,提升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需要;也是各高校进一步加强管理,降低安全管理成本的需要。理想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应当具备如下特点:

第一,安全教育主体权责明确。高校保卫部门,有特有的人力资源和对本校及周边安全环境熟悉的优势,应当成为高校中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责任单位。同时,高校内部各相关部门,如学生管理、教育、后勤保障等部门,应当根据各自的职能和特点,共同做好配合工作,最终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

第二,安全教育系统化、常规化。大学生的安全素质,包括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与政治素质、法律意识等一样,是大学生自我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被列入大学生基础课程中,并配给适当的学分。同时,教育管理部门,应当尽量为安全教育课程安排固定的课时和教师。通过上述措施,建立起安全教育的长效机制,避免形式主义。

第三,安全教育应手段丰富,能够吸引年轻学生。由于安全本身的内涵与外延极广,安全教育所涵盖的内容也应相对全面,以使受教育者掌握尽可能多的安全知识,从而实现教育目的。同时,由于大学生这一群体的特殊性,安全教育手段应当丰富多彩,利用前沿的教学手段和技术,以保证受教育者参与的积极性。在我校的保卫工作实践中,我们尝试开展了贴近学生的主题征文、知识竞赛和座谈活动,均收到了良好效果。

如前所述,大学生安全教育所涵盖的内容相当广泛,涉及国家安全、治安安全、交通安全、网络安全、心理安全等诸多方面,归纳起来,笔者认为,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应包含以下方面内容:

第一,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保护大学生远离危险的思想保障。当代青年学生成长于新旧体制转换的伟大变革中,在社会秩序多样、价值观念多元化因素影响下,其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的确立较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艰难。尤其是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还未成型,尚未适应社会生活,这导致他们的思想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一旦遇到诱惑,就可能出现违法违纪行为。所以,对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应着力解决其思想上对“理论”、“理想”、“政治”的轻蔑和错位,帮助大学生把握好人生的“航船”,学会用科学理论武装自己,学会与他人正确相处。

第二,法制教育。良好的法律意识,为大学生形成安全意识、正确地选择自我保护手段和防范法律风险提供有力支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社会主义法制进程也在加快进行。浩繁的法律条文,正在无声却有力的调整着我们的生产生活。通过选择与大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开展教育活动,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法律意识,从而为大学生正确地保护和约束自我创造条件。从实践看,除已被列入高等教育基础课程的《法学概论》及其中包含的民、刑相关法律知识外,大学生安全教育还应包括《国家安全法》、《治安处罚法》、《交通安全法》、《消防法》等相关法律知识。

第三,安全防范技能教育。过硬的安全防范技能,是大学生抵御各种危险的最终屏障。对于大学生防范各种危险来说,仅具有安全意识仍显不足。安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在突发状态下,具备应急、应变能力、安全防范、防卫能力以及法制观念、健康心理状态和抵御违法犯罪能力。”上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过程。教育者可采用案例教学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在不同“危险状况”下,如何进行正确操作,采取及时措施,防范危险。此外应着力通过训练,使大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卫技能,以防范可能发生的暴力危险,最大可能地降低危害。

总之,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安全教育,是摆在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共同课题,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与思考,才能探索出一条与我国高等教育实际相适应的道路,才能真正地使广大学生成为保卫工作的受益者,才能真正将高校的中心精力解放并投入到日常的教学和科研中去。

[1]刘勇。如何做好高校安全教育[j]。科技资讯,2008,(6)。

[2]黄进。关于高校安全教育的几个问题[j]。国土资源高等职业教育研究,2007.

[3]马凤宝。浅析高校安全教育的现状和对策[j]。高校后勤研究,2007,(6).

大学生安全教育文章题目【第四篇】

一、生命视野下的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意义

(一)创建安全文明校园的基础工作

现如今大学校园充满着一些负面能量,面对严峻的社会形势,高校要针对自身的发展,采取一些积极而有效的治理方法,防止安全问题的发生。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是创建安全文明校园的基础工作,要以学生和广大教职工为中心,培养他们的安全意识,能够具体落实到人、事。以此创建安全、文明的校园,才是和谐校园的重要举措。有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园安全问题才能够减少,大学生受到危害的概率也会随之下降。作为基础性的工作,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要持久的开展下去,这样才能创造出更加和谐的校园。

(二)确保高校安全和稳定的必要措施

在生命视野下,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是确保高校安全和稳定的必要措施,高校之所以开展一些工作都是为了学生,安全教育也不例外。根据相关调查发现,在高校发生的安全事件几乎都与学生的安全有很大的关联,这不仅仅对学生和所在家庭有影响,也给学生的安全工作带来很大挑战。而且高效的安全直接关系到社会能够稳定,所以要在合适的时间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这样才能避免一些同性质安全事件的发生,对社会以及高效的稳定起到关键作用。

(三)对大学生关心和爱护的具体体现

在生命视野下,能够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是对他们的极大爱护和关心。保证大学生的安全是高校和国家的责任,这也是祖国未来发展的源动力,必须从各个层面予以高度的重视。国家也颁发了许多规定保证学生的基本安全,例如《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暂行规定》,就指出高校要定期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辅导,这也是高校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针对屡次发生的安全问题,政府也多次强调,要予以高度重视,防止类似事件的再发生,这些都是对学生的高度重视,要让大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二、生命视野下的大学生安全教育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生命对于一个人至关重要,因此针对大学校园,要做好安全教育工作,需要解决从以下几个问题着手,才能保证大学生的基本安全。

(一)认识到位与措施落实相结合

高校应该从生命视野的角度出发,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这是社会发展和变革对于时代的需求。高校的有关部门,要以“安全重于泰山”的态度,对校园安全予以充分的重视,只有认识到位才能将措施落实到位。例如在校园发展资金上将安全防范放在首要位置,在教学安排上实行制度化的措施,这样才能让安全教育充分发展,切实保证大学生的安全。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1769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