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2024年中考语文试卷教学分析与反思优推4篇

网友发表时间 1851265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2024年中考语文试卷教学分析与反思优推4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中考语文试卷教学分析与反思【第一篇】

2010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一. 命题思想

1、去年平均分及格率83点多84点多优秀率

2、今年及格率上略降些 80左右优秀率4——5

3、难度上稍微有一点

二、结构简析

1、语言积累运用

2、古诗文阅读,以往只是局限于默写,现在课标“初中生有初步鉴赏古诗文”的能力(新题型),在样题中有两套有古诗文鉴赏题。

3、现代文阅读,记叙文分值提高一点,无大的变化。

4、作文,去年“半命题话题”今年“命题和话题”,话题作文弊端:学生背诵作文,考场上套;不认真研度导语,语言空泛,没有一个中心。如《牵动我心的声音》,能写真挚的感情,而没有扣住‘牵动“。

建议:扎实立足与作文教学,怎样审题,怎样写各种文体的作文。

三、各题型简析

1、字音字形

2、仿句练习(内容、形式)两处要求。

3、综合性学习选自教材《告别初中生活》,可讲可练习,可以提供给学生素材较多。

4、名著阅读:阅读标准推荐的书中的东西,学生认识浅薄,外国作品不熟,不认识人物。

以后:有可能是一部名著,一个情节。

5、6古诗文阅读

(1)学生“炼”字功底差,语言品味是一个难度。

(2)检测诗歌主旨

7——10,虽然07年考过《岳阳》,以往检测是典型性的知识点。

文言文根本:语言教学,“精讲”篇目有可能考查(附录不会),使初中文言与高中文言文严重脱节。

四、阅读

五、阅卷中发现存在的问题

(一)题:

共性错误:

1、字音、字型不准确

2、语病修改,有些学生使用删除法

3、仿句 (1)无句式特点(2)词语间搭配不合理

4、错字多,圆——园,清——青,涟——莲,直少一横,沧

海错的较多,啄少一点等。

5、口语交际(1)审题不清(2)用生僻字起名,网络起名,“回忆录”“情书”

6、名著:人物经历、性格体会不到,不够典型,名著不到位。 教学反思:

1、字词不踏实

2、修改病句、仿写不系统

3、古诗文忽略默写

改进:

1、夯实基础

2、引导学生掌握方法、技巧。

3、把知识系统化

4、多考查默写

5、学生的表达能力有待提高

(二)题:古诗文阅读

共性错误:

1、“割”体会不到是山高将山的阳光切断

2、不懂哲理

3、‘去’“ 谪”解释不当

4、审题不细,理解反,“是乙文对甲文”

改进:引导生理解诗意

(三)记叙文阅读

1、学生概括能力不佳,审题不严,语言表达能力不强。

2、概括、欣赏、表达、理解能力的检测

(四)说明文阅读

1、说明结构与说明结构混淆,说明方法、修辞混淆

2、规范答题模式

3、个别生语言通俗、拖沓。

(五)议论文阅读

1、论证过程得分率最低,论点得分率低

2、答题不规范(!)整个段落都摘抄下来(2)在原文划线

3、作为老师以后要对文体知识做系统的讲述,引导学生正确表明观点课标:要求学生找出论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

(六)作文

1、审题“一字一句的审题”“推敲”。如:有的无“牵动”有的无“声音”。

2、中心不够明确

3、缺乏真情“贴标签”现象,没有审美鉴赏力

4、语言干涩,胡编乱造,虚情假意。

5、入题慢 ,没有抓住关键词

6、没有内涵,“作文不能升格”“不会升华”

7、模仿作文现象严重,作文造假现象。

8、教育学生做人,有的学生思想消极,悲观,情感泛滥。

9、作为老师要上好作文课,不要“零敲碎打”

10、字迹、错字现象,如同一个“脏兮兮”的盘子装美食。

六、以后教学应当注意的问题

1、古诗文鉴赏,要向高中过渡

2、重视综合性语文学习

3、名著阅读加强,一个情节和一部名著的理解

4、语言加强炼字

5、研读阅读当中的课程标准要求

6、要课程标准指导命题

7、应当根据细目表命题

8、初步鉴赏现代诗歌

9、作文要会升华,字要漂亮。

中考语文试卷教学分析与反思【第二篇】

2015年乐都区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2015年初中毕业考试语文试卷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力求切合教学实际。值得一提的是,此命题在注重语基积累的同时加大了对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力度,强调语文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关注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展示了新课程改革的方向。总之,中考语文试卷颇为新颖且有创意,值得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思考与研究

一、试卷结构及难易情况分析

1、试卷结构简约合理,格式规范。共分五个板块,即口语表达、积累和运用、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题型安排以主观题为主,分为说话、填空、卡片、组文、解释、翻译、写作等题型,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

2、难度分布: 试题按其难度分为容易题、稍难题和较难题,容易题约占 60%; 稍难题约占 30%;较难题约占 10%。

3、总体说来,试题全面考查了学生背诵、分析理解、归纳概括、语文实践活动、口语交际及语言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能较全面地反应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学质 量,切合新课程所提出的崭新理念,符合语文教学规律。

二、试卷答题情况分析:

(一)口语表达 本次考试中,大部分学生的口语表达字体都比较工整,规范,既体现了语文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又反映了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因为贴近生活实际,学生有话可说,所以此题得分较高。只有极少数考生不注意题意要求,有的错别字较多;有的书写潦草,没有章法;有的卷面不够整洁,乱涂乱画。

(二)积累与运用部分:考查字音形义,涉及的知识难度不大,但极富容量,并能增强学生信心,颇具人文关怀。绝大多数考生都能准确答题。词语解读能力题,综合考查考生的语言素养,难度不大,但得分普遍较低。病句题要求学生能辨析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词义 重复等常见语病。难度适中。个别题关注自然,关注人生,关注生活实际,灵活出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识记和默写能力。

(三)古诗文阅读部分:从景物描写、思想感情 角度考查学生的诗词赏析能力,由于对词的概念理解不清,对诗词的阅读理解肤浅,大多数考生对内容的判断与分析出现较大失误,对思想感情的把握不准,从而失分严重。考查考生对文言字词的理解。重点是实词。考查的重点是词语的理解,文言句式的把握,句子的顺畅。考生在这方面的失分还是比较普遍。

(四)现代文阅读部分:文章紧紧围绕当前社会生活实际,体现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主要考查考生的信息提取和筛选能力,难度不大,大多数问题可以直接从原文中摘录出相关语句作答。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考生对说明方法答得较好,但对其作用的分析表述却比较得含混,分析不到位,语言不准确。考生由于审题不清,理解肤浅而造成大量失分。有些考生不知道赏析应从哪些方面入手而或语焉不详,或语言拉杂,甚至含混不清,失分较大。

(五)作文 今年作文题文体自由;题材宽泛,有较大的开放性和自由度。大部分的阅卷老师评改完作文后发现,偏离题意的作文不少。仔细揣摩题目,看似简单易懂,其实有着一定的审题难度。评卷中发现的优秀作文考生能紧扣题旨,立意恰当,文章形式新颖,结构完整,能做到首尾呼应,尤为重要的是,这些考生的书写清秀,卷面整洁。而低分作文的通病主要是因为偏题跑题,七拼八凑,言之无味,言之无序,行文中多堆砌一些无关的词语,毫无新意。

四、典型错误及对今后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存在的典型错误:

1、基础知识的积累不扎实,不广泛。不少考生名句书写错误不断,成语理解不到位等。

2、语言灵活运用能力欠缺。学生根据材料进行补写、仿写、评析时多数学生在句式结构、字数以及内容 表达上都很不规整,随心而为,忽略题意。

3、用词造句不准确、不精练、杂乱无章。这是相当一部分考生存在的问题,比如阅读题,只要从文章中提炼出相应的信息,有条理地呈现,一般情况下都能得满分,但部分考生偏偏存在答题时东拉西扯,毫无条理,致使语意含混不清,关键信息的呈现零乱难找。这个问题在阅读题中体现的最为突出,是造成阅读题失分的重要因素。

4、信息提炼概括能力不强。

5、答题过于简约、造成答案不够全面。许多考生答题,只言片语间就结束 了一道题的作答,缺少分析,语言笼统,这很难获得高分的。

6、古诗文的阅读能力普遍低下,无论从字词的理解、句子的翻译等基本能力讲,还是从内容思想、感情基调上讲,考生都显得积累不够、运用不当、分析不准、表达不清。

(二)对今后教学的几点建议:

1、要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要不断引导学生扩大阅读面,拓展 视野,加强对名篇、精彩语段的记忆;要扎实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社会上发生的焦点、热点及重大事件,积累素材。要教会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联系生活实际 运用语言;要注重在平时教学与生活中加强语言积累与语言表达训练。

2、加强解题方法、技巧及语言规范性训练。语文能力可以经过训练和积累 而逐步提升。语文考试从一定角度上讲是解题方法与技巧、分析与表达能力方面 的考查,它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去训练学生对文本材料进行探求、捕捉、发现、提炼、概括,并加以准确规范的表达。只有掌握了其中的规律、方法和要求,才能在考试中得到高分。

3、要特别重视作文教学。作文是中考语文的“半壁江山”,作文成败直接影 响中考语文成绩的好坏。平时要重视作文教学,加强写作指导。首先,要教会学生最基本的作文“法则”——卷面整洁、字迹规整、标点正确,分段合理,注重细节 等。第二,要注重各种文体的训练,尤其是记叙文的训练。要让学生充分积累一 定量的写作素材,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第三,考场作文非常忌讳偏离题意,因此要加强审题训练,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严格要求学生按"要求"进行写作。

中考语文试卷教学分析与反思【第三篇】

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一试卷结构及命题特点

试卷第一部分为语言的积累及运用,共45分,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积累和口语交际能力,涉及汉字字音,字形、成语的运用、病句的判断、仿写句子,名著阅读,古诗文默写几个方面。

第二部分为文言文阅读,主要考察学生注重作者翻译句子的能力,以及对文章的理解。考查学生文言文阅读的理解能力

第三题为阅读理解,共30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运用、分析、概括能力。文质兼美的文章,新颖的题型,特别是两段课外文章的阅读考查,更是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重视能力,注重过程方法,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新理念。

第四部分是作文,计55分。文题《__的初中生活》,补全题目,文体不限。题目本身极富挑战性,留给了学生一定的思维想象的空间。对于那些大而无当、平白无味的话题作文来说,更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对作文字数的要求为不少于500字。主要

这次考试和中考的分值相比,扩大了古诗文默写的分值,缩小了现代文阅读的分值,主要是结合初一学生的特点,激励他们多背诵,多积累。

二、考试情况分析

中考语文试卷教学分析与反思【第四篇】

2011年中考语文试卷分析

保家窑初级中学张宏

一、试题分析

兰州市2011年中考语文试卷(b)遵循了《语文课程标准》和《2011年甘肃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命题指导纲要》的基本要求,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突出了新课程理念;正确处理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增强了综合性,加大了开放性试题的比例,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试卷结构简约、合理,题量适中,难度适宜,赋分恰当;题干规范、贴近生活实际;试题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较好地反映了学生学语文的实际。在注重基础知识积累的同时加大了对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力度,加大了以生活经验、思想观念、文化知识为基础的语言感受能力考查的力度,加大了教材间,教材与课外语文资源间联系的考查力度。强调语文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关注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既全面、客观、准确地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也体现了考试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凸显了新课程改革的方向。整套试题颇新颖且有创意。

二、学生答卷中反映出的问题

第一部分是“积累与运用”,为a卷第一大题,共30分。据样本统计平均得分分,得分率为76%,失分较多的题是第6题与第7题。第6题是综合性学习,许多学生不会分析“逸”字的字形和蕴含的意思,更不用说概括江浙一带妇女“走月亮” 的目的了。第7题是古诗文默写填,平均得分分,得分率为72%。这是传统考点,实行新课程后,它依然会是中考试卷上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从语文教学(尤其是古诗文教学)的角度来看,诵读应该是最基本、最有效的手段。优美的篇章,特别是古典诗文,是我们民族的精粹语言,必须熟读成诵。熟读成诵的过程,就是积累语言材料、提高语文素养的过程,也是熏陶情感、增强语言感受力和表现力、增强审美观念的过程。这个过程对提高人格品位、促进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语文课程标准》在其总目标中有这样的话:“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名句名篇的默写,无疑有助于这一目标的落实。这道题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①错别字较多:如把“簌”写成“籁”、“枣”写成“早”等。②课文不熟悉,不会背,特别是《观沧海》的词句默写,答案五花八门,甚至空空如也。③审题不仔细,第(5)小题要求写出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表达对故乡山水无限眷恋之情的句子,但有部分学生写出的却是不同诗词中的两句。

第二部分是古诗文阅读,《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阅读提出的目标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根据这一要求,中考文言

文阅读材料的选取必须符合“浅易”这一基本要求。设题应突出这样几个方面: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读音和意义,理解常见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归纳内容要点,对文中的思想观点作出自己的评判。古诗阅读(欣赏)应以课内古典诗词为基本材料。《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是:“诵读古代诗词,在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本次古诗文阅读试题为第8——16小题,共25分,平均得分分,得分率61%,古诗源自课外,共4分,其余两篇文言文均出自课内,其中《公输》得分率为,《出师表》为。第12题翻译题失分最为严重,得分率是,主要原因是实词没有准确解释,特别是“命”、“为”等词错误较多,语句表达不流畅,不能做到“信”、“雅”、“达”的要求。第11题解释句子中加点的词,错误较多,主要是学生不能正确理解词意,同时也表明文言文学习存在的严重问题——死记硬背。此题的得分率是%52,主要是学生不能读懂原文。14题让学生分析墨子的主张,有些同学直接未做,或者张冠李戴,所答非所问。

第三部分是现代文阅读,共设两个答题,赋分37分,其中第(一)大题19分,第(二)大题18分。一般而言,一套中考试题中应含有两篇现代文阅读材料,其中1篇应为叙事类作品(以文学作品为主),另1篇可以是简单的议论文,也可以是科技作品。文学作品以散文为主,也可以是小说。按《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文学作品的阅读目标是:“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简单的议论文的阅读目标是:“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科技作品的阅读目标是:“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根据样本分析平均得分,得分率为。选文

(一)《银行里的男孩》设5道题目,共19分,平均得分分,得分率依次为

4、

6、

7、0.

56、。选文

(二)《让开心成为一种习惯》共18分,设5小题,平均得分分,得分率依次为:0.

15、0.

59、

2、

6、。

第四部分是作文,为a卷第四题,总分60分,平均得分分,得分率为%,与去年基本一致。“我们也是朋友”这一命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有话可写,有情可抒,有理可议,而且这一命题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话题作文所带来的“宿构”现象。可以说,本道试题真正考查了学生写作核心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了作文命题的有效度。由于试题的开放性,所以在本次考试中涌现了不少佳作,具体表现在:①内容丰富多彩,有“老师投来的信任的目光”、“患难中人们无私的救助”、“节假日家人团聚的晚餐”„„材料牵涉到生活、人生、社会、自然的诸多问题。②个别学生的文章立意较新,能以小见大,对“问题”有个性化的认识,能深入挖掘“问题”的本质与根源。③体裁多样,表现手法灵活,感情真挚,情文并茂。同时,我们也发现学生的作文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主要有:①抄袭套用,“克隆”成风。表现在选材雷同,有相当数量的文章大同小异,改造范文的痕迹比较明显,学生不是在表现自己的生活感受,而是在移植他人的故事;②视野狭窄,题材平庸。大多表现学校生活,很少涉及到家庭和社会的,即使表现自己生活的,内容也极为平淡,生活感悟比较浅,有的甚至极为幼稚,“无我”、“无物”、“无悟”现象较严重;③非驴非马,文体不清。部分考生把“立意自定,文体自选”当成取消文体,致使所写的文章文体特点不突出;④追求新颖,本末倒置。部分考生为了追求独特的形式,章不成体,表现在有的文章所表现出的主题读后令人如罩一团雾水;有的文章采用“排比段” 的形式,形式虽然新颖,但内容空洞无物;⑤审题不细,文不对题。有些文章没有紧扣话题,更有甚者,随意选材,只有“生活”而没有“问题”。除上述情况之外,我们还发现学生缺乏一些基本的作文能力:如详略不当、条理不清、拟题不妥、语句不通等现象,甚至有些考生卷面涂改极其严重。

三、整改措施

1.注重“双基”,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

语文教学一定要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这是语文教学永恒的主题。一定要重视课本的“例子”作用,依托课本,做好“阅读、写作”训练和口语交际训练,规划好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课本是最重要、最基本的学习资源,也是再创造的前提。目前存在的轻视课本的倾向非常危险,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举一”都做不到,何来“反三”?更谈不上“触类旁通”了。课堂教学要回归本色,做到“和谐高效”,注重“思维对话”,发展并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字要规规矩矩地写,话要清清楚楚地说,课文要仔仔细细地读,练习要踏踏实实地做,作文要认认真真地完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基础”是个发展的概念,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我们既要抓好最基础的东西,诸如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更要重视语言的运用,特别是字词句的积累、训练必须得到强化。

2.多读巧写善积累,少讲少考少做题

“多读”就是博览群书,扩大阅读量。首先,课程标准推荐的名著要积极地去读,课本选介的经典篇章尤其要熟读;其次,要用好《阅读》(《自读课本》),充分发挥优质语文学习资源的作用;再次,要坚持大阅读活动,多读报刊杂志,扩大学生视野,丰富知识积累。“巧写”,就是巧于练笔、巧于写作。要教会学

生写摘抄型、批注型、提纲型、感想型读书笔记,养成边读书、边记笔记的好习惯;作文训练并不是“多多益善”,要结合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规范的、成篇的作文练习,一月二次即可(不足部分可辅之以片段练习);每个学期,每位学生的作文,教师至少要全批全改2篇。“善积累”就是善于积累,一是方法,要随时随地、日积月累、持之以恒;二是数量,不能少了,但也不必太多;三是质量,要有所选择,树立精品意识。“少讲少考少做题”,就是要做到“精讲精练”,少做或不做无用功;做题和考试对语文成绩的提高作用不大,这是共识。

(三)课内、课外结合,树立“大语文”观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教师要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努力提高学生综合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摒弃急功近利思想,杜绝"为考而教"的功利思想和做法,深入研究教材,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上下足功夫,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站在课程标准的高度用教材,善于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以课本为依托,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好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课本中的“小综合”(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大综合”(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写作)是语文学习资源,教师要从单元教学的角度,立足于学期教学目标,结合阅读教学,有所选择、有所侧重地进行规划和训练,使语文教学不仅仅有利于提高考试成绩,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助于学生的健康、和谐地成长。

同时,教师应推荐多样有趣的、富有探究性的素材,拓展学生阅读视野。教师还要创设多种条件,开设各种类型的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树立大语文的教学观,在社会实践、社区服务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与主动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不断增强语文素养。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特别是筛选信息以及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在信息化社会,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最重要的手段,阅读教学除了指导学生学会精读,还要指导学生逐步学略读与浏览,将课内精读与课外泛读有机结合起来。

4.加强作文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作文是中考语文的“半壁江山”,有“得作文者得高分”之说。作文成败直接影响中考语文成绩的好坏。写作教学要有计划性和科学性,减少随意性、盲目性。平时要重视作文教学,加强写作指导。首先,作文教学要以阅读积累为基础,通过大量阅读,写好读书笔记,弥补学生生活体验不足的缺陷。其次,要讲究科学的方法,提高效率,“读写结合、以读促写”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善用“名家名篇”的示范、引路作用,让学生“先学后创”,在继承中创新。再次,要教会学生最基本的作文“法则”——卷面整洁、字迹规整、标点正

确,分段合理,注重细节等。要加强作文基本功的训练,如审题选材立意的训练、写作技法的训练、书写规范训练等等。与此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感受生活,以自己的内心体验去审视生活,认识生活,用自己的独特感悟写出生动、活泼、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富有鲜明时代特色,有个性、有文采的作文。

2011年7月7日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1851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