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研究论文精编4篇
【导言】此例“经济学研究论文精编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金融经济研究范文1
关键词:金融发展;经济增长;农村经济增长;民族地区
农村经济增长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国7017万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得到解决。2013年至2016年4年间,我国每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都超过1000万,3年来累计脱贫人口达到5564万,贫困发生率也从2012年底的%下降到2016年底的%,贫困发生率下降达%,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幅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贫困地区面貌得到了明显改善。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有关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文献进行研究,为农村金融精准扶贫找到突破口,更好落实党中央十以来关于精准扶贫新部署。
1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最早起源于西方学界,对于二者相关性的探讨和研究,学界一直存在争议。国外以古典经济学派以及克鲁格曼等为代表,国内以叶志强等学者为代表,认为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无相关性或者只具有弱关联性。早期的古典经济学派主要是基于货币中性理论,认为通过货币的供给的增减,只能对经济社会的物价成相应比例产生变化,并不能对社会的投入、产出以及就业产生实质上的影响。Krugman[1](2003)通过对拉丁美洲等国家金融自由化失败案例进行研究,认为金融发展只是经济增长的必然结果,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不具有必然关系,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只具有弱关联性。叶志强[2](2011)通过对1978—2006年中国各省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在金融发展的农村居民的收入呈负相关关系,并且在金融发展过程中,城乡居民收入不但没有下降反而在扩大,因此他认为我国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不具有相关性。而另外一些专家学者通过各自的研究却认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具有正相关性,金融发展不但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并且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该论述最早可追溯到Bagehot(1873)和Schumpeter(1912)。西方在该领域先后对微观和宏观2个领域进行了研究。最开始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主要集中在金融与产业以及企业发展关系的研究上,期间以1912年Schumpeter发表的《经济发展理论》为代表,通过论证其认为金融系统在工业革命中能起到关键作用。Rajan和Zingales[3](1993)将不同产业的成长过程与金融发展相结合进行研究,通过其研究发现,认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具有正相关性。在金融发展与宏观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上,学者通过构建一系列数理模型进行了研究。Romer[4](1986)、Lucas[5](1988)通过构建经济增长数理模型,论证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具有正相关性,认为金融发展通过对资本积累进程产生影响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Diamond[6](1983)等通过构建流动性风险模型,论证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具有良好的互动性,认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通过风险管理实现的。国内学者在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方面也取得了不少成果。其中谈儒勇[7](1999)、李广众[8](2002)等先后通过各自的研究发现,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具有正相关性,金融发展有利于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米建国、李建伟[9](2002)通过研究提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具有高互动性,并且金融适度发展是经济实现快速增长的必要条件,反之金融抑制或金融过度发展都会损害经济增长。郑常德[10](2008)通过研究论述了金融发展不但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同时能够改变居民收入分配,并最终减缓贫困的发生。
2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随着国内外学者对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的深入,学者对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和[11](1990)通过建立农业产出的市场分析模型,分析了农业融资对于农业产出的影响,认为农村金融发展有利于农村经济增长。国内最早从实证角度分析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的是徐笑波[12](1994),其通过实证研究认为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相关性。冉光和、张金鑫[13](2008)通过收集1981—2005年山东省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数据,并建立帕加诺经济增长模型加以分析,最后发现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之间存在高度正相关性。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也发现农村金融市场存在严重的市场失灵以及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等问题。H•T•Patrick[14](1966)通过对欠发达国家的农村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发现欠发达国家农村金融市场存在严重的市场失灵,农村金融不但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甚至会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从而导致农村贫困的产生。行怀勇[15](2008)认为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导致农村资本配置不合理。林毅夫[16](2000)则认为由于我国各区域发展水平的不平衡、以及资金缺乏横向流动等导致我国农村金融存在较为严重的体制性矛盾。学者就当前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不协调的原因也进行了分析。和(1998)认为发展中国家农村普遍存在金融垄断,农村金融垄断导致农村金融市场运转效率低下,从而制约农村经济发展。JacobYaron等认为政府的行政干预是导致农村金融市场存在严重市场失灵的重要原因。我国学者在探究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市场失灵原因方面也取得了不少成果。何广文[17](2006)认为我国农村金融存在主体产权改革不充分,农村利率市场化不足等问题,农村金融体制方面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当前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国内外学者也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和(1998)指出打破农村金融垄断的必要性。JacobYaron等认为政府应减少对农村金融市场的直接干预。杜晓山[18](2003)提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先应当从金融体系内部入手。黄勇、谢朝华[19](2008)提出通过建立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并通过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从而促进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良性互动,实现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
3金融发展与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
在国外相关文献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对某一特定民族或者民族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相关研究,国外更多是针对社会中某一特定少数人群进行研究。在我国,为促进民族地区特别是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探讨并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民族地区金融制度,以扶持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已成为学界的共识。国内学者在这一领域不断探索,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郑长德[20](2007)通过对我国五大自治区以及青海、云南等多民族省份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后,指出当前我国民族地区金融发展明显落后于经济增长。廖群云[21](2005)认为当前民族地区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不协调,最主要的问题就是金融支持弱化,而金融支持弱化体现在信用环境不高、政策引导不力以及法制建设落后等多方面。侯晓荟[22](2005)通过对恩施地区的研究指出,我国现有的农村金融支农体系无法适应各民族地区的差异性,从而导致金融体系不能适应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针对当前民族地区农村金融支农存在的问题,专家学者也就各自的研究方向进行政策建议。徐珺[23](2003)认为在西部民族地区的金融支持方式,应当采用以农村信用社为主体的合作金融形式,从而促进西部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郑军、周运兰[24](2012)更是提出从民族地区企业自身、金融支持、政府政策扶持等三个层面进行优化,共同发挥金融支农的作用。伍艳、黄煦凯[25](2006)针对自治区的金融抑制现象,则提出了发展寺庙经济的建议,通过发挥金融的作用促进寺庙经济对外的辐射力,建立当地特色的寺庙经济。
4结语
纵观以上研究成果,国内外许多专家和学者通过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农村经济增长以及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取得了大量富有成果的研究。但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现阶段的文献中,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足:一是关于民族地区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真正深入研究西南民族地区特别是四川凉山民族地区农村金融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还有待学者进一步深入。二是关于民族地区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的市场失灵以及运行机理、传导机制方面的研究还有待深入。虽然陆铭宁、吴江[26](2011)以及陆铭宁、陈璐等[27](2016)先后通过构建信贷交易合约模型以及其后对模型进行修正完善,将西部民族地区农村金融抑制的产生机制以及传导机制进行了探索,但相关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化。三是目前不少学者对促进民族地区农村金融的发展,提出了不少改进措施,但真正具有创新意义,以及符合民族地区特色且行之有效的措施较少。目前正值我国扶贫攻坚的关键时期,通过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农村经济增长以及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增长关系,为农村金融精准扶贫找到突破口,以便更好地落实十以来党中央关于精准扶贫的新部署,也是本项目以及本文的研究出发点。
参考文献:
[7]谈儒勇。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1999(10):53-61.
[8]李广众。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多变量VAR系统研究[J].管理世界,2002(3):52-59.
[9]米建国,李建伟。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思考与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2(4):23-30.
[10]郑常德。中国的金融中介发展、收入分配和贫困减缓关系的实证研究[J].西部商学评论,2008(1):68-83.
[15]行怀勇。农村金融发展中存在问题的成因与对策分析[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8(4):13-15.
[16]林毅夫。再论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7]何广文。社区导向型金融合作应该逐渐成为新农村建设时期合作的主要内容[J].人民论坛,2006(9):40.
[18]杜晓山。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的重要步骤——《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出台[J].中国金融,2003(17):18.
[19]黄勇,谢朝华。城镇化进程建设中的金融支持效应分析[J].理论探索,2008(3):91-93.
[20]郑长德。中国少数民族地区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1):54-58.
[21]廖群云。民族地区金融支持弱化问题及其强化对策探讨[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2):73-75.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山草香为大家分享的4篇经济学研究论文就到这里了,希望在经济研究的写作方面给予您相应的帮助。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2
最初西方经济学是对西方国家市场经济规律的经验总结,但经过融合其他包括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规律并抽象化为理论形成了现代的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已经不再是仅适用于西方发达经济体的理论体系,对于市场经济占主导的发展中国家也具有重要的指导与借鉴价值。在我国高校已经普通西方经济学课程近20 余年,成为高等院校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也是学生学习后续经济学专业课程的必备基础。
一般西方经济学研究中所用的分析方法较为复杂,因此如何通过适当的方法,将经济学研究成果,特别应用西方经济学于我国实际经济问题的成果转化为本科生可以接受的教学材料成为提高我国西方经济学教学效果的重要课题之一。只有将新鲜的、下实际密切相关的研究成果转化成教学资料,才能培养学生对西方经济学的学习热情,才能培养学生们的理论应用能力,也才能更好地衔接本科与更高层次的学习。
二、国内西方经济学教学材料的特点
(一)、重视理论内容,缺少理论检验
注重对理论的说明是我国西方经济学教材的一般性特点。西方经济学是对市场经济运行的经验总结,及经验上抽象出来的理论。因此注重理论的内在逻辑梳理,提供理论背后的经济学直觉是西方经济学教学的重中之重。
(二)、多引用国外研究成果,较少使用国内研究成果
近些年来,各大高校不断强调案例教学,使西方经济学教材中对一些研究成果的介绍也略有增加。但增加的内容更多引自国外经典教材中的案例或研究成果,而基于我国实际的研究成果却很少能够进入材料中。使得学生在教学中无法得到关于西方经济在我国实际经济中真实运用的知识,客观地造成教材与实现之间不容的现象。
将研究成果写入教材变成教学材料是一个具有风险的工作。一般认为,只有经历了严格实践检验的成果才可以成为教学材料。然而饱受责难的凯恩斯理论依然是本科宏观经济材料中的最核心部分,原因就在于所有的经济学理论也只是在其假定下才成立。
(三)、内容陈旧,对最新成果涉及较少
虽然在一些本科教材中增加了不完全竞争市场、寡头竞争等内容,也引入了实际商业周期、新凯恩斯等较新的理论,但常常都是一笔带过,整体上内容仍然比较陈旧。这主要表现在二个方面:对一些研究动向缺乏必要的启发性介绍,如预期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以及对一些重要的研究思想和方法缺少适当的介绍。
三、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材料的方法
经济学前沿研究中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关注动态调整过程,即强调动态分析。分析中所用的动态模型一般包括多个动态方程,整个模型一般难以获得内生变量的解析解,所以常采用动态模拟的方法分析经济变量向均衡调整的动态过程。这些经济学前沿分析中所需的数理方法也常超出本科低年级学习范围(西方经济学开课时间),甚至超出本科阶段的知识水平。降低研究中模型设定的难度,保持研究的主要结果、结论是经济学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主要原则。
(一)、流程图示意
前沿的经济学研究成果一般多采用动态模型,变量之间作用机制比较复杂。如一个经济变量对另一个经济学变量不仅存在直接影响,还有多个间接影响途径。这些变量之间的作用机制常常是模型的关键。如何将这些机制以比较容易接受的方式展示,是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难点之一。流程图可以很好地阐述变量之间复杂的作用机制和作用方向。
流程图是解释、说明复杂影响机制的有力工具之一,已经在生物学、化学等学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流程图与现行一般教材中常见的单一图形不同,有许多单一图形所不具有的优点。除上述优点外,采用流程图以流程形式表现经济变量之间的作用机制和方向,可以降低阅读者对数学推导过程的畏难心理。在完整展示整个经济模型后,可以将经济变量之间的直接、间接作用机制分解开来,逐个进行说明。
(二)、比较静态分析
经济学动态模型分析中一般涉及均衡(或稳态)的变化及向均衡移动时的动态调整的内容。前一个问题的研究难度低于后一个问题,也与现行教学材料的内容更为接近,容易被学生接受。经济学动态模型的均衡或稳态分析时,可以将不同时期的同一变量视为常数,如动态优化后消费的Euler方程中可能包括同期消费、滞后的消费和未来(预期)的消费,在求解均衡和稳态时可视为同一值进行加减运算。所以求解均衡问题转化为求解多元的方程问题。如果所需转化的模型涉及的变量略多,如模型中包括6-7 个变量时,还可以通过代入法减少变量。
(三)、动态模拟展示
经济学动态模型的核心内容是分析从稳态到新稳态过渡或者向稳态收敛的动态特征。研究成果转化时可以采用与原来研究过程不同的方式展现动态调整的过程。如论文研究中可能是在对模型进行对数-线性变换后进行模拟分析,但转化时可以采用与原研究相同的的模拟,也可以直接对原动态模型进行模拟。
转化后仍用对数-线性模型的模拟,便于与原论文中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并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信。但缺点在于模型的对数-线性变换需要一些繁琐的数学推导过程,可能是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直接采用动态模型进行模拟减少了对模型进行对数-线性变化的工作压力,也更为直观,因此容易被学生授受。但不便于与原论文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
四、结论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3
论文内容摘要:目前,国内外都不存在系统的、成型的“流通经济学”。我国对流通问题的研究,虽然由定性分析为主发展到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并存的局面,但其方法论基础仍然混乱,方法论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并存。本文认为,应当把流通问题研究的方法论基础统一到主流经济学的个人主义方法论,这是构建“流通经济学”的必要条件。
关于流通理论,国内有各种称谓,计有“流通经济学”、“商业经济学”、“贸易经济学”等。为讨论方便起见,本文采用“流通理论”这一称谓来概括所有关于流通、商业、贸易等问题的理论与学说。
我国流通理论的发展演进
(一)我国流通理论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大体上是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后期,这一时期流通理论的表现是:计划经济体制下“重生产、轻流通”,“重工农业、轻商业”的局面开始转变,学界和政府都认识到了流通问题、商业问题的重要性。就这一时期的流通理论而言,主要以马克思《资本论》以及其他著作中的经济思想为指导,重新采取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四要素理论来研究流通问题。这一时期的流通理论,以孙冶方的《社会主义经济论——流通篇》为发轫之作,随后涌现出一批在流通理论上多所创见的专家学者,他们撰写了大量的论文和专著,为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提供了理论上的论证。这一时期的流通理论,总体上说来是“破”大于“立”。之所以说“破”,是因为改革开放前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当时盛行的是“无流通论”;而改革开放伊始,首先进行的就是对“无流通论”的批判和破除,重新确立“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理论判断。从研究方法上来看,这一阶段的流通理论主要以马克思的经济学说为指导,并未引入西方主流经济学研究方法。
第二阶段即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今,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学界重大转变表现为西方主流经济学说的大规模引进。大规模引进表现为大量西方经济学著作的译介、高校经济学教育中西方经济学的比重越来越大、学术研究当中运用西方经济学方法日益增多。具体到这一时期我国流通理论,出现了两种趋势,一方面是研究对象日益专门化,企业管理、市场营销、零售、物流、电子商务等领域的研究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另一方面是研究方法技术化,即计量经济学、博弈论等研究工具被用来研究流通问题。
(二)我国流通理论的研究现状
从目前来看,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并不存在系统的、成型的“流通经济学”。因为,任一学科如果足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就必须具有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明显特征,必须有一个或若干个核心原理,在研究对象或(和)研究方法上必须有其自身的特色。以主流经济学为例,其核心原理就是最优化,可以说,整个微观经济学就是建立在最优化基础上的。个体消费者最大化自己的效用,从而加总得出需求曲线;个体生产者最大化自己的利润,从而加总得出供给曲线,而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市场。至于宏观经济学,也仍然是建立在微观主体最优化行为基础之上的。宏观经济学当中,消费、投资等活动仍然可以归结到微观主体的最优化行为,唯一一个外生变量是货币供给。而货币供给成为外生变量的时间也不长,只有在政府垄断货币发行并且货币不可兑换之后才成为真正的外生变量。既便如此,理论上政府也可以通过最优化的计算来确定最优货币供给量,说到底,还是归结到最优化这一基本原理。
当前我国流通问题研究的特点是“杂”和“乱”。所谓“杂”,是指研究对象“杂”。从批发、零售、物流,到餐饮、会展、电子商务、拍卖、租赁等,很难合并归类。所谓“乱”,是指研究方法“乱”。对于流通问题的研究,过去主要以定性分析为主,近年来定量分析方法的运用逐渐增多。计量经济学、博弈论等分析工具和研究技术被引入到流通问题研究当中。引入新的分析工具和研究技术固然是好事,但方法论基础不明确,仅仅引入新的分析工具,难免给人以“为技术而技术”的感觉。
流通问题研究与主流经济学的个人主义方法论
(一)方法论个人主义与方法论集体主义
主流经济学的核心原理——最优化原理,其更为深层的基础是个人主义方法论。整个主流经济学的方法论基础就是个人主义的,通过对微观个体进行“经济人”假设,从“经济人”的最优化行为出发,演绎出一系列的理论。经济学的个人主义方法论与政治体制上的宪政主义、经济体制上的自由市场机制是相互匹配的,内部关系是融洽的。
与个人主义方法论相对应的,是集体主义方法论。集体主义方法论认为,某一集体是有共同目标的,是有终极目的的。这一集体可以小至家庭,也可以大至国家。特别是集体主义方法论认为整个国家是有共同目标或终极目的的。应当说,集体主义方法论与个人主义方法论是有重合之处的,二者都认为,微观主体(个人、家庭、企业、社团)是有共同目标的;但如果把主体扩展到整个国家,则二者分歧立显:个人主义方法论认为国家或政府没有终极目标,而集体主义方法论认为国家是有终极目标的。
二者分歧的深层根源在于对个人价值的看法不同,个人主义方法论认为,个人本身就是目的,并不是实现其他目的的工具或手段;国家、社会、政府只不过是帮助个人实现目的的手段和工具,它们本身没有也不应该有自己的价值和目的。相反,集体主义方法论认为,国家、社会是有共同目标和终极价值的,个人仅仅是实现集体目标和集体价值的工具和手段。
(二)我国流通问题研究的方法论基础一直是集体主义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在意识形态上逐渐确立起集体主义价值观;相应地,在学术研究上也采取了集体主义方法论,这一点在经济学领域体现得尤其明显。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的经济制度是“统制经济”(笔者认为,“统制经济”比“计划经济”更好地描述了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体制的特点,因为我们并没有像前苏联那样对经济进行精细的“计划”),相应地,我国奉行的经济学本质上是取自苏联的“统制经济学”,而“统制经济学”的方法论基础恰恰是集体主义的。“全国一盘棋”、“全国人民万众一心”等集体主义价值观不仅高扬在意识形态领域,而且也深入渗透到学术研究领域,这一点在经济学研究当中表显得尤为突出。直到改革开放后很长一段时间,这种思维模式仍然广泛地存在于各种流通问题研究当中,直到目前仍有相当的惯性。
西方主流经济学当中并不存在“流通经济学”这一分支学科,因为主流经济学的方法论基础是个人主义的,所以在西方国家,研究流通问题是微观主体即流通企业的任务,营销、物流、零售等管理类学科都很成熟,但针对“宏观”流通问题的理论几乎没有。在学科分类方面,营销、物流、零售都属于管理学,而不属于经济学。当然,管理学的方法论基础也是个人主义的,而不是集体主义。
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个人主义的,相应地,研究市场经济中的流通问题,也应当采取个人主义方法论。这样既与现实经济制度相适应,也与主流经济学方法论相适应。
统一流通问题研究的方法论基础的必要性
我国学者对流通问题的研究,大多数都采取“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政策建议”三段论的模式,但以主流经济学的个人主义方法论来看,这种研究模式是有问题的。问题恰恰出在一般认为最有价值的“政策建议”部分。按照主流经济学的个人主义方法论,流通问题几乎都是微观主体即流通企业面临的问题。流通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方面,与一般的生产企业并无二致,如果在流通中出现了问题,比如成本过高、效率较低等问题,企业自身出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考虑,自然会采取措施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本不需要政府出台政策进行干预。举例而言,在物流领域有一个评价运输效率的指标——空驶率,我国的空驶率比欧美等发达国家要高得多,这当然说明我国在运输资源的使用方面效率低下。但是,针对这一问题,政府又能做什么呢?根据主流经济学的个人主义方法论,无论空驶率高还是低,都是物流企业自身造成的,最有动力降低空驶率的不是政府,而是物流企业。因此,这一问题本不该由政府来负责,也无需政府出台什么政策来促使空驶率降低。所以,我国空驶率较高的原因,就应该从其他方面来分析,如物流企业的规模普遍较小、物流企业的技术手段比较落后等。严格来讲,在直接影响到物流企业的各种因素当中,只有税收与物流园区用地两方面与政府有关,其他方面,均属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问题。所以,即便空驶率很高,政府也管不了,而且也不该管。这是从方法论个人主义出发得出的必然结论。
但我国的现实是,政府往往先是对经济活动进行不合理的干预,干预之后使经济活动产生了许多问题,接下来对这些问题再次进行干预,由此又产生了新的问题,如此无限循环下去。
流通理论研究中的“政策建议”,往往就是建议政府对先前干预产生的问题进行再干预,这是一种“越描越黑”的做法。究其根源,便是学术研究中长期存在的方法论集体主义。前已述及,方法论集体主义就意味着微观个体的经济活动本身不是目的,而仅是承载某一或某些集体目标的手段,照这种思路,任何政策都取得了理论上的合法性。
以北京为例,如果某个人打算从事出租车行业,那么他必须“挂靠”某一出租车公司,否则就是“黑车”。各出租车公司为保持自己的市场份额和既得利益,联合起来游说政府,成功地建立起市场准入制度。而政府反过来以“保护乘客利益”为由,统一制定收费标准,于是便造成了目前空驶率高的状况。破除这种局面的釜底抽薪之举,是取消目前的市场准入制度。稍微学过经济学原理的人都知道,这样一来必然有更多的人愿意从事出租车行业,竞争的结果是产生一个均衡的市场价格,这一价格肯定要低于目前的统一价格,从而,空驶率必然大幅降低。
以上例子仅是我国流通领域中的物流、运输问题,类似的问题在其他流通领域还有不少。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很多学者潜意识里都在使用集体主义方法论,而不是主流经济学的个人主义方法论。这也是众多“政策建议”难以发挥作用的根源。
结论
宏观流通问题进行研究,如果要运用主流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那么就应秉承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应当指出,解释和预测是主流经济学的主要功能,而不是动辄就要提出什么“政策建议”。我国学者应该尽量做到“述而不作”、“述而少作”。毕竟,提出政策建议这一行为,本质上采取的是集体主义方法论。
近年来,随着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大规模引入,在我国流通问题研究方面也出现了个人主义方法论与集体主义方法论并存的局面。而方法论基础的混乱,是当前我国流通问题研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笔者认为,如果要构建一门系统的、成型的“流通经济学”,那么首先要做的就是统一流通问题研究的方法论基础,也就是统一到主流经济学的个人主义方法论上来,这是构建“流通经济学”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参考文献:
金融经济研究范文4
一、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理论研究综述
对于货币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西方古典经济学家根据萨伊定律提出了货币中性和信用媒介论,该理论认为货币供给量的变化不影响产出、就业等实际的经济变量。后来的一些经济学家如K?Wicksell虽然认识到了货币在经济增长中具有重大的、实质性的影响,但主要强调的是消除货币对经济的不利影响。货币学派的代表人物Friedman认为“货币至关重要”只是就短期而言,在长期中货币供给的变化只会引起物价水平的变动,而不会影响实际产出。
20世纪70年代,Mckinnon和Shaw以发展中国家的金融问题为研究对象,认为在发展中国家存在着严重的金融约束和金融压抑现象。1973年,他们分别提出了著名的金融浅化理论和金融自由化理论。他们分别从“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这两个不同角度,将货币金融理论与发展理论结合起来,全面论证了货币金融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他们认为,发展中国家之所以资金短缺,并不是因为缺乏能用于积累的资金,而是因为“金融抑制”造成了融资渠道堵塞和资金成本的扭曲。
二、由分业管理机制向混业发展的原因
1.从需求方面考虑:首先,众所周知,金融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固定汇率制度崩溃,打破了世界金融市场的平稳状态,金融业进入到了动荡期。金融业的风险激增,金融危机频繁爆发要求金融业必须实行混业经营。其次,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经济金融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为了在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金融业不得不扩大经营规模和业务范围,金融分业管制模式限制了各个国家金融业的发展,使他们在全球竞争中逐渐落到下风,因此,这些国家纷纷放弃了分业管制政策。
2.从供给方面考虑:首先,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导致居民生活和企业生产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加,各类经济主体为了防范风险,对保险业的依赖增强了;与此同时,经济技术的发展提高了居民收入,增加了企业效益,这使得他们拥有更加充足的财力支付保费。由此可见,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必然推动保险业快速发展。其次,以计算机技术和无线网络技术为特征的新技术革命大大降低了金融通讯和数据处理成本,从而促进了金融信息传播和科学管理,为金融机构提供多种业务服务打下了基础。最后,近年来人们对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银行倒闭、股市崩盘等相关事宜做的分析表明,分业管理也并非是恢复公众对商业银行体系信心、化解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合作冲突和预防银行垄断的唯一法宝,因此,从理论上也给了混业经营以发展空间。
三、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发展情况
1.逐步走向国际化。从全球十大银行以及金融集团排名的巨幅波动我们可以看出,全球都被卷入了兼并浪潮之中。兼并范围不断扩大,兼并金额不断上升,可见混业经营已经逐步走向国际化。
2.大型金融机构大力推动混业经营。大型金融机构所青睐的超级复合体对于分散风险、提高竞争力的效果显而易见,在这些大型金融机构的大力推动下,“金融超级市场”、“金融百货公司”不断涌现,混业经营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3.金融业走向全方位、一体化。随着兼并浪潮席卷全球,商业银行、投资银行、证券公司等在兼并过程中结合而成的“金融百货公司”经营规模和服务范围都进一步加大,金融业已经走向全方位、一体化的道路。
4.网络金融的发展。在国际兼并的浪潮下,网络金融对传统跨国金融机构的冲击越来越大,迫使传统跨国金融机构步入全面重构。一方面跨国金融机构需要在加速兼并中弥补跨国银行在网络金融投资上的损失;另一方面,由于兼并而强化的全球体系给跨国银行赢得了调整的时间,以应对来自网络金融带来的冲击。
5.分业经营的金融企业面临改革。虽然很多大型、超大型金融集团已经采取了混业经营的模式,但是各种形式的分业经营管理的金融企业仍然占绝大多数份额,并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这些企业一面在坚守分业经营的管理模式,一面在金融全球化的影响下逐步走上了改革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