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劳动模范人物事迹【范例5篇】
【导读预览】此篇优秀范文“2023年劳动模范人物事迹【范例5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整理分享,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此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劳动模范人物事迹【第一篇】
-->
谢秀荣同志是南京际华5302公司服装缝制车间主任,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的精神,踏实的工作态度,使她从一名普通农民工迅速成长为一名技术精湛的缝纫工,一名合格的班组长、服装技术员、车间主任,获得了“江苏省劳动模范”、“江苏省文明职工”、“南京市劳动模范”、新兴际华集团公司八位“感动人物”、“首席技师”等荣誉。
她在担任b601/2组班组长期间,带领该组先后荣获江苏省“巾帼文明岗”、“先进班组”和全国“五一巾帼奖状”、“五一巾帼标兵岗”、“工人先锋号”和“职业道德建设标兵单位”四项全国性至高荣誉。
能吃苦。谢秀荣能吃苦、肯奉献,克服家庭困难,早出晚归,几乎没有一个完整的休息日,近五年来累计加班有600多天,带领她的团队为按期完成各类订单任务放弃了数不清的休息时间。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为尽快生产出灾区急需的帐蓬,连续作战36个小时,成为集团14家企业第一个出产品并且后续生产中工效最高的车间。在2015年和2019年两次大阅兵服的生产中,都是在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的情况下,谢秀荣带领缝制车间员工在严把质量的前提下,加班加点生产,确保阅兵服生产任务的完成,得到众多媒体的报导。
爱学习。谢秀荣时刻不忘为自己“充电”、“加油”,参加了文化课程和清华大学班组长远程教育,平时一有时间就看书、翻阅资料。几年的坚持,让她文化素质、技能素质有了质的飞跃,从一位普通的农民工成长为集团公司既有理论又有技能有名的“专家”。
肯钻研。2014年以来,谢秀荣每年都有新成果,解决了公司服装生产中的一道又一道难题,获公司科学技术进步奖16项,其中一等奖5项。如:在生产武警新式警官冬服时,自制定位尺固定容袖位置的办法,一举解决了长期困扰同行业的生产难题,效率提高了一倍。她领头的“劳模团队工作室”在公司“双模化”生产中成果显著,许多工种产量提高15%、质量提高了5个百分点。作为“草根”的基层员工立足岗位创新,为企业提高工效、降低劳动强度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敢担当。谢秀荣从一名普通的农民工逐步成长为班组长、技术员、车间主任,每一步都需要勇气和胆量,而她勇挑重担、从不退缩。2018年3月,公司将原服装缝制一、二两个车间整合为一个服装缝制车间,车间主任的重担又交给了谢秀荣。面对整合后200多人的队伍,谢秀荣没有考虑个人的得失,毅然接受了组织的决定,通过推广成功有效的管理方法,细化分解指标、加强考核,整体车间效率提高了16%,车间员工收入增长了12%。在公司历次艰难任务时,谢秀荣也是冲在前面。公司领导和员工对谢秀荣的评价是:敢做事、能做事、做成事。
懂管理。谢秀荣通过不断钻研逐步掌握了基层车间的现代管理方法。她熟练掌握车间200多名员工的个人与家庭情况,针对各人的情况因人施教效果非常明显,将大家的精、气、神拧在了一起。她担任车间主任后,通过竞选将群众信得过、有技术、敢管理的一帮人充实到关键岗位,建立一支以班组长、入党积极分子、生产技术骨干为班底的骨干队伍,从而使车间政令畅通、执行有力。建立管理“五个体系”(指标、责任、跟踪、评价、考核),促进车间管理上了新台阶。她开展的“周星”、“月星”评选活动,极大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她组织开展各项活动提高了车间员工的综合素质。四年来,该车间人均产量、产品质量和消耗三项主要指标列省内同行前茅,在武警被装产品质量的大评比中该车间生产的4个产品获得2个第一名和2个第二名的好成绩。5302公司全自动服装智能吊挂生产线成为集团公司同时引进的28条线的榜样线,谢秀荣多次得到集团公司领导高度评价。
会转型。谢秀荣随着身份的变化而快速转型。进城务工后,她没有众多农民工那样“进城打工养家糊口”想法,而是以产业工人的要求勤学苦练提高技能,做到产量高、质量好。担任组长及后面管理岗位后,她主动学习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大胆运用传统管理与科学管理相结合的方法管理班组和车间,实施“五个体系”闭环管理、精益化管理和以产品核算成本等现代企业管理方法,使车间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近两年,她又开始关注和研究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传统制造业特别是服装这种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趋势。
献爱心。谢秀荣注重团结员工和关心、关爱员工,及时反映员工普遍想法和要求,设法帮助组员解决实际困难,对车间员工实施“四必访”行动,以真情感动了许多员工。她常说“用制度管人不如用心管人”,谢秀荣就是用她的热心、诚心、知心换来员工们对她的信任和对企业的忠心。在2020年全国共同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关键时期,她带领车间骨干向公司领导递交了请战书。春节放假期间,她放弃休息去了解防护材料的性能和制作工艺与要求,2月3日她动员了160多人复工并实施三班制生产急需的防护服,尽最大可能为抗击疫情做出大的贡献。
谢秀荣不仅在公司内有较高的影响力和正能量典型,在社会上也引起各级领导和知名人士的关注,有一位八路军老战士原29军副政委李剑锋老人就特别关心谢秀荣的成长,经常听小谢汇报思想,教育小谢如何成为国家有用的人。今年春节,95岁高龄的李老还特意给她写了一副春联,上联:优秀品质传天下,下联:光荣业绩永流芳,横批:荣光普照。嵌进了“秀荣”二字,寓意是因优秀而光荣!在当地也形成了一段佳话。
谢秀荣同志最可贵之处是面对巨大荣誉从没有半点的自满与骄傲,而是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更加全身心扑在工作上、把个人全部精力投入到公司建设,投入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设中去。
劳动模范人物事迹【第二篇】
“老太喜欢吃甜的家里光果树就有好几棵……”提起养母黄亚兰,周汉龙总有说不完的话。家住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的他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59年前,8个月大的他,被周伯禹、黄亚兰夫妇收养,取名叫“汉龙”。夫妇俩如亲生父母般,精心呵护他成长。
每当回忆起小时候,周汉龙总是充满感激。“不论亲生的还是非亲生,在我眼里,他们就是我的亲生父母。”
1985年春节,养父母替周汉龙举办了婚礼。第二年,养父周伯禹突发疾病去世,“老伴去世后,我身体越来越差,汉龙夫妻两人一边种植蔬菜大棚,一边照顾我,一家人和和气气的。”
92岁的黄亚兰说起儿子儿媳的好停不下来。然而平静美好的生活却在2005年发生了变化。黄亚兰出门时不慎摔断股骨,导致半身不遂瘫痪在床。当时周汉龙种植蔬菜大棚,儿子尚未毕业成家。他不仅要兼顾大棚,还要求医问药,照顾母亲生活起居的重担完全落在了夫妻俩人肩上。有人劝说周汉龙将养母送去养老院,他却从未动过这个念头。
每天清晨5点起床做饭,半小时喂完饭,然后跟养母聊天,推她出去散步。另外还需要定期剪指甲、擦身子、换洗衣服。光阴如流水,匆匆不回头。岁月的风霜爬满周汉龙的额头,照顾养母这件事也从“责任”成为“习惯”。
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周汉龙对长辈的孝顺对儿子周志祥也产生了影响。老人瘫痪的头一年,周志祥就主动接过照顾奶奶的重任。如今端饭、端便盆都是驾轻就熟。
周汉龙说:“无论孩子以后能不能出人头地,孝顺长辈,对长辈好是最重要的。”
就是这样一个平凡而普通的人,用亲情和孝心,把老人照顾的无微不至,用实际行动给儿女们树立着榜样。邻里之间提起他都赞不绝口,面对众人的赞扬,周汉龙显得很平静:“百善孝为先,赡养父母是子女最起码的责任,过去父母辛劳将我养大,现在是我报答的时候。”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劳动模范人物事迹【第三篇】
1、李廷俊
李廷俊,男,汉族,1945年1月生,主任医师,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李廷俊从医60多年,救死扶伤、乐善好施,以高尚的医德践行着医者仁心。从赤脚医生到临床大家,研究攻克疑难顽症,治愈国内外患者30余万例。主持研究的5项科研项目,经权威专家鉴定均为国内领先水平。研究的省批院内制剂八个和数十个特效方剂,治疗多种疑难病症,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治疗肺结核的药物获国家发明专利。多次以专家学者身份出国访问交流学习,传播中华医药传统文化。
2、徐立平
徐立平是中国航天第四研究院固体火箭发动机总装厂7416厂固体火箭发动机燃料药面整形组组长,航天特级技师,时代楷模,被誉为“以国为重的大国工匠”。他从事的工作是对固体发动机燃料药面进行整形及缺陷挖药、修补等,因为工作过程对精度有着极高的要求和危险性,而被形象地称为“雕刻火药”。
3、石志光
石志光是中国石化西安石化分公司退休工人,50多年来,他走遍了全省107个市、区、县,自掏腰包租片子,累计放映电影4000多场,行程10万多公里,被群众称为“人民放映员”。
4、王振美
王振美,男,汉族,1925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六市乡太沙村村民。
从1953年开始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王振美矢志不渝跟党走,终于成为了一名正式党员。1965年患重病死而复生后,从此立下誓言感恩奋进。他64年初心不改,助人为乐,扶贫济困,报效乡梓,90余岁高龄时毅然捐出自己积攒的50万元全部积蓄,成立“振美教育基金”,奖励资助优秀师生和贫困家庭学生213人次,助力家乡脱贫攻坚和教育事业。
5、张晓艳
偏远地区缺少优质医疗资源,为了让老百姓在门门口看好病,4年前,张晓艳发起成立“全国社区医疗服务志愿团”,医生们带着自己精湛的医疗技术和公益之心,多次走入革命老区、贫困山区等地,为百姓送去公益医疗。目前志愿团已拥有顶尖专家志愿者900多位,北京延庆、密云、黑龙江、河北、山西、陕西等多地都留下了志愿者的身影。
6、田琴
田琴是密云区新城子镇太古石村一位普通的家庭主妇,也是远近闻名的“孝星”。婚后间,田琴家中7位老人相继患病需要照料,其中三人患有脑血栓,一人患有癌症。由于丈夫外出打工挣钱,田琴便担起了照顾老人的重任。为了减轻家里的经济压力,她还在离家不远的中心小学找了一份在食堂做饭的工作,每天在家和学校之间往返三四趟,风雨无阻。
劳动模范人物事迹【第四篇】
-->
她,看上去平易近人,没有丝毫老资格教师的架势;她,在学生心目中是一位难得的好老师,在同事眼里是一位好领导。她说话声音不大,字字句句却铿锵有力。从迈出校门,到现在成为拥有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和纯熟的教学艺术,三尺讲台上,她走过了30多个春秋。在30多年的执教生涯中,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她始终全身心地工作在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第一线,以开拓进取的精神、忘我的工作热情、朴实的生活作风,树立了新时期人民教育工作者的良好形象,深受广大师生的爱戴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她就是江口镇中心小学教导处主任、小学高级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__。
师爱无边,细雨浇灌
__,一九八一年参加教育工作,三十多年来,她一直担任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学,言传身教,做学生的表率,用沙里淘金的精神,转化了一个个后进生,培养了一批批尖子生,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了大量品学兼优的人才。课堂中,她用亲、严、细、活、实的方法教育学生,以心发现心,以自己之火点燃别人之火,她既注重知识的传授,又注重个性特点的培养,使优生更优,后进生赶上。在她的悉心教育下,李悦、植许鋆同学被评为省、市的“十佳优秀少先队员”,一批批学生参加省、市、县的各科竞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在生活上,陈老师用慈母之心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用微薄之力资助特困学生,她所担任班级的__两兄妹生活在单亲家庭里,母亲拖着病重的身体,艰难地支撑着整个家庭。__了解情况后,为他们买来校服、书包、学习文具等,并毅然承担起兄妹俩的所有学习费用,直到他们小学毕业为止。__还自掏腰包为多名带病读书的留守儿童支付医药费。多元化的师爱,润泽着孩子们幼小的心灵。__以高尚的师德,精湛的教学方法,赢得了学生、老师、家长的高度赞誉,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潜心教研,成果丰硕
教育是一项事业,其真谛在于奉献。教育工作者的伟大与艰辛,不仅仅在于他们用笔耕耘,用语言播种的工作历程,更在于他们潜心钻研教学,用心血孕育桃李的奉献精神。为了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工作,__老师潜心钻研教材,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语文教学的自身特点,以现代教育观念和理论为指导,努力创设特定的教学环境,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同时,她虚心向专家、同行请教,将先进的教学经验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中去。通过不懈的努力,__老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2003年,她承担公开课《富饶的西沙群岛》,肇庆市小学语文骨干教师研究组的教师及县内各镇的教师代表集中听课,课例受到了上级领导和教师们的一致好评。2004年,她应香港汤邓淑芳学校的邀请,到香港进行了一个星期的学术交流,受到学校领导和教师的高度评价。
为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__积极组织参加课题研究,先后主持参与了《__》、《__》、《__》、《__》、《__》等国家级、省级的课题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她撰写的论文《__》、《__》、《__》《__》、《__》等先后发表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或获奖。作为学校的教导处主任,__还悉心帮助培养青年教师,经常和他们一起研究教材,探讨教法,设计教学程序,她经常走进青年教师的课堂,听课调研,掌握第一手材料,全面了解他们的课堂状态,及时作出准确的定位。有时候,为了备好一节课,设计好一个教案,__不厌其烦,和老师们一起反复研究,反复试教,直到满意为止。
辛勤的付出,总能换来累累硕果。就在__潜心教研、默默工作之时,她迎来了众多荣誉,她先后被评为县“先进教师”、“优秀教师”,__市基础教育系统首批名教师,省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省基础教育系统名教师、省特级教师,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小学语言自学辅导实验先进个人”,获得全国教学教改“最佳园丁奖”,全国小学作文教育成果“一等奖” 等多个荣誉称号。2011年当选县第十届人大代表。最近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殊荣。
劳动模范人物事迹【第五篇】
-->
苏花花生专业合作社地处江苏省优质花生基地八集乡八集村。当地农民种植花生历史悠久,上可追溯到春秋时代,小花生被孔子称之为“长生果”。李__20__年回乡后看到了这一丰富的资源,心中暗暗高兴。当时,她在南京卫岗乳品有限公司驻无锡办事处任销售部经理。她的丈夫在卫岗总公司给领导开小车,夫妻俩当时月工资收入大概在x元左右。但是,李__一心想着回乡创业,夫妻之间发生了争执。她丈夫对她说:“夫妻在一起可以相互照顾,你一个人回到家乡一切从头开始,多么不容易……”可是,她已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她于20__年只身一人回到家乡——__县八集乡。当时,一无厂房,二无资金,只有花生这一资源。怎样才能将这小花生变出更多的“钱”呢?她凭借着自己在外地的`市场销售经验,找准公司发展的着力点。首先搞好基层建设,打造多种经营模式,与县润农连锁、苏果等商超长年签订销售合同。除了往江、浙、沪一带销售原材料的同时,更注重产品的精包装,包装上了档次,普通的小花生经过包装后摇身一变,真的变成了消费者所需求的养生保健“长生果”。
她于20__年6月创建了苏花食品有限公司,打造“苏花”牌小花生,其中有咸干花生、五香花生、黑花生、酒鬼花生、小花生油等系列产品。在“苏花”小花生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江苏省著名商标之后,她为了提高广大农民的收益,决定利用自身的品牌优势带领广大农民致富。她采取了公司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生产模式,与当地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依托了苏北农产品深加工的地域优势。
她于20__年牵头成立了__苏花花生专业合作社,20__年2月经县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入社成员达125户,她本人出资x万元,生产基地遍布__县八集乡、众兴镇、新袁镇以及准安市的吴集镇等区域,占地面积达x亩,标准化生产基地x余亩,带动周边农户累计x余户,销售额至20__年达x余万元,帮助成员年均收入3万元左右。
她坚持“两手抓”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一手抓创建标准的达标,按照“四有”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标准,巩固、完善、提高;一手抓规模、效益,立足本县各乡镇,向周边相邻市乡镇发展,使合作社达到专业化、规模化、区域化生产,提高江苏省优质花生的生产能力。
现在,花生合作社已实现规模化经营,现有员工x余人,固定资产x余万元,合作社的生产场地占地x余平方,年销售额x余万元,年创税收x万元,成员户年收入3万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