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关于中国梦的论文范例精编4篇

网友发表时间 1099982

【导言】此例“关于中国梦的论文范例精编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中国梦论文1

具体而言,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必须做到以下:第一,做好群众文化需求调研,抓住群众的需求,有的放矢地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第二,群众文化活动必须立足本土,对于迁西县来说,可选取如陕北皮影戏等富有民俗特色的形式。加大对民间艺术团、乡村电影队的支持力度,鼓励其发展。第三,合理借鉴外来优秀文化形式,如火爆中国的“广场舞”。可与县电视台合作,开展“乡村达人秀”等主题的高水准的电视节目。此外,还可在辖内行政村,建立乡村图书馆、读书室。第四,积极开发拓展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活动,针对目标群众开展不同形式的文化活动,比如辖内的青少年、企业、老年人、社区等对象有针对性的开展适合其特征的文化活动,组建老年人舞蹈队,青少年轮滑社,企业文化讲座,农民水稻丰收的奥秘等活动。总之,开展活动的原则是:形式多元化,内容丰富。团结群众,提高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的认知。

二、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群众文化建设工作也需要政府提供一个优良的文化活动环境。第一,要解决群众活动场地,迁西县属于山区县,且人口较为分散,应从实际出发,选取人口聚居程度高的乡镇,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如建设活动广场等。同时,也要高度注意不良的文化环境,反对一切低俗、媚俗的文化产品,拒绝黄赌毒、非法教会,为农村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提供一个正气、肃然的文化环境。第二,要多宣传,多动员。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先进、文明教育,调动群众积极参与性,提高群众对文化活动的审美体验。第三,积极组织和指导社会力量开展乡村、社区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娱乐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并在活动中对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进行宣传,使群众能够得到美的感悟,增强群众之间的沟通,有利于帮助群众之间培养团结友爱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价值观。

三、推进群众文化创新

在十提出中国梦后,举国上下,对中国梦的实现达到了空前的热度。迁西县在开展群众文化建设,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并不占优势,尤其是山区人口分布分散,有的行政村基本上就没有开展文化活动。所以要协调、统筹行政村之间、城镇与乡村之间资源,实现城乡文化资源共享,积极部署工作,满足迁西县偏远乡镇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实现城乡文化资源的共享、共鸣,协调发展。

在中国梦的新形势下,要认真研读领悟中国梦的内涵,积极部署工作,组织协调各方力量开展创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建设活动。迁西县的群众文化建设工作虽然存在很多不足,但文明有信心和毅力,循序渐进的推进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工作这项长期工程。必须重视人民群众,以开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内容为主,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价值观为核心,为城乡共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联盟做出探索。

中国梦论文2

青年教育都在一定的时空坐标中展开,“中国梦”成为当前青年教育的时代语境。马克思提出:“一个时代的迫切问题,有着和任何在内容上有根据的因而也是合理的问题共同的命运。”[6]203“中国梦”切入了当今时代的中国问题,是当代中国时展需要的呼声,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征程。这个时代以改革开放提供的广阔空间和丰富土壤为基础,具有显著的特征:第一,综合国力的大幅提升,3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第二,社会和谐的进一步推进,人民的“幸福指数”逐步提高,“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第三,中华文明的逐步演进,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第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进步,党的十报告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就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纳入其中。“中国梦”正是在这样的时代响亮提出,是当代中国所处时代的客观需要,是对中国时代问题的积极回应。青年教育以“中国梦”为背景和依托,立足于当下的中国社会现实,牢牢把握时展的前进方向,遵循时展对青年提出的客观要求,进一步开展和推进。在2013年5月4日同志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指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1]52青年教育也应以“中国梦”为契机,紧紧围绕这一主题坚持与时俱进,从经济、社会变革的时代坐标中认识与把握青年的成长和发展,满足广大青年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利益和需求,开展适应“中国梦”时展要求的青年教育活动。

二、“中国梦”引领青年教育之路

(一)教育青年深刻领会“中国梦”的话语内涵

“中国梦”思想内涵丰富,从不同的视角有不同的含义。从政治层面看,“中国梦”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宣言,它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追求,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最集中的体现。从时空角度看,一方面,“中国梦”贯通过往与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优秀文化的继承发扬,而且是对近现代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还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伟大实践的高度凝练,更是新时期中国科学发展的美好蓝图;另一方面,“中国梦”面向世界,坚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始终坚持以负责任大国的态度,“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7]401,达到中国与世界共赢。另外,从实践维度看,“中国梦”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根基。正如同志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指出的,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须在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继续开拓。对青年进行“中国梦”教育,必须教育青年正确处理以下两对关系:一是正确处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中国梦”是“国家梦”和“个人梦”的对立统一。部分组成整体,整体包括部分,两者相互联系且互相转化。“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同时也是包括广大青年的每一个中国人的梦。“国家梦”和“个人梦”联系紧密,一方面,青年对自己的学习、生活及前途抱有较多期待,是自我需要的反映,青年“个人梦”强烈,它也构成了“中国梦”的动力和源泉。“国家梦”的实现,有赖于每一个人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量。另一方面,个人的奋斗离不开国家,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青年“个人梦”要以“国家梦”为根本追求和行动目标,才具有真实意义。青年需树立全局观念,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大梦引导自身发展之小梦,同时,努力完善自我,实现个人梦向国家梦的积极转化与相融。二是正确处理理想和现实的关系。理想是现实的反映,现实是理想的基础,通过实践紧密联系。“中国梦”是来源现实并超越现实的伟大理想。中国社会的现实发展催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中国梦”正是在中国当代改革开放的基础上提出,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为依据,成为中华儿女为之奋斗的共同目标,成就起前行的精神动力,推动着人去改造现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是抽象的,通往彼岸的美好未来需要包括青年在内的每一个中国人的积极实践,必须主动正视与应对时代机遇与挑战,树立问题意识,通过解决问题,找到正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途径,在理想与现实之间达到动态平衡,和谐统一。因此,青年在认识和理解“中国梦”时,不仅需要仰望星空,而且更需要脚踏实地,既要满怀激情,更要使足干劲,否则就会“空谈误国。”

(二)教育青年勇敢承担“中国梦”语境下的历史使命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8]329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新时代,必须教育青年勇敢承担起自身的使命与任务,为实现“中国梦”接续奋斗。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历史充分表明,青年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生力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重要力量。27岁的梁启超试图以变法改良的方式创建“少年中国”,28岁的孙中山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响亮口号加之辛亥革命的磅礴气势拉开了振兴中华的中国梦大幕。紧随其后,一大批热血青年投身其中。1919年,在青年运动兴起的基础上,北京大学生为求建设一个民主和科学的现代中国奔走呼号,最终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席卷全国的反帝爱国行动。1921年,28岁的和其他青年志士(中共一大13位代表的平均年龄为27.8岁)组建成立中国共产党,揭开了青春中国的崭新一页,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迎来了新的曙光。革命年代,正是广大青年(革命时期300万先烈中大多数为青年战士)流血牺牲,前赴后继,创造了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广大青年积极响应党的号召,青年突击队、青年垦荒队、青年扫盲队、青年节约队层出不穷,成为“祖国的、积极的、自觉的保卫者和建设者”,为实现民族复兴打下了坚实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在政治的激荡潮涌中,还是在市场的温暖春风里,广大青年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争当新长征突击手,“青年志愿者”、“青年文明号”频频亮相,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广大青年只有继续承担起历史赋予的使命,才能成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中国梦”更是青年一代的。

(三)教育青年努力实现“中国梦”的基本途径

同志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指出,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要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要矢志艰苦奋斗;要锻炼高尚品格。为实现“中国梦”,进一步明确了青年教育的具体要求,实现“中国梦”,不仅取决于社会的发展,而且更体现为一种主体能力的发挥。马克思指出:“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2]19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归根结底需要每个人,尤其是青年才能的全面发挥。第一,教育青年树立理想,锻炼品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伟大梦想,必须教育青年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伴随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逐步迈向新的高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前提保障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途径就是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因此,教育青年要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有所作为,必须保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赖与信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明确人生价值。“百行以德为首”,道德力量是国家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重要因素,青年则是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尤其在价值多元、文化交锋、观念多样的复杂时代条件下,广大青年一定要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注重品德锻炼和实践。第二,教育青年勤于学习,勇于实践。青年是学习的黄金期,作为站在知识与信息前沿的群体,应该始终教育他们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斯大林说过,要建设,就必须有知识,有知识,就必须顽强地、耐心地学习。同志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也讲到,梦想是从学习开始,事业则是从实践起步。实现“中国梦”要求当代青年必须具备全面综合的文化素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化理想为行动,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落实并贯彻到具体的学习和工作当中。这也符合马克思、恩格斯强调的实践观的要求:“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人的认识,主要地依赖于物质的生产活动。”[9]282青年只有投身到丰富的社会实践当中,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以切实的意志行动推动梦想的实现。第三,教育青年艰苦奋斗,敢于创新。青年代表着时代的精神与性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需要青年发挥艰苦奋斗和创新的精神。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伟大梦想的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教育青年不畏艰难、矢志奋斗,发扬和光大前辈身上的那种艰苦奋斗、迎难而上的拼搏精神。同时,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特别在当今时代,创新思维的活跃,创新热情的激发,使得创新精神力量倍增。青年思维敏捷、探索欲望强烈、观念开放多元,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理应走在创新创造前列,成为创新的主力军和践行者。实现“中国梦”是人类社会前所未有的一个崭新而伟大的事业,这就要求教育青年以开拓创新的精神研究新情况,寻找新路径,解决新问题,积累新经验,实现新发展,用创新意识、能力和举措实现中国梦。

中国梦论文3

“中国梦”关乎个人、社会、国家,因此笔者以为,要全面理解“中国梦”需要从三个层面加以理解。从微观层面即个人层面来讲,“中国梦”是个人生活幸福;从中观层面即社会层面来讲,“中国梦”是社会成功转型;从宏观层面即国家层面来讲,“中国梦”是国家民主富强。三者依次递进,相互为用,密不可分。

(一)个人生活幸福。个人是社会的基本构成元素,个人生活幸福大致是一样的,但个人的不幸是多样的,个人的不幸就是社会的不幸和国家的不幸,只有个人生活幸福,才会有社会和谐与国家富强。“任何超越个人之上的整体利益都是一种虚幻,任何建立在脱离个体的整体利益之上的代表都是欺骗,并极易蜕化为裸的强权。”¨3_8个人生活幸福才是实实在在的幸福。保障个人利益就是促进个人幸福。如果国家不能保障个人利益,甚至不法侵害个人利益,则人活的不像人,何谈人格,何谈尊严,有何幸福可言?国家的强大有何用?因此,个人生活幸福是“中国梦”的天然构成部分。

(二)社会转型成功。我国正处于历史转型期,这种转型实质是政治体制、经济体制以及文化体制的现代化改革,是人与人之间互动方式、方法的变革,也是人与人之问利益分配的变革,更是新的道德风尚的确立。社会的转型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社会治理方式的转型,现代社会的治理方式是法治方式,社会转型成功就是法治的全面实现只有法治的全面实现才能确保国家(政府)、社会、个人各归其位,各谋其事,各行其道,社会和谐有序地发展,才能确保个人生活幸福和国家民主富强,故而社会转型成功是“中国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三)国家民主富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民主是政治法治化的集中表现,富强是经济法治化的必然结果。“‘中国梦’既是对百年来中华民族奋斗历史的渴望和追寻的概括,也是当下中国人对自己未来的期许;既是对中国人共同命运中凝聚的感情和力量的表达,也是对普通人个人的希望和追求的表达。”L4]中华民族的复兴就是要实现国家的民主富强。国家的民主富强是最高层次意义上的“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百年以来的不懈追求,也是众多仁人志士的伟大理想。国家民主富强是中华民族崛起和复兴的标志,将其作为“中国梦”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历史和现实的积极回应。

二“中国梦”实现的障碍

实现‘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的追求,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存在各种阻力和障碍。笔者以为,“中国梦”的实现存在三大障碍,即惯、特权障碍和制度障碍;有三个大结即历史与现实的纠结、权力与财富的勾结、体制与机制的死结需要解开。惟其如此,才能为“中国梦”的实现清除障碍和阻力,确保“中国梦”的实现。

(一)历史与现实的纠结——惯

1.以史为鉴,优劣自见人类历史上存在的阶级社会有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三种形态。宗法制、分封制和世袭制是奴隶社会的三大社会制度。其中宗法制是核心,分封制和世袭制都是为了维护宗法制。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维护“家天下”政治统治的制度,分封制从地域上也即从空间上满足了宗法制的需要,世袭制从传承上也即从时间上满足了宗法制的需要。但是,依据血缘关系建立起来的社会系统仍然会陷入历史治乱的怪圈。天下只有一个大王,小王有若干个,小王实力增强便想做大王,于是出现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战乱纷争不断。封建社会的三大社会制度是君主制、集权制和郡县制。君主制是封建社会的核心制度,集权制和郡县制制都是为君主制服务的。为了避免分封制给自己的统治造成危害,封建君主不再分封,凡事决于一人,集权于一人,百官受制于一人。一人之言,天下从之。“在酷烈的专制主义集权统治下,平等皆无、自由匮乏、公正奇缺,民众多游离之心,缺乏信任安全之感,不得不‘狡诈’以求自利自保。”[5J8君臣相互猜疑,权力斗争残酷,内斗内耗争权夺权是常态,跳不出历史周期律是必然。资本主义社会超越了前两者,其重要社会制度由民主制、代议制和分权制组成。民主制是核心制度,代议制和分权制都是为了保障民主制而设计。民主制利用制度设计尽可能的把大众的诉求表达出来,形成众人之治,取代专制,对社会的进步具有重大意义。民主制以权力制约权力,以权利制约权力,国家机关的相互制约和个人通过行使权利对国家权力进行制约,民众既有用手投票的权利,也有用脚投票的权利,没有专制社会下举手投足的不得已,实现了极大的自由。与此同时,社会与国家平稳发展,虽有经济危机爆发,但是经过自我调节总能恢复常态,而不是演绎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

2.惯性承袭,悄无声息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这两种社会形态在我国历史上存在了很长时间,我国的历史基本上由“奴隶史”和“专制史”构成。众所皆知的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其中三部就反映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制度糟粕,却成为国人的精神营养,赞不绝口,津津乐道。《三国演义》反映了不择手段的权谋文化,《水浒传》反映了草菅人命的暴力文化,《红楼梦》反映了盘根错节的宗法文化,真是“不读水三红,算是半个中国人”L6]。民众受历史因素的影响,不思维权以求社会进步,往往忙于算计。《三十六计》《厚黑学》广为流传,似乎人人工予算计,练就心黑脸皮厚的本领,才能立足于世。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早已渗入中华民族的血液,作为中华民族的基因,形成历史惯性,被人们悄无声息的承袭。因此,我们要对历史的惯性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防止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步入惯性的轨道。

(二)权力与财富的勾结——特权障碍

1.公器私用,为害深远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是等级社会,是特权社会,一部分人拥有特权,用手中的权力夺取别人的劳动成果。历史上反反复复的革命悲剧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人被分为有权之人和无权之人,无权之人夺权,有权之人扩权,权力最大的人巩权。权力是稀缺资源,具有排他性,不可能人人拥有,于是你争我夺,你死我活。暴力往往是夺权最有力的武器,以暴易暴,以暴制暴。没有权力,便没有财富,有了权力,才能拥有财富或者说拥有更多的财富。财富的维持依赖权力,于是掌握权力的人成为特权阶层,利用手中的权力不正当地获取财富。深受传统影响的当代中国,一部分官员打着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的旗号,行之实,为自己谋私利。还有一部分商人不思正道谋取,而是通过与握权力者勾结达成一致,谋一己私利。市场经济被严重破坏,民主经常遭受践踏。部分官员及官二代飞扬跋扈,权钱交易,公权力变成了私产,公器私用,为害深远。让民做主,人民自主,社会才有希望,国家才会有希望,民族才能振兴。

2.各归其位,国泰民安权力具有排他性,私用必为害。但是财富却具有兼容性,人人可以得而用之。市场经济把人分成有钱人和无钱人,钱不同于权,可以人人拥有。在金钱这个一般等价物面前,人人实现了平等。尽管数量不会相等,但是机会平等了。民主的养成,离不开市场的基础作用。市场交换要求人人平等,人人平等就要求每个人享受同样的权利,任何人没有超越他人的权利。有作为才会有地位,而不是身份和血缘决定人的地位。“改革至今的一个共识是,市场经济关乎法治而非意识形态。市场经济没有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分,只有真假之分。没有法治就没有真正的市场经济,提倡市场经济就是提倡法治经济。”如果市场受到权力的控制,那就不是真正的市场经济。权力对市场的控制只会促使权力寻租行为的发展,促成权力与财富的勾结,部分人因为拥有权力而拥有特权。“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①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议表明,中共中央将下大力气理顺市场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打破不适当的干预,让市场和政府各归其位,各负其责,惟其如此,才能确保国泰民安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三)体制与机制的死结——制度障碍

1.体制决定机制,机制检验体制“制度好比一张网,附着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影响着他们的行为选择和社会资源的流向。”体制和机制同属于制度,体制是静态的制度构造,机制是制度的动态运行。体制的构造决定着机制的运行,只有静态制度构造合理,动态的运行机制才会发挥相应的作用。体制实质上是确定关键利益要素,再通过机制进行利益引导。有利益就有动力,在利益的驱动下,体制与机制发挥作用。机制是体制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互动,是体制构成要素之间的一种联系,这种联系如果符合社会运动规律,就会对社会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如价格机制作用于市场经济体制。反之,就会对社会发展起到阻碍、破坏作用。体制构造设计的好坏、优劣不是那个人说了算,而是要经过机制的实践检验,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符合社会运动规律的制度说到底是符合人性的制度,只有符合人性才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2.正视现实问题,打破制度障碍机制的运行是对体制的检验,当运行机制出现种种问题的时候,说明制度的静态构造即体制存在不合理之处,需要我们大刀阔斧地去改革,甚至重新设计体制构造。体制构造和机制运行都属于生产关系的组成部分,是生产关系的静态结构和动态运行的集中反映。如果把生产力比作一个人的话,生产关系就是这个人的衣服。衣服应该随着人的变化而变化,否则不利于人的自由与发展,会成为人发展的障碍。体制的构造与机制运行的死结形成制度障碍,需要我们正视现实问题,打开死结,打破制度障碍。对那些有碍人人平等,阻碍人自由发展的制度,要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当前体制和机制存在的最大问题有两个,一是权力没有得到有效制约,二是身份等级没有彻底打破。“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建立集聚人才体制机制,择天下英才而用之。打破体制壁垒,扫除身份障碍,让人人都有成长成才、脱颖而出的通道,让各类人才都有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④十八届三中全会已将这两方面的问题纳入议题,相信制度障碍在实践中一步步会被打破。

三、民法理论与“中国梦”的契合

民法理论和“中国梦”契合度非常高。以“中国梦”为体,以民法理论为用,利用民法理论确立的具体规则铺就“中国梦”实现的具体路径,使“中国梦”的实现有成熟、具体的路径可走,既可以实现法治化,又可以实现“中国梦”,一举两得,利国利民。

(一)个人本位:打破特权有利于实现人生价值

1.推崇平等“人与人不平等,是指有些人可以侵犯别人而不受制裁,另外一些人只能听凭摆布,无权反抗。”民法理论首先推崇的是个人平等,识别民事法律关系的首要标准是看主体之间地位是否平等。民法从民事权利能力上确立人生而平等,利用具体的规则构建平等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有些人一方面在口头上批判资产阶级虚伪的平等,另一方面却在现实中大搞种种不平等。”这样的行为无异于挂羊头卖狗肉,终会被识破。“要避免社会悲剧,就要提倡人人平等,反对有权有势的人凭权势侵犯普通人。”只有打破身份等级上的不平等,推崇民法理论中的平等思想,才能真正实现每个人的平等。

2.保障人权人权是人作为人的权利,保障人权最好的方法是打破特权,特权是超越人权范围的权利,一部分人拥有了特权,意味着剥夺了另一部分人的权利,人为的造成不平等。“实际上,人权就是人所享有的分配必需资源以保障人成之为人的权利,人权是一种资源分配权,人们据此参与资源的分配,也是人们元所依凭时要求分配资源的最后根据。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无论是保障人权还是侵犯人权,归根结底都与资源分配密切相关。”特权往往与身份挂钩,民法正是反对特权思想的法律,不论何种身份在民法慈母般的眼里一律平等,禁止权利滥用,要求恪守自己的义务,尊重每个人的权利,在自由与平等的相互约束中,最终实现每个人的自由与平等,也就维护了人权。特权具有排他性,人权具有兼容性,打破排他独占的特权,才能保障每一个人的人权。

(二)互利共生2良性互动有利于社会成功转型

1.利人才能利己——以己推人构建合作型社会关系。民法理论告诉我们只有以度己之心度人,利己之人,才能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双重发展,实现社会的成功转型。法律关系当中权利义务的对立统一构造,就是鼓励人们建立合作型的社会关系,正当行使自己的权利,正确履行自己的义务,自己受惠,他人受益,合作共赢,和谐相处。人与人之间的利害关系“有四种不同情况,即利人利己、损人利己、损己利人、损人损己。”jl衄现实告诉我们,损人利己、损人损己、损己利人等互动行为模式缺乏合作性,不会长久,只有利人利己的互动模式才可以构建以己推人的合作型社会关系,进而达到互利共生。

2.求人不如求己——以人推己构建发展型社会关系。民法理论还告诉我们,在平等与互利的基础上竞争,有竞争才有进步,鼓励在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创造,通过赋予相应的权利,构建发展型的社会关系。“竞争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根本动力,竞争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是在竞争中发展完善进步的。”在阶级社会,长期存在各种内耗,一部分人不谋发展,只谋如何不劳而获,对社会的发展十分不利。现代社会,对权利的保护日益完善,侵犯他人权利要付出巨大代价,还不如自己创造财富。以人推己,构建发展型的社会关系才能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此基础上实现社会的成功转型,民法理论正当其用。

(三)民治民享:公民自治有利于国家民主富强

1.民法与民主。“重视民法的社会作用,发展民生,惠及民众,放权让利,相信人民群众的理性,是社会转型之必需。”重视民法的社会作用不仅有利于社会成功转型,更有利于国家的民主富强。民法理论通过民事权利和民事法律行为保障公民(自然人)的意思自治。公民(自然人)通过意思自治行使权利、构建关系,更重要的是培养民主意识,不但在经济发展当中发挥积极作用,还在国家政治建设当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意思自治、责任自负其实就是民治民享,人民自己处理相关事务,自己享有、承担相关结果。这对人来说,既实现了个人自由,又促国家的民主。

2.民法与富强。“市场建立在社会分工和市场交换的基础之上,使人扬长避短,人人利用比较优势,实现人尽其才;市场分配是按能分配、按优分配,能把有限的资源配置到能有效利用它们的能人和优胜者手里,做到物尽其用。”伽人尽其才,物尽其用,通过交换互通有无,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和国家的富强,而规范、促进市场经济长足发展的正是民法。民法倡导的意思自治与市场经济通过价格机制的利益引导相结合,晓之以,动之以利,寓国家富强于每个人的利益追求当中,通过个人的利益追求实现国家的富强,民法理论有可。

四、民法理论的实践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中国梦”在个人生活幸福、社会成功转型、国家民主富强三个递进层次的实现,不但是社会整体的要求,也是社会个体得到充分发展之后的必然结果。民法理论深刻洞察人性,从小处人手,蕴含改造社会与国家的大手笔,最终又落实到每个人身上,因此,践行民法理论有助于“中国梦”的实现。

(一)以人为本才能成就个人幸福

“人性是人的内在自然规律,是由人的需要决定的。没有需要和需要的满足就没有规律”I3_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人性,尊重人的发展规律,因势利导,用人性化的制度促进人的发展,满足个人需要,才能成就每个人的幸福。“一切符合人性的社会制度,并不是人的预见与发明,而是人对人自身亦即人性的发现。”[13]不尊重人的本性建立起来的制度,违背人自身存在和发展规律,必然导致个人的不幸和社会的倒退。“一个社会必须以个体为本位,而不应是以国家为本位;个体是目的,国家只是协调个体之问的利益之工具;离开对个体利益的关心,国家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立足个人本位,不以国家和集体的名义剥夺个人的正当权益,让每一个人实实在在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既是国家之幸,也是个人之福。“民法的逻辑起点立足人性,其民事主体制度的法律设计贯穿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民法从人的天性和个性出发,力求构造一个人人平等的理想世界,这对实现个人幸福生活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平等互利才能构建和谐社会

“人要生存,要发展,就离不开个人需要的满足,即离不开个人利益。满足人的基本需要是发动人去实践的第一动力。利益取向是社会运行的动力机制,利益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底蕴。个人利益是其他利益的基础,个人利益是把市民社会联系起来的主要因素。”“人的生物运动规律性及其价值必然要求人的社会性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其中就包括法律或者民法的形式。”m民法理论以民事法律关系为主线建立起一整套可行的制度。事实上,大部分民事法律关系是通过民事法律事实建立的一种平等互利的社会关系,将利益定格为权利、义务,让每个人知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平等互利才能天长地久。依据民法理论构建新型的社会关系是一种平等互利的社会关系,将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民富’不仅个人生活与理想的实现,更蕴藏着一种社会抱负。任何时代,只有货真价实的‘民富’才可能有真正的‘国富’。”每个人之间的关系和谐共生,则整个社会就会实现和谐,形成新的社会风气,实现社会的成功转型。这将会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三)个人自由才能实现国家民主

人的自由分为行为自由和言论自由。个人、社会、国家实为一体,个人的不自由就是社会的不自由和国家的不自由,个人权利如果随意被剥夺意味着国家和社会的虚弱而不是强大,一个国家真正的强大是内在的强大,一个国家内在的强大体现在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上。“如果国民得不到应得的权利,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对这个国家失去信心,对国家的关心也会越来越少,这样的国家迟早会分崩离析。显然,一个国家更应该用货真价实的权利团结民众,重建公共精神,而不是虚伪的道德说教。”因此,践行民法理论,保障民事主体地位、保障民事主体权利的正常行使、保障个人意思自治等不单单是直接保障了个人自由,也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民主富强。这对实现个人幸福生活和国家民主富强的“中国梦”无疑是一条现成的路径。结语综上所述,民法理论的实践与“中国梦”的实现不谋而合。民法理论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现成的路径,实践民法理论,推进国家的法治化,清除“中国梦”实现的障碍,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选择。

关于中国梦的论文4

一、外媒报道特点

1.境外主要媒体持续、重点关注。据统计,2012年11月底至2013年5月底,外媒围绕“中国梦”的英文报道有110篇左右,中文报道300余篇。① 特别是在参观《复兴之路》后的12月初和全国人大闭幕后的3月中下旬,以及博鳌论坛期间这三个时间节点,形成相对集中的报道热潮。美欧主要英文媒体及其中文网站,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和港台地区主要华文媒体,均参与了报道。

2.报道基调整体较为客观积极,但也出现误解和歪曲。在报道评论中,外媒大都客观转引了在不同场合围绕“中国梦”作出的具体阐释。普遍认可提出“中国梦”对凝聚和振奋民心的重要意义,认为“中国梦”的表述通俗易懂,显示了中国领导人的自信、从容;推测“中国梦”将成为新一届领导集体的施政纲领。但也有不少媒体称,“中国梦”的内涵还不够清晰,其实现面临很大挑战。还有少数媒体炒作“中国梦”会导致“民族主义的加剧”及“外交政策的强硬”。此外,境外媒体也出现明显的泛化解读现象,将缺水、雾霾等发展问题与“中国梦”相关联。

3.驻华记者和海外中国问题专家成为主要关注力量。初步统计,境外有关“中国梦”的中、英文报道和评论中,约80%的作者是驻华记者或者海外中国问题专家。② 这些人长期关注中国话题,甚至长期在中国工作和生活,对中国政治层面出现的新变化反应较为敏感。

相比较而言,海外普通民众对“中国梦”的接触和了解还比较少,在澳大利亚、拉美和中东等地区,社会精英群体对“中国梦”的了解同样也不是很多。

4.中外及不同地区间媒体在关注重点上存在明显差异。在关注重点方面,国内媒体多关注领导人对“中国梦”的重要阐述,对宣传贯彻“中国梦”的要求,以及“中国梦”的内涵、价值、实现道路、美好前景等;境外媒体则重点关注“中国梦”面临的挑战和实现前景,以及对主要西方国家和周边国家可能产生的影响。

境外不同地区间也存在差异:美国媒体重点关注“中国梦”是否会影响亚洲秩序并替代“美国梦”;日韩等周边国家媒体重点关注“中国梦”与“民族主义”、与“强军梦”的关系;东南亚地区的媒体较为关注“中国梦”的实现前景及对自身影响。

二、关注角度和主要观点

外媒对“中国梦”的关注点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实质和内涵、国内意义和价值、国际影响、与“美国梦”的差异、面临的主要挑战等。外界对上述每个方面的认识都存有争议,褒贬叠加。代表性观点有:

推测“中国梦”将成为新领导集体施政纲领。德国《法兰克福汇报》3月19日刊文认为,“关于‘中国梦’的提法将成为的核心理念之一”。《印度时报》3月19日也认为,“‘中国梦’理念将付诸政策,而不会只是政治口号。”

相信“中国梦”能够激励和振奋民众。新加坡《联合早报》1月7日评论称,“将民族复兴、‘中国梦’定为凝聚中国人心的新口号、新愿景,这确实找到建立共识的最大公约数。”香港《南华早报》3月9日评论称,“全中国人民的心都为的‘中国梦’所打动。”英国《经济学人》5月4日刊文称,“在很多场合提及‘中国梦’,显露出共产党在获得巨大经济成就的同时,依然在争取赢得民心。”

指出“中国梦”以改善民生为导向值得学习。俄罗斯《晨报》3月13日评论称,“中国新一轮改革的目标就是实现‘中国梦’,这一梦想具体体现在提高社会福利、保障国家安全、保持经济发展上。所有中国人都将从这一梦想中受益,而这些也会成为中国作为超级大国的基础。”肯尼亚经济事务研究所执行主任奥维诺说,“中国梦”将改善人民福祉作为优先考虑,这是值得学习的新发展模式。

为实现“中国梦”提出一些建议。新加坡《联合早报》连续刊文认为,要实现“中国梦”,必须正视收入不公问题,必须有无畏的行动,要克服中国意识危机。美国CNN网站4月16日提出,在华外国人也是“中国梦”实现的重要条件。新加坡《海峡时报》5月11日建议,“中国梦”应更具备人性化和包容性。

比较“中国梦”与“美国梦”的差异。日本《外交学者》杂志网站2月5日载文称,“‘美国梦’强调的是个人致富和成功,而‘中国梦’是一种集体承诺。”香港《南华早报》网站3月14日载文称,“中国梦”与“美国梦”的哲学传统不同。新加坡《海峡时报》5月11日认为,双方实现相同目标的方式大相径庭,“‘美国梦’可以被认为是自下而上的方式,‘中国梦’应被视为自上而下的方式”。

评论外界对“中国梦”解读过程中出现的混乱情况。香港《南华早报》3月25日发表专栏文章称,“‘中国梦’已经在激起太多期盼的同时引发一些人的恐惧。”美国詹姆士敦基金会网站4月25日载文称,“‘中国梦’已经被视为‘时代’的一个主要口号。然而,由于‘中国梦’包罗万象的内涵,大家陷入了激烈的争论。”

提醒“中国梦”在对外传播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日本《外交学者》杂志网站2月5日说,“应当致力帮助外部世界了解究竟什么是‘中国梦’。只有这样,‘中国梦’才能得到中国的邻国和国际社会的理解和祝福。”新加坡《海峡时报》5月11日建议,“‘中国梦’应被明确表达为:所有中国人都能获得经济、政治和社会领域的伟大繁荣。”

三、几点建议

对外阐释好“中国梦”,就是对外传播一个真实的中国,就是对外描述未来中国的发展愿景。针对外界的认知偏差,提出以下几点工作建议:

1.阐释好“中国梦”的价值内涵。应明确告诉世界:(1)“中国梦”根植于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是内生性的,“中国梦”不是对“美国梦”的模仿;(2)“中国梦”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愿景和发展方向的最新概括和提炼;(3)“中国梦”不仅是“强国梦”,更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它符合世界历史潮流和人类发展方向,能更好地满足普通人的发展需要;(4)“中国梦”是开放的、包容的,“中国梦”与“美国梦”是相通的。外国人也可以拥有并实现他们的“中国梦”;(5)“中国梦”不会走西方殖民主义的老路,而是要走出一条与世界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新路;(6)“中国梦”的最终实现是世界的新希望和新机遇,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丰富和发展。

2.讲好承载“中国梦”的“中国故事”。淡化概念传播,多讲故事。以“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为指南,利用“中国梦”主体的广泛性,通过不同地区、领域、职业和社会层级的个体中国人的梦想及圆梦的故事,以“小故事”、“真故事”,折射出“国家梦”、“民族梦”的主题。多推出一些国际主流舆论和民意所接纳的“中国梦”践行者,也可挖掘一些普通外国人在中国实现“中国梦”的素材,用“讲故事”的方式对“中国梦”进行生动、有效传播。

3.重点研究表达“中国梦”的中国话语和叙事方式。当前外界对“中国梦”的了解还处于初步阶段,尚未从精英群体走向大众。我们自己对“中国梦”的深化认识和对外传播也需要一个过程,对网民重视还不够,对受众还缺乏了解。有必要针对当前外界出现的误解误读,以及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关注差异,组织相关部门和新闻传播、国际问题研究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加强对“中国梦”对外传播重点、受众群体和传播策略的研究,尽可能在更大范围内形成理论共识,并尽快形成一套简明易懂、符合对外传播要求的内容、故事和话语,全面、适度、立体地对外传播。

4.及时应对外界对“中国梦”的错误解读。对外界而言,“中国梦”的内容还不够清晰,目标不够形象,未来实现步骤缺少清晰论述。加之当前国内学界、媒体对“中国梦”纷繁复杂的解释,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外界准确理解“中国梦”的难度。一些固守意识形态和冷战思维的人则担心“中国梦”会在价值观层面对其产生威胁,便极力丑化“中国梦”。鉴此,要及时主动地做好回应,以免“中国梦”成为“中国”的新话柄。

「注释

①通过Factiva数据库,以Chinese Dream or China Dream为关键词,在全文中进行检索,得到境外媒体围绕“中国梦”英文报道的基本素材。后根据报道内容进行人工筛选,最终得到外媒英文报道的数量。以“中国梦”为关键词在全文中检索,得到相关中文报道数据。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1099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