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示儿古诗范例精编5篇

网友发表时间 566710

【导言】此例“示儿古诗范例精编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示儿古诗1

新课改追求课堂效益,课堂效益的提高在于老师巧妙地质疑。古诗词教学中的课堂提问,绝不仅仅是智慧的点拨,更是诗意化的语文熏陶。古诗词教学中,教师们感到最难突破的是如何指导学生想象诗的意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领悟古诗词的表达方式也是教师们教学中比较忽视的地方,那么教师如何找准角度,提出有效的问题,解决教学难点?

一、抓关键词语的解读,问中读出情感

古诗诵读最重要的就是一个“读”字,所有的教学目标的完成都应该通过读来体现。以读为本,读既是目的,也是手段。因而确定诗中的关键词语作为本诗的训练点可以引发学生多元化的个性解读,又可以让学生在不同的体会中读出不同的情感,是进行古诗诵读有效的语言载体。

如《凉州词》教学片段:

师:请同学反复品读最后一句,想一想你从“几人回”中读出了怎样的情怀?读后请小组讨论后汇报。

生:多少人没有活着回来,多少母亲失去了自己的儿子,我读出了悲凉的情怀。

师:是啊,你的体会让我想到王昌龄《出塞》这首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请你读出这样悲壮的情怀。

师:读得好,读出了母亲心中的那份凄悲,读出了将士心中的那份无奈。

师:你们从“几人回”还中读出了怎样的情怀?

生:战争是惨烈的,多少将士就这样战死沙场。

(播放视频体会“悲惨”)

师:看了视频后你想说些什么?

生:伤人一万,自损八千,战争是多么残酷啊。

师:请你读出你的体会。(生读)

师:你们从“几人回”还中读出了怎样的情怀?

生:那样多的将士们战死沙场,可仍然有无数的热血男儿们奔赴戍边、前仆后继,为国戍边死得其所,是无比悲壮的。

师:请你读出这样悲壮的情怀。

师:“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戍边的战士为了国家拼死沙场、寸土不让,他们的死是悲壮的,还是怎样的?

生:更是豪迈的。――男生齐读。

通过这样的反复品读,让学生从“几人回”中走进将士们的人生思考之中,走进古代沙场边关戍边的复杂内心,走进将士们血肉之躯中张扬的民族精魂的豪气,叩问出“醉卧沙场”的万丈豪情。

二、抓大致内容的概括,问中读出画面

目前的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缺乏有效性,主要表现在:(1)教师提问多,满堂灌,学生只是简单的回答“是”或“不是”,没有思考价值,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训练;(2)提的问题没有梯度,问题之间不连贯,课堂散乱,学生也没心听;(3)提的问题模棱两可,模糊不清,让学生没有正确的定位感。

如一位老师执教的《饮湖上初晴后雨》通过图片导入,开始了古诗词的教学,在揭题部分,老师提出了几个问题①老师要送你们一幅画,猜猜这是什么地方?②你眼中的西湖是怎样的?③西湖给小朋友的印象是?④你了解诗人苏轼吗?看似紧凑的提问,却带给了我们一个思考:这样的提问都有必要么?我们要如何凝练教师的提问,让每个问题都具有指向性呢?亦或说怎样提高教学提问的有效性呢?就如教学中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没有什么必要,完全可以直接告知,免得学生在猜测的时候,脱离教师原有的设计。

提问时我们可以这样来说:“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西湖的图片,你能用一个词来描述吗?”我想以这样的问题进行铺设,学生能更容易进入到课堂学习中来,教师对于课堂的把握,对教学目标的落实更容易达成。

三、从两诗对比的角度,问中读出异同

以《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和《示儿》两首诗教学为例,谈谈对比教学法,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将两首诗比较异同:

1.问――创作背景有什么不同?一是“安史之乱”,一是“金兵南侵”。由于诗人所处的历史背景不同,他们的经历也各有跌宕。要想理解诗人内心的情感,就必须要有时代背景作铺垫。

2.问――诗人诗作有什么不同?一是唐朝,一是宋代。杜甫是唐代著名诗人,被人誉为“诗圣”,他的诗记录了大量的史实,被人称为“诗史”。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乃杜甫的“生平第一快诗”。而陆游,是南宋著名诗人,一生作诗九千余首,可谓“多产诗人”。《示儿》是他的“绝笔诗”,相当于遗嘱。

3.问――插图人物表情有什么不同?一是“意气风发”,一是“抱憾终老”。《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那幅图中,诗人一家内心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漫卷诗书”的场面也表现得十分直观。而《示儿》一图则显得哀伤而凄凉。弥留之际的陆游,奄奄一息。脸上挥之不去的是遗憾之愁云。在这样的画面映衬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读来催人泪下。

4.问――“诗眼”有什么不同?一是“喜”,一是“悲”。教学中,可提问:诗人为何而喜?诗人因何而悲?从哪些词句中让你感受到诗人的悲伤?

四、从教师理答引导,问中读得深入

课堂,作为师生“交往”的场所之一,课堂提问就是师生沟通的桥梁。古诗的课堂教学提问,就是教师巧妙提问,让学生进行诗词文本与生命灵魂的对话。古诗阅读的过程,就是教师引导学生从关键词语的解读,从诗词大致内容的概括,从写作情境的创设,从诗词对比教学、教师理答引导等多个角度进行提问,有效引导学生以自己的全部生命体验、生命情感和生命意识与文本背后潜藏着的生命对话的过程,实现读者自我生命成长和提升的过程。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以上5篇示儿古诗范文就是山草香小编为您分享的示儿古诗的范文模板,感谢您的查阅。

示儿古诗范文2

一、培养画面感,打好创作基础

为了提高幼儿对古诗的兴趣,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学好古诗,我把“诗”与“画”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将“画”作为学“诗”主要途径与方法,将培养幼儿画面感作为有效教学的方式,采取赏画、欣赏水墨动画片来培养幼儿古诗的画面感,唤起幼儿丰富的联想,以帮助幼儿构筑自己心中的古诗画面。

(一)赏画――感受古诗画面内容

1.水墨画中品诗

画中品诗即教师在熟悉、理解古诗内容的前提下,将语言艺术再创造成视觉造型艺术,幼儿通过欣赏教师准备的水墨画面,感受诗的画面美,理解并掌握古诗内容。如在古诗《江南》的教学时,我用水墨画的形式画出了大片的荷塘,在荷叶的周围画上一条条小鱼,画面色彩淡雅渲染,虚实相衬,幼儿在诗画的对照中,引导心灵奔向更为广阔的空间,很快地学会了“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等方位诗句。

2.水墨动画中品诗

中国水墨动画片特有的虚实交换的意境和轻灵优雅的画面特别讨人喜欢,幼儿更是热爱,“动画”与“诗”结合,更能让幼儿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在实际古诗教学中,我根据古诗内容,选择合适的水墨动画,多维度、多画面地培养幼儿的古诗画面感。如在古诗《山居秋暝》的教学中,我首先让幼儿观看水墨动画,让幼儿自由表述所见、所感,然后再根据幼儿的表述逐一出示诗句,帮助幼儿有效理解古诗内涵,这样整首诗在很短时间内就能被孩子熟记,并且在大脑内用水墨动画的形式储存下来,效果特别好。

(二)感悟――想象古诗画面内容

学习古诗的方法很多,除了赏画方式之外,我还采取体验、感悟的方法,让幼儿通过联想、揣摩等多种方式,在多向的体验与感悟中,进行个性的多元解读,对古诗呈现出的画面逐渐走向多元、走向丰富。

1.品味诗句,勾勒画面。古诗中有许多的关键词包含丰富的意象,引导幼儿以此展开合理的想象,便能将之连缀成画面,获得深刻的形象感染。如《村居》的内容是“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我鼓励幼儿在细品词句的基础上开展想象。教师:草长?幼儿A:草长了!幼儿B:草应该长长一些!幼儿C:莺飞我懂了,老鹰在天上飞。教师:二月是春天还是冬天?幼儿:二月天,有很可能是春天,有小草。幼儿B:哦,春天的小草应该是短短的……在这样的品读与想象中,《村居》所表达的画面越来越丰富,为接下来的水墨作画打好了基础。

2.紧扣诗眼,想象画面。紧扣诗眼,充分挖掘古诗的内涵,在勾勒画面的基础上进一步想象画面的意境。如大班《元日》的诗眼是“暖”字,我鼓励幼儿抓住“暖”展开想象:你从哪里看到了“暖”?幼儿A:爆竹声中,因为爆竹是红色的,看到令人开心。幼儿B:春风中,春风一起,冰就融化了,暖和的太阳照得我们身上暖洋洋的……幼儿对《元日》所表达的画面越来越丰富,形成了具有个性化的古诗画面认识。

二、构筑画面,实施古诗水墨创作

如果说赏画、感悟的最终目的是让幼儿理解古诗,培养他们的古诗画面感,那么,构筑画面内容就是感知古诗画面的基础上让幼儿用自己的画来表现对古诗的认识,抒发内心情感。我主要以古诗内容、意境为题材引导幼儿进行水墨作画。

1.突出意境。一首好的古诗都有好的意境,能给人无限的遐想。在前期紧扣诗眼,想象画面的基础上,幼儿对古诗的画面进行了恰当的、充分的联想。如《元日》的表现中,为使“暖”的诗眼在画面中有所体现,我从色调上对幼儿进行引导:“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日。”这些都给我们暖洋洋的感觉,那么,你会选择哪些颜色来画呢?幼儿A:我要用红色,因为红色是吉祥的颜色,新年里的对联、窗花都是红色的。幼儿B:我觉得橙色也可以,过年的时候,天上的太阳不像夏天那么热,是暖洋洋的,所以我要选橙色。画面主色调的确定立刻凸显出《元日》中“暖”的意境。

2.突出主体。每首古诗都有一个主要的画面内容,为保证幼儿顺利创作,我会采取集体探讨的方式学习画某个物体。如《元日》的教学中,我通过让幼儿扮演不同场景的人物,探讨如何用已有的水墨画技法来表现不同姿势的人,帮助幼儿掌握人的画法,使幼儿在表现整首古诗的时候能做到心中有底。

3.突出布局。在突出以上两者之后,就要考虑到画面的布局。因每个幼儿都是独立的个体,对古诗内容都有不同的感受与了解,因此他们的水墨画面布局也会有所不同,如组织、安排画面主体、陪体,前景,背景等各个成分的相互关系。可以说,画面的布局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幼儿对作品的感受,表现出幼儿的独特个性。因此,在画面布局中,我给予幼儿充分的讨论、交流、表达的时间,对幼儿的设想加以肯定,鼓励幼儿大胆构图、自由创作,用水墨画表现古诗内容。

幼儿在用水墨表现古诗的同时,做到了突出意境、主体及恰当布局,那么就可以很好地进行古诗的水墨画面创作了。针对小、中、大各年龄段幼儿水墨技能能力均有一定差异的情况,也有不同的画面创作要求。

小班:能用水墨形式表现一句古诗内容,总体意境老师确定。如古诗《春晓》的教学中,我发现幼儿特别喜欢最后一句“花落知多少”,结合小班幼儿的水墨技能,我设计了让幼儿用侧锋点画飘落的花瓣的环节,并且为幼儿准备了绘有古诗意境的底板,让幼儿在反复播放的古诗录音中去画出片片在雨中飘落的花瓣,当幼儿画完画之后,这个古诗的水墨画面就呈现在大家眼前。

中班:能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句用水墨形式表现,画面幼儿自主布局。中班古诗《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教学中,我先给幼儿欣赏水墨视频,让幼儿在充分欣赏视频的基础上学习古诗,通过逐一出示诗句的方式,让幼儿想象每一诗句可能还会有的其他漂亮的画面。鼓励幼儿去挑选一个自己喜欢的诗句进行水墨画活动。最后幼儿自由搭档,拼凑成《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水墨连环画。如图:

大班:分工合作,创作一幅完整的古诗水墨画。对于大班幼儿,已经有了一定的小组合作能力,我一般会采取四人合作创作古诗画面的方式鼓励幼儿完成水墨画作品。幼儿在合作的过程中学会协商,学会构图。在幼儿完成水墨作品后,再为作品添上古诗字卡,就形成了一幅完整的古诗水墨画面了。

三、表述画面,获取成功体验

幼儿希望把自己独特的作品展示,更希望自己的作品得到同伴的羡慕、老师的肯定,只有在得到别人,尤其是老师的肯定、支持后幼儿才会有信心和兴趣。而《指南》艺术领域也指出:营造安全的心理氛围,让幼儿敢于并乐于表达表现;了解并倾听幼儿艺术表现的想法或感受,领会并尊重幼儿的创作意图;展示幼儿的作品,鼓励幼儿用自己的作品或艺术品布置环境。在幼儿完成古诗水墨画创作之后,我做到了以下两点:

1.展示幼儿作品。展示古诗水墨画作品,让每位幼儿得到来自老师的肯定与认可;欣赏同伴作品,让幼儿得到更多的古诗画面信息,丰盈幼儿对古诗的认识。

2.表述画面内容。让幼儿分享与交流自己的作品,在充分的描述与表达作品的过程中,重温古诗内容,再筑古诗画面,同时体验到水墨创作的乐趣。

示儿古诗3

关键词意境 自主 合作 探究 品读 想象 美读 情感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作为中华民族的骄傲,让小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弘扬与继承具有深远意义。在古诗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个性,重视以读为主,读中感悟,让学生的思想与认识有效的融合于古诗的情境之中,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从而热爱古诗,发现她的美,欣赏她的美,感受它的美。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语文教学应该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生学习、生活工作和工作打下基础。”对此我拟定了古诗学习四步法。

一、了解古诗的作者和意境

这一步是课前布置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查找有关诗人的资料,了解诗人的生平简介和作诗背景。正如欧洲教育学家德可利乐所说的:“兴趣是水闸,依靠他能打开注意的水库,并引导注意流下来。”这样布置作业能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初步培养他们自主探究的学习意识。

上课时,首先让学生各抒己见,把自己查到的知识互相交流。同时教师根据查找的图片、文字等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配以感情基调一致的乐曲和教师形象的语言描述,使意境再现。例如:《示儿》这首诗的意境美可以这样再现:大屏幕展示:一个奄奄一息、生命垂危,却又为没能看到祖国统一而遗憾,不愿闭眼的诗人陆游,还有几个依偎榻前谨听父亲遗嘱的孩子。并配以哀怨的乐曲同时融入教师生动的语言描述: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他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贵族霸占着的中原领土和人民,热切的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因此他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子: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从这里我们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热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

无怪乎自南宋以来,凡是读过这首诗的人无不为之感动,特别是当外敌入侵或祖国分裂的情况下,更会引起无数人的共鸣。

这一意境的再现对学生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有很大的帮助。读起诗来感情基调会把握的特别准。

二、理解诗题和诗句

新课标指出:“自主、合作、探究”是适应时代要求和语文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山西师范大学教育与心理科学院的董新良教授也指出:语文教学要强调学生自主性与合作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淡化教师的管理行为,这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造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中高年级的教学,尤其是古诗教学,应更多的提倡整体理解。因此,我知道学生借助注释、查字典等方法,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去整体理解古诗含义。这样的设计使学生主动地研究古诗的意思,并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群体作用,在合作中学习,丰富语言积累,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而且通过古诗知识点的教学,提高学生对古诗的鉴赏能力。

三、品读诗句想画面

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说过“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学生学习古诗,只读懂诗意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真正领悟诗中的意境。而意境是诗中描绘的画面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指出“学生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就在于他们对学习对象所采取研究的态度。”教育家布鲁纳也说:“教学过程就是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发现的过程,要求学生主动的学习,强调要自我思考和探索事物,而不应消极的接受知识,要像数学家那样去思考数学,像历史学家那样思考历史,亲自发现问题的结论和规律,成为一个发现者。”古诗都是十分精炼含蓄的,“言有尽而意无穷”,留给我们无限的想象空间。因此,我们还要再次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通过反复吟诵、品读诗句,让学生在自己的脑海中再现美妙的画面。

在古诗《示儿》教学中我设置了这样两个问题:

⑴同学们,让我们穿越时空,来到700多年前这为伟大诗人的病榻前,你能向我们描述一下,你看到了怎样的一位老人吗?

学生展开想象,描述看到的情景:

生:我看到了一位面带倦容,却面庞坚毅的老人;我看到了他的目光中满含着坚定的信念和深深的期盼;我看到他正用枯瘦的手正在写着什么;我看到他正用深沉的语调正对儿子说着什么;我看到他穿着破旧的布衣,拖着久病的身躯,但却心系国家的样子……

⑵如果你是陆游的子女,此时此刻你看到了你的父亲,他虽然久病缠身,不久于人世,但心里更痛的是中原不能收复,祖国不能统一,面对这样的父亲,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请写下来。(配乐)

学生进入情景,写下对陆游说的话。

生:父亲,你安心去吧,我一定会继承你的遗志,扛起抗金的重任;你一生爱国忧民,如果朝廷能多有几个你这样的将领,我们的国土也不至于沦落到此;如果真有中原统一的一天,我一定不会忘了告诉你这个好消息,相信你泉下有知,也会含笑的。(音乐不停)

此外,学生想象的内容与诗文愿意少有出入或有点不同也不要紧,只要不是胡思乱想,而是大体上符合诗意就可以了,更不要强求一律。

四、美读全诗悟情感

示儿古诗4

关键词爱国情感;比较教学;难点释疑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古诗两首》选取的是两首经典的爱国诗篇――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和陆游的《示儿》。

这两首古诗明白如话,感情饱满深厚,都洋溢着诗人的爱国之情:杜甫听到官军收复河南河北,之所以那样激动、欢喜,不仅仅是自己从此可以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更主要的是因为从此国家可以重归统一,人民可以免受战乱之苦;陆游临终作诗,不说别的家常话,而只是说“不见九州同”的遗憾,对儿子没有别的嘱咐,只叮咛他们在家祭时别忘了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他。这是多么深厚真挚的爱国情感啊!

在教学完这两首诗后,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和《示儿》在表达情感方面有什么异同?学生提出的问题是本课教学的难点。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呢?在教学中,我主要采取的策略是在比较中巧破难点。

[情景再现]

师:比较一下,今天我们学习的两首诗,你有什么发现?

生:这两首诗都是爱国诗,都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

师:对,在表达情感上是相同的。它们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不同呢?

生:《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通过“喜欲狂”表达爱国之情;而《示儿》是通过“悲之切”表达爱国情感的。

师:《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中,哪些词句体会到诗人“喜欲狂”的心情?

生:我从“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一句中感受到诗人是喜极而涕。

生:“漫卷诗书喜欲狂”是说他随手胡乱地收拾诗书,再也无心读书了,一心只想着高兴的事。

生:我从“放歌”和“纵洒”中看出诗人的狂喜之情。

生:我觉得最后一句诗准确地表现了诗人的喜悦心情。

师:他为什么这样高兴?

生:因为河南河北收复了,国家又统一了。

生:因为作者可以回家了,那些流落在外的人也可以回家了,人民不用再受战乱之苦。

师:杜甫这样的心情,这种行为表现了一种什么感情?

生:表达了他强烈的爱国之情。

师:杜甫听到官军收复了河南河北,之所以激动、欢喜,不仅仅是自己从此可以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更主要的是因为从此国家可以重归统一,人民可以免受战乱之苦。全诗通过“喜”来表达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

师:那么读了《示儿》一诗,你又体会到什么?

生:我体会到诗人因为不见“九州同”而悲伤。

生:我体会到诗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

师:诗人是怎样表达这一情感的呢?

生:《示儿》是诗人的临终绝笔,是通过“悲”来表达爱国之情的。

师:同是表达爱国之情,《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通过“喜”来表达,写作者听到失地收复的喜讯后极度的喜悦和急切还乡的心情;而《示儿》是通过“悲”来表达的,写作者临终前的牵挂,他所念念不忘的是没有见到“九州同”。

[教学反思]

1.比较要基于学生的需要

学习文本贵在学生能大胆质疑,学生的疑问就是我们教学的主要任务和目标。学生在学习中提出“两首诗在表达情感方面有什么异同”这个问题,很有价值,是教学的难点。解决这个难点,必然要将两首诗联系比较,为学生解疑提供支撑。

2.比较要基于文本感悟的需要

古诗是精华的浓缩,留下了许多的空白。这些空白既给学生学习带来难点,又同时为教师提供了拓展的空间。我们要巧妙引导学生同中求异,实现真正地理解感悟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3.比较要注意课内课外的巧妙结合

课上由于时间的关系,我没有能够将“比较”深入一层,显得有点为“比较”而“比较”。其实,我们都知道,这两位诗人的其他爱国诗篇,如,杜甫的《春望》和《月夜》,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都值得推荐给学生阅读,进一步体会他们的爱国情思。

总之,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和陆游的《示儿》都充满了深厚的感情,都洋溢着诗人的爱国情感。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细心体味,在对比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大胆地将自己的意见与感悟说出来,不仅体现出了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的阅读规律,同时也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情感认同,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这两首古诗中体现出的爱国情思,更好地让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实现统一。

参考文献

[1]杨玉春。古诗文教学中爱国情感的教育[J].江西教育,2008(36):20.

示儿古诗范文5

师:刚刚我们唱的这首《常回家看看》,说的是在外面工作的儿女给爸爸妈妈说的心里话。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诗人,他也常常在外面工作,叫袁凯。谁能说说袁凯的故事呀?

幼1:袁凯在外地工作,有一天,他很想念家人,然后有一位驿差来送信。收到信以后,袁凯打开一看,原来是家人写给他的,他喜出望外。信上说“你要早点回家”。

幼2:袁凯在南京工作,很久都没回到他的家乡,终于有一天,一位驿差把他家里写的信送来给他。他打开一看,看到上面的字,兴高采烈。他看到每一行,都是叫他早点回家。

师:刚刚你用了“兴高采烈”这个词,真的好棒哦!

师:袁凯把他的心情写成了一首古诗。我们边看视频范读,边听录音朗读,一起来欣赏一下:

京师得家书(明)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师:小朋友,你觉得这首古诗写得怎么样?下面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

环节二: 师幼谈话互动,疏通古诗大意,熟读并背诵诗歌。

师:我想问小朋友,诗人说的京师是哪个地方呢?

幼1:南京。

师:袁凯是明朝诗人,南京是当时的京都,也叫做“京师”, 他当时就在南京工作。有一天,驿差送来了什么呀?

幼(齐):信,家里亲人写的信。

师:我们把家里来的书信称为“家书”。(教师出示词卡“家书”,带领幼儿读词语“家书”三遍)

师:你能把刚才的话完整地说一遍吗?

幼2:袁凯收到了家书。

幼3:袁凯收到一封家书。

师:说得好,所以这首古诗的题目就叫做《京师得家书》。得,就是“收到”的意思。题目的意思就是:袁凯在南京收到了家书。(教师出示古诗题目句卡:京师得家书,带领幼儿读诗歌题目三遍)

师:袁凯收到了信,打开一看,他的心情怎么样?

幼4:很开心、喜出望外、兴高采烈。

师:你们能模仿一下,袁凯喜出望外的样子吗?(请三位幼儿出来表演喜出望外的表情)

师:诗人收到家书喜出望外,他为什么喜出望外?

幼5:因为那个送信的人要走很远的路才能到。

幼6:他不知道家人会给他写信。

师:刚刚小朋友说到,路途很遥远,他又不能常常回家,去探望自己的家人,所以他在南京盼望着家人给他写信。然而这一天他真的收到一封家书,当然喜出望外了。

师:南京离他的家乡有多远?

幼7:三千里。

师:古诗是怎么说的呢?

幼(众口):江水三千里。

师:是啊,南京离他的家乡走水路也有三千里呀!

(老师出示句卡:江水三千里。老师带着幼儿读诗句三遍)

师:诗人收到了信,看着满满的几页纸。家书里面每一行都没有写别的话,家人只对他说了些什么?

幼8:早点回家。

幼9:盼望他回家乡。

师:满满的几页纸,在古诗里怎么说的呢?

幼(齐):家书十五行。

师:十五行就是很多字,写得满满的字。(老师出示句卡:家书十五行,再带着幼儿分组读诗句三遍)

师:每一行没有别的话,古诗中怎么说的?

幼(齐):行行无别语。(老师出示古诗字卡:行行无别语,带着幼儿读一遍)

师:最后一句,家人说,想要他早点回家,古诗中是怎样说的?

幼(齐):只道早还乡。

师:让我们一起把诗的最后两句连起来读一遍。(出示古诗句卡:只道早还乡,然后和上一句连起来一起读三遍)

师:袁凯得到了从家里寄来的书信。南京离家乡,水路都有三千里那么远呢。家人在信里写着满满的字,可是每一行都只想让诗人知道,家里人想念他,希望他早点回家。

师:这首古诗真的非常感人,我们一起来再读一读,好吗?

(播放视频朗读,让幼儿边看视频边听录音范读;再让幼儿跟读全诗,然后分别请三位幼儿各自诵读一次;最后全体幼儿齐读一次,尽量模仿录音朗读的节奏与情感,并熟练地背诵下来)

环节三:多种形式诵读古诗,深入理解诗歌内容,用游戏、竞赛、律动演奏等形式表现幼儿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师:下面,张老师想跟小朋友们玩个游戏,我们一起来玩“古诗列车”好吗?

(组织幼儿排成一列火车队伍。将古诗变换不同的节奏,加上双手拍拍子,诵读古诗,乘上古诗列车)

幼(齐读):……

师:太棒了!我们再来分组进行比赛,男生一组,女生一组,看看哪个组读得好。

(女孩子站成一排,完整诵读古诗,给予评价;男孩子站成一排,完整诵读古诗,同样进行评价,互相鼓励)

师:下面我想请小朋友来玩接龙游戏。大家各选一句古诗句卡,然后按照诗句顺序,一个接着一个站好。

(五个幼儿为一组,一人先拿故事题目句卡,其他四人分别拿一句古诗句卡,按顺序站成一排,并按顺序读出古诗。一共分为三组幼儿参与游戏)

师:今天小朋友都很积极哦,这次用乐器来表演,谁愿意试一试?

(幼儿们都很踊跃地参与:五个幼儿为一组,手拿不同敲击乐,一边敲节奏,一边读古诗,有的还做律动表演)

……

环节四:情景活动,给爸爸妈妈回信,表达对父母的爱。

师:你们还记得爸爸妈妈给你们写的信吗?

幼:记得。

师:那你的爸爸妈妈在信里面说了些什么呢?谁想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师:(个别幼儿上台分享)是谁给你写的信啊?

幼1:妈妈。

师:妈妈在信里面说了些什么?

幼1:妈妈在信里说,这是她给我写的第一封信。她说我长大了,能开心地跟小朋友玩了,还能认真的学东西。她很开心,希望我以后都能这样。

幼2:妈妈给我写的第一封信里说,“猪猪你好,谢谢上帝把你带到我身边”。妈妈说我很有礼貌,生气的时候还会向叔叔、阿姨问好。吃葡萄时,我会分给哥哥、爸爸和妈妈。妈妈希望我能成为一个快乐和懂事的孩子。

幼3:妈妈说我快要6岁了……

师:袁凯收到家人的来信,他的心情非常激动,他写一首诗来表达他的心情。我们小朋友收到信的时候,对着爸爸妈妈的来信也很感动,有许多小朋友还流下了眼泪。这时,你想用什么方式来表达对爸爸妈妈的爱呢?

幼1:我想说,我爱爸爸妈妈。

幼2:我一定听爸爸妈妈的话。

幼3:谢谢爸爸妈妈辛辛苦苦把我生出来。

幼4:谢谢爸爸妈妈买很多好吃的给我吃。

幼5:我会剥葡萄给爸爸妈妈吃。

幼6:我会切苹果给爸爸妈妈吃。

……

师:那么,我们也写一封信给爸爸妈妈吧!不过,我们现在还不会写字,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表达对爸爸妈妈的爱呢?

幼7:送给爸爸妈妈心意卡。

幼8:画一幅画给爸爸妈妈。

幼9:画一幅爱心图给爸爸妈妈。

师:小朋友很棒,想到可以画画、送爱心卡。张老师今天准备了信纸,请你们把想要对爸爸妈妈说的话或者你的小心意,写在你的信里面,然后我们一起“寄给”爸爸妈妈,好不好?

(幼儿开始操作:用绘画的方式给爸爸妈妈回信,教师巡回指导点评,播放背景音乐——《常回家看看》)

师:我看到有的小朋友画了心和花,是想对爸爸妈妈说些什么呢?

幼10:“心”是说爱爸爸妈妈,“花”是想送花给爸爸妈妈。

师:大家分享一下,说一说,你的“信”上想说什么呢?

幼11:我想永远跟你们住在一起。

幼12:我跟爸爸妈妈一起玩,在荡秋千。

幼13:我想请爸爸妈妈吃这块大的蛋糕。

……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566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