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城市建设的建议通用4篇
【路引】由阿拉题库网美丽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对城市建设的建议通用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对城市建设的建议【第一篇】
社区体育中心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建设的,为满足社区居民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相对集中的多用途室内、外体育设施。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深入开展,社区体育中心已成为社区居民体育健身的重要场所。西安社区体育中心建设从总体规划方面来看,大型体育资源分布相对均衡,中小型社区体育中心分布星罗棋布,体育资源周围城市环境良好,文化氛围浓厚,社会生活和谐,从多方面促进了西安城市更新。
1.社区体育中心建设促进城市环境更新。
首先,社区体育中心建设靓化了城市居住环境。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建设健康社区成为主要关注点,注重为城市社区居民营造适宜生活、工作和休息的环境,进而发展宜居城市。社区体育中心在建设健康社区,为人们营造宜居环境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一是配备了体育设施,方便人们健身,提高健康水平;二是进行了绿化,美化了环境。如,唐城墙遗址健身园区体育设施置于绿色园林、文化诗壁之中,美观愉悦,周边居民居住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其次,社区体育中心建设丰富了城市人文环境。一个城市的面貌不仅仅是现代标志性建筑的展现,文化元素对改善城市形象、推进城市文化旅游、吸引投资、树立城市品牌、提升城市人文环境等方面会发挥更大影响。文化赋予建筑设施旺盛的生命力,不注重文化渊源的建筑物只能停留在物质层面,很难激发人们的精神追求。西安大雁塔广场是南郊群众休闲健身的重要场所,广场极富大唐文化气息,尤其是广场内公孙大娘舞剑雕塑,其雄浑刚健的气势将体育项目与历史典故、人文轶事、民俗风情紧密结合,更让人在了解陕西悠久历史、灿烂体育文化的同时,凸显出西安文化名城的魅力。因此社区体育中心建设在西安城市更新中不仅仅是体育建筑的物质设施,而且是展示体育文化的重要载体。体育元素的运用通过深入挖掘古代文化和现代文化内涵,使社区体育中心与陕西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多样化的文化形式相吻合,在形成具有鲜明陕西特色的体育文化的同时,也提升了西安城市人文环境。再次,社区体育中心建设增添了城市特色景观环境。以西安城市运动公园为代表的社区体育中心在突出体育特色的同时,将丰富的自然景观、体育活动和生态健身融为一体,体现出绿色设计理念,实现了环境设计、空间绿化及城市美化的统一,成为以鼓励公共参与健身为目标的特色公园。公园项目以体育元素为手段对城市面貌进行了更新,使体育运动更加贴近大众百姓生活,园内景观设计将西安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时尚现代的都市气息紧密联系,大气美观,生态低碳,展示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魅力,也成为展示美丽西安的一道特色景观。
2.社区体育中心建设促进社会环境更新。
首先,社区体育中心建设促进人们的社会交往,密切邻里关系。中国自古注重邻里间的和谐关系,古语有:远亲不如近邻。现代居住方式的改变,住房市场化的普及,打破了维持几千年的居住方式,楼房越来越高,同住一个单元多年互不认识的现象较为普遍。究其原因,无非是没有共同的纽带将其联系起来。但是,经常参加社区体育活动的人群彼此之间却相互熟识,关系和谐。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只有人与人之间构建起和谐的关系,整个社会才能和谐。因此,通过建设社区体育中心,组织社区体育活动,以体育为媒介为居住在同一小区的居民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可以增进小区居民之间的人际交往,促进社会和谐。其次,社区体育中心建设便于社区组织各项活动,增强社区凝聚力。社区体育中心大多具有多项功能,可以健身、表演、集会、娱乐、休闲等,这为社区组织各项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而通过组织文艺表演、体育比赛、节日庆祝、普法宣传、居民集会等各项活动,也增强了社区向心力、凝聚力。居民把社区体育中心视为心中乐园,作为散步、聊天、歌舞、、婴幼儿玩乐的好去处,增添了生活快乐感、幸福感。再次,社区体育中心建设能够降低犯罪率。党的十强调“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社会建设可以具体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社区体育中心建设是其任务之一。据中国日报特稿,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地区多年来一直为犯罪率居高不下所困扰,但自从几年前当地建起了一栋社区体育馆,犯罪率竟然奇迹般地下降了30%。英国曼彻斯特东区在实施城市体育更新计划以后犯罪率下降。犯罪率下降群体以青少年为主,他们处于青春期,世界观还未成熟,精力旺盛,为了宣泄心中某些不满而引发犯罪行为。帮助青少年在体育活动中找到乐趣,找到合理宣泄情绪的途径,可以有效降低犯罪率。本文虽未进行西安社区体育中心与青少年犯罪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但基于以上例证,相信也是有所下降的。因之,增加社区体育中心建设力度,为青少年提供合理心理宣泄的场所,可以进一步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3.社区体育中心建设促进居民生活方式更新。
首先,社区体育中心建设能激发人们的健身热情。在我国已经实施了七年的全民健身工程,特别是遍布城乡的健身路径,与壮观的健身人群一起被世界公认为“最具中国特色”的大景观。全民健身路径把百姓健身的人文景观与各地的自然景观、城市景观结合起来,在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的同时为全民健身运动提供了坚实的设施保障。西安环城公园、唐城墙遗址公园全民健身长廊等近10个示范性体育健身园区,其带动作用已经彰显。14公里的环城公园健身长廊共有14个健身区段,拥有健身器材1431件、乒乓球台150付,每天约有10万左右市民到这里进行健身活动。其次,社区体育中心建设能提升人们的精神消费层次。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不仅仅是物质消费,还要上升到精神层面的消费。体育消费过程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与生态文化的同时体现,而且体育消费环境对消费的效果和质量具有较大的影响,体育休闲健身属于高层次的需求,消费者对消费环境的要求会越来越高,这就对社区建设提出了高要求。社区体育中心建设将社区功能与体育文化消费高度融合,利于居民形成高层次的生活休闲方式。再次,社区体育中心建设能改善人们的“亚健康”状态。“亚健康”已成为影响都市人口身体健康的重要问题,体育锻炼是改善“亚健康”状态的有效途径。以小区体育设施、健身路径、运动公园为代表的社区体育中心,拉近了人们与体育健身之间的距离,将体育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使西安城市人口“亚健康”状况得到改善,居民生活的幸福指数得到提高。
4.社区体育中心建设促进城市经济更新。
首先,社区体育中心建设可促进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社区体育中心是健身的中心,也是体育消费的中心。“十一五”时期我国体育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已由2006年的983亿元增加到2220亿元,增长126%;占GDP总量比重由2006年的0.46%增加到0.55%,增长20%,远高于同期全国经济的总体增长水平。[9]陕西体育产业正在起步,占比低,但发展势头不错。如陕西省体育场周围已形成一个体育产业圈,对于各体育产业部门而言其交易成本降低,可以整体宣传减少广告费用,从而增强竞争力;对消费者而言,体育产业园区内从不同品牌到不同类型的体育器材、用品一应俱全,可以节约消费者的采购成本,节约消费时间,对于快节奏生活的都市人来说极具诱惑力。以陕西省体育场为中心的体育产业圈不仅形成了以体育健身休闲为主的体育产业链,带动了周围餐饮服务业,而且借助场馆优势,延伸发展会展经济,规模越来越大,促进了西安的产业结构调整。其次,社区体育中心建设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西安北郊经济原比南郊落后,房地产价格只及南郊的一半。全国第四次城运会在西安举办后,以主场馆为中心修建了西安城市运动公园,促进了北郊经济发展。城市运动公园周围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同时因为区域环境优美,土地大幅增值,未央区以此为契机招商引资,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再次,社区体育中心建设可以增加就业机会。体育产业是朝阳产业,发展潜力大。“十一五”时期,全国体育产业从业人员总数由2006年的256万人增加到337万人,增长32%。[10]社区体育中心是体育产业化发展的基础单位,其数量多、分布范围广、离居民区近等特点使体育回归社会、回归社区,在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捷服务的同时也增加了社会就业岗位。随着西安社区体育中心不断建设,社区体育产业会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从业人员会大量增加。
二、城市更新中推进社区体育中心建设的策略
基于对西安市相关实践的考量,我们认为,社区体育中心作为城市更新的重要手段,在建设过程中要从多角度考虑,以充分发挥其功能:
1.社区体育中心建设要符合城市更新整体规划,科学合理布局,积极稳步发展。
城市总体规划是一个城市的空间结构蓝图,体现城市的发展坐标、发展特点、发展理念。社区体育中心建设是城市更新的有机组成部分,应体现城市发展的整体理念,依据城市定位、空间格局、人口规模、地貌特征、文化特色等合理设定其类型、位置、规格、配置等,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并预留发展空间,使之与城市协调发展。社区体育中心建设规划要适应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稳步实施,落后于城市发展水平不能满足城市更新对体育设施的需要,超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远离市区盲目发展则会造成“形象工程”“包袱工程”,加重城市负担。西安围绕西咸一体化国际大都市目标布局,积极依托市区逐步推进实施,避免了二者之弊。
2.社区体育中心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凸显城市人文关怀。社区体育中心建设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是为群众服务,在规划设计建设中始终要考虑老残妇孺及青壮年等不同人群特点,以满足不同的体育消费需求。大型的体育场馆要建,中小型的健身园区、健身长廊、健身路径、儿童乐园更需要建,以使不同人群各有相宜体育空间。同时要加强健身设施管理维修,损坏的要及时更换,保证使用安全。各区域要均衡发展,条件不够的要创造条件。西安老城区空间狭小,利用楼宇院落、道路两旁、林带公园广为设置相宜体育设施,弥补体育场地不足的缺欠,体现城市的人文关怀。当然,人文关怀不只是要提供健身设施硬件支持,还应提供健身指导等软件支持,免费培训,免费体质测试,为每个居民提供个性化服务。在这方面,西安和其他许多城市一样略显不足,体育指导员管理不规范,时聚时散,服务不到位,亟需加强。
3.社区体育中心建设要体现城市的文化特点,传承城市历史文脉。
城市形象的塑造需要借助其历史、文化、风俗、民族等文化优势凸显其个性因素,文化主导下的城市更新模式是城市更新的一种新模式。文化是城市精神之所在,是城市个性之根本。社区体育中心建设应与城市文化紧密结合,展现城市文化风韵,凸显城市个性,使城市更新通过文化传承不断发展。西安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尤其周秦汉唐文化博大精深,独树一帜。社区体育中心建设应进一步突出这一文化特点,展现西安文化风韵,凸显西安城市个性,促进城市发展。总之,城市更新中,要借助自身历史文化遗迹保护开发工程,配套体育健身园区,把文物保护、体育健身、园林休闲有机结合,并以冠名宣示,传承城市历史文脉,
4.社区体育中心建设要与城市自然景观相融合,展现城市生态和谐之美。
城市都是在一定区域、有独特地貌特征的土地上发展起来的,其独特的山水生态构成自身独特的自然景观,成为城市秀美的名片和记忆。城市更新不应损伤它,而应维护它、雕饰它、丰富它。社区体育中心建设作为城市更新的重要手段,应遵循这一原则。现在,生态绿色、环保、低碳已成时代潮流,生态、宜居、健康已成城市建设目标,社区体育中心建设更应自觉与城市自然景观相融合,为居民健身营造生态和谐秀美的环境。就西安而言,一要为社区体育中心“添景”,增加绿地面积,进行园林绿化改造,如城市体育运动公园。二要“借景”,对众多历史遗址保护工程进行综合开发,借助其园林景观建设健身园区。三要“入景”,利用公园、林带、生态园林等景区共建健身园区。西安古有“八水绕长安”之美景,现正围绕“八水”进行生态改造,建湖泊,植林带,展示现代美景。借助这些生态工程增设健身路径,可为湖河生态平添人文景观,可为体育健身增添生态情趣。浐灞生态区健身路径已展示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5.社区体育中心建设要结合中国国情,体现民族特色。
对城市建设的建议【第二篇】
(一)大会背景和宗旨
近年来,在国际和国家事务中,城市的影响力快速提升。据估计,到2050年,世界人口的70%将生活在城镇。伴随城市的扩大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面临着社会与人口变化、科学技术发展、文化多样性、环境可承载力、健康与安全等多重挑战。为此,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倡导和推动下,近年来建设学习型城市已经成为世界各地政府应对各种挑战、促进城市发展的综合性、系统性策略。2013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首届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为全球学习型城市建设提供了重要的行动指南。两年来,国际社会中许多城市运用北京大会成果指导现实行动,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因此,强化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核心理念,交流各地开展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最新经验,进一步推动全球各地城市的发展,是举办本届大会的宗旨。此外,本届大会是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于2015年9月25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正式通过《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这一关键时刻召开的,因此,“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型城市”成为本届大会的主题。
(二)大会议程和议题
大会安排了全体代表会议、市长论坛、平行主题论坛、平行地区论坛等交流形式,共有60名左右来自五大洲40多个国家及国际组织的各地市长、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作了交流发言。围绕大会主题,全体代表会议共设了3个子议题,分别为“在全球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型城市”“为建设学习型城市增强伙伴关系和合作网络”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型城市的主要特征”。平行主题论坛的主题是学习型城市建设“如何增进地球公民意识和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如何有助于市民健康和福祉”以及“如何促进包容与可持续经济增长”。
在第一个大会子议题“在全球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型城市”的交流中,各地城市代表的发言表明,他们通过学习型城市建设,为其市民提供了丰富的终身学习机会,创造了城市更美好的生活,并已受益于参与国际政策对话、行动研究、能力建设和同行学习。在第二个大会子议题“为建设学习型城市增强伙伴关系和合作网络”的交流中,各地经验表明,学习型城市建设涉及众多利益相关者,建立跨部门的伙伴或协作关系可以补充政府资源不足,为各个市民群体提供优质的学习机会,但伙伴关系和合作网络的建立取决于管理创新。在第三个大会子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型城市的主要特征”的交流中,发言嘉宾共同认可构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型城市需要一种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去实现目标。代表们探讨了如何根据北京会议的《学习型城市的主要特征》(以下简称《主要特征》),运用科学的监测方法和一系列可操作的指标体系以监控学习型城市的建设进程。
(三)大会成果
通过与会者的深入研讨和经验分享,大会探究了如何通过终身学习更好地帮助世界各地的人们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共同实现学习型城市在推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的基石作用。在大会闭幕式上,全体与会代表一致通过了《墨西哥城声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型城市》(以下简称《墨西哥城声明》)。大会还授予了包括中国北京、墨西哥墨西哥城、芬兰埃斯波、英国斯旺西等在内的全球12座城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习型城市建设奖”。这些城市分别在不同的主题论坛中分享了各自建设学习型城市的经验与成效。墨西哥城市长表示,“我们要建设一个更加灵活的社会,以保证全民都能够便利地获得学习机会和学习工具,增进其各方面的技能,以更好地迎接21世纪的挑战。”可以预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该奖项的设立以及相关国际网络的建设,将激励更多的城市按照《主要特征》并结合本地实际开展各种创新。因此,本届大会必将成为推动全球和中国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它将更好地促进终身学习和学习型城市建设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的难以替代的作用。
二、中国之声
从北京会议和墨西哥会议情况来看,中国在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不少参加北京会议的国际代表表示,他们对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教育部原副部长鲁昕等领导的讲话中提及的中国政府对于学习型城市建设的认识和行动留下了深刻印象,对北京这一历史古都的市民学习和创新活力有了感性的深刻认识。不仅如此,在北京主办的首届学习型城市大会上发表的两个重要文件――《建设学习型城市北京宣言》(以下简称《北京宣言》)和《主要特征》,其背后也凝聚了中国政府和学者的智慧与心血。
(一)代表参会
(二)资料传播
中国代表团还在大会展台上提供了《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意见》《中国学习型城市建设发展报告》《方兴未艾的全民终身学习――2015年社区教育满意度调查报告》《北京2013首届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为了每一个市民的终身发展:上海建设学习型城市促进市民福祉的探索》等十余份英文版文件或研究报告,成为本次大会提供文献资料种类最多的国家。如果说首届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在北京的召开使世界对中国留下了深刻印象,那么在第二届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上中国代表团的种种努力,则以多种方式进一步发出了学习型城市建设的中国声音,展示了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在当今世界学习型城市建设潮流中独树一帜的丰富实践和特色经验。事实上,我国早在2001年就提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全民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战略目标,并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和十报告中得到了持续体现。中国在国际学习型城市建设中的参与和担当,表明中国已经在这方面对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未来发展
(一)国际动向
从两届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的情况来看,国际社会已经达成高度共识:教育与终身学习对于市民,对于城市的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可持续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而且其重要性与日俱增。北京会议的《主要特征》已逐步成为指导世界各地学习型城市建设的行动指南。它提出的学习型社会建设的“三大目标”(一是提升个人能力,促进社会和谐;二是促进经济发展,繁荣城市文化;三是实现社会全面的可持续发展),“六大任务”(一是在学校教育体系内加强衔接,全面提高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入学率;二是重新激活家庭和社区学习;三是提升职业培训和工作场所学习的效率;四是扩展现代学习技术的应用;五是改善并优化学习质量;六是营造充满活力的终身学习文化),以及“三项基础条件”(一是清晰的城市愿景及城市领导坚定的政治意愿与承诺;二是政府部门的有效管理和社会各界跨部门协作;三是有效发掘利用社会资源的潜力),已成为各国、各地政府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基本共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北京大会后也在积极努力,使《主要特征》成为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引导世界各国开展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综合指南,并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每两年一次评选全球优秀学习型城市的衡量依据。此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依托其终身学习研究所建立了全球学习型城市联盟,旨在吸引世界各地的城市加入其中,分享各自建设学习型城市的经验,共同推动各国的相关实践。
当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十分倡导各国结合自身实际,开展多样化的、富有本土特色的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探索。而《北京宣言》和《墨西哥城声明》等重要大会文件则有益于各国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推动下,增进相关领域的政策对话、行动研究和能力建设。这些成果也十分有利于中国分析自身的学习型城市建设现状,明确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国内发展
为了将未来我国学习型城市建设推上一个新高度,笔者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首先,各地要密切关注国际动向,深入学习两届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上的《北京宣言》《墨西哥城声明》等成果文件和世界各地的宝贵经验,积极贯彻落实教育部等七部门在北京会议后于2014年8月联合颁发的《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意见》的精神,广泛传播终身学习及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型城市的理念,将学习型城市建设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石,从我国国情出发,在过去几年工作的基础上,重点从立法推进、制度建设、设施建设、队伍发展等多方面夯实工作基础。
对城市建设的建议【第三篇】
健全机制 推动代表建议有序办理
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指导下,我部着力在落实责任、健全机制、加强沟通上狠下功夫,推动建议办理工作规范有序进行。
一是层层落实办理责任。部党组高度重视建议办理工作,召开党组会议进行专门研究部署,并对办理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建立了部长负总责,分管部领导对分管领域的建议办理审核把关,承办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本单位建议办理工作第一责任人的工作责任制,将每一份建议落实到处室、落实到个人。
二是不断健全办理机制。制定建议办理工作制度,规范各个环节办理要求,推进办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重点从三个方面严格把关:一是严把程序关。每份建议的办理都要认真研究分析,汇总协办单位意见,加强与代表的沟通协商,严格按规定要求答复。二是严把时限关。将建议办理列入督办重点,每周通报各单位办理进展情况,强化日常催办,确保按时办结。三是严把质量关。主办单位、办公厅、部领导对每一份建议的答复层层审核把关;办理结束后,办公厅对各单位答复公文质量进行评估并通报。
三是加大沟通协商力度。把沟通协商作为建议办理的必要环节,坚持“先沟通再办文”。我部主办的建议,均经与代表沟通联系、达成一致意见后再答复。沟通方式上除电话、电子邮件外,还采取邀请上门、登门拜访、座谈调研等形式,确保沟通效果。如对代表提出的公租房建设方面的建议,分管副部长带领承办单位赴中国社科院,当面听取意见和建议,共同研究解决农民工等困难群体住房问题。
四是突出重点建议办理。把办理重点建议作为重中之重,加强办理调研,切实增强办理实效性。201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将“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建议”作为重点督办建议交由我部牵头办理。我部成立重点督办建议办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详细的办理工作方案,两次召开专题座谈会,研究建议办理工作,向代表汇报办理进展情况。邀请代表赴贵州、广东等地开展实地调研,把建议办理与完善政策措施、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起来,有力地推进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工作。
同时,结合我部重点工作,将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加强地下管线管理、加快海绵城市建设、支持城市老旧小区整治改造、改善农村人居环境5个方面的建议作为部内重点建议,加强调查研究,进行重点办理,以点带面促进建议办理工作质量整体提高。
注重落实 推进重点难点问题解决
我们坚持把建议办理与部门工作相结合,把代表的意见建议作为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和参考,作为推动突破重点难点问题的强大动力,推进住房城乡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第一,推动住房城乡建设重点任务顺利完成。
――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棚户区改造是重大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按照国务院的部署,2016年棚户区住房改造600万套。我部尽早安排任务和中央补助资金,协调落实有关金融支持政策,加大棚改贷款力度,大幅提高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同时通过召开现场会、片区会、开展专项督查等形式,狠抓工作进度。截至2016年11月底,已完成全年开工600万套的目标任务。
――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我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分类调控、因城施策,强化地方政府主体责任,一手抓热点城市控房价、防泡沫、防风险;一手抓三四线城市和县城去库存,指导和督促库存较大的200多个三四线城市和230多个县城落实去库存政策措施,取得积极成效。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6年10月份、11月份,一线城市和热点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明显降温,房价环比涨幅快速回落,房价走势明显趋稳;全国已竣工的商品房待售面积自2016年3月份起,连续9个月下降。
――全力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按照国务院部署,2016年开工建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2000公里。结合重点建议办理,我部会同相关部门,深入调查分析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加快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措施,全力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顺利完成全年开工2000公里的目标任务。
――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继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截至2016年12月上旬,全国已开7-378万户,超额完成全年开7-314万户的目标任务。加强农村垃圾治理,建立垃圾治理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部署开展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整治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加大传统村落保护力度,推进特色小镇建设,认定第4批共1598个中国传统村落,命名127个特色小镇。
第二,推动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深化改革。
――推进城管执法体制改革落地。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建立全国城市管理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组建城市管理监督局,推进落实执法制式服装、执法车辆、执法队伍培训等工作。
――推进城市规划改革创新。从规划编制、审查审批、实施监督等环节入手,研究制定了城市总体规划改革的一揽子工作方案。推进生态修复城市修补“双修”工作,开展了省级空间规划、市县“多规合一”、城市设计和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方面的试点工作,推进城市规划改革取得新突破。
――推进建筑业改革发展。全面开展建筑I改革调研,明确改革思路和政策措施,向国务院上报了《关于深化建筑业改革促进行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送审稿)》。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工程总承包发展的若干意见》,在8省市开展了工程总承包试点。清理规范工程建设领域保证金取得明显成效,截至2016年12月底,各地建筑企业使用银行保函替代现金形式保证金近1200亿元,盘活了流动资金;各地累计退还建筑业企业各类保证金亿元,减轻了企业负担。
第三,推动有关政策措施不断完善。
对城市建设的建议【第四篇】
关键词:桥梁景观;城市建设;重要意义
目前中国正面临城市化建设飞速发展的阶段,这对于我们建筑行业来说,无疑会是一个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本文试图从桥梁景观角度略谈一下自己对城市建设的一些浅言拙见。
对桥梁造型进行符合美学规律的组织与优化一直是那些懂得桥梁结构规律的建筑师的行为,到上世纪下半叶人们开始认识到桥梁的设计不仅仅要“关心自己”,同时还要“关心别人”,如关心桥梁对城市、大地的影响,关心桥梁的地标意义;景观生态学更将桥梁上升到解决被道路切割的大地之物种的生存与繁衍的高度,亦即桥梁还要“关心”生态环境等。这些问题均非桥梁美学所能涵盖,而其综合解决之道是对既懂得桥梁美学规律又深谙景观科学构筑规律的专业人员的需要。这便是桥梁景观学的诞生基础!美国学者Frederick Gottemoeller于上世纪九十代将Bridge与Landscape合成了一新的词汇Bridgescape用于表述这种新的结合。
但人们对桥梁建设中景观问题的关注却较此为先。日本的本州——四国联络桥工程总长178km,如此超大规模的桥梁建设活动在人类历史上还是首次。人们不得不慎思桥梁建设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与干扰,也更希望新建的桥梁对所通过的历史、文化及自然保护区域在关爱的同时还能成为一具有时代特点的新景观。这使日本政府将桥位周边环境保护和开发利用问题,与把发挥桥梁的观赏功能和文化功能、“追求世界一流景观”的目标链接为一体。类似的实践活动为桥梁景观设计在提供实践平台的同时,也奠定了桥梁景观学科的科学基础。
我国对桥梁景观的理解一般反映在“景观”一词的分解上,即“观”桥与桥上观“景”,两者合成便为“景观”。这种观念有其历史传统。古典园林桥梁在“景”与“观”方面便早有此独到考虑,中国的风景园林更是深谙此道。我们说“景”与“观”之关系确实反映了人、桥、环境的空间联系,其寓意颇具中国特色,这是我们文化智慧的结晶!但这种观念只有“与时俱进”地和景观科学的构筑理论结合才能产生具有更积极的尊重与改造自然意义。
一、桥梁景观学研究的意义
(一)推动景观设计在桥梁建设中的深化与体制化。
改革开放二十年,我国建成了万座公路桥梁,但桥梁景观设计还停留在五、六十年代便发展成熟的以桥梁形式美为主导原则的水平。这完全不能适应物质文明大踏步前进的祖国对环境品质的更高要求。
(二)满足社会对桥梁景观的更高要求。
桥梁景观设计跟不上社会的要求,这是因为:
1.桥梁的大规模建设不仅意味着要耗费巨额社会资金,还反映出社会物质的频繁互动对空间跨越的要求。桥梁已成为遍布城乡的一道风景线,其景观面貌作为一种现象便与物质文明挂钩,使桥梁景观有物质文明特性。
2.桥梁景观因其巨大的体量及独特的造型成为城市居民的骄傲,在蕴涵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同时还表达出一种对社会制度、人类力量的讴歌。此外桥梁景观还有一种作为地理沟通的意味,亦即所谓“纽带”的战略意义,这使桥梁景观往往成为城市文化的聚焦及城市形象的窗口。也使桥梁景观有精神文明寓意。
3.桥梁景观除以其流畅的形态、简约的造型、大空间的跨越产生巨大物质景观的震撼外,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介入或其表现出的人类自我价值的实现又使桥梁横生出文化景观的韵味。
上述诸点使各地政府或投资商对桥梁景观的营造更为倾情,也是社会意识超前的原因。这是桥梁景观设计研究的压力,也是桥梁景观学发展的动力!
(三)塑造有特色的城市景观意义。
我国不少城市、乡镇因桥而名。大多城市几乎都有与桥有关的地点、街区或行政区划称谓。这里既有桥梁景观的历史沉积也有现代桥梁景观的功劳。这是桥梁景观对城市的地标作用。无论江河湖海上的水桥、城市立交之旱桥或高速公路互通,他们一般均处在城市或区域的结构要害,这使桥梁对城市或区域形象的塑造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国的桥梁之桥型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如50年代木桥,60一70年代拱桥,80年代梁桥,90年代斜拉桥,20世纪末悬索桥、立交桥。每个时代的桥型高潮均是其结构技术突飞猛进的结果。桥梁结构技术的科技特征及结构技术的不断更新使桥梁景观有深刻的时代烙印。由于桥梁在城市中的战略性地位,其时代特征又会感染城市,从而产生以点击面,一俩拨千斤的作用。
桥梁所跨之处的地理、地貌或城市空间环境均有其特指性,与特指的周边空间环境的配合使桥梁景观有机地溶于环境,也使为人熟知的环境空间与有发展寓意的桥梁景观间蕴生出具有地方性的景观伴生。桥梁与城市的伴生使其复合景观成为标榜城市独特性、唯一性的象征,同时也是桥梁景观地域性的表现。
(四)对桥梁建设提供景观方面的理性决策参考。
我国桥梁景观设计还无相应的技术规范,这使桥梁景观的思考缺乏科学依据。在桥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研究中景观仅为结构后的包装或结构关系的美学调整。桥梁景观学研究除力图揭示更多的桥梁景观发展的新趋势,还从政治、经济、技术、环保等方面综合考量以便整理出景观设计原则,使决策或方案深化有据可依。
二、桥梁景观的特点
(一)桥梁景观的技术美学特性。
桥梁不能为绝对的美学而景观。其首先是解决通行功能并在技术可能与经济之间优化。这是桥梁设计规范的基本要求。因此桥梁景观设计必须符合桥梁功能、技术、经济要求,并以此为原则对景观构成元素进行美学调整。如桥型的美学比选,桥体结构部件的比例调整,桥梁选线与城市或大地景观尺度的和谐,桥梁的防护涂装与城市整体色彩中的联系等。桥梁景观的这种以功用与技术为重的特点即为其技术美学特性。但当景观价值有明显优势而功能得以满足、技术也可行的情况下,有时经济因素还可向后靠。如风景区的桥梁或城市结构要害之桥梁等。因此桥梁景观设计的某些关联域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其位次会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