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铁路客运安全论文(精编3篇)

网友发表时间 1372382

【导言】此例“铁路客运安全论文(精编3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铁路客运论文1

关键词:铁路;客运专线;规划;控制

一、铁路客运专线的主要用途及规划

铁路客运专线是以高速和快速技术为支撑,实现大运量和高效能的旅客输送,从而为区域间经济、文化、旅游等活动的效益提升提供提供时间和空间基础。2016年全国铁路客运量亿人次,其中动车组发送亿人次,单日发送旅客最高达万人。这样的客运规模是其他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我国铁路客运专线规划布局为“四纵”和“四横”,以及其他几个中重要路段,根据经济发展阶段有序推进建设,促进了区域腾飞和协调发展,为未来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良好基础。铁路客运专线建设的重要意义包括:第一,实现客货分离,大幅提升铁路运输能力。在已有货运线路的基础上,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规划,新建或拆分实现客运和货运线路的分离,提升客运专线的速度从而匹配两种类型运输需求的发展规律。一般而言,随着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铁路线路类型从货运专列为主,发展到客货共线为主,到最后的客运专线为主。预计到2020年,我国铁路客运、货运的需求分别将达到40亿人次和40亿吨,但年均增长率上客运为7%,货运为4%,通过客运专线建设能够集中客运班列,提升客运速度,同时也释放出更多空间为货运需求增长提供保障。第二,客运专线能够提升经济核心的辐射能力和要素的流动速度。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发动机是区域核心的集聚作用和辐射作用,只有在良好的交通基础设施基础上,才能够实现更高效的要素集聚和扩散,区域内部以及区域周边的要素交换才能更加密集,从而实现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越。而其中人和关键物资的交换是关键要素,铁路客运专线能够大大加快人员的流动,从而为制造、商业、文化的集聚带来人口支撑。第三,客运专线建设能力和经验的积累,能够转化为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走出去的产品和服务。客运专线特别是高速客运专线已经成为各国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其经济价值对于任何一个制造国或者技术输出国而言都是巨大的吸引力。实践已经证明我国高速客运专线的建设能力已经转化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二、铁路客运专线建设成本的主要内容及影响因素

铁路客运专线建设成本主要包括基建、轨道铺设、站点新建或改造、客运专列及相关设备采购。快速客运专线建设可以大范围采用原有的铁路线路,只要在关键交叉路段或站点进行变线控制即可将实现专列的提速,而高速客运专列则由于运输速度的大幅提升,对线路的走向、线路基础和轨道的质量等都有全新的要求,因此必须大规模新建轨道、控制系统以及站点。影响铁路客运专线建设成本的主要因素包括:一是客运专线的设计规格。客运专线的设计规格决定了轨道基础设施的最小曲线半径、坡度、岩土、用料、牵引电力等项目的标准。按照设计规格以及相应项目参数标准,进行实地勘验后确定的线路,就成为该客运专线建设成本评估的基础。我国客运专线建设区域跨度大、载客量规格高,而我国地貌特征包括了平原、丘陵、高原、江河湖泊等,专线各段的成本影响因素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不能用统一的基准价进行评估,而应当分段按照最新的价格基线或者实地考察后获取更加准确的造价基准数据。二是建设技术能力和经验。进行广域高速和快速客运专线的建设,需要以成熟的建设技术和设备为基础,包括桥梁、隧道、环保等多个方面。尤其是在我国地理环境复杂的背景下,与平原为主的地域相比,不确定因素对建设成本的影响非常明显。随着我国高速客运专线建设里程数和区域覆盖范围不断提升,建设技术能力和经验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在西部、东北这样地理环境特殊的区域,在实际建设中仍然存在很多难关需要去攻克。因此在做客运专线建设成本评估是,切勿一切都已经验而论,必须要具体项目具体分析。三是建设人力和原材料成本。铁路建设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都是巨大的投资,在我国这样全国范围内进行高速和快速客运专线的建设规划下,其投入的人力、资金和原材料是天文数字,任何一个西方国家都没有过先例。在我国劳动力和原材料价格还处于低位时,举全国之力进行大规模铁路客运专列建设是正确的选择。当然,做好建设过程中的要素成本管理也是铁路客运专线建设成本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四是建设过程中的成本管理效率。铁路客运专线建设成本管理贯穿始终,除了保证在勘测设计阶段的成本预算的科学性外,建设过程中的成本管理也十分关键,直接影响实际交付成本的偏离值。建造过程中的成本管理包括施工现场管理、物料管理、工程计划管理等多个方面,高效的建设过程成本管理能够减少天气、意外、价格变化等因素对成本的影响,甚至能够通过创新管理提升建设效率,降低建设成本。

三、铁路客运专线建设成本管理措施

铁路客运专线建设项目的规划、可行性研究以及是审批一般都由国家中央层面统一管理,地方政府作为承建方和管理方,对项目的具体实施负责。本文认为铁路客运专线建设成本管理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应经过充分科学的可行性分析和论证。铁路客运专线的建设不能仅仅从成本角度去考量,而应以铁路专线假设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入手,作为铁路客运专线建设的依据。只有能够最大程度优化区域内以及区域间的资源配置,满足当前以及未来较长时期的客运需求,能够激活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那么该建设规划就是可行的。不能为了某些集团或个人的利益而放松对铁路客运专线建设科学论证的严谨性和严肃性把握。具体而言,铁路客运专线建设成本评估的应将区域发展规划、城市规划等作为核心参照,建设成本评估的依据如路线、站点、规格等指标都应与发展规划匹配,并且作为刚性的影响因子。其次,落实充分的实地勘测和成本预估。铁路建设区域覆盖范围广,面对的地质、水文、气候、人文环境复杂,任何一个因素都会对建设成本产生影响。因此,必须在实地勘测和线路、站点的规划设计阶段,经过反复和交叉的测量、计算和试验论证,才能最终确定建设体量、投入要素规格的计算逻辑和结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任何一项成本数据有需要有依据材料作为支撑,并由相关责任人签字确认。最后,应建立统筹的建设成本管理机制。铁路客运专线建设尤其是高速专线建设,一般都是多段同时开工,但建设周期仍然较长,在建设过程中,不仅投入要素价格会发生变化,地理环境、气候也会对工程产生影响,此外技术发展带来的设备和工具更替也会影响建设成本。因此铁路客运专线建设过程中应当将工程、技术、规划、商务、财经等团队的核心人才纳如进来,建立统筹一体的成本管理团队。但同时也要注意不能将成本管理责任归属进行分散,特别是定位到责任人时,应尽量避免因人员流动而导致无法跟踪回溯。此外,在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基础上,为实现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建设方还可以应用创新的商业模式,引进优质社会资源,例如联合优质民营企业进行联合建造运营。在本管理工具方面,可以探索通过运用信息和网络技术实现实时动态监控,特别是系统性的成本管理软件的应用上,应当与物联网技术、通信技术结合,实现成本数据以及影响因子变化的实时、远程采集,并能够进行自动化统计演算以及直观地呈现。

参考文献:

[1]郑志新。铁路客运专线桥梁下部结构施工成本控制措施[J].科技视界,2017(5).

[2]王恒宝。铁路设备管理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困境及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1).

[3]刘连涛。关于加强铁路客运专线物资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5(3).

铁道运输毕业论文2

关键词:继续教育;综合改革;课程体系优化;网络教学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2-0103-03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铁路网与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以及轨道交通运输设备与设施的现代化,对轨道交通运输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对教育学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交通运输专业面向交通运输系统的基础设施规划和运行管理,我校交通运输专业教育重点在轨道交通运输方式生产作业过程的技术管理理论、知识、技术和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定位于兼有工程应用背景和管理色彩的工科专业。目前交通运输专业的继续教育虽有基础、资源和载体,但总体上还不能适应轨道交通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广大继续教育学员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同时伴随着高校继续教育综合改革的深化以及高等学历继续教育逐步融合的推进,需要强化网络教育对校内学习的支持服务,推动优质继续教育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因此,需要基于继续教育综合改革,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融入培养方案的制订,优化交通运输专业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设网络课程进行教学,提高成人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以便更好地满足轨道交通运输发展的人才需求。

本文将结合交通运输专业发展需求与成人继续教育的特点,明确交通运输专业继续教育的培养目标,优化本专业的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进一步促进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更好地探索面向行业发展和学习者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提高成人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二、面向继续教育综合改革的交通运输专业的培养目标

为适应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面对高校继续教育综合改革的深化,需要积极发展继续教育,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多样化需求,着力培养知识型、技术型、应用型、创新型高素质人才。

继续教育要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服务,需要面向社会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与行业企业合作办学的新体制、新机制,切实深化产学研结合,高度重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优化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探索面向学习者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面对高校继续教育综合改革的深化以及高等学历继续教育逐步融合的推进,针对参与继续教育的学生通常都是在职工作人员的特点,需要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结合成人继续教育的实际情况以及轨道交通运输行业发展和参与继续教育学生个人自身发展的需求,确定本专业培养目标,梳理专业课程设置。

我校交通运输专业正是面向社会对轨道交通运输人才的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上海铁路局合作办学,培养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人才。

交通运输专业(专升本)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轨道交通运输方面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掌握从事轨道交通运输与管理工作所需的相关科学知识、经济管理知识、轨道交通运输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技术手段,具有本专业综合职业能力。毕业后能在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等相关领域从事规划设计、运营组织、生产管理、咨询服务等工作。

三、面向继续教育综合改革的交通运输的课程体系优化

根据交通运输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导向,加强实践环节,优化优化交通运输专业课程体系。

1.课程体系对比分析。通过与相关同类院校如西南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的交通运输(专升本)专业课程设置对比,我们可以看出各学校的培养目标大致相同,都是轨道交通运输方面的管理人才和工程技术人才,课程类型也大致相同,包含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践教学。就实践教学环节而言,其他学校只包含毕业设计,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同济大学交通运输专业增设了课程设计环节,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课程体系优化。交通运输特色专业(专升本)课程体系设计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工程专业课程和工程实践环节三部分(如图1所示),形成知识―应用两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以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着重工程实践与专业技能的训练,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增加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1)公共基础课程包括人文知识、数学与自然科学知识、基本技能三个模块:①人文知识模块主要设置由“政治思想理论课”等系列课程构成的课程。②数学与自然科学知识模块主要设置数学、物理类、应用数学类等基础性课程,使学生拥有基本的分析与解决的问题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手段。③基本技能模块主要设置计算机类(数据库及原理和计算机程序设计C语言)、英语类等理论和实践课程。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良好的中英文沟通、表达能力。

(2)工程专业课程由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两个模块组成。①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包含交通运输设备、运输规划、运输经济学、运筹学和系统仿真基础等课程,使学生掌握扎实的交通运输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建立科学思维方式。②专业核心课程模块设置了列车运行组织、车站与枢纽运输组织、线路工程、站场与枢纽规划设计、货物运输组织、运输安全系统工程等专业课程,使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工程理论和应用知识,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和应用能力。

(3)工程实践环节以专业知识体系为主线,以专业基础型和综合型为内涵,构建了多层次、系统化的实践教学框架体系,包含课程设计模块和毕业设计模块。①课程设计模块,在对比了各校交通运输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情况的基础上,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进一步加强实践环节的训练,针对本专业的核心课程“列车运行组织”、“车站与枢纽运输组织”以及“站场与枢纽规划设计”分别设计了相应配套的课程设计,以加强学生综合运用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解决管理与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②毕业设计模块,对交通运输专业的专业理论进行综合运用,是实践教学的关键环节,该环节的设置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解决工作实践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网络教学的应用

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继续教育发展的方向,网络教学日益成为继续教育的重要教学传递模式。在本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基础上,需要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融入到教学方法的改革中,考虑到参加继续教育学生通常都是在职工作人员,日常工作繁忙,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方法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通过制作网络课件等形式满足成人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缓解工学矛盾引起的学习困难等问题,保证和提高成人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1.网络教学应用的理论框架。网络教学应由网络学习平台、网络学习课程、网络导学和支持、网络教学管理以及质量保证5个部分组成。其中网络平台是网络教学的基础设施和技术工具,网络学习课程是核心。网络教学需要开发优质的网络课程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在网络课程开发中,需要制定网络课程建设的规划。网络教学需要根据成人学习者的学习特征和学习时间安排,进行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撰写学习资源,拍摄和制作教学视频,制作互动学习课件,制作互动练习课件,使网络学习资源灵活多样,丰富多彩,以维持学习者在网络学习环境中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同时为了确保网络课程学习的质量,还需要网络导学和支持、网络教学管理以及质量评价等系统的配合。

2.交通运输专业网络课程的筛选与设计。在网络教学体系中,核心的内容应当是网络课程的筛选、设计和开发。针对参加继续教育学习的大多是企事业单位一线的人员,存在工学矛盾,可利用网络教学等形式满足成人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1)网络课程的筛选网络课程的选择可以首先考虑公共基础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原理、计算机程序设计C语言、大学英语、高等数学、数据库原理及其应用、线性代数及普通物理。这些课作为继续教育的必修基础课,受众广基础性强,学生对网络课程的需求也大。

对于专业课程模板,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授课的形式可以采用网络授课与课堂授课相结合,一部分学时分配给网络自学,一部分学时进行面授,这样可以更好地发挥两者的优势,同学先通过网络课程进行学习后,再由教师针对学习中的难点,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对这些知识点及其运用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并通过课堂交流为同学进行答疑解惑,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与专门知识。

工程实践环节包括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专业课程设计(运行图课程设计、站场课程设计、车站运输组织课程设计)涉及较多实际操作方法与技巧,需要通过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共同完成。毕业设计类题目通常结合交通运输工程的实际情况,每人布置一题,独立完成,培养学生利用理论知识与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一对一的交流与互动采用完成。因此,工程实践环节不适合开设网络课程。

(2)课程开发及设计。对于已选定需开发网络教学的课程,该课程的开发与设计需要一个团队共同完成,包括责任教师、学科专家、网络技术人员、多媒体制作人员、美工、编辑等。同时,需要制定网络课程规划,网络课程开发与设计规划应包括以下12项内容:团队的人员组成和任务、课程背景、课程介绍、课程目标、课程单元和主题、学习目标、学习资源、作业和考试、交流及合作学习、课程开发进度、学习进度安排和课程版权等。通过细致的网络课程规划,团队人员都能清楚地了解课程目标和要求,才能通力合作,共同为达到课程目标而进行有效合作。

五、结语

本文结合轨道交通行业对专业型人才的需求现状与继续教育教学特点,明确了交通运输专业继续教育的人才培养要求与目标,通过对比取长补短优化了原有的交通运输专业课程体系,并改进教学方法,拟建立网络平台,开设网络课程实施网络教学,采用课堂授课与网络授课相结合的方式,更好地探索面向行业发展和学习者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提高成人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铁道运输毕业论文3

关键词高职铁道类学生 职业意识 职业素养 准职业化管理

铁路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是铁路生产运输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随着我国高铁的迅速发展,铁路行业对铁路高职院校的毕业生提出了除知识和技能之外的更多要求,即学生在铁路岗位上的职业意识与职业素养。目前,高职院校的生源来源的形式主要有单招生、对口生和统招生这三种,这些学生主要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团队意识、功利主义较为明显等特点,这些是与铁路运输行业的要求背道而驰的,而且铁路高职院校学生的意识和素养与铁路对一线职工所要求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如何提高铁道类专业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缩减与铁路对一线职工要求的职业意识与职业素养之间的差距,探索学生职业意识与职业素养培养工作的新思路和工作方法,是当前铁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当前高职铁道类专业学生职业意识与职业素养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铁道类专业学生的主要群体特点

(1)文化基础差,学习主动性不足,缺乏自我约束和管理能力。近几年,铁路的快速发展导致对员工数量的需求越来越多,而且铁路的职工普遍工资较高、待遇好,导致了铁道类专业成为了高等教育的热门专业之一,因此,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来就读铁道类专业。虽然近两年有部分高于二本分数线的学生报名铁道类的高职院校,但铁路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还是通过单招、对口考试的学生以及高考分数处于末端的学生,总的来看,铁路高职院校的学生还是具有对学习缺乏热情的特点,不仅文化基础较差,考试成绩分数低,而且各方面的素质都难以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一方面,大部分学生都沿袭以前不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接受知识的速度较慢,不善于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预习、学习和复习,并且缺乏对知识广泛涉猎、主动汲取与探索的精神;同时,他们在学习上不具有计划性,被动上课、被动完成作业。另一方面,他们总是没有组织观念、时间观念、上课经常迟到,甚至是无故旷课,学习纪律散漫,上课基本都在玩手机、睡觉或者聊天;宿舍内务脏乱差,垃圾堆在宿舍不按时倒;不重视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沉迷网络游戏,经常玩游戏很晚,甚至通宵不睡等。

(2)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团队合作意识、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目前铁路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都是90后,90后基本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中的大多数都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谦让,做任何事情都以利益为前提,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和奉献精神;在学习和工作中不讲求团结协作,团队协作意识较弱,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对集体活动的参与缺少热情,过分地强调自我,且善于表现自我,对集体观念认识不够,导致集体荣誉感不强;同时认为自己进入大学就应该有自由,反感学校的管理制度。

在铁路高职院校,铁道类专业的学生都是与铁路行业上的一线工种对口的,铁路行业都在学生毕业前一年就到学校面试应届毕业生,有的甚至在第一学年就被铁路单位面试通过并提前录取,成为了订单班的学生。因此,这些学生的职业意识都普遍缺乏,他们都认为自己只要毕业前所有的科目都通过,在铁路大量需要人才的情况下,自己的毕业和就业肯定没问题,这导致他们只注重专业科目的通过率,而不重视对职业意识与职业素养的培养,知道自己能在铁路行业工作,但是缺乏对未来岗位的正确认识和合理规划,没有考虑到自己同时还是未来铁路行业职工的身份,不具备较强的职业角色意识,对将来的职业目标、工作岗位、职业态度等缺乏理解,毕业后大多数学生都不能迅速进入铁路三班倒、半军事化管理、高度集中的职业角色的转换。

(二)铁路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意识与职业素养培养的缺失

铁路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铁路高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阵地,担负着培养铁路高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因此,在培养铁道类专业的学生时,学校更多的是注重学生铁路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的培养,在学生对未来岗位上的职业意识与职业素养的培养比较缺乏,这些都是由于铁路高职院校对学生的职业意识与职业素养的培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导致的。一方面,虽然铁路高职院校都在三年的学习生涯中每学期开设就业指导课,但是每学期开设的学时过少,而且形式过于单一,导致在对学生职业意识与职业素养方面的培养力量不够。另一方面,虽然作为铁路院校,但是在学校教育方面还是与铁路的企业文化脱离较多,部分任课老师由于不是铁路专业,也没有到铁路行业进行挂职锻炼,对铁路企业文化的认识也是一知半解,一般只会向学生传授书本上的专业知识和实训课程需要掌握的技能,但是在铁路企业文化中的就业目标、企业价值观、管理风格、工作模式、组织纪律、竞争程度等方面的职业意识与职业素养基本无从涉及。

二、高职铁道类专业学生职业意识与职业素养培养的实现途径

职业意识,就是人们对职业劳动的认识、评价、情感和态度等心理素质与思想素质的综合反映。而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体现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它能很好地衡量从业者能否适应、胜任所从事的岗位。高职铁道类专业学生职业意识与职业素养培养可以通过职业意识主题教育和准职业化管理这两个方式进行培养。

(一)第二课堂“职业意识主题教育”培养学生的规范、责任、团队、质量意识

高职铁道类专业学生的职业意识与职业素养的培养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其中,学生的职业技能主要通过第一课堂的教育来达到,而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则更多依靠第二课堂来实现。具体来说,职业意识就是指规范意识、责任意识、团队意识和质量意识,铁路高职院校可以通过采取“职业意识主题教育活动”这个第二课堂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责任意识、团队意识、质量意识。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可以采取三大梯级五个模块来进行,即在第一学期,实施主题为“规范意识”的职业意识培养,“规范意识”是指发自内心的、以工作中的规则为自己行动准绳的意识,这是作为一名合格的铁路职工的最基本要求;在第二学期,实施主题为“责任意识”的职业意识培养,责任意识就是对自己可能比不喜欢的工作毫无怨言地承担并认真做好,强化铁路职工的责任意识是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的首要条件;在第三学期,实施主题为“团队意识”的职业意识培养,团队意识指整体配合意识,分为团队目标、团队角色、团队关系及团队运作过程四个方面;在第四学期,实施主题为“质量意识”的职业意识培养,质量意识是指铁路生产运输过程是否合理,是否与铁路企业设定的生产运输基准一致;在第三学年,实施主题为“实践与固化”的职业意识培养。培养学生的规范、责任、团队和质量意识可以通过设计与这四个方面意识相关的形式多种多样的主题活动为载体,如专业技能竞赛、辩论赛、篮球赛、情景模拟赛等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意志力、进取心、抗挫抗压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让学生提前感知、感悟铁路企业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以及责任感与荣誉感。

(二)“准职业化管理”培养学生的铁路职业素养

准职业化管理即半军事化管理,是指学校基本模仿军队管理方式,通过制定较为严格的规章制度来管理学生的一种方式。作为一项学生管理制度,准职业化管理坚持严格管理、严格要求与疏导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铁路高职院校应该充分认识到准职业化管理的重要性,学校各级领导和辅导员思想上也要重视,认真落实此项工作,监督检查力度要够,不能停留在形式上,应按照准职业化管理的相关要求来培养铁道类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在实际操作中,铁路高职院校应根据铁路行业现场工作的特点,采取准职业化管理,按照铁路一线班组上班前点名、上班时上交手机等操作方式,在铁道类专业学生中推行晨跑、早操、课前集队点名、从课前集队场地列队进教室、课堂手机入袋、宿舍内务标准化、实训服装专业统一规范化等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守时、守纪的观念,有利于提高他们的集体观念认识,约束他们形成一个良好的习惯,以铁路准职工的标准来要求和规范自己。

铁路高职院校是为铁路生产运输行业输送高技能型人才的摇篮,高职铁道类专业学生的职业意识与职业素养是保证铁路生产运输工作正常开展的重要关健,铁路高职院校一定要重视多渠道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与职业素养,采用职业意识主题教育活动和准职业化管理双重结合的模式,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与职业素养,帮助铁道类专业毕业生更好地适应和开展铁路运输生产工作,有力地服务铁路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1]李一龙。铁路职业意识[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2]万晖,饶勤武。“90后”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缺失与重建研究[J].职教论坛,2011.

[3]杨健。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及其教育[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21).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1372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