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审计精神立身(汇总4篇)
【写作参考】精选写作资料让您远离加班熬夜,此例“以审计精神立身(汇总4篇)”由阿拉网友整理分享,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需更多相关内容请搜索查阅,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以审计精神立身【第一篇】
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对全国审计机关自身建设提出了“以审计精神立身,以创新规范立业,以自身建设立信”的“三立”要求。这是新时代审计相关自身建设的最新标准,既是思想政治素质要求,同时也是职业业务素质要求。那么,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应如何践行习总书记提出的“三立”要求呢?笔者作为基层审计机关的一名审计干部是这样理解和践行的。
一、以审计精神立身,不断增强审计核心价值观
什么是审计精神?习总书记曾这样表述:审计精神,一方面是对法律的信仰和对法治的崇尚;另一方面,是一种脚踏实地、扎实苦干、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是一种不唯上、不浮躁、鼓实劲、求实效的精神,是一种甘当国家财产“看门人”的精神。国家审计署过去一直是用“责任、忠诚、依法、独立、奉献”这十二字来概括审计精神的,审计署的概括与习总书记的表述的主要精神是一致吻合的。什么是立身呢?立身是为人处世和安身立意。今天习总书记对全国审计机关自身建设重新提出“三立”要求,并且“以审计精神立身”居“三立”之首,其主要含义就是要求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要进一步弘扬审计核心价值观,用审计精神严以修身立身,为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一)树立“责任、忠诚”意识,这是对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的事业要求。“责任”是指一个人应该做的和不该做的事情,“审计责任”通常是指对国家和人民,对历史和法律高度负责的精神和态度,切实履行宪法和有关法律赋予的审计职责,全身心投入审计工作,当好公共财政的“卫士”,推动完善国家治理。“忠诚”是指全心全意对待自己所从事的组织、事业和面对的个人。“审计忠诚”主要体现在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对国家法律法规和审计事业无比热爱。树立责任意识就是一种自觉意识,更是一种担当意识。树立忠诚意识就是要坚持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承担起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要把个人的情怀和追求与党的事业、国家事业和国家审计事业融为一体,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服从组织安排,依法履行审计职责,积极维护审计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树立“依法、独立”意识,这是对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的职业要求,“依法”就是指依照法律,崇尚法律,敬畏法律,遵纪守法。“依法审计”是审计监督的一项基本原则,要求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要坚持依法审计,并时刻捍卫审计法律的尊严。“独立”就是指关系上不依附、不隶属,对事物的评价客观不受外界因素影响或约束。“独立审计”是要求审计人员在审计的过程中保持独立性的原则,不受外部影响,做到公平、公正。作为基层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应始终坚持依法审计的原则,在法定职责范围内开展审计工作;必须依照法定权限实施具体的审计行为;必须遵守法定审计程序,按照法律确定的步骤、时间、要求实施审计;出具审计结果和审计评价必须事实清楚,依据充分;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理处罚必须要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并且要定性准确,处理处罚正确、适当。要始终坚持审计独立性的原则,在审计工作上应保持形式上和实质上的独立。在形式上,审计机关(人员)与被审计单位或个人没有任何特殊的利益关系,尤其是领导体制、人员配置、经费保证上的利害关系。在实质上,审计人员执行审计过程中,履行专业判断和发表审计意见时,应当不受个人或外界任何因素的约束、影响和干扰,必须始终保持客观、公正、无私的精神态度。作为新时代基层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应始终不渝地坚守对法律的信仰和对法治的崇尚,始终不渝地坚持审计的独立性。
(三)树立“清廉、奉献”意识,这是对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的敬业要求。“清廉”即清正廉洁,为人品行端正、正直、无私、廉洁。“审计清廉”就是要求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在依法履行审计职责过程中,坚持审计“八不准”纪律,坚守审计廉政底线,时刻自警、自省、自律,自觉抵制被审计单位和个人的利益诱惑,秉公办事,不徇私情,不谋私利,清白做人,公正做事,维护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的良好形象。“奉献”本意是“恭敬的交付、呈献”,“审计奉献”,具体表现为审计人员的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审计职业精神,充分发挥审计主观能动性,勤勉敬业,甘于付出,不求回报为审计事业发展贡献自己力量。作为新时代基层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要继续弘扬“脚踏实地、扎实苦干、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要继续弘扬“不唯上、不浮躁、鼓实劲、求实效”的精神;要继续弘扬甘当国家财产“看门人”的精神。
二、以创新规范立业,不断增强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的监督成效
什么是创新规范呢?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规范是指明文规定或约定俗成的标准。创新规范就是要不断改进或创造新规定和新标准,来规范某种行为而取得新的最佳效果。什么是立业呢?就是成就某种事业。今天习总书记要求审计部门要“以创新规范立业”,无疑就是要求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创新规范审计事业,让审计在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看门人”“总医师”“免疫功能”和“利剑”作用。
(一)坚持创新审计,进一步提升审计工作成效。创新审计理念,创新审计方式方法,创新审计机制。树立科技强审理念,转变传统审计向现代大数据审计发展;树立动态审计理念,转变静态审计向跟踪审计发展;树立宏观审计理念,转变传统审计向审计全覆盖发展;树立绩效审计理念,转变重资金真实性、合法性审计向重绩效审计发展;树立“大兵团”审计理念,转变“小组审计”向“团队审计”发展;树立“容错纠错”理念,转变“查错纠弊”向“审计整改”发展。
(二)坚持规范审计,进一步严格审计的监督行为。规范审计就是要建立健全审计法规体系、审计执业规范体系和审计标准体系等相互联系的审计规范体系。具体要规范审计法规管理、审计计划管理、审计项目管理、审计质量管理、审计绩效管理、审计信息管理、审计应急管理、审计公告管理、审计机构管理、审计人才管理、审计职业道德管理、审计统计管理、审计档案管理等行为体系。
(三)坚持强化审计,进一步推进审计的广度和深度。今年5月份,中央成立中央审计委员会,习近平总书记任主任,李克强总理、赵乐际中纪委书记任副主任。可见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审计工作重视提高到历史和现实的唯一高度。一方面强化了党对审计工作的绝对领导,另一方面提升对审计工作领导的最高规格。中央审计委员会主要职责就是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习总书记在党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就审计总体工作他提出总任务:“要落实党中央对审计工作的部署要求,加强全国审计工作统筹,优化审计资源配置,做到应审尽审、凡审必严、严肃问责,努力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更好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他就审计监督工作强调:“要拓展审计监督广度和深度,消除监督盲区,加大对党中央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力度,加大对经济社会运行中各类风险隐患揭示力度,加大对重点民生资金和项目审计力度”。
三、以自身建设立信,不断增强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的公信力
什么是“自身建设”呢?一般表述为自我完善和巩固,它主要包括思想建设、道德建设、组织建设、业务建设和能力建设等。“立信”的含义即主动建立信用档案,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习总书记要求“以自身建设立信”就是要求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加强审计机关的思想建设、道德建设、组织建设、业务建设、能力建设、廉政建设以及党的建设,进一步提升审计机关的公信力,所有的审计结果让人民放心,让社会放心。
(一)加强审计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审计工作中的核心和堡垒作用。首先,应加强审计机关党的组织建设,基层审计机关一般都设局党组和局机关党支部,局机关重要事项、重大决策、重要人事及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以及局党组党建、党风廉政建设等工作都需要由局党组集中讨论研究确定。局机关党支部是局机关党的组织机构,重点负责党员以及审计人员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组织开展思想政治学习、教育、管理等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审计机关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正常落实党组织“三会一课”制度。其次,加强基层审计机关行政组织管理建设。贯彻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议案》提出,“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重大项目稽察、财政部的中央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监督检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的职责划入审计署,相应对派出审计监督力量进行整合优化,构建统一高效审计监督体系。”作为基层审计机关应根据审计委员会和审计署的统一部署,推进地方上述改革,确保机关职能划分合并到位。继续推进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管理体制改革,总结六省一市审计改革试点经验,实现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管理真正垂直,增强审计的独立性。再次,加强审计业务组织建设。建立全国统一的审计业务质量管理体系和标准,积极推进“大平台”“大数据”“大系统”审计硬件、软件建设,在组织形式上,纵向实施自上而下的“一条鞭”审计模式,横向积极推行“大兵团”审计模式,力求促进审计全覆盖和审计质量提升。
(二)强化审计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审计铁军。大力实施“人才强审”战略,建立健全用人机制,把好进人关,通过组织人事部门公平公正公开招录审计人员,把好用人关,推荐提拔德才兼备同志充实基层审计领导班子,担任中层干部和大中型审计项目主审。建立健全学习培训制度,加强审计人员的审计专业技能培训教育,拓宽培训渠道,举办特色培训学习班,开展审计机关内部交流学习活动,鼓励审计人员参加相关职称考试,努力提高审计人员业务素质水平。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体系,审计机关审计人员是经济卫士、护士,也是战士,打铁还需自身硬,坚持廉洁从审,严格执行审计“八不准”纪律和廉政规定,坚持廉政教育常抓不懈,切实分解落实廉政责任,逢会必讲,警钟长鸣。加强审计机关作风效能建设,切实做到在岗在行在状态,坚持审计创新,有计划推进审计信息化建设,不断提升审计工作效率。
(三)推进审计公信建设,全面提升审计机关的公信度。习总书记对审计工作提出“以审计精神立身,以创新规范立业,以自身建设立信”,这“三立”就是要求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发挥审计机关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让社会公众信服。前两点“立身”和“立业”都是为了达到第三点“立信”的目的。而“立信”又是建立在“公信”的基础之上。审计机关应进一步加大审计宣传的力度,注重审前、审中、审后的信息宣传,让社会公众了解国家审计,熟悉国家审计,并区别于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知道国家审计在干啥,有什么成效。审计机关应注重在主流媒体上宣传审计,通过随手拍和微视频宣传审计,增强国家审计的知名度。审计机关应逐步推进审计结果公示制度,扩大审计结果公示范围,增强审计工作的透明度,同时,也可以借助公共平台和公共媒体将群众监督、社会监督和国家审计监督有效结合起来,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健康发展而充分发挥审计机关作用。
以审计精神立身【第二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三个务必”,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10月27日,党的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在带领新一届政治局常委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时强调,全党同志要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坚决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我们党的鲜明品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并且增强斗争本领,这个思想是一脉相承、一以贯之的。70多年前,毛泽东同志率领中共中央及其所属机构从西柏坡出发进京赶考之际,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两个务必”告诫全党。实践证明,我们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的答卷。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对走好新时代的赶考之路提出了“三个务必”,与毛泽东同志70多年前提出的“两个务必”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历史性的升华。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不变的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优良传统,与时俱进的是奋斗进程当中的心态和精神。“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把握好新时代斗争精神的核心要义,对我们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风险挑战,推动审计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准确把握新时代斗争精神核心要义,夯实发扬斗争精神的思想基础;
第一,斗争是一种哲学。社会是在矛盾运动中前进的,有矛盾就会有斗争。我们是在矛盾不断发展碰撞、此消彼长中推进社会进步的,这是我们党寻找到的正确的规律性认识。百年来,我们以此为指引,百年大党赢得了百年辉煌。斗争是推动矛盾变化发展、提出解决问题的根本,是推动事物由量变到质变、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内在因素。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马克思主义者向来就不讳言斗争,我们一路走来就是在斗争中求得生存,获得发展并赢得胜利。今天我们在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指引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面临的形势之复杂、斗争之严峻、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艰巨,世所罕见、史所罕见。我们共产党人只有保持一以贯之的斗争精神,才不会被困难和挑战甚至是挑衅所打倒,才能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胜利。
第二,敢于斗争是一种担当。我们党历来就勇于刀刃向内、自我革命,天然蕴含着一种斗争精神。在党的一大上,是时尚未建党章定纲领,就提出要加强财务监督,把共产国际捐给我们的钱花在刀刃上,算好明白账。这是当时任何一个党派做不到的。从这点上看,中国共产党就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党,这种天然的自我革命的基因,在建党之初就已定格。我们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历经磨难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锤炼了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唯其艰难方显勇毅。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的十年,我们遇到了风险挑战,有时甚至是惊涛骇浪,但是我们都战胜了、走过了。
第三,善于斗争是一种艺术和本领。党的二十大通过的党章修正案增加了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的内容。当前我们面临的问题,在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时段,风险挑战是不一样的。关键一条,就是要对症下药,精准施策,以辩证思维分析研究各个重大挑战,处理好各种复杂关系,同时要区分不同性质的矛盾,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推动解决矛盾。要坚持有理有据有节,合理选择斗争方式,把握斗争火候,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在策略问题上灵活机动,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斗争中争取共赢,促进发展。
二、深刻认识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审计干部必备的基本素质,增强发扬斗争精神的紧迫感;
第一,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审计机关政治属性的必然要求。作为审计机关的工作人员,我们必须保持鲜明的政治品格和立场,对党绝对忠诚,坚定斗争意志,发扬斗争精神,敢于担当碰硬,对职责范围内的问题坚持原则,大胆监督,一查到底,敢审敢严。我们必须牢牢坚守特派办“野战军”定位,坚持问题导向,坚持查真相、讲真话、报实情,牢固树立“有问题没发现是失职,发现问题不如实报告是渎职”的理念,坚持聚焦主责主业,做好常态化“经济体检”,一体推进揭示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
第二,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充分履行审计职责使命的必然要求。审计机关是监督部门,专司监督职责,没有部门利益,揭示问题是我们最基本的职责,也是我们立身之本发展之基。进入新时代,党中央更加重视审计工作,组建了中央审计委员会,特别是对审计查处问题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审计权威更加彰显。审计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侯凯审计长提出,要紧扣“国之大者”、紧扣深化重要领域改革、紧扣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紧扣增进民生福祉、紧扣规范权力运行等五个方面强化审计监督,为我们今后的审计工作指明了方向。做好“五个紧扣”最为关键的就是审计人员要把斗争精神融入血脉,成为习惯和自觉。
第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审计工作斗争性特征的必然要求。审计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发现问题、揭示问题。审计是发现疑点、审核查验,同违纪违法违规的人员和行为斗智斗勇、去伪存真的过程。审计机关与被审计单位之间是对立统一关系,统一于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统一于被审计单位的健康发展。但在具体问题上,被审计单位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不想暴露问题的情绪,审计过程中也会发生推诿拖延、虚假承诺等问题。我们要坚持斗争精神,抓住关键问题,既要敢斗善斗,也要斗而不破,以斗争推动审计整改,避免被审计单位重复犯错,以审计监督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三、忠诚践行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要求,推动审计事业高质量发展;
第一,要牢牢站稳斗争立场,掌握斗争方法。一是要牢牢站稳斗争立场,保持战略定力。审计人员要从“不愿、不敢、不会”向“敢于”和“善于”的思想上转变。面对审计中遇到的困难和阻碍,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法规为准绳,有理有利有节地去斗争,去突破重重障碍,为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打开局面。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查透问题根源,明晰整改路径,做到精准把握问题、精准揭示问题,精准提出建议,使敢审敢严、真审真严成为审计的习惯自觉。二是要掌握斗争方法,不断提高审计质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斗争哲学,掌握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掌握蕴含其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作为审计工作价值判断的根本遵循,坚持“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的唯物辩证法。充分听取被审计单位意见,加强与对方沟通,不断抽丝剥茧,了解实情、了解原貌、了解历史,防止以偏概全,从而客观公正对审计事项做出评价。
第二,要认真把握斗争重点,认准斗争方向。一是心怀“国之大者”,把握斗争重点。自觉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真学习研究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不断增强战略思维和战略眼光,善于从政治上认识和判断被审计单位的经济行为,在重大是非曲直面前毫不含糊,做到大事不放过,小事不纠缠。二是认准斗争对象。要吃透政策,抓住被审计单位的重大问题;要找准法规,精准把握问题的关键要害;要做到心中有报告,深入研究查处各类重大问题,做到问题事实清楚、定性准确、建议可操作。三是坚持实事求是。既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善于用政治眼光分析审计发现的经济社会问题,抓住要害揭示真问题;又坚持治病救人,通过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的审计建议推动整改,促进被审计单位健康发展。
第三,要勇于自我斗争,增强斗争本领。一是与惯性惰性做斗争。不能把习惯当自觉,更不能把习惯做翻版。要摒弃思维惯性,抓实基础工作,不做表面文章。要克服重审计业务轻基础工作的错误倾向,要以比审计别人更严的标准要求自己,严防“灯下黑”,不做制度执行的“两面人”。二是与能力短板作斗争。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正视差距不足,补齐能力短板。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的总要求,“以审计精神立身、以创新规范立业、以自身建设立信”,持续培养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切实提高“能查能说能写”能力。三是与诱惑围猎作斗争。始终绷紧廉政这根弦,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做到慎独慎初慎微慎友,算清长远账、过好人情关,做信念坚定、遵规守纪的明白人,不让审计监督利剑蒙尘,自觉维护审计良好形象。
发扬斗争精神是我们在新征程上必须具备的一种精神状态、一种决心意志和一种素质能力。我们党已经走过百年历程,一路走来经历了各种各样的艰难险阻和困难挑战。推动我们党不断向前的,不单是成功的方法、先进的技术,更是这种伟大的斗争精神。正是这种斗争精神,能够支撑、推动我们走出困境,突破瓶颈,解决发展道路上遇到的各种问题。当前,审计署京津冀特派办正处于爬坡过坎、滚石上山的关键时期,虽然今年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差距和不足依然较大,还有很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这不是靠敲锣打鼓、点赞吹捧就能轻轻松松实现的。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必须始终保持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敢字为先、干字当头,长才干、壮筋骨,练就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赓续优良传统,增强历史主动,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到谋划审计工作、实施审计项目全过程,坚持出成果就是讲政治,以斗争精神践行好新时代审计职责使命。
以审计精神立身【第三篇】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建设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为推进新时代机关党建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党委有号召,部门有回应,政府有安排,审计有行动。旬邑县审计局积极推进忠诚型、学习型、创新型、效能型、和谐型五型机关建设的实践探索。
建设忠诚型机关。牢牢把握审计机关既是行政机关,更是政治机关的定位,始终把党的建设贯穿到审计工作全过程,有力地推动了党建工作与审计业务深度融合。先后组织开展了党性体检、文明家庭创建、主题党日活动、志愿者服务、参与脱贫攻坚等活动,培养和造就出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审计干部队伍。
建设学习型机关。通过单位购买、职工捐献等方式,建成并开放了机关文化书屋,目前共有藏书500余册,为审计干部多读书、读好书提供了更加舒适的环境,让审计机关多了一些书香气和书卷气。书屋虽小,却承载着审计干部的精神大世界。机关文化书屋建成使用,丰富了干部职工生活品味,提升了文化修养,提高了机关软实力。
建设效能型机关。为了提升审计质量,坚持做到4+1,即:对外做好4项工作,注重做好审前调查,开好审计进点会、审中沟通会和审计业务会,对内重点开好审计业务会1项工作。努力把审计业务会开成主审的汇报会,业务股长的点评会和业务交流培训会。通过审计业务会,着力锤炼审计干部提笔能写,张口善讲,出门会审的综合工作能力。
建设创新型机关。一是创新激励机制。制定了《审计项目管理考核办法》,对按时限要求完成的审计项目,嘉奖1个“骏马奖”,未完成的审计项目,惩处1个“蜗牛奖”,年终评选出“骏马总奖”和“蜗牛总奖”,奖惩到项目到股室到个人,并与年终目标责任考核结果挂钩。二是创新谈话机制。对局法规股评议惩处“蜗牛奖”的项目主审和股室负责同志,由一名局领导与办公室干部,利用机关同志式谈话,开展谈心谈话,分析问题,解剖麻雀。三是创新联络机制。针对一些单位财务相关人员专业知识欠缺、流动大、适应慢,造成违规或违纪问题屡禁不止的实际,建立了“1个股室包抓、1名干部联系多个镇办部门”的长效联络服务机制,局机关10个业务科室35名审计干部,分别包抓10个镇办、35个县级部门,更好地发挥了审计监督服务职能。通过及时发现问题,跟踪问题整改,督促整改落实,建长健全机制,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建设和谐型机关。把楼道文化作为教育感染、警示警醒干部职工的重要渠道,集思想道德建设、文明机关创建、文明家庭建设、反腐倡廉等为一体,让广大干部职工随时都能感受到文化的浸染、道德的警示、制度的约束,以文育人,营造机关文化氛围,提升机关文化品位。
以审计精神立身【第四篇】
什么是中国内部审计精神?回答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需要历史、实践和发展的眼光。中国内部审计35年的创新实践,见证了中国内部审计精神的孕育与发展;内部审计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行与实施,肥沃了内部审计精神的土壤与良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正在强壮内部审计精神的筋骨与脊梁。
党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领导是内部审计坚定理想信念、先进审计理念和鲜明价值取向的根本保证。内部审计的第一项职责,就是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政策措施情况进行审计。这种职责设定,离开党的领导,离开单位党组织、董事会(主要负责人)领导下的权威、高效的内部审计管理体制和机制,离开中央审计委员会领导下的审计机关的指导和监督,离开内部审计协会的职业引领和实践推动,是不可能落到实处的。建立健全单位党组织、董事会(或者主要负责人)直接领导下的单位内部审计管理体制,更加彰显了内部审计独立性的作用与意义。
单位党组织对单位重大审计事项、重要审计报告等进行决策、审议和协调, 定期听取内部审计工作汇报,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规划、年度审计计划、审计质量控制、问题整改和队伍建设等重要事项的管理,为培育新时代内部审计精神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证。同时,内部审计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审计报告、整改情况以及审计中发现的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线索等资料的同级审计机关备案制,使得内部审计与审计机关的指导监督关系更趋协调、紧密。内部审计管理体制改革在我国内部审计工作体制机制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