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农资市场调研报告总结 农资市场调研报告 化肥精编

网友发表时间 920077

【导读预览】此篇优秀范文“农资市场调研报告总结 农资市场调研报告 化肥精编”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整理分享,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此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农资市场调研报告总结 农资市场调研报告 化肥篇1

一、基本情况

(一)市场供应货源充足。今年,全市全年化肥总需求量120884吨,可供应总量121971吨。其中:氮肥需求量56095吨,可供应量60360吨;磷肥需求量22592,可供应量;钾肥需求量9868,可供应量;复合肥需求量22329,可供应量21405。全市市场化肥可供应货源充足。

(二)农资质量整体较好,监管力度不断加强。在市政府的强力领导下,农委、质监、科技、供销社等部门持续开展农资打假活动,联合工商部门加强市场监管。一是在销售旺季进行抽样检测,不断增加抽样的覆盖率;二是要求零售商做好进货、销售台账,从正规渠道进货,提供生产厂家的营业执照、产品证书、产品检验报告,保证产品三证齐全(农药登记证号、生产许可证号、产品标准号)。

(三)农资经营网络日趋完善,群众购肥方便。近年来,供销社积极推动“新网工程”建设,全市农业生产资料现代经营服务网络得到较快发展。目前,全市运行中的农资配送中心5个,连锁经营店234个,75%以上的村有农资店或加盟的农资连锁经营店,各配送中心和部分经营店配备了送肥下乡专用车辆,送肥进村,农民购肥方便。

(四)经营主体较多,供销社优势突出。随着农资市场的发展,原有的经营格局逐步被打破,初步形成了供销社系统农资企业、生产厂家、农业“三站”、个体经商户等多渠道经营格局。我市有各种类型农资经营网点619家,其中供销社网点292家,农业“三站”网点37家,个体工商户290家。龙头企业主要是供销社系统的辉隆集团分公司、东升农资有限公司、东农农资有限公司等;供销社各类农业生产资料经营占市场份%,其中化肥经营市场份额达到%,超出全市市场份额的一半以

(五)价格波动幅度不大,总体平稳。

进入2013年春季,农资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非常理性,价格没有出现大起大落,合理引导了市场;商家在采购中也没有盲目跟风,避免尿素价格出现虚高。市场在有需求拉动时价格平稳上涨,预计在用肥结束后,价格才出现回落。

二、存在问题

(一)市场供大于求,农资市场完全进入买方市场。由于农资生产行业管理缺乏前瞻性,管理制度没有规范化,使得农资产业进入极为容易,再加之改革开放初期农资行业有着较高利润空间,大量行业外资本流入,从而使得农资生产企业数量剧增,形成产大于需。

(二)经营渠道纷杂,市场管理仍较薄弱。随着农资市场的发展,原有的经营格局打破,初步形成了供销社系统农资企业、生产厂家、农业“三站”、个体经商户等多渠道经营格局。我市有各种类型农资经营企业和个体户600多家,分布面广而散,市场管理难度大,一些过期、无效农资产品或达不到使用效果的劣质产品,常常通过各种渠道流入市场,坑农害农现象时有发生。

(三)竞争激烈,市场监管难度大。农资经营是投资大,利润小的行业。生产企业之间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大量赊货,产品价格大起大落;商商之间的竞争使得产品价格一降再降,经销商已无利可言,于是反过来又向生产厂家索要利润,迫使厂家再次降价,从而进入一种恶性循环。同时,当某种农资产品畅销,市场价格上涨时,假冒伪劣产品冲击市场,当农民需要某种产品又没有利润时,又买不到,人为造成市场混乱,市场管理难度增大。

(四)化肥储备有待加强。2012年,市供销社与市发改委联合出台了《市市级救灾化肥储备办法》,但我市农资还没有建立完善的政府储备,除供销社企业每年冬季储备外,其他企业都没有储备。近年来,随着农资市场供求情况和农民购买习惯的改变,农资化肥储备期相应拉长,储备资金大幅度增大,造成资金周转困难,储备量减少,影响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

(五)农资经营品种比较单一,难以满足农民需求。从我市农资经营企业看,目前大部分只经营化肥,包括氮肥、磷肥、钾肥和复合肥等,品种较单一,特色农业生产需要的专用肥几乎没有,同时农药和农膜供应相对较少。

(六)农资推广技术难,科学施肥水平较低。我市农资技术推广主要有供销社兴办的“庄稼医院”、农村综合服务社以及乡镇农技推广站。由于供销社农资技术服务网点比较少,乡镇农技推广站人员减少和老化,并划归乡镇,农技推广人员技术推广和服务活动逐渐减少,农民需要的农资技术服务很难。

三、几点建议

一是继续推进农资连锁经营服务体系建设。强力推动实施“新网工程”,建立农资现代流通服务体系。通过发展连锁经营,保障农民用上质优价廉的农业生产资料,杜绝假冒伪劣、高毒农药的滥用。通过连锁服务大力普及无公害农产品规范化生产技术,提高广大农民的环保意识和科学种田水平,提高农产品的安全卫生水平,减少污染,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

二是加大对农资市场管理力度。探索建立农资市场管理长效机制,要加大农资有关知识普及和宣传,提高农民群众的的知假辩假能力,增强经营者守法意识;要坚持经常性执法检查,打击取缔违法经营活动;要建立农资来源追溯、责任追究制度。

三是建立农资供应应急机制。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建立救灾化肥分级储备制度,加强和完善农资宏观调控,通过淡储旺销、调剂余缺来稳定市场,确保农业生产用肥。

四是加快农资技术推广。在60%以上的农资连锁网点建立“庄稼医院”、农村综合服务社,长年开展农资服务;加大对农技人员的引进和培训,建立起一支高素质具备农资经营和管理的为农服务队伍,做到测土配方,科学施肥。

农资市场调研报告总结 农资市场调研报告 化肥篇2

平顶山市农业局

2013年春季农资打假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农资打假行动不仅是经济领域的工作任务,也是一项政治任务,更是密切党群、干群联系的民心工程,因此我局始终把农资打假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今春以来,我们按照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河南省农业厅关于印发2013年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市实际,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切实做好春季农资打假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现简要汇报如下:

一、精心制定方案,做好农资打假工作安排部署。根椐2013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河南省农业厅2013年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的总体要求,结合本市实际,针对我市种子、农药、化肥、水产鱼苗、渔船用品等农资市场现状,围绕打假护农中心工作,及时制定了《平顶山市2013年农资打假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并以市局方件(平农[2013]13号)的多形式下发各县、市、区,对全市的农资打假工作进行了统一安排部署。

二、深入宣传发动,营造农资打假氛围。一是召开各种会议,层层统一思想。今春分别召开了全市农业综合执法、种子、渔业管理等工作会议,强化农业法制工作,进一步完

善农业执法网络,加大农业综合执法力度,提高农资打假效能,确保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二是借助新闻媒体,广泛开展农资打假宣传。今春以来,平顶山日报、平顶山晚报、平顶山电视台等媒体先后6次报道了我市农业执法、农资打假相关信息,其中对市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农资打假宣传服务团进乡入村活动平顶山电视台农村频道作为专题节目在“”进行了专题报道。三是组织全市开展“农资打假宣传服务团进乡镇”、“ 消费者权益保护”、“放心农资下乡,保障春耕生产”等宣传活动,与农民面对面教授慧眼识假巧维权的知识,营造良好的农资打假氛围。截止4月10日,全市现场接待群众咨询****人次,发放宣传资料****份,悬挂条幅****条次,展销并部分赠送放心农资产品*****公斤。

三、

突出查处重点,狠抓农资打假治理关键。截止4月10日,全市共出动农业执法人员****人次,抓住重点时段,重点品种,重点市场,重点地区,对农业生影响较大,问题比较突出的农资集中进行了整治,进一步规范全市农业资生产经营市场。一是对全市农资生产经营主体的基本情况、县级以上农资批发代理商代理批发的农资产品进行了调查摸底,初步建立了农资生产经营单位数据库,为进一步做好农资市场监管储备好第一手资料。二是深化农药市场治理。以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监管为重点,坚决查处假劣

四、下步工作打算。

1、4月11――23日,由市农业综合执法大队牵头,抽调各县市区农业执法业务骨干,组成市农资市场联合检查组,对全市农资市场进检查。

2、加大宣传和农资打假力度,推动行业自律,注重农资质量源头防范。

3、完善网络,健全制度,加大农业综合执法力度,提升农资打假和监管效能。

4、倡导连锁、诚信经营,树立品牌意识,提高优质放心农资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篇2:农资打假“夏季百日行动”情况统计表3:关于彝良县农资市场调研情况的报告 microsoft word 文档

关于彝良县农资市场调研情况的报告

为了解彝良县农资市场经营情况,为有关部门加强农资市场管理,稳定农资价格,做好农资供应提供依据,彝良县农业局于二0一一年十月中旬,对全县乡镇农资市场进行调查,与广大农民群众面对面交流,听取基层干部和农资经营企业对农资储备、供应及市场秩序等方面情况反映。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农资市场现状

1、供应途径

我县农资供应主要是三条途径,一是县供销社农资公司(改制安置的原职工、主要经营化肥),二是个体经销户(主要经营种子、化肥、农膜、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等),三是乡镇的农技站(主要经营种子);归纳起来、全县销售网点有:销售大户一家;乡、村级个体销售点133家;乡镇农技站18家。

2、储备情况

全县每年化肥总需求量(折纯量)约2万吨,春季约需万吨。秋冬季约需万吨;农膜350吨;农药30吨;种子360吨。其储备情况是:县供销社农资公司(其实是挂公司个体大户)自去年十月份以来,陆续调入各类化肥(折纯量)万吨,个体经销预备了各类化肥(折纯量)万吨;再加上县辖周边农户外购一部分;全年化肥供应量在生产厂家有聪余的时候有保证;在厂家无聪余的时候没有保证;其储备量并不充余。农膜储备量:个体户储备量约300吨左右;县农技中心组织每年的扶贫地膜储备约50余吨。

3、价格情况

一是(进价)进口复混肥:今年3500元/吨,去年2900-3000元/吨,上涨%;国产复混肥(25%):今年1350元/吨,去年1260元/吨,上涨%;国产复混肥(30%):今年1590元/吨,去年1500元/吨,涨%;尿素:今年2050元/吨,去年1700元/吨,涨%;磷肥今年520元/吨,去年420元/吨,涨%;碳铵:今年740元/吨,去年540元/吨,涨%。二是农膜:今年1500元/吨,去年1400元/吨,涨%。4.农资市场发展趋势及存在的突出问题

通过调研后发现,我县农资市场主要是个体经营,除有一家能基本主导全县市场的经营大户外;其余都是年销售额在10万元以下的个体经营户。在市场供给方面基本能满足全县农业生产的需要;但市场管理和组织经营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⑴、缺乏统一有效的经营许可审批制度,市场管理混乱。我县在80年代至90年代初期经营采取许可证制度,并实行“先证后照”准入制。即符合条件经营者先取得经营许可证,后凭许可证到工商局办理营业执照。但随农资经营政策的变化,许可证审批制度名存实亡,造成大量无证经营者上市,经营行为难以规范,一些过期、失效农资产品或达不到使用效果的劣质产品流入市场,有的经营户在经营中以次充优、以不足含量冒足量销售等,坑农害农现象时有发生。

⑵、销售市场无序,流通不畅。随着改革的深化,农资市场原有的经营格局已被打破,已形成了供销社系统农资企业、生产厂家、农业“三站”和个体户多渠道经营的局面。由于农资经营企业数量多,规模偏小,全县农资经营户年销售化肥超过1000吨的只有一家,超过百吨的个体户没有,绝大部分个体经营户年销售化肥只有十到几十吨,有的甚至只有几吨,企业规模的偏小造成我县化肥市场很难与国内农资市场接轨、竞争,每遇农资价格波动、供需紧张等问题,彝良县农资市场就失控,直接影响农民种田成本。

⑶、执法主体不突出,监管乏力。化肥农药的零售点分散于广大农村,点多面广线长,经营者素质低,农民消费安全意识不高,实现有效的监管有一定的客观困难。就监管而言,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执法主体不突出。如质量技术监督局,生产环节管理较严,市场营销环节管理力度不够,处理乏力,缺少严明查处、追

究责任制度和检测手段;工商行政管理局检查经营活动较少,打击力度小;农业局有行政管理职能,但对全县市场监管方面没有专门的执法队伍。

⑷、价格偏高,农民不堪重负。农资价格异常波动。原材料、能源价格持续上涨,使生产厂家纷纷调高农资出厂价格,加之物流成本上升,导致最终销售价格上涨。

⑸、化肥储备工作难以实施。粮食的产量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化肥的施用量。做好化肥淡储旺供工作,平抑市场价格,切实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我县多年未能实施化肥淡储旺供办法,主要是我县储备化肥补贴难实现,加上供销农资经营企业(大户)资金周转困难。随着农资市场供求情况的变化和农民购肥习惯的改变,农资储备期相应拉长,所需资金更大,经营企业在储备上受到资金制约,储备数量受到限制。如果化肥储备不足,将可能引发化肥市场危机,进而影响粮食生产。

⑹、农民种田积极性不高。近几年来、农田抛荒的现象比较严重,如我县龙海、牛街、两河等一些地区;出现抛荒、弃屋全家出走。究其原因是农民感到地方穷出产低种田没赚头。

(二)农资打假及监管现状 1农资监管的体制机制建设情况

农业农资是一项很复杂的事情,在监管方面存在多头监管。就农药一项,就存在工商、植保、公安、质监等部门的多头监管;目前就整过农资市场来说,体制和机制都不健全;应该说彝良的整过农资市场、从监管体制和机制建设方面都有待于探索和研究。2农资打假的主要措施、成效、经验和存在问题

(1)主要措施

彝良县在农资打假方面非常重视。每年都要开展1-2次的农资打假专项整治活动;2011年根据省农业厅《2011年云南省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彝良县政府制定了《彝良县2011年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在方案中有清晰的指导思想、明确的工作目标、和整治的重点;提出了“两个很抓”既是:“狠抓重点产品质量监管”“ 狠抓重点环节执法检查”。政府对农资打假工作提出了三项要求和制定了强有力的保障措施;三项要求是:①强化部门协作,形成打假合力;②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③切实搞好农资打假服务工作。保障措施是:加强领导、成立农资打假工作领导组;组长由副县长代荣担任;副组长由农业局局长吴道元担任;县工商局、质监局、公安局、发改局、经贸局、篇4:2011年农资打假工作情况汇报

红安县农业局

2011年农资打假工作情况汇报

尊敬的市局检查组的各位领导:

一年来,在市局领导的悉心关怀和大力支持下,按照《黄冈市农业局农资打假工作责任状》要求,切实履行部门职责,开展了一系列农资打假专项治理活动,较好地完成了市局农资打假工作目标,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效,有力促进了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基本情况:

全县共有12个乡(镇、场),396个村。现有农资、经营单位383个,从业人员866人。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20多万亩,其他植物种植面积60多万亩。种子、农药、肥料每年商品使用量分别是700吨、1200吨和110000吨。主要工作成效:

1、今年共核查农资经营门店383家,审验《经营不再分装小包装种子资格审查表》、《农药经营许可证》、《农药经营上岗证》等证件693份,取缔无证经营户21户,农资经营户都做到了持证经营和持证上岗。

2、今年共开展农资产品质量抽检84份,其中种子61份,农药10份,肥料13份。质量合格率分别为%、90%和%,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要求。

3、今年共立案查处农业违法案件61起;责令限期改正24家;没收或证据登记保存有问题的种子16440公斤,农药1160公斤,肥料21500公斤。行政处罚61人,举报线索查实率和违法经营查处率均达到100%。

4、全年无一起农资质量纠纷引起群众集体上访案件,无一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执法服务热情,执法管理规范,农业执法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主要作法与体会:

一、提高认识,精心组织,切实加强对农资打假的领导 今春市局农资打假工作会议后,我局局长喻成传同志就部署安排了全县农资打假工作动员会,特别邀请分管农业的县政府领导和各乡镇分管农业的领导参加。会议统一了思想,提高了对农资打假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的认识。具体做到了:一是成立了以局长喻成传同志为组长,纪检组长陈军同志为副组长的“红安县农业局农资打假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农资打假各项工作;二是成立了以农业执法大队陈国祥同志等17人组成的农资打假工作专班,具体落实农资打假的工作内容和要求;三是制定了《2011年农资打假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工作目标和参战人员的职责,将工作计划到月到旬,把责任分解到队到人;四是在农资打假保障措施上,农业局专门为农业执法大队安排农资打假工作经费3万元,为明确责任还分别与农业执法人员签订了责任状,印发了《执法责任追究制度》,与农资经营户签订《农资守法经营承诺书》。由于 领导重视、措施得力、目标明确、部署科学、责任具体,为农资打假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二、加强宣传,精心造势,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为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我们结合农资打假工作采取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一是利用县电视台和宣传车,向广大农民群众特别是农资经营户讲明农资打假工作的目的和要求,以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二是利用“3〃15”在县城“中百仓储”门前和天舒广场开展宣传咨询活动,将有关法律知识教给广大群众,以提高他们辨别假劣的能力,增强自保护意识;三是利用新闻媒体的特殊效应作用,请记者对每次农资打假工作跟踪报道,对典型案件进行电视曝光。今年,我们就落实农资打假工作,进行电视宣传报道5次,举办咨询活动8次,接受咨询的人员达3000多人(次),还出动宣传车10台次,制作宣传展板8块,悬挂横幅20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40000多份,组织农资经营人员培训4次,共培训320人,利用“送法送放心农资下乡”活动举办农资产品展览3场(次),参展品种30个。由于宣传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扎实到位,鼓造了农资打假的声势,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使农资打假行动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真抓实干,精心运作,全面加强农资市场监管 经过精心组织策划,从3月初开始,我们把执法人员分成城区和农村二个工作专班,全面投入到农资打假工作中。在实际工作中,以服务、引导、教育为主。通过组织农资经

营户签订《农资守法经营承诺书》,引导他们诚信守法经营,共同规范农资市场;与此同时,组织农资打假专班人员,采取明查暗访相结合,重点巡查与拉网式相结合等方式加强市场检查,按照《2011年农资打假工作实施方案》要求,有的放矢,分步推进,力保打假工作落到实处,收到实效。一是加强对农资批发商的监督管理,抓好源头治理。湖北三新利隆农资有限公司、红安双丰农资有限公司等农资经营集团是我们农资打假工作的重心,我们组织15名执法人员,从农资进入登记备案,提供质量鉴定报告到经营档案规范等方面进行了大检查。对所有的两系杂交稻种及新品种全部实行预留存样,并具体落实了种子大田正季种植鉴定。二是加强乡村基层农资市场管理。我们重点审查经营户的经营资质,检查其经营档案;注重了毗邻武汉新州区和河南新县的乡镇农资经营户,对他们经营的棉花、水稻种子、杀虫剂、除草剂、复合(混)肥进行了标签登记和质量抽查。三是加大农资违法案件查处力度。通过市场检查和群众举报,积极查处种子、农药、肥料等违法的案件,做到“有报必接,接案必查、查必到底”,对有影响的案件,由点到面,加大典型案例曝光力度。在田作物种子质量问题是我们今年农资打假工作的重点。8月中下旬,我们专门抽调农业执法人员和种子专家,主动深入村组搞接访,积极深入田间地头查质量,共检查出种子纯度超标中稻品种5个,种植农户1300户,涉及12个乡镇139个村。我们一方面找当地经销商与种植农户协商,稳定农民,避免矛盾激化,一方面向种子生产单位以特快专递的方式寄 发《产品确认函》、《田间现场鉴定专家意见书》、《协助调查处理通知书》,通报种子质量纠纷情况。在田间鉴定和取证中,我们全程制作了录像,并与县电视台“阳光频道”配合,对违法当事人保持高压态势,通过有效的工作,涉案的5个品种三位当事人接受了处罚,受灾农民也得到了补偿。四是加强农资使用纠纷的调解和处理,帮助农民维权。我们研究制定了农资质量纠纷应急预案,组建了专家鉴定小组,针对我县早杂、中杂及除草剂产品使用纠纷增多的趋势,我们明确了专班人员及时妥善处理,今年4月,县委书记蹲点的王贵轩村农民王辉乐等农民使用“玉香优237”稻种,因秧田成苗率低与经营户产生纠纷。我们接到投诉后,迅速派出执法人员、种子专家到农民种植的秧田进行鉴定,并抽样送市种子质量监督检验站检验。在得知该种子质量合格的情况下,我们仍帮助农民分析秧田成苗低的原因,采取补救措施补种。由于该没有通过审定,最终调解给予了农民合理的补偿。我们以此为契机,举一反三,对全县种子市场经营推广未审定品种进行了专项整治,共清查没收未审认品种53个,共15900斤;县委县政府领导对我们雷厉风行抓整改,真心实意解民忧的作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到目前为止,已调处纠纷26起,派出专家21人次,组织田间鉴定5次,涉及农产品5人,帮助农民索赔直接损失16万元,全年没有出现大的责任事故和群众恶性上访事件。维护了农村稳定。五是创新农资打假方式,开展优良品种示范展示活动。今年2月下旬,我局在县城天舒广场组织了声势浩大的“送法送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篇5:农资打假秋冬季行动报告

农资打假秋冬季行动报告 市农业局:

按照省市统一部署安排,我局利用1月时间集中组织开展了农资打假秋冬季行动,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责任。一是完善工作机制。我局及时成立了农资打假秋冬季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局长任组长,两名副局长人副组长,局属单位领导和局主管同志为成员,明确领导分工,明确各成员工作任务,制定了下发《2012年农资打假秋冬季行动工作实施方案》,及时召开农资打假秋冬季行动工作会议,安排部署了全县农资打假秋冬季行动工作,根据省市要求,我局成立了8个镇级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机构,在各镇畜牧兽医站分别加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畜牧)牌子,负责各镇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监管站内设检测室,负责辖区内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各村下设村级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今年新聘任的118名村动物防疫员为村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二是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围绕“放心农资下乡,维护农民权益”主题,以送科技、送识假辨假知识、送涉农法律法规、送优质农资产品下乡进村为重点,坚持优质放心农资到村、法律法规宣传到户,在全县深入开展了“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共展出宣传版面10多块,悬挂条幅3条,发放给农民朋友的一封公开信、各种畜牧科技知识宣传册(单)等宣传资料3000多份,现场咨询服务80多人次,开展了2场农民科技知识培训,5家农资诚信企业和农资守法经营商户进行了优质农资宣传推介活动。三是加强宣传培训。大力宣传《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畜牧法》、《动物防疫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化养殖技术、养殖实用新技术和违禁兽药、添加剂危害等相关知识。组织全县镇兽医站站长和检疫员开展“瘦肉精”整治专项学习,防止出现不安全事故发生,形成强大宣传声势,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使打假工作深入人心。

二、严格屠宰监管,确保肉品质量。一是开展猪肉专项整顿。依据省市《关于开展猪肉和食用油专项整顿的通知》精神,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猪肉专项整顿,紧紧围绕保障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这一中心任务,紧密结合生猪养殖、屠宰、经营、运输各环节的实际,实施三项专项整顿行动,强化从生产源头到流通环节全过程无缝隙监管,检查整顿中我县没有发现问题猪肉。通过开展集中整顿,切实加强日常监管和长效机制建设,有效进化全县猪肉市场。二是开展“瘦肉精”专项整治。根据市上要求,我局扎实开展了“瘦肉精”和含“瘦肉精”饲料清查收缴工作专项整治工作,及时制定专项整治方案,落实各项监管措施,加强对饲料兽药经营者、生猪养殖、屠宰者的监管力度,由局主管领导带队,下设三个工作组,各工作组合理分工,协调配合,出动执法人员50余人次,对全县14家规模养殖场(户)、8家兽药和饲料经营店和1个定点屠宰场进行了集中清查。采取“深入场户、实地检查、暗访抽查”的方式,对清查收缴行动的开展情况进行了严格督查。经清查,我县所有饲料销售门店及规模养殖场使用的饲料均为合格饲料,未发现“瘦肉精”违法购销、使用现象。三是

开展联合执法。县动物卫生监督所会同工商、卫生、商贸等部门开展了联合执法检查行动,共出动人员11人次,对生猪定点屠宰场及城乡17个从事肉品经营门店进行执法检查,对3个不符合动物卫生条件的门店进行批评教育和限期整改,确保肉品卫生安全。加强对农贸市场、超市等流通环节和餐厅、食堂等餐饮环节落实猪肉进货台帐和索证索票制度情况的检查,督促农贸市场、超市和餐厅、食堂等全面建立并落实猪肉进货台帐和索证索票制度。三是严格生猪屠宰场监管。全县生猪定点屠宰场只有1户,肉品经营门店有17个,超市经营的猪肉主要来自县定点屠宰场,市场销售的猪肉主要从宝鸡人民街大肉市场调运,全县平均每天销售肉猪8头左右。在动物定点屠宰检疫工作中实行全程跟踪监督,派驻的检疫员按时上岗,做到先申报、进行入场检疫,发准宰通知后方可宰杀,严格遵守宰前检疫和宰后检验的操作规程,保质上市肉品的安全,屠宰场报检检疫共760头、检疫白条肉1520具、签发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共760张,从源头上有效防止动物疫情的发生和流行,确保了生鲜肉品安全。

三、开展兽药残留整治,确保畜禽投入安全。一是及时制定整治方案。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饲料质量安全整治》、《兽药及兽药残留专项整治》方案。明确了整治目标,坚决依法打击畜产品养殖生产环节违法使用、添加非食用物质的违法犯罪行为,坚决依法打击销售兽类禁用物质行为,提出了具体的工作任务和要求,全面开展了执法监督检查。二是开展专项整治活动。按照严格执法、依法护农的原则,采取过硬措施,加强农资市场监督检查,深入开展了《饲料质量安全整治》《兽药及兽药残留专项整治》等专项整治活动,切实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对畜禽养殖场(区)等检查死角进行了执法检查,对养殖场养殖档案进行重点监督检查,规范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的使用和登记管理。对养殖档案不全、生产记录不完整、养殖场违法使用药品等行为下发了4份责令通知书,限期整改。三是严肃查处违禁药品。开展农资打假交叉检查活动,共兽药、奶牛养殖小区等农资经营户8户,对发现的生产记录不健全、进销货台帐不完整等行为,下发了责令改正通知书,现场进行了指导纠正。检查中发现兽药销售门店,经营人 用药品;鲜奶生产企业、畜牧养殖违法生产经营、滥用药品;现场共查出人用药品9种、32盒、48瓶;检查中对个别企业(门店)存在的问题当场进行了批评纠正;对经营人药、养殖场违法使用药品行为下发了责令通知书,限期整改。

四、存在问题及今后工作打算

存在问题主要是有些餐厅、食堂等餐饮单位进货把关不严,索证索票制度意识不强,不利于瘦肉精问题的追溯。另外,我县畜牧兽医监督执法工作条件有限,执法力量薄弱,查处违法行为执行难。

下一步我们将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重点加强对养殖户生猪的检疫;加强对外地调入生猪的检查把关;加强屠宰点的管理,加强对农贸市场等经营单位等进货渠道检查;督促餐厅、食堂等餐饮单位落实猪肉进货台帐和索证索票制度,不使用来路不明和无检疫、检验合格证或检疫、检验不合格的猪肉,以及病死猪肉或私自屠宰的猪肉;引导自办筵席的农村家庭通过正规渠道采购猪肉。

2、在今后监管工作中,我们今后将结合执法检查向生猪养殖户、生猪定点屠宰场、兽药饲料经营单位管理相对人发放《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国家明令禁用药物的有关政策等宣传资料;开展现行农村政策、农业法律、法规的咨询;开展对养猪大户和农资经营单位人员的培训,讲解饲料生产、经营企业生产、销售、使用添加剂的危害和将承担的责任,生猪健康养殖模式,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养殖技术。

3、组织各乡镇畜牧兽医检疫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培训,增强饲料经营、使用者学法、知法、守法的意识。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9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