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财政研究论文【热选4篇】

网友发表时间 755205

【导言】此例“财政研究论文【热选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财政学论文范文字【第一篇】

摘要:

乡镇财政是当前我国五级财政体系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财政体系的基础环节。

近几年,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财税改革逐渐深入的过程中,乡镇财政暴露出诸多薄弱环节。

笔者结合工作实践,提出了缓解困难的建议。

关键词:

乡镇财政;新形式;化解对策

一、新形势下乡镇财政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刚性支出有增无减,财政资金捉襟见肘

一是人头支出比重过大,“吃饭财政”名副其实。

乡镇控编不严、堵不住“乱进人”的口子,是造成机构臃肿、人浮于事进而造成个人部分支出居高不下、乡镇财政不堪重负的根本原因。

一份调查资料显示,全国范围内,乡镇财政人头经费占乡镇财政支出的平均比率为88%,成了确确实实的“吃饭财政”。

个别乡镇个人支出部分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高达90%,再加之上级出台的较多增资政策,按照分税制要求一部分需要自行消化,这种“破车重载”的无奈令乡镇财政举步维艰,陷入困境。

二是法定要求与财政实力产生矛盾。

每年,乡镇财政都要按法定要求不断增加对农业、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投入,且专项经费又必须做到专款专用,财政支出回旋余地极小。

同时乡镇财政还要按规定,对上级扶持的项目投入配套资金。

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调剂能力受到制约,收入与支出结成了一道难解的“死扣”。

(二)乡镇财源后劲不足,宏观政策导致财力减弱

一是乡镇财源建设后劲不足。

财政学论文范文字【第二篇】

事业单位财政专项资金管理论文

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经上级下达审批指令后,单位需要对专项资金进行单独管理,必须按照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进行分配,并且需要注重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但是就目前的事业单位而言,缺乏足够的管理措施,致使资金在使用上存在若干问题,严重影响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不利于专项资金所用项目的建设与发展,起不到资金的使用目的,影响单位的形象。

一、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很多事业单位针对专项资金的管理上依然存在漏洞,诸如在预算上往往不够科学化,支出上具有任意性,绩效的评价上缺乏完整的体系等。下面就将具体的问题展开探讨。

(一)管理制度上缺乏针对性

在专项资金的管理上出现了一系列方法,但是方法的针对性不足,与单位内部实际情况吻合度差,往往是借助其他资金的管理方法再转移到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上,这造成专项资金的使用上与制度的规定会有所出入。

(二)在专项资金的申报中规范性不足,预算质量偏低

在对专项资金的申请上需要具备完整的体系,避免出现资金申请上出现弄虚作假现象,但是有的单位在专项资金的申请上往往缺乏足够的支持论证,对资金的可行性的研究上存在不足,往往会占据资金空间,但是在使用安排上却缺乏完备的安排,预算工作严重脱离现实,往往具有任意性,主观性,预算编制工作往往与实际情况会出现过大出入,不能够体现出预算的科学性。

(三)在资金的使用上存在漏洞

行政事业单位在获取专项资金后,在使用上存在若干问题,比如在专项资金的使用上存在将资金使用到经常性项目中,出现资金的挪用现象。再者,专项资金在使用后若有剩余后应当及时上缴财政部门,但是多数单位在有剩余的情况下,依然滞留在本单位中,或用于其他项目,或成为日常性费用。

(四)单位的财务人员起不到相应的监督控制作用

事业单位对于财务人员的职业素养方面存在要求上的不足,重视程度也远低于经营性企业,在专项资金的会计管理上部分单位的财务人员仅仅是进行会计核算,记账,审核等,起不到应有的监督作用。

(五)专项资金的运用上缺乏绩效评价,为实现全程控制

事业单位在获得专项资金后,应当设立专门的核算管理小组,实现资金运用的全程控制,但是目前的事业单位在将资金转移到单位账户后,对资金的运用上缺乏事中的监控、事后的评价,对于资金的使用情况缺乏绩效评价,不能够反映出资金的使用情况,使得资金的目的出现模糊性,社会效益低下,造成国有资产的浪费。

二、事业单位专项资金使用中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加强财务管理力度,增强财务的控制意识

财务管理工作对于资金的运转监督等是必不可少的,有利于事业单位资金使用的监督控制。在日常的工作当中,凡是动用资金的地方就需要有匹配的财务管理工作,对资金的支出实现控制,避免出现资金的流失。为了加强控制,首先需要做好制度上的建设,增强对资金使用者的制度约束,使专项资金的使用经过汇报、审批、检查、绩效评价等一系列流程,确保专项资金的使用上实现科学化,再者,增强资金的控制,需要实现各个岗位职工的以身作则,确保员工的高素质;最后再结合员工在财务控制上的强烈意识,对专项资金的使用过程实现全面控制,增强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实现专款专用,增项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

专项资金是事业单位为了特定的项目由财政部门审批的资金,需要在资金的使用上坚持专款专用,实现专项资金的使用目的。为了确保专项资金的专用,上级单位需要对事业单位的专项资金的使用过程进行监督,不时进行抽查,对资金的使用效益进行评价,对专项资金使用不规范的单位进行警告,并要求进行整改;单位自身需要加强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可以设立专项资金审查小组,增强专项资金的监督力度,并严格审查是否存在违规违纪的现象。

(三)在单位内部健全管理制度

在具备良好的运行体系下,需要有权威的制度进行约束,同时对资金的使用进行指导,在审批、下发、使用、结算等每个环节都需要有使用的制度进行指导和约束,实现资金的使用上的规范性。通过完善有效的财务制度,实现专项资金的控制,通过严苛的违规处理方法,实现对违规违纪行为的震慑,实现每个员工都按规办事,以身作则,对专项资金的使用中体现员工的监督作用,确保资金在每个环节都处在正常的运转之中。

(四)增强预算编制工作,确保资金的高效使用

由于专项资金需要运用到具体的项目之中,加强单位的项目管理对资金使用监督尤为重要,特别是项目期间上的控制与资金使用的预算工作。在专项资金的'使用中,需要建立专门的项目库,增强项目的审核,做好项目的会计资料的记录,并对项目的执行情况进行实时监督。在对项目库中数据实现准确记载的前提下,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编制单位的预算,一方面增强核算数据的真实性,另一方面实现预算的科学性确保预算工作能同项目的实际情况相吻合,加强预算工作的合理性。

(五)加强监督体系的完善,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

行政事业单位在对专项资金加强科学编制预算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对专项资金的日常使用监督,不仅仅在事后进行检查,对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要实现全方位、多层次、多环节的监督;在行政事业单位要建立专门的财政部门内部检查与资金管理部门的日常跟踪监督相结合、与单位预算编制部门相协调的监督审查机制,将对单位专项资金的监督贯穿于资金活动的整个过程,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各项专项资金能够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加强完善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的管理有助于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使专项资金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效益,也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提高的表现。

财政研究论文【第三篇】

关键词: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经济增长;财政支出

规模社会保障是国家在劳动者或全体社会成员因年老、疾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遇到其他社会困难时,向其提供保障或帮助的一种社会制度,是为了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成员的福利。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强调国家政府的责任,政府财政要负担起这一职责,必须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相应削减行政性经费和一般事业经费支出,以此来增加社会保障支出,提高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水平。所谓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水平,指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总额(含社会保险支出)的比重。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压力日益增大,需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大财政的支付力度来弥补社会保障支出所缺资金。国内有学者提出要提高转移支出在财政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也有人提出应提高养老保险补助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但都没有提及提高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水平。本文对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水平这一领域考察了中国目前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可行性建议和对策。

一、我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现状

(一)社会保障支出总量不足。社会保障支出作为社会收入再分配的一个主要途径,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也是政府保障人民生活水平的主要手段,影响整个社会的安定和发展。然而,我国的社会保障支出总量一直相对不足。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财政中的社会保障支出总量不断增加,但与GDP的相对增加量基本保持不变。自2003年至2009年,我国的社会保障支出从2,亿元增长至7,亿元,绝对数量有了很大的增长,但由于GDP水平同时在快速增长,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比重保持在11%左右,2009年这一数字甚至下降到了不足10%。同时,若将社会保障支出与行政管理支出对比可发现,用于社会保障的财政支出远远不及行政管理费用高。并且,这之间的差距在不断地扩大。如果此种现象不断发展,必将导致政府财政支出的失衡,也不利于社会公平正义与建设廉洁政府的要求。我国社会保障支出总量不足这一事实还可通过与其他国家对比发现。我国自2006年起,人均GDP超过了2,000美元,已达到了中等以上发展中国家的水平。然而,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却远没有达到相应的水平。以1980年的中等以上发展中国家哥斯达黎加为例。1980年哥斯达黎加的社会保障支出达到了在人均生产总值中占%的水平。我国当前的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尚不如20世纪80年代的中等以上发展中国家,更不用说是社会保障支出比例高达40%的各发达国家了。可见,我国的社会保障支出水平是很低的。虽然在发达国家高福利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福利病”,但我国的社会保障支出水平距国际水平仍有较大距离。尽管近两年中央也一再要求各级财政部门要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将财政支出的15%~20%用于社会保障,但由于缺乏立法约束,财政对社会保障投入带有明显的随意性。社会保障支出总量不足,就无法保障人们的生活水平,特别是中低收入或无收入人群的基本生活。

(二)社会保障支出增长缓慢。评价任何一项公共支出的增长,既要看绝对数额的增长,也要看相对份额的增长。近年来,在忽略物价上涨等市场因素的前提下,我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的绝对数额在缓慢增长,但是增长速度过慢,没有与经济发展和财政支出增长相联动。尽管有学者提出: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速度一般呈“此增彼减”的关系,当经济快速增长时,居民收入水平增长较快,享受社会保障的人数相应减少,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往往下降。但是,笔者并不认同这种观点能够适用于当前的我国,当前我国的经济增长是一种失衡的增长,并由于基础性财富分配秩序的不规范,不能使所有人都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当前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保障制度健全与否仍然至关重要,增加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需要,但在现实中没有反映出来。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增长弹性系数是指社会保障支出增长率和财政支出增长率的比值,如2011年社会保障支出增长率为%,财政总支出增长率为%,则弹性系数为。从这一指标来看,2007~2011年这一系数分别为、、、、。可以看出,除2010年外,其弹性系数一般不足1,如果不及时采取相关措施,社会保障增长弹性系数会稳定在1这个水平上,并有下降的危险,可以理解为社会保障支出只会随财政总支出做相等比例或更低比例的增长,也就是说社会保障水平没有提高的可能性。这对当前的我国是不适合的,笔者认为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保障处于饱和状态,财政社会保障支出足以满足公共需求,那么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弹性系数维持在1这个水平上是很正常也是很适合的,但当前我国的社会保障离饱和状态还很远,很多人还并未享受到充分的社会保障。出现这一现象,部分是由于在每年财政总支出增加的情况下,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却没有相应的增加。因为每年财政支出的增加部分大多都用到了经济建设和行政管理等事业上,这很显然是不合理的,政府应该把公共财政多投入到公共领域,让一些在经济增长中未受益或少受益的个人和群体能够通过公共支出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我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增长缓慢,应该以超过财政总支出增长的速度增长,方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公共需求。

(三)我国社会保障支出结构不合理、地区差异显著。我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的问题,除了总体水平低之外,在结构上也存在很大的不合理性和不平等,根据目前我国的财政分权体制,社会保障大都属于地方政府支出。表1显示,1999年以来地方政府承担的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的比例均在90%以上。尽管存在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但考虑到我国的经济发展存在着较大的地区差距,因此在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方面可能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表1)长期以来,我国的城乡之间一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各级政府在财政支出方面也表现出强烈的城市偏向。因此,接下来将考察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的城乡结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官方并没有公布分城乡的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数据,而许多社会保障支出项目,例如对社会保险的补助、自然灾害生活救助等,也很难区分出其中的城乡比例。因此,目前的相关研究大都使用城乡居民的转移性收入作为城乡社会保障支出的变量。第一,城乡居民的转移性收入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1998年城镇居民的人均转移性收入是农村居民的倍,而后继续扩大,2003年达到倍。但随着2002年党中央提出城乡统筹发展,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此后,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农村社会保障的财政投入,其中的突出表现就是2003年开始逐步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因此,城乡居民转移性收入之间的差距在2003年以后开始下降,但在2009年仍然达到了倍。从这一指标的情况来看,超过90%的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均投向了城镇居民。第二,从转移性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来看,城镇居民仍然明显高于农村居民。1998年转移性收入占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大约为%,到2009年增至%。而转移性收入占农村居民纯收入的比例在1998年仅为%,并且此后一直处于停滞状况,直到2005年以后才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但在2009年也仅为%。经过比较发现,转移性收入占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在1998~2009年之间一般是农村居民的3倍以上。显然,无论是从转移性收入的绝对值还是从转移性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来看,我国的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均表现出了明显的城市偏向。

二、对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的重新认识

我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之所以会出现前面已经分析的现状,这与当前相关方面对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的认识不够有极大的关系,我国的经济和社会都已经步入了全新的时期,对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的各个方面也应重新认识,不能总是用旧的观点来对待新的事物和现象。下面就从两个方面来重新认识财政社会保障支出:

(一)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的作用。贫困和不平等一直以来都是人类面临的难题,而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对消除贫困和不平等有着天然的不可替代性,这对社会稳定和政治稳定都有促进作用。社会保障支出作为公共支出的一部分,具有一定的生产性。消费、投资和出口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而内需不足一直都是困扰我国经济的一个严重问题,收入差距扩大和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缓慢是造成内需不足的一个主要原因,而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恰恰具有扩大内需和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因为享受社会保障的个人和群体相对而言都是较为弱势的,所获得的财政支出均会用来为满足基本生活需求而到市场上消费,这就间接地促进了消费扩大,推动了经济增长。这表明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并不是给财政添加负担,而是具备了“工具价值”,对我国的经济增长是有益的,并且还具有很高的“目标价值”,因为社会保障对消除贫困和提高福利水平有着巨大作用,有利于提高人民的整体生活水平,有助于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

(二)满足公共社会保障需求是政府的责任。社会保障是市场不能提供和个人无法承担的公共品,为弥补市场失灵,只有依靠政府和财政。因为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是政府的责任,要保证每一个公民都有机会和可能改善自己的生活前景,而对弱势群体或个人而言,改善生活的最佳途径就是由政府提供社会保障服务,由财政提供社会保障支出。这就涉及我国政府和财政的转型问题,有学者提出“政府要从经济建设型转向公共服务型,财政要有投资型财政转向公共型财政”。这种观点有一定的道理,虽然在当前我国不可能完全实现这样的转型,但应该有所偏向,而当前的各级政府大多都忽略了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提供者角色,这就要求政府加快转型,至少应加快做一个责任型政府,履行作为政府的责任,把更多的公共资源用在社会保障领域,加大财政社会保障支出。

三、我国社会保障财政支出政策建议

针对以上我国社会保障财政支出的现状,特提出以下政策建议:第一,着力提高社会保障支出占公共财政的比例。在《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我国政府就提出“逐步将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提高到15%~20%”,并且在“十一五”规划和“十二五”规划中均强调“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但近年来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始终在10%左右徘徊。社会保障属于基本公共服务,所以公共财政的大力支持是其顺利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因此,建议有效落实相关的政策,尽快将社会保障支出占公共财政的比例提高到目标水平。第二,优化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的项目结构。尽管行政事业单位的离退休费占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的比例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但仍然是新统计口径中比例最高的子项目,在2009年达到了%。根据定义,社会保障的受益对象应为全体国民以及一些社会弱势群体,所以由公共财政支付行政事业单位这一特殊群体的离退休费用显然不符合社会保障的基本含义,也非公共财政的题中之意。因此建议逐步改革行政事业单位的离退休制度,尽快将其与城镇职工的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接轨。第三,缓解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的地区间不平衡状况。我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目前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距,但在2006年《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就提出“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而社会保障事业的地区间均等化显然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两方面的政策措施可以重点考虑:一方面可以提高某些社会保障项目的统筹层次,例如将基本养老保险由目前的省级统筹改为全国统筹,从而降低由于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所导致的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差距;另一方面加大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力度,尤其要提高对地方社会保障事业的专项转移支付水平。第四,努力缩小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的城乡差距。研究显示,我国城乡居民的转移性收入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甚至已经超过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这种情况表明,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的不公平已经成为扩大城乡差距的原因之一。基于缩小城乡差距以及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的,在此认为,在保持城镇居民享有合理社会保障水平的前提下,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投入力度,除了继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还要尽快开展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试点和推广工作,同时着力提高各项农村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的覆盖面和保障水平。

作者:李原 单位: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李中义。公共财政视角下的社会保障侧度构建[J].财政研究,

[2]财政部社会保障司课题组。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的国际比较[J].财政研究,

[3]中国财政年鉴2006[J].中国财政杂志杜,

财政学论文【第四篇】

关键词:财政学专业;资产评估;资产评估专业

建国初期,我国就在各高等院校设立了财政学专业,培养财政税收方面的专门人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到20世纪80年代末各高校纷纷设置了财经类专业,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财经人才。随着1998年教育部修订《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变化,财政学隶属于经济学,就这一目录而言,本科专科数量大为减少,各专业涵盖的内容也更宽泛,可以更好地满足通才教育的要求。近年来,部分高校经批准设立了一些本科目录之外的专业,与财政学专业相关的是税务专业及资产评估专业,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从2005年起,国家教育部在部分高校设立了资产评估本科专业,目前已有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厦门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10所高校开设了资产评估本科专业,建立了资产评估学科建设基地。

一、设立资产评估专业的必要性分析

(一)经济转型时期的必然选择

社会的转型是指社会经济基本结构的转变,是社会基本运行模式的转换。改革开放的30年,是我国经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30年,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改革,也使政府面临着功能的调整。经济转型的最终目标是逐步建立并完善以市场为向导的经济运行机制,因此必须适时转换政府的角色,调整原有的政府功能。而在政府行为调整中最有影响力、最有决定性因素的是人,是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自身对政策的理解和掌控能力,而生成这种能力的关键在于培养出一批批专业化、知识化的复合型管理人才。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强调,大力发展包括会计、咨询等行业在内的中介服务业,是对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内容。随着经济活动范围的拓展,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公司等中介机构和企业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关、司法机关、银行等机构从事资产评估、信用评估及管理咨询、产权交易、企业改制、资产抵押工作以及其他经济管理工作的数量日益增加,需要更多的从事资产评估和管理工作的高级实用型人才。

据资料显示,我国目前资产评估人才匮乏,不仅表现为专业人员数量的严重不足,同时现有资产评估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全国注册资产评估师人数约27800人,其中一半以上人员同时具有注册会计师资格,他们的主要业务是审计业务而非资产评估,实际专门从事资产评估业务的人数不足15000人。而在产权交易、企业改制、司法实践、融资抵押、财产拍卖等活动中,迫切需要大量从事资产评估业务的专门人才,现有的专业评估队伍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为此,需要拓宽财政学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更多符合实际常需要的复合型财政专业人才已成为时代的需要。

(二)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的需要

建国60年来,国家为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建国后,为了保障社会主义公有制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全国开展了大规模的建设投资,国家投资兴建了大量的国有企业。在此期间,国家投入也形成了大量的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可以说我国目前拥有如此大规模的国有资产,绝大部分是来自建国以后的投资积累。国有资产对国民经济的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国有资产如果要想成为名副其实的宏观调控杠杆,就必须有增有减、有进有退,否则,只进不退或有增无减,就是一种单向调节,就不成其为调控杠杆了。党的十七大提出“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

有些人总是对公共财产的“调减”和国有资产的部分“退出”担心甚多,惧怕承担国有资产流失的责任。实际上,只要规范管理,适当出售部分国有资产不仅不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相反会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因为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只能在资本运动过程中才能实现,资本一旦停止运动就会贬值甚至变得一文不值,而这种资本运动不只是指微观的资本循环与周转,即单个企业资本的循环与周转,即单个企业资本从货币资金G——生产资金W经过生产过程P——商品资金W——新的货币资金G的过程,而且包括宏观的社会总资本的循环与周转,即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的作用下,众多企业资本不断地进入一个行业或退出一个行业的过程。对于国有资本来说,进入一个行业就表现为国家对某个行业的国有企业投入,退出一个行业就表现为国家将某个行业的国有企业出售。因此,按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国有资本的出售与国有资本的投入一样都是正常的,关键在于出售的价格是否合理,而出售价格是否合理又取决于出售价格的形成过程是否科学、规范、合法。一般来说,只要出售过程依法经过批准、经过科学资产评估、经过公开竞价,其价格就会比较公道,就不会出现国有资产流失。由此可见,资产评估是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关键。

(三)拓宽财政学的口径

90年代中期政府机构改革之后,政府部门吸收的财政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能力急剧下降。在这种情况下,财政学专业的毕业生很难直接进入与所学专业对口的财政税务部门,对专才教育提出了挑战。高校的本科生收费制度的全面推行、高校招生人数的扩大以及由此带来的本科毕业生就业的压力,迫使众多高校采取对策,进行相关的课程调整,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和市场的需求。许多学校改变财政学专业课程教学的“专门”人才培养模式,逐步转变为以财政税收类课程为主干,以财务、会计、资产评估课程为基础向多学科辐射的“通用”人才培养模式。

为扩大财政学专业的学生就业范围,首先坚持专业对口的观点,努力争取毕业学生到财税系统工作的机会,其次就是在校期间,尽可能考取注册资产评估、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等执业资格证书,以适应社会用人单位的需要。经过若干年教学实践,财政学专业学生考取相应执业资格的人数逐年上升,既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又拓宽了毕业生的就业范围,也提高了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培养出了更多的适应社会需求的通用型人才。可见,在财政学专业下设资产评估方向也是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发挥专业知识水平的重要举措,也是培养市场急需人才的重要方式。

二、设立资产评估专业的可行性分析

财政作为一个经济范畴,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伴随着发展而发展,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经济制度的发展与改革,财政的内涵与外延都发生了变化。在我国计划经济条件下,作为国家计划手段的财政,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财政不仅投资于国防、行政管理等满足政府政治职能的需要,同时大量资金投向于基础产业以及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90%以上的份额,排斥市场机制的作用,而这种突出国家主导地位的财政,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也显示了极强大的作用力。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国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主导地位发生了变化。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有效的领域交还给市场,市场无效的领域由政府(财政)来弥补,因此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学转变为公共财政学;公共财政学的课程内容课程体系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一)公共财政学理论基础的变化

公共财政学理论的研究是基于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来阐述为什么要有财政、财政是什么、财政应当干什么。在此基础上解决计划经济条件下财政对社会经济干预过多的情况。政府要逐步、有计划的退出市场有效的竞争性及盈利性行业,在退出的过程中涉及到政府国有企业资产的产权变动,为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需要资产评估,可见资产管理与评估是财政学的延伸和派生。因此,在构建新的财政学科体系的同时需要培养学生的资产管理与评估的能力。而正是这种公共财政学科体系的构建为资产管理与评估专业的设立提供了可能性。

(二)财政学研究范围的拓宽

1959年,美国经济学家马斯格雷夫出版的《财政学原理:公共经济学研究》,推动了财政学向公共经济学的转变,为财政学科体系向公共经济学科体系的转变奠定了基础。财政学其研究范围不仅局限于财政收支本身,还包括财政对整个国民的影响及管理。公共财政学可称为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学,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的公共经济学科体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基于现实的认识,公共经济学学科体系包括基础性、理论性、制度性和管理性学科。其中基础性学科包括西方经济学、会计学、货币银行学、统计学等学科,理论性学科包括公共财政学、公共经济学、税收经济学等,制度性的学科包括公共政策学、财务会计、经济法、税法学、财务管理等学科,管理型学科主要包括公共管理学、资产管理学、资产评估学等学科。

从以上公共经济学科的设置可以看出,西方经济学、会计学、货币银行学、货币银行学、统计学、财务会计学、经济学、税法学、财务管理等学科是财政学专业中开设的相关课程,而这些学科正是资产评估学的理论基础。资产评估不同于会计,但是资产评估尤其是企业价值评估需要使用会计信息。因此,资产评估专业人员尤其是企业价值评估人员应该具有相当程度的会计专业知识。资产评估与财务管理和金融的关系也较为密切,比如,在方法上,资产评估的收益法应用的就是财务和金融中的套利定价模型,金融业的期权定价模型也开始在资产评估中得到应用。所以,资产评估专业人员应该具备一定的财务金融知识。因此,公共经济学学科体系的构建为建立资产评估专业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设立资产评估专业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学历教育与职业考试衔接问题

在资产评估的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考试的衔接问题上,有两个倾向需要防范,一是应试教育的倾向,二是回避资格考试的倾向。资产评估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同非此专业的毕业生一样要到毕业3年后,才有资格参加全国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这就给资产评估的学历教育带来了冲击。

在资产评估专业建设上,应试教育的倾向是不可取的。学历教育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资产评估的很多技能是需要在实践工作中不断积累的,课堂传授替代不了。目前,本科教育对宽口径、厚基础的提倡是很科学的,如果仅仅以职业考试的五门课程作为重点,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是得不偿失的。即使学生可以顺利通过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也是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和能力提高的。

回避资格考试倾向也是不可取的。某些学校由于自身原因回避了一些专业课程的建设,造成学生知识结构的缺失,这会给以后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和在资产评估行业发展造成很大的困难。近几年的全国注册资产评估师考试的结果也揭示了这一影响,即很多考生存在“瘸腿”问题,财经类院校的毕业生通不过建筑工程和机电设备两科的考试,理工院校的毕业生通不过财务会计的考试的现象普遍存在。

(二)资产评估专业的发展取向

高校设置资产评估专业,不仅要从数量上满足社会对资产评估人员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在培养质量上做到高起点、高标准,增强资产评估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复合性以及与国际资产评估行业接轨的能力,同时还必须注重这些资产评估行业未来从业人员良好职业道德的塑造,这对实际资产评估工作至关重要。各院校对资产评估本科专业建设十分重视,构建了比较完整的资产评估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在师资队伍建设、专业课程建设以及实践教学环节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为行业培养优秀的后备人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755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