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关于见闻的作文精编2篇

网友发表时间 764905

【导言】此例“关于见闻的作文精编2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关于见闻的作文1

关键词:张载;见闻之知;德性所知;诚明所知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8-0206-02

张载的“知”分为见闻之知、德性所知、诚明所知。那么这三种“知”的理论来源来自哪里?张载“知”论中的见闻之知、德性所知、诚明所知三者关系如何?以及张载“知”论的理论意义是本文要着重解决的问题,现就具体论证如下:

一、张载“知”论的理论来源

张载之学“以《易》为宗,以《中庸》为体,以孔孟为法”(《宋史・张载传》)。那么张载知论的提出是否与《论语》、《孟子》有关呢?

1.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季氏篇》)在这里,孔子把人分为生而知之者、学而之知者、困而学之者、困而不学者。紧接着孔子又把他自己归结为“学而知之者”,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篇》)同时,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述而篇》)显而易见,孔子认为他的知识是在多闻、多见的基础上,“择其善”、“识之”而得来。可见,孔子对“闻”、“见”的重视。此处也可见孔子对“闻”、“见”也有个“择”的过程。因为并非所有的“闻”与“见”,都会对其德性的形成具有辅助作用。

2.《孟子・尽心上》“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其所以异于野人者几希;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由此可见,舜“闻一善言,见一善行”之“闻”、“见”,对其德性的形成具有辅助作用。需要强调的是,舜所“闻”、所“见”的只有是“善言”、“善行”时,才会对舜的德性形成具有辅助作用。另外《孟子・告子上》公都子问曰:“钧是人也,或为大人,或为小人。”孟子曰:“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曰:“钧是人也,或从其大体,或从其小体,何也。”曰:“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这里孟子认为“小体”等耳目之官不能思,当与外物接触时,便会受到遮蔽;而大体指心,心可以思,能发现“天之所与我”的仁义礼智。在这里,孟子看到“见”、“闻”的局限性,从而需要“尽心”、“知性”、“知天”,发挥心“思”的功能,以弥补“见”、“闻”之不足。

3.“见闻之知”与“德性所知”理论的提出,与张载的排佛心态有关。张载说:“释氏不知天命而以心法起灭天地,以小缘大,以末缘本,其不能穷而谓之幻妄,真所谓疑冰者与。”(《大心篇》)此处可见张载批判佛教对天地世界的否弃,张载认为佛教以闻见识心,实为夏虫疑冰。张载又说:“释氏妄意天性而不知范围天用,反以六根之微因缘天地。明不能尽,则污天地日月为幻妄,蔽其用于一身之心,溺其志于虚空之大。”(《大心篇》)这里,张载将佛教的宇宙论视为“以六根之微因缘天地”,批评佛教“污天地日月为幻妄”的闻见心法。张载认为“见闻之知”有局限,所以需要以“德性所知”弥补“见闻之知”的不足。

二、见闻之知与德性所知的关系

1.见闻之知与德性所知的区别。张载说:“世人之心,止于闻见之狭。圣人尽性,不以见闻梏其心,其视天下无一物非我,孟子谓尽心则知性、知天以此。天大无外,故有外之心不足以合天心。见闻之知,乃物交所知,非德性所知;德性所知,不萌于见闻。”(《大心篇》)张载认为见闻之知乃物交所知,即人的感觉器官与外界事物结合得来的一种知识。他说:“有识有知,物交之客感尔。”(《太和篇》)“感亦须待有物,有物则有感,无物则何所感。”(《张子语录上》)可见,见闻之知来源于对外在客观对象的感知。

“大心体物”、“合内外于耳目之外”是德性所知的获得方式。张载说:“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物有未体,则心为有外。”(《大心篇》)“人谓己有知,由耳目有受也;人之有受,有内外之合也。知合内外于耳目之外,则其知也过人远矣。”(《大心篇》)张载在《经学理窟・学大原下》又说:“人当平物我,合内外,如是以身鉴物便偏见,以天理中鉴则人与己皆见;执此镜在此,但可鉴彼,于己莫能见也,以镜居中则尽照。”由此可见,以“合内外于耳目之外”、“天理中鉴”获得的知识就是“德性所知”。

2.见闻之知与德性所知的联系。张载说:“天之明莫大于日,故有目接之,不知其几万里之高也;天之声莫大于雷霆,故有耳属之,莫知其几万里之远也;天之御莫大于太虚,故心知廓之,莫究其极也。人病其以耳目见闻累其心,而不务尽其心,故思尽其心者,必知心之所从来而后能。”(《大心篇》)正是由于见闻之知有局限,所以这才形成以德行“合内外”的需要。正是由于见闻之知有局限,所以张载贬其为“闻见小知”。但同时见闻之知对德性所知的形成有辅助作用,为其“启之之要”。张载说“耳目虽为性累,然合内外之德,知其为启之之要”(《大心篇》)。他又说:“闻见不足以尽物,然又须要他。耳目不得则是木石,要他便合得内外之道,若不闻不见又何验?”(《张子语录上》)虽然“德性所知不萌于见闻”,但是见闻之知与德行所知不可偏废,应该重视见闻之知对德性所知的辅助作用,用德性所知来弥补见闻之知的不足。

三、诚明所知与德性所知的关系

1.诚明所知与德性所知的区别。二者的获得途径不同。“大心体物”、“合内外于耳目之外”是德性所知的获得方式,前面已讲,此处略去。张载说:“天良能本吾良能,顾为有我所丧尔。”(《诚明篇》)张载认为:“民虽至愚无知,昏而不明,至于事不干碍处则自是公明。”即使是愚昧无知的老百姓其心也是“自是公明”,只是“惟于私己昏而不明”,“人常脱去几身则自明。”(《经学理窟・学大原下》)总之,破除“有我”、“私己”、脱去“己身”,就可以“不以见闻梏其心,其视天下无一物非我”(《大心篇》)。因为孔子将人分为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学之、困而不学者。张载认为圣人就是生而知之者,具有良知良能。张载把道德修养功夫的实践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学者、大人、圣人。他说:“由学者至颜子一节,有颜子至仲尼一节,是至难进也,二节犹二关。”(《经学理窟・义理》)这里颜子代表大人,仲尼代表圣人,达到大人的境界与达到圣人的境界都是很不容易的事情。见闻之知是常人、学者、大人、圣人都具有的,德性所知是学者、大人、圣人所具有的,诚明所知只有圣人才具有。张载说:“诚明所知,乃天德良知,非闻见小知而已。”(《诚明篇》)又说:“圣不可知,乃天德良能;立心求之,则不可得而知之,圣不可知谓神。”(《神化篇》)在张载看来诚明所知只有圣人才有,是圣人之性所固有的,但圣人之性却是长期学问修养的结果。张载说:“天人异用,不足以言诚;天人异知,不足以尽明。所谓诚明者,性与天道,不见乎小大之别也。”(《诚明篇》)他又说:“性与天道合一存乎诚”。可见,诚明所知的来源还是内外合一,只不过诚明所知是圣人实现了性与天道的合一而已。可见,诚明所知是学者、大人所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而非单纯的经验知识。

2.德性所知与诚明所知的联系。张载说:“儒者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使遗人,《易》所谓不遗、不流、不过者也。”(《乾称篇》)“明”就是懂得“一天人,合内外”的道理,“诚”就是懂得这种道理并实现这种境界。德性所知与诚明所知二者虽然都基于主体的道德自觉,但程度不同。德性所知是“由明致诚”,由懂得这种道理而实现这种“天人合一”的境界;诚明所知是“由诚致明”,有了这种境界,因而宣扬这种道理。诚明所知是知的最高境界,它超越经验层面和道德层面最终实现“一天人、合内外”的境界。

总之,在张载看来,“见闻之知,乃物交而知”,是在合内外的基础上产生的经验知识。但是“见闻之知”有局限性,而且还易为私欲所遮蔽,所以张载贬“见闻之知”为“闻见小知”。然而,“见闻之知”、“合内外”、“启之之要”之功不可忽视,“见闻之知”对“德性所知”的形成有辅助作用。德性所知正是在克服见、闻的局限性,运用“心”这个思维器官,“大心体物”、“合内外于耳目之外”,获得道德层面的知。这只是懂得了“一天人、合内外”的道理,只属于大人的阶段。德性所知仍需“自明诚”,由懂得这种道理,“穷神知化”、“德盛仁熟”,最终实现诚明所知所追求的“天人合一”的完美境界。

四、张载“知论”的理论意义

张载将知划分为见闻之知、德性所知、诚明所知,对以后的理学家产生了重要影响。张载说:“不尊德性,则学问从而不道;不致广大,则精微无所立其诚;不极高明,则择乎中庸失时措之宜矣。”(《中正篇》)从此意义上讲,他开启了宋儒“尊德性”与“道问学”之辩的先河。程颐进一步把“见闻之知”与“德行之知”彻底区分开来。“闻见之知,非德性之知。物交物则知之,非内也,今之所谓博物多能者是也。德性之知,不假闻见。”(《二程集・伊川先生语十一》)张载说:“德性所知,不萌于闻见。”(《大心篇》)但同时他又说:“耳目虽为性累,然合内外之德,知其为启之之要也。”(《大心篇》)而程颐改“萌”字为“假”字,如果把“假”字理解为“凭借、依据”的意思,那么程颐是说“德性之知”自始至终都与“闻见之知”无关。可见,张载虽然认为德性所知不始于见闻,但张载并未否定见闻之知对德性所知的“启之之要”之功。因此,此后的朱、陆之争,王阳明的“致良知”学说,都与此问题息息相关。

参考文献:

[1]章锡琛。张载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8.

[2]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3]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

[4]王孝鱼。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

[5]朱建民。张载思想研究[M].台北:文津出版社,1989.

关于见闻的作文2

The benefits of charitable activities reflected in many aspects. For business, in the traditional way of advertising is not effective in the past, charitable donations can be used as a way to attract favorable attention, but also acts as the business of doing good will of the public that can greatly enhance the public”s trust in a brand. Of the people, the charity can improve people”s standard of living, but also be able to form a friendly social atmosphere. All in all, charity activities, embodies the human-to-human Languages of the spirit of love, friendship, humanity is the concentrated expression of good feelings, to improve people”s moral quality and maintain social harmony and stability have significant meaning

I really think a person living on the earth should do something helpful and useful to others. Why? The reason is obvious. Because nobody can foresee tomorrow, if you do not give your hand to others today, maybe tomorrow when you are in trouble, similarly, nobody will help you out. However, vice versa. Therefore, if you are able to help others in trouble, please do not hesitate, just do it! With charity from everyone of us, the world can be brighter and more beautiful.

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上面这2篇关于见闻的作文就是山草香为您整理的关于见闻的作文范文模板,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764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