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保护论文范例实用5篇
【导言】此例“森林保护论文范例实用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森林保护论文1
(一)低碳经济概念的提出与国内学者的来料加工研究
2008年,张坤民教授等人主编出版了论文集《低碳经济论》,并请国家环境保护部周生贤部长为该书作序。序言写到:“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大进步。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转变。”这段文字给出了低碳经济的简明定义。国内其他论述低碳经济的文献定义与此大同小异,或者直接引用这一定义。庄贵阳博士认为,低碳经济将引领世界经济发展方向。鲍健强教授根据碳利用方式差异把人类社会发展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农业社会是基于碳水化合物利用基础之上的低碳经济,工业社会是基于碳氢化合物使用基础上的高碳经济,未来社会是基于化石能源高效清洁利用和开发可再生能源基础之上的低碳经济。这些论著对低碳经济的定位很高,说它是一种新经济形态,是一种新经济发展方式,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等等。截至2012年底,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收录的标题含“低碳经济”一词的文章有7148篇;国家图书馆收藏的书名含“低碳经济”一词的著作和博士硕士论文有502部。这个概念在中国的流传广度恐怕远远超过了英国,现在已经形成了一套话语体系。
(二)对新经济形态的来料加工式研究浪潮
如果把近代到20世纪中期的世界经济视为一种形态,那么此后的世界经济的确呈现一种新的形态。国内外学者从多种视角分析描述新经济形态,并用不同的概念加以表达和标识。诸如知识经济、网络经济、信息经济、生物经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等概念,先后在国外提出,一度都被说成是新经济形态。这些概念提出后不久就被引进国内,展开来料加工式研究:首先对国外特别是欧美国家出现的新概念进行介绍、解读和诠释,然后根据国内需要进行加工改造,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但是往往缺乏原创性的话语体系。图1反映了1996—2012年国内知识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文献数量变化(根据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期刊中标题分别含三个概念的文章数量制作)。三种文献数量变化呈现一定的周期性:知识经济文章1996年为1篇,1999年达到5731篇,以后逐步减少;循环经济文章2000年为6篇,2006年达到2664篇,以后逐步减少;低碳经济文章2007年为10篇,2010年达到2888篇,2012年已经减少为1361篇。网络经济、信息经济、生态经济等文献数量变化也有这种周期性。上述概念从不同侧面反映了现代和未来经济的某些特征,把各个概念所揭示的特征综合起来,可以形成相对完整的认识。但是随着国内外出现的新经济形态名词增多,它们表达的新意呈递减倾向。本文不研究知识经济、循环经济概念,仅就低碳经济话语体系而言,它究竟是否能够反映一种新经济形态?未来经济是否具有低碳特征?按照发展低碳经济的思路来应对气候变化是否可行?这些问题看来还需要深入研究。
二、地球系统碳循环平衡机制中源与汇的逆向变化
判断一个概念和学术话语体系是否科学,不是看它有多少论著,是否被官方文件采纳;关键看它是否正确反映了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是否科学揭示了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和未来趋势。为了说明低碳经济的话语纠结和行动偏向,需要分析地球系统碳循环机制的变化。
(一)自然碳源和碳汇的动态平衡
碳是地球上存量较大的一种化学元素,全球碳总量大约为万亿吨,以二氧化碳、碳酸钙、碳水化合物、碳氢化合物等多种物质形态分布于海洋、土壤、陆地生物圈和大气层。不同圈层中的碳处于循环变化之中,主要有三条循环链:(1)在海洋和大气层之间,主要通过海水对二氧化碳的溶解和海洋生物活动等过程吸收大气中的碳,同时又通过相反的作用加以排放;(2)在陆地生物圈和大气层之间,主要通过各种生物活动特别是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把碳固定和保存下来,当这些生物死亡和腐烂时,体内的碳部分留于土壤,部分释放到大气中;(3)在海洋和陆地之间,主要通过大气和水的运动发生碳循环。地球系统碳循环中的排放和吸收分别称为碳源和碳汇,当没有人类活动干预时,二者基本上处于动态平衡中。在正常年份,海洋和陆地每年对大气层的碳排放量和吸收量在1600亿吨左右,见表1。如果发生大规模火山爆发等剧烈活动,年度排放量也可能超过吸收量,但是在长期内会趋于均衡,这是一种客观规律。
(二)人口与碳源的增长
自从地球上有人类以来,人的活动就形成一种碳源。因此,地球系统的碳源可以分为自然碳源和人口碳源:自然碳源是海洋和陆地自然界的碳排放,人口碳源则是人类社会对碳的需求和利用所形成的碳排放。后者主要由四个层面构成:(1)人作为一种生物或动物的躯体含有一定量的碳,并通过各种生理活动形成碳排放;(2)生产粮食、蔬菜、水果等各种经济作物形成碳排放;(3)利用煤炭和石油等化石能源形成碳排放;(4)制造各种含碳材料和设备用品形成碳排放。其中前两个层面的碳源有相应的碳汇构成循环链,是地球上出现人类以后碳循环的组成部分;后两个层面到目前为止基本上属于单向排放,没有对应的碳汇,或者碳汇很低,远远不足以保持平衡。随着地球上人口数量不断增长和人均碳排放水平逐步上升,人口碳源不断增长。近20年来,除了德国、英国、法国等少数发达国家人口碳源有所下降之外,多数国家以及由此构成的世界人口碳源总量的增长态势没有改变。1990—2011年,全世界人口由53亿人增加到70亿人以上,增长了%;二氧化碳年排放量由227亿吨增加到340亿吨,增长%。虽然不同国家人口数量和人均排放水平对碳源的贡献大小有差异,但是全世界人口增长是推动碳源增长的主要因素。
(三)人类活动引起的碳汇下降
碳汇是指陆地生物圈和海洋对大气层中碳的吸收或清除。其中陆地生物圈的碳汇主要由森林、草原、湿地和各种农作物的碳吸收能力构成。据估计,全世界绿色植物(包括陆地植被和海洋植物)每年光合作用将750亿吨碳转化为糖类化合物。由于人类活动的多种影响,特别是对陆地生物圈的干预,碳汇呈现下降趋势,主要表现为:(1)世界森林面积减少,质量下降;(2)草原退化,湿地减少,局部土地荒漠化,基本丧失碳吸收能力;(3)部分国家和地区耕作方式不当,导致农业碳排放大于吸收;(4)越来越多的地面建设公路、铁路和各种建筑物而硬化,完全丧失碳吸收能力。以森林为例,8000年前地球上森林面积大约为6220万平方公里,由于人口增加对食物和各种生活设施、用品产生无止境的需要,到处毁林开荒,筑路造屋,加之自然因素的影响,现存森林面积仅剩3336万平方公里,减少了%。1990—2000年,地球森林平均每年消失%,2000—2005年平均每年消失%。据测量,每年每平方公里森林净吸收碳量为270—1125吨,同8000年前相比,现在地球系统因森林减少而丧失的碳汇为每年亿吨至亿吨。加上草原退化和湿地减少等方面的损失,碳汇下降比碳源增加对全球碳循环失衡的影响更为严重。
(四)人口碳源和碳汇逆向变化是导致大气层碳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
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人口碳源和碳汇可以发生相同和不同方向的变化,包括二者同时增加、同时减少、一个增加另一个减少等。二者增减方向相反的变化称为逆向变化。如上所述,自近代以来人口碳源和碳汇发生显著逆向变化,即在人口碳源增加的同时碳汇减少。这意味着地球系统的碳循环平衡机制受损,由此引起大气层碳含量增加。据计算,1850—1990年,人类活动累计向大气层排放了3360亿吨碳,其中化石燃料的燃烧排放了2120亿吨,改变土地利用方式排放了1240亿吨;这些碳之中有1070亿吨被海洋吸收,850亿吨被陆地生态系统吸收,剩余1440亿吨存留于大气中,占目前大气层碳总量的%。众所周知,地球上的煤炭和石油等化石能源是原始生物特别是原始森林在地壳运动中通过漫长的地质作用而形成的。它们的碳最初来自生物从大气层和土壤中吸收的碳。
人类自近代工业化以来通过大规模开采使用煤炭和石油等化石能源,将原来生物从大气中缓慢吸收并固定下来的碳迅速释放到大气中去。假如这种释放的速度得到适当控制,大部分能够为植被再吸收,少部分由人类通过碳捕捉加以回收,总体循环是不会失去平衡的。现在的问题是,人口碳源和碳汇逆向变化打破了地球系统碳循环的平衡。既然如此,那么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从减源增汇(指减少碳源和增加碳汇,下同)两个方向作出努力,修复碳循环平衡机制,并维护它的健康运行。毫无疑问,提高化石能源利用效率,全面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对修复碳循环平衡机制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从降低或减少碳源、提高或增加碳汇的关系来看,低碳经济的话语体系和行动方案中存在一些令人困惑的问题。
三、低碳经济的话语纠结
所谓低碳经济的话语纠结,是指以低碳经济概念为核心的话语体系存在一些疑难问题,同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等概念内涵相互缠绕,没有科学表达地球系统碳循环平衡规律,也未必正确反映未来经济的本质特征。
(一)低碳经济概念存在内涵局限
1.低碳经济术语存在信息容量局限和表达缺陷。从词义看,高碳和低碳分别反映某种系统中碳数量高低不同的两种情况。由于二者变化方向相反,在内涵和逻辑上一个不能包含另一个,即不能说高碳包含低碳或低碳包含高碳。这是浅显的道理。在低碳经济文献中,高碳和低碳术语主要是对碳源而言,如果把碳源达到一定水平称为高碳,那么碳源降低到一定水平就是低碳。对碳汇而言,高碳和低碳的术语表达也应当和碳吸收水平保持一致。以森林碳汇为例,森林越多,生长越快,吸收的碳就越多,就其固碳水平来说应当称为高碳;相反,森林越少,生长越慢,吸收的碳就越少,就其固碳水平来说应当称为低碳。应对气候变化要求在减少碳源的同时增加碳汇,这两种信息和要求严格来说是低碳术语不能同时表达的。
如果硬性规定低碳术语同时表达减少碳源和增加碳汇两方面信息,很容易引起误解。例如,某些建筑物以木材部分取代钢材和水泥,说是体现了先进的低碳理念,被称为低碳建筑。其实,木材的主要化学成分就是碳,比钢材和水泥的碳含量高得多,从这个意义上讲,大量使用木材的建筑应该说是高碳建筑,正如碳含量较高的钢材被称为高碳钢一样。虽然少使用钢材和水泥可以间接减少碳基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但是使用木材需要砍树,相应减少碳汇,这不利于清除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低碳一词表达了碳量定向变化的信息,可以用来限定范围较小的某些经济活动,如低碳技术、低碳产业,都可以理解;但是经济活动中存在方向相反的碳量变化,用低碳一词来限定复杂的经济形态是不科学的。
2.低碳经济概念没有揭示碳源碳汇的逆向变化和动态平衡规律,对相关经济特征的认识主要限于碳源方面。国内外关于碳源和碳汇关系的研究相当多;有些论述低碳经济的文章也提到碳汇,但是同对碳源的分析相比显得无足轻重。前面引述的一些定义和其他能够看到的定义,都是从碳源方面概括低碳经济特征。所谓“三低”,即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被视为低碳经济的基本特征,就是从碳源方面强调节能减排。这方面固然十分重要,但是毕竟还不能全面反映引起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当然,任何定义所能揭示的概念内涵总是有限的,不要求一个定义反映所有内涵。人们的认识可以发展,一个科学概念的内涵也留有扩充空间。低碳经济概念存在内涵过窄和定向表达的限制,要么只反映碳源方面的特征和要求,要么以反映碳源特征为主,不能充分包含碳汇方面的内涵。如果要揭示碳源和碳汇的逆向变化,在概念内涵中把提高碳汇放在和降低碳源同样重要的地位,则不能强调和突出“低碳”特征,严格地说不应称为“低碳”。
3.根据碳元素高低或碳能源利用方式变化给经济形态命名的方法不科学。当出现一种新经济形态或提出一种新经济形态构想时,需要用科学的方法来命名。给经济形态命名有多种方法:根据主导产业命名可称工业经济、农业经济(现在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也指部门经济),根据资源配置方式命名可称计划经济、市场经济,根据某种发挥决定性作用的生产要素命名可称知识经济、信息经济,根据资源利用方式命名可称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等等。这些命名所形成的概念能够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经济活动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趋势。低碳经济是根据人类活动特定领域碳元素的增减或碳能源利用方式的变化给经济形态命名,这种方法存在很大局限。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化学元素起码有几十种,具体资源种类更是成千上万。尽管碳作为一种经济资源非常重要,但毕竟不是唯一重要的资源,也不是唯一重要的化学元素。对生命和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来说,氢、氧等元素和碳同样重要。淡水资源不足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在一些地方比碳排放问题更加紧迫。如果看到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节约用水非常重要,提出创建低氧经济或低氢经济,那是不能接受的。根据一种化学元素或一种具体资源利用方式的变化来给经济形态命名的方法显然不科学,难以准确揭示现实经济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趋势。坦率地说,低碳经济概念是一些西方学者带有片面性思维的产物,无论它在一定时期内流传多广,其内涵缺陷注定不适合成为一个科学概念。
(二)低碳经济构想没有描绘出一种新经济形态
低碳经济文献所提出的基本观点和主张在20世纪中后期的相关文献中就已经形成。例如,早在1972年,巴巴拉•沃德、雷内•杜博斯等人就组织国际上几十位专家编写了《只有一个地球》一书,科学而又充满激情地分析了当时世界面临的能源危机和气候变化问题。书中写到:“只有在全球范围内的真诚合作和联合行动,才能使人类避免受到地球上气候发生意外的灾难性变化时所带来的危害。”1981年,布朗出版了《建设一个持续发展的社会》一书,阐述了能源利用方式转型的认识和主张。1987年,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编著出版了《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其中第七章“能源:环境与发展的抉择”、第八章“工业:高产低耗”,深刻分析了世界能源和气候变化问题,提出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排放、开发可再生能源等方面的措施。后来许多文献对这些问题做了更加充分的研究。英国能源白皮书在分析本国面临的各种挑战基础上提出创建低碳经济,不能说毫无新意;但它主要是吸收国际上已经取得的认识成果,应用常见的分析方法来研究本国发展战略和政策,谈不上描绘什么具有世界意义的新经济形态。
同英国能源白皮书相比,国内学者对低碳经济的探索领域有所拓展,并且带有明显的中国特色,但是仍不足以支撑一种新经济形态。不论是潘家华先生所讲的碳生产力水平,还是鲍健强教授提出的三个阶段划分以及其他学者的论述,看来都未能展示一种完整的新经济形态体系。国内低碳经济论著的很多内容是从近些年研究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的论著中移植过来的。例如,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撰写的《2006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第四章专门研究发展循环经济问题,在分析循环经济内涵时写到:“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循环利用为特征的经济形态,与目前‘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产出’的现行形态比较,循环经济具有‘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产出’的特点,即所谓的‘三低一高’。”“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代表着一种新的发展模式”。这同前面引述的低碳经济定义中的特征概括几乎完全一样。有些分析低碳经济的文章认为,低碳经济就是循环经济,只不过强调的重点和概念表述不同。从原始社会以来,碳就是各种经济形态的基础性资源,其利用方式的改进可以促使原有经济形态的发展和完善,但是难以产生新经济形态。
(三)发展低碳经济思路不足以应对各种环境问题
当今世界的环境问题除了全球变暖之外,还有臭氧层破坏、酸雨、淡水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荒漠化等等,这些问题需要统筹解决。未来经济及其发展方式必须统筹兼顾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应当蕴含综合解决各种环境问题的方法手段,至少提供这种思路。低碳经济思路强调减少化石燃料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这必须同别的环境问题结合起来综合采取多种方法加以解决。虽然一些研究低碳经济的文章考虑到气候变化以外的环境问题,但是所提出的应对措施大多是应用或引用研究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的成果,而不是研究低碳经济产生的独立见解,没有提供综合解决各种环境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循环经济实行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这对各种环境问题都是适用的。它强调资源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因此要求在实践中从过去的一次性利用资源转向循环利用资源,从单一利用资源转向综合利用资源,从主要依靠煤炭石油等一次性能源转向主要依靠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可以说,循环经济包含一种新的资源利用方式。国内外提出的发展低碳经济的方案没有超出我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和有关法律文件及规划所涵盖的范围。低碳思路明显偏窄,远远不足以应对各种环境问题,即使应对气候变化也是不够的。实际上,只有通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才能最终实现碳排放和吸收的循环平衡。
(四)未来经济未必具有低碳特征
判断未来经济是否具有低碳特征,应当在明确界定低碳内涵的前提下,全面分析未来经济对碳资源的利用规模、方式和趋势,而不应单纯从碳基能源变化来下结论。可以肯定,未来经济将不像现在这样依赖煤炭和石油等碳基能源,但是由此判断未来经济具有低碳特征,看来还缺乏说服力。
1.世界能源正在向清洁化和再生化方向发展,逐步转型,低碳概念不足以反映这种转型。清洁化就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可再生能源比例,减少排放和污染;再生化就是全面开发利用各种可再生能源,替代煤炭石油等一次性能源。清洁化和再生化将引起能源总消耗中碳基能源比例的下降,低碳或无碳能源比例上升,能源利用效率提高,排放和污染减少,这种变化在低碳经济文献中被称为低碳化。应该说,清洁化和再生化正确反映了未来能源利用发展趋势;低碳化从相关解释看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够准确。未来将实现从碳能源为主向氢能源(包括源于氢能的太阳能和源于太阳能的风能、水能)为主转变,可再生能源最终将替代一次性能源。这一变化不只是从高碳到低碳的数量递减,而且是能源形态和利用方式的转型。
全世界已探明的煤炭和石油可采储量按照目前的消耗速度,煤炭还可以用200年左右,石油还可以用50年左右。如果不加快能源转型,无论怎样减少消耗,这些化石能源早晚会耗竭。因此,实现能源转型是必由之路,也是从源头解决二氧化碳排放问题的根本办法。促进这种转型和替代的首要动力是碳基能源按照现在的一次性消耗速度在不久的将来会耗竭,必须全面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来加以替代;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以应对气候变化是促进这种转型和替代的次要动力,即使通过增加二氧化碳吸收量达到同排放量的平衡,前一个动力也将最终导致能源转型。退一步说,就算能源利用具有低碳化趋势,但是世界经济通过农业和其他生物方法利用碳资源呈明显增长态势,现在断言未来经济总体上具有低碳特征还为时过早。
2.农业碳利用呈增长态势。人类维持生存和发展,需要各种含碳农产品,因此必须采用各种生物方法来利用碳资源。事实上,通过农业生产各种含碳农产品,是更基本、更古老、更重要的碳利用方式。由于世界人口不断增长,人均消费水平逐步提高,农业技术日益进步,主要农产品产量呈明显增长态势。除非地球上人口大量减少,否则不存在含碳农产品利用的减少。例如,1960—2009年世界谷物产量由亿吨增加到亿吨。由于各种农产品及其秸秆都有一定的碳含量,平均碳含量在50%左右,因此农产品可以称为含碳产品。图2反映了1960—2009年世界谷物碳产量增长态势(按每吨谷物含碳吨计算)。谷物碳产量增长有一定的代表性,可以说明世界农业碳利用的增长态势。广义农业不仅生产各种含碳食品,而且提供含碳量很高的棉花、木材和部分生物能源(酒精等)。目前各种农产品和植物秸秆的年产碳总量超过煤炭和石油产量,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前者增长量将大于后者减少量。单纯从煤炭石油产量和消耗变化来概括未来经济的低碳特征,未免有以偏概全之嫌。
3.碳材料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由于碳元素的独特性质,它不仅是地球上生物的基本元素之一,也不仅是过去、现在和未来一个时期的主要能源,而且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永恒的重要材料。纯碳能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存在,可以是坚硬的钻石,也可以是柔软的纤维。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被授予英国两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发明了二维碳分子材料。这是人类已知的最薄材料,可以只有一个原子的厚度,被称为二维材料,将为物理学和材料学带来许多新发现,甚至引起电子工业革命。未来社会在碳基能源减少的同时将出现碳基材料增加。美国制造的波音787客机机体材料60%左右为碳纤维材料,使得机体重量大大下降,强度提高。未来碳基材料应用将非常广泛。综合分析未来各个领域碳利用量的变化,整个经济中的碳资源利用量不是减少,而是增加。如果据此判断未来经济具有高碳特征,未必准确;从碳基能源减少判断未来经济具有低碳特征,也未必准确。换句话说,单纯根据碳资源消费量及其利用方式变化来判断未来经济特征,结论未必可靠。
(五)未来经济的碳循环动态平衡
如前所述,人类活动引起地球温室效应增强和气候变化的问题症结在于碳排放和吸收失衡,排放量超过了吸收量。在现代和未来经济发展中除了要想方设法减少碳排放之外,还应从四个方面做出更大努力:一是加强森林保护和营造,增加碳吸收;二是调整和优化农业种养殖结构,改进生产技术,力求实现农业碳平衡,在此基础上根据整个经济活动碳平衡需要创造一定的净吸收能力;三是加快二氧化碳捕捉和碳回收再利用技术的开发应用;四是加紧研究人工光合作用技术,力争早日取得突破。一些发达国家的二氧化碳捕捉技术日益成熟,正在推广应用,我国在这方面也不落后。如果这项技术不断创新改进并得到广泛应用,那就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碳吸收问题。总之,人类应当有智慧、有能力通过减源增汇,在未来经济中实现碳循环动态平衡。
四、低碳经济的行动尴尬
从2003年英国政府发表创建低碳经济的能源白皮书算起,到现在整整10年了。一些西方国家的行动方案存在明显偏向,在实施中出现尴尬局面。这是值得反思的。
(一)一些西方国家片面强调减少碳源,相关行动方案遭到国际社会反对和抵制
鉴于近代以来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为减缓温室效应,必须在一定时期内通过减源增汇实现净吸收,直到源和汇在适当水平上达到平衡,最终保持稳定。应该说,目前地球碳循环失衡程度并不大,变化也比较缓慢,只要各国加强分工合作,从减源增汇两个方向不断努力,修复碳循环平衡是完全可能的。如果只减少碳源,碳汇继续下降,或者二者发生任何导致长期净吸收为负值的变化,则不能恢复平衡。这是人类应当力求避免出现的后果。《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等文件反映了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共识,都有减源增汇两方面的内容。但是这些文件往往是各种意见妥协的产物,未能明确提出修复地球系统碳循环平衡机制的目标,也未能根据各国不同情况提出有差别的行动方案。值得指出的是,英国提出的低碳经济方案中的重减源轻增汇倾向尤为明显。2003年英国政府的能源白皮书提出的减排目标是,在2050年之前将英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从当时水平上减少60%,在2020年之前取得切实进展;没有增汇目标。
美国、日本等国家的相关方案也是强调减少碳源,不提或少提增加碳汇。英国等国家能源短缺问题突出,开发新能源和减少碳排放问题相当紧迫,潜力较大,也有技术优势;在增加碳汇方面则无潜力和优势可言。所以,这些国家强调减少碳源甚于增加碳汇。但是各国国情差异很大,要求各国都按照英国提出的创建低碳经济的思路和模式来减少碳源,难免遇到种种困难,实际上不太可行;即使在西方发达国家之间,认识和行动上也有很大分歧。国际上一些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案在行动中步履维艰,同方案对目标方向定位的局限性是分不开的。2009—2012年先后在哥本哈根、坎昆、德班和多哈召开四次世界气候大会,发达国家总是片面强调减少碳源,轻视乃至忽视增加碳汇,致使各国在一些关键问题上争论不休,难以协调行动。撇开某些发达国家的自私心态不说,从行动方案上看,减排思路过于狭窄,主要体现了发达国家的利益和技术优势,没有合理反映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和努力方向。
2008年,欧盟单方面立法宣布将国际航空纳入碳排放交易体系,遭到中国、美国、日本等国家的20多家航空公司的反对;欧盟不顾国际社会的反对,于2012年1月1日正式将国际航空纳入碳排放交易体系,规定其可对所有进出欧盟国家机场的航班征收碳排放税;2012年2月22日,国际民航组织包括中国、美国、俄罗斯和印度等国家在内的23个国家签署《莫斯科会议联合宣言》,共同反对和抵制欧盟的做法;2012年11月12日,欧盟被迫暂停上述做法。英国倡导发展低碳经济,但是多年来本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并没有大幅度减少,还把1200万吨垃圾运往亚洲国家填埋。如果广大发展中国家按照所谓创建低碳经济的思路来减排,路子可能越走越窄,无法实现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双赢。
(二)低碳经济产业的畸形结构:农业的缺失和跌落
在世界经济中,碳利用的最大产业是农业或第一产业,而不是第二和第三产业。如前所述,世界农业发展呈现高碳趋势,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农业碳产量不断增长(见图2);二是农业碳吸收水平逐步提高,向净碳汇产业方向发展。表2反映了2007年全世界主要农产品及其秸秆年产量和碳含量。当年全世界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一次性能源总产量为106.68亿吨,小于农业生产中的生物物质碳含量。如果在农产品中加进木材和饲养动物、家禽的碳含量,碳产出总量会更大。讲如何通过发展农业来增加碳汇。美国和日本等国家的有关研究报告和方案或者不提农业增汇,或者对农业增汇的定位较低。这些国家在考虑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时往往忽略或小视农业,因而忽略农业比重较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增汇潜力。在英国等倡导发展低碳经济的国家产业结构中,农业所占比例极低,2010年英国农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不到一个百分点,而且也没有什么发展潜力。这实际上是一种畸形产业结构,难以想像由此能够形成一种新经济形态。中国一贯重视发展大农业(包括林业),其战略定位和贡献成就远远超过英国等国家,对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也不限于应对气候变化。
十多年来,中国高度重视植树造林,退耕还林,1995—2011年中国森林覆盖率从%提高到%,净增森林面积万平方公里,现在每年可多吸收二氧化碳约亿吨,相当于目前每年全国排放总量的30%。与此同期,中国二氧化碳年排放量由亿吨增加到约80亿吨,净增亿吨,扣除因森林面积增加所增吸的二氧化碳数量,2011年比1995年净增亿吨。这意味着,中国目前的二氧化碳净排放总量约为亿吨,大体与美国的排放总量相当,并没有西方国家渲染的那么多。美国和英国等发达国家的森林覆盖率相对较高,最近数十年来没有增加,因此净吸收能力没有提高。英国高调要求减排,但是2000—2010年10年累计净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只有几千万吨,大大少于中国森林面积增加所多吸收的数量。但是这些国家在每次世界气候大会上总是抓住中国不放,甚至围攻中国,只看中国碳源增长,不看中国碳汇增长和人均排放水平大大低于发达国家,要求中国与发达国家一起承担相同的减排义务。国内一些地方也顺着西方国家的思路高调谈论减排,轻视大农业的增汇作用,急于降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以体现所谓产业结构高级化,这种脱离国情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是作茧自缚。
农业在低碳经济产业结构中的缺失或跌落,不能不说是低碳经济的一种行动尴尬。诚然,农业中的种养殖业也要减少碳排放,但是种养殖业并非只排放温室气体,它也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只要种养殖品种结构合理,耕作方式得当,就能够实现净吸收。采用科学方法进行耕作,农田土壤可以起到固碳作用;农产品生产吸收二氧化碳,这些产品消费又排放二氧化碳,生产中的碳汇和消费中的碳源基本上能够平衡;农业总体上究竟是碳源还是碳汇,关键看农作物秸秆和一些残留物如何利用。如果对秸秆简单做燃烧处理或遗弃,可能造成净排放;但是如果实行综合利用,则可能形成净吸收。例如,目前我国农村户用沼气池大约有3500万座,各类农业废弃物处理沼气工程万处,每年生产沼气约122亿立方米,沼肥亿吨,相当于替代1850万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500多万吨。农作物秸秆、皮渣和人畜排泄物通过沼气池转化为清洁能源和肥料,可以实现农业发展对二氧化碳的净吸收。有人运用中国1990年的数据计算,当年农业碳排放为亿吨,碳吸收为亿吨,净吸收为亿吨。这说明中国农业总体上属于碳汇产业。从碳汇视角看,农业发展是呈现高碳趋势,而不是低碳趋势。
(三)减源增汇任务优化组合:摆脱尴尬的出路
各国国情不同,减源增汇两方面的潜力有差异。有些国家减少碳源潜力较大,增加碳汇潜力较小;有些国家增加碳汇潜力较大,减少碳源潜力较小;有些国家两方面的潜力都很大。在这种情况下,不宜按照单一减排思路来制定目标和分担义务。国际社会可以通过协商,制定包含减少碳源和增加碳汇两方面内容的组合式目标体系,各国分别选择适当的目标组合为修复碳循环平衡机制承担义务。例如,加拿大、巴西等国碳汇规模大,碳源规模相对较小,目标组合是维护和保持碳汇规模,同时控制碳源使之不显著扩大;日本、德国、英国、法国等国碳源规模较大,碳汇规模及其潜力较小,主要努力方向是减少碳源;中国、美国等国减少碳源和增加碳汇都有较大潜力,相对来说,中国增加碳汇和美国减少碳源的潜力更大。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5篇森林保护论文范例就是山草香小编为您分享的森林保护的范文模板,感谢您的查阅。
森林保护论文2
关键词森林;调查规划;设计技术
从目前的形式来看,森林资源规划非常重要,需要许多研究人员致力于森林的研究中去,并为中国的生态资源做出贡献。我国现在对于森林资源的利用与其他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对于林区的调研工作进行的不够。这与目前我国相关的林业资源调研的技术有着直接关系。许多调研人员所采用的技术还是较为老旧的,这也就直接导致了得到的数据不够准确并且也不能及时地将更新的数据反应给相关的林业设计和管理人员。并且,结合科技的发展及时地将新科技用于森林调研便能够更有效率并且准确地将林业资源的相关数据反应给负责制定林业规划的人员。
1森林调查规划设计的瓶颈
森林调查规划设计的技术不够成熟。在进行森林调查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其相关技术不够成熟,是使得我国整体森林资源得不到妥善的管理的关键因素之一。因为对林业的研究包括先进的科学程序和创新方法。由于大范围的森林环境还包含大量自然资源,因此我们的目标是快速,准确地得到相关信息。负责调研的人员利用好相关技术便可以防止遗漏和错误。因此,有必要依靠先进的技术和手段进行科学研究,这些先进的技术与老旧的调研方法相比,效率更高,准确率更高。我国目前已经有一些较为成熟的森林勘探技术,并且新型的森林勘探技术也在不断的普及当中。例如,计算机,GPS定位器和其他先进设备可以有效提高调查活动的效率。我国政府应更加重视森林调查规划设计的技术更新,并及时将新技术引入森林研究规划设计。
民众以及政府关注度不足。森林以其庞大的人工林而闻名,为我国带来了大量的优质木材,有效地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森林资源在维护中国生态系统的稳定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许多地区的环境保护进行的非常糟糕,首先在检查森林资源时,从民众以及调研者角度出发,民众应该提高对于森林保护的意识,而调研者则应严格遵守调查顺序。每个人都应该对森林管理工作有正确的认识,不仅要在思想上重视工作,而且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好森林探索工作。而对于政府来说,管理者必须首先制定与森林有关的适当计划和一套管理系统。并且要引导民众增加对于森林调查以及森林保护的关注度,尽可能的减少附近居民对于森林资源的破坏。
缺少专业人才。森林资源研究林区的规划和设计是一个巨大的项目。要完成规划和设计森林资源的任务,必须对森林生态系统有深刻的了解,并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掌握造林和保护森林免受人员发展方面森林专业知识各个方面的影响。在这方面,可以完成森林研究规划和设计的人数非常少,而且由于森林地区地理位置偏远且气候条件恶劣,许多研究人才不愿来这里参与环境保护建设。中国对森林研究的计划和规划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某些发达国家,科研人员的薪资水平绿色建筑领域非常可观,因此相关专业的研究人员较多。但由于中国缺乏关注,政府对相关行业的投资基金不足,国内专家无法行使职权,同时也无法吸引外国专家,这导致了在中国缺乏专家。因此,森林资源的勘探和规划不够顺利或不够理想。
2森林资源调查规划设计中常用新技术分析
技术的应用分析。目前,我国的森林资源调查规划设计中常用新技术已经开始逐步普及到森林资源调查者的调研中去,而其中最为常用的技术便是GPS技术。GPS是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用于地理,光学,电力,机械工程,信息技术和其他学科的研究。并且。近年来,随着卫星等空间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收集和处理的水平不断提高。而在工作人员对于森林资源进行调研时,GPS技术可以较为准确地将一些林地的地理位置信息记录下来,可以有效地提高数据的准确性。此外,将GPS与自动坐标采样,定位和对勘测路径进行微调相结合也可以明显提高森林规划勘测的效率和准确性。目前,大部分调研人员都会在进行森林资源的调查时使用先进的笔记本电脑Etrex手持便携式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与GPS技术相结合,从而实现定位功能和森林边界面积的计算,并且还可以使森林资源的利用更加准确并实现目标的动态监控。
卫片技术的应用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模仿苏联进行森林资源研究,多数采用航拍照片继续将道路划分为小类森林,这种方法已经应用了近40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一种新的调查技术,即卫星摄影技术,已被广泛用于森林资源调查。该技术充分利用了空间遥感技术。这项技术的采用,在解决森林与小班区划分的关键问题以及对当地空间的适应性问题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卫星胶片TM是一种卫星胶片技术,是伪彩色合成,多车道组合,这些都是表面,植被,土壤,水分和其他复杂反射的结果。TM卫片技术色彩丰富,每个音调水平确保斑点清晰分离。为了改善卫片技术的应用效果,调查小组必须进行良好的目视解译,以便更好地发挥TM卫片技术的作用。
影像技术的应用分析。Spot-5由法国国家太空研究所构思和设计。来自该技术的遥感数据更适合于大规模的森林资源调查,可以减少野外工作并提高运营效率。使用SPOT-5成像技术进行森林研究,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工作,包括:图像预处理,正射影像校正处理、图像融合处理和图像处理。SPOT-5图像的视觉解释,包括建立解译标志、目视判读及小班勾画和小班属性信息的填写;野外核实建立,包括:野外实测和样区野外核实与补测等。目前,许多研究论文结合Spot5高分辨率卫星图像完成森林分配划分和资源调查,在非商业性森林和商品林的类型,森林资源区域以及森林资金的空间分布和规模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森林调查规划设计的注意事项
加大宣传力度。在推进森林勘测的计划和设计时,工作人员需要自己感染他人,并就计划和设计森林勘测的重要性教育公众。因此,森林勘测和推广人员的规划设计应从一开始就积极完善森林研究的规划设计,与公众进行更好的沟通,使人们了解森林研究的规划设计,重视森林研究的规划设计,了解森林的研究和规划所能带来的环境效益以及经济效益。此外,我们需要改善森林调查规划的范围。我们可以在规划,设计和扩展森林调查方面积极积累经验,以寻找更好的工作方法。
高薪引进国内外的研究人才。在研究森林资源方面存在许多潜在风险,由于这些风险,没有足够的政策和设备来确保人员的人身安全,这将使许多工人无法工作,并带动了许多工作爱好者。潜在的危害是工作所必需的,因此必须为员工提供足够的安全性,以利于他们调查森林资源。并且给予其优厚的薪资待遇,有了足够的资金,森林管理可以吸引更多的专业人员加入薪水更高的行列,并可以购买大型的专业设备来更好地保护森林资源。
4结语
林业不仅是绿色建筑的主要内容,还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产业和社会保障。在规划和开发森林管理时,我们需要考虑许多因素,并使用各种新技术。调查森林资源,建立可靠的保护体系,国家资助专家的参与,并提高人们对森林保护的认识。
参考文献:
[1]亢新刚。森林资源经营管理[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森林保护论文3
“植物免疫学”是北京林业大学森林保护专业新开设的专业选修课,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理论知识与应用结合紧密。结合选课学生的特点以及“植物免疫学”课程内容和发展的特点,经过2年的教学实践,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及考核体系等进行改革和探索,形成了基础知识、前沿进展与实践应用技术互为补充的课程内容体系,并引入了翻转课堂、微课教学、案例教学、文献阅读研讨教学、参与式实验教学等教学模式,构建了从课堂、课下、实验、研讨以及考试等多方面的考核体系,以期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关键词:
植物免疫学;森林保护;教学改革
森林保护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林业有害生物监测、检疫和防控的科研、教学、科技开发与推广、行政管理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森林保护专业在1998年曾被取消归入到林学专业,但由于我国林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有害生物灾害,教育部于2012年又重新设立森林保护专业。2014年,我国也首次从国家层面作出了关于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实施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意见》,使森林保护工作迎来新的发展时期。同时,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森林保护逐渐向森林医学演变[1]。为此,北京林业大学修改了森林保护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增设了“植物免疫学”课程。该课程为北京林业大学森林保护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的专业选修课,学生通过“植物免疫学”课程的学习,可以系统地了解植物的抗病性,充分掌握其类型、机制、遗传规律、变异规律,发挥其在植物病害防治过程中应有的作用。笔者根据近2年的教学实践,针对“植物免疫学”课程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及考核体系等方面的改革方案,以期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一、“植物免疫学”课程的特点
植物免疫学是研究植物抗病性及其应用方法的学科,是在学习普通植物病理学知识的基础上对病原-寄主互作过程中寄主植物反应的进一步研究和分析。“植物免疫学”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在基础理论知识方面,“植物免疫学”课程主要介绍植物抗病性与病原物致病性的概念、类别、机制和遗传,以及植物与病原物的相互识别和两者互作的相关基因、信号的传递;在实践应用方面,“植物免疫学”课程主要介绍植物抗病性的一些研究方法,涉及植物抗病性的鉴定、抗病种质资源、抗病育种、抗病基因工程、病原物毒性监测以及持久抗病性等一系列内容。因此,“植物免疫学”课程是以植物抗病性为主线,通过阐述其基本理论知识和相关应用方法来展示、充实课程内容。它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应用内容,而且该课程内容繁杂、信息量大,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同时,植物免疫学还是一个正在快速发展的学科,不断涌现出新的理论、新的研究结果。
二、“植物免疫学”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教材内容陈旧,缺少合适的教材
目前,有关“植物免疫学”课程的教材仅有2009年由商鸿生主编的《植物免疫学》一书,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许多新的研究成果都未能在教材中充分体现,尤其缺少林木抗病性方面的相关内容。因此,在“植物免疫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更多地依靠自己收集的与课堂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素材进行授课,包括植物免疫学研究中发现的新理论和新现象,以及林木抗病机制及抗病育种等内容。而将这些知识补充到“植物免疫学”课程的教学中,弥补教材内容陈旧的问题是当务之急。
(二)理论教学课时多,实践教学课时少
“植物免疫学”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课程,主要讲述植物抗病性的基本原理、植物-病原物互作的分子基础及信号传导等理论知识,以及植物抗病性的鉴定、抗病育种、抗病基因工程、病原物毒性监测等一系列实验内容。而“植物免疫学”课程的实验课时仅4学时,导致授课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另外,缺乏实践支撑的教学活动,又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产生障碍。
(三)学生的知识储备不足,知识背景存在差异
“植物免疫学”课程是森林保护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它面向森林保护专业和梁希班(林学)的本科三年级学生开设。森林保护专业的学生有“植物病理学”课程的知识储备,而梁希班的学生没有。此外,大部分学生都不具有“分子生物学”“遗传学”课程的知识储备。针对这种情况,授课教师应适当调整“植物免疫学”课程的授课内容,为学生补充相应的背景知识,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植物免疫学的知识。
(四)课程考核方式单一,难以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
“植物免疫学”课程的考核采用期末考试与平时成绩相结合的考核模式,主要以传统单一的笔试为主。这种考核方式只能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很难考察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植物免疫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
基于“植物免疫学”课程本身的内容和发展特点,以及所面向的学生的实际情况,一方面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植物免疫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植物免疫学理论基础;另一方面还要结合当前植物免疫学学科快速发展的现状和林木抗病性的发展动态,及时补充植物免疫学学科的前沿知识和实际应用案例,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思路,提高学生对“植物免疫学”课程学习和研究的兴趣。另外,在“植物免疫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过程中,笔者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活动为内容,以参与为中介,以发展为目标”的现代教育教学观念[2],针对选课学生的特点,明确了教学目标,优化了教学内容,并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开展了教学活动。在授课过程中,笔者既强化学生对“植物免疫学”课程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促进基础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又与时俱进地及时反映当前“植物免疫学”课程的研究进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并建立全面的考核评价体系,提高“植物免疫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四、“植物免疫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一)明确课程教学目标
“植物免疫学”课程作为森林保护专业和梁希班学生的专业选修课,其教学目的和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了解植物免疫学的基本概念和相关原理,让学生系统地掌握和利用植物抗病性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达到科学利用植物抗病性知识控制植物病害的目的。在教学改革过程中要遵循“基本知识与新进展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与文献讨论相结合”的原则[3],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优化教学内容,及时反映植物免疫学领域的新进展
在“植物免疫学”课程授课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背景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不仅要补充病原物的遗传学、分子生物学、致病性进化等知识内容,侧重讲授病原-寄主互作过程中寄主植物反应的内容,还要避免与“植物病理学”“林木病理学”课程知识内容的重复,使“植物免疫学”课程教学内容更加合理化、系统化。同时,植物免疫学是一门飞速发展的学科,教师需要不断追踪植物免疫学领域新的研究进展,充分利用网络、数据库资源,补充植物免疫学的新理论、新思路和新方法。如,教师可以用一些新的研究结果来解释以往的理论和假说,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植物免疫学”课程的知识,从而丰富和充实教学内容。另外,教师在备课和讲授“植物免疫学”课程的过程中,要增加林木抗病性方面的教学案例,并将林木抗病性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等内容补充到“植物免疫学”课程教学中。
(三)改革课程教学模式
1.采用翻转课堂和微课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是一种将课堂内容由“知识传授”变为“问题研究”的教学模式[4]。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而不是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和课堂的管理者,它将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的学习放在课前,课堂教学内容主要为“问题研究”,而不是“知识讲解”。因此,针对“植物免疫学”课程的知识特点,授课教师应选择一些知识点,如病原与寄主的识别机制、植物疫苗的应用、诱导抗病性、抗病育种、病原菌的侵入过程、转基因技术等,采用翻转课堂和微课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利用互联网上提供的“植物免疫学”课程学习视频、动画资源和研究论文等资料让学生自主学习,然后再回到课堂开展讨论,从而增加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实现“探究型”学习的目标。
2.采用案例教学模式
案例教学是利用生产实践中的典型案例作为素材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要根据“植物免疫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置具体的案例,并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和交流,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该课程基本理论知识和概念的理解[5]。植物抗病性在植物病害防治过程中已有大量的成功案例,教师在讲授这方面知识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模式,并选取紧扣教学内容的典型案例,如植物免疫剂的开发与应用、植物R基因的发现与抗病育种等,让学生去查阅指定的案例资料,然后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自由探索、大胆质疑,及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把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具体化,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这种以问题为导向的启发式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植物病害防治实践中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促进了授课教师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
3.采用文献阅读及研讨教学模式
鉴于植物免疫学学科快速发展的特点,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在设计“植物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时设置了4学时的文献阅读研讨课,目的在于将植物免疫学新的科研成果和方法引入到“植物免疫学”课程教学中,弥补教材内容滞后的不足,拓展学生的视野[6]。教师讲授文献阅读研讨课时,将班级学生分为小组,每组5~6人,教师列出讨论的主题后,各组挑选或者自选主题进行文献查阅,并制作成幻灯片在课堂上开展交流讨论。在交流讨论过程中,首先其他组学生或是教师提问质疑,演讲组的学生要针对提问内容进行解答;其次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和解答进行总结和点评。文献阅读的内容主要为植物免疫学领域的经典、前沿文献,如植物先天免疫体系和诱导免疫、R基因的进化、林木分子抗病育种等;还可以补充相关的知识内容,如植物对昆虫的免疫反应以及转基因育种等问题。文献阅读研讨的提纲主要包括下面几方面的内容。第一,文献的研究背景是什么,提出什么科学问题;第二,文献通过怎么样的试验设计,获得了什么试验证据来佐证文献的观点;第三,文献获得了什么重要结论;第四,文献中的试验设计是否存在瑕疵,论证是否严密;第五,文献结果对后续研究有何启示,如何设计试验进行证实。文献阅读及研讨是一种以学生自助学习为主、教师引导为辅的新型教学模式[7],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科研兴趣,让学生了解了文献的基本要素和文献的阅读技巧,而且还培养了学生获取信息、整理信息、归纳信息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目的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还可以在讨论中为教师提供新的思路,以教学促进科研,以科研引导教学。
4.采用参与式实验教学模式
实验课是课程理论知识的验证和延伸,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笔者对“植物免疫学”课程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摒弃了以往教师设计和准备相关实验内容、实验材料的做法,给予学生更多参与的机会。笔者将班级学生分为小组,根据授课内容的进度,给学生布置阶段性的实验内容,让学生查找资料、进行小组讨论,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相应的实验方案、自主准备实验材料、完成实验任务。不同小组可以选择不同的实验内容进行试验,最后在课堂上开展广泛的交流讨论活动,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实验过程,开拓学生的视野。这种参与式实验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巩固了理论知识,而且还激发了学生学习“植物免疫学”课程的兴趣。
(四)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笔者对“植物免疫学”课程从课上、课下多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考核。“植物免疫学”课程的考核分为3部分:平时成绩(占40%)、实验成绩(占20%)和期末考试成绩(占40%)。平时成绩主要考核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堂纪律以及课堂测验等基本情况;实验成绩考察学生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以及如何根据已学习的理论知识去解释实验中遇到的问题;期末考试成绩除了考察学生对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外,还要考察学生综合运用这些概念和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考核体系综合考察了学生在“植物免疫学”课程学习全过程中的表现,较客观地反映了学生对该课程理论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
五、“植物免疫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成效
通过对森林保护专业的“植物免疫学”课程进行改革,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课程内容体系和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目前,学生上课的出勤率达到90%以上,且课堂气氛活跃。在文献查阅过程中,学生开始自发选择教师布置的专题以外的自己感兴趣的专题开展文献的查阅工作;在专题讨论过程中,学生能够对不同专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简单的听讲转变为主动地参与,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植物免疫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不仅使学生了解了“植物免疫学”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还使学生掌握了植物免疫学的研究方法,养成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素养,为学生今后进一步深入学习植物免疫学及相关学科的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陈磊 田呈明 单位: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参考文献
[1]沈瑞祥,杨旺,周德群.森林保护专业改革之管见[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2012,32(1):1-3.
[2]邹秀月.参与式教学在“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中的应用尝试———参与式教学方法探讨[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06:10-12.
[3]王永林,田呈明.“菌物学”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中国林业教育,2011,29(2):61-64.
[4]秦炜炜.翻转学习:课堂教学改革的新范式[J].电化教育研究,2013(8):84-90.
[5]王华荣.以案例教学推动大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1(4):62-64.
[6]陈长卿,高洁,白庆荣,等.“植物免疫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探索[J].北京农业,2012(21):241.
[7]田易,倪兵,吴玉章.文献阅读研讨课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5(2):265-266
第2篇:“互联网+职业院校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互联网+”时代,信息时代的特征为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和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研究如何运用移动学习终端,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职业院校目前的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探索“互联网+”背景下新的教学模式,实践了“互联网+移动终端”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将学生被动变为主动,更好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
“互联网+”;课程;教学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作为新形态,正在快速改变着传统的业态,同时也给职业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适应“互联网+”的教育模式势在必行。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意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是我们职业院校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运用互联网的思维,以“互联网+移动终端”为平台进行课程教学改革,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为目标,搭建了课程网络平台,实施了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开发了云教材等,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促进了学生的长远发展。
一、“互联网+”教育的新概念
“互联网+”教育被普遍认为是未来互联网行业最受关注的领域,代表先进生产力的互联网正在重塑教育,提高教育效能,使教育发生革命性的改变。“互联网+”教育对传统的教育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并进一步倒逼传统教育改革。“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更多地关注了“人的维度”,基于互联网,学生的学习全部过程、评价和反馈信息等都能够作为数据进行信息的转化,基于互联网的思维,教师更加注重学生深度的需求,更加注重学生个性化的培养。
二、“互联网+”教育课程改革的意义
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到职业教育要提高信息化水平,加快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逐步实现所有专业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2015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互联网+”计划,“互联网+”已经开始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教育又被普遍认为是未来互联网行业最受关注的领域之一,[1]因此,互联网环境下职业院校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要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效地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三、目前传统课程教学现状
1.纸质教材不能完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目前职业院校教学中选用的教材多数为项目引领的纸质教材,该教材主要由文字和相关的静态图片组成,纸质教材中对于实践项目实际应用不能够直观地展示,学生的学习要靠想象,不能够与知识点对应的实际岗位知识实践相对应,难以理解。因此,很难吸引学生兴趣,甚至一部分学生对于纸质教材的应用,认为就是用来看习题,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造成资源的浪费。
2.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不能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随着高职生源的多层次化,现今课堂教学多是教师进行知识的讲授,学生被动地进行知识的学习,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参差不齐,差异较大,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不同,教师进行统一讲授,致使部分学生跟不上、听不懂,教师无法掌控学生,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越来越少,也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3.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不高
在信息化时代,学生更多地倾向于通过电子产品进行知识的获取,而对于传统课程的知识获取兴趣不高,对于专业知识不知道如何在实际中应用感到困惑。因此,在课堂上表现出没兴趣,不想学习,更不能主动学习,以至于在工作岗位后不能胜任,出现不断更换工作现象。
四、“互联网+”背景下新的教学模式
互联网已经叩响了“万物互联时代”的大门,也无疑给我们的教育注入了新的血液。传统意义上多媒体教学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发展需求。因此,涌现了许多新的教学模式,其中,“MOOC”“翻转课堂”为代表的新型教学模式在国内外得到广泛的关注,吸引更多的教育者借鉴和引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慕课(MOOC),大规模开放的在线课程。任何学习者只要注册后登陆MOOC学习平台,可以进行相关课程资源的学习、在线测验、在线交流等。这种学习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学习者可以在移动端随时随地开展学习,实现了学习足不出户,可以学习更多的资源。MOOC课程整合多种社交网络工具和多种形式的数字化资源,形成多元化的学习工具和丰富的课程学习资源。翻转课堂也有人译为“颠倒课堂”,是指对于学生的学习时间进行调整,将课堂的学习权交给了学生。[2]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课堂内的时间,学生更专注于主动地进行项目学习和探讨,从而来获得更深层次对于知识的理解。教师主要是进行了学生学习的引导和组织,知识的学习主要是学生在课前通过看视频、微课、阅读电子,与学生交流等进行。在课上主要是交流探讨实践。翻转课堂模式是与混合式学习、其他教学方法和工具在含义上有所重叠,目的都是让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MOOC”“翻转课堂”均属于开放教育资源、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的教学模式。两种教学模式都来自于美国,美国在短短3~5年内能够流行实践,因为那里有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3]在我国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受到传统教育理念、学生的学习习惯、职业院校的硬件设施等影响,这些先进的教学模式都不能马上进行实践应用,那么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在借鉴先进理念的基础上要进行不断地探索实践和改革,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水平。
五、“互联网+”教育背景下课程改革实践
在“互联网+”教育的变革背景下,借鉴国外“MOOC”“翻转课堂”教学理念,依据学生自身特点和课程特点,借助互联网新技术,整合教学资源、“线上+线下”有效相结合,创新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实现“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更好地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不断加强信息化教学改革与探索,在全院50多个专业中电类专业率先进行了“互联网+移动终端”进行教学信息化改革,通过整合学习资源、技能闯关设计、学习平台搭建、移动学习云教材开发、翻转课堂教学实施等,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习效率。
1.开发移动数字化学习资源“云教材”
为了更好地利用移动终端开展学习,对“PLC控制系统设计”课程内容进行改革和重构,将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知识录制成微课,便于学生反复地进行学习,将技能练习设置不同的闯关测验和交互自我检验以及知识闯关等,形成了适合于移动学习的“云教材”。该教材具有丰富的富媒体资源(微课、视频、动画、交互、闯关、测验等)能够直观地在移动端进行交互学习,并能够对每一个学习者的学习轨迹(学习时长、学习笔记的分享、测验结果统计等)进行记录和统计,方便了学生学习,也为教师随时了解学生学习动态提供了便利。
2.搭建“互联网+移动终端”网络学习平台“云班课”
通过云班课平台为“PLC控制系统设计”课程创建班课,学生通过移动端的APP进入到班课中,在班课的资源中可以进行随时随地在线课程资源学习,在活动中可以参加课程的答疑讨论、测验等活动。教师在班课中可以实现学生开课前线下的移动签到,线上的课堂讨论等活动。云班课的建立,一是能够为教师记录每个学生每项学习行为,包括课上利用移动端在平台开展的答疑讨论、头脑风暴、在线测验、投票问卷、资源学习等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指导,保留教学过程数据,为教学质量评价提供基础数据;二是实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互动、沟通和资源分享,满足教师和学生之间课堂和课外的教学互动需求,从而激发学生在移动设备上的学习兴趣,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3.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借助移动终端和移动学习资源“云教材”及网络学习平台“云班课”平台对课程实施了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学生在课前利用移动终端随时开展在线云教材的学习,在网络平台云班课随时开展交流讨论。教师课上根据学生课前的学习情况首先利用云平台开展5分钟自我检验,验证学生学习效果,然后开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的论坛式交流讨论,团队合作进行方案的设计、实施。这种教学模式颠覆了原来教师讲授为主的方式,而是将学生变成了课堂的真正主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培养了学生进行程序设计的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实施了移动学习背景下的开放考核方式
在课程的考核中改变了以往的期末一张卷的考核方式,采用了以学生学习过程为主的考核方式。考核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成绩的生成是通过学生在移动端学习系统自动进行的成绩的统计,教师只需登陆云班课导出数据即可,方便了教学也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最后根据教师设定的每项成绩的百分比形成每一个学生的个人成绩。这种以过程为中心的开放式、全程化考核,解决重结果、轻过程的问题。
5.课程实践效果
通过对课程进行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云教材的使用情况,对学生开展了问卷调查,问卷如图9所示,调查显示95%的学生认为采用翻转课堂和移动学习方式后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改变了以往的学习方式,学习变得更加的主动。另外对翻转课堂的实施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对于移动学习的“云教材”能否提高学生学习的学习效率在移动端开展了投票问卷,问卷结果如图10所示,多数学生认为翻转课堂的实施能够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能够充分地利用移动端开展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尤其能够增强团队凝聚力。整个教学过程中主要依托“互联网+移动终端”平台实施“翻转课堂”教学。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云班课”、数字化学习资源“云教材”、翻转课堂的教学改革,一是实现了学生随时随地学习,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二是实现了教学的有效沟通,学生和教师随时都可以开展学习、交流,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学生通过移动工具开展学习、交流、闯关等活动,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将学生被动学习变为了主动学习,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互联网+”教育目前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热点,也是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教育信息化技术在快速发展,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教学手段的不断革新,新的环境要求教师拥有互联网思维进行课程教学。充分有效地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正确引导学生树立自信、自强的信念,使之走出成功之路。
作者:郝敏钗 乔振民 单位: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乔峰,曹效英,路璐。“互联网+教育”模式的发展情况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15).
[2]张金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
[3]郝丹。国内MOOC研究现状的文献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3,(11).
[4]周庆礼,刁爱军。基于互联网思维的高职教学改革[J].科教文汇,2014,(12).
第3篇:林木遗传育种学课程实验教学改革
“林木遗传育种学”课程实践教学是促进我国现代林木种业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北京林业大学原来的“林木遗传育种学”课程实验教学内容较为陈旧、关联性差、知识点覆盖率低、设计缺乏问题引导,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致使该课程教学效果一般。随着学校教学实验条件的不断改善,笔者对“林木遗传育种学”课程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以室内和室外相结合的半开放性实验为思路,设计了关联性强、知识覆盖面广的创新性实验,制作了详细的实验指导书,明确了合理的考核方式。从改革效果反馈看,新的实验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对“林木遗传育种”课程学习的兴趣,提升了学生独立思考、团队协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符合现代高等教育目标。
关键词:
林木遗传育种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人才培养
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加强林木种苗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2]58号),要求全面提升林木种苗良种化水平,争取到2020年我国主要造林树种良种使用率达到75%以上。2013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种业体制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的意见》(国办发[2013]109号),提出深化种业体制改革,提高创新能力,并提出重点突破种子创新、新品种选育、高效繁育等关键环节的核心技术,提高种业科技创新能力[1]。“林木遗传育种学”课程是林学专业的核心必修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现代林木种业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课程[2],它的前身是林学专业的“遗传学”和“林木育种学”2门课程,2015年被整合为“林木遗传育种学”课程。由于知识内容的不断更新以及课时数的限制,原来的“林木遗传育种学”课程实验教学已不能完全满足现代林木种业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林木遗传育种学”课程实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林木遗传育种学”课程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实验教学内容陈旧
“林木遗传育种学”课程实验教学内容陈旧,包括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观察、群体遗传分析、花粉生活力测定与形态观察、优树选择与遗传变异观测等4个主要的实验内容。其中,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观察仍然让学生观察百合等植物材料的减数分裂永久制片,学生难以掌握减数分裂的制片方法并提高各种减数分裂异常情况的识别能力;优树选择与遗传变异观测是在没有开设“林木遗传育种学实习”课程时的权宜手段,目前已调整到新开设的实习课程中[3]。这些陈旧的实验教学内容未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难以满足当代大学生的需要。
(二)实验教学内容关联性差
“林木遗传育种学”课程各个实验不仅采用不同的实验材料,而且各实验内容相对孤立、关联性差、相互之间没有逻辑关系,致使学生不能系统地将各部分实验结果进行连贯分析。尤其当学生未来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或更高层次深造时,由于逻辑思维训练的不足,使得他们不能将不同实验内容中所掌握的实验技能系统完整地应用于科学研究中。
(三)实验教学内容知识点覆盖率低
由于实验教学条件的限制,“林木遗传育种学”课程实验教学内容仅覆盖了细胞遗传学、群体遗传学、杂交育种等少量知识点。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现代遗传育种研究中,分子遗传学、多倍体育种、基因工程等研究方法已被广泛应用,如果不能及时更新实验教学内容,引入最新的研究手段,尤其对于本科阶段接触分子生物学研究较少的林学专业学生而言,很可能意味着毕业后就落后于现代生物学的发展步伐。
(四)实验教学内容设计缺乏问题引导
“林木遗传育种学”课程原有的实验教学内容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缺乏问题引导性的实验。学生经过实验过程仅能获得一个通用的结果,难以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思考、讨论和分析,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因此,有必要重新设计实验教学内容,以问题来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过程收集数据,并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解释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提高学生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林木遗传育种学”课程实验教学的改革措施
(一)实验条件的改善
近年来,随着北京林业大学对“林木遗传育种学”课程实验教学的不断重视,林木遗传育种本科教学实验室的教学仪器、设备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购置了光照培养箱、电泳仪、纯水制备仪、核酸荧光定量分析仪、凝胶成像仪、微量移液器等仪器设备。另外,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投建的生物教学中心显微互动实验室,基本满足了现代“林木遗传育种学”课程实验教学的要求,为开展问题引导性实验奠定了基础。
(二)实验内容的设计
针对“林木遗传育种学”课程实验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笔者通过整合、调整实验内容,设计了不仅符合当前教学实际而且具有创新特点的实验教学内容,包括:实验一,多倍体树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制片及染色体行为观察;实验二,树木异倍体有性杂交、后代遗传变异及其亲本分析;实验三,树木开花授粉习性观察;实验四,树木花粉收集、贮存与生活力测定;实验五,质量性状的群体遗传平衡分析等。新设计的实验教学内容缩减了验证性实验,增强了创新性实验,使知识点覆盖率提高,涵盖了细胞遗传学、群体遗传学、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杂交育性、倍性育种、遗传变异分析等内容,满足了林学专业本科生对现代“林木遗传育种学”课程重要知识点的学习要求。其中,实验一,多倍体树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制片及染色体行为观察,属于细胞遗传学内容,包括减数分裂染色体制片、减数分裂时期的识别、多倍体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联会特征与染色体行为观察等知识点;实验二,树木异倍体有性杂交、后代遗传变异及其亲本分析,涵盖了杂交育种、倍性育种技术、遗传变异分析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知识点内容;实验三,树木开花授粉习性观察,学生在对树木开花授粉习性进行观察时可以掌握雌雄花发育观察、控制授粉杂交操作、杂交结实习性观察等知识点;实验四,树木花粉收集、贮存与生活力测定,主要教授学生有关花粉采集与贮藏方法、花粉形态变异观察、花粉生活力测定等技术方法;实验五,质量性状群体遗传平衡分析,属于群体遗传学内容,包括质量性状观察与分析方法、群体遗传分析方法、遗传数据处理与分析等知识点。这5个实验内容充分整合了遗传学和育种学的重要知识点,保证了学生学习的全面性。同时,在新设计的实验内容中,笔者充分挖掘了近年较为成熟的科研成果,如多倍体配子变异规律及其细胞学机制和异倍体杂交全同胞子代遗传变异分析等,通过对其进行整合和设计,形成了关联性实验内容,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增强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思考能力。尤其利用SSR分子标记手段,筛选共显性分离的引物进行杂种亲本分析,既可以分析杂种子代的真假亲本,又可以分析子代的分子核型,让学生接触到分子遗传学分析方法和技术,引导他们利用分子手段探讨研究遗传学问题。
(三)实验方案的制定
以新设计的实验教学内容为基础,笔者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实验教学方案。首先,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已成为北京林业大学遗传学和林木育种学教学的基本特点,对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4-5]。然而,完全的开放性实验也造成实验试剂耗材的巨大损耗,课程成本显著增加。新设计的实验内容形成了室内和室外相结合的半开放性模式。它既便于控制实验进程,又给予学生较大程度的自主空间。其中,多倍体树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制片及其染色体行为观察、质量性状群体遗传平衡分析等实验内容采用室内随堂开展的形式;树木开花授粉习性观察实验采用室外开放形式;树木异倍体有性杂交,后代遗传变异及其亲本分析,树木花粉收集、贮存与生活力测定等实验则采取室内与室外相结合的形式。其次,通过实验材料的一致性来强化实验内容间的关联性。如,减数分裂观察和有性杂交实验采用相同的多倍体材料,学生通过观察减数分裂行为及其异常现象,结合有性杂交实验的结果,对2个不同实验结果进行关联,分析探讨造成后代变异的原因,强化实验内容间的关联性。树木开花授粉习性观察和树木花粉收集、贮存与生活力测定等实验可由学生自主选择校园里的树木材料进行花粉收集与授粉习性的研究,一方面可以节约实验时间,另一方面学生可以探究树种的花粉生活力与授粉习性间的关系。最后,以问题引导激发学生的实验热情。如,教师提出“多倍体通常是高度败育的,因此产生了无籽西瓜、无籽葡萄等品种,那么为什么多倍体会高度败育?利用多倍体进行杂交能否获得种子呢?”“很多植物都能产生未减数配子,那么不同植物的未减数配子变异规律如何?”“异花授粉植物能否通过自交繁殖?”等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实验。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数据统计分析,解答这些问题,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实验热情,而且还强化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四)实验指导书的编写
为保证实验内容的可操作性和实验过程的顺利进行,“林木遗传育种学”实验教学改革课程组根据实验内容和实验条件的实际情况,编写了相应的实验指导书,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实验指导书的内容包括各实验教学内容的目的、材料、仪器设备、试剂耗材、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参考文献,以及附录和实验报告格式模板等。在“林木遗传育种”课程实验教学开始前,首先学生要对实验指导书进行认真研读;其次指导教师讲解实验内容、步骤和注意事项;再次各实验小组通过讨论和文献查阅拟定实验方案、制定实验计划;最后学生开展相关的半开放性实验内容的学习。实验报告格式模板的提供在于保证最终提交的实习报告的一致性和规范性以及便于存档性。实验指导书的编写,不仅为实验教学过程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学生未来开展相关的科研工作提供了借鉴和指导。
(五)实验成绩的考核
实验成绩的评定采用百分制,成绩除含实验报告质量和出勤情况外,还特别强化了对实验成果的多媒体汇报环节,并要求各小组在实验过程中,不仅要收集实验结果的相关照片资料,而且还要保留小组成员的实验操作照片,以督促每位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验过程中。另外,根据成绩权重,各环节占据不同的分值,其中实验态度占40分,主要考核各小组的团结协作精神、学生参与实验过程的认真态度以及是否严格遵守实验管理规定;实习报告的质量占40分,主要考核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是否科学准确,报告撰写是否认真规范等;多媒体汇报环节占20分,由每个小组推举1名学生代表完成,主要考核学生对实验过程的熟悉程度、多媒体制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多媒体制作应美观、大方,汇报中要能体现团队协作的精神。实验成绩考核的目的是为了督促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实验过程中,真正掌握实验技能,培养学生严谨、求真的科学精神和团结协作的意识。
三、“林木遗传育种学”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的效果
(一)学生的评价
“林木遗传育种学”课程结束后,笔者对参与学习的2014级林学专业68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68份,收回问卷68份,有效问卷率100%。从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所有的学生都认为改革后的“林木遗传育种学”课程实验教学内容知识点覆盖较好,各实验内容间具有系统性和关联性,半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具有较好的实验效果,实验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对仪器设备的操作技能,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92.65%的学生对实验指导书的详实程度和指导作用表示了认可(“非常好”和“好”);95.59%的学生认为“林木遗传育种学”实验课程激发了他们研究学习林学专业的兴趣(“非常好”和“好”),提高了团队协作精神,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这门课很有意思,很喜欢”“这门课程总的来说很有特点,能激发学生独立动手动脑的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很有创意”“这是我们第一次真正自己设计、自己独立思考并完成的实验课程,是一种完全不同的体验,对实践能力的提高确实帮助很大”“这学期的‘遗传育种学’实验在我们自主思考、主动操作的过程中结束,这种实验模式锻炼了我们的能力,让我们学到了更多的知识”。可见,总体而言,改革后的“林木遗传育种学”课程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案得到了学生的广泛认可,体现出学生对开放式、创新式实验教学模式的渴求。尽管如此,学生也提出“希望教务处应安排更多的实验学时数”“增加组内成员的相互评价环节”等建议,这将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逐渐完善。调查结果还发现,学生对不同实验内容的喜好程度差异较小。学生最感兴趣的实验内容是“树木开花授粉观察”,占22.05%;其次是“树木花粉收集、贮藏与生活力测定”,占20.59%。这2部分实验相互关联,学生通过室外套袋、去雄、控制授粉或不授粉等设计,分析了不同树种的授粉习性,并对收集的花粉进行了活力的测定。实验表明,学生对有性杂交等育种技术相对具有更强的兴趣,也可能与减数分裂观察等遗传学知识点相对难度较大有关。
(二)教师的评价
1.改革后的“林木遗传育种学”课程实验教学内容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创造力任课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通过新实验教学方案的实施,很多学生对林木遗传育种的实质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认识了通过育种手段创造变异、选择变异并利用变异的遗传育种本质。此外,任课教师发现,“林木遗传育种学”课程新的实验教学方案明显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需要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制定方案、实验设计、数据采集、分析讨论等一系列环节,完成实验任务。一旦遇到困难或问题,马上展开团队研讨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如林学14-1班的4名学生利用离体培养基萌发法对花粉活力进行测定时,发现使用传统方法将培养基滴在凹槽载玻片上,存在培养基面积小、容易干燥、花粉容易集团、观察不便等问题。他们分析后将其改为用培养皿固体培养基薄层培养,将花粉倒扣于有水的培养皿上盖中以保湿的方法对花粉进行萌发,其萌发效果良好,并且便于操作和观察,该方法也在各小组广泛使用。可见,“林木遗传育种学”课程实验增强了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2.改革后的“林木遗传育种学”课程实验教学方案设计合理、内容饱满多名教师对改革后的“林木遗传育种学”课程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了分析,一致认为新的实验教学方案更加符合当前的本科生教学实际,并且做到了与当代林木遗传育种学前沿知识的衔接,知识点覆盖面广、内容设计合理,满足了当前我国林木遗传育种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本需求。尤其将科研成果或进展整合到教学内容中,是现代高校“林木遗传育种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总趋势,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投身科研工作的热情。
总之,“林木遗传育种学”课程实验教学改革形成了较为合理的创新性实验教学方案和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对林木遗传育种研究的兴趣,促进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提升了学生独立思考、团队协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符合现代高等教育的目标。
作者:王君 胡冬梅 康向阳 杨丽娜 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资助项目:
北京林业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林木遗传育种学”课程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BJFU2016JG018。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种业体制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报,2014(2):13-14.
[2]陈金换,程武,康向阳.林木遗传育种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及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6(23):192-193.
[3]王君,康向阳,李伟,等.“林木育种学”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探索———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15,33(4):59-62.
[4]康向阳,胡冬梅.“林木育种学”开放式实验教学实践[J].中国林业教育,2008,26(1):68-70.
[5]胡冬梅,张金凤,沈一岚.创新性遗传学大实验对提高大学生综合能力的研究[J].中国林业教育,2008,26(6):5-7
第4篇:分子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针对林业院校开设“分子植物病理学”课程所遇到的主要问题,结合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优质核心课程建设的教学实践,从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设置与优化、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探讨了“分子植物病理学”课程建设和改革的问题。优化了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采用了启发式、课题式、讨论式教学方法,改变了单一的考核形式,初步建成了具有林业院校特色的“分子植物病理学”课程体系,实现了以应用分子植物病理学知识解决森林病理学实际问题的培养目标,促进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提高了教学质量。
关键词:
分子植物病理学;研究生优质课程;课程建设
分子植物病理学是分子生物学与传统植物病理学结合形成的一个新兴领域,作为植物病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旨在揭示植物病理学基本问题和现象,阐明寄主-病原物互作中相关基因的功能及其信号调控网络的作用[1-2]。分子植物病理学经过30余年的发展,已成为国际植物病理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领域。尤其是病原菌致病机制、寄主-病原物分子互作以及病害控制新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不仅推动了植物病理学科新的里程碑式的发展,而且对相关学科如基因工程、植物学等的发展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广大生物学家所关注[3]。“分子植物病理学”课程是林业院校森林病理学方向研究生的一门必修课,学好该门课程能让学生系统、扎实地掌握植物病理学新理论、方法和进展,有利于学生开展学位论文研究和森林病害防治工作。为了进一步改革研究生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渠道,北京林业大学启动了研究生优质核心课程建设项目,“分子植物病理学”作为北京林业大学建设的优质研究生核心课程之一,将重点聚焦在选择适合林业院校研究生教育的教学内容上,注重更新“分子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内容,改革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从而构建具有林业院校特色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
一、“分子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分子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内容理论性强、概念复杂,特别是病原-寄主互作机制涉及分子层面的知识,其概念抽象晦涩、不易理解,致使林业院校的学生感到该门课程难学、学习效果不佳,其原因主要有以下2方面。
(一)缺乏适合高等林业院校研究生学习的教材
“分子植物病理学”课程在20世纪80年代已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框架体系,国内外不少高等院校已在研究生课程中开设了涉及分子植物病理学内容的课程。目前,以分子植物病理学为书名的教材很少,主要以王金生先生编写的《分子植物病理学》教材为主,书中介绍了分子植物病理学形成初期的重要发现和概念。而比较新的分子植物病理学发现或者概念的提出常见于相关的期刊,如《MolecularPlantPathology》《MolecularPlant-MicrobeInter-actions》等,其中绝大部分研究对象为农作物或模式植物,林业院校的学生对此较为陌生,因此编写出适合林业院校研究生的教材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教学内容难以理解和掌握
“分子植物病理学”课程具有综合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特点,课程内容涉及面广,教学内容多,学时有限,加之森林保护专业研究生学习背景复杂,有的学生在本科阶段学过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有的学生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植物病理学”课程。这使得很多研究生对“分子植物病理学”课程关键知识点和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掌握产生困难,致使学习效果不佳。
二、“分子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分子植物病理学”课程自2009年开设以来,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已成为森林保护学科林木病理方向研究生的学位课程。它是“森林病害综合管理”课程的理论基础,而且已初步形成了适合于林业院校林学专业的课程教学体系。但与重点农业院校相比,林业院校的“分子植物病理学”课程在教学和科研方面还相对比较薄弱,因此如何加强“分子植物病理学”课程建设,巩固和提升北京林业大学森林保护学科“分子植物病理学”课程的教学和科研实力,是摆在我们面前急待解决的问题。北京林业大学“分子植物病理学”课程建设主要以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建设为核心,在反映课程核心知识的基础上突出林业院校的特色。在教学方法上,以案例教学为主,将课堂搬进实验室,边做边讲,通过实验解决抽象的理论知识问题;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课题式、项目式、问题式的教学方法授课,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在课程内容上,要能及时反映本学科的最新科技成果,吸收国内外高校“分子植物病理学”课程的先进教学经验,整合优秀的教学成果和教材。在考核方式上,期末考试采用部分开卷、部分闭卷的考试形式;平时成绩采用研究报告阅读、撰写小论文、设计实验等方式考察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分子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优化教学内容,凝练研究热点,强化基本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的传授
“分子植物病理学”课程内容大多属于方向广、信息量大的学科前沿知识,其内容主要包括:分子植物病理学概论、分子植物病理学中的常用方法、林木病原物分子生物学、木本植物的抗病性及抗性基因、林木与病原菌互作的分子生物学、系统生物学与分子植物病理学和分子植物病理学理论知识的应用。作为森林保护学科森林病理学方向的研究生的学位课程,“分子植物病理学”课程能为研究生开展研究工作提供必要的理论知识和方法的储备。通过教师的讲解,让研究生掌握“分子植物病理学”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同时结合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学科前沿知识讲座项目,邀请国内外优秀的分子植物病理学专家讲授最新研究进展、研究热点,提升“分子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内容的前沿性。
(二)整合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网络教学平台
尽管“分子植物病理学”课程教材不多,但是其教学资源却很丰富,如发表在《Plantcell》《Plo-sPathgoens》《MolecularPlant-MicrobeInterac-tions》《MolecularPlantPathology》《MolecularMi-crobiology》等期刊上的有关分子植物病理学最新研究成果很多。另外,《Science》和《Nature》等综合性期刊也时常发表一些关于分子植物病理学突破性进展的文章。因此,笔者根据“分子植物病理学”课程内容对病原菌分子生物学、林木植物抗感病性和林木与病原菌互作机制等内容的国内外图书资源和网络资源进行了整理、归纳和分析,并从中选择了一些经典案例开展了课堂教学活动。另外,对于主讲教师而言,还可以依据所搜集整理的资料内容,编写体现课程知识结构的专业教材,并及时补充新的教学内容,特别是最新的研究动态,做到使“分子植物病理学”课程常讲常新,同时还要积极开发网络教学资源,构建“分子植物病理学”课程资料库、案例库,为研究生提供丰富的学习平台,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
(三)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分子植物病理学”课程主要涉及到病原菌侵染过程、植物抗感病规律和植物与病原菌互作的分子机理等内容,其教学内容跨度大,涉及微生物和植物2个领域,而且微观事件和过程比较抽象,导致研究生理解困难。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注意灵活运用多媒体设备,将抽象的内容图表化、形象化,以便研究生直观理解。例如,采用Flash动画演示病原菌识别寄主的微观过程;借助电镜图片和信号网络图展示植物与病原菌互作的病理过程。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是优质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笔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启发式、课题式和讨论式教学方法。首先,在正式讲课前结合课程教学内容提出一些植物病理学中重要的生物学问题和现象,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应用分子生物学、功能基因学和系统生物学等方法去解析这些生物学问题和现象;其次,选择一些经典的分子植物病理学研究案例作为主要授课内容,阐述如何发现、提出和解决植物病理学的问题,并揭示重要的植物病理学现象背后的分子机制;最后,开展案例讨论,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让学生结合课程的教学内容举一反三,强化学生对基本概念和方法的理解。
(四)完善课程考核办法,提高教学实效性
在“分子植物病理学”课程学习结束后,除采用开闭卷考试外,还采用文献讲解与翻译相结合的课程考核方式。任课教师根据自己的研究课题,有针对性地布置一些命题,要求学生在查阅文献资料后,设计出实验方案,然后对实验方案进行小组讨论,考察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分子植物病理学”是森林保护学科的学位课程,学生通过学习该门课程,可以掌握分子植物病理学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病原菌的分子生物学、植物免疫系统、植物与病原物互作的分子机制等基本知识。因此,笔者认为学好“分子植物病理学”课程将有助于森林病理学方向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位论文的研究工作,提高学生应用分子植物病理学知识解决森林病理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分子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成效
(一)课程教学内容得到完善
通过“分子植物病理学”课程改革,任课教师整合和精选了一些适合林业院校学生的教学实例。这些实例以林木病害为研究对象,如板栗疫病菌、梨火疫病菌、柑橘溃疡病、松材线虫病等,采用分子植物病理学研究思路和方法开展病原菌群体遗传变异、致病机制、寄主抗病性和病原-寄主互作等分子机理的研究工作。除此之外,任课教师还吸收整理了农作物病害研究进展中的最新重要成果,作为知识拓展讲解的内容,引导学生讨论林木病害分子植物病理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教学实践证明,整合和精选“分子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内容不仅显著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而且还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二)课程影响力和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提高
与课程改革之前相比,“分子植物病理学”课程改革后显著提升了该课程的影响力,目前选修“分子植物病理学”课程的研究生除森林保护学科外,还有植物学、林木遗传育种、园林植物等学科的研究生,选修人数亦从之前的10人左右增加至现在的20人以上。学生学习兴趣很高,基本上无旷课情况发生。课堂上,学生能认真听讲并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和交流;课后,学生也能主动查找相关文献资料进行阅读。
(三)研究生学位论文内容与课程教学内容的结合得到加强
“分子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促进了森林保护学科森林病理学方向研究生分子生物学研究工作的开展。目前,近2/3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内容涉及分子植物病理学热点问题,如病原菌致病分子机制、病原菌基因组与功能基因组研究、病原菌与林木互作机制等。大部分研究生将其学位论文的内容发表在SCI期刊上,如《BMCGenomics》《FungalGeneticsandBiology》《PlantDisease》《MolecularGeneticsandGenomics》《PLoSONE》等。这一现象表明,“分子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内容与本学科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密切相关[3-4]。
总之,研究生课程教学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其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是课程建设的重中之重,任课教师要不断追踪分子植物病理学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成果,随时更新分子植物病理学的知识储备,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真正形成教有所成、学有所获的教学相长氛围。
作者:王永林 田呈明 单位: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资助项目: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课程建设项目———“分子植物病理学”课程建设,项目编号HXKC15031;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黄栌枯萎病菌功能基因组学研究”,项目编号YETP0737。
参考文献
[1]王金生.分子植物病理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3-10.
[2]张娜,杨文香,王亚南,等.硕士研究生分子植物病理学教学现状分析[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1(3):362-364.
[3]陈媛,苟光磊,卢玲.以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为契机深化算法设计与分析[J].教学改革,2014(3):42.
[4]王永林,田呈明.“菌物学”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J].中国林业教育,2011,29(2):61-64.
第5篇: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思考
摘要
本文着重从工程制图课程传统教学存在问题出发,提出了工程制图课程从教学内容设置、教学资源库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改革思路。
关键词
课程改革;工程制图;高职
1传统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
1.1授课形式单调,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
工程制图课程的教学模式仍然采用先教后练,教师先逐条讲解基本理论,之后学生做一些练习。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结合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PPT课件,通过简练的语言把抽象的空间几何形体表达出来,但一节课50分钟,学生面对不停的PPT切换,往往是目不暇接。多媒体ppt教学方法成为当前课堂教学的主要方法,这就会使很多教师过度的依赖教学课件,很少会在写板书或者在黑板上演示图形的图解过程,这样也会使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教学效果较差。
1.2课时少,任务重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工程制图课时不断减少,但是工程制图的教学内容没有改变,在有限的课时内需要讲制图标准、正投影理论和工程图样的识图,教学要求不断提高。对于大一新生,还没有摸清楚专业方向,专业课程基本没有开设的情况下,要在工程制图课程上要求他们学会识读专业图样,确实很难。面对课时少、教学内容多这样的情况,教师授课压力不断增大。因此,为完成教学内容,教师就必须采取“满堂灌”的方式,教师仍占主导地位,没有多余时间进行师生间互动,习题课、实践课也是能减则减,最后教学效果不理想。
2《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通过调研,本人认为《工程制图》课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课程内容设置、资源库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方式等都需要改革:
(1)课程的培养目标要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2)在内容设置上,注重针对性,即行业性、适用性、先进性,增加实际工程案例教学。工程制图理论性强、系统性强,内容包括制图工具的使用、制图标准;基本投影理论、正投影理论和投影图;工程图识图等内容。主要教学内容及教学目的:制图工具和制图标准:学生应了解常用的制图工具,学会使用工具、仪器绘图技巧;熟练掌握制图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严格遵守国标绘图规则。这部分是必不可缺少的基础知识,如果教师只是理论讲授课程内容,学生会觉得比较枯燥。因此,在教学内容安排上,该部分内容安排了2-4学时尺规作图,教师带领学生绘制一些基本图形,例如:绘制直线、等分线段、椭圆、圆弧连接等。通过绘图练习,让学生们熟练的掌握制图工具的使用,也强化了制图标准的实践应用。正投影原理和投影图:学生应掌握正投影法图示空间几何体的基本理论和投影方法,掌握绘图和阅读空间几何体投影图的能力。这部分知识系统性、理论性较强,是教学中的难点内容。但是从土建类毕业生工作以后的实际情况来看,此部分内容实用性不是很强。所以,在安排授课内容时,只讲授最基本的投影理论,而对于直线的相对位置、面上取点、基本体表面取点、平面截切平面体等内容尽量减少课时。考虑知识的连贯性和系统性,与后面专业识图内容密切相关的平面立体影以及轴测图绘制的内容精讲。专业施工图的识读:学生应熟悉工程工图的内容和图示特点,初步掌握绘制与阅读专业图样的方法,能根据专业需要绘制和阅读工程施工图,是工程制图的重点部分,也是难点内容。因为大一的学生,还没有接触专业课程,没有专业知识,却要读专业工程图,确实很难。因此,在授课内容和课时安排上,尽量补充与工程图相关的专业知识,课时尽量增加。
(3)建立课程核心资源库建设。为学生提供灵活、高效、逼真的操练环境,有助于发现或理解规律的本质,使学生所学内容更好的在实践中检验,更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同时培养综合能力。《工程制图》课程素材资源的媒体类型包括文本资源、图片资源、音视频资源、动画资源等。以职业能力为线索,选择典型工程实例的图样,系统地规划课程的素材资源。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广泛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行业信息平台,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利用影像资料、声像资料和FLASH等教学资料,将抽象的繁琐的投影理论描述简单化、形象化、直观化,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课程学习任务。
(4)加强硬件建设、推行电脑绘图。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互联网+时代的迅猛发展,与之相适应的工程绘图软件孕育而生,并不断完善。在工程实践中,大量工程制图价软件的使用,提高了工程绘图的质量与绘图效率,特别是CAD软件、BIM等信息化的推广。因此,教学过程中,手绘和软件绘图有机结合,侧重CAD绘图所占的比重。让学生掌握了基本绘图要求和技巧之后就不断强化读图和软件绘图,以适应时展的要求。
(5)互联网+时代下微课资源建设。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微信、微视频等迅猛发展,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育信息资源形式,以短小精悍、主题突出、交互性好、趣味性高等特点在高校课程教学改革中得到迅速推广。但是,自2011年微课的研究开始在国内迅速开展起来,以“微课”为主题,在中国知网搜索到的相关文献从2011年到2016年12月共15817篇文献。其中“微课”+“高职课程”为主题的文献有827篇,占微课相关文献的5.21%;以“微课”+“制图”为主题的文献有62篇,微课在工程制图课程的相关研究只占0.39%。由此可见,微课在土建类制图课程中的研究仍然不够深入。因此,笔者力求能完整地研究微课在高职教育土木工程制图课程改革中的应用,并且在微课制作与应用方面进一步探索,解决教育中的现实问题。
(6)考核方式。考核分为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各占50%,凡有一项以上(含一项)成绩未达到合格的,不能取得该课程学分。总评成绩=平时成绩(50%)+期末卷面考试成绩(50%)。平时成绩评定依据主要有:出勤情况(5%)及课堂表现情况(5%)、习题集作业完成情况(20%)、A3板图绘制(10%)、平时测验(10%)。期末考试常采用书面闭卷考试方式进行,包括绘图和工程图样的识读两部分内容。采用这样考核方式,学生在平时得表现、平时的作业都计入总评成绩,会激发学生平时的学习热情,减少期末时候考试压力。
3结语
总之,《工程制图》课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笔者从课程的内容安排、资源核心资源库的建设、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思考,只有不断探索,不断革新,才能适应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笔者希望能通过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对土木工程制图课程进行系统的教学改革,因此还需要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作者:尹晶 单位: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李辉,梁宁等.基于“微课”背景下的工程制图教学模式改革的初探[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0).
[2]朱琳,林丽.《土木工程制图》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考试,2016(05).
第6篇:以人为本电气控制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
在“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下,审视目前的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者关注:首先是对“以人为本”之“人”的理解,其次是对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所涉及到的各类人不同需求的分析。因此,本文按照这样的思路,详细分析了任课教师、学生和管理者各自的需求,并对其不同的需求提出了相关的研究性论述。
关键词
以人为本;教学需求;个案例析;教学改革
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颇受相关职业院校教师或职业教育研究者的关注。虽然面对这已进行多年的教学改革,既有总结与分析其研究现状的任课教师,也有结合相关教学改革理论探讨其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者。但是,却很少人能够在“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下,对目前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改革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在“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下探讨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相关问题,首先应该明确“以人为本”为之“人”,然后才能结合其具体的需求探讨课程的改革问题。
1“以人为本”之“人”
“以人为本”是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然而对这种教学理念核心内涵的理解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也正是“仁”与“智”论争,使广大的高职教师和研究者越来越对其内涵有了一个明确的理解与把握:从人的特性出发,基于人的发展,根据人的本性而开展的教学管理方式即为以人为本的管理。以人为本的核心在学校管理中就是将学生的发展作为学校管理的根本。[1]在这一段引文里,读者可知以下的事实:首先,“以人为本”是一种管理理念。在以这种思想为核心的管理实践里,一切管理都要从人的特性出发,着眼于人的发展需求。其次,对于教学实践而言,“以人为本”的教学实践是基于“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因此,“以人为本”之“人”就应该是“学生”。再次,既然“以人为本”是一种管理理念,那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里,它所涉及到“人”就不能仅仅指向“学生”,而应该是教学活动涉及到的广大师生。尤其是对于教学活动而言,任课教师不仅是教学管理的实施者,而且也是教学管理的客观对象。甚至可以绝对地说,学生的发展取决于任课教师的发展。而任课教师的发展,又取决于教育教学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因此,“以人为本”之“人”,至少应该包括四个方面的对象,即参与学习的学生、参与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的任课教师和管理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课程教育教学实践的管理者。甚至还要应该包括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课程相关的研究者。
2“以人为本”的教学需求
“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下的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应该是以“需求”为核心的教学改革。所谓“以人为本”的教学需求,基本内涵应该包括以下四个方面:首先,学生的发展需求。对于参与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课程学习的学生而言,学生的需求可以简单地分为两类,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生未来工作的职业需求。对于前者而言,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学生能够满足后者职业需求的前提。众所周知,职业需求是随着技术的进步与管理的提升不断变化的,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学生就会不断地产生新的学习需求。因此,学生的学习需求也是个持续化的过程。其次,任课教师的教学效果提升需求。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提升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课程的教育教学效果。因此,任课教师需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拓展培养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课程的知识传授途径与培养途径。因此,提升教育教学效果是保证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课程能够满足学生持续增长的学习需求的最佳途径。再次,教学管理者的创新管理需求。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是管理的创新。在创新的带动下,无论学生的学习,还是任课教师的教学,它们都要表现出与时俱进的特点。而这种与时俱进的核心就是对传统教育教学途径的继承与创新,就是对传统教育方法的改革与选择。最后,研究者研究与时俱进的需求。作为职业教育研究的焦点课题之一,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多年。但在这多年的改革之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因此,研究者要根据职业教育的发展,结合学生的就业需求,对其研究实践进行与时俱进的研究。因此,研究者研究与时俱进的需求更应该成为“以人为本”教育教学理念下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课程改革的研究对象。
3“以人为本”视角下的教学改革
“以人为本”视角下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其实质就是一种满足各类“人”的不同需求的一种教学更新。因此,下边以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实践所涉及到的各类人的“需求”为视角对此进行详细地分析:
3.1学习需求视角下的教学改革
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学生是重要的教育教学对象。因此,把学生的学习需求作为一个思考对象。由于未来学生参与企业实践的不同,他们对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课程的学习需求也是不一样的。故而给PLC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那么,怎样教好这门课程,使学生对该课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与工程实践能力,一直以来是教师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高校教学改革的立足点。[2]因此,任课老师的教学改革应该基于学生的需求。高职学生在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课程学习中表现出来的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满足学业的需求。作为一门技术骨干课,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课程的考核需要有一定的标准。因此,满足学业考核的需求是所有学生都必须面对的需求。其次,满足继续学习的需求。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他们的学习也可能是只为满足未来的工作需求。但对于另一部分人而言,他们还有进一步的学习需求。无论是中职学生为了追求更高的学历而要进行的高职学习,还是高职学生为了继续拓展技能而进行的更高层面的学习,他们的学习需求都是彼此不一样的。再次,职业需求。这是所有学生都必须面对的学习需求。但是,对于从维护工作与从事开发研究工作的学生,他们的学习需求也是有所不同。因此,任课教师还应该对此进行详细地分析。
3.2教学需求视角下的教学改革
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课程的教学实践,一般会涉及到两个主体,一个学生,另一个就是任课老师。因此,在教学的视角下的审视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课程的改革还应该关注以下问题:
3.2.1管理需求化的个性化方法选择
管理需求化的个性化方法选择是各地职业院校为了使课堂教学更加适应学习的发展需求,选择个性化的考核方法。例如,在新的考核过程中,我们弱化理论占分比例,增强实验项目考核,以此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实验、项目设计环节。经过改革,《电气控制及PLC技术》考核分期末试卷、项目设计实物、实验和考勤四部分组成,它们分别占40%,30%,5%和5%。[3]这也就是说,管理需求视角下的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也应该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之一。
3.2.2需求化的课程资源构建
对于教学需求而言,还存在一个共同化和个性化的问题。所谓教学需求的共同化是各地所有职业院校任课教师在教学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课程时所表现出来的共性需求。例如,教学资源的构建。无论是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还是微课进行的课堂教学,任课教师都一定要拥有其所必需的教学资源。特别是对于情境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而言,教学情境设计所需要的教学资源与案例教学法所需要的案例教学资源,都需要各地职业院校的任课教师共同努力构建。因为,尽管各地院校面对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发展不平衡的现实有不同的教学资源需求,但是,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课程毕竟有其基本的知识组成与操作技能培养的需求。因此,需求化的资源构建是其课程教学改革的课题之一。其次,既然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课程的教学有共同的资源需求,那么,也就肯定会有其个性化的需求。职业院校个性化需求的课程资源构建就是针对其办学特色的需求和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性的现实,各个职业院校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所需教学资源的差异性。就以微课而言,不仅各职业院校任课教师对其运用存在着差异,就连相同专业的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课程任课教师而言,他们的微课改革对其教学资源的需求也是有所不同的。因此,不同的职业院校应该构建不同的教学资源。
总之,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而这一理念的核心就是不同人在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实践中表现出来的不同需求。因此,本文结合对“以人为本”内涵的理解,详细分析以上三种不同的教学需求及其视角下的教学改革问题,以供教学改革的参与者思考。
作者:李伟文 单位: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气系
参考文献:
[1]毛艺林.以人为本的现代教学管理理念及其践行途径[J].中国成人教育,2014(12).
森林保护论文4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资源植物学;应用研究
项目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指导,旨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近年来,项目教学法在我国高职院校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本科院校得到灵活应用,该方法通过打破传统的教学理念,实现“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教”的新理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理论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能力,最终实现学与做的结合,知与行的统一。项目教学法惯用的方法是将教学内容以若干相对独立的项目进行展示,让学生边做边学;教师对项目完成指标提出规范要求并进行适当示范和指导。学生在项目实施中自主选择、计划、实施,并形成真实的成果。项目完成后学生对项目成果进行总结,把握实施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实现“做中学”的目的。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只起辅助作用。项目教学并不注重项目的最终结果,而是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核心能力。资源植物学是高校生物技术专业方向的核心课程,重点指导学生掌握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等方面的技能。生物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主要为从事资源植物方向研究(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或任职于现代农林业企业和地方涉农(林)事业单位,由此可见《资源植物学》在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及促进就业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资源植物学是一门是以植物学和植物化学为理论基础,以资源植物(主要是野生资源植物)为研究对象,研究资源植物的种类、分布、蕴含量、有效成分及具体加工利用的科学。资源植物学是在人类社会对野生植物资源不断需求的历史进程中形成,随着人类对植物资源的认知水平的提高和现代生物技术水平的发展,这门学科得以迅速发展,成为商品经济社会中引人注目的一个领域。
一主要改革措施
(一)教学内容改革
为培养从事资源植物方向研究、现代农林业企业和地方涉农(林)事业单位管理岗位需要的技能型人才,教学内容设计以资源植物学课程标准上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创设若干个教学项目模块。教学项目模块的设计,以当地特色可开发利用的植物资源为研究对象,以培养合格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技术人才和研究人才为目标,教师结合学生前期知识储备、现实工作过程或虚拟工作过程设计教学项目。
(二)教学方法改革
1.教学方法多样
项目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为主导,同时辅以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情境教学、分组教学等其他教学方法。根据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用途可以将资源植物分成:果树植物资源、野菜植物资源、油脂植物资源、药用植物资源、芳香油植物资源、植物源杀虫剂植物资源、树脂植物资源、园林植物资源、环保植物资源九大类。根据班级同学的兴趣自由组合分成9个兴趣小组(创新创业小组),每组完成1-2类植物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具体方案(方案内容主要涉及:选育、种苗繁育、新造林管理技术、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产品加工利用等环节)。
2.教学与生产无缝对接
企业生产实际是教学资料的源头,校企合作、校地合作为项目教学的完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项目教学法是以实践为核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力、以动手操作能力为目标的系统的教学方法。教学中强调以一个生产实际项目为教学导向,重构教学内容,合理设置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了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周末和节假日时间引导或介绍不同类型的兴趣小组分别到对应性质的单位参观学习,以此来提高他们的整体认知水平。同时也有效促进他们所承接“项目”的顺利完成。如:油脂植物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团队可以推荐他们去附近油脂加工企业或者进食品专业实验室熟悉油脂类物种的提取方法、有效成分的检测方法等;园林植物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团队可以介绍他们到学校周边知名园林公司见习,让他们熟悉园林植物开发和利用的方向、种苗繁育过程以及园林植物养护的基本知识等。与此同时,也可让同学们与用人单位更多了解和交流,对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及就业质量打下基础。
3.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
网络资源平台、学校图书馆学习平台和诸多学习工具的应用既丰富了教学手段,又提高了教学效果。目前,主要利用的网络资源有:百度资源、中国知网、在线开放课程和相关大学的精品课程等。课前学生通过资源平台初步熟悉教学内容;学习平台的利用让“教”有所依,教师及时根据平台反馈信息调整教学策略,学习平台让教学评价实现了数字化和过程化;交流工具缩短了师生距离,便于师生随时随地交流,教师及时解答学生疑惑,突破课堂限制。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三)教学过程改革
1.教学过程组织
完整的教学过程包括课前自主学习、课中教学和课后拓展三个阶段。根据资源植物学课程项目设计方案,任务设置情况,课前教师通过学习平台上传微课、任务书等课前预习任务,为课中教学做理论铺垫;课中则以学生为主开展系列探究活动以此探索、论证理论知识,让学生在“做”中实践、总结、吸收知识;课后拓展是学生自我发展和提升阶段,同时又为下次教学项目开展奠定基础。
2.课中教学实施
课中教学实施主要分如下五个步骤:第一,课前任务反馈:教师将课前任务完成情况反馈至各项目组,督促并鼓励相关项目组和学生查缺补漏进一步完善;第二,情境导入:教师创设情境,导入教学重点和难点;第三,项目任务分配:教师根据教学重点分配课中教学探究任务要求;第四,项目任务实施: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教学实践活动;第五,总结汇报:以各个项目组为单位汇报任务完成情况,并梳理总结学到的知识,教师总结评价。汇报阶段是学生对资源植物学课程进行知识整合、形成连贯的知识体系的过程,对课程所涉及野生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技能有了更清晰明了的认识,为毕业后从事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工作或者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实践活动和研究创新活动是学生主动探索、获取知识的过程,而学生成果分享是学生反思和总结的过程,此阶段知识将内化于学生心中。
3.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协同培养
在资源植物学课程“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在学生已具备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和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推动,以及参与学校生物学、化学、文创等研究团队从事相关科研课题的机会,鼓励并创造条件让每个兴趣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参与科学研究,系统训练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思维能力。基于近几年教学实践,学生先后申报了高山野生花卉引种驯化、天然甜味剂植物制作适合糖尿病人食品、苔藓植物和观叶植物制作植物画、油用牡丹产品开发、五彩玉米等与课程密切相关的、不同级别的创新创业课题,并且参与了教师课题,如水稻种质资源的创制和保存、中药材化学成分的鉴定等。
4.教学评价
在资源植物学课程的教学实施之前,教师通过查找资料或与企事业单位沟通等方式为每个项目乃至任务制定一份较为详细的完成情况评价表,评价表包括任务的准备情况、组内合作情况、知识的应用、技能的形成及创新情况等。教学评价包括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三部分。教师评价在学生自评、互评的基础上,主要结合技能的准确性、规范性和熟练性进行。评价的内容包括:是否完成了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熟练应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学间相互协作的能力;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评价的手段包括:学习平台学生任务完成情况的数据统计结果、课中小组探究活动及汇报情况。及时并客观公正的评价,是保证教学质量和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自信心的重要途径。
二主要方法和特色
(一)优化资源植物学教材的选择和校本教材的编制准备
现有教材因理论知识太细、项目模块教学不突出和不能有效结合学校所在地的资源植物,所以不能满足项目教学法的模式需求。所以需要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进一步的优选并按照项目教学的方式对所选教材的知识体系重新进行组合,同时,需要充分考虑本地的植物资源 的本底资料。
(二)实现课程教学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有机结合
本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分组成立相关模块的任务驱动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可以很好地结合学校和各级教育系统组织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例如:植物源杀虫剂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项目小组,可以选择1~2种可作为植物源杀虫剂的植物对其有效成分的提取、主要成分的检测、有效成分对部分农林害虫的毒理实验等相关方面进行研究。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科研论文和相关专利的申请等,这些成果的取得可以有效的支撑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申报。
(三)实现课程教学与本科毕业论文的有机结合
通过项目教学法模式引导学生自发组织相关模块教学的兴趣小组。通过小组成员的合作,可以实现特定领域的系列研究的积累,这样为部分学生的本科毕业论文提供一定的素材,有效提高我院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质量和水平。如:果树植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项目小组,可以选择1~2种可作为开发水果类产品的植物对其品种选育、种苗繁育、新造林管理、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整形修剪、产品的成分检测等相关方面进行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可以按照上面的环节的内容分别作为相关学生的本科毕业。
(四)实现课程教学与计划攻读硕士学位研究方向的选择有机结合
本课程通过项目教学法模式让学生提前培养相关专业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报考硕士研究生时对相关学校及相关专业的选择。例如:参与油脂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项目小组的同学在完成该课程学习的同时,熟悉了经济林、食品加工、病虫害防治、植物学、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森林保护等专业知识,根据学生的兴趣可以选择性报考相关学校(科研单位)及相关专业。
(五)实现课程教学与当地野生资源植物资源的有机结合
资源植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各类资源植物的形态特征、分类地位、分布区域、适应生长生境、经济用途以及有效成分的性质、提取和加工工艺流程等。在实施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项目教学法”实施中,首先要熟悉我国及当地资源植物的类型和分布情况。我国地域辽阔,横跨热带、亚热带、暖温带和寒带四个气候带,自然条件十分优越,野生植物资源极其丰富。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芳香植物有56科340种,中草药5000余种,果树资源有59科670多种;据重庆市林业局2017年的第二次野生植物资源调查的结果显示:重庆市域内分布有野生维管植物227科1302属6000余种。
三结束语
森林保护论文5
本实验在2个方面体现创新设计:(1)走出课堂,面向林业生产实际。从生产中发现问题,获取的实验材料,更具针对性,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意识。(2)实验材料多样性,根据农林高校生源多来自农村、学生获取植物材料较容易的特点,每小组采集的材料来自不同生态区域,实验结果丰富多样,学生组别间可相互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了学习效率。
实验学时与安排
本实验具有季节性、综合性和持续性的特点,选择在春季5~7月,实验总学时15学时,分5次进行,每次教学指导20min,采用小结实验进度和答疑方式。学生查阅资料、编制方案及实验报告不计入学时,根据报告内容和新颖性推荐发表。
实验方法
1样品采集与前处理学生实验前按5人1组分组,通过社会实践或生源地了解林木病害发生情况,实地采集或邮寄林木病害分离用标本,并填写好“林木病害调查记载卡(见图1)”。记载卡记录病害发生的生态环境因子、林地管理情况,对分析发病原因至关重要。采集标本注上标记后,如不能及时分离,要用塑料袋分类装好,冰箱中低温保存备用以防样品变质。
2培养基制作培养不同的病原菌,要根据它们的需求配制适宜的培养基,对营养有特殊要求的病原菌还要配制特定的选择性培养基。培养基的种类很多,截至1930年,已经报道了将近2500种。学生要对所诊断的病害性质有一基本了解,如真菌病害或细菌病害,选择适宜培养基制作。因此,同学们在实验设计时应选择马铃薯葡萄糖琼胶培养基分离真菌或肉汁冻培养基分离细菌。由于该步骤要加热和高压蒸汽灭菌,有一定危险性,除安全教育外,还要求学生不能在灭菌期间离开实验室。马铃薯葡萄糖琼胶培养基制作时,先将洗净后去皮的马铃薯200g切碎,加水1000ml煮沸,用纱布滤去马铃薯,再加水补足1000ml;然后加葡萄糖或蔗糖10~20g和琼胶17~20g,加热使琼胶完全熔化后,趁热用纱布或脱脂棉过滤,或者用滤纸和保温漏斗过滤。而后分装试管,加棉花塞后灭菌。作平板培养的每管约10ml,作斜面培养的则每管约5ml。根据工作需要,还可以分装在三角瓶中灭菌。教师必须在实验前说明,高压灭菌器的用法和注意事项:(1)灭菌器中的水,应加水到指定的标度;(2)需要灭菌的器物放在灭菌器内,将盖密闭,打开气门;(3)加热,等空气完全排除后(蒸汽从气门有力地冲出),关闭气门;(4)当压力上升到所需要的指标后,开始计算灭菌的时间,灭菌过程中保持压力不变;(5)达到需要灭菌的时间,停止加热,稍微打开气门,排出蒸汽使压力慢慢下降;(6)当压力降到内外相等时,才能打开高压灭菌器的盖。肉汁冻培养基的方法:取3g牛肉浸膏,蛋白胨5~10g,琼胶17~20g,水1000ml,与马铃薯葡萄糖琼胶培养基的方法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3分离培养(1)超净工作台清毒与分离材料的选择。分离和培养应该在很清洁的条件下进行。打开超净工作台紫外灯灭菌30min,杀死空气中的微生物,关灯5~10min,再进行分离。(2)组织分离法分离真菌。病原真菌的分离一般都是用组织分离法[3],是林学、森保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技术。要求学生从上述采集的标本中,选择新近发病的植株、器官或组织作为分离的材料,可以减少腐生菌的污染。腐生菌容易在生病很久而已经枯死或败坏的部分滋生,所以一般斑点病害应该从邻近健全的组织的部分分离。在超净工作台上,从病斑切取每边约5mm的小块病组织,用70的酒精浸几秒钟,再在的酸性升汞水溶液中浸3~5min;而后用灭菌水换洗3次,将其移置在上述马铃薯葡萄糖琼胶培养基平板上培养。用蜡笔在培养皿上注明分离材料日期后送入25℃温箱反转培养皿培养;3~5d,在培养基上选择纯的菌落,移植到新的平面上或斜面上培养并纯化,并计算各分离真菌百分率。以优势菌群作为回接实验菌种。(3)平板划线分离法分离细菌。平板划线法[3]是分离细菌的常见方法,取小块病组织,经过表面消毒和灭菌水洗过2次以后,放在灭菌载玻片上的灭菌水中,用灭菌玻棒研碎。静置一定时间,用灭菌的移植环蘸取以上组织液在肉汁冻培养基琼胶平板上划线培养;先在平板的一侧顺序划3~5条线,再将培养皿转60°,将移植环灭菌后,从第2条线末端,顺序划出3~5条线。也有其他划线的形式,如4分划线和放射划线等,目的都是使细菌分开形成分散的菌落,并计算各分离细菌百分率,以优势菌群作为回接实验菌种。
4病原回接与再分离病害的种类很多,其传染方式也各不相同,因此要用相应的接种方法。种子、土壤、气流和昆虫等传染的病害,接种方法是不同的。因此,指导老师要求学生在进行试验前,对一种病害在自然条件下的传染方式和侵染途径有所了解。一般气流和雨水传播病害较普遍,可采用喷雾法进行。将上述真菌孢子(或菌丝)悬浮液喷洒在寄主表面,并用湿纱布保湿3d,病菌可以从气孔、伤口或表皮直接侵入。影响接种试验的因子包括病原物的致病性和致病力、接种植物的抗病性和感病性和发病的环境条件。在接种时,应尽量模仿接种菌在自然条件下,侵染寄主时的环境条件,特别要注意温度和湿度对接种发病的影响。学生在回接后,每隔2~3d观察病害发生情况并与自然状态比较,等出现显著症状后按上述方法能再次分离到用来回接的病原,否则实验失败。
5病原鉴定与病因分析(1)病原真菌:以形态学特征[4]为主,结合分子生物学[5]鉴定种群。(2)病原细菌:形态、生理生化结合分子生物学[6]鉴定种群。实验要求学生根据优势菌群、回接试验情况与采样地环境状态分析发病因素,写出实验报告,并进行课程讨论。
6创新实验设计小结本创新实验流程简单总结为:在采样及前处理基础上,完成“分离、接种、再分离”的技术规程。(1)分离:从病组织上分离病原物并进行纯培养;(2)接种:用纯培养物接种到相同的健康植物上,给予适宜发病条件,观察是否引起原来相同的病害;(3)再分离:从接种后发病的植物上,能分离到与用来接种的病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