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江南逢李龟年古诗精编5篇

网友发表时间 648853

【导言】此例“江南逢李龟年古诗精编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江南逢李龟年古诗1

诗眼实际上是指诗歌中的最传神最精炼的字或诗句,也就是指诗中最能开拓题目意趣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诗眼主要是靠炼字(包括炼字和炼句)和炼意体现出来的,正因为反复的锤炼,才有了千百年来被人们称道的妙词佳句。一方面诗眼可以加强诗歌的形象性。比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用“绿”字而不用“到”“过”“入”“满”等字,是取“绿”字的色彩;另一方面诗眼还可以使诗意更精确,比如齐己《咏早梅》的诗句“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将“数枝”改为“一枝”,使“一枝”与“早”意丝丝入扣。由此看来,发现和抓住诗眼,就找到正确理解诗歌的关键。

诗眼可以分为“句中眼”和“篇中眼”。

所谓“句中眼”即是指关键词,是指能使诗句生动形象以致“活”起来的一两个关键性的字,大多是诗人着意锤炼的句子中的某个字。“句中眼”并无定位,但它往往是奇妙之字,是平凡质朴之中的别有深意的字。它往往可以使整个句子乃至整首诗都会增色,从而焕发新意,收到平中见奇的效果。在阅读杜甫的《蜀相》时,有人往往忽略“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中的“自”和“空”这两个字,其实这两个字恰恰是“句中眼”,只有读懂这两个字我们才能准确地体会到祠堂的凄凉、冷落的气氛,才能更准确地领悟诗人的感情。

所谓“篇中眼”即是关键句,是全诗中最为传神的,最能使全诗生动飞扬的关键性句子或是具有统摄全文作用的诗句。此句如人的心脏,可集人身之血液;又如人之骨骼,可支全身之血肉。“篇中眼”的位置也不固定。注意区别“篇中眼”与名句,比如柳永的《雨霖铃》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千古名句,但它只是对别后之苦的设想,并不是统摄全篇的关键句。

理解诗词,需要抓住“诗眼”,那么“诗眼”又应该如何从诗歌中找寻呢?

一、注意“句中眼”的词性

从词性来看,它们往往是动词、形容词,或是副词、数词。如《江南逢李龟年》中的“落花时节又逢君”中的“又”字,就是此诗中的“句中眼”。“又”有何深层含义呢?表面上看,是在写二人重逢之后的喜悦,不要忘记诗中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环境“落花时节”,它包含了对景物、人物、情感的一种另外的情感――物非、人非、情非的慨叹。这是以“乐”写“悲”。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张先的“云破月来花弄影”中的“破”“弄”,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均属于“句中眼”。注意词性就要注意词类活用,尤其是文言文中经常出现的名词动用、形似动用等。词性的变化必然带来词义以及意境的变化,上面的例子中的“绿”就属于词类的活用。

二、注意“句中眼”“篇中眼”的修辞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山草香给大家分享的5篇江南逢李龟年古诗,希望能够让您对于江南逢李龟年的写作更加的得心应手。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2

格律诗有这样一些特点:①每首四联八句。五字一句(五言),简称五律;七字一句(七言),简称七律。六律很少见。八句以上的叫长律或排律,长律一般都是五言。②押四韵或五韵。在第二、四、六、八句的句尾押韵,通常押平声。③平仄声搭配上也要求合乎一定的格律。④中间两联必须对仗。因此,我们在写格律诗时一定要讲究以下几方面:

一、平仄

格律诗的平仄有4种基本句式:

(甲)仄仄平平仄(乙)平平仄仄平

(丙)平平平仄仄(丁)仄仄仄平平

这四种基本句式的交错,就构成了不同格式的格律诗。七言绝句、律诗是在五言旬式的前面加上相反的平仄构成的:

(甲)平平仄仄平平仄(乙)仄仄平平仄仄平

(丙)仄仄平平平仄仄(丁)平平仄仄仄平平

下面以例诗说明:

1 仄起仄收式(七言即为平起仄收)

(甲)(平平)仄仄平平仄(乙)(仄仄)平平仄仄平

(丙)(仄仄)平平平仄仄(丁)(平平)仄仄仄平平

(甲)(平平)仄仄平平仄(乙)(仄仄)平平仄仄平

(丙)(仄仄)平平平仄仄(丁)(平平)仄仄仄平平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李白《塞下曲》)

七言例诗见杜甫《客至》。

2 平起仄收式(七言即为仄起仄收)

(丙)(仄仄)平平平仄仄(丁)(平平)仄仄仄平平

(甲)(平平)仄仄平平仄(乙)(仄仄)平平仄仄平

(丙)(仄仄)平平平仄仄(丁)(平平)仄仄仄平平

(甲)(平平)仄仄平平仄(乙)(仄仄)平平仄仄平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山居秋暝》)

七言例诗见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3 仄起平收式(七言即为平起平收)

(丁)(平平)仄仄仄平平(乙)(仄仄)平平仄仄平

(丙)(仄仄)平平平仄仄(丁)(平平)仄仄仄平平

(甲)(平平)仄仄平平仄(乙)(仄仄)平平仄仄平

(丙)(仄仄)平平平仄仄(丁)(平平)仄仄仄平平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七言例诗见苏轼《新城道中》。

4 平起平收式(七言即为仄起平收)

(乙)(仄仄)平平仄仄平(丁)(平平)仄仄仄平平

(甲)(平平)仄仄平平仄(乙)(仄仄)平平仄仄平

(丙)(仄仄)平平平仄仄(丁)(平平)仄仄仄平平

(甲)(平平)仄仄平平仄(乙)(仄仄)平平仄仄平

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

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

心断新丰酒,销愁又几千。

(李商隐《风雨》)

七言例诗见杜甫《登高》。

以上是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的平仄格式,五言律诗以句首不入韵为常。七言律诗以句首入韵为常。

江南逢李龟年古诗范文3

之所以选择杜诗《江南逢李龟年》作为范例,是因为这首诗歌的情感可以从不同角度解读。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最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一、看“象”

“象”指对象,即诗歌的抒情对象。抒情对象可以由此及彼、由小到大,可以是己(自己)、彼(他人)、家(家园)、国(国家)。具体而言,看“象”就是看“己”、看“彼”、看“家”、看“国”。

(一)看“己”。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一切物象,因为“我”的观照而附带上了喜怒哀乐等主观感彩。

杜甫写作这首诗时已是暮年,拖着残躯,“奔走苦不暖”,流浪到了潭州(今湖南长沙),一把老骨,无心美景。暮春初夏的草长莺飞作者无心观看,满眼所及的是“落花时节”,诗人迟暮,晚景凄凉,内心凄楚。

(二)看“彼”。“己”与“彼”,就是诗歌中的主与客。主客互动,从而让诗歌的情感色彩更加多元。客有时还起着推动主的情感发展变化的作用。很多时候,明明只有自己,也要虚拟一个“客”,好让文章不至于单调,如《前赤壁赋》中的客,很有可能是作者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而虚拟的。因此,“彼”可以是实有其人,也可虚拟为之。

李龟年是开元时期的著名宫廷艺人,他的地位与收入,肯定比琵琶女这样的坊间艺人要有保障。杜甫是一个大喜不多大悲常有的人,而李龟年在事业上却大喜大悲,以前为歧王演奏、为崔大官员演奏,锦缎珠玉无数,而今只能混迹酒肆,虽倾心演奏,却难以糊口,李龟年内心的失落无望就不难理解了。

(三)看“家”。家是一个人发达了想衣锦还乡、穷困了想寻求温暖的地方。作者少年抱着“致君尧舜上,要使风俗淳”的远大理想离开家乡,而今写诗愁知己、做官已无望、飘零独憔悴,父母的早亡和妻儿的孱弱把诗人推到了责任的最前沿,自己现在最紧迫的身份是父亲、是丈夫,父亲、丈夫的职责就是要建立一个真正的家,此时的江南风景再好,恐怕也比不上北方的那个可能片瓦无存的家。“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思念家乡,心在北方。

(四)看“国”。这首诗,容易只看到小我,而看不到大国。杜甫的诗歌,几乎都离不开自己、家园、国家这三个对象。杜甫是一个把家安放在路上而把国家安放在心上的人。《江南逢李龟年》这首诗里有两个背景,一个是开元全盛日,仓廪实稻米香;一个是安史之乱,尸横遍野民有饥色。国家的昔盛今衰、辉煌不再令人哀叹。

二、看“景”

“一切景话皆情语”,景的美与丑、暖与冷、乐与悲都是情感的体现。这首诗不是暮春三月的生机勃勃的暖景、乐景,而是落花时节、诗人迟暮的冷景、悲景。

三、看“事”

有闺阁之事,有怀乡之事,有送别之事,有婚丧嫁娶之事,有家国之事,等等。古人的事,说得最多、纠结最多的还是事业。

《江南逢李龟年》这首诗高度浓缩了杜甫的一生。少年杜甫才华横溢,敏捷多情,自然能够成为喜好文艺的歧王李范和秘书监崔涤的座上宾,之后又成为一心要笼络知识分子的唐肃宗的闲臣,到了晚年,杜甫明白了,自己的诗难有知己,自己的官运早已无望。

四、看“情”

古人抒发的情感,类型繁多,而朋友之情是其中的一个大类。《春日忆李白》《题张氏隐居二首》《短歌行赠王朗司直》等都是杜甫抒发友情的诗歌。《江南逢李龟年》最感人的还是诗人与艺术家的惺惺相惜、同病相怜。如果“落花时节”没有遇到对方,而是自己一个人在承受痛苦,这首诗就只有悲凉,而没有温暖;仅有个人的遭遇,而缺乏普遍的意义。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抒发的是失落人互相理解、互相怜惜的感情,这种心底的共鸣很有感染力。这两句的疗效在于两人在倾诉痛苦与失落时,将其分担与消解,情感的共鸣之后是一种自己并不孤独的释放。这种情感,仅限于个人的遭遇。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4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5、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6、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7、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8、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9、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10、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11、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过故人庄》

12、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13、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凉州词》

14、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15、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16、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浪淘沙》

17、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夏完淳《别云间》

18、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19、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20、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2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2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2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25、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6、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7、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28、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29、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木兰辞》

30、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31、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32、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33、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34、山随平野尽,江入大江流。

35、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36、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37、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38、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39、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40、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4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42、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4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逋之任蜀州》

44、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45、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46、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

47、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48、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浪淘沙》

49、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

50、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51、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5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53、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54、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55、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56、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57、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58、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59、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60、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61、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6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63、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6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65、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66、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塞下曲》

67、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

6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9、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经?关雎》

70、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71、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杜甫《赠花卿》

7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73、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翃《寒食》

74、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白居易《观刈麦》

75、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76、蒌篙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题惠崇〈春扛晚景〉》

77、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78、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79、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80、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王维《观猎》

8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82、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8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8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85、清风徐来,水波不兴。苏轼《前赤壁赋》

86、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87、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88、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89、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90、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江南逢李龟年古诗5

广东韶关丹霞山导游词

丹霞山座落于仁化县城南约9公里处,距韶关市区56公里。丹霞山与南海罗浮山、博罗罗浮山、肇庆鼎湖山并列为广东四大名山,1988年被国务院定为部级风景名胜区。全山均为红色砂砾岩,远眺全山,色如渥丹,灿若明霞,因而又有人称之为红石花园。它的地质岩层是由碎屑红岩,砾石岩和粉状沙岩所组成,含有钙质,氧化铁和少量石膏,呈丹红色,是砂岩地势的代表。这种地形和福建的武夷山、韶关的金鸡岭等同属丹霞地貌。丹霞山古称烧木佛旧地,又称长老寨。据《广东省通志》记载,丹霞山在残唐五代时期已有佛教居士法云在山上之锦石岩憩息,至南宁时期,有僧伽构造堂室,供奉佛像。明代末年(公元1645年),虔州巡抚李永茂、李充茂兄弟来山经营,开凿石阶修筑关门,建造房舍,作为隐居之所,并更名为丹霞山。

丹霞山主峰海拔409米,它与众多名山相比远不算高,也不算大,但它集黄山之奇、华山之险、桂林之秀一身,具有一险、二奇、三美的特点。风景区划分为上、中、下三层以及锦江风景区、翔龙湖和有被誉为天下第一奇景的阳元山,上层是三峰耸峙;中层以别传寺为主体;下层以锦石岩为中心。三百多年前澹归和尚在丹霞山开辟别传寺时,曾挑出12处风景,命名丹霞十二景:锦水滩声、玉台爽气、杰阁晨钟、丹梯铁索、舵石朝曦、竹坡烟雨、双沼碧荷、乳泉春溜、累顶浮图、虹桥拥翠、片鳞秋月。

丹霞山一年四季无论晴雨早晚,都有不同的景色供游人观赏。早上,可以在丹霞山看到日出的奇观和滔滔云海;晚上,可以看到绚丽的晚霞和恬静的夜色。雨天,极目远眺,使人胸怀开阔,万虑顿消。至于春夏秋冬,四时景色的奇妙,则只有身历其境者,才能体会到。

一进入丹霞山风景区,迎面是丹霞门楼,门楼金壁辉煌,牌坊上刻有全国人大副主席习仲勋所题的丹霞山三个大字。沿上山小道至半山亭前,左转往锦石岩方向,先见一石岩,上接峭崖,下临深壑,形势险要,有如关隘。北宋时,佛教居士法云攀幽缘至此流光溢彩为此处的景致所陶醉,便驻足憩息,并赞叹曰:半生都在梦中过了,今日终觉清虚。后来将此处称为梦觉关。这石岩虽仅丈把宽,但极端整,形状犹如佛龛。踞其上可一睹脚下锦江、头上云石之风采。过梦觉关不不远即见一处风化的岩洞,上面刻有幽洞通天四个大字。这里竹篁掩映,绿树婆娑,洞前有一块小坪,下临昔日的锦石尼庵山门,可俯瞰碧水,聆听滩声,在这稍作休息后就可以循洞探幽了。

从幽洞通天向前约1000米,迎面一座山崖倚天矗立,山崖自上而下劈开一条窄缝,长200米,高40多米,宽才1米左右,最窄处仅米,成为从幽洞通天到锦石岩的一条奇险小径。从这走过只觉两侧绝壁耸立,势欲倾到,仰视苍穹,唯存长天一线,长在两边崖缝的灌木枝叶竟然参差交错,不时有岩鹰,疾若流星,更增添了这里的神秘气氛。

在丹霞山众多的岩洞中,锦石岩最为吸引游人,它因石壁五色间错,四时变态而得名。锦石岩是丹霞山开发最早的地方,至明成化年间,此处僧人遍植松杉,并建构起伽蓝堂廊房和寺庵。站在锦石岩洞口,向外可以看到一道飞泉从天而落,在阳光折射下犹如彩虹飞舞,这就是丹霞新十二景之一的锦岩飞瀑,瀑布名叫马尾泉,古称龙尾泉。泉水源头在海螺峰右边的山涧中,流出地表后,从锦石岩上面的山顶上飞泻而下,形成200多米长的悬泉瀑布。锦石岩是由前后四个岩洞连成一体,分别叫千圣岩、祖师岩、伏锦岩飞瀑虎岩和龙王岩。其中以伏虎岩为最大,深有20多米,高约4米,可容数百人。在洞内原供奉着五百罗汉像,可惜在文革期间被破坏,1981年重修毁坏的佛像,并新塑了观音菩萨三十二应身。赵朴初先生有诗赞曰:有朋自远是何缘,锦江人到锦江边;抟泥选像无疲厌,驰想敦煌叹昔贤。与伏虎岩紧靠的龙王岩,洞的内壁有一条岩石皱起象蜂房形的纹络,状如鳞甲,时隐时现,长数十米,就 象一条鳞甲鲜明的巨龙穿插缠绕于岩洞中。这些维妙维肖的龙鳞,其表面附生着一种微生物,可随气温和湿度的变化而变换着赤、橙、黄、绿的颜色,显得斑驳陆离,十分神秘。此处就是丹霞山古十二景之一的片鳞秋月,也称作龙鳞片甲。

看过锦石岩之后,沿原路往回走,过半山亭右转,迎面蓝天只剩一线,两旁峭壁笔立,在峭壁之间修有一关门,其险无比,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然而当你回身远眺时,如带的锦江在参错排列的诸峰之间蜿蜒,又是一番情趣。

步入中层风景区首先到达的就是岭南有名的别传寺。别传寺原建于明末清初,明朝遗臣原江西赣州巡抚李永茂及其弟等人,为避乱世,花了100多两银子买下丹霞山作隐居之地,并凿石为阶,铺路架桥,建筑房舍,还将各处岩洞垒石隔成房间以供居住,使这个昔日偏僻的山沟逐渐兴盛起来,后来竟成了明朝遗老遗少避乱的世外桃源。不久,李永茂去世,其弟李充茂去广州海幢寺见到明末抗清义士澹归和尚,将丹霞山捐出,请澹归到丹霞创建寺院。澹归到丹霞山后,一面根据丹霞山的地形特点设计了营造图,一面四出活动筹集营建的资金和物资。在澹归和尚及其弟子们的苦心经营下,终于建成了一座颇具规模的寺院,取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之意,名别传寺,成为当时岭南十大丛林之一。

别传寺自建成后曾几经遭受兵劫和火灾,许多殿宇仅存遗迹。1980年,本焕禅师到寺住持,重建了别传禅寺,其中包括大原省长叶选平在别传寺雄宝殿、天王殿、钟楼、鼓楼、禅堂、念佛堂、三圣殿、观音堂菩提精舍、客堂、斋堂、老人堂以及僧舍等十多座建筑。这些建筑背靠长老峰,而对云海,前后相联,左右对称。整个建筑群红墙黄瓦,斗拱飞檐,辉煌而又不失庄严。别传寺于1984年农历四月初八开光,全国佛教协会赵仆初会长于1986年春来访时,赋七律《丹霞山赠本焕和尚》云:群峰罗列似儿孙,高坐丹霞一寺尊;定力能经桑海换,丛林尚有典型存。一炉柏子参禅味,七碗松涛觅梦痕;未得遍行堂集看,愿将半偈镇山门。每当别传寺的僧人早晚功课及佛事之时,钟鼓齐鸣,磬鱼同响,梵吹这音弥漫半山。此般景象无论古今丹霞十二胜景中,均列此一景,古称杰阁晨钟,今言别传梵吹。

杰 阁 晨 钟[清]范秉秀逼天高阁绝嚣尘,乍听疏钟耳一新。鲸吼龙吟真似幻,山鸣谷应幻犹真。五更梦里虚无境,六十年人汗漫身。长老峰前敲月落,教人独起立清晨。

出别寺便可看到不远处有一大树,枝叶婆娑。走近细看,可辨清树干一里一外,是两棵不同科目的树相互依存着。它们枝叶交错不分彼此,但又各现姿容,好象久别重逢的情人,互想拥抱着站立在幽静的山谷间。古人有诗云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可见前人以鸳鸯名此树,不无道理。那这不同科目的树是怎么连在一起?你又知道答案吗?双池碧荷,原称双沼碧荷,为丹霞古十二景之一。位于中层风景区右侧,这里有3米高的巨石崛起,形似平台,平台上凿有两个石池,一大一小,犹如两面明镜,所以又有人称它为双镜池。古时池中曾有一种名贵的荷花,锦边莲,其花白瓣红点,中含浅碧,是稀有名贵的品种。

丹霞山的石峡仅此一处,是登山顶所必经之路。这里石裂为二,形如合掌,中间露出一峡道,高达数丈。峡内幽暗时有如昏暮,仰视只见天光一线,从峡顶斜射而入。其景观之奇特,完全是天造地设。从石峡中攀登而出便是二关门,它皆以方石筑成,狭隘仅可通人,这里下临石峡,上望霞关,古人所言一卒当关,万夫莫敌,可为二门关写照。

由丹霞山的中层到上层,本无道可通,后人在二关门后的悬崖峭壁上开凿石阶,并在旁边安上铁索链,才成为通道。这里是一处裸露的红岩峭壁,两旁空旷,无所依傍,百丈丹崖直下涧底。站在丹梯之上,尽管能纵目如簇的翠峰、似练的锦江,却令人目眩心悸,不敢在此久滞连。在丹梯的右下方石壁上镌刻着宜若登天四个大字,形象地道出了此处的险景。丹梯铁索的上端是霞关,旧称海山门,为登山踏的唯一隘口。它采用丹霞山的红色砂岩砌就,高米,宽3米,关门狭窄仅米。这一路上穿石峡,过二关,攀丹梯铁索,一处险于一处,最后出得霞关,就到达上层风景区了。

在上层风景区最南端,有丹霞山的观日亭。它在长老峰之顶,观日亭分上下两层。有人说过,在丹霞山观日出绝不下于在黄山莲花峰观日出。也有人盛赞:游尽日出风景地,独有丹霞日出美。如果遇上天气不好,在东方天际,云层涌动之处,一片淡橙色的霞光隐隐泛起。蓦然,一条秀眉般微弯狭长的光带出现,接着是无限的红波由天外铺来,这时太阳慢慢升高着,如一颗滚贺的火球,忽浮忽沉,历经两三次起落后才继续往上升腾。

有的朋友曾慨叹,几次上丹霞山都看不到日出,这是因晴雨不常,要靠碰得巧。即使有日出,壮观与否也要取决于季节及天气。一般来说,夏末和秋冬季节较为适宜,最好是前一天下午下了点小雨,接着天晴,第二天薄雾缭绕,那可是观赏壮观日出的难得机会了。

螺顶浮屠位于海螺峰的峰顶。浮屠是梵语佛陀的译音,有人用它来称佛教供奉佛骨、佛像或收藏佛经、保存僧人遗体的建筑物,一般称为塔,这座丹霞山上的则是舍利塔。螺顶浮屠建于清康熙六年,为正方形红岩板石结构,由祭坪、基座、塔身三部分组成。祭坪用石板铺就,四面设有供台,四周雕石为栏杆;塔身四层,高米,四角立石柱。这座塔的建筑颇具规模,是别传寺鼎盛时期的佐证。

在海螺峰龙王岩前,有一丹霞古十二景之一的乳泉春溜。乳泉又称石乳泉,泉水自岩下汩汩而出,清冽甘甜,滑如石乳。清代顺治年间,仁化有一读书人,叫刘松涛,在此攻读诗书,见甘泉清爽,即凿井两口。李永茂买下此山后,他的侄子李经宇隐居于此,依岩建造楼阁,取名龙王阁,并筑亭护井,点缀松篁,使这里的风景别具神韵,成为丹霞古十二景之一。可惜年长日久,昔日亭阁已全倾圯,仅剩二井盈盈,清泉依旧。如逢春日,泉流汹涌,泻下深涧,潺缓有声,令人发思古之幽情,叹天地之灵气。位于海螺 峰与宝珠峰中间背山谷有一条4米长的巨石,该石势如长虹,又平整如桥面,是由海螺峰去宝珠峰的唯一通道。桥的两侧,一边下临深壑,一边连着山崖。连山崖的一边,篁竹繁生,清幽奇秀。此处又是观看日出的好地方,尽管角度不同但与长老峰观日出仍有异曲同工之妙。由虹桥继续往东行,有一片松林,如海如云。山风徐来,林海松涛哗然作乐,时儿像海潮骤来,万马奔腾;时儿又象轻歌曼舞。在这里聆听大自然的天簌,会使你烦念顿消,超尘脱俗而心境愉悦。舵石朝曦位于宝珠峰的北端,是本山的最高点。丹霞山本体山峰的形状宛如一艘巨轮,泊于锦江之畔。宝珠峰在船尾,峰顶东南端崛起一块红石,就象船舵一般,因此得名舵石。每当旭日东升的时候,这里金光璀灿,朝霞似锦,一草一木,一石一岩都反射出金红色的光彩,十分壮丽。

锦江的名字美丽,然而它的景色更加美丽。锦江水源于江西崇义县仙人岭,蜿蜒百里经仁化县城而来,绕丹霞山向南流入浈江。一路奔流于山岭之间,两岸的山峰在绿水中印下了身影。丹山碧水,相互映照,景色非常迷人。到丹霞山旅游,如果仅公仅登山游玩,而没有游览锦江,那么你的流程只能算是完成了一半,将是万分遗憾。游锦江可在山脚的码头乘坐游船,在游船上的船工会沿途给你介绍江上和江边的美妙景色。

碧海龙吟为丹霞新十二景之一。1984年在右侧的山谷靠锦江处修筑了一个人工湖泊,名为碧湖,湖面宽137亩,库容量达58万立方。这个人工湖泊形如一弯新月,湖水浩淼,波光粼粼,在碧若玉盘的湖面上倒映着丹霞山的秀美身姿。若驾一叶扁舟,于碧波中寻幽揽胜,倾听那龙吟似的汨汨泉声,自然可以令人生发出万般遐思。在溢翠宾馆后面的锦江河上,有一条铁索桥,是通往南岸锦园度假村的行人索桥,名为九索桥,又称鹊桥。该桥建于1986年,桥长80米,宽2米多。由五条钢索平行并列为桥身,上面铺木桥作桥面,两侧各有两条钢索作为扶手。整个桥身就靠这九根钢索连结在两头的桥墩上。游人走在桥上,整条桥就会左右摇摆,但又绝对安本,可谓有惊无险。站在桥下仰视鹊桥,有如凌空飞彩练;站在桥上俯瞰锦江,则见碧水映长虹。这里既是沟通锦江两岸的交通要道,又是一景观,被称作九索长虹。

从小码头登上游艇,看两岸青山徐徐后移,听锦水滩声悄送情歌。船行100多米,左前方一山迎面而来,此山形状恰似一只大乌龟,龟头、龟甲、龟尾,清晰可见,形神兼备。龟头所向,正是丹霞山别传寺的山门。待船至龟尾时,回头再看,则只见龟头徐徐缩进了龟甲之内,形象之逼真,动作之酷似,令人叹为观止。

游船再往前行,两岸石岩千姿百态,水中礁屿或藏或露,打鼓洞、卧牛石、六指擒魔等等奇石,不但造型逼真,而且都有一段离奇的传说。江水澄清碧透,在浅水处,能见游鱼悠悠摆尾,彩色的锦石耀眼生辉;水深处则江水浓如翡翠,将两岸青山摄入江中。在如诗如画的江岸长廊中,过沙滩,泛平湖,几经曲折,游船终于来到一抹平沙的车头村。这里是游船的终点站,离出发点已有十几里了。舍舟登岸,沿着沙滩可以寻觅玲珑的锦石,可以在岸边小摊购买丹霞还魂草。流波撷胜的流程定会使你获得千山依序入画屏的美好感受。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648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