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八年级语文资料汇聚【精彩8篇】

网友发表时间 1900529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八年级语文资料汇聚【精彩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八年级语文资料【第一篇】

二、复习内容:

1、熟练掌握1——4单元重点词语的读音及写法。

2、熟练背诵及默写会25、30课、课外古诗词、22、24、26、27重点古文。3、文言文会重点实词的解释,尤其注意通假字和一词多意现象;会一些名句的翻译;会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回答一些重点问题。

重点古文:

《桃花源记》(陶渊明)《陋室铭》(刘禹锡)《爱莲说》(周敦颐)《三峡》(郦道元)《答谢中书书》(陶弘景)《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4、现代文重点要求: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会就一些重点文段回答一些重点问题;会记叙文、说明文、小说的一些知识点和考点。

(1)新闻知识点。

(2)环境描写的作用,人物描写对人物性格塑造的作用及人物形象性格分析;作者的感情态度。

(3)说明文重点掌握说明文的顺序,说明方法及作用,语言的特点。5、综合性学习:

(1)世界何时铸剑为犁(关于战争的名言、格言、成语、诗歌;古今战役;你对战争的评价和看法)。

(2)让世界充满爱(爱的歌曲;具体情景下的口语交际,主要考语言运用能力)。

(3)说不尽的桥(桥的成语、俗语、歇后语、诗歌、故事;名桥欣赏等)。(4)走上辩论台(主要考语言运用能力,比如给出正方一个观点,问:假如你是反方,你会怎样辩论)。

(5)莲文化的魅力(荷花的别称、诗歌、风俗、用途、传说故事等)。(6)怎样搜集资料(知道搜集资料的途径方法,以及怎样用电脑搜集资料)。6、名著导读,要求:

(1)熟记作者、主人公姓名。

(2)每本书至少掌握3个以上经典故事情节。(3)对人物性格的把握和评价。(4)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和特色等。

名著——《朝花夕拾》《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三、复习措施:

1、充分利用早读时间把好基础知识的过关,主要包括:(1)1——4单元重点词语的读音及写法。(2)25、30课、课外古诗词的背诵与默写。(3)22、24、26、27课重点古文的背诵与默写。

2、利用好课堂上的时间,结合《初中单元测试》的单元测试的文段阅读训练,指导学生阅读的答题方法与技巧,落实记叙文、说明文、小说的一些知识点。

3、利用阅读课的时间,引导学生梳理名著的作者、主人公姓名及性格、经典故事情节、书的主要内容和特色等。

4、进行四次基础知识与重点古文释词译句的测试,每次只需15——20分钟,及时批改与讲评,督促学生牢固掌握。

5、在19周一进行一次综合基础知识测试,进行复习知识的查缺补漏。6、每天的语文作业主要让学生复习古文,结合《学习辅导》上的练习进行。

四、复习资料:

1、《初中单元测试》上的文段阅读训练、古文练习。2、《学习辅导》.

3、《语文天地——期末复习大盘点》。

八年级语文资料【第二篇】

一、中共八大(1956年9月)。

1.内容:。

1)主要矛盾:随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基本建立,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主要任务: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2意义: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成为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

二、重大失误。

1、探索时期的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1958年八大二次会议)。

2、失误的表现:(1)大跃进:标志:盲目求快,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

(2)人民公社化运动:特点:一大(规模大)二公(公有化程度高)。

3、失误的原因:违背客观经济规律,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

第7课““””十年内乱(1966—1976年)。

一、发动。

1.导火线:上海《文汇报》发表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作者:姚文元)。

2.开始标志:1966年5月16日,《五一六通知》。

二、发展;。

1)毛泽东《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矛头指向刘少奇、邓小平。(全面爆发的标志)。

2)1967年1月开始夺权,全面内乱。

3)形成“林彪”“江青”两大反革命集团。

4)““””期间最大冤案:刘少奇被开除出党并含冤病逝。。

三、结束: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

四、评价。

1、性质:““””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2、危害: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国民经济发展缓慢,生产处于半停产或停产状态;人民生活水平基本没有提高;对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严重摧残,阻滞了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拉大了。

五、“”中汲取的启示:。

1)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2)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3)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4)反对个人崇拜5)要以史为鉴.

八年级语文资料【第三篇】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贸易逆差。

年,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进行暗访密查,缉拿烟贩,收缴鸦片。6月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这次运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5.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7.左宗棠作为钦差大臣,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收复了x疆。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1884年,清政府在x疆设立行省。

年春,义和团运动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年,清政府被迫同八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从70-80年代筹建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年春,康有为领导的“公车上书”揭开了变法维新的序幕。

年6月到9月,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内容(p33):要求从政治、经济、军事、教育和思想五个方面掌握。

年,孙中山组织革命团体兴中会。1905年,他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孙中山当总理,通过了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改革土地制度的革命纲领,它的成立,大大推动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创办机关刊物《民报》,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年的辛亥革命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窃取,没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八年级语文资料【第四篇】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评析。

第一句用夸张手法突出塔高的气势。塔高千寻又立在峰顶,才能站在塔顶看日出。也才不怕“浮云遮挡观日的目光”。其中包含:“要想头脑清楚目光远大,就要“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

练习。

1.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眼前的困难、障碍、挫折等。

2.诗人善于把抽象的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只要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苏幕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评析。

这是一首描写羁旅乡愁的词。全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以低徊婉转、沉雄清刚的笔触,抒写了羁旅相思的情怀。

上阕写了令愁肠百倍生的凄清秋景。“碧云天,黄叶地”写景并点明了节令:是碧空高远、黄叶满地的秋季。接下来几句描绘了秋月夕阳西斜之景:夕阳残照的苍茫暮色中,碧波无际,水面寒雾如烟,隐隐泛着翠色。斜阳落在山边,天水相接,凄凄芳草铺向远方,仿佛到了目之尽头的天边。“芳草”在古典诗词中常被用来引发离愁,这首词中,它被赋予了强烈的主观色彩。作者写“芳草”“更在斜阳外”,实际上象征着乡愁的无边无际,也象征着心中牵挂的家乡遥望不见。

下阕由写景转入直抒乡愁。“黯乡魂,追旅思”两句表达作者因思乡而魂销,身居客乡愁绪缠绕不去的情怀。紧接下来更抒写乡愁的困扰:“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只有在梦回故乡时才能安然成眠,否则“月明楼高休独倚”,作者担心登楼观月只会更添离愁别恨。最后写作者想借酒消乡愁,反而倍增感伤:“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这一句奇特而贴切的假想,真实地传达了作者思乡致潸然泪下的悲愁感伤之情。遂成千古绝唱。

整首词写景抒情,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其中“碧云天、黄叶地”成为脍炙人口的佳句。

练习。

1.上片的“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起过渡作用。因芳草延伸到极远处而触动别恨,无情正体现了感情的深浓;同时也带出了“情”,由写景转入抒情。

2.上篇描写的秋景有哪些特点?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在内容上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景物特点:寥廓苍茫,迷蒙凄清,萧索冷落。作用:芳草延伸到望不头的极远处,触动了诗人的离愁别恨;芳草“无情”正反衬出诗人思乡怀人之情的浓厚;写景中带出一个“情”字,为上片的写景转为下片的抒情作了自然的过渡。

3.下阕的“好梦”指什么?为什么说“明月楼高休独倚”?

“好梦”指梦中返乡和家人聚会的情事。回应上片所写的景色都是登楼远眺所见,独自登楼会增添怅惘之情,不能消愁。

4.下阕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含义是什么?表达情意的特点是什么?

意思是说,除非好梦才能使诗人入睡,否则乡思旅愁萦绕心头无法入睡;好梦。

显然指梦中返乡与亲人团聚。这句诗委婉含蓄地表达了靶旅愁思。

八年级语文资料【第五篇】

八年级下册生物复习资料(苏教版)

1、科学探究一般包括的环节: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2、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绝大多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4、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5、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分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例: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是捕食关系。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属竞争关系。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举例: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8、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就形成了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物质也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写食物链时注意:只能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层消费者结束。

9、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以上就是为大家提供的八年级下册生物复习资料。大家仔细阅读了吗?加油哦!

八年级语文资料【第六篇】

生殖就是产生生殖细胞、繁殖新个体的过程,也就是种族延续的过程。

生殖系统分为男性生殖系统和女性生殖系统。男性生殖系统包括睾丸(产生一,分泌雄性激素)、附睾(贮存和输送一)、输精管(输送一)、精囊腺和前列腺(分泌黏液)、阴囊(保护睾丸和附睾)、一(排尿和排出一的通道)

一和卵细胞结合而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作用。受精卵是新生命的开始。在输卵管中受精卵形成后开始进行分裂,所需营养来自卵细胞的卵黄,植入子宫后发育为胎儿,这时的营养都来自母体血液,通过胎盘来进行,大概280左右(10月怀胎)就从阴道中产出,成为婴儿。

发育指的是从受精卵形成胚胎并成为性成熟个体的过程。

青春期形态发育的特点身体迅速长高(步入青春期的第一信号)和体重的迅速增长。功能方面的发育,如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增强,分析理解能力迅速提高;心脏的心肌发达,重量增加,每搏输出量增加,血压升高;肺的功能增加,肺活量增大。

男性性器官的.发育:睾丸体积开始增大,重量迅速增加,内部结构逐渐发育完善,能够产生一和分泌雄性激素,并开始出现遗精现象。

女性性器官的发育:卵巢发育加快,能够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并开始出现月经现象。

第二性征也叫副性征,是指除了性器官以外的男女两性各自特有的征象。男性如喉结突出、生长胡须腋毛、声音较粗声调较低;女性如骨盆宽大、乳房增大、声音较细声调较高。男女生殖系统的差别是第一性征。

青春期卫生

通过上面对生殖和发育知识的讲解学习之后,同学们对此知识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努力学吧。

八年级语文资料【第七篇】

复习目标:

c:掌握积累一些文言词语,理解文章大意,学会翻译文言文。

b:理解体会文言文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会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a:会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回答一些重点问题。分析理解文言文的思想意义,学会阅读理解赏析文言文。

复习重点:《陋室铭》字词的解释,翻译句子。

复习难点:分析理解古文的思想内容,学会赏析古文。

复习方法:阅读古文,背诵理解字义,疏通句义。

复习内容:《陋室铭》的背诵和阅读理解。

一、知识点归纳:《陋室铭》字词的意义,句子的翻译。

二、习题。

1、分段默写课文,同桌互批。

2、结合注解理解词语意思,翻译课文。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何陋之有。

3、阅读理解。

采用方法:教师带领学生共同解决活页练习上的习题,及时了解学生的不足和不会之处。提醒学生注意。

4、学生自由看习题,查漏补缺,同桌之间互相提问。

5、作者写《陋室铭》的目的是什么?

作业。

1、背诵翻译默写《陋室铭》。

2、《陋室铭》的相关知识点,考点。

反思:

课题:《爱莲说》课时:第5课时。

复习目标:

c:掌握积累一些文言词语,理解文章大意,学会翻译文言文。

b:理解体会文言文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会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a:会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回答一些重点问题。分析理解文言文的思想意义,学会阅读理解赏析文言文。

复习重点:《爱莲说》字词的解释,翻译句子。

复习难点:分析理解古文的思想内容,学会赏析古文。

复习方法:阅读古文,背诵理解字义,疏通句义。

复习内容:《爱莲说》的背诵、翻译和阅读理解。

一、知识点归纳:《爱莲说《字词的意义,句子的翻译。

二、习题。

(一)背诵并默写全文。

(二)重点词语的解释和重点句子的翻译。

1、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

可爱者甚蕃。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亭亭净植。

2、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三)主旨。

作者以“莲”自喻,借抒写爱莲之情表达自己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人生态度,婉转批判了追逐名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

(四)《爱莲说》的阅读理解。

采用方法:老师带领学生同做习题,在做题的过程中及时了解学生的不足,及时加深学生的印象,以达到牢固掌握的目的。

(五)巩固本课知识点、考点。

采用方法:同桌互提,提醒学生没有掌握的地方要重复记忆,加深印象,要用心。作业:

1、c类学生继续背诵课文,巩固本节课所复习的要点。

2、a、b类学生做一轮上的相关习题。

反思:

课题:《桃花源记》课时:第6课时。

复习目标:

c:掌握积累一些文言词语,理解文章大意,学会翻译文言文。

b:理解体会文言文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会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a:会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回答一些重点问题。分析理解文言文的思想意义,学会阅读理解赏析文言文。

复习重点:《桃花源记》字词的解释,翻译句子。

复习难点:分析理解古文的思想内容,学会赏析古文。

复习方法:阅读古文,背诵理解字义,疏通句义。

复习内容:《桃花源记》的背诵、翻译和阅读理解。

一、知识点归纳:《桃花源记》字词的意义,句子的翻译。

二、习题。

(一)朗读背诵课文。

(二)重点词语的解释和重点语句的翻译。

1、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

缘溪行。

芳草鲜美欲穷其林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黄发垂髫。

具答之便要还家咸来问讯。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无论魏晋便扶向路。

处处志之寻向所志欣然规往寻病终问津。

2、翻译下列句子。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三)出自于本文的成语。

世外桃源(容易写错)。

无人问津。

(四)课文的阅读理解。

采用方法: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做题,在做题过程中及时了解学生知识掌握不牢固或者出错的地方,及时纠正。

(五)巩固本节课所复习的知识,同桌之间互查。没有掌握的地方重复记忆。作业。

1、c:学生背诵翻译课文。

2、a、b:在背诵翻译课文的基础上,对《桃花源记》进行的阅读理解。反思:

课题:《三峡》课时:第7课时。

复习目标:

c:掌握积累一些文言词语,理解文章大意,学会翻译文言文。

b:理解体会文言文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会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a:会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回答一些重点问题。分析理解文言文的思想意义,学会阅读理解赏析文言文。

复习重点:《三峡》字词的解释,翻译句子。

复习难点:分析理解古文的思想内容,学会赏析古文。

复习方法:阅读古文,背诵理解字义,疏通句义。

复习内容:《三峡》的背诵、翻译和阅读理解。

一、知识点归纳:《三峡》字词的意义,句子的翻译。

二、习题。

(一)朗读背诵《三峡》。

(二)字词的解释和重点句子的翻译(10分钟)。

1、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

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略无阙处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乘奔御风飞漱其间。

良多趣味属引凄异哀转久绝。

2、翻译句子。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清荣俊茂,良多趣味。

(三)文章主旨(要求学生标记出黑体字部分)。

作者通过对三峡形式和四季景色的描绘,显示了祖国河山的雄伟秀丽,表现了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深厚感情。

(四)课文的阅读理解。

采用方法:师生一起来做,教师要及时了解学深的掌握情况。

(五)同桌之间互相检测掌握情况,不会的知识点要落实掌握。

作业:

1、c:学生背诵翻译课文。

2、a、b:在背诵翻译课文的基础上,对《三峡》进行的阅读理解。

反思:

课题:《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课时:第8课时。

复习目标:

c:掌握积累一些文言词语,理解文章大意,学会翻译文言文。

b:理解体会文言文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会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a:会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回答一些重点问题。分析理解文言文的思想意义,学会阅读理解赏析文言文。

复习重点:《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字词的解释,翻译句子。复习难点:分析理解古文的思想内容,学会赏析古文。

复习方法:阅读古文,背诵理解字义,疏通句义。

复习内容:《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的背诵、翻译和阅读理解。

一、知识点归纳:《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字词的意义,句子的翻译。

二、习题。

(一)朗读背诵这两篇课文,看注解掌握词语的意思。

(二)词语解释和句子的翻译。

1、解释加横线的词语。

晓雾将歇。

夕日欲颓。

念无与为乐者。

2、翻译重点句子。

相语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三)分析理解课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的主题思想。

1、《答谢中书书》:欣赏山川之美的自豪之情和期望与谢公比肩的愿望。

2、《记承天寺夜游》:通过对美好月景的描绘,抒发了作者被贬时复杂的心境:贬官的悲凉、漫步的悠闲、赏月的欣喜、人生的感慨。

(四)课文的阅读理解。

(五)学习效果检测:同桌互相检测,及时整理出错或者没有掌握的知识。六、作业:

1、c:抄写注解中的词语解释并背下来,重点句子的翻译,要求准确无误的背会。

2、a、b:做《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的阅读理解。

反思:

八年级语文资料【第八篇】

三、朗读《只有一个地球》《这片土地是神圣的》。q________________。

四、近义词。

和蔼--和善渺小--微小遨游--漫游慷慨--大方节制--控制恩赐--赏赐。

浓密--稠密幽香--清香宝贵--珍贵甜美--甜蜜教导--教诲神圣--圣洁。

五、反义词。

浓密--稀疏清澈--浑浊滋润--干燥放弃--坚持和蔼--粗暴渺小--伟大。

恩赐--乞求慷慨--吝啬璀璨--黯淡枯竭--丰富遥远--附近。

六、体会句子含义。

1、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

含义:“本来”是“原先、先前”的意思,它准确地点明了可再生资源已遭受破坏,强调了“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原先的可再生性,突出了现在的不可再生性,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严谨性。

2、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

含义:这句话引用了科学家的研究成果,“40万亿千米”直观地表明了范围之大。“至少”一词是强调了目前的研究成果还只限于这个范围,体现了说明的严谨性。“至少”是“最少”的意思,进一步说明了距离的遥远,从而证实:目前还找不到第二个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

3、我们和大地上的山峦河流、动物植物共同属于一个家园。

含义:“山峦”指连绵的山。这句话表明了人类与大自然紧密相连的关系,同时也告诉我们:不应该以旁观者的姿态去面对,而应该用主人的身份去保护自己的家园。

4、任何降临在大地上的事,终究会降临在大地的孩子身上。

含义:地球是人类的家园,如果家园受到破坏,人类必然受到伤害。这句话直接将人类的生存与大地的保护联系起来,指出了两者兴则共兴、灭则同灭的密切关系。

5、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

含义:“大地不属于人类”,因为谁也没有权利,也不可能拥有对大地的控制权,谁也不能凭借自己的喜好、善恶来对待神圣的大地,来破坏、损伤大地的完整和庄严;“人类属于大地”,因为大地拥有着生命成长的物质,使人类的生命不断得以繁衍、延续。只有爱护大地上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才能确保人类生命成长需要的各种自然条件,从而保持生命的延续。这是文章的中心所在。

七、理解课文内容。

1、《只有一个地球》是1篇科学小品文(文艺性说明文),文章从人类生存的角度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阐明了“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2、《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是印第安酋长西雅图的著名演说,文章是总分总结构,以饱含深情的语言,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人类与大地上河水、空气、动植物等的血肉关系,表达了印第安人对土地的留恋和眷顾,表达了人们对土地的热爱。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190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