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散文诗渐行渐远的岁月样例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2024年散文诗渐行渐远的岁月样例”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一个人逝去了,他永远离开人世。芸芸众生,永恒的价值焉在?其实,人生代代无穷已,人世是一代一代的繁衍生息,代代相传。血脉延续,品质传递,家风传承。这就是永恒,失去的是身躯,留下的是永恒的品质与家风。我的老家在四川省仁寿县汪洋镇五爱村苏家湾,它是距岷江支流越溪河源头不远的一个小山村。清明节回家,行走在熟悉的山路上。那弯弯曲曲的土路,先前被踩得平实而光滑。如今呢,杂草丛生,荆棘遍地。回家的游子已经找不到摘刺苞的山间小路;它早已湮没在时光的流逝中,难寻踪迹。宽敞的水泥路覆盖了坑坑洼洼的泥泞路,延伸到家家户户。童年的时光流逝了,童年的痕迹似乎一瞬间也消失殆尽。记忆里的故乡焉在?山间路边洋楼拔地而起。施工队正在房前屋后开挖,埋设农村民用天气管道。几辆挖掘机在田畴间突突轰鸣,一条条田埂、一道道土坎消失在轰鸣声中。再过几年,你还会看见青砖碧瓦,小桥流水的乡村吗?你还会看见飘着袅袅炊烟的乡村吗?你还会闻到老屋柴火鸡浓郁的香味吗?你还会找到与小伙伴捉蝌蚪的水沟吗?中午到回龙场吃饭。场镇上,楼房林立,人来人往。回龙场进场口,先前是沟沟坎坎,一畦灿烂的油菜地,满沟飘香的稻谷田。现在似乎被漂移了,换来的是一幢幢楼房。我儿时的小伙伴廖六儿,几年前在这里买了一套房。他的老屋早已断壁残垣,长满了茂密的野毛竹,断墙上爬满了葛根藤。路过一个山湾,一座老屋依旧,一只小猫蜷伏在地坝里,陪着老人晒太阳。来到山坳里,一栋三楼的琉璃瓦楼房展现在眼前,大门紧锁,门前水泥地坝,满地青苔,人去楼空,只留下春节燃放烟花的浓浓痕迹,显示春节时这楼房曾经的热闹。米竹湾很寂静,房前屋后难见鸡鸭狗牛踪影,屋后树林里的鸟儿肆无忌惮的鸣叫。“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田园牧歌似的乡村将在孩童时代的记忆里遗失。鸡鸣狗吠,牛欢猪叫的乡村渐行渐远,美丽乡村的画卷在徐徐展开。但愿青山绿水常在,留得住乡恋,而不仅仅是乡愁。眼前的一幕幕令人感叹: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草棚土屋早不在,慨叹乡村巨变中。
山川渐变,何况人世乎!我五一节驱车到重庆市江北区铁山坪铜锣峡,漫步铜锣峡步道。铜锣峡位于铁山坪山脊南端。据《巴县志》“该峡悬崖临江下,有园石如铜锣状,故此得名。” 据《华阳国志》载:“当初大禹疏通九河,见一山拦住长江去路,即挥开山斧辟之,山裂处即为铜锣峡。”铜锣峡曾是重庆城重要的关隘。南宋嘉熙三年,赵暹率万兵迎战蒙古军于铜锣峡,大败蒙古军,阻止了蒙古军南进步伐。元末明初建都重庆的大夏国明玉珍的部队通过铜锣峡进入重庆,朱元璋平定大夏国也是以铜锣峡为突破口;明末农民起义,张献忠带着部属打下铜锣峡后占领重庆。在古代可以说是“得铜锣峡即得重庆城”。从山上往下走,经过“九道拐”后,可以依稀看见这些历史遗迹。这片“古战场”被称为“锁江遗址”,是“铜锣峡步道”上的主要景点之一,现在供游人休闲参观。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铜锣峡口依然在,可赵暹、明玉珍、朱元璋、张献忠诸人,今天焉在?他们早已随着这些遗迹,湮没在时光的隧道里,成为历史的尘埃。是非成败转头空,成为历史是必然的归宿。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硝烟散尽水道开。长江江面上,锁江铁索早已不见踪迹,万吨巨轮穿梭航行。长江成为黄金水道,使重庆通过水路连接世界各地。
轻轻的走了,作别西天的云彩。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新旧更替,是历史的滚滚潮流,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历史大势,谁能阻挡?春夏秋冬,四季轮回,亘古不衰的循环。只有时光才如此不朽!沧海桑田,日月星辰,宇宙乾坤,焉有永恒?天文学家计算发现,地球正以每年厘米的“速度”离开我们的太阳。这不是地球仅有的问题,太阳系中所有的行星都在与太阳“渐行渐远”。也许渐行渐远是宇宙乾坤的永恒。日新月异,常变常新,作为人类的我们,迎接新一轮朝阳上路吧。
本文地址:http:///zuo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