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业长青的成功之道范例【精编8篇】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基业长青的成功之道范例【精编8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基业长青的成功之道【第一篇】
读过《基业长青》一书,诚然知晓3m、美国运通、波音、福特、ibm等为当今世界赫赫有名的高瞻远瞩公司。这些公司ceo、经理人与创业家们都是业界优秀的企业家、精英,他们有丰富的管理经验,优秀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一流产品质量与服务,长期领导行业新潮流的远大目标……作为联想的合作伙伴,跟随联想风雨同舟十余年,看到联想这十余年的辉煌历史,成就卓越的今天,我以为,今天的联想无论从那方面而论,完全可以与《基业长青》一书中的高瞻远瞩公司相提并论,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联想的长期绩效是有目共睹。联想集团成立于1984年,由中科院计算所投资20万元人民币、11名科技人员创办,到今天已经发展成为一家在信息产业内多元化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财年营业额达到202亿港币,目前拥有员工1余人,于1994年在香港上市,是香港恒生指数成份股。内,联想电脑的市场份额达%,从以来连续7年位居国内市场销量第一,至3月底,联想集团已连续12个季度获得亚太市场第一;20第二季度,联想台式电脑销量首次进入全球前五,其中消费电脑世界排名第三。
联想的核心理念是基本不变的,但一直坚持“唯一不变的是变动”的经营管理理念。在过去的十几年里,联想集团一贯秉承“让用户用得更好”的理念,始终致力于为中国用户提供最新最好的科技产品,推动中国信息产业的发展。为了这个核心理念,联想每年都有新举措、新方法、新产品,来满意广大客户的需求。“龙腾东方、龙腾世纪、服务溶入联想的dna、关联应用……”年年使你耳目一新,一个不变的名字:联想,它时刻在以变化促发展。正如联想那句众所皆知的口号所说的:“每一天,每一年,我们都在进步!”
联想的成就不只是创造了长期经济报酬,而是真正地融入了社会的结构里。在我国各行各业,到处都可以看到联想的产品,过去,很多重要的企事业单位大多数选用的是hp、compaq、ibm等国外品牌电脑。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改用联想品牌。想想看,今天如果没有联想的产品和服务,我国的it业将会是怎样的不同。人们失去联想,我国将会怎样,世界将会怎样?有人说:最成功的公司以追求最大利润为首要目的,联想与国际上知名的公司一样,追求的是一组目标,赚钱只是目标之一,不一定是最重要的目标。2002财年,联想出于战略目标调整的需要,果断减持赚钱的新东方股票。率先提出“关联应用”理念并推出一期成果,拉动了市场销售,提高了产品竞争力和毛利率,标志着联想正在向一个技术驱动型企业逼近。这也足以说明联想追求的是一组远大的战略目标,而不仅仅是眼前的利润。联想并不是完美无缺,但能够正视失败,并从失败中吸取教训。
由于fm365的运作不成功,这标志着联想在转型互联网失败,不光让联想赔了好几亿元,搭上了无数人力物力,还让联想多年的不败神话破灭―――在此之前,联想已经多年没有遭遇挫折。但联想能够果断地采取措施,并迅速作出调整,使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综上所述,联想成为高瞻远瞩公司,当之无愧!我相信,未来的联想一定是一个高科技的联想、服务的联想、国际化的联想,它将是东方的一条巨龙,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真正成为国际知名品牌!
基业长青的成功之道【第二篇】
利益至上的追求、胆大包天的目标、教派般的文化、择强淘弱的进化、永不满足的思想……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一个高瞻远瞩企业所必须具备的特点。一个年青的企业,他具备着发展的潜力和前进的动力,但他所需要的不仅仅是这些。要永保“青春”,必须要明白核心,弄清理念,先选择角度,再选择力度。就像《基业长青》中所提到的“报时”和“造钟”的区别一样,没有一个理念,每天重复着同一件事,那不是奋斗而是蹉跎。
我只是公司一名普通的员工,对于书中提到的许多决策层面的思想理念,虽然不能感同身受,却也是深有体会。因为一个公司的发展与一个人的发展其实殊途同归,从理念上来说都是有相互借鉴之处的。
“报时”的人和“造钟”的人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一个臣服于现实生活,而另一个力求改变现实生活,一个安逸于现状,而另一个寻求突破,寻求更好的发展。诺基亚公司曾经是手机行业的龙头企业,但是他只是个“报时”的人,即便是他改进了“报时”的频率,优化了“报时”的声音,加强了“报时”的精度,他还仍然只是个“报时”者。随着第三代手机,这个“钟”的崛起,所有人都将诺基亚这个忠实的“报时者”扔到了爪哇山。
有的时候“造钟”需要的只是一瞬间的灵感,作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在漫漫历史舞台中长期扮演着温和的烟花角色,而远在西方的化学家诺贝尔,仅仅在一次失误的实验后就将他投入了军事中,使冷兵器的时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我们需要的就是这个能够变革的“灵感”,造钟的人会抓住灵感,而报时的人却只会麻木不仁地看着灵感在自己身边溜走。
“报时”还是“造钟”,这是我们的抉择,也是社会抉择,更是人类发展的抉择,人类正是有了“钟”才能够发展,才能够进步。一个企业应该做到从核心上明确目标、理念,行动上朝“造钟”看齐,而作为个人的我们,更应该与时俱进,做一个合格的造钟者。
基业长青的成功之道【第三篇】
《基业长青》表面上看是一本企业“成功学”。其实,对所谓的“成功学”,我是非常排斥的。所以,尽管多年前就知道这本书,也听过不少知名企业家和读书人提过,但却一直没有去拿起它。趁这次“读书月”活动,我终于下定决心把它从自己的备阅书单中清理掉,结果收获超出意料。甚至说,我被这本“成功学”洗脑了。
《基业长青》是由斯坦福大学商学院年轻的学者詹姆斯·柯林斯和斯坦福大学副校长杰里·波勒斯合著,出版时间有点早,于1994年。与其说《基业长青》是本管理畅销书,其实它更像是一份调查报告,或者是1篇探讨企业发展的长篇实证论文。整本书都是在围绕实例做分析,可读性非常强。其实,这本书就是基于两位作者长达6年的一个调查研究项目。该项目把研究对象限定为1950年之前创立的公司,最年轻的沃尔玛创立于1945年,最老的花旗银行创立于1812年。他们通过调查问卷选取了所在行业全球最受崇拜、最成功的18家企业,称为“高瞻远瞩的公司”,同时选取了同样优秀,但没那么受崇拜的另外18家企业作为对照对象。然后比较分析“在长久的历史里是什么使高瞻远瞩公司有别于对照公司?”,从而找出了“基业长青”公司的特质是具备坚定的核心价值观、坚实的企业文化以及胆大包天目标。最后总结出了本书的核心管理思想:高瞻远瞩公司得以“基业长青”不在于眼光远大的魅力型领袖,也不在于先进的产品观念或长远的市场眼光,而在于高瞻远瞩公司是一种组织、一种机构。其实想想,的确如此。人固有一死,产品同样如此。因此,企业在追求基业长青的大道上,应该脱离于某个人、某个产品或服务,反求诸己,从组织方面构建企业,培养出可观的弹性,展现出从逆境中恢复的能力,从而能够获得杰出的长期绩效,才有可能成就基业长青。至此,作者为追求基业长青的企业提供了一套解决方案:从组织方面构建企业,形成进化机制,把企业看做“平台”,人才和产品在这个平台上进化。在这一机制下,企业遵循达尔文的进化理论,能自行涌现魅力型领导、先进的产品或业务,能自行进化适应漫长的时代变迁。
《基业长青》论据充分,逻辑自洽,让我不得不信服,但除此之外,它还提升了我在管理上的一些认识。该书提出平台型企业管理思想已有20多年。可是,近年来,平台型企业管理思想在我国乃至全球嫣然已成为主流发展战略。2015年最畅销的管理书籍《重新定义公司:谷歌是如何运营的》全面介绍谷歌公司如何运营,其核心管理思想“赋能”一词,引起企业界广泛认可。“赋能”就是打造平台型组织,赋予员工发挥才能。张瑞敏这几年一直在推动海尔从制造工厂向创业平台转型,引起全球广泛关注,其本人被授予誉为“管理思想界的奥斯卡”的thinkers50“最佳理念实践奖”。谷歌和海尔是企业在内部管理上践行“平台化”思想的典范。不仅如此,在企业发展战略上,“平台化”思想更受青睐,如苹果公司的appshore、亚马逊公司的云计算服务平台aws、阿里巴巴的淘宝天猫、滴滴出行、p2p模式、网络直播等业务模式本质上都是平台化。“平台为王”的战略思想已成普遍共识,内部为员工搭建发展平台,外部为客户、消费者搭建平台。岂止如此,在企业基础管理层面也同样闪烁着“平台化”思想的光芒。近年来,参与型领导风格越来越受到推崇。参与型领导最根本的是在部门或团队内部形成一套员工积极参与的机制。它不因领导更换或工作内容改变而发生根本性的改变。这种机制不正是“平台化”思想。
阅读《基业长青》,不仅能在公司战略层面得到很多启发,而且对于日常的基础管理从中也可以获得指导,犹如享受了一场管理思想的盛宴,非常值得深读。也不奇怪该书被《哈佛商业评论》评选为“90年代最重要的两本管理书籍”之一,作者詹姆斯·柯林斯曾被评为对中国管理影响最大的15人之一。其另一本管理畅销书《从优秀到卓越》,延续了《基业长青》主要管理思想,相信也一定非常值得阅读。
基业长青的成功之道【第四篇】
一直这样认为,讲管理的书基本上都是在扯淡,这本书的题目也让我毫无好感。之前也在博客里看到有人说这本书依靠的模式根本就不可靠,原因是它里面的样本根本不具代表性。作者其实也说了,有关管理的书得出的结论肯定不能百分之百正确,因为这门科学不能像理科的专业,可以做实验,没有企业实验室。作者还说了,自己是相信的。之所以看这本书,是因为挺佩服的一位网友推荐过这本书,我还是挺相信他的,所以就看了。
我还没有能力评价这本书的整体逻辑是否严密,但是这本书有些有趣的地方,我看完后还是记得的。
首先本书的核心观点认为企业持续成功的根本是:保存核心,刺激进步。作者说核心就是自己是谁,为什么存在,并拿这类推到企业,认为核心是不可变的,就像人一样。剩下的都是可以变的,也就是随着环境需要一直变化的。这个观点的得出作者说是受到了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核心就是遗传里不变的,进步就是基因突变.
除此之外的东西,作者认为在大部分样本企业是可以发现的:
造钟而不是报时:这个很有趣,尤其是作者拿美国作为例子,不断改进的完美制度确实比英雄式的领袖更重要。
关于胆大包天的目标,作者认为这是企业刺激进步的第一种方式,是指有明确的10至30年大的目标,10至30年我觉得作者是随口一说:波音的大飞机计划和ibm的360系列电脑计划确实挺印象深刻的。作者也认为这些企业在大目标上就是在冒险,没有严格的可行性证明,为什么能冒险成功,似乎是种本能。这样的企业,对投资者来说,还是远离的好。
关于另一种刺激进步的方式是择强汰弱的进化,同样是像进化论取经。认为一些企业的进步方式是不断的各种低成本尝试,不行就放弃,好了就推广。类似于生物进化时的无穷的变异,经自然选择适合生存的留了下来。运通和3m的例子印象很深刻。有趣的是解释企业这样作的原因:一个韦尔奇管理理念的矛盾的词:随机的计划性机会主义。韦尔奇阅读了19世纪普鲁士将军毛奇的事迹。毛奇受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影响,该君认为详尽的计划通常会失败,因为情况一定有变。
自家成长的经理人:作者认为变革其实内部人更合适,因为内部人了解企业的核心,知道什么是不能变的,这个观点和本书的核心逻辑相承。
至于宗教般的文化、永远不满足这些内容,没什么特别独特之处。
转载自
我感触最大的是书中说核心理念的要保持真实性、一贯性、纪律性,还要做到言行一致。核心理念不求与众不同,只求可以起到实实在在的作用。做人何尝不是如此。
还有几个有趣的小结论:
1.好企业不在乎利润,因为做了该做的,利润作为一个结果自然会来。
2.通过索尼和惠普的例子,得出有些企业甚至不在乎什么市场导向、顾客导向、因为企业的成果足以导致一个新的市场的结论。苹果的ipad更像是这个结论的一个证明。
基业长青的成功之道【第五篇】
20xx年就买了《基业长青》这本书,但一直很懒。没有看过。4月份看到段永平推荐这本书,才从一堆书中找出来看,看的过程中也很懒,用了两个月才看完。不过,还是不少收获。
这本书的核心意思是,过去几十至一百年持续优秀的公司都有自己的核心理念,和一套持续不断传承核心理念、围绕核心理念运作的机制。
核心理念不能被创造或定义,只能在公司或组织的运行中去发现。
书中把核心理念分为核心价值观和使命两部分。核心价值观是公司的精神和持久的原则,是一套不需要外部调整的永恒知道原则。核心使命像是地平线上指引的恒星,可以永远的追寻但不可能达到,使命本身不会改变但却能激发改变,一个公司或组织要永远投身于使命,永远刺激变革和进步。
优秀的公司或组织都有一套让自身持续优秀的运作机制,而不是仅仅依靠个别优秀的领袖或某个优秀的产品。即一个公司理念像民主制度一样,需要持续不断的维护,才能一代又一代的将核心理念传承下去,整个公司才能凭借核心理念不断发展,成为持续优秀的公司。
此外,优秀的公司或组织还有以下特点。保存核心、刺激进步的机制,教派般的文化让核心理念深入公司或组织每个角落,胆大包天的目标以刺激大家奋斗,择强汰弱的进化机制让公司不落后,符合核心理念的自家成长的经理人,永不满足的机制以保持持续的发展,以及不断的消除不符合核心理念的事项、强化核心理念的初心和行动。
基业长青的成功之道【第六篇】
从二十岁登上讲台到现在为止已经整整二十二年时间,对教师这份职业的热爱几乎倾注了所有热情和努力,早已无法用言语表达。七年前有幸加入新航道,这份热爱之情更加浓烈,自身也得到了巨大提高,从教学质量到课后学生辅导;从学校招生到与家长沟通和联系,每一个岗位的磨练,都让我欣喜若狂。加之,前几天拜读了胡老师关于"黄金八法,基业长青"这篇文章,真是感慨万千。
小时候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教师,每当有机会上台锻炼,我都会提前准备很久,反复练习自己所讲内容。非常享受在小小讲台上的那几十分钟。后来我就读师范专业,开始了教师生涯。这份职业给了我最大肯定,它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份工作,而是一项能实现个人价值的事业。通过不断努力,我也获得了很多荣誉和肯定。
新航道作为社会办学机构,我有幸能成为其中一员,也有幸能教授那些既是学生也是客户的孩子们。我喜欢叫他们孩子,而不是学生,也许是因为自己是妈妈的原因,觉得每个人都像自己的孩子,甚至有时候会像妈妈一样拍拍他们的肩膀。其实每个来上课的孩子希望在学到知识同时,还能得到老师关怀,特别是那些性格特异的孩子。
曾经带过一个雅思班,一群非常特殊的学生。他们曾在另一个机构学雅思,然后觉得学不到什么东西,课堂上主要以讲笑话为主,所以就集体来到新航道。第一次上课,就知道了他们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有高中水平的,有初中水平的,甚至还有小学水平的。可能一直以来学习英语的失败,让他们非常迷茫和自卑。
同时又有以前报名其它机构学习不顺畅的原因,因此,对于老师和学校又多了一份警惕和不信任。初次上课,我给他们详细讲解了雅思考试要求,讲述了曾经一个基础非常薄弱的学生是怎样通过努力考到理想成绩,告诉他们该如何学习。在场每个人听的都非常认真,此刻,我知道这就是他们想要的,能有一个人给他们指出一条道路,给予他们学习下去的信心。以后每堂课,我都讲的非常慢,也会时不时表扬每一个同学的进步,哪怕是极其细小的进步。后来有同学对我说:"老师,在你讲的七次阅读课中,大约共有700多个词汇,我们每个同学基本上都能背下来,以前从没背过这么多,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喜欢英语。"听了这番话,我心里的高兴劲不亚于他们。
现在每个孩子都和我保持着联系,他们需要有一个能帮助其成长,从专业角度去指导他们的老师,我想这也是新航道每位正在做的事情。在这个既是学校又是服务机构的地方,一切都要以学生为出发点,为服务好孩子们,真正提高他们的能力为己任。
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像是一名守门员,这几年身边的同事多多少少有人离开,但我自始至终都没有离开新航道的想法。我始终记得面试时陶校长(当时校长)对我说的话:"我们要以学者的姿态去办学,让每一个员工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位置。"我找对自己的位置,坚持下来了,因为新航道真的是一个纯粹治学重教的学校,这里会有不一样的发展空间。
在南京新航道的所有员工,我是自学本科,可以说是学历最低的。但是却得到学校的充分信任,让我担任起教学主管一职,这也说明集团对人才重视,让更多有梦想、有抱负的人施展才华。我也希望自己的这份热情能感染到身边其他同事,不辜负领导的期许。
以上是读了"黄金法则"之后的几点感悟,也是这么多年自己内心最真切的想法。接下来日子,我依旧会尽心尽力帮助每一名学生,将我的热情继续挥洒在新航道的每一个讲台上。
基业长青的成功之道【第七篇】
从种子到发芽,无论是在大草原还是在崇山峻岭,甚至是在坚硬的岩石下,在春天到来的时候,便会悄悄地长得郁郁葱葱。“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年复一年地呈现她应有的绿色。于是,我从中想到了生命。《基业长青》这本书好像是在研究一些依然健壮的长寿老人,告诉大家长青不衰的秘诀。这个秘诀不是什么难得的昂贵的“脑白金”,而是生命都具备的一种理念。对于一个企业、一个团队又何尝不是一个生命体,而这个生命体的存在和发展又恰恰是因为一种理念。
《基业长青》引用了不少的“老字号”企业的理念。有的是一个创始人的“异想天开”的构想,有的是企业领导人提出的一个“胆大包天”的.梦想。无论他们的梦想实现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已经开始坚持不懈地向梦想进发了。仔细思考一下这些企业的核心价值,没有一个是为了得到什么或换取什么。恰恰相反,都是在想他们能做出些什么,向别人提供些什么。如ibm的核心理念“在我们所从事的所有领域追求卓越;花很多时间使顾客满意。”;福特的理念:“我们从事的是汽车工业,尤其是为普通人生产汽车。
”因为有了这些看似平淡的理念,大部分人认为是“豪言壮语”“痴心妄想”的理念,他们创造了惊天动地的成就。我想到了“大跃进”时期的一些理念。“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想一想这些当年响彻云霄的口号,事实上在当时起了不少作用。作为一个落后的国家、一个需要发展有民族,在“十五年赶英超美”的宏伟目标下,确实也把工业和农业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但作为有生命的企业来说,靠一种极端的理念却没有维持多少年。
从这种现象看,确定一个长青不衰的理念更为重要。生命的存在有时候简单得没有理由,但人们又深深思考每一个生命形式存在的理由。我真得没有办法一次把这本书读完,不象一本武侠小说一样。这本书也没有像一些阐述管理的书让人很简单地了解到一些方法,更多的是让人停下来,不得不去思考一些问题。我就是在这种思考中,很艰难地把它一点点地读着,到现在还没有读完,可我已经感觉到我需要从头再读上两三遍。
在这种思考中,我最多的是在思考现在摆在我面前的事物。联想、联想阳光服务、维修站、合作伙伴、员工等等都出现在这种思考中。公司作为一个有机的生命体,真是需要一个“存在的理由”,而《基业长青》这本书正是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同样的问题是我们维修站存在的理由是什么?是为了赚取联想的服务?还是为了有一个事干呢?可能答案很多。我一直认为维修站并不是接待区和维修间,或者其他什么,而是我们一帮联想服务工程师组成的团队。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和愿望,我们走在了一起,仅仅用缘分是解释为了我们这么一个团队形式存在的。因为联想我们走在了一起,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是我们的天职。在忙碌中我不曾思考过我们到底从本质上做了些什么,但这个本质事实上是存在的。但到底是什么呢?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一直想把这个问题解开,可又一下子表达出来。生命只是存在的一种形式,而驱使生命继续的动力才是一个内容。
我们阳光服务要想做成服务行业的一个航标,这个航标不就是我们每一只服务站前进的动力吗?这也许是我找到的一个答案。在结束这篇读后感的时候,我觉得写得很乱,连自己都有些没有头绪。因为这本书确实带给我们的思考很多,也很深。我想我在读上三次以后才会有条理地把自己的感受让大家共享。
基业长青的成功之道【第八篇】
《基业长青》属于一本企业管理类书籍,作者是吉姆﹒科林斯和杰里﹒波拉斯。本书来源他们在斯坦福大学为期6年的研究成果,书中通过数据对比的方式讲述了18家极为高瞻远瞩的公司长盛不衰的内在因素,找出极为高瞻远瞩的公司的基本特质和动力,并把这些发现转化为有用的观念架构并为那些有志于建立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伟大公司的企业家提供实际指导。
本书共有11章,第一章为翘楚中的翘楚,列举了本书所研究的36个公司,12个与大家想法不一样的思考,以及作者是如何做研究而写出本书,我觉得第一章是本书的精华所在,上面提供很多可以借鉴的方法论,如研究高瞻远瞩公司与对照公司、选择研究对象的方法、多角度的研究思维等。第二章到第十一章讲述高瞻远瞩公司应该具有的10观念架构,非常有可操作性。
造钟,不是报时。拥有一个伟大的构想或身为高瞻远瞩的魅力型领袖,好比是“报时”;建立一家公司,使公司在任何一位领袖身后很久、经历许多次产品生命周期仍然欣欣向荣,好比是“造钟”。一个企业主要在于建立一个好的架构,即好的组织管理制度,活的机制。这样公司不会因为一个风云领导者的离开而变得默默无为或倒闭。超越利润的追求。一个公司应该赚钱,这样才能活下来,利润就像人体需要的氧气、食物、水和血液一样,没有他们,就没有生命,但这些东西不是生命的目的,一个公司更应该有更高尚的追求,这样的公司才能长盛不衰。保存核心,刺激进步。一家公司即使拥有世界最珍贵、最有意义的核心理念,如果只是无所事事,或是拒绝改变,世界也会抛弃它。一个时刻追求进步的公司,才有前途,公司在改革进步的过程一定要坚守核心价值。核心理念和追求进步的驱动力像我国的阴阳八卦一样,在高瞻远瞩公司中和平共存,彼此协助、补足和强化。胆大包天的目标。高瞻远瞩公司不会盲目追求任何随意得来的胆大包天的目标,只是追求既能加强本身核心理念、又能反映公司自我定位的胆大包天的目标。胆大包天的目标可以促使大家团结,这种目标光芒四射、动人心弦,是有形而高度集中的东西,能够激发所有人的力量。教派般的文化。一个公司强大与否取决于公司的文化,要成为基业长青的公司应当具有公司成员都信奉的文化。拥有可以传承的文化,是一个公司区别于其他公司的内在灵魂。想起自己在做社团文化建设时也不知不觉地应用这个理念。同时预感和君咨询公司将成为一个伟大的公司。
择强汰弱的进化。企业是逐渐演进的物种,书中3m公司是最好的进化式进步的证明,不断思考超越自己才能不被淘汰。自家长成的经理人。书中高瞻远瞩的公司加起来总共17的历史,只有4次外人直接接手ceo角色的个别案例,可知重要的是公司领袖的一贯性,也就是保存核心的一贯性,让领袖具有连续循环性。这章使我想到万科,他的领导者王石,郁亮都很相似,而且就我所知万科也在快速转型。永远不够好。安逸不是高瞻远瞩公司的目标,高瞻远瞩公司设置强大有力的机制来产生永不满足的心态,消除满足从而在外部世界发出要求之前,就刺激变革和改善。他们先为长期努力,同时又用极为严格的短期标准自我要求。起点的终点。把每次突破变成可行的任务的起点,时刻站在进步的阶梯上。构建愿景。最持久、最成功的公司的基本特质是他们保存一种核心理念,同时刺激进步,积极改变除了核心理念以外的任何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