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汶川地震感想 汶川地震感想【推荐4篇】

网友发表时间 2564753

【导言】此例“汶川地震感想 汶川地震感想【推荐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汶川地震感想【第一篇】

很快,救援工作展开了,警察们在重重废墟里搜索生命迹象,一小时过去了……6小时过去了,被压在废墟下的人不时地被救出来,看着这些幸存者,再看看那些警察叔叔,我感动得泪流满面。

地震了,各个地区都举行了捐款活动。在学校里,我回想起那感人的情景,在学校捐款仪式上,我庄重严肃的把300元人民币放进了爱心箱。回到家,爸爸告诉我,今天他到人民广场捐款,看到了这样感人的一幕:一个瘦的皮包骨头的乞丐拿着100元塞进了爱心箱内。这个人虽然穷,但爱国精神使得此刻的他比世界首富还富!!!

这一次大地震,使我长大了,我懂得了许多,也了解了许多。我懂得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美,什么才是真正的富,那个乞丐的行为是那样美妙,这件事将永远牢记在我心中!!无疑,那个穷人愿意自己挨饿,受冻,却不愿让汶川人挨饿,虽然,100元人民币也算不了什么,但那乞丐愿意为汶川人出一份力是宝贵的,汶川人是祖国的同胞,我们心连心,手拉手,共创一片美好的蓝天!

汶川的同胞,我们是一家人,我们永远不分离!!!

可怜的汶川人,在废墟下忍受这种痛苦,有的老人甚至因为饥饿而被饿死在废墟下。看着受难者们有的手残了,有的头受伤了,我不由想替他们忍受这种痛苦!

我看着报纸上那一条条感人的新闻,我想:汶川人没得吃,没得住,我们现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哪能和他们比呀!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说不定哪天我们这也碰上地震呢!

大地震,使汶川人身无居所,但我们,却仍过着美好的日子,我真心希望,他们能像我们一样,快快乐乐地生活!!

杭州市萧山区劲松小学四年级:张佳怡

汶川地震感想【第二篇】

在充满泪水,感动与真情的汶川,在编织着痛与爱的汶川,是无数的爱心在拯就着他,在无数的废墟下,只有真情,只有救援,只有那拼了命的坚持,哭的泪眼滂沱的我们,心如刀绞的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真谛----爱。

因为爱,人们坚持到最后,因为爱,我们在重建汶川,更是因为爱,那坚强的汶川重新站了起来。那1000多封遗书令我们澘然泪下,那危急关头的保护更令人感动不已。我能听见爱的声音,因为在爱的波涛汹涌中,我的爱也包涵其中。大地震后,我想做一首诗,用泪水作标题,用关怀作文字,用爱来做修辞,是爱,让我们坚强起来,更是那漫漫生命长河中,爱作了那醒目的一叶小舟。山不在高,水不在深,我们的爱丝毫不会减弱半分。

轻轻的捧着你的脸,为你把眼泪擦干,这颗心永远属于你,告诉你我不再孤单。是的,我们为你理好那散乱的发丝,把伤痕累累的你用爱编织成围巾裹在你的身上不让你在茫然中找不到帮助。汶川,你是中国的,也是我们的。我们会用爱来告诉你不再孤单。让那句歌词来映证我们的誓言。让我们倾尽全部的力量来为你撑起一片灿烂的天空。

让世界充满爱,世界成功的诠释了这句话,那损失惨重的四川,因为有了世界的帮助,重新抬起头来,尽管他已血肉模糊,尽管他已不再骄傲。一切的尽管,我们都不会说什么,几年后,我们会相信,整修后的汶川回露出自信的笑容。

汶川地震感想【第三篇】

(华南师范大学 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1)

关键词:创伤记忆;媒介影像;汶川地震;创伤性事件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7-0045-02

2008年5月12日,中国汶川特大地震。这是一次重大自然灾害和人间灾难,也成为了人们心中难以忘却的伤痛与记忆。五年过去了,汶川地震后的每一个周年祭,纪念仪式、地震逝者与生者的影像在媒体中重述,唤起人们对这一并不遥远的事件之创伤记忆。这种由沉痛记忆的周期性重述而被唤起的已经过去并将成为历史的事件,可称为“创伤性事件”。创伤性事件所隐含的特质,就是尝试建构具有重大意义的过去[1]。对于重大的创伤性事件,每年事件发生日的纪念也愈来愈成为仪式化的过程,如何纪念与对待过去的伤痛,媒介发挥着积极的历史诠释作用。

汶川地震作为中国当生的重大创伤性事件,媒介在地震周年纪念时都会进行相关的报道,追忆逝者激励生者成为报道的基本主题。而在读图时代的大众文化背景下,汶川周年纪念专题中,新闻图片等影像成为主要的表达形式。本文以汶川地震五周年网站专题报道为切入点,探讨媒介影像如何重现、建构创伤性事件,又如何重构人们的创伤性记忆?

一、创伤记忆与影像

创伤理论在当代文化批评及媒介发展理论研究领域越来越受到关注。“创伤”理论的研究,最初主要集中于西方理论学者研究在大屠杀等历史事件中人们产生的焦虑、恐惧等心理创伤,多见于心理学领域的研究与探讨。社会学家杰弗里·亚历山大(Jeffrey )将创伤与社会文化甚至于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他认为当个人和群体觉得他们经历了可怕的事件,在群体意识上留下难以抹灭的痕迹,成为永久的记忆,根本且无可逆转地改变了他们的未来,文化创伤就发生了[2]。

创伤性事件发生后,如何渐变为群体的记忆,形成文化创伤;或者说创伤记忆以何种方式或媒介形式得以保留与传承。可以通过事件纪念仪式、纪念碑(纪念馆)等仪式记忆形式存留创伤记忆,也可以通过事件经历者的口述传承。而在大众化媒介时代,影像与照片的功能在媒介记忆的留存中尤为凸显,因为“记忆是实现历时性和时间延续的器官。从本质上讲,它有两个不同的功能:储存和重建。[3]”影像特别是照片有其复制、固定的形式特点,对于历史性事件的记忆来说,人们通过对影像或照片的回顾,对当时的场景、人、事物进行再现描述,记忆得以重建。因此影像(照片)作为一种直观、形象的媒介形式,对于创伤记忆的建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美国人类学者露丝·利思(Ruth Leys)在其对创伤理论的批判研究中,回到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对于摄影照片的思考中。露丝·利思认为如果“传播”创伤体验是“强制性”的重复,或创伤体验是可视化的幻象或“闪回”(flashback),就是会有一定程度的象征和幻想在其中。而象征和幻想的进行就如同罗兰·巴特对摄影照片的反思,在象征与创伤影像之间存在的张力[4]。罗兰·巴特在《明室》一书中,赋予了摄影照片两个概念“意趣”(studium)与“刺点”(punctum),前者为摄影者通过作品为观者展示的文化空间,后者为照片中能刺激观者感官的局部与细节。罗兰·巴特通过自我被摄影的体验,描述到“在摄影的过程中我摆出姿势瞬间变换成另一个自己,而我则提前使自己成为了影像” [5]。从罗兰·巴特运用符号学模式对“照片信息”的分析中,可见照片成为了人们创伤记忆建构的基础,它不仅可以通过摄影者的“意趣”(即所创造的文化空间)来建构创伤记忆,同时,观者通过照片中所各自体味到的“刺点”(即照片刺激观者的某个细节)甚至能重构创伤记忆。

二、媒介中的创伤影像——重现、建构创伤性事件

创伤性事件发生后,创伤事件的亲历者或体验、关注者在每年的特定时期或场景会激发起创伤记忆,如事件周年纪念日或纪念活动,特别是某些重大创伤性事件发生后,媒体会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来再现“创伤”。媒体的再现并不等同于创伤性事件本身,它们之间是有差距的。杰弗里·亚历山大认为,创伤性事件与再现之间的差距可以设想为“创伤过程”(trauma process),而在这一过程中,想象支撑了创伤的建构,唯有透过再现的想象过程,行动者才掌握经验的意义[2]。而媒体运用给予人们视觉冲击力比较大的影像照片再现创伤性事件,让受众透过再现的想象过程,来重构创伤性事件。汶川地震是一次重大创伤性事件,留给人们沉痛的创伤记忆。媒体在地震周年纪念时也会以文字、影像等多种形式纪念。在地震五年后,媒体的周年纪念专题中影像(照片)给予读者更多的创伤记忆的想象空间,而这些影像(照片)从不同的层面再现创伤事件。

地震发生时图景的回望,这是在汶川五周年纪念专题中大多会呈现的图景。如人民网的汶川大地震五周年纪念专题“巨灾重建 五年回眸”,以高清横幅滚动模式的图片,就是地震发生之图景:有仍被压在石块下等待救援顽强的男孩、有抱着不幸罹难的亲人痛苦的母亲、有劫后搀扶着痛苦的姐妹、也有在救灾简易帐篷端着一碗米饭微笑的女孩。专题中虽只呈现六幅地震发生时的图片,但这就是罗兰·巴特所说的“刺点”,图片中被压男孩期待的眼神、端碗女孩甜美的微笑等,都是刺激观者创伤回忆的细节。而这一具有冲击力的视觉细节图片的呈现,在21CN网所制作的汶川五周年专题“国殇日 长达五年的追思”表现就更为突出。该专题以图片为主体,选取十幅地震中“母亲”的图片。第一幅“定格的母爱:在吃饭的母亲,在地震袭来的瞬间,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一旁的女儿,连手中的筷子都没来得及丢掉。无情的地震夺走了母女俩的生命……”,这是专题中让人痛不忍睹的一张照片,但也最能刺激读者的感官,建构创伤记忆。

汶川地震感想【第四篇】

五月十二日十四点二十八分,在汶川,发生了一次级的大地震,这次大地震波及范围很大,都江堰,绵竹市,卧龙等地区有三分之二的房屋倒塌,许多人被埋在了废墟之中。北京级地震,重庆级地震,另外在宁夏,上海,陕西,湖南,云南等省都均有震感,而这次地震经济损失严重,多达几十个亿,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日,这次在地震中遇难的人数有19000多人,被埋在废墟中的人数有9404人,而在地震中失去父母的儿童则不计其数。看到这一串触目惊心的数字,我的心头不知不觉涌上了一股心酸。一方有难,八方援助,在这个紧急时刻,大家和政府都伸出了双手去帮助他们:十万大军,不顾自己和亲人的安慰,奔赴抗震救灾的第一线,人们和明星纷纷为灾区捐款,捐物,亲临灾区,为抗震救灾做指挥,来自各国领导都给予了我国灾区最诚挚的祝福和问候…..据统计,现在已经为灾区捐款达亿元,还有那些许许多多平凡的名字和故事,都牵动着我们的心,在这个阴雨绵绵的季节,为灾区人民送上了一份温暖。

英雄无名,但英雄有为。能力有大小,救援有前后方,但只有我们各尽所能,齐心协力,没有度不过的难关,没有战不胜的苦难,中华儿女一直都是不屈不挠的,我还记得爷爷在灾区说过的一句话“山可以移动,但动摇不了中国人民抗震救灾的决心;水可以阻断,但阻断不了内地同胞和香港同胞的同胞之情。”自从地震发生以来,我国都得到了来自世界的帮助,救援仍在继续,随着天气的变化和时间的流逝,被埋在废墟中的人们获救希望会越来越小,但时间就是生命,们拖着疲惫的身躯,用受伤的双手,在瓦砾中搜寻,抢救幸存者,他们随时都有危险,随时都会再次发生余震,但他们想到被困者的生命,没有休息时间,他们一天一夜仅喝一袋奶,进入救灾现场26个小时以来吃的第一顿热饭,在满目苍夷的废墟上到处闪动着橄榄绿的身影。

在这次抗震救灾中,有太多太多令人感动的故事,我眼前仿佛出现了徒步独行,穿越一座大山,来到讯号中断的汶川抗震救灾,在绵竹市救援过程中,再次出现坍塌,消防战士坚持往废墟钻,不顾个人的安危,被战友拉住时跪地哭求“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

成都的哥自发奔赴灾区,老师用自己的智慧拯救了五十九名学生,自己的女儿却在地震中不幸死亡,父母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自己的孩子建起了一座跨越死神的桥梁,两个素不相识的女孩,生死对话战胜死神,爷爷亲自去慰问受灾人民,留下了伤心的眼泪,主持人不顾自己的休息时间,第一时间为我们播放震后最新消息,这是一场没有终点的主持,然而他们的休息时间只有三个小时,还有那些许许多多的记者……在震后,不顾生命危险和舍己为人的普通人太多太多,他们和奋战在救灾第一前线的战士。武警官兵,消防官兵和医护人员一起,手牵手。肩并肩,构筑了一道道应对震灾,灾后救援不朽的桥梁,他们之间也许是亲人,也许是朋友,也许是邻居,也许会是素不相识的人们。但不熟悉的面孔,心中有着相同的愿望,那就是不断救出被困在废墟下的灾民,重建家园。

我还记得当救援人员在废墟中发现一名三岁的小女孩时,斑驳的泥巴,涂抹在他的脸上,张望的眼睛,在向世界宣告生命依旧鲜活,那一刻,她心中又一次看到了生命的曙光,但,她还能活着,是缘于父母的保护,他们将自己只有三岁大的女孩,夹在中间,用手遮住他的脑袋,不让他受任何的伤害,在面临死亡的最后一刻,仍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挡着坍塌的石块,这的承受多大的痛苦啊!但为了她能够活下去,直至救援队发现这个小女孩时,默默的死去了,她,这个可怜而幸运的小女孩叫做宋欣宜。

没有太多华丽语言的修饰,也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更没有感人肺腑的宣扬,却感动了每一个人的心,我不知道在这次地震中,成为孤儿的孩子有多少,但我只知道,并且清楚,每一个生命曙光的背后,都有一个令人刻骨铭心的词语,这个词语无需用精美的画笔修饰,却依然光亮耀眼,那,就是爱。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2564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