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生物生物论文范例(精编3篇)

网友发表时间 864962

【导言】此例“生物生物论文范例(精编3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生物生物论文1

近年来,相继有高校青年教师、文史少年天才自杀,高等学府大学生涉嫌弑母的消息传出,引发了很多人的关注. 这一起起触目惊心的事实都反映了一些青少年对生命愈来愈冷漠、甚至冷酷的现实. 青少年对生命的漠视与践踏,令我们既痛心又担忧. 究其原因,除了心理、家庭、学校、社会因素外,最重要的原因在于青少年没有正确而又科学的生命意识,导致其缺乏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1]. 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家庭的希望,只有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才能让学生意识到生命的可贵.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已经成为生物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使学生正确科学地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热爱且珍惜生命,是生物教师的使命.

1生命意识与唤醒学生生命意识的涵义

生命意识是人对自身生命的基本特征、生命的发生、发展和完善机制的总体认识与把握.也就是让学生认识生命,了解生命,懂得生命成长和发展过程的内在规律.生命意识就是人对自我存在的一种体验和感悟,对自我存在价值的终极审视,最终成为一种对人的生命尊重和关爱的自觉意识,并转化为尊重生命和关爱生命的自觉行为. 笔者认为具有生命意识就是要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进而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唤醒学生生命意识,就是开展珍惜生命的教育,让学生加深对生命意义和生命价值的认识,促进学生自我发展意识提高,启迪自我的精神世界. 专家冯建军指出: 我们的教育若不能引导学生去认识理解生命,而是用情感的麻木和冷漠作为代价,来培养学生的一些知识与技能,最终只能导致学生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怀疑、虚幻与破灭.所以在生物教学中,通过多种渠道唤醒学生生命意识,是我们生物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北师大教授肖川的观点是: 生命教育的中心内容是教育孩子如何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敬畏生命、润泽生命.其核心是唤醒学生对美好生命的憧憬,从而使学生成为积极的生活者和劳动者.由此,本 人认 为 在 生 物课 堂教学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就是在学生认识生命的基础上,遵循生命发展的规律,让学生尊重、热爱生命,理解生命价值,提升生命质量. 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就是帮助学生科学地掌握生命的知识,并尊重他人的生命,从而珍惜人类所共同生存的环境,同时使学生能主动思索生命的意义,找出自己本身存在的价值与社会定位,能回馈社会、造福更多的生命.

2 提升教师的生命意识,做学生积极的表率

生物教师在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中起着积极的表率作用,生命意识能否得到唤醒关键在于教师. 提升教师的生命意识就是教师自身生命意识的觉醒.老师在重视提升自己职业意识、反思自己职业行为的同时,应努力成为充满生命活力的主体. 传统教育观中将教师比喻为红烛、园丁,赞颂教师燃烧自己崇高奉献精神. 但是这种奉献精神却忽视了教师对生命愉悦体验和感受. 一位没有生命意识的教师和学生之间必然缺少情感交流. 只有教师具备高尚的生命素养,对学生具有积极向上的感染力、人格魅力,才能对学生有正确和科学的生命观引导. 尤其是教师具有自觉的生命意识和生命智慧,才能做到言传身教. 一位真正热爱生命、珍爱生命的教师才能给学生以积极的正面影响,从而感化和引导学生. 教师既是学生精神生命的创造者,也是自己精神生命的创造者. 教师在成就学生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教师应该是和学生共同提高自己的生命意识. 只有教师具备自觉的生命意识,才能培养出智商和智慧、知识和思想、个性和品行、理想和实践并存的热血青少年.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海姆吉诺特说: 作为一个教师,我拥有让一个孩子的生活痛苦或幸福的权利孩子长大后是仁慈还是残忍,都是我的言行所致.在生物课堂中创设友好的民主氛围,尊重学生,给学生适宜的发展空间,给自卑胆怯的学生以鼓励,给疑惑的学生以引导,给困难的学生以帮助,使学生感受到生命的关怀,体会成长的快乐. 二十年的教学经验,让我对此观点感同身受.

3 重视基础知识学习,培养学生探索生命科学的精神

要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就要让学生学习和掌握一定的生物学基础知识. 因为不懂得自身结构和生理,不懂得生命的奥妙,就不可能做到尊重生命.例如: 学生知道生命的新陈代谢,才会科学合理地调配营养,才不会挑食; 学生了解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质及无机物的组成与结构,可让其感受生命的严谨与神奇. 学生从微观到宏观知道了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及各层次间的相互关系,才能了解生命的严谨结构与美好. 学生知道遗传和变异的规律才能初步理解生活中的遗传和变异的现象,感受生命传承的奇妙,并初步对生活中的遗传和变异现象进行科学解释. 学生学习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和受精作用过程,才能了解到生命诞生的过程,感受到生命的神奇与来之不易,让其学会欣赏并珍惜生命,认同自己的唯一,增强自己的自信. 学习了伴性遗传的基础知识,学生才能理解遗传病的概率计算方法,了解患者是不幸的,才能提高优生意识. 通过对酶的发现史、生长素的发现史、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试验、孟德尔的杂交实验等科学史的学习,才能让学生体会科学家设计实验的思路,了解科学家通过探究发现真理的过程,使学生能明白必须用科学的方法和作风去认真对待学习、对待每一件事才能够成功的道理. 只有掌握这些生命科学知识,才会使学生在认知能力和生命意识两个方面的都得到提高.

4 引导学生认识生命是伟大的,培养学生尊重生命

地球的诞生和生命的起源与进化经历了极其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尽管有几次物种大灭绝现象,但还是有很多生物顽强地生存下来. 目前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是值得敬畏的,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地球从诞生到现在大约已有 46 亿年了,在这漫长的岁月里,地球上的生物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丰富多彩、形形色色的生物. 在这个艰难的过程中,任何微小的自然条件都有可能将生命扼杀在摇篮之中. 从单细胞生命经过漫长的进化,到具有伟大智慧人类的出现,这更体现了我们人类的生命的伟大. 在生物进化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时,让学生认识生命产生的艰难和漫长,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及生命的发展规律,从而感悟生命的来之不易,引导学生认识生命是伟大的,培养学生尊重生命. 同时让学生学会保护生命,珍惜生命. 在动植物的进化史中体会生命演化的艰难历程,认识人类对大自然肩负着神圣使命,同时自然的其他的物种的力量也很伟大,我们应爱护其他物种,共同维持生物圈的和谐. 在学习生物的应激性时、给学生介绍蝙蝠和鲸的回声定位系统、动物的语言、动物复杂性后天学习行为,让学生感悟生命的奇妙从而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情感. 向学生介绍种子萌发时的力量可以把石块撑开; 许多昆虫一生要蜕多次皮; 蝴蝶还需要作茧自缚; 残疾人的精彩人生生命成长经历种种磨历,但勇气和力量为我们开辟前进的道路. 例如: 在生殖和发育教学中,观看人的受精卵如何变成一个成人的视频,从而让学生体会到父母亲的艰辛,让他们更加尊敬父母和长辈; 通过讨论幼儿时期的生理特点,感受到幼儿是需要成人的呵护的,让学生能够爱护年幼的人. 通过这些学习让学生不仅学会珍惜自己的生命,也要珍惜他人的生命,让学生的心中种下了珍惜并尊重生命的种子.

5 挖掘生物课程中的美育内容,激发学生感受美好的生命

生物教师在生物教学中对学生不同层次的美学教育,激发学生感受美好的生命. 生物教学中蕴含许多美育内容: 从细胞到组织、器官,从个体到生物圈间存在的和谐美,生物多种多样的形态美,生物表现的形态各异的行为美,以及科学史展现的科学家的人格之美. 例如: 基因表达过程的学习让学生体验到生命形成的和谐美、逻辑美和简约美,进而让学生欣赏生命. 学生亲自到大自然中感受生物的形态、结构、色泽等外在美,观察各种生物和谐生活在一起,能够发现生物界的和谐统一之美. 通过对孟德尔的简介及他所做的豌豆试验的相关情况的学习,让学生欣赏科学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所体现出的人格美. 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学习意识. 通过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学习,让学生发现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内部和谐美. 细胞具备了和谐美、统一的整体之美,一个细胞如同一座精巧的工厂,细胞膜担负着防卫、控制物质出入的作用,线粒体是工厂的动力供应站,依靠叶绿体,细胞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光能转化成化学能. 细胞的各部分分工明确,有密切配合,使千头万绪的生命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细胞结构之完美是地球上任何一个工厂所不能比拟的. 又如,DNA 双螺旋结构以及 DNA 在复制时采取的边解旋边复制同时严格地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这充分体现出生物的对称美和生物科学的严谨美. 通过不同层面美学教育的,使学生获得美的感受,体验美的情怀,进入美的境界,从而感觉生命的美好.

6 引导学生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热爱生命

20世纪以前人们还沉浸在改天换地的豪迈气概中,沉浸在从大自然中摄取越来越多财富的激动心情中,一夜之间,人们忽然发现地球不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仓库,它所贮藏的资源也是有限度的,许多不可再生的资源是一去不返的. 这让人们必须重新认识大自然,进而保护大自然.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人是自然界一部分,大自然既是养育人类的母体,也是人类发展的最后屏障. 例如,在生物与环境的教学时,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去欣赏春天争奇斗艳的花朵,夏天枝繁叶茂的树木,秋天硕果累累的田野. 同时还可以指导学生在课余时间对学校、家庭周边的生态环境进行调查,认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生物的情感. 通过这些实地观察、欣赏和考察,让学生认识到绿色植物在大自然中是最重要的生物,意识到绿色植物对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的作用,与人类生活关系极其密切,进而培养学生热爱生命、保护环境的强烈意识,并使学生意识到生物与环境是个有机的统一体,让学生懂得善待生物就是善待我们人类自己,与自然和谐相处,维持生物圈的平衡与和谐. 通过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学习,让学生明白植物是自然界生物生存的基础,应该珍爱植物、保护植物,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 再如,通过生物种内关系,种间的共生、共栖、寄生、腐生、竞争等关系,使学生领悟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各种关系,明白人和其他生物一样只是大自然的一员,让学生学会做一个自然的人. 还可以结合世界地球日开展住在地球、美化地球活动,让学生了解中国的污染现状,思考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前景; 结合国际森林日进行教学时,让学生思考一次性木筷的使用情况; 让学生讨论干旱对人类的影响,人类在沙尘暴的形成和防治中的作用,又可结合世界动物日调查当地生物资源,对我国自然保护区及珍稀野生动物保护现状进行研究. 这些做法既让学生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又能培养学生热爱生命.

7 引导学生认识人生命的短暂,要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每个生命对于生命个体来说都是唯一的,不可替代的,同时也是短暂的,值得每一个人去热爱. 比如在学习动物部分时,可以播放鱼类生殖的视频: 雌鱼每天能产卵几十万粒,一部分卵被水冲走,一部分卵被其他生物吃掉,只有极少部分能够孵化.孵化出的小鱼往往成为大鱼的美食,真正能生存下来的少之又少. 无论是动、植物还是人类生命都是来之不易的. 再如在学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时,了解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和受精作用过程,为学生播放了从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到婴儿分娩的视频,让学生从视频中清楚感知生命的起源、让学生感知生命的来之不易. 同时让学生体会生命来到世界上是一个极偶然的机会,这一生命过程是极其短暂的和宝贵的,学生感受到生命的神奇与来之不易,学会欣赏、珍惜生命,认同自己的唯一,增强自己的自信. 讲述生物的个体发育,让学生明白每个生命包含出生、成长、死亡的过程,这一生命过程是短暂和宝贵的. 人生短暂,一个人要怎样发挥生命潜能,才使自己生活得有意义、实现生命价值. 在学习细胞时,让学生了解细胞癌变的原因,认识吸烟酗酒等不良行为有损自身和他人健康,同时还可以带领学生到殡仪馆体验生活,让学生亲身感受死而不能复生的道理,一个人的死亡给家人、亲友带来的巨大悲痛,增强对家庭、社会的责任感. 学生只有认识到生命是短暂的,才能学会关爱他人,珍惜生命才能实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生物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唤醒青少年生命意识的上存在显著优势,是唤醒生命意识主阵地之一. 国家颁发的《生物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发展及终身发展作为其基本理念教育理念,强调学生应该珍爱生命,确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及健康的生活方式. 通过生 物课 程的学 习,学生 可 以正确科学地认识生命,体会生命的来之不易与精妙,进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因此,我们要在生物教学中注重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培养学生尊重、热爱生命.在生物教学中唤醒青少年的生命意识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需要,只要我们充分利用各种积极因素,并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就会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

参 考 文 献

[1]吴翠霞.生物课堂教学中生命意识培养的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7.

[2]刘济良.生命教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高春梅.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成长心理健康教育价值的新视角[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5.

[4]江芸涵.关注生命,珍爱生命,生命教育登陆四川[N/OL].四川日报,[2006-05-09].

[5]国家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9:3-8.

[7]连中国.唤醒生命: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一个巨人[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3.

关键词:动物医学教学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构建

1加强信息技术使用,构建可靠的安全管理系统

在动物医学教学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建立的过程中,为了确保该体系建立的有效性,需要加强当前形势下信息技术使用,构建出可靠的动物医学教学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系统。具体表现为:①结合动物医学教学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实验室工作 人 员 与 教 师 应 强 化 生 物 安 全 管 理 方 面 的 意识,并在自身丰富的实践经验支持下,在实践过程中充分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优势,且在计算机网络的配合作用下,实现符合动物医学教学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需要的安全管理系统;②在既有的安全管理机制、管理方法等要素的作用下,动物医学教学实验室负责人应强化自身的信息化意识,并结合当前的形势变化,构建出与之相关的安全管理系统,促使动物医学实验室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得以及时处理,为其安全管理水平的日益提升提供科学保障;③对构建好的动物医学教学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系统的实践应用效果进行综合评估,使得该系统能够长期处于稳定、高效的运行状态,满足动物医学教学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构建的实际需要。

2创新实验室安全管理方式,增强其实践应用效果

新形势下构建动物医学教学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时,需要实验室负责人能够在实践过程中创新实验室既有的安全管理方式,以便增强其实践应用效果。实现这样的发展目标,可从这些方面入手:①结合当前的形势变化,将创新理念融入到动物医学教学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方式建立及完善的过程中,增强这些管理方式实践应用中的适用性,实现动物医学实验室创新管理,降低其工作落实中的问题发生率;②在动物医学实验室日常的管理工作落实中,应对其中存在问题进行必要的分析与总结,从而为其安全管理方式的不断优化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

3提高实验室布局合理性,做好防护设施建设

做好实验室的布置以及防护设施的建设,能够为实验教学安全提供最基本的保证,虽然当前教学实验室还无法满足科研实验室的要求以及标准,但是在通风和清洁方面必须要达标。为了避免因为人员的流动导致出现交叉感染情况,需要改变传统按专业划分方式,从生物安全角度出发,与学校实际情况结合在一起,做好实验室的划分,包含有清洁区、半污染区以及污染区三个方面。在不同区之间做好隔离,张贴相关的安全标志。

同时,根据实验项目类型,针对显微观察类、动物解剖类等实验进行合理的安排,降低生物安全风险发生的可能。除此之外,高校应根据当前动物医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实际情况及管理工作需要,不断加大其投资力度,优化设备性能,将所有设施消毒工作落到实处,确保实验室安全管理效果良好性。

4采取安全责任制度,杜绝安全隐患

制定安全责任制,能够为生物安全事故的出现提供最基本的保证,当前安全事故的出现与责任心缺失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学校应健全安全责任制度,保证安全责任得到有效落实,杜绝安全隐患的出现。可以按校长-院长-实验室主任-实验室员工-教师-学生顺序逐级落实,在校长方面,需要负责整个学校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在院长方面,需要做好整个学院的安全教育以及相关的培训管理;在实验室主任方面,需要做好安全事务的安排;在实验室人员方面,将实验室各项安全隐患及时消除;教师方面,应要向学生详细的讲解实验室的流程以及注意事项;学生方面,实际操作应严格遵守相关标准规范要求,确保自身的实际操作规范性,保持实验室中良好的安全防护水平,降低问题发生率。

5结束语

动物医学教学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首先要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实验室管理,其次要加强实验室安全教育,提高师生安全意识,还需要提高实验室布局合理性,做好防护设施建设,最后要采取安全责任制度,杜绝安全隐患,通过这些方式,使实验室安全得到保证,为动物医学教学实验室各项教学工作的顺利有效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蒿彩菊,李勤凡.动物医学教学实验室环境安全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11):305-307.

[2]陈省平,蓝 秀 健,彭 毅,等.实 验 室 生 物 安 全 管 理 体 系 的 文 件 化[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6):276-279.

[3]孔丽蕊.检验科二级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8):527-528.

关键词:发散思维;生物教学;能力培养

高中生物教学作为高中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尝试探讨发散思维能力在生物教学中的培养思路,对于促进今后该领域相关研究的深入与完善有着现实的借鉴意义。

一、发散思维能力内涵

发散思维在学术领域也称为求异思维或者说扩散性思维,它主要是指在日常的思维过程当中,通过遵循不同的思维方向和思维角度来探讨问题的思维解决方法。发散性思维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特点:首先,注重个体主观想象力的发挥,在发散性思维能力体系中,个体的主观想象力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想象力水平高低在一定层面上直接影响着其发散性思维水平的程度;其次,打破思维定势,所谓的思维定势主要是指在长期的思维过程当中所形成的固有思考模式,发散性思维要求个体在对问题进行分析的过程当中,打破原有的知识圈,以问题为导向探讨多路径的解决方案。

二、生物教学中提高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路径

在今后的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系统地提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是当前生物教学改革研究的重点,本文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具体探讨。首先,重视发散思维训练。在今后的高中生物教学过程当中,生物教师应该通过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逐渐地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水平。在具体的实施过程当中,可以通过扩散列举、同解变形以及引申发挥等方式实施。例如,在讲解生物与环境的相关知识之后,引导学生探讨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好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有效地解决能源危机,通过列举训练不断提升学生对发散性思维能力的积极性。另外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针对教材中分析的基因分离规律,进行同解变形。例如,在基因分离中,围绕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进行分离这一现象,引导学生进行判断高茎DD和高茎Dd哪一个属于等位基因及其具体原因。基因型不同为什么表现型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是如何进行分离的?通过这种同解变形进一步地促进学生发散思维训练水平的提高。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对学生现有的思维方式进行引申发挥,让学生进行深度思考。例如,在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五章第一节《基因突变》中,教师可以采用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实例,从现象开始,追根溯源,让学生理解基因突变的根本原因是DNA分子的碱基对发生了变化。通过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引导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归纳哪些因素会导致基因突变。其次,重视联想训练。在进行高中生物教学的过程当中,可以不断地进行联想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水平。所谓的联想主要是指学生根据所感知的事物对相关事物进行感知的思维活动。虽然从某种角度来看联想并不能产生新的事物,但是却可以为相关新形象的创造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日常的联想训练过程中,高中生物教师可以尝试探讨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和因果联想等等。例如,在生物教材中,会对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特点进行分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在细胞分裂后期会出现着丝点一分为二,两个姐妹染色体也会随着分开,这种联想其实就是一种接近联想。当然,学生在进行根的结构图的联想时,就会对植物的其他主干成分也进行接近联想。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对比联想,对比联想主要是指两个事物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例如,当引导学生对光合作用的基本公式进行应用的时候,也可以引起学生产生对比联想与光合作用相对应的呼吸作用。两者在公式层面的差别除了进行对比联想、接近联想之外,高中生物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因果联想,因果联想主要是利用事物之间存在的必然因果联系而进行相应的分析。在生物学界好多著名的生活实验在很大层面上都是借助于因果联想。

最后,重视逆向思维训练。逆向思维训练主要是在日常的思维训练过程当中将通常的问题思考思路进行方向层面的反转,通过违背常规常理的方式来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逆向思维训练对于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水平有着良好的助推作用。从宏观上来看,逆向思维主要包含逆向反转、被逆常规、重点转移等方面的应用方向。在对学生进行逆向思维训练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功能性反转、结构性反转来进行逆向思维水平的提高。例如,在生物学家对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过程进行了研究之后,就有学者尝试用RNA来进行DNA的合成,并且达到了理想的目标,这就是一种逆向反转作用的体现。

除此之外,还可以进行常规的背逆,在进行具体操作的过程当中,就是通过一种与常规相反的方式来进行思维训练内容。在高中生物教学中会涉及很多人体健康方面的内容,有研究者发现,长时间直立行走容易造成静脉曲张,所以,有的学者建议在日常的练习过程当中加入倒立,取得了一定的健身效果。另外,在进行逆向思维训练过程中,也可以进行重点转移。所谓的重点转移就是把问题的重点从某一方面向另一方面进行转换,这种思维跳跃从某种角度来说,可以有助于生物学说等新型知识的产生。例如,青霉素的发明在很大层面上就是一种重点转移的例子,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在进行葡萄球菌人工培养的过程当中,由于青霉孢子的侵入而造成实验失败,可是他进行了实验对象的转移,最终发现了青霉素,为人类生命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结语

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文中主要从发散性思维的基本内涵与特点出发,对今后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科学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方式方法进行了探讨,希望本文的研究能有助于促进高中生物教学中发散性思维能力培养相关理论研究的深入与完善。

参考文献:

[1]拉本,苏旭。新课改背景下生物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策略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7(21)。

[2]齐鑫。高中生物教学中发散思维培养的策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6。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方法;创新途径

生物在以往的观点中被视为副科,特别是在初中阶段,被教师以及学生所忽略,造成学生在高中学习阶段,学习难度突然加大,给学生造成实质性影响。如今,生物作为中考中重要的门科之一,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做好教学方案的探讨以及改进,从而最大程度上发挥教学的价值,实现质量提高。

一、做好课堂引入

课堂引入是我们进行教学的第一步,对于整体课堂的氛围优化,提升学生的兴趣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之前应该对于所授内容进行深入分析,把握教学脉搏,制定符合实际的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方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课堂氛围的优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列比,强化记忆等办法,让学生能够在尽快适应教学节奏,跟上教师思维,深入的理解教学基础,从而有利于教学逐层开展[1]。例如,在教学初中认识世界这一单元时,大多数的教师可能是认为内容太过简单,从而简略讲过,严重忽视了其对于学生的引导作用。因此,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的深入研究课本内容,总结教学重点和难点,从而做到良好的启发作用。本文的重点是生物的多样性以及生物的基本特征,教师在进行引入的时候,可以以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生物作为例子,如,家猫,虽然都是一种生物,但是因为遗传多样性的原因,造成了生物多样性,由此导出,其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而猫有生老病死,有繁殖,遇到刺激有反应,从而导出生物的基本特征,繁殖性,新陈代谢,生长以及应激性等[2]。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在启发学生理解课本内容的同时,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生物、观察生活的兴趣。

二、做好内容灌输

教学内容是固定的,但是由不同的教学方式能够发挥不同的作用,因此,在进行教学之前,教师应该认真分析教学重点,掌握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在总结前人教学经验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做好教案优化。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注意时间的合理分配,把握教学节奏,注意技巧灌输,善于合理互动,从而利用有限有效时间,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难点,疑点等[3]。教师在教学时,也应该做到灵活应对,善于利用有效资源,从而全面提升教学有效性。例如,在进行细胞这一章节教学时,因其涉及生物体内部结构,内容较多也较为复杂,相对于学生而言,也较为抽象,因此,在教学之前,教师应该注重教学时间的分配,把握教学重点内容,由此提升其有效性。本章中重点内容是要求学生能够掌握生物的细胞结构,学会运用显微镜进行实验,了解并牢记各种生物细胞的差别,从而深入了解到细胞的功能。因此,教师在进行授课时,应该合理安排课堂教学与生物实验的时间,在巩固基础上,及时地了解学生的难点,与学生形成互动。在进行实验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组成小组,共同研究,进一步加深交流,提升实验技巧,从而促进教学质量有效性增加。

三、做好作业练习

合理选择课后练习内容是巩固学生基础,促进学生加深理解的重要途径,但是面对如今的教学情况,需要注意的是,作业的设计应该遵循以下几点:(1)符合教学内容,并在其基础上可以适当进行少量拓展,以此达到巩固学生基础的作用。(2)应该注意学生能力以及技巧的培养,因此,设计的方向应该针对于当堂内容,进行技巧性的启发,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3)注意学生思维及兴趣的培养,针对于学习内容以及相应的学习普遍能力,从而进一步优化作业设计,达到精细又不繁重的程度[4]。例如,在进行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学的内容涉及很多基础内容与实验,因此,学生在学习时,具有较大难度。而其中种子的结构需要加强基础练习,从而让学生在了解其基本结构的同时,可以区分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在种子时期的区别。教师在设计作业过程中,可以针对其不同进行设计,进一步巩固这一部分知识。其另一个重点为其生殖器官的内在结构和作用,对于绿色开花植物,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随机针对某种植物进行其生殖器官的分析,并作以形象的图示,既巩固了知识,也培养了兴趣。

四、做好兴趣培养

不论是学习哪种课程,兴趣是最为关键的因素,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应该在巩固教学成果的基础上尽量培养学生的探究欲。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

(1)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在组合中放大学生的优点,既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正确的科学观,又能够最大可能地培养其动手实践技能。

(2)适当利用先进的教学资源,结合授课内容,丰富课堂以及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从而在改善教学环境的同时,发挥其优势,引导学生对于生物研究产生兴趣。

(3)利用实践形式,引导学生进一步激发其研究潜力,从而使学生在实践中收获知识,养成兴趣,持之以恒,让学生养成探究的习惯。例如,在进行绿色植物与生物圈这一节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运用相应的教学资源,如:多媒体,展示我国辽阔疆域的各种植物资源,通过形象地刻画,学生能明确植物在生物圈的作用以及与其他生物的关联性。培养学生探究植物的兴趣,从而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生物观念。

五、结语

初中生物具有启发学生进一步进行探究世界奥秘的作用,对于学生未来养成科学的生物观具有重大意义。我们应该通过生动的课堂引入,设计丰富的教学内容,合理安排课后作业以及启发学生培养探究观念等方面进行教学,从而实现其质量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屠慧诗。提高生物实验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4(10):138。

[2]王帅。探讨提升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有效途径[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30):149。

关键词:高中 生物 教学方法

一、反思式教学

(一) 课前反思

课前的教学反思主要是针对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教学内容要重点突出,层次清晰。教学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生物教学也不例外。浅显的知识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实现,二重难点则需要教师的引导以及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教而有思,思而有得。不仅要反思教学内容及学生,还要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即不仅能够正确地分析问题,还要科学合理地解决问题。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涉及的教学方法等问题至关重要。首先,分析对象。学生是教学的对象,准确地分析学生能够促进教学科学合理地进行。在对教学对象有了正确认识的情况下再进行自我反思,才能够确定教学的起点、深度和广度。

其次,分析教材。对教材要有全局观,然后精读教材,把握重难点。最后,调整教学内容。例如: 讲解呼吸作用之前,我做了充分的教学反思,合理设计课程。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储备了有关光合作用的知识,但对于植物的呼吸作用往往容易忽视。因此在进行课程设计时注意以人的呼吸作用作为参照,进行一系列演示实验和学生自主探究实验,使学生在动手动脑、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中获得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的基础性知识,同时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如为什么农业生产中对作物进行田间松土? 我们在种花时用粗糙的瓦盆还是光洁的瓷盆? 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如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 人体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

(二) 课中反思

课中反思考察的是教师的随机应变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及时地发现问题,并且能够有行之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够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和谐完美的统一。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的需要,通过反思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课中的反思不仅有对教学方法的反思,还有对学生知识学习的反思。高中生物教学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进行知识互动。有关呼吸作用的知识内容,教师和学生可以围绕有氧呼吸的场所、有氧的过程等方面来进行互动交流。除此之外,也包括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对学生情感形成的反思。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触动学生的心灵,使其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培养自身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 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以反思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为主,对存在的问题要有明确的应对方案。课后反思主要目的在于完善教学,并且能够指导和改进以后的教学。一堂课最主要的是教学的重难点,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是教学的重中之重。在学习光合作用时,光合作用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如何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掌握光合作用的色素与场所呢? 教材安排了一个实验: 绿色植物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本节课没有做具体的实验操作,而是首先进行实验理论的学习以及光合作用场所的学习和认识。因此,我是这样安排教学的: 课前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并上传到教学平台,通过学生阅读同时设置问题情境促使学生积极地思考,再通过教师的讲述,虽然大部分学生理解了基本原理,但只是在知识层面有所发展,其他的就谈不上了。经过课后深刻的反思,我认为是以下原因造成的:

(1) 课前准备工作是由教师完成的,学生没有参与进来。

(2) 处理教材过于死板,没有考虑本校学生实际而有所创新,使得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3) 没有发挥教学平台优势,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趣味性教学

趣味性教学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中生物教学也要注重趣味性。生物是一门自然学科,生物学科的趣味性有别于其他的学科。如何让学生有激情、感兴趣是每一位老师应该努力探索的重点。那么,增强生物学科的趣味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趣味性教学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趣味性教学方法,即用幽默的语言及方式把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趣味性知识和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的教学活动以及教学方法运用于教学中,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及思考和探讨的积极性。最终达到理想教学效果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此,在生物教学中,恰当使用带有趣味性的案例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也会有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SARS到AIDS,再到天花、鼠疫等,甚至可以联想到21世纪杀伤力大的生物武器研究。这些都是学生平时很感兴趣的话题,也是他们关注的热点。所以,无论是教材的编排还是教师教学设计都非常注重练习生活实际,并且结合社会实践。在高中的生物教学中,恰当并且巧妙地运用课本上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疑难问题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此,学生听得轻松,学得也轻松。

三、探究式教学

当前,教育学一直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所以,只有改变学生现有的学习方式,并且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科学合理地变化转变,还要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活动能力,才有望实现教育设想。探究式教学是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 试行)》,首次列入了综合实践活动,这也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在课程结构上的改革的重大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只注重课堂、学科和书本,更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这样很难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综合性人才。而探究式教学有效地解决了问题,并且伴随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越来越要求学生通过自主研究、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去学习和亲身实践。再结合教师的有效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由以往的间接经验向直接经验过渡。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获取多种直接经验,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知识的运用,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可见,探究式学习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与以往课程相比有了深刻的变革。高中的生物教学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结合不断优化的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为实施综合实践活动作了一定的铺垫。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具有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是他们积极思考的潜在动力,长期坚持以兴趣激发疑问,再结合恰当的训练,一定会强化和提高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

四、快乐式教学

古人尚且倡导寓教于乐,如今的教学更应该注重在快乐中学习。教师对学生影响最直接的就是情绪情感,在一个积极乐观向上的学习氛围中学,能够使学生身心愉悦,更容易掌握知识,解决疑难。一个人可以改变一个生态,我们要用我们的人格魅力来弥补学科教学的枯燥乏味。教师快乐,可以带动学生快乐。学习一直被认为枯燥乏味,多数学生也认为学习是一件苦差事。那么新课程改革下教师的使命就是: 尽量让学生学得快乐,玩得快乐,有快乐的童年,有快乐的人生观。

参考文献: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山草香为大家分享的3篇生物生物论文范文就到这里了,希望在生物论文的写作方面给予您相应的帮助。

生物学论文2

改革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连接教师和学生之间教与学的桥梁,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获取效率。因此,综合考虑课程特点、学生需求及教材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学生至关重要。首先,将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有机结合,对于提高生物学教学质量非常重要[5]。传统教学方法对知识的展示更条理,也可以随时将教师心中所想准确地表达出来。但是传统教学方法传递的信息量少、缺乏动态感。生物的微观性、多样性和运动性决定了多媒体的使用能通过高清晰度的图片提高教学效果,还可以通过动画设计使文字和图片按不同要求出现,使讲授技巧化,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例如讲到根和茎的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时,在黑板上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将表皮、皮层和中柱从外到内通过边绘图边讲解层层深入,先让学生对结构组成掌握之后再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类型植物根和茎的结构图。这样能使学生对这部分重要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记忆。再如讲到遗传与变异部分的DNA复制时,通过播放动画的方式演示PCR操作及DNA的复制过程,既可以加深学生对DNA半保留复制的理解,使学生轻松掌握前导链、冈崎片段、DNA连接酶等在复制过程中的作用,又能对现代常用的PCR实验技术有一个直观的印象。其次,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开发,是当前教学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目标。因此,认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及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是教学方法改革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普通生物学的教学中,除了讲解基础的生物学知识外,对于与自身密切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方面,可以以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分组查阅资料并分享给大家,这样既加深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又能锻炼获取信息的能力,同时通过分享可以知道自己查阅资料的方法有哪些需要改进。例如,讲到人类起源时,对于起源地在哪里可以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和最近研究进展,然后对于不同的起源为什么存在争议进行分析。这样学生不仅对于不同起源地印象深刻,还可以了解当前用于物种起源和进化分析的分子生物学方法以及系统进化论的基本理论。

利用网络资源

随着网络化在课堂内外的普及,对各种知识的获取更加方便快捷。为了更好的展示生物学新的研究成果,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以图片、动画或者视频的形式适当穿插一些最新研究成果,如讲到人体消化系统时,以视频的形式为学生展示常见的胃炎、胃溃疡的罪魁祸首———幽门螺杆菌,以及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巴里·马歇尔以自己为实验对象亲自吞下幽门螺杆菌培养液并最终获得研究成果的危险经历。除了为学生展示网络上报道的最新研究成果,教他们如何从海量网络信息中快速准确地锁定自己需要和感兴趣的生物学资料也很重要。在第一堂课绪论的讲解中可以为学生提供各种生物学相关的学习网站,如发表最新研究成果的国际顶尖杂志Nature(http:///)、Science(http:///)和Cell(http:///);包罗各种生物信息的中国生物信息网(http:///)、绿谷生物网(http:///)等和具有科普性质的中国动物学科普网(http:///)、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http:///cms/)和化石网(http:///)等,以及各种网络数据库和文献数据库等网络资源。在涉及到相关知识点时,在课堂上向学生快速演示搜索方法,为学生提供获取相关专业知识的有效“捷径”。

培养学生认知策略

人的智力至少由3个主要因素组成:大脑机能+认知策略+学科知识。其中,大脑机能主要由遗传决定;学科知识以记忆为基础,表现为知识记忆的多与少。认知策略是指人的认知能力,在行为上表现为“知道如何去做”,这种能力一旦获得便能受益终生[4]。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通过学生分组查阅资料和演讲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不仅能巩固和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查阅文献、分析归纳和团队合作的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培养师范学生讲解和传授知识的能力。在课堂上我们对大约60个学生进行分组———题目探讨———文献查阅———课堂演讲———评分几个环节实现对学生认知策略的培养。分组:由学习委员负责将所有同学分成4人一组,多出来的同学则分到已经分好的组里;题目探讨:限定在当前生物学研究前沿及生物学与物理学交叉学科的研究热点问题上,如基因工程对人类的影响、试管婴儿、物理学与脑科学、纳米生物学等。学生可根据要求通过查阅资料拟定自己团队感兴趣的题目。这个过程可以极大地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对相关研究方向的认识。题目确定后,队员讨论并写出提纲。文献查阅:学生紧紧围绕确定的题目和提纲检索文献,文献资料准备充分之后根据提纲制作幻灯片(约10-15分钟的演讲),这样可以很好的锻炼学生分析归纳和逻辑思维的能力。课堂演讲:为了锻炼所有同学的授课能力,每个同学都要充当“教师”的角色。学生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包括上台之后第一句讲什么,如何吸引其他同学的注意力,不同幻灯片之间如何巧妙的衔接,自己口头需要补充什么知识,如何提高其他同学的兴趣等。评分:演讲结束后由同学提问评分和教师综合评价并对演讲内容、演讲效果和幻灯片制作等给出改进建议。课堂演讲的方法可以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他们积极的思维和探索,给学生机会表现他们的创造性,使他们能积极投入教学活动,主动学习生物学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实现有效的教与学[6]。

2普通生物学优化教学内容

提高丰富性

不论是要培养生物学老师,还是要培养跨学科人才,都要求培养对象具备丰富的生物学知识。这就要求生物学概念和理论的讲解要涉及很多学科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又不能像对待生物专业学生那样要求他们,应创造一个相对轻松、易学易懂易操作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有兴趣能完成学分并有所收获。要在有限的学时内提高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就需要在课堂内巩固和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通过举例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扩宽知识面。如讲到生物学研究方法时,不仅仅要将达尔文探索生物进化的方法介绍给学生,同时,达尔文的生平、发现生物进化论过程中承受的社会舆论压力等,也要呈现给学生,这样学生不仅知道了研究生物学需要有观察、提问、假说、预测和验证几个要素,更重要的是明白了生物学研究过程中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和对自身研究成果自信与坚持的重要性。

增加深入性

台州学院物理师范专业77%(2004年-2013年台州学院招生计划数据)的学生为浙江省省内招生,他们高中所用的生物学教材基本都是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该教材与我们选用陈阅增编写的《普通生物学》内容编排基本一致,这样学生在上课时容易上手。但是照搬书本的内容讲解必然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因此,内容讲解时,在简明扼要地对中学生物学知识复习的同时,对关键概念和重要规律进行深入地解释说明,在原来基础上有所突破。如在生命的化学基础一章,讲到糖的结构时,学生都知道单糖的两种同分异构体,但是对于形成同分异构体的旋光异构现象并不清楚,在这里可以结合物理学知识进行更细致地介绍;再如讲到显微镜的发明对于生物学的重要意义时,进一步介绍显微镜的分辨率是如何计算的,以及物镜和目镜的选择,不仅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对交叉学科的理解,在观察动植物切片时能更清晰地了解和更熟练地使用显微镜。

突出前沿性

生物学涵盖面广,每天都会有新的科研成果面世。新的发现会不断的补充甚至颠覆人们已知的生物学规律,这就要求对知识的讲解要有新颖性,与科学发展前沿相结合。在教学中一方面要时刻关注生物学期刊论文和网站,将新的研究成果及时地补充到课程的相关内容中[7],例如历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顶尖杂志Nature和Science等对生物学相关内容的发现,比如讲到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时,可以结合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讲述囊泡在细胞物质运输中如何通过完美和精确的发挥作用来控制生物体内的信号传导、荷尔蒙的释放以及对免疫系统等的影响。另一方面,科教相结合使得教学不会变为无源之水,每位教师对自己研究的方向都是最为熟悉的,因此将与自身研究内容相关的最近科研成果结合到教学内容的讲解中能使教学更流畅更丰富更新颖。如讲到共生真菌时,以Science上的1篇最近研究为例,结合图表讲述丛枝菌根真菌与植物共生的互惠互利关系,并且植物会将更多的糖类“奖励”给供给植物较多磷元素的真菌。体现生动性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对于选修课,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学生会失去听课的动力而去玩手机甚至跟周围同学窃窃私语。内容讲解的生动性对于吸引学生注意力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非常重要。首先,使用道具+解说的方式来形象介绍相关知识,如讲到人体骨骼的时候,除了在幻灯片上以图片展示,借用人体解剖实验室的骨骼模型,可以更直观地展示人体各部分的骨骼组成,另外还有人脑及人体脏器模型的应用使学生不仅知道这些器官的功能,还能知道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这样也会对自己身体有充分的了解。另外,在讲授课本知识的时候要与生活实际相结合[8],如讲到血红蛋白的作用时,通过举例:北方农村冬天取暖大都是用煤炉,由于气温低,晚上都是门窗紧闭,但是当出现逆温天气,风力小或对煤炉操作不当时,由于煤炭燃烧不充分,大量CO进入室内空气中,CO无色无味的特性使人入睡着后无法察觉,很容易酿成全家CO中毒的悲剧。通常CO中毒发生在晚上且生还几率很小,北方每个县每年都有几十到上百人死于CO中毒。讲到基因工程时,解释市场上买到的番茄存放很久都是硬邦邦不甜不酸不坏,是由于人为将一种具有抑制乙烯(诱导果实成熟的植物激素)形成作用的基因转入番茄,使得转基因番茄的乙烯生成减少,成熟过程变慢从而耐储存;讲到蛋白质三级结构的稳定性时,列举女孩子烫发过程中用药剂处理的原理是将维持头发原来形状的二硫键(硫键可以维持蛋白质三级结构的稳定)打断,再在相近距离形成新的二硫键,从而形成新的发型。

3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素质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知识获取具有直接影响。尤其对于师范专业的学生,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他们心目中与将来的自己进行比较的对象。教师良好的素质和修养会成为学生默默学习的榜样,而教师懒散的教学风格不仅会降低教学质量,也会为学生成长带来负面影响。笔者认为至少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提高教师素质:

首先,师德是教育的保障。“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言行举止对于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9]。将教师的道德规范和准则内化[10],做到“育人先做人”,授课教师高尚的人格品质和诲人不倦的精神不仅能在无形中影响和感化学生,也能成为学生今后步入讲堂的榜样。有一些年轻教师,为了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在课堂上会聊一些与课程无关的内容,并不时表达出自己对身边事物比较偏激的理解和想法。这样不仅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一部分学生可能会认为课堂可以很随意,这样会严重影响他们今后对工作的态度;还有一部分学生思想会受影响,对一些事物的想法和看法也会变得比较偏激。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对社会了解不多,思想相对单纯。因此,以严谨负责的态度对待每一堂课和用正面积极的思想引导学生对于他们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非常重要。

其次,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要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尤其对于年轻教师,通常研究的领域只是生物学的很小一个方面,而《普通生物学》却几乎涉及生物学和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教学初期对课程内容不可能都耳熟能详,这就需要:1)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调整知识结构,从自身科研的小范围跳出来,学习和了解生物学的方方面面。请教和跟随有经验的《动物学》、《植物学》和《微生物学》等课程教师听课是对提升自身授课水平和扩展知识面方便有效的途径;2)反复熟悉教材,不断搜集素材。对一些重要的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生物学知识,首先通过搜集和阅读材料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再以简洁生动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搜集素材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因此在平时生活或学习中需要随时关注与课程内容有关的方面,遇到合适的内容可以随时记下来添加到课程教案的实例中。3)通过学校提供的教师培训机会,与其它高校教师交流并积累经验,不断提高授课水平。在学习的同时对自己处理问题的方法进行思考和改进,并在自己的教学中不断补充和完善;4)认真听取学生意见并及时做出调整。不同班级学生的生物学基础和学习氛围不同,因此,提前了解并针对不同班级学生做出调整对于课堂教学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只有对自身不断地完善和提升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在授课中对内容的讲解才能游刃有余。

4完善评价体系

学生选修《普通生物学》课程的目的除了获得相应学分,更重要的是了解生物界的概貌和普遍规律,掌握与生活紧密相关的生物学知识。台州学院物理师范专业该课程设置了4个学分,因此如何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非常重要。常见的考核方式主要为考试或撰写课程论文,但是单独通过考试只能反映学生对某些知识点的记忆和掌握程度,并不能体现学生获取知识、综合分析和传播知识的能力;课程论文也只能反映学生对某个生物学问题的认识、分析和综合的能力。而较好的学生评价体系不仅能客观准确地衡量学生对这门课的掌握程度,还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因此,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团队合作以及实践操作能力等多方面出发,对课程的考核应实现“多元化”,可以尝试从平时成绩(20%)、理论(50%)和实践(30%)三方面综合评价:

平时成绩由出勤(10%)和课堂回答问题(10%)组成。本科高年级学生比起低年级出勤率低,学生对选修课的重视程度不够,通过出勤的考核对他们可以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在课堂上,通过提问的方式可以直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于教师教学进度的调整和教学方法的完善起着重要作用[7];理论考核包括文献翻译和期末考试,文献翻译(10%)要求从Nature,Science或者Cell杂志选择1篇与生物学紧密相关的文章,阅读全文并上交摘要和图表说明的中英文翻译,期末通过闭卷考试的形式(40%)考核学生对生物学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的掌握情况以及对一些生物学热点问题的理解;实践部分由课堂演讲(10%)、实践操作(10%)及报告撰写(10%)三个方面综合评价。实践操作主要考查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对内容的熟悉程度,实际动手能力;报告撰写主要考查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熟悉程度、实验步骤的条理性以及对实验数据和结果的分析能力。

随着生物学相关研究的飞速发展与生物物理学研究的深入,对物理师范专业《普通生物学》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但是,在改革的过程中不能太追求教学方法的新颖性,而应更注重自身教学经验的积累[11]。教学改革也不能单单从教师的角度考虑,不同的教师对于教学改革方向的理解或多或少会存在差异。学生对于教学改革的期望在教学改革中也起着关键作用,如果新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产生厌烦和畏难情绪,那么这种改革方法就需要调整。

生物论文范文3

生物化学是我校高职部在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针对护理专业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我校使用的《生物化学基础》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全国医药卫生高职高专院校规划教材,本教材根据教育部“职业院校护理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编写而成,全书分十二章介绍生物化学的基础知识,主要从生物大分子、物质代谢、基因遗传等不同方面展开。由于我国高等学校的不断扩招,护理专业的实施文理兼收的政策,再加上各省市高考制度不同,部分高中学校过早分科及重理论轻实验等主客观原因,导致护理专业一年级学生的化学基础参差不齐,学习生物化学课程的困难重重,教师也难以正常实施教学进度。

2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的方法

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在教学中既要讲出相应知识点的深度,达到高等教育的目的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讲解知识点,并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感受,调整教学方法,使所有的学生都能理解和掌握,达到基本的学习要求和目的。就生物化学课而言,教师应改变相对落后的传统教学方法,增加更多更好的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1)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突出启发式教学,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实际病例的生化分析、健康、营养、环保等知识的渗透,综合利用不同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由“不会学、不想学”转变为“我会学、我要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2)教师应由单纯的教学型向教学科研型转变,通过开展科研,向同行、专家请教,努力提高自身业务和教学水平、争取实现教与学的完美结合。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生物化学课程中的化学反应繁多杂乱,生化机理比较抽象,是学生理解的难点。以糖酵解为例,一份子葡萄糖在无氧气存在下需要通过十步复杂的酶促化学反应才能转变为乳酸。在过去的教学中,常采用挂图或者板书,但因其生硬、呆板、不易变化等原因,使学生对反应物的转化、酶的催化、反应的快慢等的理解非常困难,也容易使学生由难学而产生厌学的情绪。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时,能以生动、形象的动画展示化学反应的具体过程,弥补了教学挂图或板书的缺陷,使微观、抽象、枯燥的内容生动化,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降低了学习难度、突破了教学难点、增强了学生的记忆,提高了教学质量。

合理安排生化实验,强化知识的理解生物化学作为化学的分支,也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开设生化实验,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生物化学专业实验技能,并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环节,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多数院校都将生化实验并入理论课,学时和成绩的比例仅占一小部分,实验课教学处于从属地位,教师和学生对实验都不重视,致使生化试验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价值。生物化学实验,作为理论课的有效补充,必须正常开设,而且要合理安排。比如讲完蛋白质化学一章,应当及时开设《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质浓度》和《蛋白质理化性质》的实验课;讲完酶和糖的代谢,必须安排开设《淀粉酶催化活性的测定实验》,通过学生亲自动手,获得相应实验结果,既可以强化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也有利于后续章节的讲授。

多学科协商,优化教学内容护理专业开设的众多课程中,生物化学既不同于大学英语、思想政治、大学语文等通识教育课程,也不同于内科护理、药理学、病理学、社区护理等专业课,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主要任务是为遗传学、分子免疫学、病理学、药理学等后续专业课程提供必需的生物化学基础知识,所以内容安排上与后续专业课程多有重复,为了设定高等护理专业学制短、课时少的特点,依据高等教育护理专业培养目标和岗位实际需要,与其他相关专业学科教师协商,坚持基础课内容服从于专业课的原则,以“少而精”和“实用性”为定位,以“必需、够用、实用”为尺度,合理取舍,力求达到内容丰富、重点突出、简明扼要、深入浅出的目的。譬如:属于《医学化学基础》的生物大分子内容,侧重于其结构和功能的关系;属于《营养与膳食》的维生素内容,侧重于介绍其辅酶的作用,属于《病理学》的内容,侧重于将生化机理等。

3结语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864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