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阅读弟子规的心得体会范文【优质4篇】

网友发表时间 1909438

【导读预览】此篇优秀范文“阅读弟子规的心得体会范文【优质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整理分享,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此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阅读弟子规的心得体会【第一篇】

中国传统文化,对我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的。大学时代,我开始接触中国传统文化,希望从中找到敦品励行的智慧和力量。我看过《论语》、《老子》,背过《大学》、《中庸》,我深深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无穷的智慧,其一字一句都足可以受用一生。

「涉世浅,点染亦浅;历事深,机械亦深。」随着社会阅历的加深,我「长大」了,忽然发现,我所了解的传统文化的道理并没有解决自己成长道路上出现的问题。和许多年轻人一样,我的成长路上充满了太多的困惑、迷茫、苦闷和百无聊赖。当烦恼现前,我所喜爱的中国传统文化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我的出路在哪里?找不到答案。我开始流于世俗,把所有传统文化的书束之高阁。

当我步入而立之年,我发现离原来那个充满朝气的年轻人已经很遥远,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百无聊赖、没有担当、没有社会责任感、内心灰暗且苍老的「废人」。

年龄的增长让我产生一种紧迫感,回想起来,我已经虚度了几近半生,实在是无颜面对自己,更无法面对我未来的儿女。我不知道该从何做起,以重新燃起胸中那团追寻智慧的火焰。

一个偶然的机缘,让我的书柜里多了一本《弟子规》,虽然这本书在我的书柜里躺了半年多,但是在我听了去年9月22日蔡老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的讲座,以及今年4月份在地质大学的讲座后,我的内心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作为一个年轻人,虽有幸受过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却既不能利益自己的身心,更不能利益父母、师长、亲友及扶助我成长的社会,我感到万分的惭愧。

中国传统文化原本是「贵在力行」,贵在「学以致用」啊!我不再犹豫,开始学习《弟子规》,每天利用早晚坐班车的时间背诵,并努力在生活中做到其中的一字一句。到写这篇体会的时候,已经两月有余。我已经把《弟子规》熟记于心,并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上有了初步的受用。

1.生活起居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我原来很贪睡,每天要睡八个小时以上,还整日昏沉。现在每日只睡五、六个小时,而且头脑清醒。

「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我开始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我原来很邋遢,常常让妻子为我操心料理。我现在开始学会整理衣物,自己擦鞋。

「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以往百无聊赖之时,常以酒解忧,学习《弟子规》之后,我对酒一点欲望也没有了,至今也没有饮过酒。

「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我原来很不喜欢料理家务,家里脏了也无所谓,现在我总是认真地打理家里的卫生,「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2.夫妻关系

我和妻子的关系一向还好,但难免闹些小矛盾,对彼此的伤害都很大。《弟子规》上说「孝弟」,说「凡是人,皆须爱」,那离我最近的妻子不是我最应该「弟和爱」的人吗?每天,我怀着欢喜心做好每一顿饭,打理家里的卫生,并按照「弟」和「泛爱众」的教诲爱护妻子。如今,我和妻子相敬如宾,每天早上起来互致「早上好」,晚上睡觉时互致「晚安」,当为对方服务时,都会由衷地说声「谢谢」,在我不辞辛苦地料理家务,对妻子体贴入微的时候,她甚至会流下感动的泪水。在生活中,我把《弟子规》的教诲挂在嘴边,并讲给妻子听,她看到我因为学习《弟子规》而产生的变化,也自然而然地和我一起在生活中力行《弟子规》的教诲。

3.读书之乐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以前读书,总是三分钟热血,放下这本,拿起那本,结果索然无味。圣贤书是圣贤的教诲,是用来力行的,而不是哗众取宠的工具,所以贪多无益。两个月来,我放下其它的书,一心学习《弟子规》,在自己的身心得到初步受用的时候,更增加了进一步实行《弟子规》的信心,在每天读诵《弟子规》的时候,不禁有一种「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感觉。

4.身健心安

两个月来,我沉重而懒惰的身体开始变得日渐轻快,精气神很好,原来因工作而终日疲劳的眼睛也变得明亮起来。每天早上睁开眼睛,我都能马上清醒,并以欢喜心迎接新的一天的到来。每天晚上燃香礼拜圣贤,并静坐反思一天的言行。

我的工作也有了很多起色,每天的工作效率很高,以「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尽力心态,代替了患得患失的烦恼。

妻子与我每天出双入对,互敬互爱,在别人眼里,我们如初恋一般。

我珍惜时间,常念「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我不再看无聊的电视,不再吃瓜子,不再有百无聊赖的时光,而总是觉得时间太少了,没有更多的时间把工作做得更好,没有更多的时间学习圣贤的教诲。

心常存善念,愿世间诸善增长,诸恶尽消,愿世间因为我的存在而添一分喜悦和清凉。每天勉励自己日行一善,或施他人财物,或帮助他人,或见人苦而生恻隐之心,或见人行好事而生欢喜之心。

5.亲仁

「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我学习《弟子规》的因缘,要特别感谢我的研究生同学陈医生。从认识她的那天起,我便生起了敬仰之心。每每和妻子谈起她,都不由地生起一种向往:做人要做像她那样的人。每次聆听陈医生的教诲,都让我受益良多。《弟子规》就是陈医生介绍给我的。在这里,我向陈医生表示深深的敬意和谢意。可见,「亲仁」对人的一生是多么重要啊!能够亲近德才兼备的人,我觉得真的是很有福气。

蔡老师说过,「年轻人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而承担责任是一个人成长的开始」。在这里,我想对和我有过同样经历的年轻人说,我们都为人子女,以后还会为人夫,或为人妻,为人父母,我们将以什么样的德行来孝养自己的父母,扶助和爱护自己的丈夫或妻子,教育自己的子女?进而让我们生命中的每个人,都因为我们的存在而得到安乐?让我们一起来聆听圣贤的教诲吧,从尽人伦之本分做起,做一个好儿女,一个好丈夫,一个好妻子,一个好父亲,一个好母亲,一个好员工,一个大家心目中的好朋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为社会的和谐与安宁贡献自己的力量。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阅读弟子规的心得体会【第二篇】

-->

3月30日星期日,在集团礼堂有幸听到张永久教授精彩讲课,小故事,大道理,大家听的都很明白,但做起来,就各有差异,这也是这个社会丰富精彩的地方,其中张永久教授讲课时经常提到的一本书《弟子规》,以前没看过,听完课后,在逛超市的时候正好发现一本注释版的《弟子规》,毫不犹豫的拾入筐中,在家里安静的角落,慢慢的品,慢慢的悟,渐渐感悟了《弟子规》的意思。我也明白做人的道理,也知道做人有许多规则,但就是没有把这些规矩系统化。“弟子”也有“规”。因此,想做一个受人敬重的人就得有规有矩,有礼貌,尊老爱幼,守信用。

其次是〈出则弟〉,它是教我们怎么和别人相处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为你们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亲的一份担忧,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

〈谨〉,我们生活中做什么事,时时刻刻都要谨慎。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穿衣服要结钮扣,有定位,要整洁,还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喝酒要适量,不要喝醉了,否则容易被别人“说闲话”。顺便说一个故事:以前著名诗人王安石是当时国家的重臣,可他有一个坏习惯:不爱洗澡。有一次,国家开大会,他也参加了。正当国王在大会上公开地对王安石说话时,一只虱子,从他的脖子一直爬到脸上,会上的大臣都看得一清二楚,很快,这件事就传遍了五湖四海,成了千古的笑话。所以我们要吸取教训,不然也有可能成为别人的笑话呢。

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计较小事,这样你会很快乐。

仁,代表仁慈、亲仁。对外人仁慈,对亲人仁慈,对朋友仁慈,对同学仁慈……现在什么人都有,但有几个是做到“仁”的?我自己作了一首小歌:“能亲仁,当然好,好日来,坏日少”我们可要努力啊!

我已经知道做人、做事的道理了,可光知道还不行,还要学会做。怎么才能做呢?学知识。怎么学呢?学习可分为直接学习和间接学习,我们可学别人的,别人的也不一定全对,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该学的学,不该学就不学。

这是我读后的一点感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阅读弟子规的心得体会【第三篇】

-->

《弟子规》是儒家思想启蒙教育的重要读本之一,告诉我们按照圣人孔子的儒家思想,学会了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之后,再“有余力 则学文”。

我觉得这本书提倡的做法跟我们现在的学校做法有所不同:首先是“学文”,需“有余力”,才学“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而现在我们根本没有“余力”,光“学文”已经把我和同学们的双休日都给“侵略”走了。看来教育部门也应该是认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最近才会颁布“减负六条”。

古人还认为,在“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品质中最重要的是“孝悌”。“孝悌”的意思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姐妹友好相处。现在大多都是独生子女,暂且不提与兄弟姐妹友好相处这一点,就说说孝敬父母的礼仪吧!原本我觉得自己还是个“孝顺孩子”,大人们之前也老夸我孝顺,学了《弟子规》,我就觉得比起古人的孝,我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我老在做作业或看电视的时候,扯着嗓子叫:“妈妈,给我倒杯水!”按照《弟子规》的礼仪,应该更有礼貌一点,更应该做到:为人子女者应为父母服务。

每次妈妈还在厨房进行做饭的收尾工作时,我总是理所当然地先“吃”为快!按《弟子规》“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我要得到妈妈的“命”才能坐下,当然,这是古代人的看法,现在,不必那么苛刻,所以,我马上作了改进:在吃饭前,我会有礼貌地邀请:“妈妈,快来吃饭吧!”妈妈一般总是说:“你们先吃吧!我马上就好。”“那我先吃啦,你也快点来吃!今天的鸡翅膀好香啊!”去日本游学回来的文文姐姐告诉我,日本人非常讲究礼仪,每次吃饭之前,都要说:“yi ta da ki ma si(我开动了)”,看来,和《弟子规》要求的礼仪差不多,难怪大人们说,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都曾认真地学习中国的儒家文化,现在比我们传承得还要好!看来,我们这一代人身负重任,要好好学习古人的经典,把精华传承下去。现在,你可以在我家就餐的时候,听到我说:“那yi ta da ki ma si”,这就是我读了《弟子规》后最大的改变。

此外,古人要求的“信”让我觉得很难做到:闹饥荒的情况下,还要在没人的情况下,在梨树上挂一串钱才肯吃那些梨。我觉得这简直超强悍,如果人们都做到“信”,就不会出现一堆人在街上哄抢人民币这样的新闻了。目前我觉得我还做不到,特别是肚子饿的时候,我总会失去自己的“淑女风范”。

当然,读了《弟子规》,我还觉得自己out了。因为这只是古人的启蒙教材,大概相当于一年级小朋友水平,我都十二岁了,才开始“启蒙”,太晚了!所以,我决定用最快的时间,把自己启蒙完毕:暑假我已经背出了《弟子规》,接着我正准备开始“启蒙”《千字文》,有兴趣的你,也和我一起来接受启蒙,以免out!

阅读弟子规的心得体会【第四篇】

弟子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之作,它是孔子的弟子所编纂的一本教育孩子为人处世的礼仪准则,至今仍然具有深远的影响力。阅读弟子规不仅能够学习到古人的智慧,更能够让我们深入思考自己的行为和态度。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阅读体会,谈谈我对弟子规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弟子规的价值在于它所传达的良好品格。弟子规中列举了诸多应该具备的美德,如孝顺、友善、宽容等等。这些品格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尊敬师长和孝敬父母一直都被看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不仅体现了家庭关系的和睦,也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通过阅读弟子规,我们能够更加了解到这些美德的重要性,进而自觉地把它们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发扬传统文化。

其次,弟子规还通过具体的行为要求,教导我们如何做一个有礼貌的人。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忽视了对他人的尊重和关心,导致了社会上的种种矛盾与冲突。然而,在弟子规中,我们能够看到对待他人的细致关怀。譬如,在与他人交往时,我们应当遵循“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格言,即在见到比自己高尚的人时应该思考如何并及时改变自己,而在与自己比较低劣的人相处时,则应先反省自己的不足,不断改正自己的缺点。这种尊重和关心他人的态度不仅仅是对别人的尊重,更是一种对自我的要求和修养。

此外,弟子规还强调了做事要有恒心和毅力。毅力是成功的基石,但现代社会中却很容易让人产生浮躁的心态。然而,弟子规告诉我们,“爱人者,众人爱之;敬人者,众人敬之”只有具备恒心和毅力,才能够在人际交往中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认可。同时,弟子规还鼓励人们努力学习,不断积累知识,力求成为“有礼夫妻”。这种强调对知识的追求和对事物的持之以恒的态度,在当下的教育环境中尤其应该被重视。

最后,弟子规还警示我们要慎重行事,守住道德底线。如弟子规告诫道:“行有违者,虽远必诛”。这种道德底线不仅是对个人行为的规范,更是对整个社会的约束。在网络时代,虚拟空间和现实世界的界限逐渐模糊,很多人容易因为违背自己的良知而轻易犯错误。然而,弟子规中对于道德底线的坚守提醒我们,无论在虚拟世界还是现实中,我们都不能违背良知,必须要时刻保持自己的人格尊严。

总之,弟子规是一本古老而有着永恒价值的书籍。通过阅读弟子规,我们不仅能够了解到古人的智慧,更能够对自己的行为和态度进行反省和规范。在当前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这种追求美德、恒心、尊重和道德底线的精神,对每一个人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将弟子规中的原则与现代社会相结合,我们可以更好地提升自己的素质和修养,进而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1909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