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初步认识的教学设计实用精彩5篇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乘法初步认识的教学设计实用精彩5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乘法初步认识的教学设计【第一篇】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
1、通过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
2、认识乘号、因数、会读写乘法算式。
3、通过学习活动,进一步发展学生观察、操作、比较、合作、交流等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4、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习数学的乐趣和信心。
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时,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小棒摆成的小伞图,三角形图,星星图,花边图,小屋和树的图片
一、激趣引入
师生谈话,通过“玩”的谈话引出游乐场,并出示情景图。
师:同学们,今天咱们先谈谈玩的事情,有兴趣吗?谁给大家说说,国庆节放假期间,你去那些地方玩过?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幅游乐场的图片。(出示图片)
二、自主探究,认识乘法
师:今天老师就带小朋友们去游乐园逛一逛。
1、老师想请你们帮数一数:摩天轮上共有几人?
2、分小组讨论一下:怎样数?怎样算?
3、请分组汇报说说你们是怎样算的?
板书:略
4、师小结:用上面算法来算,你觉得怎样?
太麻烦了。算式太长了,胳膊都写酸了。
乘法初步认识的教学设计【第二篇】
“乘法的初步认识”这节课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是在学生理解了加减法的意义、掌握了100以内加减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是乘法部分的起始课,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乘法口诀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较复杂的乘法计算及其应用的重要基础。乘法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加法,乘法知识的生长点是几个相同数的连加,本节教学内容与相同加数连加有着相互依赖的关系,是在认清相同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因此,本课的重难点是要使学生亲身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乘法的初步认识》是学习乘法口诀的基础。
在备课时,我认真钻研教材,并充分考虑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征,注重直观教学和学生的实践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在“做”中学,亲身经历知识的产生过程。首先我借助教材设计,用小棒拼摆图形的活动,再由计算“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让学生列出各种连加算式,进而选择相同加数相加的等式引出乘法。把乘法概念的建立置入学生喜爱的摆小棒活动之中,并创设情境,制造矛盾,这么多数加在一起你觉得计算起来怎么样,突出矛盾,计算不方便,从而自然地引出乘法。再引导学生进行加法与乘法的比较,帮助学生体验乘法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有经历、有体验、有获得、有发展,学生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主动地参与到了新知的探索过程中。这样,使计算概念教学成为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既有利于学生体会乘法的意义,又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教学完后,再整理思路觉得有许多值得反思的地方。
上完课,通过课堂效果,反观教材,发现在乘法概念的引入时,利用教材中的主题图或苏教版主题图先让学生列连加算式,然后通过比较找相同点体会“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从而引出乘法的概念。再把例1的摆小棒活动作为练习巩固新知,这样学生对新知的掌握可能更清晰明了,课堂也更效。
新知探索的摆小棒活动所用的时间太长,学生摆出的图案个数比较多,浪费了时间,使课堂不够紧凑。上课的激情不够,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比较沉闷。
上研究教材,比较各种版本教材的优缺点,择优而教。就自身来说,也做不到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数学问题,用心教学。今后应当认真钻研,不断反思,在成功、失败中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乘法初步认识的教学设计【第三篇】
本课基于《数学课程标准(20xx年版)》培养学生“符号意识”的目标要求,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符号产生的必要性,进而通过再创造的数学活动引出乘法运算,在理解与运用符号的学习过程中感悟符号的简洁性、抽象性与统一性,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p1-3。
“乘法的初步认识”的内容在编排上分为两个层次:首先是以具体情境为背景,生成相同加数相加的式子,从而引出乘法运算;其次是沟通同数相加与乘法的关系,说明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教材预设的学习路径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产生学习的动机,在数学实践活动中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学习内容,对于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而言,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知识。因此,只有让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才能逐步形成“乘法”的概念。根据学生形象思维为主的认知特点,整节课的教学紧紧围绕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沿着“借助直观、展示过程、启迪思维”的教学程序展开教学。
1、通过再创造的学习过程,体会乘法与加法的联系及区别,理解乘法的意义。
2、经历观察、分类、尝试、抽象等数学活动,培养符号意识,感悟符号化思想。
3、在初步认识乘法的学习过程中,获得学习的成功体验。
理解乘法的意义。
培养符号意识,感悟符号化思想。
一、观察中发现问题。
1.生成算式: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列算式。
2.观察算式:观察这些算式,你们有什么发现?
二、分类中提出问题。
1.算式分类:让学生将算式按照加数是否相同进行分类。
2.提出问题,点明本课的学习任务。
设计意图:以明快而简洁的节奏点明学习任务,从学生的学习基础出发,通过分类得出加数相同的算式,渗透分类的数学思想。
三、尝试中分析问题。
1.尝试创造。
出示情境:怎样准确而快速地表示出“20个3相加”呢?请同学们独立思考,看谁的办法好。
学生尝试用符号以自己的方法进行再创造。
2.有序展示。
预设方法一:3+3+3+......3。
预设方法二:20个3相加。
预设方法三:20×3。
四、抽象中解决问题。
1.方法比较:引导学生对生成的各种方法进行比较与评价。
2.符号统一:通过观察与比较让学生明白数学符号统一的必要性。
3.强化抽象:让写出“20×3”的学生阐述“是怎么想的”。
4.揭示课题:在解决加数相同的加法计算时,咱们可以用乘法表示。(板书课题)。
5.认识乘法各部分名称。
设计意图:本课引导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再创造,努力让学生经历“×”这一符号产生的过程,体验符号的意义与价值,感悟符号表达的简洁性与统一性,进而发展符号意识。
五、沟通中整体建构。
1.看图写出算式。
2.看图提出问题。
3.看式想象图形。
设计意图:引领学生在“生活情境——加法算式——乘法算式——数学模型”之间穿梭与转换,从而建构整体化、系统化的知识图式与结构。
六、总结中拓展延伸。
1.总结:今天这节课咱们只是初步地认识了“乘法”这个新朋友,希望孩子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多留心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真正和它成为亲密的好朋友。
2.延伸。
板书设计:
乘法。
乘法初步认识的教学设计【第四篇】
通过学生动手摆学具,创设了一个动手操作的情境,由于学生喜好不同,摆出的堆。
2、引导探究。
主要是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通过列连加算式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中,引导。
3、切身体会。
设计教学时让学生真正体验乘法的优越——简便.学生表面说加法不方便,是否真。
正体会了乘法的简便呢?其实不然,可以设计两个环节让学生体验:
4、自主学习。
乘法初步认识的教学设计【第五篇】
使学生初步认识乘法的含义,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会读写乘法算式,口述乘法算式的意义。
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能根据要求正确写出乘法算式。
理解乘号前、后两个数所表示的不同意义。
一、新课准备
让学生看投影图,听录音,解答以下三道题:
2、第二小组有4个人,每人都是捐3元,清算出这4个人一共捐款多少元?
3、第三小组有6个人,每人都是捐5元。请算出这6个人一共捐款多少元?
学生列式解答,集体订正。
二、引入新课
同学们,刚才在解答的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有一种方法”比较简便,只要一步就可以解答。同学们想不想学?这种方法就是乘法,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
板书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
三、新课教学
(一)检查学生预习情况,让学生说说你想学什么?
(二)教学例1
1、师生共同摆红花,教师指导写乘法算式。
(1)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摆红花,每次摆2朵,摆3次。
(2)让学生看图,说说是怎么摆的?摆了几个2朵?(师板书:3个2)
(3)要求一共有几朵红花?用什么方法算?怎样列式?
(4)让学生观察这题的三个加数有什么特点?有几个相同加数相加?从而引出还可以用乘法算。
(5)认识乘号,教学乘号的写法。
引导学生与拼音字母“x”比,然后书写一遍。
(6)指导写乘法算式。
写乘法算式时,先看相同加数是几?(相同加数是2,先写相同加数2,再写“x”。
(7)指导读乘法算式,并说出乘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2"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2x3",表示什么?)
2、学生自己摆方块,尝试写乘法算式
请同学们听老师讲要求,独立摆方块,每排摆3个,摆4排。(师巡视)
(1)看图说说怎么摆?摆了几个3?(师板书:4个3)
(4)师小结写乘法算式的方法:一看、二数。
3、学生看图说留意,独立写乘法算式。
师出示一组圆形图,让学生认真看图,同桌互说图意,并用两种方法解答。
4、指导看书第109~110页,看一看,读一读,想一想表示什么?并把课本pll0填空完整。
5、师引导学生看一看三个加法算式,找出共同的特点,比一比,哪一种算法简便,让学生说一说乘法的含义。
6、阅书,齐读乘法含义。
7、用学到的乘法知识,来解决新课前的三道复习题。
四、巩固练习
1、课本第110页"做一做"第1题。
2、先读算式,再用圆片摆一摆。
2×3 3×2
3、根据乘法算式,有节奏地做拍手游戏。
2×5 5×2
4、说一说下面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然后做“找朋友”游戏。
4×3 3×4
五、课堂总结。
1、通过这节课学习,你知道哪些知识。
2、学到哪些方法?
3、还有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大家一起探讨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