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网络安全服务的开展(4篇)

网友发表时间 1507138

【导言】此例“网络安全服务的开展(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网络安全服务的开展【第一篇】

按照街道《关于做好2020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计划》有关要求,结合自身分管的工作,现将大兴村2020年全年宣传思想工作完成情况总结如下:

一、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1)理论武装。①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2次,主题党日学习12次。抓好“学习强国"平台使用和信息报送工作,党员干部开展“读书分享汇”2次。②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国两会精神、市委、区委重要会议精神等理论政策,通过院坝会、入户走访排查、群众座谈会等载体开展理论宣传累计1500余次,引导传递“正能量”。

(2)新闻宣传、舆论阵地建设管理。①即时上报新闻,宣传信息报送村居排名第三。利用LED屏幕、宣传资料等宣传媒介,QQ、微信等网络社交平台、宣传动员、服务引导群众近千余次。②通过区文旅推介活动,大力宣传推广我区文旅资源,充分提升了我区美誉度、知名度。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开展百姓茶堂2次,组织观看爱国主义和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电影2部。(2)培育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深化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情况。①辖区成立志愿服务队伍5支,组织辖区志愿者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②注重典型选树,完成身边好人推荐。完善志愿服务工作机制,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社区化。

三、开展网络综合治理,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1)做大做强正面思想舆论,完成转帖跟帖任务30余次,编发正面帖60余条。

(2)加强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管理。规范网络基础设施管理,建立属地网站台账,定期开展网络安全巡查、清理有害信息,开展电脑病毒应急处置工作。加强自媒体规范化运营,严格信息“三审三校”,引导党员干部规范网络行为。

(3)加强网络舆情应对。处理本单位舆情3条,涉本单位网络舆情均在规定时限内办结未发生重大网络舆情事件。

(4)做好信息基础设施防护,积极开展网络安全宣传周宣传活动,上半年未发生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问题和重大网络安全事件。

四、乡村文化振兴

(1)加强文化阵地的规范化建设。打造儿童之家建设现已投入使用。

(2)抓好文化服务免费开放。受“新冠肺炎”影响,5月中旬文化服务中心免费开放,共接待群众500人次。其中:到文化中心日常活动人数260人次,报刊书借阅服务80人次,外借图书服务32本。开展文艺培训,知识讲座、文艺评论4次。“惠民电影”放映4场,200余人次观看了电影。组织开展读书分享活动1场。

(3)组织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活动。今年以来,村文化服务中心认真落实市区公共文化物联网文化惠民服务项目,全年公共文化物联网共配送文化服务3场。其中:市级文艺单位演出1场、区级文艺培训1场、文博展览1场。

网络安全服务的开展【第二篇】

关键词:三网融合;信息安全技术;网络信任体系

作者简介:曾小丽(1982-),女,广东广州,注册会计师,本科;研究方向:大数据数据挖掘与萃取算法设计,信息安全

三网融合作为国家近年来大力支持的并网业务与信息技术战略,是推动现有电视数字网络向新一代互联网演进的重要国策,三网融合有助于打造性能更为优越、服务质量与水平不断提升的新型互联服务网络,提供诸多新型业务服务。三网融合虽然带来了不少好处,但同时也增加了信息技术安全风险,这意味着安全风险管理压力极大,如何做好新时期三网融合环境下的信息安全技术管理至关重要。

1三网融合下环境下的信息安全目标

三网融合是将广电、电信业务拓展到全国范围内,配合网络承载改造、创新信息技术等进一步提升全网服务能力,促进融合业务与网络产业的快速发展,更好的提升网络业务服务能力,做好国内网络的运营监管。三网融合意味着现有网络的安全保障能力必须切实提升才能够满足进一步发展要求,在应对信息消费快速增长的背景下要致力于加强信息安全管理。三网融合背景下我国出台的《三网融合推广方案》明确提出了要加强网络信息安全与文化安全监管,要在加强三网融合业务推广、带宽网络改造建设的同时,积极完善信息安全与文化安全管理体系,做好技术储备、应用与动态安全管理,营造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为筹建适应三网融合的新标准体系服务,从而提升全网信息网络建设与保障水平,构建强劲的安全保障体系,做好三网融合监管。

2三网融合下环境下的信息安全问题分析

三网融合中的电视网、电信网、互联网从信息安全角度考虑,所面临的信息安全需求都是一样的,主要包括运行安全、内容安全、数据安全与物理安全,结合我国加强网络信息监管的规定来看,目前主要困扰三网融合的代表性安全问题主要以数据安全、内容安全为主,前者以用户信息泄露、丢失、篡改、损毁等为主要表现,后者以不良信息的非法与传播为主要表现。

数据安全问题

数据安全主要是指网络信息系统在处理、存储、应用、检查、交换、扩散等数据过程中面临的非法窃取、篡改、泄露等诸多问题,三网融合背景下数据处理业务需求与压力都急剧增大,在应用数据业务的过程中如何保障数据安全成为了重要课题。三网并网业务背景下数据主要在业务终端、网络、业务应用系统中传播,所以要重点做好这三大环节的数据安全管理,以避免被窃取、篡改、伪造和抵赖等,考虑到三网融合后智能终端的接入、互联网业务的互相开放性,数据安全将会面临更加复杂的形式与庞杂的需求。有报道显示,三网融合背景下数据安全的风险隐患超过80%来自各类移动终端,尤其是当前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应用与便捷化操作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各类移动智能设备作为网络接入设备,以手机为例,多数智能机应用开放性较强的安卓系统,一旦系统被恶意程度攻占将会导致系统固件感染,在系统运行时在后台窃取手机IMEI号、手机型号、版本信息以及手机内其它个人信息发送到指定控制服务器,导致用户个人终端隐私信息泄露,严重威胁用户个人数据信息安全,并由此带来了隐私保护、防范病毒及非法访问控制等一系列后续问题。在数据信息传送过程中,非法窃取、窃听截获、中断篡改等问题也较为普遍,比如VolP窃听威胁,应用互联网协议的语音传输安全保护机制与电话服务截然不同,由于IP协议本身缺乏防范攻击能力,因此语音数据流量传输时缺乏加密保护举措,很容易被窃听,尤其是随着目前VolP成为语音服务的主流选择之后,窃听将逐渐成为数据安全的一大威胁。

三网融合不仅仅意味着三个网络业务系统的整合,意味着三者之间互相业务系统的开放与兼容,以互联网作为网络载体的新型服务网络将会提供更对优质且便捷的业务服务,但同时也意味着互联网安全弊端将实现跨网传播,比如木马、病毒、黑客攻击等也会进入到电视网与电信网,造成巨大安全隐患。我国传统电视网与电信网本身有较强的封闭性,原有系统的业务漏洞可能因为封闭网络的关系长期潜伏,但一旦接入高度开放的互联网,漏洞不仅可能暴露甚至还会危害加大,形成全新的安全威胁,像是修改商业数据、入侵应用、窃取敏感数据等都是典型的安全问题,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做好数据安全防范与管理将会是日后信息安全技术管理的重点。

内容安全问题

信息内容安全主要是信息利用方面的安全问题,即三网融合背景下如何从海量的信息中自动识别、获取良性信息,做好信息与传播的安全管理,构建绿色信息网络,净化网络空间,保障信息网络稳定。目前互联网上不良信息的与传播已经成为严重困扰信息安全的典型问题,随着互联网与电视网、电信网的融合,这种信息安全问题的危害将会进一步扩大,以虚假信息、垃圾信息、不道德信息的扩散为例,互联网近些年积极整治假新闻、网络谣言传播及涉恐怖袭击等网络谣言,对互联网理财高息陷阱等进行告警,电信网对诈骗短信等做预警、举报管理,这些举措虽然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不良信息的泛滥与传播仍然是困扰互联网安全治理的关键难题。三网融合带来的高度开放性将会进一步扩大这类问题的危害与影响范围,尤其是随着广电网络的IP化,网络信息流量将急剧增加,非法与不良信息的传播途径将会更加多样化,传播手段更加隐匿,这对于国家安全、个人信息安全、网络安全都将会是巨大危害,严重者还会造成社会与恐怖袭击事件等,危害国家稳定与社会安全,因此做好内容安全的管理与治理至关重要。

3三网融合下环境下的信息安全应对经验探讨

三网融合环境中的信息安全技术管理本身是一项涉及事项多、要求复杂、管理压力大的专项事务,要积极融合以往信息安全技术管理经验构建一体化安全保障体系,积极整合现有技术与力量,坚持统筹规划,从而全面提升信息技术安全保障水平。

加强安全技术研发与应用

三网融合环境下信息技术安全管理离不开高精尖的专业安全技术,以技术为基础打造有力的安全屏障是确保信心安全产业发展实现可控的关键,也是保障虚拟社会安全与稳定的根本大计。国家要以工信部牵头、信息技术产业积极投入的发展态势大力推挤安全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从安全芯片、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到移动安全终端产品给予发展支持,形成具有自身核心知识产权与专利权的关键产品,并制定、出台相应的安全管理规范,确保国内信息安全产业链形成协同发展效应,发挥产业链优势,彻底解决制约信息技术安全的瓶颈,突破国外安全技术封锁,降低国内信息设备与信息环境安全风险与隐患。尤其是对涉及三网融合环境中的各类安全技术要做重点攻关,从研发、产业化发展到应用多方面支持,实现从基层安全产品到核心安全技术的升级与更新换代,提升我国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安全管理能力,打造三网融合应用、业务发展的安全、优良环境。另外,还要积极开展网络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对现行信息系统的安全做专项检查,配合网络信息安全工作目标以降低安全风险、提高安全等级为指导目标开展安全评估,了解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现状,制定安全策略、安全解决方案与未来发展规划,建立全新网络信息安全框架,服务三网融合环境中的业务开展。

加强网络信任体系建设

当前我国积极推进国家信息化战略,网络信任体系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同诚信社会、诚信网络建设一同为网络管理提供强有力支持。网络信任体系以个人诚信记录、密码技术等为核心,以法律法规、技术基础、网络设备就基础设施等为基础,配合授权管理、身份认证、责任认定等共同构成信任体系,为做好网络信息与安全管理提供帮助。网络信任体系的建设核心是解决每个人网络上“你是谁”的问题,尤其是在互联网、电视网、电信网融合背景下,如何做到准确、客观的主客体身份认证至关重要,这对于实现个人网络行为的监管与跟踪有重要意义,目前可通过公钥基础设施(PKI/CA技术)实现。授权管理与身份认证协调解决权限管理、访问控制等问题,尤其是在大规模网络用户管理背景下,严格的权限操作与管理至关重要,可实现网络信息资源的合理利用与高效保护,减少信息滥用、丢失、窃取、篡改等问题,可解决网络中每个人“你能做什么”这一问题,目前主要通过授权管理基础设施(PMI技术)实现。责任认定作为信息安全技术管理的必要配备举措,可对每个人在网络中的行为进行审计、调查、取证、保留,为判定、追究个人网络主体责任提供操作规程与方法,实现个人网络违法的究责,以法律法规的力量约束个人主体的网络行为,净化网络环境。

4结语

综上所述,三网融合环境中信息安全将会面临更多挑战,要围绕三网融合下信息安全管理目标做好数据安全、内容安全等管理,通过加强信息安全技术研发、构建网络信任体系等举措全面提升业务网络安全水平,实现三网融合背景下的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黄中。三网融合环境下的信息安全技术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3(1):70-71.

网络安全服务的开展【第三篇】

关键词:云计算;网络安全;虚拟化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13-3021-02

1 国内外云计算发展现状

国外云计算发展现状

“云计算”的概念最早是在2006年由Google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在搜索引擎大会上提出。

在美国,政府从2010会计年度开始将轻量级的工作流程转到云端,并且加强了对云计算的安排,把云计算纳入了政府规划与架构中,资助了众多试点项目,包括中央认证、目标架构与安全、隐私以及采购相关内容。短短几年,云计算在美国政府机构的IT政策和战略中逐渐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日本,政府出台了各种云计算发展计划政策,大力扶持和引领云计算在日本发展,旨在借此降低政府IT运营成本。云计算已经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汽车导航、实况视频转播、智能电网、智能城市等一大批应用被搬上了云端。

随着云计算在各国的应用与发展,云计算的安全风险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各国政府在支持和推广云计算的同时也在积极关注着云安全。2010年3月,欧洲领导人呼吁制定一个关于数据保护的全球协议,用以解决云计算的数据安全弱点,这个呼吁是由来自多个国家的300名网络法律专家在欧洲议会讨论网络犯罪法规和谐化的会议上提出的。欧洲网络和信息安全局(ENISA)也表示,将推动管理部门要求云计算提供商通知其客户关于云计算的安全问题。

国内云计算发展现状

我国云计算起步与国外相比较晚,但是增长速度相当快。从2008年开始,涉足云计算的IT企业在我国逐渐建立了多个云计算中心。国内最大的搜索引擎公司百度也已经投身云计算,网盘、相册、通讯录等云服务相继在百度上线,其实百度搜索天然就是“云”,搜索用户可以在1秒钟内得到大量搜索结果,完全依赖于远程服务器集群的高速数据运算和海量数据存储。

2 基于云计算的网络安全及管理系统实现

构建网络管理服务云平台

充分利用云计算无缝整合资源的特点,将网络中的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及网络资源进行规范化管理和整合,构建网络服务云平台。该平台包含私有云、公共云和混合云三个部分:私有云为网络管理部门内部提供相关的业务应用支撑服务;公共云为公众提供基本信息查询与核实服务;混合云面向政府等行业用户,为企事业单位提供与网络管理相关的数据整合与交互服务。

建立网络服务云平台安全体系

可信计算技术作为一种新型信息安全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到服务器、微机、PDA 和手机终端。在基于云计算的网络安全中,引入可信计算技术,通过可信存储服务、可信认证和行为可信评估等安全机制,保证网络服务云平台自身及使用者的安全。另外基于虚拟存储系统的云计算平台将物理存储设备统一管理与封装,每个虚拟机都分配在指定的云计算资源模块中工作,与数据安全密切相关的存储资源相互之间实现了有效的资源隔离,每个虚拟机中的数据与信息资源相对独立,保证了数据的隔离性和安全性。

提供基于统一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管理机制的网络管理云服务

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管理是实现网络服务云平台安全体系的重要机制。身份认证是整个安全体系的基础,为云服务平台用户身份的真实性提供安全保证。访问控制管理在身份认证的基础上,按用户身份及角色限制其对网络云服务以及相关资源的访问。网络服务云平台使用统一的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管理机制,云用户通过单点登录,即可获取相应的授权。用户信息的存储、处理、传输等都与云计算系统有关。关键信息或隐私信息的丢失或泄露,将严重影响整个系统的安全。通过在网络服务云内部实现统一的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机制,可以满足用户对网络服务云平台的安全需求。通过实施有效的行为,可以实现对访问和操作云服务虚拟资源的安全监控。

3 结束语

云计算的出现对网络的安全性、可靠性等技术指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的网络新技术应运而生。与可信计算、存储虚拟化相比,网络虚拟化技术更加复杂多样,随着云计算大规模的应用实施,云计算网络主流技术将逐渐明确统一。作为云计算来说,它给IT业大幅节约了成本,对于网络安全与管理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参考文献:

[1] 房秉毅,张云勇,陈清金,等。云计算网络虚拟化技术[J].信息通信技术,2011,5(1).

[2] 高婷。云计算的信息安全问题[J].硅谷,2011(21).

网络安全服务的开展【第四篇】

关键词:移动网络;安全威胁;安全服务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4) 12-0000-01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不断融合,移动网络迅猛快速的不断发展,移动设备呈现出智能化的发展趋势,这样移动设备所承载的功能越来越丰富,人们就能够享受到各式各样的服务。但是,网络所具有的无线传输和开放性导致开放式的全IP化的网络中包含着移动网络的终端设备,这就使得移动网络上的各类敏感信息的防护面临着各种恶意的攻击,移动网络的安全问题逐步成为其核心问题之一。

一、移动通信系统的安全架构和面临的安全威胁

众所周知,第三代移动通信的三大主流技术主要是CDMA2000、TD―SCDMA、WCDMA。3GPP制订的3G安全功能主要分为网络接人安全、用户域安全、网络域安全、应用域安全以及安全的可视性和可配置性五个部分。借鉴3GPP制订的3G安全功能以及暴露出的安全问题的研究和叙述,结合4G网络所蕴含的主要威胁,4G网络的安全要求可以简要概括为网络域安全、网络接入安全、应用安全、用户安全这么四个主要方面示。

移动通信网络和互联网一样,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威胁,木马、病毒、垃圾短信和邮件、窃听等等。这些移动网络所蕴藏的安全问题时间时刻威胁着整个移动网络的安全。与传统移动通信不同,3G网络的核心明显是网络应用,用户的体验平台既是互联网的一个终端又是3G的移动终端。首先,移动终端的安全面临着互联网的开放性所造成的重大威胁,互联网资源所接收的移动用户对它的任意访问,都会大大增加手机被攻击或中毒的可能性。3G网络中必然明显显现出网络开放性带来的安全性问题。其次,3G网络极大地被移动网络自身所有的的安全隐患所影响着。就我国目前的手机市场而言,销量最广的还是3G手机,我们可以看到3G手机能够大大增加由于对互联网的高速访问而造成的接口传输的敏感数据量。除此之外,手机有害信息以及手机病毒也会经过手机终端向其他节点或终端传播开去。

二、移动通信网络安全防护研究

(一)基于安全服务的移动网络安全体系。熟悉移动网络的人都知道创建以及存放数据的源头是终端,移动网络上发生的大部分的攻击事件也大都是因终端而起的。若移动系统所存在的每一个终端的操作不仅符合我国安全策略的规定而且是经过授权和认证的,就可以对整个网络系统的安全加以保障。所以人们逐渐重视起终端的安全,也备受关注终端的安全的相关研究。在移动终端的保护方法上主要采取扫描终端病毒、建立终端所有的可信计算机环境这么两种方法。杀毒服务中心的形成以及相关的病毒库更新的建立是扫描终端病毒的必由之路,而信任检查的提供还有相关的维护以及移动网络终端可信环境的相关建立则是建立终端所有的可信环境的必由之路。但无论是扫描终端病毒还是建立终端所有的可信计算机环境都离不开安全服务体系的存在。

在本文中,我们在移动网络的终端加入了一个安全的、独立的MTM,即移动可信计算模块。如图1所示,MTM能够应用自己本身所有的超强的计算能力将移动网络终端所有的一切软件有效地展示在世人面前。在图1中当AN服务器和安全服务提供者进行直接的连接时,基本不会对移动网络原有的系统结构造成损坏或者伤害。

图1 基于可信服务的移动网络安全体系

(二)移动网络终端可信计算机环境。由图1可以看到,基于可信服务的移动网络安全体系主要是由基于可信服务的移动网络安全体系的结构、移动终端可信计算环境、安全服务器等三个方面主要构成。

可信计算主要实现的目标大致可以分为一下这么几个。第一个,可以在确定的时间内有效地计算出指定的区域资源或者是指定的程序这两者的完整性,除此之外还要汇报给安全服务提供者。第二个,可以对移动网络就要进行安装的程序是否合法进行检查。第三个,安全的安全机制。第四个,系统运行效率受到的影响尽量减小等等。这几个目标分工合作,保证整个移动网络可信计算机环境正常有效的运行。

三、结束语

为适应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移动网络快速健康持续的发展,必须改变传统的安全方案,对移动网络的安全提出新的更高的符合时展的要求。本文以3G和4G移动网络的整体架构为入手处,分析其存在的需求和安全威胁,进而对基于安全服务的安全防护方案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所提出的安全防护方案可以将访问控制与软件合法性验证有效地进行结合,构建移动终端上的可信计算环境,为移动终端提供重要的安全服务,比如软件合法性验证、完整性检查等等,进而很大程度地维护了移动网络和移动终端的安全。所以说,本文对移动网络的防护是有一定的指导性的。

参考文献:

[1]戴沁芸,王允非。网络安全迎来3G时代[J].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10(05):34-39.

[2]陆峰,郑康锋,钮心忻。3GPP认证与密钥协商协议安全性分析[J].软件学报,2010(07):1768-1782.

[3]汪欣荣。基于IPSec VPN的手机安全系统研究[J].计算机安全,2009(01):52-54.

[4]刘威鹏,胡俊,方艳湘。基于可信计算的终端安全体系结构研究与进展[J].计算机科学,2007(10):257-269.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150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