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论文指导样例优推8篇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爱心论文指导样例优推8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爱心论文指导【第一篇】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上海作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越来越受大家的瞩目,它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吸引着各方面的人才,这些外来人才的到来加速了上海的崛起与发展,同时也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外来务工者积极地涌入上海,参与城市社会的建设和发展,一个个外来人口家庭在上海的组建,随之而来的外来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也逐渐成为当前幼儿园教育的当务之急。
二、外来幼儿家庭教育问题分析。
我园(注:此处指上海市浦东新区凌桥幼儿园,下文同)正处于上海城乡结合的浦东外高桥,外高桥保税区的特征形成了我园独特的幼儿家庭组成模式,据统计我园外来家庭幼儿占幼儿园总数的50%,大部分外来家庭都是外高桥保税区单位职工的子女,他们有着许多共同的特征:居住环境不理想,家庭条件普遍较差,由于保税区近几年来经济不紧气,许多职工被迫下岗或转业经商,因此这些外来子女家庭普遍存在以下几点教育问题:
1.家长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见下表),主要包括文化素质和教育素质两个方面。
调查结果显示,外来人口本人或配偶处于初中文化水平的比例最高,分别为%和%,整体文化水平偏低,父母的受教育程度直接决定在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指导,由于自身文化的限制,对幼儿教育的理解不深,在对子女的教育上表现比较盲目性。
社会学和教育学的研究早已证明,父母文化水平的高低与家庭教育水平高度相关。一般来讲,文化水平高的父母往往在子女教育上更为科学、合理和有效。外来民工子女低层次的文化水平无疑会影响其家庭教育观念、能力和方法等。
在进行调查时,多数父母因为自己的文化程度低无法辅导孩子的学习与游戏而苦恼不已,条件稍好的家庭多半想为孩子请个家教,有的家庭的孩子已经参加一些兴趣班。在智力和品德孰重孰轻的问题上,诚如很多研究所言,部分家长存在重智轻德的倾向,只顾孩子的学习上下功夫,却忽视了对子女的品德和性格培养。当问及家庭教育方法是否科学等问题时,多数家长表示自己不知道方法是否科学,有的干脆说,我们都是按老规矩来,或者说,看别人怎么做就怎么做,甚至还有的说学校老师怎样教就怎样做。这种情况说明了外来民工子女在家庭教育上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甚至将学校教育代替家庭教育的错误观念和做法。
2.家长的职业地位较低,外来民工子女家长不少为个体经营者、工人、郊区租地农民的。
根据我们幼儿园每年对学生家长的职业统计发现在学生家长中,从事的职业大致可分为三类:最低层的商业和服务业工作,包括卖菜或水果的,摆小摊,三轮车夫,摊鸡蛋饼,收废品,帮鸡贩杀鸡等。经过统计我园外来父母的职业中,宝税区外包工为61人、小商贩58人、批发商或个体经营21人、营业员25人、出租车驾驶员18,(还有一些事业在家待业者)家长忙于打工、做生意,无暇照顾孩子,缺乏对孩子的关爱,对孩子听之任之,任其自由的发展。
很多外来务工子女家长只能从事一些低层次工作,而低层次特点对其家庭教育造成复杂的影响:低层次的职业收入偏低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因此其家庭教育物质条件都较差;多从事脏苦累活,且劳动时间过长,因此其花在家庭教育上的时间和精力有限;社会地位低,易受歧视,家庭教育权威下降,且子女易受心理伤害;职业不稳定,流动性较强,子女经常需要适应不同的环境,这更不利于家庭教育。
3.幼儿发展不均衡,行为习惯明显较本地幼儿差,与外界接触少,生活知识经验较缺乏。
据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外来务工子女同龄群体中本地儿童数量不多,同龄群体的边缘性不利于外来务工子女与本地儿童的正常交往,加剧了自身地位的边缘化,甚至造成了外来务工子女之间不良行为习惯的相互传染。
我园有大部分外来务工人员都住在单位所提供的临时居住场所。每次家访我们都能看见居住在这一地区的幼儿经常没有家长的看护而成群结队的漫无目的的玩耍,没有家长正确引导的话,这样幼儿很容易在和同伴交往时互相学习不良习惯。
另外,由于家庭的流动性,外来务工子女的同龄群体在不断变化,甚至在某段时间根本就不可能建立新的同龄群体,外来务工子女的同龄群体呈现出一种衰落的趋势。
针对以上外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我们首先要帮助这些外来家长端正对家庭教育的认识,改变家教态度,改善家教行为,掌握正确的家教方式。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生育制度》一书中指出,父母子女组成的家庭是社会结构中的基本三角,根据结构学上的原理,三角形是最稳定的,夫妻间的关系因子女的存在而得到固定。“人类创制这家庭的基本结构,目的是在解决孩子的抚育问题,使每个孩子能靠着这个社会结构长大,成为可以在社会中生活的分子。”
作为一个基本的“三角形”,作为经济共同体的外来务工家庭不仅仅具有强大的经济功能,对孩子来说还具有非常强的教育功能。对于子女来说,外来务工家庭仍然是其社会化最重要的初始环境,但这种初始环境又因流动而造成了主观和客观方面的种种变化。家庭环境的主客观方面的诸多变化对其家庭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三、外来幼儿家庭教育指导模式的实施。
1.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能最优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加大宣传力度,普及家庭教育知识。
目前,许多家长的家教意识有所增强,夫妻间交流的话题比较多的是孩子的学习。但在调查中发现一半以上的家长根本没有接触过家庭教育知识,再加上外来民工子女家长文化素质偏低,家庭教育中对孩子缺乏科学性和人文性,动不动就对孩子乱骂乱打,使孩子跟父母无法交流,严重影响着孩子身心的发展。
我们认为,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大宣传力度,汇集社会各方力量,依托大众传媒(电视、广播、报纸、宣传栏、橱窗)等,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多渠道、全方位普及家庭教育知识。帮助他们克服孩子上学了任其发展、教育是学校的事等错误想法,明确家庭教育责任,端正家教方向,树立为国教子的正确教子观念,掌握科学方法,提高教育效果,使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协调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立体的教育氛围。提高家长素质,畅通沟通渠道。
家庭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影响十分深远。“教育孩子的实质在于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是父母。
影响孩子最有利的方法”。实施家教的过程,也是家长自我教育的过程。
针对当前外来民工子女家长文化层次、工作情况等特点,应采取有效方法和措施,根据不同对象工作特点,实行分阶段、分类型、分层面的培训,系统传授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科学知识,提高家长的素质,推广好经验和方法,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
如在外来民工子女较多的外资、民营企业,结合就业、岗位职业培训,增设家庭教育培训内容;在小商品批发市场、火车东站、汽车东站等地,通过广播、板报、橱窗、发放家庭教育宣传材料等,传递家教新理念、新信息。
积极寻找各种途径,取得与家长的联系,得到他们的信任和配合,注重平时的有效指导。
2.家长因势利导言传身教,是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关键。注重家庭文化氛围创设,提高家庭教育影响力。
家庭文化是最直接对孩子产生影响的因素。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对家长说过:“不要认为只有你们同儿童谈话、教育他,命令他的时候,才是教育。你们是在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他们不在场的时候,也在教育着儿童。你们怎样穿戴,怎样同别人谈话,怎样谈论别人,怎样欢乐和发愁,怎样读报……这一切都有着教育意义。”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在家庭教育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促进孩子修身养性,养成良好的品质和行为习惯。
一个家庭良好的文化氛围,是家长言传身教带出来的。有的父母长期在外奔波,让爷爷奶奶在此照看几个孩子;有的是哥哥姐姐带弟弟妹妹;有些家长除忙于生意外,则热衷于一杯酒、一支烟、一副牌,当孩子埋头学习时,父母却只顾看电视、筑方城。有的家长自己一边搓麻将,一边叫孩子坐在旁边做作业。这样的'环境,怎样教育出好学上进的孩子?作为家长,再忙、再苦再累都不能放弃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应根据自己的职业特点、工作情况、思想水平、家庭条件等实际情况,有意识地创设自己家庭良好的、具有特色的家庭文化氛围。不在家时可通过书信、电话等形式多关心孩子的生活、学习、思想;在家时多谈论社会、生活、工作等积极的一面,多谈谈如何勤奋工作、堂堂正正做人做事的情况,和孩子一起看看书、读读报等等。家庭经济、居住条件再差,也要想方设法让孩子有一个相对稳定、安静的学习小空间(哪怕是只有一张小桌子的小角落);家庭条件比较好的,不要只是一味的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而要注重孩子的精神生活,可以为孩开辟小书房或起居室,安置一张写字台、家庭图书、图片、花草盆景等,这对孩子拓宽知识面,培养高尚情趣,使其身心健康都是非常有益的。
3.教师切实了解流动人口家长的实际需要及时给予帮助,可推进外来幼儿家庭教育的发展。我们首先以班级为单位召开流动人口家长会议,通过填写调查表了解家长的年龄、学历、工作单位以及他们的住址、家庭成员情况。收集资料后仔细分析家长之间的差异,以及他们在家庭教育指导方面的不同需要。
对交流指导活动后家长的反馈意见进行分析,确定今后的指导活动的方向、形式、内容。我们经常通过调查表、与家长的谈话了解流动人口家长的教育观念以及他们在家庭教育中的困惑、希望得到哪些方面的帮助,以便今后我们有的放矢的开展指导活动。
(1)通过与家长的谈话以及调查表的形式了解家长的教育观念有何变化;我们要求班主任经常到流动人口的家庭家访,与家长见面,了解他们对幼儿园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从交谈中了解他们在家庭教育方面的优势和缺陷,有针对性的给予帮助。
(2)通过每月一次的家长对孩子的评价了解孩子的变化;每个月幼儿园会下发一份对孩子学习、卫生、行为规范等方面的评价表,请家长填写,及时了解幼儿的变化和存在的问题,以便幼儿园有的放矢地教育。
(3)通过教师与孩子的交谈了解流动人口家庭氛围的变化;很多孩子都很乐意和老师交谈,从中我们可以问问他们家庭中父母是否重视他们的学习、生活,家里的教育方式是否民主,他们在家里是否有发言权等等。与家长交谈时就有了第一手的资料,更有说服力。
4.幼儿园通过各类活动提高家长的自身素质,可进一步提高外来幼儿家庭教育。家长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素养。
家庭教育的教育者是孩子的家长,家长居于家庭教育的主导地位,是家庭教育的设计者、组织者、执行者。家长对于未成年的孩子来说是物质生活的基础和来源,家长的劳动观念、生活方式、思想道德品质对孩子产生更有实际意义的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是孩子的一面镜子,一个榜样,直接对孩子的学习生活产生影响。
首先,家长必须为孩子塑造一个良好的形象让孩子自然地去学。西格莉夫人曾这样说过:“你希望孩子成为怎样一种人,你就得在自己的言行中争当那种人。”说明家长是孩子模仿的第一对象。
其次,家长必须掌握教育常识,掌握孩子的心理特点,正确地预见和分析孩子对各种情况的反映,从而使家长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避免失误,有针对性地依据孩子的心理去设计方法,实施教育,才会有良好的效果。单一的活动方式会令人生厌,只有用新的有效的活动方式才会吸引学生家长积极参加指导活动。
所以,我们在取得社会各界支持的基础上,学校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指导活动。
(1)家长讲座。为使教学内容有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实用性,给家长上课,力争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针对家长年龄、家庭背景、职业、文化程度等不同层次,采取集中、分班、讨论等多样的教学方法,针对热点说明教育道理,提高教学时效。
通过一些专题讲座,使家长们明白了当今教育发展的最新动态,并能及时掌握新信息。不断调整自身的教育活动,促进家教水平的提高。
(2)家长征文。在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家长中开展“工作在上海”的征文比赛,让家长写下自己在上海的工作情况,并且把优秀征文汇编成册,发给每一位外来子女及家长。这项活动可以使家长们彼此加深了解,也可以使孩子们体会到家长们工作的辛劳,加深孩子与父母间的感情。
庭教育宣传周”里,本着“只有学习的家庭才是健康的家庭”的新理念,园内,一条醒目的“让父母与孩子同学习、共成长”的大红标语悬挂于园门口,营造了浓浓的创建学习型家庭活动的氛围。
我们设计了多种小型多样的亲子活动。有“快乐的家庭”——家长与孩子共同露一手包饺子活动;有“健康的家庭”——家长与孩子一起跳绳踢毽子活动;有“创学习型家庭”——家长与孩子一起设计小报、撰写征文等活动。
(4)设立家园联系箱。让家长了解幼儿园,我们也必须广泛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家园联系信箱的设立,拉近了幼儿园与家长的沟通,越来越多的家长愿意把自己的一些合理化建议向园方反映。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既可唤醒家长对教育态度的觉悟,也可促进教养的观念转变,更能增进多方面的理解,获得对家庭教育更多的启迪。
5.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作用,使外来幼儿家庭教育更上一层楼。我们学校的每个班级都有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平时与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班主任,所以我们非常注重发挥班主任的指导作用。具体做法如下:
(1)端正思想。我们首先通过学习,使每一位班主任老师对幼儿一视同仁,不要存在“外地人总归是外地人,教不好的。”这种看不起流动学生的错误思想。要理解外来人口的艰难处境,加倍地关心爱护这些孩子。
(2)提高认识。以前有些老师觉得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好了,搞家庭教育指导费时又费力,家长也不一定说好,甚至嫌老师麻烦,吃力不讨好的事何必去做?我们利用班主任例会对班主任进行系统的辅导,使老师们明确:做好流动人口的家庭教育指导是我们份内的事,只有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才能有序地进行,并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换位思考。班主任老师要从家长的角度想一想:我怎么做,家长才会更满意,而不应只考虑我要做些什么。设身处地地为家长做些他们需要的事,更能赢得家长的信任,指导的效果会更好。
(4)加强理论修养,汲取他人经验。我们经常下发一些学习材料,与班主任一起学习研究。还定期开设班主任论坛,请一些班主任就自己在工作中的得失做一些交流,互相学习,积累经验。并不定期地开展家庭教育小论文征集,汇编成册,老师们人手一册,帮助大家共同提高家教业务水平。
四、结论和努力方向。
总之,外来民工子女家庭同样是城市社会的“细胞”,外来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目前处于主流视野之外不利于外来民工子女家庭自身和城市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外来民工子女所受家庭教育的好坏是反映外来民工子女融入城市社会和分享进步成果的重要标尺,也是城市文明程度和发展水平的重要反映。解决好外来民工子女家庭教育问题有利于增加城市社会的稳定、外来民工子女家庭的稳定以及外来民工子女素质提高。
只有我们全社会都能关爱外来民工子女的学习、生活,才能让他们更好的融入城市,让他们这些流动的花朵艳丽地绽放!
通过对流动人口幼儿家庭进行指导,家长拥有了较现代的教育观念。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我们深深感觉到:以往打骂式的教育正在被家长们放弃;逐渐形成民主、宽松的家庭教育氛围,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学习生活家庭环境,幼儿的学习、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有所改善。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系列仍需改进的地方:针对当前流动家长文化层次的差异性,幼儿园应针对各种对象,举办各类培训班;有针对系统传授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科学知识,提高家长的素质推广好经验和方法,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积极寻找各种途径,取得与家长的联系,得到他们的信任和配合。这些也是我们今后要努力的方向。
随着社会的进步,家庭教育愈来愈为人们所重视。帮助流动人口家长提高教育水平,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城市流动儿童是少年儿童中的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中的不少人会成为未来城市的建设者,他们的健康成长应该受到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共同关注。我们期待着更多的人加入到关注流动儿童的研究和行动中来,让流动儿童即使在异乡,也能同样体味到故乡的温暖,让城市也成为这些孩子的故乡,在蓝天下共沐浴阳光雨露,茁壮成长。
爱心论文指导【第二篇】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指出了毕业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就业指导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班主任进行就业指导的具体做法,对缓解学生就业时的紧张情绪,提高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有较大的帮助。
关键词:高等院校;班主任;毕业生;就业指导。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打破了高等院校传统的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互不见面的统一分配制度。目前,我国逐步建立起了在政府政策调控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学校推荐的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新体制。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体制的改变和当前十分严峻的就业形势,促使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日益成为各高等院校相关职能部门以至所有教职员工的一个新的工作重点和热点。
一、班主任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应届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是考核高等院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指标之一。国家《高等教育法》也明确规定,高等院校必须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因而,毕业生就业指导现在已成为高等院校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已成为毕业生了解国家大学生就业的方针政策,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树立正确、务实的择业观念,保障毕业生顺利就业的有效手段。虽然现在各高等院校对待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都很重视,普遍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成立了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任用了专职工作人员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同时,毕业生通过网络、书籍以及学生间的相互交流也具备一定的自我指导能力,但是,毕业班班主任因其角色的特殊性,他在毕业班学生就业指导上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首先,学生对班主任说的话最相信,这样,班主任对毕业生进行的就业指导就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就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大学四年,班主任始终不弃不离地陪伴在学生的身旁,当同学们思想上出现问题时,是班主任老师为他们解开心中的疙瘩;当同学们取得成绩或进步时,是班主任老师给予他们表扬与鼓励;当同学们遇到麻烦和困难时,是班主任老师及时地为他们排解;当同学们球场上受伤摔断胳膊或腿时,是班主任老师将热乎乎、香喷喷的排骨汤和鸡汤端到了他们的病床前。正是班主任老师在大学教育中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平时所表现出来的人文关怀、对学生日常生活的关心以及班主任本身努力做到的为人师表,建立起了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学生中建立起了班主任的人格魅力,使班主任具有了那种使学生感到尊严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量。这种人格魅力和精神感召力量让班主任对学生在心理上和行为上都将产生一种崇高的影响力,使得班主任的就业指导更具成效。其次,班主任对本班学生的综合情况最了解。谁的成绩怎样,谁的家庭经济状况如何,谁的性格怎样,爱好特长是什么,谁在学业上有更高的要求,谁想尽快自立以分担家庭的困难,谁适合干什么工作……这些问题只有班主任才有最详尽、最准确的答案,因此,班主任对毕业生进行的就业指导具有针对性,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必然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班主任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的方法。
毕业班班主任可根据指导的内容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就业指导方法:对于一些政策性的、共性的问题,班主任可在每周一次的班会上举行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宣传、讲解并与学生进行交流;对于一些私密性的、个性的问题,班主任应通过谈心这种不公开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单独的指导。在就业指导主题班会上,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使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要让学生知道人生价值的实现,主要体现于其职业生涯之中,要让学生知道职业对于一个人究竟意味着什么。要指导他们如何选择自己的职业,如何定位自己的职业,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以至如何去成就一番事业。要让学生摒弃求职时只问工资待遇高低,不管自己将来事业发展这种不良倾向,培养他们择业时的前瞻性,拓展他们就业时的视野,鼓励他们建立根据社会需求到基层建功立业的思想,鼓励他们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干一番事业,鼓励他们自主创业。要让学生克服好高骛远的通病,努力做到脚踏实地,使自己的求职愿望与社会需求及时对接。要让学生面对就业的.压力,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思想,不能这山望着那山高,在等待中错失机会,而应先找一份工作,待积累一定经验后再重新择业。要调整学生的心态,让他们能够全面正确地自我评价,做到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工作的能力、本人的优势与劣势有一个完整的把握。要增强学生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以避免因就业受挫而引发心理失衡等问题。总之,要让学生建立交费上学、自主择业、勤奋创业、终身学习的概念,提高毕业生自身的素质,调整毕业生择业的期望值,让他们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更新就业观念,看准市场,积极、务实地设计、规划自己的未来。毕业时的就业现状和当初入学时天之骄子的心理预期之间的巨大差距,给许多即将走出大学校门的大学生造成了很大的精神压力,使他们感到茫然、自卑、焦虑和烦躁,觉得未来难以把握,安全无法保障。对于这些由于就业压力所产生的许多心理问题,班主任在针对学生个人进行的单独指导中要重点予以解决,对部分学生,特别是那些思想过激或性格忧虑的学生,班主任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要让他们正确对待就业的压力和生活的挫折,要让他们明白自己作为当代大学生对国家、家庭和个人的责任和义务,要提高他们的情绪调节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要振奋他们的精神,要培养他们钢铁般的意志。另外,在与学生单独谈话时,班主任要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乃至站在学生家长的角度真真切切地为学生考虑问题,帮助他们处理好个人与家庭、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帮助他们规划好未来。班主任还应该充分调动自身的社会资源,为学生的就业提供直接的、实在的帮助。
高等院校的毕业生是我国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鲜血液,做好毕业生就业的指导工作,让毕业生毕业后能够顺利就业,做到学有所用是关系到广大毕业生和毕业生家庭的切身利益,关系到高等院校自身发展,关系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关系到我国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件大事。在这件大事中,班主任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的就业指导是非常重要的,实践证明也是十分有效的。
参考文献:
[1]云南省教育厅组.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论文集[m].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
[2]李小鲁.毕业生就业概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3]杨德广.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4]石瑾.论高校利用优势资源拓宽毕业生就业信息渠道[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5).
[5]肖永.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j].理论前沿,2010,(8).
[6]张宜.关于加强大学生就业观念转变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2009,(7).
爱心论文指导【第三篇】
摘要:社会的快速发展,为各行各业的全面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但同时也提高了对各行各业的要求。在市场竞争越发激烈的当下,各大企业想要获得全面的发展就必须加强优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高校为了向各大企业输送优秀的专业人才,全面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成功率,就必须要为高校学生提供更加专业的就业指导,从而引导高校学生正确择业和成功就业。首先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进一步分析全面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措施,以期能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问题研究有所助益。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问题;措施。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之下,人才竞争也越发激烈,各大高校想要全面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率,就必须要加强重视就业指导问题。在高校的就业指导中,较为常见的就业指导模式主要有全程化职业指导路径、个性化职业指导机制、以人为本职业指导理念等。高校就业指导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就业需求,选择适合的指导模式有效地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但在实际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过程当中仍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严重地影响着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水平的全面提升。高校必须加强对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深入研究,不断地探索有效提升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效率和质量的途径。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指导观念较为落后。在现阶段的高校就业指导当中,就业指导教师受到传统就业指导模式的影响,很难及时地转变指导观念,这就使得大部分的高校就业指导教师仍旧偏向就业安置。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之下,大部分的高校就业指导主要是为了将学生成功送出校园,在短时间内追求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量,却不重视应届毕业生的实际就业情况,这无形之中提高了高校应届毕业生的失业率。大部分的高校毕业生都是选择先成功就业,在累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之后,再根据自身的发展倾向和职业期望重新择业。这种方法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成功率,但高校毕业生的工作能力相对较差,难以在企业和单位当中长久工作。这使得部分的高校毕业生频繁失业,也加快了用人企业和单位的人才流失。用人单位和企业在毕业生就业之前,需要花费财力与人力、物力对毕业生进行岗位培训,因此,人才的快速流失也会给用人单位和企业造成一定的损失。故而,用人单位要求高校必须采取措施解决一味追求就业成功率,而不考虑学生专业与岗位是否对口问题,也就是要解决就业指导当中的就业定位存在偏差的问题。
2.指导形式单一。传统的高校就业指导主要是由高校组织统一的就业动员会,然后大规模地向应届毕业生灌输部分就业指导知识,或者由教师提出与就业形势相关的问题,并让学生完成就业形势报告,然后再统一地举行报告会。就业指导主要是采取灌输的形式展开,力图让学生对就业有一个大体的认识,但却没有根据学生的专业以及个性特长、就业倾向等方面为学生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高校没有设立专门的就业指导咨询机构解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惑,这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难以发挥成功指导学生就业的作用。另外,高校毕业生在即将跨出校园步入社会的情况之下,面临众多岗位的选择,往往很难客观地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而在择业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出现各种心理不适或者心理矛盾,这个时候就需要高校就业指导教师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的个别咨询和辅导。
3.指导内容更新较慢。在当下的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当中,就业指导教师主要是对应届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就业指导工作并不面向全校学生。而对应届毕业生所开展的就业指导也仅限于双选期间,并没有从始至终地对应届毕业生进行专业指导。就业指导教师主要引导学生对当下的就业形势进行了解,并对就业形势进行专业的分析和介绍,然后在先后对学生进行求职技能培训、规定的诊释、就业政策等方面的指导和培训。高校并没有统一地对就业指导工作进行科学、具体、全面的安排,这使得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缺乏全局性,就业指导的内容更新远远落后于社会发展情况,从而使得高校就业指导缺乏实用性和实效性,并不能够起到正确指导高校学生就业的目的。高校就业指导的局限性相对较强,在就业指导的过程当中,教师并没有对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择业能力、就业观点、价值取向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指导。这使得高校的就业指导缺乏有效性,没有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气质、性格就统一地进行就业指导,使得就业指导严重缺乏全程化和人性化,从而使得高校就业指导陷入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
4.队伍专业水平较低。在实际的高校就业指导过程当中,大部分的高校为了节省教育经费,并没有聘请专业的就业指导教师为学生提供就业辅导,而是由在校的其他教师兼任就业指导工作。这部分教师并不具备专业的就业指导知识体系,就业指导能力相对较差,这就使得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严重地缺乏职业化、专业性。高校就业指导不能够全面地发挥指导就业的作用,从而使得高校就业指导形同虚设,甚至还会引起一部分高校毕业生的反感。另外,高校兼职就业指导工作的教师,不仅要完成就业指导,同时还要完成高校教学任务,这就使得大部分的高校教师将教学任务放在就业指导之前。高校就业指导教师缺乏系统专业的培训,师资的就业指导能力和就业指导水平参差不齐,这严重地阻碍了高校就业指导的有效展开。高校想要全面地提升就业指导的效率和水平,就必须全面加强对就业指导教师水平的重视,不断引进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指导人才,全面加强高校就业指导队伍的建设。
二、全面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措施。
1.设置就业指导课程。为了全面提升高校就业指导的质量,高校可以设立专门的就业指导课程,引导在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价值观,并协助高校学生完成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高校学生在完成就业规划的过程当中,会正视职业问题,并深入地对职业生涯进行思考,从而能够选择更加适合自身的职业。例如,美国教育机构在学生步入校园之后,就会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发展情况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在学生学习的过程当中,引导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职业生涯教育。而在国内,往往只会在大学阶段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由于大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的时间相对较短,很难快速地掌握职业发展理论以及职业规划教学。为了在短时间内全面地提升高校学生的职业能力,就必须要设立具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课程,使学生在校阶段全面地加强学生的职业教育。高校在设置就业指导课程的过程当中,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职业教育经验,从学生的专业和实际学习情况出发。
2.建立就业指导网站。在社会科技快速发展的情况之下,互联网络的覆盖面积不断扩大,不仅影响着高校教育,同时也在市场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数据资源库、网上招聘、网上指导、职业测试、法规制度、信息发布等领域全面实行信息化的当下,高校的就业指导也须与时俱进,这样才能全面提升高校就业指导的实效性、准确性、适用性。因此,高校可以利用互联网络上所有能利用的资源,全面创建就业指导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加系统化、全面化且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就业指导。通过全面的构建职业资源库,及时更新各种就业形势以及就业指导信息,从而使高校学生更好地了解与专业对口的职业发展情势。通过互联网络,学生可以在职业资源库、职业网站、专业网站、企业网站当中获得综合所需的职业知识,更好地了解典型企业、典型职业以及各种全新发展起来的职业,从而为高校学生的职业选择提供真实具体的参考依据。
3.全面加强校企合作。为了更好地提升高校就业指导的实效性,进而全面提升高校学生的职业能力,高校可以加强和先进企业之间的合作,由高校向先进企业输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而企业则为高校学生提供社会实践平台,为高校学生提供能够切身地参与到企业的日常生产和管理过程当中的机会。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培养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进而更好地提升高校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职业水平。高校还可以与企业签订长期合作合同,由企业向高校提供人才订单,而高校则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对专业设置和教学模式进行调整,全面培养更加适应企业的岗位和工作的高素质专业人才。高校还可以在合作的过程当中全面地构建“双师型”就业指导团队,由高校优秀的就业指导教师和企业的优秀工作人员组成就业指导队伍,全面地建设校企之间的就业指导交流平台,有效地加强高校学生在校学习和外出实习这两个重要阶段的就业指导,从而使就业指导贯穿高校职业教育的始终。在这个过程当中,高校还需要加强对高校师资队伍的全面培训,通过定期组织就业指导培训、开展就业指导主题活动,并聘请企业优秀的工作人员到高校开展就业指导讲座,进而全面地提升高校就业指导师资队伍的指导质量和指导水平。
三、结语。
随着各大企业对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高校学生的就业越发困难,想要摆脱这一困境,高校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地进行教学创新,全面加强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力度。与此同时,高校还需要加强对就业指导教师的全面培训,从根本上提升就业指导教师的指导能力。高校就业指导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了,才能够保证高校教师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就业指导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当中的指导就业作用。这样不仅能为高校毕业生成功就业创造良好的优势,同时也能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全面展开奠定良好的基础。
转载自
参考文献:
爱心论文指导【第四篇】
摘要:大学生就业成为了社会日趋严峻的问题。大学生如何准确地对自己进行就业定位是就业过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解决好大学就业就得引导好大学生如何把握好自己的就业定位。自我定位,规划人生,就是明确自己“我能干什么?”、“社会可以提供给我什么机会?”、“我选择干什么?”等问题,使理想可操作化,为介入社会提供明确方向。通过了解就业定位的内涵与作用,大学生能够对自己日后的就业进行准确定位,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从而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时间如白驹过隙般飞逝,转眼间大三就要结束了,很高兴能与崔老师在大三下学期共同学习大学生就业指导这门课程。经过四年的大学学习,每一位大学生都要面临着大学毕业。毕业,就意味着我们不再属于书声琅琅的校园,不再重复三点一线的校园生活,我们便进入了人生旅途的下一站,随之而来的,就是找工作求生存的一系列问题。
我们未踏入社会,对社会的了解程度只是停留在表面,这些可能只是你随想出来的,是否适合这职位、这行业发展是否好,要经过亲身经历才能确定。有人说,毕业后找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养活自己,不是职业,更不是事业,其实,这是一个误区。第一份工作对于一个人的职业来说非常重要,因此,我们选择工作的时候,不能抱着暂时养活自己的心态,也不能说今天干的不是自己的事业,也不是职业,所以先就业才是根本,冷静,谨慎认真的选择才是根本。很多大学生找工作的时候,常常缺乏定位,自我认知不清,定位不准。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为自己职业发展着想,我们有必要按照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加强对自身的认识与了解,找出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确定自己能干的工作也即优势所在,明确切入社会的起点,其中最重要的是明确自我人生目标,即给自我定位。使理想可操作化,为介入社会提供明确方向。我们一定要有对自己的一个自我认识、自我分析和自我定位。
对于就业定位,很多人会感到迷茫,不清楚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我们因为缺乏实际技能与经验,职业目标的制定是需要从大学生个人价值观进行分析考虑的问题。在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非常时期,往往会有部分大学生一毕业就面临失业。因此进行合理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将直接影响大学生对毕业后的计划,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未来的前程,避免大学毕业生在盲目求职过程中造成人力资源不必要的浪费。对于第一份职业的期待,做事眼高手低,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脱节,这些选择仅仅局限在个人理想职业目标,缺乏对现实就业情况的了解,存在理想发展方向和现实形势不相符的问题,导致在实际选择中的盲目、犹豫不决,不利于就业目标的实现。
大学生处于从依赖向独立、从学生向社会角色过渡的时期,他们对社会生活显示出较强的热情与好奇,缺少理性思考与合理规划。在这种氛围下,大学生择业的心态趋于“现实化”,这种“现实化”表现在工资的高低、待遇的好坏成为择业的首要准则,而很少考虑自己的理想、兴趣、特长、优势、潜力等自身条件。在一定程度上,这必将影响到大学生对将来职业的选择和未来人生发展的定位。我们应该更多地从自身出发,积极寻找应对措施。首先是调整心态,在校学习期间增强兴趣的广度,善于控制和调整消极情绪情感,培养意识的自觉性、果断性、自制力和坚韧性,正直坦率,谦虚谨慎,将择业观与人生目标联系。
由于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压力,大学生在踏上找工作之途后,很容易陷入迷茫、焦灼的状态。如何在就业中自我定位,就显得很格外重要了。
意识就业中自我定位问题
很多大学生找工作的时候,常常缺乏定位,见到只要有公司招聘,不管自己适合不适合,都往里投简历,事实上,很多简历根本就是浪费,那些公司可能从来不看这些简历,原因在于大学生的自我定位和职业意向与用人单位并不一定吻合。大学生一定要有对自己的一个自我认识、自我分析和自我定位,比如你的志向是什么?你是更擅长跟人打交道还是跟事务打交道?你是否掌握某种专业的技术?你能做什么?你看好什么行业和领域?然后再分析哪些行业和领域存在一定的机会?以及你如何才能进入这个行业?事实上,到单位应聘的时候,三个因素影响,第一个是你想做什么,第二个是你能作什么?第三个是企业通过了解,认为你能做什么?是看自己和别人怎么看你的一种眼光的聚合,当这两种看法比较一致,那么大家的结果就比较理想。很多大学生并没有自己的定位,这就好像一个产品一样,你认为你可以卖给所有的企业,最后你可能很难卖出去。
有人说,毕业后找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养活自己,不是职业,更不是事业,其实,这是一个误区。第一份工作对于一个人的职业来说非常重要,除非这个人具备做高级白领和职业经理人的天才或者运气和机遇非常好,否则一个人一旦工作之后,未来将在多大的圈子里面流动,基本上从第一份工作开始划圈。大学生刚刚踏入社会,第一份工作为你带来的是一种职业习惯的养成。因此,大学生选择工作的时候,不能抱着暂时养活自己的心态,也不能说今天干的不是自己的事业,也不是职业,所以先就业才是根本,冷静,谨慎认真的选择才是根本。
是一个好单位。第一,这个工作是不是有助于你拓宽你的知识结构,比如你可以在工作中学习到很多自己所不具备的知识;第二,这个工作是不是能够带给你某个细分的职业技能,这个职业技能你本身不具备或者你并没有实践经验,但是通过工作你可以让你在某个领域成为一个专业人员;第三,这个单位是不是有助于形成你的思维,包括你看问题的视角,看社会的视角,看世界的视角,而这些视角可能给你带来新的价值。第四,是不是在这个单位你可以获得社会资源,或者提升你整合社会资源的能力比如你可以广泛的结交朋友,认识专家,或者是提升自己的社会资本。如果一个单位四个价值都不能带来,那么这样的单位只能解决吃饭问题,但是并不能解决职业问题。
第一阶段,非常“高调”,估价过高;第二阶段,非常“低调”,碰壁之后就开始变得不自信,然后就开始降低期望,或者就越来越觉得自己不值钱,甚至洗碗都觉得可以尝试了;第三阶段,开始“跑调”,在接连碰壁之后,大学生就乱了阵脚,于是就失去了方向。当然,社会很多说法也会导致大学生很难适从,比如,认为大学生一定要做白领才好,北大才子卖肉了,博士去当村长就觉得不划算了,但是这些人不是也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得很好吗?这个问题需要辩证的看,我们不能去阻止每个人都当领袖的欲望,但是大学生还是要清醒的认识一点,职业是不分贵贱的,既不要对自己期望过高,也不要就碰几次壁就失去自我了。“心态决定一切”,这是职业人生存的关键法则。
首先是明确自己的能力大小,给自己打打分,看看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这就需要进行自我分析。通过对自己的分析,旨在深入了解自身,根据过去的经验选择、推断未来可能的工作方向与机会,从而彻底解决“我能干什么”的问题。只有从自身实际出发、顺应社会潮流,有的放矢,才能马到成功。要知道个体是不同的、有差异的,我们就是要找出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并发扬光大。定位,就是给自己亮出一个独特的招牌,让自己的才华更好地为招聘单位所识;对自己的认识分析一定要全面、客观、深刻,绝不回避缺点和短处。你的优势,即你所拥有的能力与潜力所在。
(1)性格的弱点。人无法避免与生俱来的弱点,必须正视,并尽量减少其对自己的影响。譬如,一个独立性强的人会很难与他人默契合作。而一个优柔寡断的人绝对难以担当组织管理者的重任。卡耐基曾说:“人性的弱点并不可怕,关键要有正确的认识,认真对待,尽量寻找弥补、克服的方法,使自我趋于完善。”因此要注意安下心来,多跟别人好好聊聊,尤其是与自己相熟的如父母、同学、朋友等交谈。看看别人眼中的你是什么样子,与你的预想是否一致,找出其中的偏差,这将有助于自我提高。
(2)经验与经历中所欠缺的方面。“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由于自我经历的不同,环境的局限,每个人都无法避免一些经验上的欠缺,特别是面对招聘单位纷纷打出数年工作经验条件的时候。有欠缺并不可怕,怕的是自己还没有认识到或认识到而一味地不懂装懂。正确的态度是:认真对待,善于发现,并努力克服和提高。
(三)明确选择方向
通过以上自我分析认识,我们要明确自己该选择什么职业方向,即解决“我选择干什么”的问题,这是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职业方向直接决定着一个人的职业发展,职业方向的选择应按照职业生涯规划的四项基本原则,结合自身实际来确定,即选择自己所爱的原则(你必须对自己选择的职业是热爱的,从内心自发地认识到要“干一行,爱一行”。只有热爱它,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做出一番成绩),择己所长的原则(选择自己所擅长的领域,才能发挥自我优势,注意千万别当职业的外行),择世所需的原则(所选职业只有为社会所需要,才有自我发展的保障)和择己所利的原则(应该本着“利己、利他、利社会”的原则,选择对自己合适、有发展前景的职业)。
有的毕业生存在过分的自卑心理,总认为自己技不如人,拿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去比,因而不敢主动地推销自己。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与短处,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成功人生的诀窍就是经营自己的长处!因此,在人生之旅上,一个人如果站错了位置,用他的短处而不是长处来谋生的话,那后果肯定不会理想的,他可能会在永久的卑微和失意中沉沦。故在选择职业时要注意发挥自己一技之长.首先你不要过多地考虑这个职业能给你带来多少钱,能不能使你成名,而是应该把最能发挥你个人优势的职业作为首选,因为,你若能发挥自己的特长,钱是可以慢慢积累的;经营自己长处能给你的人生增值,而经营自己的短处会使你的人生贬值!
大学生必须知道求职自我定位中存在的问题,针对个人的特点将问题解决,这才能使大学生求职择业之路走得更顺畅。而自我定位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自己认知不清,定位不准确。大学生一定要对自己有一个自我认识、自我分析和自我定位,明确自己擅长什么,看好什么行业和领域,什么行业会有更多的机会,通过了解知道自己在企业中能做什么,再将自己推销给适合自己的企业。第二,很多大学生不知道怎样判断一个工作机会好不好。从多方面看,这个工作是不是有助于你拓宽你的知识结构;这个工作是不是能够带给你某个细分的职业技能;这个工作是不是有助于形成你的思维;你是不是在单位可以获得社会资源等。从以上的因素考虑,你可以判定什么的职业是适合自己,从而作出合理的选择。第三,大学生对自己就业没有信心。大学生在求职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的困难,我们要锻炼自己增强信心,面对困难时要有信心,确信自己可以做到。
在择业前夕要搞好定位,必须要有正常的心理和正确的态度,要客观、冷静、要自信而不盲目,不怕挫折、善于及时总结经验教训、随时调整方向。在此基础上,就可以初步选定自己的择业方向并开始付诸行动。择业过程中的碰撞,可以而且应当逐步细化和明朗。特别在择业初期,多方向、多层次投递材料是允许的,但应及时总结反馈信息、调整定位和择业方向。切忌孤注一掷、“一条道走到底”或“这山望着那山高”、优柔寡断这两种极端。
大学就业难,宏观上的原因当然是僧多粥少,可微观上是目前的我们大学生就业期望值偏高,自身定位不准,导致理想与现实脱节。所以,我们一定要不断地转变就业观念,按照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新特点,充分认识自己喜欢做什么,自己适合做什么,自己擅长做什么,自己能够做什么,对自己进行准确的就业定位,从而树立正确的求职目标,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总之,职业生涯目标的确定,是个人理想的具体化和可操作化。职业目标的选择并无定式可言,关键是要依据自身实际,适合于自身发展。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现代科技与社会进步,个人要随时注意修订职业目标,尽量使自己职业的选择与社会的需求相适应,一定要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适应社会需求,才不至于被淘汰出局。
再次感谢崔老师将近两个月以来对我们关于就业方面的指导与教育!
爱心论文指导【第五篇】
选题有较重要的研究价值论文指导老师评语最新评语。立题依据较为充分。阅读并引用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较为全面的了解本领域学术动态,综合分析能力较强,难度较大,工作量大。有独到的见解。
论文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文笔较为流畅,图解较为规范,中文英文摘要简明扼要,语句通顺,语法正确,符合科技写作范围。
成绩评定:良好。
爱心论文指导【第六篇】
是谁说过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换来今生一次的擦肩而过,我不相信有前世,也不奢望有来世,只愿今生虔诚地对待每一件事,每一个人,因为错过了,才懂得珍惜。
我的爷爷是在我三岁那年去世的,在我的记忆里对他几乎没有什么映像,也许是上帝对我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让我错过了与他相伴的时光,也让我全家错过了一个家庭本该享有的权利。
人生的路总是充满了太多的错过,错过与家人的相逢,换来寂寞深处的孤独;错过与蜜友的邂逅,换来房前屋下堕落的身影;错过与精神世界的享受,换来一具行走的躯壳。
错过是会呼吸的痛,它活在我身上所有角落,它在我的血液里来回滚动。所以只有那些经历过错过的人,才能明了这错过是会呼吸的痛。
在寂寞疼痛中独数清寒,在轻歌曼舞中静赏韶华,在庭前屋下等待落花,在苍穹天幕下坐看云起。在这烟火流年的岁月里,错过请缓缓归,不要再让我失去的太多太多。
错过请放慢脚步吧!让我有时间好好地欣赏这个世界;错过请仁慈点吧!不要再让我的`心灵受到冲击;错过请快乐点吧!不要再给人们带来悲伤。
也许是我看的太肤浅,也许只有真正经历过错过的人才会懂得这错过是会呼吸的痛,才会珍惜当下。
珍惜当下,才能减轻错过带来的痛苦,珍惜当下的每一分,每一秒。
人生是一场与任何人都无关的独自修行,这是一条悲喜交集的道路,路的尽头一定有礼物——就看你配不配得到——珍惜当下,把握错过。
每年中考的作文题常常是师生、家长以至社会关注的焦点,然而考后从阅卷部门获得的信息总是不尽如意,甚至很不如意。问题的原委应当到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去寻找。
尽管作文题花样如何翻新,要求的文体总是记叙文。这是合理的,符合规律的。所谓记叙文就是记人、叙事、写景的,是人物、事件、景物的书面化,是人物、事件、景物的再现。所以好的记叙文首先必须记人、叙事、写景做到形象、具体、生动。这是一项从预初开始就必须渐渐具备的基础功夫。然而我们的作文教学在最初阶段常常是忽略甚至是严重忽略了这项基础功夫的培养。没有或者欠缺了这项基础功夫,那么记叙文必然空话连篇瘦骨伶仃,不会给人予真切感,也不会让人感动,自然谈不上好的记叙文了。
那么这项基础功夫从哪里来呢?初中的作文教学一开始就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培养观察生活的习惯与能力。记叙的形象、具体、生动,是观察的仔细与周全的必然反映。所以在这个阶段作文教学应当运用多种手段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自己的生活,这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天地:教室里的设施,教学大楼的轮廓与色彩、升旗早操的各个环节,运动会的热闹又激烈场面,校院里的花草树木等等;渐渐再把他们的眼界扩大开去:车水马龙的街道,匆匆忙忙上下班的人群,新华书店里人们专注于翻阅与购书的神态,旅游景点的自然风光山水美景等等;渐渐地再引导他们观察一桩事情,一个事件,观察它们的起始、过程、结果,这就是引导他们学习叙事;再就是引导他们观察人,观察父母、同学、老师,观察他们的形态、言辞、以及处事为人的种种细节。这样,父母、同学、老师就都是他们心中活生生的形象,写在作文里就能栩栩如生。
在这个基础上,到了初中的后阶段就要让学生懂得,1篇真正优秀的记叙文还必须是富于内涵,能给人予启迪的。而这种内涵不是外加的,实质是观察生活的一种心得。比如花开了又谢了,冠军的道路,无奈的失败等等,任何事物发展变化都有它的固有依据,都有它内含的哲理。观察了,发现了,你的记叙文也就有了丰富的内涵了。
暑假期间,初三学生要想写出1篇好的作文,应该重视培养和提高自己仔细观察生活的习惯与能力,学习如何把人物、事件记叙得具体、形象、生动。
爱心论文指导【第七篇】
选题意义即选题的价值或“有用性”。现在通行的开题报告要求研究者从理论与实际两个层面去认识或把握选题的意义。
就文科范围内的绝大多数选题而言,选题的理论意义,一般是指选题对选题所属学科或学科分支的理论建构价值。选题的实际意义或实践意义即选题的实际应用价值,亦即选题的研究完成、研究结果发表或应用之后产生的效益或积极影响。为了准确地认识或把握选题的意义,我们至少应当先做两方面的工作:认识、分析选题所属学科或学科分支的基本结构和本质特征,大致理解选题所属学科或学科分支的发展概况。下面,我们以文艺学为例讨论选题意义的认识和把握。
文艺学由文学理论、文学发展史和文学批评三大板块组成。这三大板块相对独立但又不能截然分开。为了准确把握自己的选题的意义,研究者必须对自己的选题所属学科或所属学科分支的基本结构、本质特点有着清醒的认识。我们假设某毕业生的选题在文艺学的分支学科文学理论的范围之内,那么,他在描述选题的意义之前应当首先弄清文学理论的内容与本质。
文学理论是以一切文学现象为研究对象的一个学科分支,人们一般认为其基本内容可分为观念论、作品论、接受论、源流论等几个方面。文学理论不像文学发展史和文学批评那样去研究具体的作家作品或文学现象,而是以美学、文化学、社会学、哲学、心理学等为指导,从理论层面和宏观角度探讨、阐释文学的本质特征和文学发展的一般规律,也探讨、研究文学理论自身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因此,文学理论是既对文学进行形而上的理论研究又对文学理论自身进行研究的学科或学科分支。
接下来,我们还要大致了解选题所属学科或学科分支的发展况。对于一个准备做文学理论方向课题的本科生而言,他至少应该了解文学理论的基本理论研究的发展概况。例如,近几年又从国外译介或引进什么新概念、新观点,在国内文化转型的背景中人们对文学本质的认识又有什么新的变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和实际创作中.哪些基本概念的内涵发生了变化等等。
6.关于电子商务专业毕业论文写作方法指导。
爱心论文指导【第八篇】
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存在较多不足,要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性,转变高校就业指导中心职能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实现由择业指导向生涯辅导的转变是关键,多形式指导教育和个性化指导是其主要手段,总量充足、结构合理的指导人员队伍是其基本保障。
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尚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存在较多不足:在对就业指导内涵的认识上,一般定位于“指导”就业,以致“前松后紧”,甚至最后一学期或最后一学年突击完成;指导内容单一,以提供就业信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就业程序指导为主;指导形式单一,以校内各级领导和相关教师进行大会报告和大课辅导为主;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不仅数量不足,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普遍较低。
上述问题的存在使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基本成为一般信息发布会和基本程序指导会,其应有的职能得不到充分发挥,难以全面实现就业指导目标——明确就业方向、强化就业意识、做好职业规划。如何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性,更好地发挥其对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促进作用,已经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研究的重要课题。要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性,必须创新思维,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原有的主要职能是对大学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具有明显的行政管理色彩,其相应的工作重点排序为:就业管理——就业服务——就业指导——就业研究。这样,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就以提供事务性服务与管理基本就业信息为主,对就业缺乏研究,不能进行有价值的指导,从某种意义上讲,有点像就业中介服务机构。其指导工作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临时性,仅在最后一学期或一学年集中突击开展工作。
受指导的学生仅能掌握少量的就业信息和就业程序常识,对就业方向的确定、就业意识的增强、科学进行职业规划等起不到实质性的帮助作用。因此,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有效性,必须从就业指导中心的职能转变开始,要对就业指导中心进行准确定位,将其真正确定为大学生就业的研究机构,利用成熟的研究成果,对大学生进行职业教育和指导,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管理服务。这一职能转变使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重点排序转变为:就业研究——就业指导——就业服务——就业管理。这样,高校就业指导中心面对的服务对象不再是毕业生,而是全部大学生;工作重点不再是行政管理,而是就业研究和职业指导;工作的季节性和临时性被工作的一贯性和持续性所替代,从而为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有效性的提高打下坚实基础。
我国高校陈旧的管理理念和体制还难以彻底消除。目前,除用人单位市场意识较强,特别注重人才选择权外,高校管理者、学生及其学生家长还保留着许多旧的就业、职业理念,更愿意进行和接受择业指导。这就要求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重点真正实现由择业指导向生涯辅导的转变,在思想和意识上进行必要疏导和引导的基础上,切实帮助大学生做好学业发展规划和职业发展规划,重视培养大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创造能力、适应能力、沟通管理能力、团队精神及各种职业技能。
实行全程化的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内容是帮助大学生科学认识自我,根据自身特点设计职业生涯,实现“人职匹配”。为了确保职业生涯辅导的有序和有效,必须实现两大改变:一是就业工作前置,从招生计划的编制和专业的设置开始关注就业工作,根据就业现状和就业变化趋势,合理确定招生计划和设置专业,为学生提供宽泛的职业选择余地,使职业生涯规划更加有效,并随着影响就业新因素的出现,不断修改和调整职业生涯规划内容;二是实行全程化的就业指导。在高等教育实现“大众化”后,毕业生要想顺利就业,必须要有过硬的本领,这种本领的相当部分来源于大学期间的知识、能力、素质的积累。
因此,就业准备要从大一开始,优化课程结构、创新教学内容、推进素质教育、注重通识教育、实现文理有机交融等均可为大学生更好地积累知识提供平台和渠道;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和实习基地建设可以为大学生提高重点学科业务素质和熟练掌握操作技能提供坚实基础。通过开设就业指导课,聘请熟悉就业指导的校内教师和社会成功人士为兼职教师,针对每个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全过程。
应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培切i计划。一年级的就业指导教育应通过开设“就业形势分析与指导”课程,帮助大学生认清毕业时将要面临的就业压力,并告诉他们就业的核心竞争力是能力和素质,旨在让大学生准确认识社会和充分认识自我,促使他们化就业压力为整个大学期间的学习动力;二年级的指导教育应通过“大学生就业观念”指导课和专题讲座,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成才意识和就业观念,以良好的心态迎接竞争和挑战;三年级的指导教育主要帮助大学生熟悉就业政策和有关法律问题,明确自身的权利和义务,强化诚信意识;四年级的指导教育应以求职技巧辅导为主,在提供丰富就业信息的基础上,聘请校内外各类专家向学生传授求职和应聘的技巧或经验。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有效性的主要技术手段笔者认为,面对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不同就业指导需求,必须丰富指导形式,激发学生接受指导的热情,具体可在如下形式中根据各校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并有所侧重:
(8)设立就业指导咨询办公室和建立网络咨询服务平台,为大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和服务。
要让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上新台阶,有效性取得较大幅度的提高,强化个性化指导和服务仍然是重要手段之一。强化个性化指导和服务,首先要进行分类指导,每个学生的现状、目标等存在差异,指导教师也是各有所长,用其所长指导对口需求的学生,其效果会更好。当然,分类也不宜太细,否则指导资源会严重不足。就目前看,可以分成4类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和服务:
(1)生涯规划和职业选择;
(2)求职心态调试;
(3)就业政策与流程咨询;(4)简历制作与面试技巧。具体形式包括集中分类指导会、预约咨询、指导信箱、在线咨询、网络留言板、报纸杂志专栏等。:。
我国高校经过几年的努力,就业指导专职人员虽已有了明显提高,但仍有一些学校达不到我国教育部所规定的1:500的师生比要求。按照上述设想,对大学生实行全程多形式、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既要配备足量的就业指导专职人员队伍,还应走就业指导队伍“全员化”的建设道路,组建由校级领导、职能部门、院系领导、辅导员和专业教师组成的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队伍。为了确保这支队伍工作更加有效,必须注意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科结构的相对合理,并注意通过各种学习、培训和研讨,提高指导工作水平。
如定期开展就业指导人员研讨和培训班,分批选派人员参加全国性的就业指导研讨班,以加强对就业指导人员的心理学、语言文字能力、社会交际协调能力、招聘会展的组织能力等的培训。同时,还要加强就业指导人员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有关数据库分析与管理的技术和能力的培养,以适应就业工作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建设,还必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兼职指导人员队伍,途径包括:
(3)以高校所在地为主,面向全国建立就业、创业指导专家库,根据就业指导工作的具体安排,聘请专家作各具特色的专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