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管理世界论文范例【优秀4篇】

网友发表时间 619762

【导言】此例“管理世界论文范例【优秀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管理世界论文【第一篇】

如果就此得出“中国无设计”的结论又显得简单和不负责任,在半年前的“大声展”上,人们几乎是“突然”看到一群中国新生代设计师的集体亮相。之后短短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吉吉、Perk、01media……这些名字不仅渐渐为设计界所熟悉,也不知不觉间走进了公众的视野。如果可以把行业精英的出现看作一个行业逐渐成熟的迹象,那么在设计业,现在的确已经出现了这样几个为数不太多、知名度也不太高,但在业内确有一定影响力的“精英人物”。

然而在一个并不成熟的行业里,精英们的“精英”程度依然很值得怀疑。在“美风”、“日风”、“韩风”的轮番轰炸下,这些新一代设计师中外莫辨;在后现代和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他们的作品却奇怪地面目相似,充溢迷幻特色,浸透着摇滚波普文化的漫画、涂鸦、玩偶等元素。

“大声展”上集体喊

黑色方框眼镜、T恤、喜欢双手交叉放在胸前,虽然设计师吉吉总是给人愤世嫉俗的文学青年形象,但每当他开口说话时就像布道者一样滔滔不绝,且不喜欢把话题放在自己身上,谈论起自己身边的年轻设计师来,他更显得眉飞色舞,一直在琢磨“大声展”的他说:“由于国内的设计环境不好,死气沉沉的,这个社会需要新的设计力量。而在内外部环境都达到一个饱和点的状态下,我们的‘大声展’也就应运而生了。”

“大声展”的想法源自巴黎进行工作实习的中国留学生孟源。去年10月,她在无意中发现了一群活跃在网络上的年轻摄影师,在她的策划下,这群非职业性的艺术爱好者举办了一场影像展,这就是最初的“大声展”。几个月以后,这种“大声展”的形式得到了众多热爱视觉设计的年轻人的支持。在姜剑、钱骞、欧宁、吉吉的策划下,众多海内外正活跃的中国年轻设计师,决定今年4月初在国内的北京、上海、深圳三个城市分别举行三场规模宏大的设计艺术展览。这次展览引起了一场年轻势力的众“声”喧哗。

“大声展”的策划者和参与者们将这个展览自嘲为“展现第三代草根群集艺术设计”,事实上,它已成为新一代设计师张大嘴巴的“发声”之处。

在中国,设计师作为一个真正独立的职业,始自改革开放之后。第一代设计师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接受传统美术学院的训练,崛起于1980年代末和1990年代初。

那时个人电脑还不普及,他们的设计都是手工作品;第二代设计师崛起于Macintosh电脑风行之时,科技革命也使得旧的设计王国体制彻底瓦解,新的跨界媒介建立起来,这些设计师开始接受国际数码设计潮流的影响;第三代———亦即今天这代设计师,伴随着互联网兴起,亚文化主导街头,新的体制演变成为电脑图像界面,他们就是在这样的土壤中孕育成形,其中很多人的设计身份开始呈现多元化。

风格雷同噱头多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讨论本土设计,“传统”就成了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何为传统,又如何继承?这几乎是个只能尝试、不能讨论的问题。

许多新一代设计师在作品中运用了传统符号,比如在01media的作品中就出现了仙桃、孙悟空等元素。但从更加广泛的层面上看,在这群年轻设计师的作品中,虽然有不少形式新颖、别出心裁的设计,然而比这种创新更加显而易见的是风格雷同和对日韩文化浓重的模仿痕迹。对于流行的掌控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甚至是刻意地忽视形成鲜明对比,他们在作品中,反映出一种的对传统的无视,玩的是反讽式的修辞章法。沿袭新新人类的通用语与修辞风格,他们的作品充满了迷幻特色,浸透着摇滚波普文化的漫画、涂鸦、玩偶等元素。

一位业内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缺少了对传统的继承,何来好的设计?大师都靠边站了,年轻设计师又从何处学习?现在他们玩的不还是点噱头。”“大声展”策展人之一欧宁说:“这一代年轻人的设计娱乐性太强。他们更多的时候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快感,缺少一种现实的关怀。”

在设计风格的创新性之外,设计的终极目的是服务于生活。国际艺术指导协会(ADC)中国代表任宝华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一位设计师应该利用有限的空间和物质去创造更方便、更务实的产品,而不能有‘设计的就是奢侈的’这种概念。如果这种思想无控制地扩散,对设计界是最大的障碍。”

“我在这些新生代设计师身上看到了20岁时的自己,但他们在作品与商业的结合方面还不够。”香港知名设计师陈幼坚在此前参观完“大声展”现场后说。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龙兆曙教授对此的观点显得颇为宽容,他认为:这批年轻设计师可能会有浮躁或是技术方面的不纯熟等缺点,但是“大声”可以把这些“小声”的东西遮掩过去忽略不计。

独立与商业无界限

作为视觉艺术的一个分支,和绘画雕塑等其它艺术门类相比,设计是最没有办法讨论“非商业性”的。一个画家完全为个人而创作或许还会被人称道,但很难想像一个设计师是只为个人而设计的。

任何一个设计师都可以说是商业设计师,独立设计师更不能以商业或者非商业来加以区分,最具权威的广告与设计奖项D&AD最初就是为推动商业设计的高水平发展而设立的,没有一个作品是客户空缺的“飞机稿”。真正优秀的设计应当是将艺术与商业结合得天衣无缝,日本畅销水瓶的包装都是由平野敬子、水野学、佐藤可适和等一流的独立设计师轮番设计。

但似乎是出自一种习惯,人们还是喜欢对设计师进行分类。有一种观点认为,设计师可分为商业设计师与独立设计师,只有那些非商业性的个人设计师或组合才是独立设计师。

独立设计师往往以个人工作室或者小型设计公司的方式工作,与之相对应的是进入大的设计公司并代表商业主流。或者白天在公司上班,晚上做自己的作品,其中的代表可以列出一个长长的名单:MEWE设计联盟、Unmask、中国第一家设计画廊的创立者吉吉、做时尚产品开发的Perk、喜欢自制玩具的彭磊、网络公司职员兼插画师北邦……

有专家称:“作为一名独立设计师,其独立精神体应体现在对设计的自我认知和关切,并且能将这种体认和关切反映到创作中,使每一件作品都能在自我属性控制下,找到契合作品本身特性的表现。”

管理世界论文范文【第二篇】

关键词管理会计;研究主题;理论基础

一、引言

管理会计诞生于19世纪西方纺织、钢铁等重型制造企业中。二战后,管理会计正式成为哈佛商学院的一门专业学科,并得到学术界的公认。几十年来,西方管理会计研究伴随着众多企业的生存与竞争不断地突破自我和创新,研究内容不断增加,研究方法日趋多样,理论基础也不断扩展。可以说,这门学科的研究目前在西方已经比较成熟。

我国的管理会计研究是20世纪80年代初在引进西方管理会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可以说,早期的中国管理会计研究还没有自己的体系和重点。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管理会计研究逐渐与实务相结合,并经过20多年的研究和摸索,取得了许多丰富的成果。时至今日,与国外相比我国管理会计研究还存在哪些差距?如何能够使中国的管理会计研究走向世界?我们以相关文献为依据,从研究主题、研究背景、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等方面来分析管理会计研究所必须面对的关键性问题,为中国管理会计研究走向世界提供建议。

二、管理会计研究面临的关键性问题

(一)管理会计的研究背景与研究主题管理会计研究起源于西方传统的制造性企业,其研究的历史也是伴随着产品的制造成本和成本控制发展起来的。早期的研究关注于制造性环境中的问题,如改进生产成本和改善制造成本管理。但是,随着制造性的企业逐渐意识到越来越多的利润来自于非制造性环节时(例如产品的设计阶段、售后服务阶段等等),而且这些非制造性生产环节逐渐成为北美经济的主流,?管理会计的研究背景逐渐向制造前与制造后活动∞、服务行业②和政府部门@等领域扩展。人们对于非制造环境的关注,带来了基于价值管理的管理控制系统的科学设计与应用的研究,而价值管理的理念又促使人们开始关注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的科学性,因此又有了ABC与ABM的研究。而近年来企业战略的重要作用使得人们又意识到许多管理工具具有战略管理的功能,例如平衡记分卡。这便带来了战略管理会计的研究风潮。而当管理会计逐渐突破单一组织和一国的边界,集团与跨国公司变得越来越重要时,对于价值链管理(包括供应链、专利与特许使用权安排、外部采购、有效的客户反应系统以及竞争者分析等等)、转移定价等主题的研究便成为了关注的焦点。由此,我们不难发现,研究背景对于研究的主题或者说研究的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二)管理会计的研究方法管理会计研究方法的运用要与研究问题的本身以及当时的外在环境相适应,正确地运用管理会计研究方法是提高会计理论研究水平的保证①。西方管理会计研究的主流方法是经验研究。正是管理会计研究的务实性才使得基于企业的实彤案例研究一直以来成为西方管理会计研究的主要方法。我国管理会计的系统研究实际上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引入西方研究的成果开始的,起初主要是翻译和介绍类的规范性研究,还没有深入到企业实地进行研究,而那时西方已经开始盛行问卷调查和实验研究的方法,尤其是近几年,问卷调查和实验研究几乎成为了西方管理会计研究的主要方法②。再看我国的管理会计研究,目前经验研究还不占主流,即使是经验研究,大多也属于实彤案例研究,问卷调查的比重相当少。即使是案例研究,研究水平也与国外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国外成熟的案例研究都有自己的理论框架或者理论模型③,而国内多数案例研究还局限于讲述一个故事。尽管案例研究具有许多优点,但是案例研究的桎梏在于其不具有普遍性。因此,如果要在更加广阔的环境中检验理论,就应该采用大样本的研究,而对于管理会计研究所需的内部数据,问卷调查便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

问卷凋查有两个很重要的技术:抽样技术和问卷设计技术。国内现有的问卷凋查与国外<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双月刊)2008年第5期成熟的问卷调查还存在极大的差距,成功的问卷设计一定是基于理论基础,再结合前人的研究设计进行调整和完善而成的。但是从我国现有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大多数研究并不是验证某种理论,而只是说明一种现象,往往是需要了解什么问题就直接设计什么问题,而对于研究问题的计量还缺乏足够的理论依据和科学性④。

另一个研究的差距就是实验研究。实验研究方法就是由研究者根据研究问题的本质内容设计实验,控制某些环境因素的变化,使得实验环境比现实相对简单,通过对可重复的实验现象进行观察,从中发现规律的研究方法。在管理会计研究中,实验法常常用于预算、激励机制和转移定价等问题。总的说来,实验研究相比经验研究有更多的困难,它除了需要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金融学等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心理学的理论指导。同时,它要求大量的实验参与者,以及实验经费和计算机联网的实验室环境。这种研究方法可以得到许多在现实环境中无法得到的数据,从而在理论的检验上就有了更加广阔的范围和比较独特的视角,能够捕捉到更为主观的影响因素。因此,在理论基础上与心理学和行为学的结合更加地紧密。

(三)管理会计的理论基础在理论基础方面,西方管理会计的经验研究一般采用经济学、组织行为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理论。经济学(如信息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对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以及审计学的进步和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管理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管理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其基础是数学、经济学和行为科‰管理会计与企业管理密切结合的特性也使得管理学成为其主要理论之一。而近些年,以权变理论为代表的社会学以及组织行为学、心理学的重要作用也更多地体现出来。权变理论对管理会计的研究建立在这样一个前提上:不存在广泛适用于所有环境所有组织的会计系统。应该明确会计系统的具体特征与某种确定的环境相联系,并且是恰当匹配的。OJ而组织行为学与会计学相结合形成了一门新的科学行为会计学,它通过应用行为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论来检验会计信息、过程和人的(包括组织的)行为的交互作用。Ho而心理学的研究体现在诸如个人对于管理控制系统的公平性感知(包括程序和结果的公平性)以及对于组织的信任和忠诚度等等,而这些因素对于组织的业绩都有相应的影响。

总之,这些理论的作用是不可以互相替代和比较的,只能通过结合它们所研究的背景、主题以及研究方法来论证其研究价值。而实际上,越是高水平的管理会计研究,越是在研究主题、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方面做到了较好的契合。

三、中外管理会计研究的现状分析

(一)管理会计论文的标准为证明上述分析的合理性,我们选择了两本杂志各自代表国内外研究的水平和发展方向。据统计,国内的《会计研究》是权威期刊中发表管理会计研究比例最高的杂志,而且《会计研究》也是国内最具权威性的会计专业期刊。旧1国外对管理会计的研究起步较早,而且有自己专门的管理会计期刊《管理会计研究》

(JournalofManagementAccountingResearch),该杂志在国际上有较高的声望。所以,我们选择这两本杂志作为我们研究的样本,样本的时间从1996至2006年共11年。

为了挑选出管理会计的论文,首先要确定管理会计的研究主题。根据Shields(1997)以及Scapens和Bromwich(2001)的分类,我们将管理会计研究分为管理控制系统、成本核算、成本管理、管理会计理论体系、资本预算和投资决策以及战略管理会计几个方面。其中,管理控制系统又包括激励机制、预算、业绩评价、转移定价与综合控制系统。在选择管理会计的论文时,基于管理会计要为企业创造价值这一基本原则,我们挑选出符合上述内容的论文,对于财务会计也会涉及的问题(如薪酬机制),要看其应用的理论与视角是否属于管理会计①。如果研究涉及的是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职能(现在也包括披露),我们不视其为管理会计的论文。

(二)研究主题和研究背景

1.研究主题的分布根据论文的具体内容,我们将管理会计研究样本分为七个领域(见表2):管理控制系统、成本核算、成本管理、管理会计理论体系、资本预算和投资决策以及战略管理会计和其他。其中其他指管理会计的新兴领域,在我国主要指环境管理会计;在国外主要指行为管理会计。考虑到我国这一时期发表了大量的介绍战略管理会<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双月刊)2008年第5期计的论文,我们将战略管理会计单独列出。

2.研究背景的分布我们将研究背景划分为三类。

尽管大多数的管理会计研究适合于制造性的行业环境,但是很多研究成果是可以推广和通用的①,不限于任何一个企业或行业的研究属于通用型的(genericsettings),这类背景一般比较抽象或程序化。如果论文表明研究结论是针对企业或某个行业的,我们则将其划分为企业背景。这些企业主要包括制造性企业,还有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金融机构以及垄断性企业。最后一类是医院、政府和公共事业部门等非盈利组织。可以看出,针对非营利组织的研究在国内外的比例都很低,而国外大多是通用型的研究。

3.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以企业界为背景的研究主题非常广阔,而非盈利组织和通用性的研究背景则更为关注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研究。

JMAR中非盈利组织背景的比例几乎是《会计研究》的两倍。并且,《会计研究》通用性的研究比例较低,而JMAR有相当数量的研究是针对所有组织的(45篇),这将是未来我国管理会计学者努力的方向。中外研究相同的一点是,管理控制系统不管在什么样的背景下都是研究的重点,这表明了管理控制系统在管理会计中的重要性。另外,我们还发现,战略管理会计研究在国内占有相当的比重,这与JMAR极为不同。

(三)理论基础西方对组织行为学、心理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的应用比例明显超越我国;而我国只有在战略管理理论上占有优势,而在组织行为学与社会学方面尤为欠缺,大多数采用行为学的国内论文只是从规范的角度进行论述,实际上在国外的研究中,行为学研究大多是与问卷调查或实验研究相结合,提出有关行为学或心理学的变量并建立模型进行统计分析。因此,尽管也是应用了同一的理论,但是研究的深度和结论的价值还是存在较大的差距。另外,根据相关研究,我国管理会计的经验研究有38.89%缺乏理论基础,是国外17.98%的两倍还多,与本文的数据结果基本一致(见表3)。这使我们感到与世界学术主流的差距并不只是技术方法的应用。在国内其他类中的研究,大多缺乏理论基础,规范性和介绍性的研究过多;而JMAR其他类中的研究则有相应的理论基础,并且多采用经验研究方法。JMAR对于综合理论的应用比例也高于《会计研究》。(四)研究方法现代哲学按照他们以理性或经验为知识的来源或规则而被划分为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

根据方法论的不同,现代管理会计的研究方法可分为两大类:

1.经验研究方法(广义经验研究,包括经验实证)。经验研究是寻求对客观现象解释和预测的某些具体研究方法的总称,包括档案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和实地调查法等等。经验研究区别于规范研究的最大特点是它关注实务如何进行的,而不是关注实务应该如何进行;不采用价值判断的方法,而是采取价值中立的立场,并且侧重于对命题进行证伪。

2.非经验研究方法(包括理论研究)。指除了经验研究以外的其他研究方法,包括分析性研究和规范研究、最优化等等。其中,规范研究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围绕经济政策行为的经济后果进行逻辑推理,提出政策建议和制定行为标准。随着研究方法的不断发展,国外还出现了大量的分析性研究,分析性研究几乎无不例外地基于理论和生产经济学的理论和模型,它是建立在严格的理论假设和模型推导基础之上的,是连接理论与实证的桥梁。

我们把非经验研究分为分析性研究与其他(包括规范研究等)。因此,我们将研究方法划分为经验研究与非经验研究(见表4)。而经验研究又可以划分为:问卷调查、档案研究、实彤案例研究、实验研究以及综合方法(见表5)。统计结果证明了我们前述的分析,在国内的管理会计研究中,非经验研究占有绝对的优势,而国外管理会计采用的却是以经验研究为主流的研究方法。尤其是实验研究方法,还没有出现在《会计研究》中,但是在JMAR中的比例却相当的高。另外,国外与国内在研究方法上的发展阶段的确存在差距,国外已经以不再以案例研究为主,相反国内还处在实地/案例研究的阶段,这一阶段对于国内管理会计的发展极为必要,也使我们更加期待问卷调查和实验研究得到应有的重视。四、我国管理会计研究走向世界的建议

(一)培植良好的企业文化国内一些学者认为管理会计研究之所以还处于较低的水平,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国还缺少优质的企业。优质的企业不仅仅具有良好的业绩,更重要的是拥有先进的企业文化与管理理念,包括先进的管理思想、员工公认的价值观、严格的管理制度以及激励机制。这些因素极大地影响了管理会计对企业实践的指导作用,进而也影响了研究的范围和水平。例如在国外,作业成本核算与管理已经相当普遍,作业成本法的研究也可以采用大样本,而在国内,目前大多数企业并没有采用作业成本法,只能作实彤案例研究。因此,应更加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通过培育更多的优质企业,为未来管理会计的研究提供更多的空间。

(二)成立管理会计师协会由于我国缺乏一个将学术界与实务界都包括在内的管理会计职业组织,学术界与实务界沟通的机会很少,学术界难有机会深入到企业中开展调查研究,因而对企业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管理会计的情况缺乏了解;而实务界对学术界发表的科研成果感到理论性太强,与企业现实情况不相符合,不能有效地解决企业中的实际问题①。因此,我们应该着手建立中国管理会计师协会,推动中国的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和实务应用的发展。成立管理会计师协会不仅能够促进管理会计在企业实践中的运用和发展,而且也能够加强管理会计师的社会地位。

(三)加强与国外学者的交流与合作西方对于管理会计的研究目前依然处于领先,他们具有较高的研究水平以及对综合理论的应用能力。对国内管理会计学界而言,走出去之前应该先引进来,通过加大与国外尤其是北美教育背景的海外学者交流和沟通的机会,了解和掌握国外管理会计研究的最新动态,不断将新的理论和方法与中国的实务相结合,才能使国际学术界更好地接受和了解中国的管理会计研究。交流的形式可以通过邀请海外学者讲授博士研究生专业课程、举办国际管理会计研讨会以及共同进行课题研究等等。

管理世界论文【第三篇】

作为对战争的历史记录(“记录”是技术层概念,而“纪录”则属形而上的艺术层概念),由于其在介质上相较于史书等其它纪录手段的视听综合优势,战争纪录片在战争史上的重要地位当然不容质疑,其所起到的对应于记录性的史料功能也不必繁解。可如果到此为止,仅仅从历史角度将战争纪录片看作是对于战争的纯客观记录,那未免太也小看它的功能,或者说太也高看它的纯粹了。

一、在纪录片与战争纪录片之间

以纪录重述历史,重述则必有立场;让银幕纪录战争,纪录则必有纪录者、必有纪录形式、必有要有所表达有所倾诉。这时,赋予战争纪录片的就不只是对应于记录性的史料功能了,我们说“银幕纪录战争”的“纪录”除了有“记录”的含义外,至少还包括“报道”、“宣传”和“审美”三个层面,即对应于传媒性的报道功能、对应于意识形态性的宣传功能以及对应于艺术性的审美功能。这就得先抛开战争纪录片而回到纪录片本身说起了。

电影与生俱来就有记录本性,而纪录片与生俱来具有纪录本性。这种纪录性其实含括了它的两个特性:传媒性和艺术性。

传媒性指纪录片通过对现实的纪录,总要传达出特定的具有客观现实性(与故事片不同)的信息,即报道功能。这与电视新闻相近,却各有特点。(如电视新闻要求信息的时效性——关注时事热点,而纪录片则要求信息的思想性——关注生命的生存状态)

纪录片的艺术性则要求纪录片以独特的纪录形式,在传达出特定现实信息的基础上,还要形成某种意义,达到一定的思想深度,体现出审美价值。

纪录片从技术载体上可分为纪录电影和电视纪录片,正是因为它有着与电影和电视相对应的两种特性:传媒性和艺术性。从本质上讲,电影是一门艺术,而电视则是一种传媒;纪录片以纪录电影的形态作为电影的一个分支而诞生,艺术性追求是它存在的理由;而当纪录电影走到了穷途末路、电视传媒却迅然崛起的接口,电视纪录片的兴起则理所当然,传媒特性使它具备步入电视厅堂的资格。

但是不论是纪录电影还是电视纪录片,作为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之一部,有一种外加的属性是纪录片不能不接受的:意识形态性。这在战争纪录片中无疑会体现得更加明显,甚至走向极端:战争的背后是政权,而通过宣传来维持国人意识形态与政府意志的相一致则是一个政权存在的基础。在战争中,纪录片的这种意识形态的宣传功能威力无比,有政府在,战争纪录片在这一点上当然避无可避。

自从历史上纪录片与战争邂逅的那一天起,近百年来,历经了或世界大战或局部战争的无数场大小战役,诞生了良莠不齐褒贬不一的无数部战争纪录片,却总要在“传媒性——报道功能、意识形态性——宣传功能、艺术性——审美功能”三对范畴的混杂之间游荡徘徊。(这里不谈“记录性——史料功能)下面以史为线、截取功能之间的横断面对世界战争纪录片做粗浅的梳理与分析。

二、在宣传与审美之间

战争纪录片的宣传功能应该说是在吉加维尔托夫时代就已经有的,但还是隐而不言。到了视电影为讲坛的约翰格里尔逊那里,纪录片创作者却在很大程度上沦为了政府的宣传员,这是他们的第一身份,然后才是纪录片创作者,因为在格里尔逊眼里,“艺术是一把锤子,而不是一面镜子”。他本人虽与战争纪录片无大关联,可他的电影观念却对此后的战争纪录片创作者影响深远,政府似乎也从他那里得到了不少启发。从此,纪录片真正踏上了政治化历程,战争纪录片尤其如此。

在德国,1933年希特勒掌权后,国民教育与宣传部长约瑟夫戈培尔以严厉的行政方式控制了一切宣传手段。在这之后直至二战结束,纪录电影在德国彻底成为了一种宣传工具。前线送回的素材、鼓动性的音乐、情感泛滥的解说,配以地图、数据组成了影片的全部。如以瓦解英国为目标的《战火的洗礼》、宣扬德国战绩的《进攻波兰》、“揭露”犹太人虚伪本性的《永远的犹太人》等等。听听宣传者的声音,我们将能想象这段纪录片史的一切:

高高的天空,勇跃的太阳摇曳在东风里

我们冲向太阳,遥远的大地沉落在下方

战友啊战友!让女人们等一等吧

战友啊战友!命令已经下达,准备已经停当

战友啊战友!你们知道口号吧

前进,冲向敌土!前进,冲向敌土

让炸弹之雨降落在波兰人的国土上

——《战火的洗礼》解说片段

令人欣喜的是,由于跳过了约瑟夫戈培尔的控制而直接利用希特勒的力量,就在如此的德国竟诞生了一部宣传功能与审美功能同时达到顶峰并完美结合的佳作:莱尼里芬斯塔尔的《意志的胜利》。在宣传上,影片将希特勒刻画成德国人的上帝,鼓动了众多的民众、士兵跟随着希特勒进行了一场邪恶的战争。更不可思议的,“没有任何一部影片把希特勒恶魔般的本质和把人类的自制心丧失殆尽的情况反映得如此淋漓尽致,里芬斯塔尔的摄影机没有撒谎,她所揭示的真相永远使人不寒而栗”,(埃里克巴尔诺语)这不能不说是影片艺术上的胜利。影片通篇没有解说,而以人物同期声代替;在画面、音响等视听元素的设计上更是费尽心机,从而达成宣传与审美的完美双赢,这在纪录片史上是罕见的。

当然也绝非仅有,同样出色的还有稍晚英国的汉弗莱詹宁斯。在他的《最初的几天》、《战端开始》、《倾听英国的音乐》等作品中一以贯之的是其标志性的独特风格:冷静的观察视点,对于普通人性的捕捉,音乐音响的个性运用。在他的影片中极少解说、没有鼓动、没有极端的行为,有的只是一个个瞬间的生动纪录与组合,在朴素的平淡中他似乎在告诉所有的英国人在危难中应有的姿态,而英国人也在他的影片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詹宁斯的纪录艺术不容质疑,而意识形态却隐于无形而更见功效。

相反,美国此时战争纪录片的意识形态性却一览无疑,以弗兰克卡普拉的七部系列影片《我们为何而战》为典型代表。珍珠港事件之后,美国开始积极参战,可入伍的士兵却对去作战的目的不甚明了,对战争的背景更是一无所知,甚至带着很强的种族主义偏见。于是在陆军部的直接指令下,卡普拉摄制了《我们为何而战》,可想而知它的诞生只为宣传。但由于创作者的苦心经营,影片并没有陷入呆板僵硬的宣传套路,也没有宣传惯例式的口号堆积。虽如许多宣传式战争纪录片一样,影片以“解说+画面”来构架全片,但请听,“要好生看看这三个家伙,记住他们的面孔,如果和他们遇到一起,就要毫不犹豫——”,解说生动而富有想象力;画面也不拘泥于任何时空限制,各国的资料都加以适当利用,甚至采用了很多战争故事片的镜头片段;还有卡普拉运用了很多迪斯尼制片厂制作的动画地图,给影片增添了不少生趣。

由此总总来看,历史上战争纪录片在意识形态性与艺术性的谋和上是成功的。

三、在审美与报道之间

“在银幕上只映出一些真实的片段和真实的分隔的镜头是不够的,这些画面要在一个主题下贯穿起来,并使其整体也成为真实的。”(维尔托夫语)这就是维尔托夫的任务,也是他的纪录艺术。他将众多零散的素材以自己的剪辑逻辑进行重新组合,编成了《革命节》、《内战的历史》等纪录长片,这已经具有了审美与报道的双重意义。

而在二战的苏联,他的后来者们却在戏剧性上找到了战争纪录片审美与报道融和的新径。其中以列昂尼德瓦尔拉莫夫的《斯大林格勒》、罗曼卡尔曼的《战斗中的列宁格勒》以及弗拉基米尔舒申斯基的《前线的摄影师》最为成功。他们寻求的戏剧性是在深入战地各方的细心捕捉中获得的,是在遵循报道规则基础上的戏剧性,并不作假或人为。如《斯大林格勒》中德国陆军元帅的浑身泥污;如《战斗中的列宁格勒》中在拉多加湖,冰已在融化,可为了前线,载重汽车仍然在冰水中冒险前进;如《前线的摄影师》中摄影师的死亡场面。

与戏剧性有关的,在战争纪录片历史上,一直存在着这样一个现象:利用故事片影像作为纪录片资料。这样做除非特别标明,否则是违背纪录片的报道规则的。但从其意图上看可分两种情况:

一是为影片的艺术性服务。如埃斯菲尔苏勃在她剪辑的《西班牙》中借用了故事片《西线无战事》的某些战斗场面,目的在于增强纪录片中的戏剧性生动性,也无造成任何的不真实后果,实也无可厚非。还有如前面提及的《我们为何而战》,影片虽属宣传品,但卡普拉本是好莱坞故事片导演,他用大量的故事片影像就其本意也是为影片的艺术性服务的。

一是为影片的意识形态性服务。如德国二战纪录片《永远的犹太人》竟截取了弗立茨朗的故事片《M》中的主人公——残杀幼童的犹太人罗尔的形象,试图证明犹太人的疯狂本能和堕落本性,这种近于无耻的做法则是人神共愤了。

其实现实本身就是充满戏剧性的,生活如此,而更何况是战争,要在战争纪录片中塑造戏剧性并不困难,苏联的纪录片前辈们已做出了很好的榜样。只要创作者有了这个意识,名正言顺本就可得,而不必取巧投机在非同族的故事片中去苦苦寻求。

四、在报道与宣传之间

战争纪录片伊始在吉加维尔托夫手中是以新闻片的形式存在的,这时处于苏联内有白军反扑外有帝国主义武装干涩的危困时期,维尔托夫及其同事们的任务是把红军艰苦奋战保家卫国的情况和精神传达给人民。战况的传达是报道,维尔托夫主编的《电影周报》的名字就极具传媒性;而他们将由各个战场送来的胶片通过剪辑组织起来,形成特定的意义(精神),从而达到团结鼓舞人民的效果的做法,虽属正义,却略有宣传的味道,维尔托夫及其“三人会议”创办的《电影真理报》这一名称也很生动地印证了维尔托夫报道式战争纪录片的意识形态性。

二战前的19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战争纪录片也在这次战争中大获丰收:苏联人罗曼卡尔曼从战地发回的生动丰富的报道最终编成长纪录片《西班牙》,美国人赫伯特克林及匈牙利人凯萨卡尔帕合作拍摄了纪录加拿大医生白求恩战场故事的《西班牙之心》,还有荷兰纪录片大师伊文思的《西班牙的土地》。这些片子的价值主要在于战况报道,当时虽在设备技术上远远不如今天,但创作者们的执着与生命换来的是今天的高技术设备都做不到的真实现场感。如伊文思在《西班牙的土地》中的一个村庄碰到了飞机轰炸,炸弹带着光与火从空中滑入村里,然后是一阵轰鸣,夹着不断的惨叫声,妇女们还没明白过来,亲人却已在硝烟中死去。这种残酷的现场感已是达到传媒报道的最高点,如此场景哪怕在今天凤凰卫视美伊战争特别节目《海湾最前线》的全天候现场直播中都看不到。

当这许多纪录佳作真实报道西班牙战况之时,美国人哈里邓纳姆在中国摄制了一部更具报道价值的纪录电影:《中国的反击》。对于当时的世界来说,蒋介石是中国唯一合法的统治者和必将统一中国的人;而关于当时已由星星之火逐渐燃成燎原之势的“朱毛红军”则只是略有传闻。由于蒋介石的封锁阻挠,伊文思在拍摄《四万万人民》时费尽心思地要揭开这个迷,却也一无所获。而在《中国的反击》中却出现了***本关键字已替换***周恩来等早期共产党领导人,并在一定程度上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当时的情况和主张。影片凭着独一无二的报道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震动,以致于有了后来罗曼卡尔曼的系列报道纪录片《在中国》。

还有一部与中国有关的战争纪录片《上海》曾引起不小的争论,创作者是日本的龟井文夫。那是在抗战全面暴发上海沦陷后,当时日本政府的摄制本意是为宣传的,军队也尽力配合。而龟井文夫是当时日本电影俱乐部运动的成员之一,有自己很强的电影思维意识,并非如格里尔逊般的“宣传员”。他并没有把镜头直接对准战场,而是让军队的各级将官在摄影机前描述他们的战斗过程和胜利,然后不时地插入惨烈的战后画面、插入日军士兵的无数坟冢。这样,宣传的矛头掉转了方向,变主战为反战,从而变宣传为更有深度的报道。

这样的例子并非偶然独有,1944年美国著名的故事片导演约翰休斯顿接到政府的指令,须以一部纪录片说明盟军没有很快占领意大利的原由。可他却在由此而摄制的《圣皮埃特罗战役》中将士兵们阵亡前录下的声音与阵亡后的尸体画面剪在一起,显出了明显的反战反宣传意识。当军方指责他时,他坦然自己的摄制目的是表达自己对无辜兵士的深切关怀。这种人文精神正是纪录片创作者必须具备的职业报道品质。

另外在二战后的越战中,也出现了很多这种以反意识形态、反宣传的方式进行战况报道的战争纪录片,如费利克斯格林的《北越的内幕》、约瑟夫斯特里克的《玛拉依的退伍军人们》以及彼得戴维斯的《五角大楼的生意》等等。这主要是因为美国在长达十几年的越战中除了以《我们为什么去越南》等纪录片进行正面战争宣传外,还从反面进行严厉的战况消息封锁,报喜不报忧,甚至禁止包括记者、纪录片创作者在内的美国人到南亚一带去。

政府的这种意识形态宣传甚至愚民政策最终无法湮没战争纪录片的报道品格,历史上遵循纪录报道规则、充分发挥纪录传媒性、甚至有意识地以纪实报道对抗宣传教化的战争纪录片作品的大量出现,正是对不当且过分夸大战争纪录片宣传功能的政府行为的拨乱反正。

其实,报道与宣传都是纪录片能作用的功能,并非不可兼容,更没有到非制之死地的地步。即使是标榜以娱乐为本职的好莱坞,在美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宣扬上也并没有丝毫松懈反而成其功于不知觉中,天衣无缝。虽纪录片极大不同于故事片,可也不至于就江郎才尽了。既然宣传不得不行,而报道绝不可弃,探索两者并存共融的途径,对于战争纪录片来说至关重要。

当然现在相对于二战越战是事过境迁大不一样了,这一命题似乎没有了意义。可虽说和平发展已是时代主题,而人欲却是无穷,真正完全的和平势是渺如梦中云烟了。战争不绝,则纪录必在进行,只是却改头换面以电视新闻现场直播等方式出现了。这一改许多问题会出现,可报道与宣传的大矛盾仍在,只是主体出现了分化:以前多数战争纪录片是在政府的支持下摄制的,所以报道和教化的主体具有很大的一致性;可现在的情况是,媒体要报道,而政府要宣传。

请看现在的电视新闻战争直播。首先报道是新闻的生命,其分量比在传统的战争纪录片中要重得多。当然在今天的战争直播中,应该说报道是做足了,主体是电视媒体,他们是尽了全力。可现场感还是不足,没有真正能给人以战争实感的细节性画面,信息还是不准,没有真正能给人以权威感的可靠性数据。可媒体只能是无奈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所有想要的都在交战双方或政府或军方手里。而政府军方出于各种因素考虑,(如打心理战、信息战等等)不但巧妙地控制信息,甚至制造各种假信息,以乱敌军心。

管理世界论文【第四篇】

报告指出,2004年全球经济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经济增长率高于20世纪90年代高速增长时期的平均水平,创造了过去20年来的最高记录。报告同时指出,受周期发展的制约和一系列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2005年全球经济增长将会明显放缓,但仍能保持适中的速度,预计在%左右。

一、主要发达国家经济的增长趋势

报告显示,2004年美日欧三大经济体的增长速度普遍提高,美日经济增长势头强劲,欧元区经济增长率相对较低。2004年美日欧三大经济体增长率分别可达到%、%和%。其中,日本经济承接上年度经济增长的势头,多年来增长速度第一次有可能接近美国。

就经济增长的贡献因素来看,美日欧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美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于消费和投资,但受就业市场的影响,第二季度消费需求增长缓慢,对增长的贡献度大幅下降。由于贸易收支状况的持续恶化,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一直为负。日本经济在继续依赖外需拉动的同时,消费开始成为增长的重要动力,政府支出的作用逐渐淡出。

报告预测,2005年三大经济体的基本增长态势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只是要比2004年的增长率有所降低。根据多数国际组织的预测,美国的增长率为%~%,日本的增长率为%~%,欧元区的增长率为%~%。其中,下调幅度最明显的是日本,,相反,欧元区经济基本上能够继续维持2004年的增长水平。

二、主要发展中国家与转轨国家经济的增长趋势

报告指出,2004年主要发展中国家均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东亚地区经济作为一个整体将继续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率最高的地区;印度的增长率虽然有所放慢,但在发展中国家大国中仍然位居前列,仅次于中国和俄罗斯,其连续稳定的高增长正在令世界所瞩目。根据不久前修正过的数字,按照财政年度计算,2003年财政年度印度的经济增长率为%,首次超过中国成为全球第一。俄罗斯经济已经连续实现第六年的增长,并且内需增加已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从2003年的个百分点上升到2004年上半年的个百分点。南美洲的巴西已经摆脱阿根廷金融危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从上年度的负增长进入中速增长阶段。南非作为非洲经济的领头羊创造了过去50年来连续5年增长的新记录。

主要发展中国家与转轨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得益于以下几种因素:第一,发达国家复苏进程的加快,对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经济产生了巨大的拉动作用。尤其是东亚地区经济,许多国家2004年上半年出口增长率超过了20%。第二,世界初级产品价格上升改善了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增加了外汇收入。此外,世界石油价格上升对墨西哥、俄罗斯等石油出口国带来了巨大的收益。第三,世界主要货币的汇率基本上保持了稳定,为发展中国家进出口贸易和国内货币政策创造了较好的外部环境。第四,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在经历了2002~2003年低位徘徊之后开始明显回升,其主要推动力就是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增加。外国直接投资总额将从2003年的1476亿美元增加到2004年的1669亿美元,其中对非洲地区的投资从136亿美元增加到144亿美元,对中东欧地区的投资从515亿美元增加到532亿美元,对独联体国家的投资从38亿美元增加到57亿美元,对东亚地区的投资从528亿美元增加到798亿美元。

报告预测,2005年多数发展中国家经济都将会随全球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而有所放慢,但印度、俄罗斯、中国、东盟等经济体仍将会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三、影响全球经济增长的不确定因素

报告指出,2004~2005年全球经济将会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但仍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可能会危及经济的持续增长。如石油价格上涨、美国的“双赤字”以及发达国家的房地产泡沫风险等。

(一)世界石油价格上涨风险

截止到2004年10月18日,世界原油价格已经冲破55美元/桶,比年初的32美元/桶上涨了70%左右。过去5个月期间OPEC的日产量已经增加了350万桶,美国也决定动用战略石油储备,但石油价格仍然在不断攀升。对此,我们的一个基本判断是,目前的油价上涨在很大程度上是市场投机的结果,但这种投机的背后是世界石油供求的不稳定性。虽然石油供给的基本格局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但受非经济因素的冲击,全球石油供给方与需求方的合作关系被破坏,降低了市场对稳定石油供给的信心。因此,短期内石油供给的稳定性将取决于美国的中东政策和国际石油需求的变化。

从需求方面来看,全球经济复苏,美国等发达国家大量增加库存直接拉动了石油需求的增长。而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大国的高速经济增长,加上对外部能源的依存度不断上升,客观上助长了这种趋势。

从供给方面看,短期内,伊拉克战争后伊国内政局的不稳定性、俄罗斯政府对尤克斯公司的处理方式以及其他国家特别是委内瑞拉、尼日利亚发生的政局动荡和工会运动都制约着供给的正常增加。在这种形势下,各大石油公司和产油国出于安全和规避风险的考虑而采取的审慎投资态度,不利于供给增加。全球剩余生产能力已由20世纪70年代的4%左右降到目前的1%左右,达到历史最低点。据国际能源署测算,每年对世界石油资源勘探开发的投资需要2100亿美元,由于大公司和产油国担心价格回落造成的巨大损失,实际投资缺口每年为15%左右。

但就目前而言,世界石油供大于求的基本格局没有发生变化。根据美国能源情报署的估计,2004年前两个季度全球原油需求分别为8197万桶/天和8006万桶/天,同比增长191万桶/天和314万桶/天;全球原油供给量前两个季度分别为8234万桶/天和8151万桶/天,同比增长362万桶/天和319万桶/天。预计2004年全年需求和供给的增长率分别为%和%。世界原油市场仍然是供略大于求。

在全球石油供求基本保持平衡的格局下,石油价格的高涨很大程度上是市场投机的结果。针对1997~1998年世界石油价格暴跌(达到12美元/桶,最低曾经出现9美元/桶),美国运用其在国际石油体系中的霸权成功地进行了干预:“收买”了石油输出国组织前三大生产国,沙特阿拉伯、伊朗和委内瑞拉,使它们倾向于扩大各自的产量和市场份额;促使各国支持石油输出国组织所希望的22~28美元的价格。这一进展几乎受到普遍欢迎。代表供需双方的两大国际石油组织--石油输出国组织和国际能源署携手监督供需关系,迅速且有效地重建了市场的稳定局面,将价格稳定在希望的价格区间内。但随后发生的政治事件(特别是“9•11”事件,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却摧毁了上述协议的基础。虽然伊拉克每日200万桶石油出口几近消失是原因之一,但更重要的是,自从沙特公民卷入“9•11”恐怖袭击,及后来美国公司被排除在沙特巨大的天然气储量开发合同之外,沙特和美国之间强有力的关系遭到了破坏。在石油供求问题上,石油输出国组织与国际能源署之间出现意见不合,并出现公开的相互侮辱,取代了以往的井然有序状态。无组织的市场不可避免地出现混乱,导致最近价格的投机性飞涨。

报告认为,如果我们认定对石油供求不稳定性所做的投机是最重要的因素,那么目前的油价上涨趋势将不可能持久。虽然短期内油价也可能维持在高位,甚至继续创出新高,但中期内油价回落是不可避免的。

(二)美国“双赤字”的风险

“双赤字”本身并不是新问题,历史上里根执政时期就出现过,但最终以1985年“广场协议”美元大幅贬值得到了解决。布什政府执政以来,财政状况从盈余转化为赤字,贸易状况持续恶化。2004财政年度美国财政赤字预计为4220亿美元,财政赤字/GDP为%;贸易赤字/GDP的水平连续创造新记录,2004年预计为%。

“双赤字”的根源是美国国内的储蓄率不足和由此所引发的投资缺口(储蓄与国内投资的差额)扩大。个人储蓄/个人可支配收入已经降到危险的水平,只有%,不仅低于20世纪90年代的平均水平,而且也低于%的长期平均水平。2000年美国的投资缺口大约为-%,到2004年第二季度已经上升到-6%。

(三)房地产市场的泡沫风险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主要发达国家的房产价格连续攀升,甚至在2001~2002年的经济衰退期间也没有停止。以美国为例,1995~2003年房屋实际价格已经上升了36%,远高于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两次高涨阶段的上升幅度(分别为13%和17%)。截止到2003年第三季度,居民持有的房屋不动产总价值达万亿美元,占居民总资产的28%,相当于当年GDP的130%。

目前的房地产市场的持续繁荣很大程度上是低利率促成的结果。以往房地产市场周期发展的历史表明,房屋价格的下跌都是和利率的提高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在房地产市场已经处于高位很久的情况下,发达国家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将面临两难困境:为抑制通货膨胀而采取的加息行为有可能会触发房地产市场的暴跌。今后一段时期内,能否通过稳健的货币政策使房地产市场实现“软着陆”是对包括美联储在内的各国中央银行的一项严峻的考验。

四、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

报告指出,国际金融领域2004年呈现出相对平稳的态势。世界主要货币之间的汇率波动幅度不大;国际资本流动出现恢复性增长;世界股票市场处于泡沫经济崩溃后的稳定状态;主要发达国家开始提高利率,全球经济将脱离过去三年的低利率时期。

到2004年10月中旬,美元的名义有效汇率(effectiveexchangerate)(相对7种货币)基本维持在年初的水平,只是在上半年有过小幅上升;欧元的名义有效汇率(相对12种货币)比年初略有下降;日元的名义有效汇率(相对15种货币)比年初有一定幅度的下降,从90点下降到10月14日的。

在经历了2003年恢复性增长之后,世界主要股票市场基本上是原地踏步。和年初相比,除了日本Topix指数略有上涨外,美国的SP500和欧盟的Euro-Stoxx都没有明显的变化。

受全球经济复苏进程加快的推动,发达国家已基本上摆脱了通货紧缩的威胁,进而各国中央银行开始关注通货膨胀的风险。在主要发达国家中,除日本外(它尚未完全摆脱通货紧缩),多数国家在2004年都提高了利率。这标志着连续三年的低利率时期已经宣告结束。美联储迄今已经连续三次提高利率,从1%上调到了目前的%。考虑到石油价格上涨的风险和房地产市场的接受能力,美联储一直在试探性地加息。在正常状态下,4%的利率被认为才是可持续的。市场预期到2005年底美联储才有可能提高到这一水平,但这要取决于油价上涨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和房地产市场的反应。在美国连续提高利率的同时,欧洲中央银行没有做出同步的调整,这一方面是因为欧元区的通货膨胀压力还在可控制的范围内,另一方面也是经济复苏乏力的结果。日本仍然在维持多年来的零利率政策,至少在消费物价指数变为正数之前不会改变这一政策。

五、全球区域经济合作的新进展

报告指出,过去十年来,全球区域经济合作一直在保持高速发展。2004年有两个突破性的进展。一是欧盟第一轮东扩正式完成;二是美洲自由贸易区(FTAA)的谈判有可能在年内结束。如果后者顺利完成的话,将标志着大西洋两岸区域经济合作和经济竞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报告分析,中东欧10国加入欧盟在2004年6月30日正式完成,从此欧盟由15国扩大到了25国。虽然就区域内贸易规模而言,这次东扩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但就增加的国家而言,这是欧盟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扩张,作为一个更大的经济体,欧盟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会有明显的提高。据估算,欧盟东扩使欧洲地区原有的区域贸易协定有60项要停止运行。鉴于欧洲地区的区域贸易协定数量已经达到了极限,今后欧盟的每一次东扩都将意味着已有区域贸易协定数量的减少。

美洲自由贸易区的谈判已经进行了多年。按规划2004年年底前将完成整个谈判程序。由于参加者涵盖除古巴以外的所有34个美洲国家,各方对待协议的内容存在很大分歧,在2003年底的美洲国家首脑会议上达成了一种被称作“自助餐”式的框架协议,即成员国根据自身的情况可以有选择地执行相关条款。这就为整个谈判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2004年大西洋两岸的区域经济合作同时取得突破性进展并非是一种时间上的巧合。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两岸的区域经济合作进程有着惊人的时间对应。其背后的真正动机反应了一个基本的趋势:大国之间的竞争日益转化为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之间的竞争。这为东亚地区的合作提出了新的压力和挑战。

六、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的互动关系

报告指出,多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与世界经济的融合步伐加快,在我国受世界经济影响越来越大的同时,外部世界也越来越感觉到中国经济的巨大影响力。因此,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正在进入一个新型的互动阶段。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619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