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冬至凝陇3篇
冬至凝陇篇1
冬日,冷冷地,没有一丝趣味;那一天的下午,我们还在上数学课,趣味,便悄悄地来临了。
这一种趣味十分冷,但却足以使人兴奋地叫出它的名字——雪。
那一天下午,下着雨,雨敲击着门外的.楼梯,我在教室里,缩着衣服。虽然上着数学课,可已经毫无思绪再听讲了。好冷!过了一会,雨下大了一点,雨中还夹着白色的颗粒。一开始,没人注意,不知是谁,观察的这般仔细,叫了一声——下雪了!
于是,我便把目光集中在窗外,真的,下雪了!雨中夹着雪,雪花一片又一片的飘落,多美啊!大家不由自主的发出了感叹!下课了,同学们都奔出了教室,欣赏这美丽的风景,雪花落在地上很快就化成了雨水。落在我手中的雪花也很快化没了。
洁白的雪飘落在了教室门口的几颗树上,很快给它们换上了新装。雪的洁白,也使人心肺开朗洗霏了人的心,大家都变得兴奋了起来!
雪,来是匆匆,去的也是匆匆,就两节课多,雪便停了,我本觉得可以下一夜雪呢!第二天就美丽了,可是,武汉的雪就是这样,要不下一天一夜,要不就下一会,太短暂了。不过,下雪的时间已经算不了什么了,每次下雪后的地上,楼房的楼顶都会感觉干净了许多……
这全是雪的功劳啊!这一次的雪看似来得快,走得急,没有留下来一丝痕迹,其实他们却留下了许多许多,虽然没有积雪,可是,落在地上的雪还是清洁了不少脏东西。每当走过小区中的草地,地上都是脏水和泥,可雪下过后,草地上就像铺了一张草皮一样,干净如新了!
雪是什么?是自然给予我们的礼物;雪是什么?是大地的美化工程师。
它不同一般,不仅洁净了地面,有时,它还可以洗霏人们的心灵。
冬至凝陇篇3
星期天,虽然下着细雨,冰冷冰冷的,但我的心里依然高兴,因为我要和妈妈去月湖银台第博物馆参加冬至风俗活动。
听说宁波的冬至风俗与别的地方不一样,我又充满了无尽的向往。
进了博物馆,我们端端正正地坐在位子上,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解:“冬至这一天是白天最短,夜晚最长。在宁波,人们冬夜常常要吃大头菜炒年糕。年糕、年糕,亦即‘年年高’,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美好的憧憬和期盼。”我们听得津津有味!但更精彩和更有趣的还在后面。
随后,我们去旁边的石磨练习磨米浆。我站在扶手的后面,用手使劲一推、又一拉,石磨像欺负人似的,纹丝未动。同学们也跟着推、拉了起来。“呀,呀!”我们喊道。石磨终于不愿意似的转了起来。我们越推越快,石磨转得越来越欢,米浆也不断地流出来。我们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终究是累人的活,不一会儿,我们都不愿意继续干了。
最后,我们把手洗干净,开始做起汤圆来。我拿了一点米粉,把它搓成细条,分成好几小段,耐心地揉了起来,越揉越圆。看,一个个圆溜溜的汤圆做好了,恰似一个个白色的小球在跳舞。老师看了看,直夸我能干。
宁波的汤圆真好吃,甜甜的、油油的、香香的,一点也不腻。我还吃了许多年糕,期盼自己和同学们的学习与生活“年年高”。
冬至凝陇篇4
“吃了汤圆大一岁”。今晚要吃汤圆了,这是冬至的传统习俗,而且妈妈又特赦,批准我和表妹、表弟可以一起搓汤圆。我们高兴得在大厅里欢呼雀跃。
只见妈妈先打来几勺白花花的汤圆粉,接着加了些温水与汤圆粉一起用力和面,把汤圆和成了一团。我用手一捏,觉得它像橡皮泥,又像棉花糖,软滑有弹性。我们照着妈妈和奶奶的样子,有模有样地揪些小面团,先把小面团搓成一长条,接着把长条分成寸长的一段段,然后拿起一小段放在手掌心,两手轻轻揉搓,一个小圆子的汤圆就诞生了。
水开了,我们把一个个洁白的小圆子放进锅里,一个个汤圆像爱睡的小娃娃静静地躺在锅底。不一会儿,水又开了,汤圆像一个个打着哈欠、调皮小的娃娃慢慢地浮起来。妈妈连忙把火力关小,个个汤圆在锅里不断地翻滚着。又过了一会儿,汤圆皮软了,熟了。
一碗碗热腾腾的汤圆出锅了,上面还撒着用白糖、芝麻和花生磨成的糖料,顿时,我的眼睛亮了,嗅觉也灵了,迫不及待地夹起一个圆圆胖胖的汤圆往嘴边送,太烫了,又连忙搁回碗里,可是实在又馋得很,只好翻来覆去地把那个汤圆左吹右吹,待它稍稍凉了,又忍不住地往嘴里送,一口咬下去。那汤圆色滑洁白,滋润香甜,爽滑软糯,不粘筷,不粘牙,味道太美了!表妹和表弟也在一旁皱着眉头,闭着眼,大张着口,唏嘘唏嘘地狼吞虎咽,真是太甜蜜了!
吃汤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可惜爸爸却独自一人在外地出差,今晚我更想念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