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公共基础(4篇)
【导言】此例“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公共基础(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公共基础范文【第一篇】
一、考试目的
(一)调动员工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业务和综合素质。
(二)检验员工是否掌握了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以适应岗位工作的要求。
(三)为通过双向选择、竞聘上岗,逐步建立科学、规范的全员岗位聘任制度奠定基础。
二、考试原则
(一)考试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二)考试内容要切合实际,难易适度。
(三)考试结果与岗位聘任、职务晋升、薪酬收入等挂钩。
(四)考试采取统一组织、分类实施的方式。
三、考试对象
上岗资格考试面向所有员工;鼓励员工通过考试取得多个专业的上岗资格证书。
参加信贷、财会专业考试的人员包括:
(一)总行和省级分行:从事信贷、财会、审计岗位工作的处(含)以下员工。
(二)地级行:从事信贷、财会、审计岗位工作的中层领导(含)以下员工。
(三)县级行:从事信贷、财会岗位工作的中层领导(含)以下员工。
(四)各级行打算从事信贷、财会、审计岗位工作的人员。
从事审计岗位工作的人员,可根据业务工作的侧重,分别参加信贷或财会专业的考试;鼓励他们同时参加信贷、财会两个专业的考试。
取得上岗资格证书的员工,根据业务和政策变化,应适时参加由我行组织的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与测试。
上岗资格考试要形成制度,根据我行人员和业务发展变化的情况,适时组织开展。
四、考试方式
上岗资格考试由总行统一编写考试大纲和考试教材、统一命题、统一组织考试。
五、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分为公共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两个部分。
(一)公共基础知识:宏观经济金融政策、货币银行知识、法律法规知识、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基础知识实行单科考试,单独计算成绩,并要求达到规定的合格标准。
(二)专业知识:信贷、财会等专业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规章制度、管理办法、操作规程及技能和本专业计算机应用软件操作技能。
六、工作进度
(一)信贷岗位。20****年1季度下发公共基础知识上岗资格考试大纲及教材、信贷专业上岗资格考试大纲及教材,20****年4季度组织信贷专业的上岗资格考试。
(二)财会岗位。20****年3季度下发财会专业上岗资格考试大纲及教材,2008年2季度组织财会专业的上岗资格考试。
(三)其它岗位上岗资格考试工作根据情况另行安排。
七、考试教材
(一)上岗资格考试培训教材应尽可能利用行内外已有的教材(应指定学习内容)。
(二)各专业上岗资格考试的大纲、教材、考试复习题及试题由相应的部室负责组织编写,人力资源部统一协调。
(三)考试大纲及教材要突出员工履行岗位职责所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
八、结果应用
持证上岗资格考试合格者,表明其掌握了在相应岗位工作的知识和技能,发给上岗资格证书;上岗资格考试结果记入本人档案,作为员工竞(续)聘相应岗位的工作、职务晋升、岗位交流、进入人才库以及确定其薪酬收入的重要依据。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公共基础【第二篇】
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考试是银行从业人员入门的初级基础考核,由中国银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认证办公室负责组织和实施的,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分公共基础科目和专业科目(个人理财、风险管理、个人贷款和公司信贷),公共基础科目为必考科目,专业科目可自行选择任意科目报考。考试形式采取全国统一考试、闭卷、计算机考试方式进行,有题库,随机抽的题。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全部为客观题,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和判断题,题量145题左右。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现有投资与理财、金融保险、证券投资与管理三个金融高职专业,鼓励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考试。目前,学生在校期间参加银行从业资格考试的通过率约为15%,通过率总体偏低。
2通过率低的原因分析
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参加银行从业资格考试的通过率偏低,其原因主要存在于三个方面:
课程考核方面
该校现行的金融课程考核偏重期末考试,学生对平时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专业课程的期末总成绩一般由平时成绩和期末笔试成绩组成,平时成绩(考勤,平时作业完成情况等)占30%,期末笔试成绩占70%。在实际的课程考核中,平时测验次数偏少、难度偏低,平时成绩占比较低,平时成绩对总成绩影响不大,学生的平时学习相对放松,形成了考前临时突击的习惯。由于银行从业资格考试的题型均为客观题,部分学生心存侥幸,不认真备考,考试答题靠猜,导致通过率偏低。
现行的金融课程考核主要采取纸质化笔试,学生不适应资格证考试的现代化考试手段。学生的平时测练和期末考试都是纸质试卷笔试,而银行从业资格考试为无纸化机试,由于平常没有得到充分训练,学生对考试手段陌生,计算机操作不熟练,容易造成情绪紧张。对操作手段的不适应影响了学生的考试成绩。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内容的覆盖面广,学生备考难。银行从业资格考试的题量大、知识点多、覆盖面广,要求识记和掌握的内容多,学生准备考试有一定难度。
授课教师方面该校金融课程教学的授课教师队伍由专任教师、校外兼职教师组成,拥有扎实的金融理论知识和一定的银行从业经历。不过,在针对银行从业资格考试的教学与指导方面,有些工作存在一定不足。
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不够。对课程的开发和对课程的把握能力欠缺,参照职业标准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的能力有待提高,课程教学大纲与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大纲不一致,不善于总结分析考试规律。
教学活动的设计和调整不够优化。在教学过程中,未能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知识水平、理解力和课堂表现灵活调整,创造性设计教学活动的能力有待加强。
学生学习方面
基础水平因素从历年招生情况来看,该校金融专业学生录取分数线较省内同类高职院校偏高,但与本科生相比,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要深入理解和掌握金融基础知识,存在一定困难。
学习态度和能力因素该校金融专业学生的学习目标不够明确,缺少学习规划和职业规划,并且考证通过的自信心不足,考证备考积极性不够,备考的主动性偏低。再加上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有待加强,导致考证成绩不够理想。
3改进建议
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实行多元化考核课程考核上,将职业资格考试贯穿课堂练习、平时作业、模拟考试、期末测试等课程考核的全过程,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三种评价类型有机结合,将侧重点放在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上,反映出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际水平。课程考核的最主要功能是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自己,尽可能让学生平常多练习。老师教和学生自学有机结合,如果平常测试不合格,学生可以反复自我训练,熟悉考试题型,把握考试难度,多次鉴定,不懂的教师给予指导,在平常测试中积累知识,提升自我,以练促学,从而提高考试通过率。
逐渐实行网上测试通过在网上建立试题数据库,自动生成电子试卷,学生可通过在线进行自我练习或测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试题库管理系统,具备题库管理、自动组卷、在线考试、自动阅卷、指导答疑等功能,满足课程训练与考核的要求。让学生熟悉这种考试形式,以训练促考证。
构建课程考核试题数据库针对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大纲和考试要求,收集和编制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历年真题和模拟题资源,并且完善试题答案、试题难度和区分度、重要程度等信息,平常测试中模拟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出题难度,让学生在平常反复的训练中较全面掌握知识点。
对教师的要求建设一支优秀的双师型教师团队是提高高职教育的质量和吸引力的关键之一。对教师进行培养培训,充分发挥来自企业的教师的作用,使专兼教师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加强与银行证券、金融培训机构合作,与企业合作建立了良好的实训协作关系;专门配备实践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的专兼职实训指导教师。同时改革教学评价模式,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与能动性,提高教学效能。
做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将银行从业资格考试科目整合到课程体系中,把《银行从业基础与个人理财》、《职业从业资格考证》科目内容融入到专业课程中,培养学生从事相关岗位工作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职业素养,促进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并且在一些专业课程中将银行从业人员资格考试用书选定为教材。教师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校企合作,到企业锻炼,增强自身的实践能力。教师应认真学习研究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大纲,平时注意搜集历年考试真题,总结考试规律,有针对性地布置作业,让学生多学多练,从而以训练促考证。
加强教学反思,改进教学方法对金融专业的学生加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从新生一入校第一至第四个学期都有《金融操作技能》的实践与技能训练课程,《金融操作技能》第一个学期为教师教学;第二、三、四学期是在期末进行测试,教师教授和学生自学相结合。多运用实践教学、互动模式、案例教学等方法,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学活动,设计出富有弹性的课堂教学活动,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知识水平、理解力和课堂表现灵活调整,创造性设计课堂教学,利用现代信息化教学工具,提高教学活动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考取银行从业资格证的通过率。
对学生的管理
提升学生自信注重知识在实践中的延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参与课堂,在课堂讨论中发掘自身潜能和发现自身的不足,不足的加以弥补,不断积累金融基础知识。课外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大学生银行技能竞赛,自全国大学生银行技能竞赛首次举办以来该校已连续2届夺得一等奖,学生的金融操作技能在全国遥遥领先,激发学生练习技能的热情,营造学生练习技能的良好环境,增强学生的基本业务技能。增强学生综合素质,给个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氛围,不断提升学生自信。
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目标,做好职业规划,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明白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充实完善自我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激发学生自我提升的效能感。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公共基础【第三篇】
“高职高专国际金融专业课程优化的研究和实践”(项目编号2010JGA203)
[摘 要]本文结合广西外国语学院国际金融专业“双证书”制度建立与实施的实践,论述了“双证书”制度建立与实施的障碍,并探讨了在校企合作模式下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校企合作 国际金融专业 双证书
所谓“双证书”,是指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即在高职高专院校内推行两种证书的制度,使学生在毕业时同时获得两类证书(大学专科毕业证和职业资格证书)。通过“双证书”制度,能够使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和基础知识,在获得学历文凭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训练,使学生获得所学专业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增加就业机会,顺利走上工作岗位,能够较快胜任所从事的工作。
然而,在各高职高专院校建立与实施国际金融专业“双证书”制度的过程中却面临着各种普遍障碍和问题。如果这些问题无法得到解决,则该专业“双证书”制度的实施则无从谈起。
一、“双证书”制度建立与实施的障碍
(1)“双师型”师资力量薄弱,质量不高
“双证书”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必须要有一批既懂得专业理论知识,又具备一定实际操作水平的师资队伍作支撑。但是从目前各大高职高专院校情况来看,师资队伍中能胜任“双证书”教育的“双师型”人才甚少,整体师资队伍的结构不合理,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因此,师资力量薄弱成为制约“双证书”制度建立与实施的首要障碍。
(2)经费短缺
经费短缺也成为制约“双证书”制度建立与实施的另一大障碍。经费短缺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各高职高专院校缺乏足够经费购买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书籍、资料,图书馆中关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书籍量太少;二是参加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各种费用过高,如报名费、培训费、购买资料费用等。
(3)学生对“双证书”制度认识模糊,盲目考证现象普遍存在
造成学生对“双证书”制度认识模糊的原因是宣传不到位和指导不到位。一部分学生甚至完全不了解“双证书”制度以及其实施的意义,另一部分学生虽然参与了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但其行动时盲目的,只是为了考证而考证,导致学生本身的技能得不到提高,甚至影响资格证考试的通过率。
二、我院国际金融专业“双证书”制度建立与实施的实践
为了解决高职高专院校“双证书”制度建立与实施中普遍存在的障碍,我院国际金融专业在多年的教学管理实践中,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在“双证书”制度建立与实施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企业人才“引进来”
为了解决“双师型”人才资源缺乏的问题,我院国际金融专业每学期从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聘请企业专家进入课堂授课,不仅弥补了师资的不足,也给学生提供了与企业一线专家面对面的机会,对学生专业操作水平和职业素质修养都起到了很好的提升作用。如国际金融专业的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证券投资分析等职业能力核心课程都是聘请企业专家或者由校内专职教师与企业专家合作授课的方式进行,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考证指导;聘请金融行业的各类专家到学院开设与职业资格证书有关的选修课,学生修完课程通过考核即可获得学分,不仅为考证后期培训打下基础,也以课时费的方式节约了部分培训费用的支出;定期邀请企业专家到校开展关于职业资格证书的讲座,使学生明确各类资格证书的作用,进而确定自己的考证方向。
(2)与企业共建校内校外实训基地
我院国际金融专业的校内实训室为金融证券综合模拟实训室,该实训室的项目主要包括模拟银行系统和结算业务系统以及股票交易、外汇交易等。该专业的实训课程一般都聘请企业专家在实训室进行授课。考虑到金融行业的实际情况,该专业主要选择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作为校外实训实习基地。比较成功的例子是2010年上半年,我院国际金融专业与广发证券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南宁星湖路证券营业部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双方定期派遣人员进行互访。
三、总结
虽然我院经过四五年的实践与研究,国际金融专业“双证书”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有一些尚未解决的困难,如一些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通过率较低;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后,对学生能力的提高不大等。这些将作为我院日后继续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杨晓飞。 高职院校“双证书”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理论导报, 2010(7).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公共基础范文【第四篇】
考试日期
银行业专业人员职业资格(初级、中级)
6月2、3日 10月27、28日
贵州毕节考试科目
公共科目: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原公共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