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心得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心得体会范文汇聚(最新5篇)

网友发表时间 1872212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心得【第一篇】

总书记指出,“独龙族和其他一些少数民族的沧桑巨变,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前面的任务还很艰巨,我们要继续发挥我国制度的优越性,继续把工作做好、事情办好。”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字里行间饱含着对独龙族群众的关心厚爱,溢于言表的是让各族群众都过上好日子的诚挚心愿,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亲民、爱民、为民的人民情怀,深刻彰显了共产党人的政治担当,全省各族干部群众备感振奋。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既是对怒江州、贡山县和独龙江乡及独龙族同胞的极大鼓舞,也是对云南各族干部群众的极大鼓舞和奋斗指引。独龙江乡的发展巨变,记载了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对独龙江乡、对独龙族群众深切关怀的历史画卷,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奋斗优势,更加坚定了‘四个自信’,树牢“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永远心向党、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永远拥戴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戴习近平总书记。下面我就结合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大力度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部分谈一点心得体会。

以西藏、四省藏区、南疆四地州和四川凉山州、云南怒江州、甘肃临夏州这“三区三州”的深度贫困地区,以及贫困发生率超过18%的贫困县和贫困发生率超过20%的贫困村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弱、贫困程度深,是脱贫攻坚中的硬骨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度贫困地区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是当前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必须付出更加艰辛的努力,采取更加有效的举措,扎实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是全国人民的心愿,更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定决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在全国范围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深度贫困地区是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坚中之坚,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是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的重大政治任务,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历史使命,是我省摆脱贫困落后的重大发展机遇,是我省决胜脱贫攻坚的重大工作举措。20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关键之年,作为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的云南,致力全力落实易地扶贫搬迁攻坚行动、农村危房改造提速行动、大病救治专项行动、产业就业全覆盖行动、贫困村集体经济提升行动5项硬任务,20,全省实现27个贫困县摘帽,145万人脱贫。确保实现130万贫困人口净脱贫、2457个贫困村出列、31个贫困县摘帽,昆明市、玉溪市、楚雄州、红河州、西双版纳州、大理州、德宏州、迪庆州、临沧市9个州(市)全面脱贫、彻底脱贫、巩固脱贫,为脱贫攻坚战取得全胜奠定坚实基础。我们更是欣喜地看到,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扶贫开发的决策部署,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探索出了一些成功经验,(同时,在干部工作作风、项目推进力度、扶贫资金使用等方面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把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入推进大扶贫战略行动,统筹抓好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坚持问题导向,大力发扬“钉钉子”精神,下大功夫研究问题、破解难题,举全省之力、集全省之智,集中优势兵力打好攻坚战、啃下了硬骨头。各级党委、政府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把打赢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作为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具体行动,作为树牢“四个意识”的具体体现,作为检验“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的具体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措施落实,确保人员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效果到位。各级党委政府,各部门自觉把深度贫困地区脱贫责任任务扛在肩上、抓在手上,敢作敢为、善作善为,坚决攻坚深度贫困地区脱贫工作。认真落实各级党委的主体责任、政府的主抓责任、干部的主帮责任、基层的主推责任、社会的主扶责任、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的具体责任,形成合力、强力推进,确保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严格执行贫困县县委书记、县长不脱贫、不摘帽不调离这条铁的纪律;选好一把手,配强领导班子,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特别是广大基层干部都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做好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访真贫、识真贫、扶真贫,沉下身子到村里干,同贫困群众一起干,带着群众示范干。加大宣传力度,努力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关心、人人支持、人人参与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共识和行动。

“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指日可待,有了党的坚强领导,有各级党政干部的勇于担当,有人民群众团结奋斗,无论“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无论神州大地,百姓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红火,祖国的明天一定会越来越美好!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心得【第二篇】

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的鲜明实践;同样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最大显现。

群众不论大小事,在党员干部眼中皆为大事;作为服务于一方百姓的党员干部,此次在决胜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收官之年,更是要时刻以第一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和相关工作人员,取的不朽的成绩。

一、端正工作态度,作风是第一位,自从习近平总书记上任以来,严抓严打各种贪污/腐败之风,真正实现了“老虎、苍蝇一起打”,官场之中少了贪污/腐败之风,多了一股清正廉洁之风,在2020年这个关键年,党和政府同样高度重视廉政建设;领导班子只有对权利充满敬畏之心,明白权利来源于人民,才能端正工作态度,做好秉公用权、廉洁从政,真正成为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的人民公仆。

二、人民利益第一位,99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遵循“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哲学理论,不轻视、不无视人民群众,相反,还时时刻刻利为民所谋、任何事情想在人民群众的前面,在扶贫攻坚中,党领导下的干部班子坚定四个自信,树立四个意识,始终以人民礼仪作为第一出发点,落脚于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以高度的自信和高效的执行效率打赢这场扶贫攻坚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上不落下任何一个群众。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心得【第三篇】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攻坚克难下,我国经济实力大幅跃升,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断完善,发展成就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赞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已经基本实现。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意识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许多短板、弱项等着我们来补强。

1.在处理三对关系中,找准补短板的方向。坚持正确的方向,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牵涉到方方面面,落实好补短板这项硬任务,需要我们在处理好以下三对关系中,找准工作方向。要处理好整体目标和个体目标的关系,在思想上要统一认识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国家整体目标,不是平均主义,我国发展不平衡,城乡、区域、人群之间存在收入差距是正常的。要处理好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的关系,明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中有的是绝对指标,有的是相对指标,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2.在把握三个维度中,明晰补短板的任务。明确任务有助于压实责任,在找准补短板的方向后,我们要围绕以下三个维度,对必须完成的硬任务进行认真梳理。从“人群”这一维度看,补短板主要是紧盯老弱病残贫困人口,重点解决看不上病和看不起病、孩子辍学、危房改造、饮水安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区域”这一维度看,补短板主要是紧盯深度贫困地区,主要关注贫困残疾弱势群体部分已脱贫摘帽但返贫风险较大的群体,根据不同的致贫原因精准施策,补齐这些“短板中的短板”;从“领域”这一维度看,补短板主要是紧盯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领域,在大气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修复、乡村教育医疗改善、水电路讯建设、金融风险防控等方面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3.在贯彻四项要求中,抓住补短板的重点。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间紧、任务重,补短板必须抓住重点,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要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始终坚持目标不变、靶心不散,克服焦躁情绪、懈怠心理,杜绝“数字”脱贫、“指标”脱贫等问题,向最后的胜利发起总攻,确保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如期兑现;要解决好重点地区环境污染突出问题,着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同时,要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推动形成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要加快民生领域工作推进,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全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加大对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育幼养老等方面投入;要健全社保兜底机制,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的理念,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大病兜底保障机制,确保兜住基本生活底线。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心得【第四篇】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工作指明了方向,2020年6月1日出版的第11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就补短板问题作出了深刻阐述。

看清当下成绩,增强奋斗信心。改革开放之初,党中央提出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在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攻坚克难下,我国经济实力大幅跃升,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断完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目前,我国已位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具有全世界门类最全的工业体系,在中等收入国家中位居前列,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我们还存在着许多短板、弱项等着我们来补强。

把握重点短板,找准最新矛盾。目前,我国发展不平衡,城乡、区域、人群之间存在收入差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间紧、任务重,补短板必须抓住重点,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要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始终坚持目标不变、靶心不散,克服焦躁情绪、懈怠心理,杜绝“数字”脱贫、“指标”脱贫等问题,向最后的胜利发起总攻,确保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如期兑现;要解决好重点地区环境污染突出问题,着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同时,要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

明确整体目标和个体目标。在思想上要统一认识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国家整体目标,不是平均主义,要处理好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的关系,明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中有的是绝对指标,有的是相对指标,二者不能混为一谈。要处理好定量分析和定性判断的关系,在衡量全面小康社会建成与否时,既要看量化指标,也要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状态和现实获得感。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心得【第五篇】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近日,《求是》发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补短板问题》的署名文章,文章中一方面肯定了我们国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上的决定性进展,另一方面,也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存在一些短板,要求聚焦短板,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跑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公里”。

一人没有脱贫,一领域还存在突出问题,都会影响全面小康的建设进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涉及方方面面,但补短板是硬任务。当前,虽然我们在各项领域都取得喜人的成绩,但是也要看到目前存在和面临的问题,注意短板、重视短板、要正式短板。一是要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要一鼓作气、连续作战,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精细的工作,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要避免浮躁情绪,坚持目标不变、靶心不散,把扶贫工作重心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在普遍实现“两不愁”的基础上,重点攻克“三保障”面临的最后堡垒。要坚决克服“数字”脱贫、“指标”脱贫等问题,有效防止脱贫户返贫和边缘户掉队。二是要解决好重点地区环境污染突出问题。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到2020年的阶段性目标。要着重抓好京津冀等重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加强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治理“散乱污”企业,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抓紧解决城市黑臭水体、垃圾处理、工矿企业污染、机动车排放污染等城市环境突出问题。要全面开展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等工作,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三是要加快民生领域工作推进。要加大对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育幼养老等方面投入,解决好部分群众上学难、看不起病、住危房等急迫的现实问题。要加强农村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危房改造,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要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和后续产业发展、社会治理有机统一。四是要健全社保兜底机制。要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老弱病残等缺乏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综合运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保障救助措施,实现应保尽保,确保兜住基本生活底线。要把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保障范围,完善大病兜底保障机制,解决好因病致贫问题。同时,要堵塞漏洞,防止骗保和养懒。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牵涉到方方面面,因此,要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各级领导干部要咬定目标、真抓实干,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不懈奋斗。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187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