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农家乐设计优质4篇

网友发表时间 828623

【导言】此例“农家乐设计优质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农家乐设计【第一篇】

关键词:内蒙古 农村中小学 音乐教育 困惑 出路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4-0071-02

农村音乐教育的落后作为有失教育公平的一个问题,正逐渐成为相关学者、领导、家长、学生们普遍关注的社会性问题。针对内蒙古包头农村师资队伍、教学设备、教师教学、学校音乐课的开设情况,通过相关问卷、访谈等形式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查研究,发现包头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不容乐观,面临的问题较为复杂。内蒙古包头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制约了包头人文素质教育整体水平的进一步提升。这些问题的存在急需相关领导和教员们谋求切实可行的出路。

一、内蒙古包头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困惑

剖析包头农村基础音乐教育发展困难现状,探究根源并抓住主要矛盾,是加快摆脱包头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困境的有效途径。

(一)人口、经济发展不均衡带给包头农村音乐教育的困惑。

具2005年统计,包头市辖6个市辖区、1个县、2个旗。各市、县、旗所有土地和人口、经济发展极为不均衡。

(注:此处区划地名资料截止到2007年12月;面积、人口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07)》,人口截止2004年底。)[1]

内蒙古包头市各区、县、旗所有土地和人口极不均衡。昆都仑区、东河区、青山区的人口较为集中,经济发展迅猛,城市建设快。这些因素带动了周边农村的“城市化”,如青山区的赵家营村、张家营村和曹家营村以逐步成为“城中之村”。人口集中带给这部分地区农村基础教育三个重要优势:一是便于管理、便于交流、便于改革;二是教育经费保障及时;三是信息传达及时。如青山区教育局“针对该区新接收的四所农村小学,在全面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制定了保障农村小学进一步发展的一系列办法,从校领导班子建设、师资培训、学校基础设施改造、经费投入等方面全面进行规划,确保各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得到提升。[2]”因此,这三区的周边及市内的农村小学教育发展较好,音乐教育的发展也较为乐观。

而另外六个区、旗、县(九原区、白云鄂博矿区、石拐区、固阳县、土默特右旗、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是典型的“牧区”中的农业,“地广人稀”成为这六个区人口分布的突出特点。各区中的各农村小学具有离城镇远、分布零散、农村学校大于城镇学校比例的特点。例如,固阳县农村乡镇中心小学15所,村中小学18所,而城镇小学只有7所[3]。这项农村小学与城镇小学的比例远大于青山区城乡小学之间的比例。这六个区的乡村教育无论从学校硬件、投入资金等各个方面都和临近的城乡教育相比相去甚远。因此这些地区的教育部门对农村中小学面临着管理不便、交流不便、信息传达闭塞等困难。尽管近年来我区、市级财政加大了对这些地区基础教育的投入,但这些地区农村中小学的教学和生活设施条件依然十分艰苦,教育质量无法得到根本保证。教师待遇差、工资低,许多骨干教师流向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即使坚持留下来的教师也面临着教师老龄化和教学方法老龄化的现实问题。2004年,教育部便下发了音乐教育新课程标准,但是在笔者2009年的调查得知,这六个区的农村音乐教师很少有人对此深入进行学习,10%的老师学习过,时至今日再没有接受过深入学习课改的培训;72%的老师知道新课程标准,而18%的老师根本不知道新课程标准是什么。这项调查中突出体现了合格的农村音乐师资严重缺乏和教学方法落后的严峻问题。在此现状下,音乐教育很难讲求质量,甚至在人口稀少的部分地区农村中小学根本不开设音乐课。

因此,人口、经济发展不均衡是包头农村音乐教育发展困难的主要根源。它带给农村一线教师“显现”的困难大致可以总结为:音乐教学设备简陋、教学经费缺乏、教师评价及鼓励机制不适用、没有继续教育的机会、教育观念滞后等。

(二)音乐课程设置、教材编写与实际需求相脱节带给包头农村音乐教育的困惑。

关于中小学学生音乐兴趣及音乐素质现状,笔者进行了专门的调查。

从以上两项结果看:非常喜欢音乐的要比非常喜欢音乐课的高48%;喜欢音乐的要比喜欢音乐课的低3%;不喜欢音乐的要比不喜欢音乐课的低出22%;无所谓喜欢音乐的要比无所谓喜欢音乐课的低23%。内蒙古包头农村学生喜欢音乐,而不喜欢音乐课的矛盾突出。通过笔者访谈得出造成以上矛盾的原因,除了由于教师本身能力有限,无法吸引学生注意外,最为主要的是农村学生对现行音乐课程设计、教材内容非常不感兴趣。包头农村中小学使用的教材不统一,初步统计有近五家出版社的教材在使用,而相关部门对课改后的教材使用培训极少,缺乏对农村中小学音乐教材统一筹划管理与培训。

据相关部门统计得知:全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初高中毕业生中有近五成以上的学生返乡务农,有些地区这一比例甚至达到八成。而在校学习的音乐课程内容与城乡经济文化发展实际需要相脱节。笔者的调查显示:包头农村中小学生通过音乐课学习歌曲的只占7%;通过社会实践、媒体广播、网络等学习音乐达到93%。农村学生在校学习音乐的教学资源贫乏,缺乏乡土音乐课程设计及乡土音乐教材,这些都迫使部分学生丧失了在校学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因此,内蒙古包头农村中小学音乐现行音乐课程设计、教材编写与农村实际相脱节是包头农村学生课堂音乐学习困难的另一个重要障碍。

二、内蒙古包头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出路

根据以上问题的深入分析,包头农村音乐教育现状不容乐观。总结问题展望未来,寻求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是当前所有关注此问题人士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加强包头农村音乐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包头农村音乐教育应该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切实建立城乡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音乐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认真落实“扶贫助困”工程和“两免一补”政策,为包头农村在校中小学生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音乐教科书提供保障。兴建九年一贯寄宿制农村中小学中心校,以此改善农村学校音乐教学条件。对无法实现九年一贯寄宿制的中小学应全面改善其音乐教学设施,定期筹拔专项资金,根据音乐教学目标和学校实际情况,在农村各个中小学建立相应层次、相对专业的音乐教室,购买相应的乐器和音响设备。教育信息化让包头市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实现全市教育均衡发展的助推器,成为实现城乡教育公平最有效的方式。

(二)加强包头农村中小学乡土音乐教材编写及相关课程的培训力度。

包头农村地区中小学生是汉族为主的多民族并存,因此,定购或自行翻译编写多民族语言或体现地方特色的音乐教材,诸如内蒙的长调、短调,蒙汉调,二人台音乐等都可编入农村乡土音乐教材中。购置各种民族乐器和具有地方特色音乐的乐器,开设相应的音乐课程。聘请和培养符合包头农村音乐发展的专业音乐教师,例如可聘请符合条件的部分乌兰牧骑的演员或民间艺人。同时提高农村音乐教师福利待遇,适当降低农村教师评职称的“门槛”,调动农村音乐教师的积极性,解决农村音乐教师资源不足和因为不安心农村工作而造成音乐教师流失的问题。把城市超编的音乐教师鼓励到农村去工作,给新毕业的大学生更多走向农村教书育人的工作机会。

(三)搭建包头农村中小学课外音乐活动平台。

首先,包头教育厅(局)要将农村中小学音乐活动纳入年度教育工作规划,定期举行中小学生歌咏、器乐等比赛,给予一定的奖励并选拔其中优秀者到专业地方学习或选送参加更高级别的比赛。其次,市、县(旗)、乡(镇)要根据地方特色,在包头农村中小学也建立一定规模的中小学音乐团体,比如合唱团、管乐团、童心演出队等。利用“五一”、“六一”、“十一”或地方风俗节日庆典活动、文娱晚会,让这些团体参与其中。第三,加强城乡音乐活动交流。每年,由教育部门牵头定期组织农村中小学学生或音乐团体到城市学校来,让城市学生到农村中去,以一帮一、手牵手等形式进行交流沟通,以达到城乡学生至少在音乐方面的互补和共识。

(四)依托地方师范院校提高包头农村中小音乐教育教学科研水平。

依托包头师范学院为包头农村音乐教育事业长期“服务”,形成包头农村中小学音乐师资培养的新特色。第一,利用包头师范院校的高级知识分子和教学、科研、管理方面的专家和学者较多的优势,为包头农村音乐教育培养合格的音乐教师。同时开展农村音乐教师在职培训、进修,并培训包头农村音乐现代远程教学点管理人员和维护设备人员 。第二,利用包头师范学院的科学研究优势,开展有效的农村地方音乐课程实施和教材编写等科研。为包头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证研究,进而从根本上帮助农村中小学改进音乐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第三,利用包头师范学院的图书资源丰富、信息来源广范、科研成果密集、教学设备较好的优势,可为包头农村音乐教育建立音乐教育调查和音乐教育科研的重要基地。包头师范学院的教师可与农村基础音乐教师建立稳定的关系,提供音乐教学指导和咨询,参与教改实验,推广适合当地师资、设备条件的先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提高包头农村音乐教育的教学质量,并根据当地对基础教育教师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新要求,改进学校的音乐教学工作。

总之,解决内蒙古包头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存问题将是一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除了积极呼吁相关领导大力重视,积极促成改革之外,作为从事少数民族农村基初音乐教育的教师们更需要面对现实、调整心态、不畏艰难的积极的寻求改变自我的现实出路。

参考文献

[1] 引自:2009年1月12日 包头日报 《青山区教育局关注农村学校和农民工子女》

农家乐设计【第二篇】

[关键词] 农家乐 休闲旅游 市场开发

农家乐是我国休闲旅游业发展中新兴的一股力量,近些年,上海市郊农家乐项目也不断蓬勃兴起,崇明的前卫村、松江的番茄农庄、南汇的桃花村等都已成为上海市民周末及节假日休闲的好去处,发展农家乐已成为上海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手段。

一、农家乐的概念与特点

对于农家乐的概念,不同学者有不同的提法,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合我国目前农家乐的发展实践,笔者认为,农家乐是基于传统第一产业(农、林、牧、渔、副业)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旅游休闲类别,其服务内容是乡村居民生活、劳作方式的商品化延伸,乡野风光、民风习俗、生活起居、人文历史、古迹传说等都可直接或经过包装成为农家乐的经营资源。

国外没有“农家乐”的专门提法,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乡村旅游。同国外乡村旅游相比,农家乐在内涵和外延两方面均类似于“乡村旅游”,但更突出中国文化传统和风土人情,是乡村旅游的中国化、通俗化,能形象地反映出我国乡村旅游的本质与内涵。

农家乐的提出是相对于都市旅游休闲而言的,其形式不同于城市休闲的场馆化、园林化,其观光也有别于一般的风景名胜游览,农家乐作为一种寓乐于“家”、寓乐于农(包括林、牧、渔、副业)的旅游休闲类型,有其自身的特点:

1.服务或产品贴近居民日常生活。与其他旅游休闲类型相比,农家乐服务或产品的生活化、自然性是其最为显著的特点,通过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游客能够直接体验农家的很多生活方式或习惯。

2.农户直接参与经营。从全国农家乐发展情形来看,多数地区的农家乐主要依托当地农户发展起来,农户直接参与服务和经营,农家是接待游客的主要载体,因此,与其他旅游类型相比,农家乐经营主体要广泛得多。

3.消费价格低廉。开发农家乐大多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的禀赋资源,包括农户的生活、生产设施,开发投资较低。同时,农家乐大多有当地居民提供服务,劳动力价格低,运营成本不高,因此,农家乐整体消费费用相对低廉。

4.综合效益比较高。开发农家乐不仅能优化地区产业结构,提高地区经济效益,也为当地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增加了本地居民收入。同时,积极发展农家乐对于繁荣地方文化、提高当地居民素质,也具有重要意义。

二、上海农家乐发展现状及发展瓶颈

1.发展总体状况。目前,上海的农家乐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据初步调查,在上海市郊,已经投入市场运作的农家乐项目约有40个,其中崇明的前卫村、南汇的桃花村、松江的番茄农庄等农家乐项目,已初具规模。据不完全统计,近年上海郊区游人数年均增长15%左右,2005年郊区共接待游客超过1000万人次,其中30多个有一定规模的乡村游景点接待游客200多万人次。在2007年南汇桃花节期间,南汇境内的相关景点共接待游客65万人次,仅景点门票和星级酒店的营业收入就达到了2900多万元。

上海市郊农家乐基本涵盖了传统第一产业的农、林、副、渔业,新兴的都市型农业也成为农家乐开发的重要资源。提供的产品与服务包括观光、娱乐、饮食、住宿等,钓鱼、捉蟹、劳作等服务项目在积极开发中,农家乐产品服务链不断健全。

为推动和规范农家乐的发展,上海市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关于推进本市农业旅游发展的若干意见》、《〈农家乐旅游服务质量等级划分〉评分细则》等政策,制定了《上海市乡村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06年-2008年)》。

2.发展中存在的“瓶颈”。根据调研分析,目前,上海农家乐发展中还存在诸多瓶颈,并已经影响到农家乐的发展。主要包括:

一是市场开发理念相对落后。在实地调研中发现,不少村镇地区领导、农家乐经营者对农家乐或乡村旅游的概念尚不十分清楚,只是将农家乐简单地理解为市区居民到农村吃吃饭、走走看看,因此,在实际开发过程中,不少地区侧重建餐馆,搞园林。同时,不少经营者市场意识非常淡薄。如在松江五厍华颂园(主营垂钓、划船、餐饮和客房等),几年来,该项目客源主要依赖开发商的个人人际关系和朋友介绍,尚未建立科学的市场营销体系。

二是政府性投入资金需求较大。开发农家乐首先需要改善当地基础条件,配置相关公共服务资源,但所需投资较大,如道路改造、河道疏浚、农户宅前屋后绿化等,都需要当地政府出资。尽管是上海市农业等相关部门下拨部分扶持资金,但相对资金需求,缺口较大。在松江的马桥村,发展农家乐的资源禀赋较好,但由于资金不足,该村组织了几位村委会负责人编制项目发展规划,尽管这样可以节约一笔经费,但因规划缺少专业性和充分的市场调查,项目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三是服务人员的结构性缺乏。上海与内地相比,城市化水平较高,农村中的中青年绝大多数都居住、就业在城镇,而留在农村居住的人口年龄偏大。这部分居民由于年龄、观念和生活习惯等因素,接受服务培训较为困难。在实地调研中,很多农家乐经营者普遍反映,服务人员的结构性缺乏是制约农家乐发展的一个较为突出的瓶颈。同时,农家乐整体消费水平较低,服务人员的待遇也不高,很难吸引居住在城镇的居民或外来务工人员就业于农家乐。

四是建设用地指标获得不易。农家乐项目大都规划或发展在农业区域,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用于农家乐发展的建设用地指标很难获取,一些必要的设施项目无法建设,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家乐的发展,一些发展较好的项目,也无法进一步拓展空间。在松江,以前的不少农家乐项目,在开发过程中采用了先开发后争取指标的办法,但由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加强,一些地面建筑因没有用地指标,不得不拆除,企业投入也无法收回。

五是资源的整合难度较大。充分利用现有和潜在的资源,是发展农家乐的一条捷径。在调查中,很多农村地区存在不少专属特定企事业单位的度假村和疗养所(主要用于企业接待客户及内部员工度假),以及可用于发展休闲旅游的园林、果林、养殖基地等,资源利用效益很低,产生的社会效益也非常有限。因权属关系,地方政府盘活这些资源的难度相当大。如在松江马桥村,就拥有分别隶属于4家企业的苗木基地(内建有10间套房、室、鱼塘及饲养了一些小动物)、企业接待中心(内有20套标房、舞厅、餐厅)、奶牛场(种有紫薇林、香樟林等名贵片林)、蘑菇基地,都是当地发展农家乐的优势资源,但把这种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非常不易。

三、相关对策建议

1.提高农家乐在产业发展中的地位。发展农家乐对丰富市民生活、推动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人口就业、增加地区农民收入及保护当地风俗文化等,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必须提高认识,将农家乐纳入上海市农业、旅游业等有关总体发展规划,将乡村休闲旅游有机嵌入到上海大旅游发展战略之中。加快编制农家乐专项发展规划,在全市层面,对农家乐项目进行统一规划布局,合理配置土地、资金等资源,推动农家乐有序开发、规范发展。

2.加快农家乐市场化开发步伐。开发农家乐必须坚持走市场化、产业化道路。从上海松江农家乐发展总体的情况来看,加快市场化步伐,首先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要吸引大型旅游企业参与农家乐项目开发,共享企业管理经验、营销网络和专业人才等资源。二是要促进业绩较好的农家乐经营企业,收购、兼并效益差的农家乐项目,推动农家乐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切实提高资源的经济效益。同时,要完善合作共赢机制,让农户以土地使用权、固定资产等入股的形式参与农家乐开发,确保农户获得稳定长期的收益。

3.提升服务产品的内涵。上海是国际化大都市,来上海旅游及从事商务的外籍人士较多,市郊农家乐不仅仅定位于上海市市民的假日休闲娱乐,客源市场应涵盖广大外籍人士。要立足全国,进一步拓展产品开发视野,积极开发能够反映我国农业特色、农村特点和我国传统民风民俗的产品,提升产品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力争把上海农家乐打造成为能够展示我国传统文化的又一平台,成为外籍人士了解中国乡村文化和风土人情的窗口。

4.推动相关资源的整合。发展农家乐需要的资源较多,可用于农家乐发展的资源也较广泛。目前需要重点从三个方面,推动相关发展资源的整合与盘活:一是地方政府要加强与当地相关企事业单位的沟通交流,探索建立一套科学的利益共享机制,通过企业入股(以所拥有资源)或政府回购、租赁等形式,盘活一些企事业单位拥有的可开发资源。二是加快建设用地指标置换和土地使用权流转,尽可能将一些废弃的厂房、动拆迁农户宅基等用地指标盘整出来,部分指标集中用于农家乐项目的建设开发,充分挖掘闲置土地的经济效益。三是加强经营企业与当地农户的合作,促进企业增加投资,帮助更多农户改善居住条件、生活环境,积极开发农户屋舍等资源的旅游接待功能。

5.加强政府资金扶持。加大政府资金扶持力度是突破农家乐发展“瓶颈”的一个重要手段,上海市、区两级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建立专项发展与扶持资金,一是用于农家乐开发的配套道路、交通、公用设施等建设和相关旅游服务功能开发,二是用于重点农家乐项目开发的贷款贴息或补贴。同时,当地政府要结合新农村建设,通过牵线搭桥,鼓励、引导国内著名企业、知名人士投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资源配置,进一步拓宽投资渠道,多方面为农家乐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6.加快服务人员的培训与导入。农家乐是我国新兴的一个旅游休闲行业,国家还没有制定统一的服务质量标准,各地服务人员服务技能也参差不齐。因此,上海市旅游、农业、劳动等部门应联合开发培训项目,制定农家乐服务人员培训、实训计划,积极开展对服务人员的政策、素质、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并通过建立服务人员资格准入制度,确保农家乐的服务水平。同时,上海市有关部门,要综合运用价格、税收,以及工资、社会保障等手段,扩大经营企业的利润空间,提高农家乐就业人员的收入和保障水平,积极引导城镇和外来适龄务工人员就业于农家乐。

7.加强数据统计研究工作。在上海,农家乐仍处于起步阶段,成功的经验不多,因此,需要建立有关农家乐项目分布、资源开发、接待能力、就业人口、游客数量、实现收入等数据的统计制度,加强数据统计和分析研究工作,以便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推动农家乐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琼英冯学钢:乡村旅游研究综述[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1):115~120

[2]Evans N J,Ilbery B W,Farm-based accommodation and the restructuring of agri culture:Evidence from three English Countries[J].Journalof Rural Studies,1992 8(1):85~96

[3]Branwell B,Lane B.Rural Tourism and Sustainable Rural Development[M],UK:Channel View Publications,1994

[4]保景明:国外乡村旅游研究述评[J].旅游学刊,2003,18(1):76~80

[5]Kneafsey M.Rural cultural economy tourism and social relations [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1(3):762~783

农家乐设计【第三篇】

关键词旅游;农家乐院落;设计

一、导论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和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居民收入和闲暇时间不断增多,旅游日益成为现代社会人们主要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活动。乡村旅游不断成为市民的首选,农家乐在乡村旅游发展中承担了重要角色。由于政府扶持、行业引导,加上进入门槛低,农家乐在全国城乡遍地开花,成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种重要形式。

浓郁的乡村气息和农家风情是吸引市民的魅力所在,多数城里人到农村旅游看中的就是农村良好生态环境,但是由于很多农家乐都是在原先的农民房基础上改造而成的,村子两边的路面、院落周边环境布局、院落卫生状况、院落内部陈设等还停留在原先的状态或者稍微改善,这很难满足农家乐自身发展的需要,也引起游客对当地农家乐院落卫生环境的质疑,游客希望农家乐经营户能对院落进行更好的设计和规划,而作为农家乐经营户也急需相对应的培训与设计。笔者根据自己多年从事农家院旅游培训的实际经验,通过实地调查研究了解农民的实际情况和现实需要,掌握第一手资料,对农家乐院落进行设计分析,总体设计思路要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主,处处体现一个“农”字,根据自己的地理位置,运用农村随处可见的原材料,设计经济实用的农家乐院落,解决农家乐布局不合理、特色不鲜明的问题。希望对我国广大农村的农家乐经营者起到参考和指导作用。

二、根据院落空间设计不同的功能区域

农家乐是利用庭院、堰塘、果园、花圃、农场等农、林、牧、渔业的资源优势,吸引旅游者,为旅游者提供观光、娱乐、运动、住宿、餐饮、购物等服务的经营实体,它主要是以农村家庭为主,夫妻或者母女等经营,提供给城市里的市民们到农村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体验农家生活,感受安详宁静生活环境的地方[1]。

随着新农村的改造,越来越多的农村被统一改造成一层用餐,二层住宿的空间格局,但每一个乡村在建设农家乐的时候却有所不同,有的农家乐院子比较大,有的空间很小。没有经过新农村改造的农村在经营农家乐的时候既有优势也有劣势,优势就是农户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条件、地理位置设计符合自己情况的院落、门口、客房、娱乐、餐饮等的设计,劣势就是整个村庄里经营农家乐的人少,游客不容易注意到,这就需要做好宣传工作。由于每个农家乐的院落规模有大有小,所以在设计农家乐院落的时候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不同功能区域的划分[2]。

(一)餐饮区域

如果农家乐院落面积比较大,就可以设计相应的餐饮区域,由于游客来农家乐游玩一般都选择在夏季,所以院落的就餐区域上面应设计为遮荫植物,植物选择藤架,种上葡萄树或农家瓜果植物,菜地部分栽种应季蔬菜或花草。如果农家乐院落面积比较小,就不要设计太多的东西,以免影响院落局部与整体的比例关系,可以考虑摆放少许盆景作以装饰,切记栽种高大的植物影响院落整体效果。有的农家乐在二层也设计露天的就餐环境,那是因为在那里用餐可以看见意想不到效果。例如北京市平谷区刘家店乡桃花居农家院就处于有利的地理位置,在他们家的平台上就餐可以观赏到丫髻山的全景,在就餐脚下就可以看到大片的果树,这也是别家所不具备的,别的农家院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位置深挖设计独特的就餐区域,为客人提供独有的就餐氛围和环境。

(二)观赏活动区域

农家乐可以在前庭或后院设计主题观赏活动区域,以观赏性和实用性较强的植物绿化,以供游客乘凉或者观赏植物,享受芳香味。面积大的院落设计一块菜地,表示自己种的是无毒害纯绿色的蔬菜,并且比较新鲜。游客大多数是城里人,长期从事一种工作方式,对于他们来说,换一种劳动方式本身就是放松。享受拔菜、播种、摘菜、炒菜等的田园劳动带来的快乐,是中国人一种“悠然见南山”文化的追求,所以现在农家乐在设计院落的时候只要条件允许就留出一块空地种菜。让游客自己去体验拔菜、种菜的快乐。有的农家乐院子里栽满了黄瓜、西红柿等蔬菜,农户让游客随手摘下来,不用洗就可以进嘴了。还有的农家乐在游客点完菜等菜过程中,把自家产的水果,如桃子、梨等洗干净放在餐桌上先让游客吃个够。等游客将要离开的时候,当地农民可以把自己种的蔬菜、水果给客人打包,包装袋上写上农家乐的名字、联系电话、服务项目等,既宣传了自己,又使客人感到农民很朴实,很热情,可以象征性的收费,也可以把费用加在饭菜餐费里[3]。

(三)休闲娱乐区域

农家院如果楼房二层有平台,可以考虑设计读书、休闲空间,平台上设置读书的座椅,乘凉喝茶用具等。休闲娱乐区域如果在后院可以种植有特色的植物景观,这些植物应该选择当地农村特有的来进行设计、栽植和养护,在植物配置时,应该考虑植物的颜色、大小、形态、果实的成熟期等能够凸显农家乐主题。有一定规模的农家乐可以考虑丰富的娱乐活动,比如农事活动的比赛,剥玉米比赛、提水比赛等,游客既锻炼了身体也增加了旅游的乐趣。现在比较多的农家乐只是在一层设置了室,活动内容单调、乏味,缺乏吸引力,各个旅游经营户要大力挖掘当地特有的文化,提供具有当地特色的娱乐活动。

(四)卫生洗漱区域

受空间的限制农家院并不是每个房间里都具备卫生间和淋浴间,现在大多数农家院都是在院子中有一个公用的卫生间,但很多农家院卫生间条件有限,时常有客人抱怨的现象。尤其是到旅游旺季的时候,卫生间没法使用的情况就会经常出现。农家院并不要求像酒店那样配备比较正规的卫生间和淋浴间设施,但是至少要干净整洁,提供给客人能够正常使用的设备。

农家乐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按照如下要求设计卫生间和淋浴间。(1)有条件的要分设男女卫生间和淋浴间,面积各不小于2平方米,若是卫生间与淋浴间一体的不小于5平方米;(2)必须有门,不得用布帘当门,内安插销;(3)须铺设防滑砖、墙面贴白瓷砖、有通风道;卫生间配备衣勾、纸篓、架栏;淋浴间配备衣勾、肥皂盒、梳妆架和沐浴品等。(4)卫生间随时清理,洁具保持光亮、物见本色,淋浴间要保证热水充足。(5)卫生间经常消毒,做到无异味。淋浴间要在客人用后及时进行清理,保证客人的连续使用清洁。外要设置“男”“女”标志等。

因此,农户在设计院落中的卫生间时,一是选好位置,院落里的公共卫生间最好设计在一个角落里面处于下风处,避免异味散布,有条件的在客房里设计独立卫生间和淋浴间,在实际调研中,有的农户把公共卫生间设计在了一进门的方向,并且非常简陋,既没有门也没有顶;二是切实做到干净无味,要及时消毒清洗,采取除臭措施,使用传统方式熏香。

(五)儿童娱乐区域

有条件的农家乐可以在院中设计孩子游玩娱乐的区域。城市里面都有儿童乐园,农村也可以在自己院落的一角开设具有乡土特色的儿童乐园,并且切忌不能和城市里一样。各个农家院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展开想象,创设自己的儿童乐园。农家院留住了孩子就留住了他们的家长朋友。既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也满足了游客的怀旧情结,带有较强的趣味性。首先农户可以在两棵树上或者两根深埋地下的木棒上拴一根粗绳子,制作简易的秋千,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让城里孩子感受一下最原始的秋千。其次再弄一滩沙子,准备叉子和装载小车,让孩子玩沙子、玩泥巴、玩石子等,还可以设置踢毽子、踩高跷等儿童活动。再有可以有一些农家小动物增加农家乐对孩子的吸引力,如小兔子等。

当然农家乐院内要保证干净、整洁,接待户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设计院内有假山或水泥地板砖等。院中的座位体现当地的风土人情,设置玉米蒲团座、核桃皮座等,通过当地人们的参与,把农村特有的原材料进行加工开发农业工艺品。农家乐在开展过程中应通过现代营销方式将当地文化传播出去,以文化来带动旅游,并通过口碑式营销来逐渐形成带有深文化烙印的品牌。。

三、根据院落空间装饰其他部位

上面是对农家乐院落功能区域大的方面的划分,农家乐院落整体功能区域分开之后,就要对其他部位进行装饰。

(一)门口屋檐体现农味

在堂屋大门可贴对联或春联、门神,门口摆放适宜盆景等。另外每个门上挂点辣椒苞米等能够体现当地农业特色的农作物,使人感觉到具有浓郁的农村风情。在屋檐下挂串串红灯笼,窗边挂辣椒、玉米瓜果等农产品,也可以在窗台上摆放自家产的晒干的蔬菜叶、水果等,象征农村丰收景象。

(二)院中摆放农户专用物件

院子里可摆放一些当地浓郁传统文化和风土人情的劳动工具,如犁、蓑衣、风车、磨、木脸盆、水桶、洗脚盆等。院子中如果存放农用具要把它们摆放位置合理、规范,切忌农户把自己的农具随便乱放。院中可以配一至两个美观的垃圾筒或小的塑料筐,以方便游客在院中丢弃水果皮和纸片垃圾等所用。还可以考虑在院中设置一个自来井或者辘轳,旁边种点蔬菜水果之类的,如果院中有一些不雅的地区,可以选择相应的植物,对其加以掩饰、美化、阻隔和包装。

(三)露天厨房保证清洁

传统的农家乐卫生条件有限,好多游客都是带着很大的希望去旅游,但当看到农家乐的大锅及其周边的剩饭剩菜,杂乱无章摆放便会有些灰心丧气。现在农家乐的厨房一般都在院落中的某一个位置,有的是露天的几个大锅,如果有这样的露天大锅周围一定要保持干净,有的农家乐厨房是院落中一个单独的房子。现在好多游客都想体验自己拔菜、摘菜、洗菜、炒菜的过程,所以,农户在设计露天大锅的时候,可以考虑给游客单设一个灶台,让他们尝试用大锅炒菜、用柴火做饭的乐趣。

(四)其他

游客到农家乐用餐一般都是在登山、采摘之后回到院落就餐的,所以在院落门口位置设置一个水龙头洗手也是很必要的。

总之农家乐院落设计一定立足当地实际情况,避免市场的重复建设,不要让游客感觉在此地和在彼地的农家乐是一个样子的,要体现每个地方不同的特色。要让农家乐乐万家,就得保住农家乐最大的“农”字特色,让游客在院落中能够满足回归自然的渴望,享受恬静、舒适、惬意的感觉。同时在桃子、梨、大枣成熟的季节,让游客采摘品尝,品尝当地野菜等地道的农家饭菜,也能够充分展示乡村的民俗风情。为此,在设计农家乐院落的时候就要以当地文化为依托,体现当地应有的文化底蕴。

四、结论

农家乐院落在设计过程中会面临基础设施简单、区域特色不明显、文化内涵不突出、经营理念较落后等问题,所以农家乐应适当引入外部资金,加大基础设施的改造,整体规划包装,融入当地文化元素,提高整个农家乐的经营水平。同时,农家乐的设计包括方方面面,如院落设计、餐饮设计、娱乐设计、购物设计等等,农家乐的设计总体思想是要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主,适应当地的实际情况,以当地风俗人情为基础,设计出的农家院院落处处体现一个“农”字,切莫失去了乡土味。笔者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会进一步研究分析农家院设计的其他方面,深化对农家乐院落设计的研究,为农家院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推进、农民的持续增收、乡村旅游的不断繁荣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杨丽,苏明明。 浅谈现代私家庭院设计[J]. 科技信息, 2012:307.

农家乐设计【第四篇】

据调查统计,去年3―5月,樱桃沟的农家乐收入总额一般在5万元至15万元不等,净利润多则4―5万元,少则1―2万元。仅2008年上半年,樱桃沟景区就接待游客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494万元。特别是08年“五一”小长假期间,接待人数占全市同期旅游接待人数的40%以上,成为汉中乃至陕南旅游的一大亮点。据不完全统计,从2009年2月28日至5月4日,游客人数累计达万人次,车辆共计22680万辆,餐饮收入合计万元,销售樱桃及其它总收入万元。

为鼓励和帮助农户做大做强农家乐,确保樱桃沟景区农家乐的品牌效益,县委、县政府确定了30家农户进行标准化农家乐建设,并同时确定30个县级部门进行对口帮建,重点是围绕庭院环境绿化和改厨改厕、环境卫生整治方面提供建设规划指导,以及资金、物资等方面的帮扶。据统计,县级帮扶部门已投入资金万元,各农户已投入资金约有100多万元。

为了更好地接待游客,突出景区农家乐的特色,同时也为提高樱桃沟景区的整体形象,县上专门聘请汉中、城固、西乡的饮食经营专业人员及厨师,对农户进行了为期6天的农家乐经营及厨艺专业等方面的培训。此外,县旅游局、经贸局还积极组织相关部门,聘请名厨、名师,对农家乐的菜肴进行挖掘。两年来,培训先后进行了四次,参与者多达600余人。其中,“五统一”可谓是打造农家乐的又一“力作”。即:由县里出资给农家乐统一购置厨师和服务员的服装;统一制作店名牌;统一制作酒店的幌子,一边一面挂着黄底红字的店名,一边挂红灯笼,招人喜欢;统一菜肴的物价公示牌;有46家农家乐统一上网,游客们可以享受网上预约服务。游客的需求就是服务创新的方向,他们坚持做到诚信经营,在环境卫生、食品安全、价格标准等方面都严格要求,至今没有发生一例投诉。今年,该村又有12家农户申请参加农家乐特色旅游,甚至还有30多个外出务工者重新回到樱桃沟,决心自主创业。今年初,西乡县共评出了7户2008年度“星级农家乐”的“民间样本”。

在西乡县领导的支持下,樱桃沟专门组织成立了“农家乐协会”,选举了会长、副会长和秘书长,制定了《协会章程》,完善自我约束、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机制。显然,协会组织将有利于实现农家乐经营户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加强行业自律,进一步规范农家乐的经营。可以说,政府监管与协会自律相结合使景区农家乐在突破发展中能有章可循,有约有束。例如,政府部门通过协会对农家乐30多种菜品制定了统一的价格标准,并对外公布出来,让游客明明白白消费。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828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