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实用和美乡村建设具体实施方案 乡村建设具体实施方案汇聚【5篇】

网友发表时间 1905647

和美乡村建设实施方案【第一篇】

>

-->为进一步加快我村新农村建设步伐,促进大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构建富裕和谐的理念,结合我村实际情况确定本方案。

_,以促进本村全面发展为目标,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突出产业优势、改善村内环境、加强基础建设、提升职工素质,加快村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设施化发展进程。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行政村主导、党员群众主体的原则。行政村履行行政村公共事务管理和服务职能,教育和引导党员群众建设好自己的家园,充分调动党员主体积极性,发挥党员主体作用,依靠群众力量推进新农村建设。

(二)坚持实事求是、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本村实际情况,从现有经济基础出发,明确阶段性目标,分步实施。

(三)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指导的原则。要分类指导、整体推进,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整体建设和局部改造相结合,建设生态型、文化型、节能型、民俗型、旅游型等充满时代气息的新大队。

(四)坚持整章建制、规范操作的原则。牢固树立“建管并举、重在管理”的意识,建立“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行政村管理长效机制,实现整体推进,务求实效,真正做到改善本村环境,提升党员群众素质。

(五)坚持整体推进,务求实效的原则。科学编制行政村发展规划,统筹大队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发展、党员群众教育、行政村管理内容,实现我村可持续发展。

三、任务目标。

(一)基础设施建设。

1、道路建设。争取居民点中间道路的硬化,推进村村通道路建设。

2、排水建设。清淤清沟,保证排水通畅,确保路面、路沟无积水。

3、住房建设。抓住国家政策机遇,加快危改造步伐,加快移民新村建设,争取十年完成群众的整体搬迁。

4、场所建设。修善办公室、阅览室、会议室、活动室和党员学习学校。

(二)环境整治。

1、设固定垃圾场。行政村内设立固定垃圾堆放点,引导群众使用,保证垃圾池不是摆设,定期清运,做到住房周围、路边无垃圾。

2、搞好五改四清。改造危房,消除主街道两侧猪圈和厕所,推广清洁能源灶,试点村实现无垃圾、无污泥、无粪便、夫柴草垛。

3、健全环境管理制度。行政村设专人管理本村环境卫生,建立完善相关制度。

(三)民主管理方面。

1、建立民主管理机构。完善民主理事、民主理材、民主决策的民主管理机构和群众协会等自治组织。

2、制村规定民约。完善民主议事决策制度和村规民约等群众自治制度。

3、设立公开栏。完善党务村务政务财务公开设施中,规范程序,及时公开。

4、开展基层组织“三级联创”活动。加强班子“五好”(干部带头作用好、群众反映好)和党员“三强”(政治素质强、致富能力强、带富能力强)建设,增强行政村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5、制定群众培训计划。组织党员群众开展学文化知识、政策法律、农业技术、做工技能、民间手艺、经营本领活动,建立劳务输出信息库,促进培训就业一体化。

6、开展文明户创评活动。利用文明户创评活动,破除封建迷信,建立文明新风理事会,制定文明公约,提高职工思想道德素质。

7、创新行政村管理方式。探索行政村管理长效机制,实现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确保新农村建设连续性。

(四)资金投入方面。

1、多方筹措建设资金。积极争取总场的支持,争取国家资金,加大扶助新农村建设力度。

2、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充分利用“一事一议”政策,鼓励群众出资出劳,加强行政村整治和新农村建设。按工程项目实际投资额,行政村和党员群众投入资金要匹配到位。

四、具体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行政村成立支部书记为组长,队长为副组长,党员代表和群众代表为成员的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行政村建设检查指导和督办。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积极宣传新建农村设的重大意义、主要内容和具体措施,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切实增强广大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自学性。及时总结新农村建设的好的思路、好经验和好典型,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浓厚氛围。

(三)强化管理,严格自查。

一是行政村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定期和不定期的开展新农村建设自查工作。二是是让群众参与到监督中来,定期开展新农村建设座谈会,听取群众心声。

和美乡村建设实施方案【第二篇】

党_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的战略高度,其目标概括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县林业局依据本单位的工作职能,结合我县的实际,提出“以全国绿化模范县建设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思路,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目的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林业的角度要正确处理好两种关系:一是要正确处理生态建设与产业建设的关系,切实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林业,既是公益事业,又是基础产业,肩负改善环境、发展经济的双重任务,生态建设是基础,产业建设是重点,没有生态保障,产业难以持续,生态建设也无法支撑。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要坚持“两手抓”,协调推进。同时要充分发挥林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与绿色环保的新型林业产业,在保护生态基础上有序开发资源和能源,为国民经济培育新的增长点。二是要正确处理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关系,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林业,既要遵循自然规律,也要遵循经济规律;既可作为基础产业参入资源配置,又能通过实施生态建设实现大林业发展战略。必须坚持保护先行,确保生态优势,科学开发利用森林资源,使我县林业经济迈上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征程。“全国绿化模范县建设”是加快城乡绿化,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加快实现“领跑中西部、进军五十强”目标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县”能实现全县国土绿化工作的协调可持续发展;能展示我县造林绿化的成就和县的良好形象;能提高我县的知名度和综合竞争力;能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二、指导思想。

以实现“县城园林化、乡镇森林化、道路林荫化、庭院花园化”为目标,以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县为动力,以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为手段,以城区、村庄、道路绿化为重点,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为加快建设“和谐长沙”做出贡献。

三、建设指标。

20_年,全县完成造林万亩,封山育林2万亩,义务植树150万株(其中基地植树30万株),四旁植树80万株,完成县城林业生态圈260亩,绿化河流、渠道、公路200公里,20_年完成人工造林万亩,完成县城林业生态圈350亩,义务植树150万株(其中基地植树30万株),四旁植树80万株。绿化河流、渠道、公路200公里,封山育林2万亩。到2_年底,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45%以上,乡镇所在地、村庄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40%和30%,全县绿化覆盖率达到45%,绿地率达到36%,县城人均公共绿地12平方米,随机抽样调查公民绿化意识达到85%以上,全民义务植树建卡率达到90%以上,全民义务植树尽责率达到96%以上;80%以上的街道、居住区和单位庭院绿地率达到省级标准。

四、工作任务。

(一)制定中长期林业生态建设与保护规划。由县林业局牵头,委托部省有关科研院所,制定我县2_城乡林业生态建设与保护规划,提高我县国土绿化工作的科学性、前瞻性。

(二)造林绿化工作。

1、城区绿化。要完善县城绿地系统规划并纳入县总体规划。重点在景区景点绿化,道路街巷绿化,单位庭院绿化,居民社区绿化以及立体绿化方面有新的发展。从2__,提升10个街头花园绿地水平,每年完成城区5个游园新建任务。80%以上的街道居住区和单位庭院绿地率达到省级标准,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绿化与工程同步施工,同步完成。进入县城的主要出入口,已建绿地景点的补绿扩绿,提高档次,未建的要在2_前补建。此项工作由建设局负责,城管局、开发区管委会负责组织实施,县委文明办、交通局、规划局为主要协作单位。

2、道路河流绿化。包括境内的国省干道、高速公路、铁路、主要河渠两侧绿化。_年重点抓好长永高速、机场高速两侧绿色通道建设。20_年抓好株洲至黄花机场高速路的绿化建设,并对已绿化的河、渠路加强抚育管理。新建公路两侧绿化要高起点、高标准,高档次,年内建成省级精品工程。此项工作由县绿委办负责,县林业局、交通局、水利局、开发区管委会组织实施。

3、工程造林。包括各级各类工程造林项目,按工程标准,完成全部造林任务,建设一批样板地块。此项工作由县林业局负责,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

4、创建花园工程。全县建设省级森林公园1个,创建省级园林式单位和市级花园式单位20个,县级花园式集镇20个,花园式庭院400个。此项工作由县绿委办负责,各乡镇人民政府的组织实施。

(三)全民义务植树活动。重点是完善义务植树属地管理制度和基地义务植树制度,不断丰富和完善义务植树的实现形式,搞好与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的结合,各乡镇和联系乡镇的县直机关单位负责建立义务植树基地,植树地点做到一定五年不变,广泛动员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城乡居民参加义务植树,并实行一户一卡制度,每年基地植树30万株。年内义务植树建卡率达到96%以上,义务植树尽责率达到90%以上。此项工作由县绿委办组织协调,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直机关各单位负责实施。

(四)森林资源保护工程。对现有森林资源加强抚育管理,加大病虫害防治力度,严禁乱砍滥伐,严禁非法占用林地,严防森林火灾,杜绝各类毁林案件,切实保护森林资源。此项工作由县林业局负责,县森林防火办公室、县公安局、县国土资源局为协作单位。

(五)古树名木保护工程。根据全国绿委《关于加强保护古树名木的决定》及建设部《古树名木管理办法》,在全县范围内对现有古树名木,进行普查、登记、建档、立卡,严禁移植古树名木,切实保护好珍贵的古树名木资源。此项工作由县绿委办负责并组织实施,各乡镇政府配合。

五、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开展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县”活动,是构建“和谐长沙”,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县域竞争力,加快实现“领跑中西部,进军五十强”目标的一项重大举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各部门、各单位必须充分认识创建活动的重要性。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真抓实干,把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县”工作摆上各级领导的重要议事日程。

(二)切实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组织指导。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县”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各阶层、各部门、各行各业,必须加强统一领导。建议成立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县”领导小组,由县委副书记、县长黎勇任组长,县委副书记任正斌任副组长,成员由县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开发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任由县绿委办主任、林业局局长周海林同志兼任。

(三)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将创建各项工作任务分解到各有关单位和乡镇,由政府县长与各科局长和乡(镇)长签定目标管理责任书,工作任务未完成实行一票否决制。

(四)加大造林绿化宣传力度。采取长效宣传与短期集中宣传相结合的办法,每年组织两次造林绿化宣传月活动(造林期间和迎检期间)。宣传的形式主要包括:

2、设立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县”林业网站专栏;。

3、基层单位创建活动宣传专栏;。

4、组织市民绿化意识调查;。

5、有奖知识竞赛及中小学有奖征文活动;。

6、户外广告宣传(海报、宣传标语、广告牌等);。

7、绿化简报宣传等。

(五)适时掀起造林绿化高潮。每年12月1日至次年3月30日为全县造林绿化突击时段。特别是采伐迹地的更新、低产林的改造,各乡镇应制定方案,在2_年前完成。以义务植树为载体,掀起春季造林绿化高潮,继续巩固扩大国土绿化成果。

(六)落实创建经费。本活动共需经费支出2390万元,其中城市生态圈建设915万元,道路河流绿化400万元,游园建设200万元,人工造林135万元,封山育林200万元,宣传学习费用40万元,花园式集镇建设补助200万元,制定林业生态建设与保护规划20万,全民义务植树基地植树60万,大山冲森林公园建设200万,其他20万元。计划、财政、交通、水利、林业等部门要千方百计筹措创建经费,为创建活动提供资金保障;各项重点工程绿化资金要向创建活动倾斜;动员社会各界、各阶层人士、城镇居民参与社会造林绿化,结合义务植树活动,踊跃为创建活动投工、投劳、投资。

(七)严格督导检查。创建过程中,全局各部门单位必须紧密配合,一切工作都要服从和围绕这个大局,同时县局将组织有关部门对活动的进度和质量进行随时检查,对行动迅速、工作扎实有效的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迟缓、敷衍应付的通报批评,并要求限期整改,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追究有关领导责任。创建工作业绩将做为年终考核的重要指标和造林绿化表彰奖励的重要依据。

和美乡村建设实施方案【第三篇】

为提升我县新农村建设水平,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实施好甘肃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行动计划,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建设美丽乡村是我县今后新农村建设总方向和推进工作的主要抓手,是我县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建设和美宁县的重大举措。要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统领,以“宁和天下、县美如画”为主题,以“展现农村生态魅力特色、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全面实施“绿色覆盖”、“村庄净洁”、“基础配套”、“产业支撑”、“文明提升”五项行动,努力打造一批宜居、宜业、宜游的“六化示范镇(乡)”和“六好示范村”,培育一批素质高、生活好的“六美示范户”,为推进我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加快建设小康社会步伐打好坚实基础。

二、建设目标。

按照“一线两园四区”总体布局和建设要求,全力打造村点出彩、沿线美丽、产业精美的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活家园。到xxx9年底,建成可看可学可借鉴的18个示范镇(乡)和150个示范村,完成3条美丽乡村风景线建设和107个行政村创建任务,力争创建省级美丽乡村先进县。生态环境:环境卫生得到全面治理,森林覆盖率达到43%,绿化率达到50%。基础设施:建成居民小区100个,完成农房改造2万户,“易地扶贫搬迁”6000户;村道实现与县乡主干道通达联网,硬化率达到100%;自来水入户率达到89%以上,饮水安全达标率100%;农村“低电压”、“卡脖子”及村组三相动力用电得到彻底解决;通讯、广播电视、宽带网络实现全覆盖。经济发展:农业结构优化,特色高效生态农业显著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快速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平均增长率在17%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平均增长率在16%以上。和谐社会:村级组织战斗力强,社会管理民主,村规民约遵行到位;农村治安良好,无重大刑事案件和其他x体性事件发生;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农民幸福指数明显提高。

三、基本原则。

1、统筹规划、梯度推进。在空间布局上,根据村庄区位、人口、产业、生态、历史、文化等不同条件,因村制宜地确定创建重点,力争各个村庄形成“一村一品”的独特魅力。在工作步骤上,设置示范村、创建村、整治村三层次培育体系,创建村为第二年示范村创建打好基础,整治村为第二年创建村创建打好基础,分层次逐年推进。

2、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示范村(城中村、镇中村、园中村及公路沿线等村庄)在坚持科学规划的前提下,着力推进旧村改造,突出产业集聚、功能集成等特点;创建村突出要素集约、基础完善、群众生产生活便捷等特点;整治村突出规划科学合理、环境舒适优美等特点。

3、项目推动、重点突破。在“一线两园四区”重点区块合理设点,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实施,努力打造一批独具魅力的精品区块,形成“点上有特色、面上成规模、整体大变化”的美丽乡村建设格局。

4、以民为本、幸福优先。始终把和谐幸福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始终把农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尊重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引导农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四、建设标准。

1、示范乡镇。以“六化”为建设标准。(1)规划布局特色化。统筹乡镇区位、资源、产业等优势,科学规划小城镇布局和辖区内村庄规划,规划布局科学合理,具有鲜明独特的地域特色。(2)设施功能齐全化。按照“城乡公共资源均等化”的要求,深入推进乡镇水、电、路、居住小区、商业区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较好地解决小城镇“功能兴镇”和提高承载能力的问题。(3)产业开发规模化。围绕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和工业园区的产品群,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做强做精优势产业,形成“一乡一业”和核心品牌。建办一批产业带动性强、市场竞争力强、与基地农户利益联结紧密的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协会。以特色产业、特色旅游、特色文化、特色风情为主发展特色商贸,巩固提升传统服务业;积极发展信息、物流等现代服务业。(4)环境建设生态化。镇(乡)区实现净化、美化、绿化、硬化、亮化,工业和周边农村农业污染得到有效治理,绿化布局安排科学,建成特色镇口和进镇景观大道,建立并有序运行环卫市场运作体系。(5)社会服务便民化。就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规范,有效提升便民服务中心工作水平,有序推进农村转移人口城镇化。(6)人居聚集社区化。建成2个以上重点居民小区,基础设施配套健全,物业管理规范。

2、示范村庄。以“六好”为建设标准。(1)经济发展思路好。挖掘村庄特色产业、人文特色资源禀赋,形成合理科学的“一村一主题,一村一特色”发展思路。(2)集体经济收入好。依托土地流转和专业合作组织有效推进农业“三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建设,集体经济收入年均不低于5万元,农民人均收入水平和增幅高于全县平均值的20%以上。(3)村容村貌环境好。积极开展“三清四改六化八有”环境综合整治,村庄绿化率达到50%,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65%,村级生活垃圾集中收集率达到70%,村级保洁制度落实到位。建成50户以上的农宅点,自来水入户率100%,公共服务设施得到有效维护和管理。(4)崇尚文明村风好。村级文化活动设施齐全,群众文化活动开展有序。积极推进殡葬改革,建成1个以上公益性公墓区。积极开展文明村、民主法治村、平安和谐村等创建活动,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达到90%以上。(5)班子工作业绩好。打造服务型农村基层组织,建成标准化村级活动场所,具备一支班子结构合理、团结协作、运转良好、整体素质强的干部队伍,群众对村级班子的满意率达到90%以上。(6)民主管理机制好。民主管理机制健全规范,落实“两议一监督”议事制度,农民参与建设和管理的普遍率达到90%以上。

3、示范农户。以“六美”为创建标准。(1)诚信守法心灵美。积极接受普法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参加文明信用户和文明道德户评比活动,无不良贷款和欠息记录,无集体越级上访、x体性事件和重大刑事案件发生。(2)热心公益行为美。家庭成员热爱集体、行为文明、爱护公共财产、积极参加各项公益活动,不侵占集体土地,不损害他人财产。(3)邻里友善和谐美。正确处理家庭和邻里关系,做到“家庭和睦、感情融洽,邻里团结、和谐友爱”。(4)勤劳致富生活美。积极参加各类技术技能培训,创业增收本领明显提高,家庭经济收入持续增长,生活品质明显提升。(5)庭院整洁环境美。主动参与村庄环境卫生整治和保洁,自觉落实“门前三包”(包卫生、包整洁、包绿化)责任,居内室外整洁美观,房前屋后净化、美化、绿化。(6)尊老爱幼家风美。农户尊老爱幼,尽到赡养老人和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无抚养纠纷、家庭暴力等行为发生。

五、主要任务。

(一)实施“绿色覆盖行动”

1、加强城镇绿化。制定绿地系统规划,严格规定绿化用地面积,按要求完成城镇绿化。引导干部、职工、市民和学生主动参与种草种树。鼓励农民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发展城郊绿化。用绿色镇口、进镇景观大道扮靓乡镇容颜。

2、推进村庄绿化。实施“再造一个子午岭绿化工程”,加快建立以村片林为主体,以道路绿化和庭院绿化为补充的'村庄生态绿化体系,实现村庄绿化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有机结合。利用农村“四旁四地”(村旁、宅旁、墓区旁、路旁,宜林荒山荒地、低质低效林地、坡耕地、撂荒地)土地资源植树,推行“见缝插绿”和“见空建景”式绿化,拓展绿化发展空间。把村庄绿化与发展林业产业、增加群众收入相结合,造植速生丰产用材林、优质高效经济林、林苗两用林等,推广林业实用技术,提高村庄绿化综合效益。深入开展“百村栽万树”活动,实现“村在林中建,路在林中通,人在林中行”。

3、倡导庭院绿化。引导农户在房前屋后栽种瓜果、花草和树木,因地培育花卉型、林木型和果树型绿色庭院,形成与村庄绿化协调统一、相互映衬的美丽景观。

(二)实施“环境净洁行动”

1、创建文明城镇。实施镇(乡)区“五化”(净化、美化、绿化、硬化、亮化)工程,开展文明城镇“五序”(镇区镇容秩序、市场秩序、交通秩序、公共卫生秩序、食品药品安全秩序)综合整治活动;探索建立环境卫生市场化运作体系,建立健全“垃圾定点投放、定时收集、定时保洁清运”长效机制。

2、整治村庄环境。集中实施“三清四改”工程,清除农村乱搭乱建的建筑物、乱堆乱放的垃圾柴草、乱设乱置的广告牌;全面推行无害化卫生厕所,推广利用沼气池、生物氧化池、人工湿地等方式处理农村污水;整治农村死畜禽乱丢乱埋现象,拆除污染畜禽圈舍,实行人居与畜禽饲养分开;整治乱拉乱接的农村供电、网络、电视电话线路。建立“户定点、组分类、村收集、镇(乡)转运、县处理”的农村垃圾生态处理新模式,促进村庄整体干净整洁。

3、整洁农户庭院。加强对群众生活和卫生习惯的引导,积极开展“净化我家、美化我院、整洁我居”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农户主动清除庭院内外杂草垃圾、清理乱堆乱建、清洁畜圈厕所、整理清扫“三室”(厨房、客堂和卧室),保持庭院内外整洁美观,展示健康向上的生活理念和环保意识。

(三)实施“基础配套行动”

1、提升城镇承载能力。城镇基础设施重点建设和完善“一路”(镇区道路)、“两管”(集中供热管道、排污排洪管道)、“三网”(自来水供水网、垃圾收集转运网、通村路网)。公益设施重点建设和完善“一校”(普通初级中学)、“两院”(中心卫生院、综合性互助幸福院)、“三中心”(政务服务中心、文化服务中心、商业中心)等设施,努力营造一个设施齐全、服务配套、适宜居住的良好环境。

2、加强村庄基础建设。实施农村联网公路工程,硬化村庄主干道。加强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和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完善农业供水和灌溉工程体系,改善农村饮水条件。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工程,逐步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稳定性。统筹推进村班子办公、医疗卫生、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农资供应等服务场所建设,实现村部、卫生所、文化广场、农资店村村全覆盖。

3、改善农民居住条件。结合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科学规划农宅布局,加快农村集中居住点建设进度,推广本村内多个小组联建模式,强化新农宅的基础配套和管理维护。实施“危房改造”和“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改造农村“空心村”,改善农民住房条件。

(四)实施“产业支撑行动”

1、壮大优势主导产业。按照“塬面发展苹果和旱地菜,川区发展设施瓜菜和优质苗木,全县发展养殖业,林缘、荒山、荒坡发展苗林业”产业布局,坚持数量质量并重,因地借势做强苹果、草畜、瓜菜、苗木等优势主导产业,快速增加农民收入。推广果园“5+1”和“五种”幼园间作套种、养羊两个“30+1”和林下“七种”经济培育(林药、林畜、林苗、林菜、林禽、林果、林下休闲)产业发展模式。加强万亩苹果、万只羊场、万亩瓜菜、万亩苗林基地和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扩大通达果汁厂、陇牛乳业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的产业带动辐射面,延伸产业发展链条。

2、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做精核桃、中药材、小杂粮、马铃薯等特色产业,加快湘乐和盘克能源林文冠果基地建设,补充增加农民收入。打造特色优势劳务品牌,推动农村劳动力常年稳定输出,实现劳务收入稳步增长。挖掘农村森林景观、田园风光、山水资源和乡村文化资源,发展各具特色的乡村休闲旅游,构建以景区为龙头、景点为支撑、休闲旅游为基础的乡村旅游业发展格局。

3、强化农民科技培训。不断完善“143”培训机制,建立健全院校和企业常联机制,常年聘请专家团队,集中培训科技特派员和农民技术骨干,轮流培训农民技术员,现场实地培训农民,着力培养生产型、经营型、技能带动型、技术创新型和社会服务型的“五型”人才,逐步实现“乡(镇)有技术总负责、村有技术骨干、组有技术员、户有技术能人”的目标。充分利用农村远程教育网络、科技信息平台、农家书屋等现代中介设施,加强信息服务,满足农户需求。

4、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在不改变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改变土地农业用途、不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的前提下,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有序流转。推广转包、互换、出租、转让、入股等六种土地流转机制,完善流转公司中介、土地入股分红、经营主体直租、二次流转增值等四种流转模式。加强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建设,完善县、乡、村三级服务和管理网络,强化信息沟通、政策咨询、合同签订、价格评估等流转服务。建立健全征地争议调处裁决和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调解仲裁机制,强化备案审查,加强合同监管。

5、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积极扶持一批产业带动性强、市场竞争力强、与基地农户利益联结紧密的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建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鼓励并扶持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大学生投身现代农业。

(五)实施“文明提升行动”

1、促进乡风村风文明。加强农民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教育。广泛开展争当“好媳妇、好婆婆、好夫妻、好妯娌、好邻居”和争创“星级文明户”等群众自评自议活动;深入开展“讲文明、讲科学、讲卫生、树新风”活动,引导农民移风易俗,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革除陈规陋习,倡导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和生活风尚;大力开展以“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为主要内容的“四在农家”活动,着力培育健康向上的农村文化环境;积极开展“六美”示范户评选活动。建立健全村规民约落实机制。

2、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强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定期开展重点村集中整治,大力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健全完善参与式社会管理新机制,全面推广“十户”联防、联管、联调、联创管理模式,引导群众积极参与、自我管理村级事务;有序引导农民合理诉求,有效化解农村各类矛盾纠纷,确保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3、完善民主管理机制。健全党务、村务公开制度,整合村务监督委员会、农村经济合作社等农村社会力量,发挥其在村务管理、民主监督等方面作用,落实“两议一监督”议事制度,深化村级民主管理;按照建管并重原则,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管理和资金筹集办法,因地制宜实施统一管护、市场化运作、社会化管理、村民自行管护等不同管理模式。

4、提升公共服务功能。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完善普通高中布局,加快职业教育专业化发展,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高村庄通讯、电视、宽带网络配置水平;组建村级文娱队、秧歌队,积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强农村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推进社区责任医生临床模块培训、基层医师规范化培训、乡村全科医生培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待遇;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立社会福利体系,加大五保低保、医疗、住房和教育等社会救助力度。

六、实施步骤。

(一)安排部署阶段。

1、选点申报。按照方案要求,每年3月初,行政村向乡镇提出示范村、创建村和整治村申请,乡镇根据工作创建水平评选出示范村创建名单,并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示范村创建申请、本年度的创建工作计划和示范镇(乡)申请,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对提出申报的乡镇、村进行初审,提出初审意见,报县领导小组审查确定示范镇(乡)和示范村。各乡镇对照创建标准,计划建设创建村和整治村。示范户由乡镇创建,每年每个示范村连线创建20户示范户。

2、动员部署。召开专题会议,回顾总结上年工作,安排部署当年任务,制定具体实施计划。

(二)试点推行阶段(xxx4年—xxx6年)。

xxx4年:创建4个示范乡镇、30个示范村(包括2个省级示范村湘乐镇樊湾村、焦村镇任村和28个县级示范村)和600户示范户。重点打造北川一线美丽乡村示范带,综合提升西区一线和南区一线两个美丽示范带。

xxx5年:创建3个示范乡镇、20个示范村、30个创建村、50个整治村,400户示范户。

xxx6年:创建3个示范乡镇、20个示范村、50个创建村、50个整治村,400户示范户。

(三)全面推进阶段(xxx7年—xxx8年)。

xxx7年:创建4个示范乡镇、40个示范村、50个创建村、77个整治村,800户示范户。

xxx8年:创建4个示范乡镇、40个示范村、77个创建村,800户示范户。

(四)总结提质阶段(每年年终/xxx9年)。

1、年度小结。每年末,开展示范乡镇和示范村工作考评,评选奖励先进。回顾当年美丽乡村建设,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做法。根据上年工作情况,研究制定下年建设计划。实行滚动管理,结合年终考评情况,对工作成效突出的县级示范点争取申报为市级示范点、创建村争取申报为县级示范点、整治村争取申报为创建村;对没有完成年度项目实施任务的,实行末位淘汰,由市级示范点降为县级试范点、县级示范点不合格的予以淘汰,另行选择其他村替补。

2、整体总结(xxx9年)。全面回顾五年建设经验做法,组织开展美丽乡村总程考核,评选奖励先进,申报省级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研究制定今后五年建设计划,进一步完善配套制度,持续开展创建活动,形成长效工作机制,提高建设水平,不断改善农民生活环境质量。

七、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县委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委农村工作部,负责全县美丽乡村建设的领导、组织和实施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加强协作、形成合力,建立健全党政齐抓共管、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的工作机制。各乡镇、各部门要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健全相应的工作机构和力量,落实责任,加快推进。

2、加大资金投入。县财政建立稳定投入增长机制,设立美丽乡村专项基金,xxx4年筹措安排1000万元,以后逐年年增加1000万,对美丽乡村建设进行奖励补助。在实施好中央、省、市的扶持项目的基础上,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司其职、各记其功”的原则,以示范乡镇和示范村为平台,最大限度整合危房改造、以工代赈、小城镇建设、农村改厕、土地整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造林绿化等相关涉农项目资金。积极引导发动社会各界人士和企业支持美丽乡村建设。

3、编制建设规划。县域建设规划要立足县域一体全覆盖和“十三五”规划,结合全县产业发展、城镇建设、土地利用等各类专项规划,高起点、高标准编制。乡镇建设规划要按照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经济发展和吸纳人口潜力,合理配置公共资源,有机衔接县域规划,进行编制修订。村庄建设规划要在新农村建设规划的基础上,按照“突出亮点、彰显特色、精打细算、打造精品”要求,做好完善提升,明确行政村工作重点和分阶段实施步骤,防止出现百村一模、千村一面。强化规划指导和约束,完善公众参与和监督机制。

4、创新体制机制。探索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产权流转和增值收益分配制度,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积极稳妥推进城镇户籍制度改革,逐步落实以现居住地划分城镇户口和农村户口的户籍登记制度。开展农村集体土地地籍调查,加快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步伐。建立党委牵头、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的共建机制。探索多种形式的金融支持产业发展模式,建立财政支持的农业保险落实机制,进一步扩大双联惠农、国开行基础设施和产业扶贫、农户信用、扶贫互助资金、林权抵押等贷款规模。落实村级保洁“五个一”制度(建立一个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建立一支村级保洁员队伍,建立一套保洁管护制度,建立一支监督队伍,建有一套基本的环卫设施)。

5、注重宣传引导。利用报刊、电视台、网站、短信等媒介,大力宣传美丽乡村创建的重大意义、方针政策、目标任务、工作成效和典型经验,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和监督美丽乡村建设的良好氛围。积极倡导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激发农民群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鼓励和引导农民群众自助自愿投工投劳投资,建设美丽家园。

6、建强基层组织。全面加强服务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建设一支班子结构合理、团结协作、运转良好、整体素质强的干部队伍。班子成员要以“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争做致富先锋、建设美丽乡村”为主题,带领群众勤劳致富,发展农业、建设农村。积极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组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双承诺双评议”等活动,引导农村党员为美丽乡村建设服务。

7、强化督查考核。把建设美丽乡村工作成效作为考核乡镇和部门领导班子工作实绩和领导干部工作能力、工作水平的重要依据。建立情况通报和检查制度,实行年中阶段评价、年底综合考评的办法。县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县考核办每季度组织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对成效突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年终县委、县政府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落实不到位、成效不明显、未完成工作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整改落实。

和美乡村建设实施方案【第四篇】

月24日、25日,县委副书记于燕红,县委常委、统战部长、农工委书记傅士君带领各乡镇和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对全县美丽乡村建设“三清一拆”专项行动进行了观摩拉练。

每到一处,观摩团认真听取各观摩点的介绍,实地查看“三清一拆”开展情况,并进行现场评比,及时交流经验、查找不足。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傅士君强调,全县美丽乡村建设“三清一拆”专项行动,动作大、声势大、顺民心、得民意,在全市观摩拉练中成绩突出,得到了市、县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县各级干部的不懈努力,下一步工作中,要进一步提高认识,认真总结经验,将美丽乡村建设同抓基层党建结合起来,再掀高潮,向全方位纵深发展。各乡镇一把手要亲力亲为,做好督导工作。要在清理工作中建立健全长效保洁机制,将积存的建筑垃圾、生活垃圾来一次大清扫。同时,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要因地制宜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精品产业,使美丽乡村建设有产业支撑。

和美乡村建设实施方案【第五篇】

美丽乡村建设是改善人居环境、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经济全面发展、提升我镇整体形象的重要举措。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的部署和要求,结合本村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部署,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践行群众路线、加快经济发展的有力抓手,按照“实现干净整洁、完善基础设施、保持田园风光、绿化村落庭院、突出特色文化”的要求,全力做好“环境治理、民居改造、设施配套、服务提升”四项重点工作,提升环境质量,加快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促进村级经济全面快速发展。

总体目标:通过美丽乡村建设,使村卫生设施得到完善,卫生管理水平不断提升,背街小巷常年保持干净整洁,形成长效保洁及垃圾处理机制,彻底解决“脏、乱、差”问题。建设绿色乡村,进村路和主巷道有绿化景观,道路、房前屋后、渠道两旁全部绿化,并全面实施硬化、亮化工程,实现环境优美、生态文明、公共服务完善、城乡协调发展的美丽新农村建设。

基本原则:坚持以民为本,有效改善村民生产生活环境;坚持示范带动,用先进典型带动整体工作开展;坚持长效管理,推动村级环境卫生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坚持全民参与,形成政府主抓、村干部包组、群众参与、上下联动的良好氛围。

二、主要任务。

(一)环境治理。

1、切实抓好卫生整治工作。按照“清运垃圾、铲除杂草、挪走柴堆、清扫路面、刷白树木、拆除临建”的要求,彻底清理各类积存垃圾、背街小巷及门前“三堆”,拆除乱搭乱建、临时建筑、消灭所有卫生死角,使村环境面貌明显改善。

2、建立健全长效保洁机制。加强对保洁队伍的管理,按照网格化管理模式,进一步落实背街小巷保洁责任路段,落实工作责任,做到“日产日清”。村内各小组配备2名保洁员,负责日常保洁工作,村保洁员优先从低保户、特困户中聘用。保洁员工资主要通过村级“一事一议”筹资方式解决。

建筑垃圾由建房户自行清运到指定填埋场,不得和生活垃圾混倒。

3、建立完善各项制度。完善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制定环境卫生村规民约、落实保洁及垃圾处理制度、切实提升村级卫生规范化管理水平。

(二)民居改造。

1、引导现有住宅改造提升。尊重群众意愿,突出人文历史、主导产业,按照“一村一格局”的要求,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和设施,降低改造成本,对建筑物屋顶、门窗、墙体进行统一设计和建设,形成格调一致的景观风格,尤其要对进村路和主巷道进行改造,为群众营造舒适、优美的居住环境。

2、稳步推进新民居建设。结合新农村建设、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对村内年久失修及影响村容的房屋,按照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进行翻新重建。

3、加强文化历史遗迹保护工作。对村牌楼进行刷新,精心保护修缮横阵文化遗址,努力把历史文化元素保护好。

(三)基础设施配套。

1、实施硬化、亮化和排水工程。对村内未硬化的巷道,全面进行硬化、亮化,建设排水设施,并逐步向xx老城巷道延伸。

2、实施农村改灶工程。加快调整农村能源使用方式,加大宣传力度,推广秸秆还田,鼓励使用液化气、电磁灶等,逐步解决柴草做饭、烟熏火燎的问题。

3、实施农村改厕工程。全面推行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工作,实现村内无一例旱厕。按照“三统一”(统一规划布局、统一组织实施、统一检查验收)的标准,加快双瓮式改厕、水冲式卫生厕所或沼气厕所的建设,每年有计划地进行实施,整村推进,争取在两年内基本达标。

(四)公共服务设施提升。

1、加强村民活动中心建设。在已有的办公活动场所的基础上,计划在进村路北、高速夫水出口南建设集办公、村务公开、信息服务、文化娱乐、健身于一体的群众活动中心,使之成为方便群众生产生活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同时要在广场西南角安装大型led显示屏,加大对外宣传力度。

2、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按照“五个一”(一个文化活动中心、一处文体广场、一所农家书屋、一面文化墙、一支农民文艺队伍)的要求,大力开展农村文化建设,丰富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3、加强农村医疗和教育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村合作医疗标准化卫生室监管水平,建设标准化横阵幼儿园,不断改善辖区居民就医、上学条件。

三、工作步骤和时间安排。

从20xx年7月开始至20xx年7月结束,共两年。

第一阶段:宣传动员、启动阶段。(7月)。

通过黑板报、墙体标语、横幅、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大力宣传“美丽乡村建设”,强化群众的主体意识,充分激发群众主动性、创造性,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使群众自觉地投身到美丽乡村建设中,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良好氛围。

第二阶段:集中整治阶段(8月—9月)。

8月底前,全面开展“美丽乡村卫生大整治”活动,各组清理巷道“三堆”、门前杂物、巷内积存垃圾,全面消除卫生死角、彻底改变“脏、乱、差”现象。

9月底前,召开xx村美丽乡村卫生大整治情况通报会,对各组整改不到位的地方,提出整改措施,直至达标;选定合理地点建设垃圾填埋场,建立长效保洁队伍,制定村卫生管理及垃圾收集长效机制,巩固整治成果。

第三阶段:全面建设阶段(10月—12月)按照目标任务,采取有力措施开展“环境治理、民居改造、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四项创建工作。20xx年年底前,完成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形成长效规范管理机制,各项创建任务基本达到标准。组织召开现场会,推广先进经验,以点带面,推动全镇建设工作全面铺开。

年底前,村各项重点建设基本完成,要达到日常管理不断提升,实现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

第四阶段:全面提升,实现目标。(1月—7月)对照美丽乡村建设标准,进行查漏补缺,并提出整改方案,积极整改,不断完善。确保两年目标中的四项重点任务全面完成。实现环境优美、生态文明、公共服务完善、城乡协调发展的美丽新。

四、工作措施。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综合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开展,xx村两委会采取有力措施,明确职责分工,从组织领导、工作机制、资金等方面,提供有力保障。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1905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