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实用家乡文化调查报告(精选4篇)

网友发表时间 1049023

【导读预览】此篇优秀范文“实用家乡文化调查报告(精选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整理分享,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此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家乡文化调查报告【第一篇】

小时候,在酷暑的夏天,爷爷坐在凉席椅上给我说他的家乡。他说那里满是黄土山坡,寥寥无几的绿草。山上有许多枣树,果树,梨子树。躺在树下,就可以待上大半天。还有那玉米馍馍,小麦高粱。说着便沉浸在那无忧无虑的童年中。

终于有机会回老家看看了。我的家乡位于太行山之西,黄河以东——山西。是一个产煤最多的城市,所以空气质量并不是很好。歌手郭兰英用民歌赞美家乡,而我也要用另一种表达方式去赞美我心中的家乡。

我家的老房子在某个县城的小村庄里,很久以前是祖上几代人生活过的房子。刚进村子,一路上全是流动的风景,绿油油的野菜,颠颠簸簸的黄土路。车停了下来,大人们下车询问道路。走进一家不足几平方的小杂货店,里面大多数是生活的必需品,没有零食,没有冰棒。我去的时候正好是夏天。店主是个年迈的老大爷,汗湿的身躯弯坐在一旁,面目十分慈祥和亲切。简简单单的泥装房子,墙壁似乎有了苍老的年纪,瓦斯灯摇摇晃晃地工作着,蜘蛛在一角默默地编织着梦想。这是多么简朴的画面,伴着朴实的人。

黄土的山坡上长满了绿草,玉米的包裹长出了淡黄黄的果实,并不是我以为的黄土山上秃秃的样子。这里满是生机,每一只蝴蝶都是一朵花的轮回。风辛子像断了弦似的飞舞在漫天中,野花悄悄地透过春风送来一丝清纯的香气。

从山坡上走下来一位老大爷,老大爷穿着朴实的衣着,满脸上沉淀着岁月的苍老。看见亲戚回来,内心满是激动。跟他说我们这次是来祭祖的,他马上指引我们方向。聊着聊着他就邀我们去他家吃饭,在我们腕言拒绝下,踏上了远途。这是我们家乡人,热情好客,我还想再回到这个地方。

第二天,我们便踏上了拜访寺庙的旅程。听说五台山是中国佛教圣地,带着向往的心情来到了这里。好不容易才登上山顶,便发现了另一种境界。云绕的时候只有青青的山,白白的云,看不见大地。遥望四周,就好像殿宇不曾座落地上,而是凭空拔起,让人自然地想起古典著作中的仙境。以前也去过衡山,但是我觉得这里表现出一种地旱树稀,视野里整整一个黄土色的世界。这又是另一种风土人情啊!导游说,庙要修得高远,这样心才静,才能生起真正的智慧,悟透真正的生命。

从山上下来,突然下起了细雨,我的家乡很少下雨,看着细雨滋润着这片土地,孕育着这片土地上的生命。等到天空放晴了,那很久很久被灰尘掩盖住的蓝天才变得清晰了些。这里的天空无限广阔而美丽,无限宁静而光明,只是一直被我们忽略了。

到了晚上,我们便找了一处当地的小吃馆。老板很热情地介绍着。“羊肉馍馍,各种各样的刀削面,面疙瘩”。是啊,入乡随俗,这也难怪北方人长得人高马大的。来上一碗刀削面,猪肉分量可真足啊。味道很香,刀削得细细的,剩下的汤都喝完了,才真的觉得是一种满足。啊,原来这就是家乡的味道!

原来这就是我的家乡。故乡啊,我还想再回到这片朴实的田地上,呼吸着北方特有的气息。

刚刚升起的朝阳,只为你而美德明亮;路旁摇曳的小花,只为你而宁静芬芳。这是我那美丽的故乡啊。这是我们美丽祖国上的一片乐土啊!

家乡文化调查报告【第二篇】

通过的《_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并就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开发文化产品,开展文化活动,培育文化团体,加强文明创建,倡导社会新风等方面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近期,按照市委宣传部的总体要求和部署,对部分县(市)农村文化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

农村文化建设包括农村文明建设、农民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活动的开展、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文化事业的发展进步等多方面内容。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文化建设有了较大发展。

(一)农民思想道德素质有较大提高。随着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深入,农民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明素质的提高,带动了农村文化的发展。最明显的是打仗斗殴、偷盗抢劫、残害妇女儿童等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发生率明显降低,与人为善、互相帮助的淳朴民风得以发扬。

(二)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高较快。近年来,党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政策,加大了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家书屋阅报栏建设工程的有效实施,推动了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以xx县为例,农村有线电视、电话覆盖率达到了100%,建设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广场5个,装备农家书屋38个,阅报栏38处,添置书柜50余个,协调市委宣传部、省_、省关工委捐赠图书近2万册,发动县内干部职工捐赠图书1万余册,使农家书屋藏书达到或超过了省市要求标准。

(三)农村文化活动开展有新的起色。各地、各部门开展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文化部门开展送戏、送电影、送图书下乡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仍以xx县为例,通过开展“千名干部进农家,服务农民促发展”活动,各驻村干部积极开办农民夜校,开展篮球赛、拔河赛、卡拉ok大赛等文体活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村文化活动的有效开展。

(四)文化事业发展进步较快。采取不同形式加强对农民的科学技术培训,农业科技的推广和普及卓有成效。农民科学种田、科学养殖的意识和水平明显增强,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较快,农村学校教育教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参核率达到90%以上。建设完善村卫生室、乡镇卫生所、卫生院,初步解决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发展,党对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与要求相比,农村文化建设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对农村文化建设重视不够,倡导不力。有些同志说起来重视文化建设,忙起来就放在一边,或者被动应付,缺乏主动性。有人认为,没饭吃不行,没衣穿不行,没房住不行,没钱花不行,文化活动不搞没什么大问题。有这样的想法的人不在少数,究其原因,还是认识问题,没有从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农村文化建设。由于认识不到位,倡导农民开展文化活动就缺乏动力,更别说扶持、建设农村文化了。

(二)乡镇文化站建设相对滞后,文化阵地萎缩。乡镇文化站在农村文化发展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于一个乡镇来讲,是文化发展的的龙头、支柱,xx年,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文化站与广播站合二为一,变成乡镇文体广播站,职能上被削弱。80%文体广播站没有专门活动场所,没有文化活动器材、设施,无法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乡镇文体广播站只有1个编制,文化干部身兼数职,且大都不是专业人员,缺少必要的专业知识,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比较困难,指导培养农民开展文化活动力不从心。

(四)文化活动形式单一,方式过于简单。一说起农村自发组织的文化活动,人们马上想到了扭秧歌,再其它,基本想不起什么了。扭秧歌与前些年也大不相同了,以前一到年节儿,各地经常组织秧歌汇演,男女老少披挂上阵,很是壮观;现在的秧歌参与者多是老年人,以锻炼身体和创收为目的,文化含量打了折扣。农民缺乏主动组织开展文化活动的意识和动力,农村文化活动主要靠相关部门的文化下乡,但由于各地文化部门的人员有限,精力有限,资金有限,文化下乡还没有形成制度和规模。

(五)文化资金投入不足,经费缺乏保障。前些年,由于财力所限,乡镇经济薄弱,农村文化基础设施、鼓励农民开展文化活动投入的资金偏少。单纯为提高农村文化水平而投入的资金只占新农村建设资金的一少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文化的发展进步。由于农村文化建设发展滞后,致使先进文化和思想还没有完全占领农村阵地,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不良思潮还占据一定空间,庸俗、丑恶的垃圾文化正在一定范围内侵蚀着农村思想文化阵地,因此,如何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一)提高认识,把发展农村文化纳入发展规划。树立新的理念,真正关心乡村农民的文化生活。切实把发展农村文化摆上日程,将文化建设工作作为考核新农村建设成果的重要指标,确定工作任务,明确工作责任,量化考核,奖优罚劣。建立文化发展激励机制,鼓励农村文化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多出精品。尽快制定出优秀作品的奖励政策,鼓励文艺团体、民间艺人创作更多体现时代特征和农民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

(二)立足农村,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从根本上说,要改变农村文化工作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适应的现状,还得立足农村文化的现实土壤,保证农村文化工作有阵地:改造和利用好原有文化阵地,现有的小广场、礼堂、活动室等文化场所要添置设施,更新内容;开辟新的文化阵地,建设一批文化广场、球场以及其他群众文化场所。要培植好的文化品种:传承传统民族文化、特色文化,改良民俗民间文化,引进外来积极健康文化,培育新生优秀文化。举办各种培训班,科技讲座,引导农民兴办文化、参与文化、积极要求文化消费的热情,引导民间文艺人自编自演健康向上的、贴近农民、贴近生活的文艺节目。

家乡文化调查报告【第三篇】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在这40年中,祖国日新月异、蒸蒸日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步伐不断加快,离全面小康社会越来越近。祖国在变化,我家也在变化。“衣”“食”“住”“行”都在全方面变化。

变化最大的要算“住”啦!1982年,我妈刚出生,家里很穷,只盖了两层楼的房子,那钱还是借的。14寸黑白电视机、沙发、书桌和一张床紧挤在二楼,只开出一条小道,一个人连转身都难。夏天,厨房里潮湿阴暗,时常漏水,一不小心就摔倒。后,爷爷、奶奶揣着借来的3000元进城开店做起了油漆生意,凭着“诚信”二字,生意越做越大,也买下了100多平米的商品房。家里的地板可光滑平坦啦!墙上装着精美大吊灯,摆上电视机,配上透明的茶几,放上柔软的沙发,栽种一盆植物,环境十分清雅。妈妈还有了自己的小房间。之后,又增加了“奔腾4”电脑、打印机、传真机、桦木老板桌等“家庭成员”。爷爷奶奶都有了高档手机,还盖了厂房工作。如今,我家都住上了豪华的别墅。生活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我曾听爷爷奶奶说过,他们小时侯的饭菜只要有5分的咸菜和2毛的饭就够好了。猪肉、鸭肉、鸡蛋在他们眼里都是奢侈品,只有过年才能吃到一点,但也要硬撑到初十五。那时我才体会到当时生活的艰苦。不过现在可不一样,我家的餐桌上每顿都有大鱼大肉,还摆满了蔬菜,我都不知该选什么了。早餐就更需要营养,我每天都得带瓶各种味道的牛奶和一只水果,这才营养!嘿,这就是“食”的变化!最近,妈妈还给我买了“安利纽崔莱”营养品补充我所缺的铁、蛋白质等维生素。

“衣”与人形影不离,当然也要变化。妈妈小时候要穿新衣服,奶奶都得一针一线织出来。拿到新衣服,简直比什么都高兴,穿上感觉就舒服。现在可不比从前,要穿新衣服,到市场逛一圈便能满载而归,当然不用织那么辛苦。翻开我家的衣柜,可堆满了形形色色的服装,各式各样,色彩鲜艳,件件都流行,令人爱不释手!“衣”真是人们生活的点缀!

是什么让我的家变化如此之大!是什么让我的家欣欣向荣、蒸蒸日上呢?对,是改革开放。是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它,是和谐社会、辛勤的劳动哺育了它,这就是我家的变化。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这都得感谢党的政策。现在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让我们一起奋发有为建小康!

见证家乡改革开放40年

我,见证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看到了中华人民胸中燃烧着熊熊的烈火。我,是一条路,一条来自村庄,亲眼见证“奇迹”发生的路。

起初,我是一条崎岖不平,不足一米的山间小道。我的身子上满是泥土和灰尘,只有几处地方有几阶石阶。每一日,都有屈指可数的人,挑着大米白菜从我身上走过,一走就是好几小时,满头大汗的。年纪稍小的孩子,一路走着,还一路抱怨我的窄、我的陡、我的长。

人们似乎受不了这超长的山路以及背上的重担,终于有一日,人们开始讨论修路的工程。起初,我不信他们能将我这一条凹凸不平、又窄又长的破山路给改造了。可他们竟以短短几年的时间,硬把我给改成了一条平坦的、铺满黄土的土路,穿上新衣的我,真是不得不佩服他们的能耐呢。

人们终于解决了要爬山路的问题,骑着一辆辆三轮的摩托车,载着满满一车子的人,欢快的在我背上开着。可随着车辆的慢慢增多,以及雨水的击打,我换上了一件坑坑洼洼的呢大衣,这时的摩托车行上来,在我背上留下一个个难看的车胎印子,车上的人也如炒豆豆一般,前俯后仰的,似乎随时都有掉下去的危险。

终于,已经不成样子的黄土受不住了,人们又为我换上了新的衣裳:一层黑漆漆的,看起来很高档的柏油。于是,我又成了一条8米长的柏油路,更是平坦、气派了不少,村民们也因此高兴了好几天。

科技渐渐发展起来了,我所在的村子因为生态园和古民居的发展渐渐有了一点名声,而在我背上驶过的不再那是破旧的三轮摩托,而是一辆辆四轮的小汽车和大个子的公交车,5米这个数字似乎又太小了,工人们开始动工,将我大面积扩建,又为我换上了一件浅灰色的衣裳。

在我身上飞驰过的车辆越来越多,川流不息的车流前往这片美丽的村庄,人们一边观赏着这美丽的景色,一面赞叹中国这数十年来铺天盖地的变化。看到着副情景,我不经露出了欣慰胡笑容。

我眼中的改革开放40年

上世纪70、80年代,人们的主要通讯工具还是书信和电报。

我爷爷家里是书香门第,听爷爷说,当年母亲在外地求学,爷爷总会定期给她写信告诉她家里的情况,并叮嘱她在外一定要万事小心。父女俩来往的每一封书信,自从爷爷去世后母亲就一直放在书架上保管着。每一封家书,都承载着爷爷深厚而又纯粹的父爱,是爷爷和母亲之间情感的寄托与交流。母亲说,书信,几乎是那个年代,普通百姓之间远距离情感交流的唯一方式。

1983年,上海开通国内第一家寻呼台。人们开始了即时通讯,大大加速了人们的生活便利及联络速度。

那时,腰上别个bb机总让人有一种走在时代前列的优越感。在我很小的时候,老爸的腰间总是会别上一个bb机来跟别人交流,后来才知道,这也是当时一种时髦的标志呢!

bb机的出现,加速了公用电话亭的建设。80年代到90年代投币式、卡片式等各种公用电话陆续出现在大街小巷。缓解了用电话排队的现象。

在我上小学时,我们学校里有一个投币式的公用电话亭,专门用来给学生有急事需要跟家里人联系时使用的。一次,我借着有急事给家里人打电话的机会,好好体验了一次这个新潮玩意儿,令我印象深刻。

家乡文化调查报告【第四篇】

1978年,.....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好处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从此,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改革开放贴合中国长期发展的国内和国外状况,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有利于增强我国社会主义的生机活力,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下面从我的家乡——广州在改革开放的前后变化和成就说明改革开放的巨大作用。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广州向世人展示着发展的速度和力量!30年来,广州人以开拓者、创业者的豪迈勇气和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创造出一个个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美国《福布斯》杂志曾发布报告,评选出中国10个变化最大的城市,其中,广州超过了香港、上海和北京。如今广州已成为工业基础较雄厚、第三产业发达、国民经济综合协调发展的中心城市。

改革开放前,广州的经济并不发达,综合实力远低于在全国大城市中,依然是落后,不能与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相比;而科学、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也比较缓慢,人民生活水平普遍较低。

改革开放后,由于广州地理位置优越,地处珠江出海口,珠江流域的珠江三角洲乃至整个华南地区,都以珠江作为水利交通的主干线;其次,广州和香港、澳门这两个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临近,得到了必须的影响和带动作用;最后,广州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底蕴,作为岭南文化中心地,荟萃着岭南文化的精华,有其吸引人的独特风俗。这三大优势都为广州在改革开放时的发展带给了助力。

人民生活

广州改革开放30年,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消费商品不断升级换代。改革开放之前,人们津津乐道地追求“三大件”。目前,各种高级先进的数码产品甚至汽车等都纷纷进入百姓家庭。文化娱乐消费也逐年升温。20广州人均文化娱乐服务支出为3268元。据广州市城调队的调查资料显示,广州市居民家庭的一些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均居全国十大城市首位。着力改善收入分配关系,加快建立健全包括公务员,事业单位和各类企业职工在内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提高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年,全是职工年人均工资达40187元;全年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22469元,比1978年增长倍,1979~2007年年均增长。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元增加到2007年的8613元。

住房建设

30年来,广州住房建设成就斐然。从起,广州市彻底取消住房实物福利分配,全面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几级发展住房公积金制度,为广大劳动者购买房屋开辟一条稳定的资金渠道。加快了公有住房租金改革的步伐,公有住房出售迈出较大步伐,广州^v^~共售出公房万套,公有住房出售比重达60%以上。经过30年的发展,广州市房地产业趋向成熟,人民居住水平日益提高,人均居住面积从1978年的平方米增加到1995年人均住房面积的平方米,跃居全国十大城市之首,并提前到达^v^提出的20大城市人均居住面积8平方米的目标。市委市政府把解决群众住房问题摆上重要位置。建立健全保障性住房财政投入政策和优先供地机制,不断扩大住房保障覆盖面,加快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建设,逐步解决贴合有关规定的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根据房地产市场状况,合理确定商品房用地供应规模,重点保障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供应,适度发展限价商品房,进一步改善住房供求关系,抑制房价过快增长。用心推进旧住宅区综合整治和危破房的改造,逐步改善人民群众的居住条件和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广州事实扩大就业发展战略,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完善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全面推进建立充分就业社区工作,不断拓宽就业渠道,健全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及时帮忙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广州正逐步构成政府部门宏观调控、市场主体公平竞争、行业协会严格自律、中介组织带给服务的人才市场配置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让各类人才在有序的流动中寻找最佳的配置方式。建立再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援助机制,努力扩大就业率,降低失业率,率先扩大就业援助对象和范围。广州市下岗失业人员女35岁,男45岁就能够获得就业资助,比国家规定的女40岁、男50岁范围扩大。

社会保障

改革开放后,社会保障工作取得喜人的成绩。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保障水平稳步提高。2007年,全市基本养老、失业、基本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大大提升。同年调整提高了全市50多万名企业退休人员月基本养老金和生活补贴,人均增加253元。2008年农村低保水平到达202元,人均月补差83元。全市农村人均收入低于元的困难群众全部纳入低保救助范围。同时,各级财政加大投入资金,对206月底前的企业退休人员发放生活补贴,人均发放生活补贴108元,将没有办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户籍人员纳入医疗保险范围。建立和完善适合农民工、农转居人员和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继续推进农民工先行参加工伤保险,健全社会救助体系。

无论在哪个方面,哪个领域,改革开放都其都有或多或少的推进作用。30年前,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30年来,广州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开创了广州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新局面,广州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历史性飞跃。30年间,广州gdp增长45倍,成为全国经济实力最强的城市之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增长50倍,已进入联合国粮农组织划定的富裕区;城乡环境明显改善,成为了“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全国礼貌城市”。广州改革开放30年伟大实践,给我们很多启示。这一切,都有赖于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开放是一场伟大的革命,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探索。因此,务必坚定不移地实行改革开放。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1049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