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下讲话稿传承红色基因(5篇)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国旗下讲话稿传承红色基因(5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国旗下讲话传承红色基因【第一篇】
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英烈精神”。同学们,5号刚度过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清明节既是我国24节气之一,又是我国最重要的祭祖和扫墓的日子。这一天对于千家万户来说是祭奠先辈、回忆先人的日子;而对国家,对我们广大青少年学生来说,更是缅怀革命先烈,学习革命精神,继承烈士遗志的重要日子。
同学们,当我们站在操场上仰望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你们可曾想到这面红旗的来之不易,它可是烈士的鲜血染成的;当我们听着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高亢的国歌响起的时候,你可曾记起先烈们发出的最后的吼声:“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为了祖国的利益,为了民族的自由解放,2000多万革命先烈们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以血肉之躯筑起“新的长城”。他们把生死置之度外,与侵略者抗争到底。为了换得子孙后代和平幸福的生活,不惜牺牲自己年轻的生命。在漫长的艰苦斗争岁月里,无数革命先烈前仆后继,为民族的解放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他们浓浓的爱国情怀,以及那赤诚的爱国之心,他们以生命写下了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令我们永远无法忘怀。如今他们已长眠地下,但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继续激励着一代代人。
国有脊梁,才能屹立不倒;军有忠魂,才能屡创辉煌。无论是在烽火连天、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还是在如火如荼、艰苦奋斗的社会主义建设征程中,无数英烈铸就红色血脉,英雄壮举纯正红色基因,彰显出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的绝对忠诚,有力地助推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方志敏发出的“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铮铮誓言,彰显出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和为远大理想而甘于献身的崇高追求;邱少云烈火焚身也岿然不动,彰显出有令必行、守纪如铁的纪律自觉;雷锋把有限生命投入到为人民服务的无限追求之中,彰显出人民军队的根本宗旨和始终做人民子弟兵的不变本色;“两弹一星”功勋们和戈壁滩上艰苦奋斗的官兵们的形象,涌现出他们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和勇于攀登的澎湃力量……正是因为历代英烈的前赴后继、英勇拼搏和卓绝奋斗,今天的中国已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世界各国都不约而同地了解中国、倾听中国声音!
作为青少年学生的我们,虽然处在和平与稳定的年代,但是我们要认识到:国家还没有完全富强,人民还没有实现共同富裕,祖国的现代化还等着我们去实现;在外部,西方列强对我们仍然虎视眈眈,内忧外患依然存在。因此,我们更要学习和继承革命先烈不畏牺牲和无私奉献的民族精神,树立远大的理想,时刻牢记自己是革命事业的接班人,一刻也不要忘记时代赋予自己的使命和责任。
面对先烈英魂,让我们庄严宣誓:不管我们将来走到哪里,不管我们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我们都是祖国的儿女,肩负着先烈们没有完成的事业。只要祖国需要,我们也会像他们一样毫不犹豫地奉献一切,即使没有显赫的名声,没有丰厚的报酬,我们也无怨无悔!因为,我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
国旗下讲话传承红色基因【第二篇】
家风如春雨,润物细无声;家风是文化,滋养后代。家风正,父慈子孝,家庭和睦,邻里守望,英才辈出。父母言传身教,家庭教育勿忘优良家风。那么,今天网友为分享的“国旗下讲话稿传承红色基因(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父亲是党员,有十几年时间担任村里的书记,其间处理的大事小情数不胜数。
一日,一男邻居气呼呼地冲进我家里来,厉声责问父亲说:“书记,咱老一辈儿少一辈儿的这么多年没啥仇吧?”父亲平静地说:“没有。”邻居旋即瞪大眼睛抢前一步说:“那你为啥挡着,不让我拉木头啊?”父亲依旧平静地说:“那些木头不是你的。”邻居像是一个输红眼的赌徒,辩解说:“我家对他家花了钱的。”父亲强忍住心里的怒火,继续耐心地劝说道:“是你家先和人家散了的,这里面的规矩你是知道的啊。”邻居摊开双手说:“这些年咱们这么好,你就这么样对我吗?”父亲终于爆发了,义正词严地喝道:“正是因为咱们这么好,所以才这样对你,要不然,你这么做,村里人还不戳烂你的脊梁骨啊。你这是欺负人家孤儿没人管,如果人家有哥哥有弟弟,你敢吗?”父亲面对来势汹汹的潮水,像坚实的堤坝一样昂首挺胸,守住自己脚下的阵地。邻居被父亲这一声喊喝镇住了,又自知理亏,嘴里不干不净地嘟哝着,转身悻悻而去。
后来我从父亲那里了解到事情的大致原委。原来,邻居的弟弟和同村的一家姑娘定了亲,付了一部分彩礼钱。后来邻居的弟弟参了军,就和姑娘退了亲。老家约定俗成的规矩是:如果是女方先提出退亲,就要归还男方的彩礼,如果男方提出,彩礼就不用归还了。谁知,过了不多日子,姑娘的父亲去世了,孤身一人的姑娘不久也远远地外嫁了。一年后,一场大雨把姑娘家早已破旧的房子冲塌了,邻居就想把散落的檩条木头拉回自己家。父亲知道这件事后,硬生生地挡住,把木头放到大队的仓库里,等联系姑娘后,由木头的主人自行处理。
父亲后来对我说:“别小看这几根木头,主要这个事儿他做得不地道,如果碍着情面当时不管,讨了他一个人的好,那就得罪了一村人。人眼是秤,以后不光他,就连咱也让庄乡爷们儿暗地里戳脊梁骨。”
我以为因为这次的矛盾,我们和邻居两家的关系也就冷却了。可是事情过了没几年,邻居的弟弟结婚需要他腾房子,邻居暂时就借居在我家的老院儿里。面对我诧异的眼神,父亲说:“都在这块土里生,都在这块土里埋,亲帮亲邻帮邻,谁还没有个五步三急的时候吗?事和事不一样,先前挡他拉木头,那是公,现在帮他,这是私。这做人的脊梁,站要站得直,弯要弯得下。”
前几年,村里的地被一家物流公司征占了。年逾古稀的父亲原本应该颐养天年,享一享清福。可是他就是闲不住,一家人好说歹说,还是没拦住他到附近公园里做了一名保洁员。周末的一天,天下着雨,我们在家焦急地等着早就该下班回来的父亲吃饭,一等不来,二等还不来,打电话也不接,于是我不放心,我就开车到公园去看看什么情况。透过雨幕,我看到父亲穿着雨披,在雨中捡拾垃圾。我慌忙打伞下去帮他。父亲看到我,说:“这两天周末,公园有活动,来的人多,更要保持好整洁,这是咱的责任。最近组织上安排‘。
两学一做。
’学习教育,我觉得很好。一个党员,就是要做先锋队,就是要用自己的行动做人民群众的榜样,要不然,怎么挺直你的脊梁呢?”
我的岳父是一名新中国成立前就参加革命的老干部。正是父辈的教育,使我们能正确把好人生的航船。
记得在谈恋爱时,岳父教给我们是“先做人,后从事;重德行,淡名利”的人生追求。当结婚和提拔双喜临门时,岳父告诉我“要想群众喜欢,领导首先不贪”的准则。尤其在调整中层干部、逢年过节、婚丧嫁娶、进货销货、签订。
合同。
处理积压物资等业务往来时,岳父为我敲响“吃了人家的嘴软,拿了人家的手短”的警钟。正是岳父的这些针对性强的提醒,才使我可以吃得放心睡得安心,真正地体味到“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叫门”的古训。
记得在平常的唠嗑中,我问妻子:“跟着我过清贫的日子,心理上平衡吗?”妻子说:“我看重的是你的人品,而不是金钱和地位。是的,钱这东西人见人爱,但要看看这钱是该不该属于你的,要是不属于你的,即使侥幸地拿走了,早晚也会出事的!再说,成天担惊受怕地过日子,不生病那才怪呢!到时东窗事发,脸也丢了,家都破了,你要钱又有何用呢?”妻子的一席话语重心长,让我受益匪浅!
正是由于岳父和妻子的提醒和支持,我才没有被钱色所迷倒。党员领导干部能否廉洁自律,家风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妻子既可以时时提醒丈夫,也可以成为膨胀丈夫各种欲望的一道催化剂。妻子既可以把自己的丈夫导引向光明,也可以把他送进死胡同或者牢房里。这就需要所有党员干部注重家风,注重家教,廉洁为官。
十年前,我在边境一线武警某团级单位当政委。单位人不多,任务也相对单一。
那年夏天,女儿结束了中考,几次电话里请求跟妈妈一起到看看,感受一下我曾炫耀过的原始大森林、雄伟的长白山、咆哮的天池水……我始终没有答应。因为我知道,孩子来,会给官兵们带来很多“麻烦”——一些干部会以孩子为借口送这送那,请吃请玩,让我很为难。
说心里话,当时,我是既想让孩子来体会一下令行禁止的生活和雷厉风行的作风,又不想在孩子心里留下溜须拍马和占小便宜的阴影,真的很纠结。可是转念一想,我还是决定让妻子和孩子到来放松几天,让她们看看我和官兵们驻守的地方有多偏僻,生活有多单调、多枯燥、多寂寞。如果有人表达“心意”,自己就处理好“善后”,用实际行动教育、引导妻子和孩子像自己一样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不出所料,妻子和孩子的到来果然成了官兵们的“节日”。有的送来水果、饮料,有的领着登山、钓鱼,有的请吃请喝、买纪念品……唯恐照顾不周,在我心里留下“不懂事儿”的印象。
我默默地接受着,似乎一切都顺理成章,理所当然。
就在妻子和孩子决定返回家乡的头一天下午,我问她们:“这几天玩得好么?吃得好么?感觉怎么样?当领导的老婆、孩子就是高人一等吧!”她们不置可否,笑而未答。但从她们的表情上我读出了惬意和满足。
我说:“你们明天要走了,今天晚上咱们大吃一顿如何?”妻子说:“这些天净吃好的了,还吃啊?”似乎有些不情愿。女儿却蹦跳着说:“好啊好啊,今晚谁请客?”我说:“你猜,给你三次机会猜。”女儿说出了几天来熟悉的李叔叔、崔叔叔、于叔叔等一连串的职务和名字。我说:“孩子,你猜错了,不是他们。”女儿瞪大了眼睛盯着我,似乎要在我的眼神和表情里捕捉到一些信息。她摇着小脑袋一边思考一边嘀咕:“那能是谁呢?”这时,一旁整理行装的妻子再也憋不住了:“还能有谁,你老爸呗。”“哦!”女儿似乎有所领悟,毛茸茸的小脸儿一下变成了红苹果。
见妻子揭开了谜底,我搂着女儿的肩膀说:“孩子,这个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咱们老百姓经常说这样一句话,吃了人家的嘴软,拿了人家的手短,咱不能就这样心安理得地让叔叔们请吃请喝,送这送那,这是做人的原则。爸爸更不能、也不该对叔叔们给你们娘俩的各种‘表示’和‘待遇’视而不见,那会让叔叔、叔叔们的老婆、孩子笑话的。将来你也一定会笑话爸爸。”听了我的话,偎在我胸前的女儿不住地点着头。我接着说:“孩子,爸爸简单算了一下,这三天里叔叔们请你们吃饭、买水果、送你名牌运动鞋合起来得两千多块钱。今天晚上爸爸就拿出几千块钱请大伙儿吃顿海鲜大餐,也是你一直想吃爸爸没舍得领你吃的那些海胆、生蚝啥的,也算政委爸爸给你这个‘小新兵’践行了,好不好?”女儿低头看着脚上崭新的、海蓝色的名牌运动鞋,抬头看着我说:“谢谢政委。”女儿开着玩笑,眼睛里却透着清澈的感悟和无比的敬重。一瞬间,我似乎卸掉了千金重负,很释怀、很坦然、很有成就感。
我到海鲜市场精挑细选了各类海鲜。很快,海鲜的味道飘满了营区的各个角落。“政委请客”的消息也不胫而走。餐厅里,我站在妻子和孩子中间,端着倒满矿泉水的酒杯,对官兵们说,“同志们,你们的嫂子和大侄女明天就要返回老家了。今晚,我们全家做东,请大家吃一顿海鲜大餐,表达一下对大伙儿的感激之情。大家知道,不贪不占、公平公正、优胜劣汰这是咱们单位的传统。在此,请大家与我们几位领导一道共同遵守好这个规定,让我们的同志情谊更纯洁、更真挚、更经得住任何考验,谢谢大家!”。
十年过去了,现已走上工作岗位的女儿还经常回忆起那次之行。
世界上有很多美丽的诗文篇章,但对我们影响最深远的,还是父亲和母亲这两本书。父母是家之轴,八千里路云和月,山重水复归泉源。父母是最好的学校,当我们长大成人,组建新的家庭、发展自己的事业,每一个念闪和细微动作后面折射出的行为习惯,无不呼应着身后父母如谷种一样的基因。
中国农民对生活的热爱都从热爱土地源泉,土地是他们的根。祖父传递给我父亲的是对土地超乎寻常的热爱。祖父病重卧床之前,仍然对土地那么眷恋,即便是不能亲自扶犁耕耘播种,但屋舍周围的菜园子里还是蹒跚着他的背影,瓜前菜下的土垄上时不时留下他那粗厚的指印。
脚下踩踏的土地,给了中国人安稳踏实、勤奋质朴,三百六十行,有了这些基因,很少有干不成的。父亲更是将传统农民深爱土地诠释得淋漓尽致,印象中,他终年忙活在田地里,春播,秋收,雨后打垄,冬天沃肥。勤劳务实的他,不给自己留一点闲散时间。干活时爱动脑筋,本分之余热情帮助邻舍,无不是儿女们最好的教科书。
记得小时父亲就领着我干活,讲解农活该怎么干,但我反应慢,领悟能力差,而且懒得动脑筋。比如犁地,如何调教牲畜,如何把每一寸田地都翻犁遍,但我总是生气的时候,就拿犁耙前面的牲畜出气,吼打得它们像毛猴一样的。犁地的时候时不时撂下生疏地。对此,父亲总是耐心劝导我。
父亲说,人哄地一年,地哄人三年。上学后,我才悟得读书如同犁地,也是要把每一个知识点不落下,精心钻研,才有好的收成。农人平时多苦一把,仓中有粮,饥年不慌。所以我们家中粮仓总是丰盈。书到用时方恨少,入了教书这行后,我也努力让“仓”中有“粮”。
人生,晴天和彩虹毕竟不是全部的风景,面对逆境和苦难,需要磨砺勇气,调整心态。
20xx年6月1日,父亲遭遇车祸,被撞得头破腿断,在县城接了腿,之后伤口不停发炎,疼痛难忍。次年春节过后,对断腿又重新整接,但头脑的瘀伤一直未能处理,至今已是十年,期间的病痛折磨,我们做儿女的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但对命运,父亲没有低头,他拿出比一般人多很多的勇气和毅力,不可思议的用五六年时间摔掉拐棍,翻地种菜,喂牛收麦。
父母这两本绵延不绝的大书,其间有高山,流水,良田,更有良知。儿女们只要用心读,那便是家风,民情,教化,国音。
也许若干年之后,我的儿女们会淡忘祖父栽植瓜果桃李的辛苦,但我一定会努力教诲他们:如何津津有味地品尝麦香,如何在面对困难时把脊梁挺得更直,如何把“人”字书写得方正敦厚。
国廉则兴,家廉则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的好坏关系到国家、社会肌体的好坏。家风正,则作风优、党风清、政风淳。领导干部因地位特殊,其家风对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更有着重要影响。20xx年1月,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着重强调家风建设:“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因此,领导干部应自觉加强家庭道德建设,带头抓好家风建设,维护家庭正气,建设优良家风,切实管好家庭成员,真正把家建成清廉安全的港湾。
正人先正己,提高“免疫力”。俗话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如何正己齐家?给出了办法:“在加强党性修养的同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体而言,就是要以强烈的看齐意识,从历史先贤和革命先辈两方面找准差距,汲取营养,以自己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带好家人,感召群众。一方面,向革命先辈看齐,以勤俭治家。勤俭节约乃家风建设之首推要义。在中国革命史上,老一辈革命家克勤克俭的家风,给我们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毛泽东同志一贯奉行勤俭节约家风,他生前用过的一百多件日常生活用品中,有一件穿过20多年、补过70多次的睡衣,身边的工作人员多次提出给他换新的,他都执意不肯,直到逝世前夕,还穿着这件补丁睡衣。周恩来同志曾制定了“十条家规”,如晚辈只有出差顺路时才可以来看望他,吃住费用不能用公款,不许请客送礼,生活要艰苦朴素等。没有勤俭的家风,既难以清白做人,也无法专心做事。当今社会诱惑太多,领导干部只有坚持本色不动摇,甘于吃苦、乐得勤俭,才能经得住诱惑、守得住气节。另一方面,向历史先贤看齐,以仁爱立家。仁爱即“爱人”,是儒家思想的内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古圣先贤所推崇的仁爱,是一种关心与帮助他人的质朴品质,是一种将心比心的思想方法和推己及人、兼济天下的博大胸襟。古圣先贤有如此家国情怀,今天的领导干部在家风方面更应当有良好建树。无论在工作上还是在生活中,领导干部都应处处以身作则,事事率先垂范。要像先贤那样以学兴家,好学向上,增智明理,涵养品性,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要像先贤那样严以律家,对家人真爱不溺爱,善待不纵容,管好自己不出事,管好家人不添乱。
妻贤夫祸少,塑造“贤配偶”。指出:“注重发挥妇女在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方面的独特作用。”领导干部能否廉洁自律,关键在于自己。但家庭环境的影响不可低估,帮助把好家庭关口的最重要角色就是配偶。无论是配偶正面的提醒、帮助和规劝,还是反面的纵容、支持和鼓动,都容易左右领导干部对是非的判断。因此,领导干部必须要求配偶当好自己8小时之外的“纪委书记”,自觉当好廉内助,把好廉政关:第一,要明事理。作为干部家属,首先要明白,廉洁是对家人最大的爱。构筑家庭反腐倡廉的防线,既是对社会和国家负责,对配偶负责,更是对孩子负责。儿孙自有儿孙福。千万不要为了让孩子少吃苦、生活舒适而唆使配偶走上贪腐之路。第二,要畏法度。法不容情,在法律面前,任何感情都是脆弱的、不堪一击的。干部家属的头脑中一定要有法律意识,不该拿的东西坚决不拿,不该收的东西坚决不收。在现实中,一些不法分子为攫取不法利益,往往采取迂回侧击的办法,把进攻目标瞄准领导干部的“后院”,走“家属路线”,邀请领导家属一起打麻将、出门旅游等等,温水煮青蛙,引导家属慢慢丧失抵抗力,掉进人家早已织好的大网中。第三,要勿攀比。要保持平常心态,幸福感不由权大、钱多、物质丰富来决定,而由个人的心态来决定。好日子要慢慢过,不要盲目攀比。一个家庭,只要精打细算,日子没有过不去的。一定要管好自己,不贪金钱,不图虚荣,懂得什么是得、什么是失。第四,要慎微始。千里之堤,往往溃于蚁穴。生活中,每拒绝一个巧立名目的红包,每婉拒一次别有用心的吃请,每疏离一个阿谀奉承之人,都会使家庭的小船远离腐败的漩涡。
子孝家平安,念好“育子经”。习仲勋说,自己一辈子没有整过人。这样的家风传承到这里,就是一身正气,敢于担当的崇高品质。晚年习仲勋多次对儿女们说的那句话:“我没给你们留下什么财富,但给你们留了个好名声!”这个好名声就是好家风。好家教、好家风能让孩子得到心灵的滋养、思想的引导、精神的激励以及健全的人格。因此,与其冒着风险给子女留下大笔钱财,不如给子女留下好家风、好作风,那才是让子女受益无穷的东西,才是真正的爱护孩子。一要树立良好的榜样。亲情教育“三分靠说,七分靠做”。家长的人格力量是最重要的教育因素,孩子的成长与父母平时的言传身教有很大的关系。要以身作则,让子女在无声无息中受到做人、处事的教育。二要培育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领导干部的孩子不是特权的象征,相反地,是意味着责任和义务。例如,毛泽东要儿子到工厂当工人、到农村搞调研、到战场去锤炼;董必武要儿子良翮中学毕业后到河北农村插队落户,并叮嘱他“要做一个普通农民,不能当特殊农民”;陈毅以诗教子“汝要为众人,营私以为羞”。领导干部要教育孩子从小树立远大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廉政意识。三要教育孩子谦虚低调。俗语说,自古家贫出孝子,从来纨绔少伟男。领导干部的孩子从小在众人的夸奖、表扬中长大,容易张狂,忘乎所以,难免会滋长恃宠而骄的思想,把一些本来不合理的事情,当成自己应该享受的待遇。所以,享受着较好的教育资源、家庭环境,其实对孩子成才很可能是一个障碍。屡见不鲜的“坑爹”案例值得领导干部重视和深思。要教育孩子不吹嘘、不自大,做到谦恭有礼,举止得体。
国旗下讲话传承红色基因【第三篇】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国家的基石,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风是家庭的作风,是一个家庭长期以来形成的思想、品德及行为方式的传承。家风关系到个人、家庭和社会,连接着历史、现实和未来。那么,今天网友为分享的“国旗下讲话稿传承红色基因(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父亲是一名公路养护工,在我童年的记忆里,父亲从来没有节假日概念。一年四季,无论刮风下雨,他都在公路上保洁、修补坑槽、清除边沟。
那时候,公路大多还为砂石路,工人劳动强度大,为了修补坑槽,父亲拉着用架子车改装过的洒水车,先把坑槽扫干净,把水放进去,再把从远处运来的养护材料填入坑内,最后引导过往车辆把填补过后的路面压平。为了清除边沟内的杂物,父亲跳进臭气熏天的边沟,用铁锨把垃圾一锨一锨铲出来,然后再用车子拉走。由于父亲不怕吃苦,爱岗敬业,肯钻研,他所管养的路段每月都被评为优等路。几年后,他被提升为道班班长,职务升了,可责任更大了,不仅要养好自己所管养的路段,还要负责全班近十人几十公里路段的养护管理及日常内业工作。就是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父亲管养的道班在全县养护工作评比中,还是名列前茅,连年被评为优秀道班。
记得小时候,每年暑假,我都会跟着父亲到公路上看他修补坑槽、平整路面。到了工作的地方,父亲不是清扫路面,就是挖补坑槽,忙得没有功夫陪我说话。后来,由于工作成绩突出,父亲被调入机关工作。只有初中文化的他,在年近五十之际,又重拾书本,自学数学、物理、公路测量等相关专业课程。经过刻苦钻研、不懈努力,父亲终于通过劳动部门组织的技能考试,不仅成了当时全县交通系统的第一个技师,而且还发明了qc科研成果-——蛙式公路打夯机,从而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父亲经常给我说:“将来你长大了,不管做什么工作,都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这样,才能干出一番成绩来。”父亲的话,我一直记在脑海中。在交通局工作的十几年间,我以已经退休的父亲为榜样,兢兢业业,任劳任怨。20xx年卢氏县公开遴选巡察专员,我就把想报考的想法告诉了父亲,父亲听了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我不拖你后腿,只是有一点,在纪检部门工作,你要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不要辜负了大家对你的期望。”在父亲的支持和鼓励下,我报名参加了遴选考试,成为一名光荣的巡察专员。20xx年被卢氏县纪委授予反腐倡廉宣传先进工作者。
衷心感谢父亲对我的教诲,爱岗敬业,永无止境。
我的爷爷是个老党员,长期担任着大队书记,一当就是30余年。他真正是为了大家舍了小家,自己家的家务事都是奶奶一手管。退休后,村民因家长里短的纠纷也还是经常来找爷爷主持公道。小时候总觉得爷爷很严厉,对我的父辈很严厉,但是对待村里的人,他却总是最有耐心,也最没有脾气。记得一个深夜,我们在爷爷家都睡了,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平静;原来是一对夫妇因家庭琐事哭哭啼啼找到爷爷,双方争执不休,差点动起手,经过爷爷一番调解,终于在破晓时分,伴随着公鸡打鸣,夫妻俩破涕为笑携手回家。后来夫妻俩送来土鸡土蛋,爷爷无论如何都没收,还送了自己种的香瓜给他们。
20xx年,我读大学期间,在经过组织考察后,我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已近古稀的爷爷得知后很高兴,不知疲倦地乘坐8个小时车程,来见证我的入党宣誓神圣时刻。我至今仍记得那天是6月10日,学院党支部书记得知现场来了位特殊老党员,主动邀请他上台讲话,爷爷用着地道的衡阳话给大家即兴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他说:“选择成为一名党员后,就要铭记这个身份,按照誓词里所说的去践行。”正是爷爷对我的言传身教,我在研究生毕业后,沿着爷爷的脚印,选择了回自己家乡当一名大学生村官。他还在我第一天去村里报到时强调,作为一名村干部,一定要始终秉承风清气正,为村民办点实事,不要好高骛远,不要摆花架子,多俯身、多学习。
“风清气正,处事之基”。一个有正能量的家风才是家族兴旺发达的根基。
父亲是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淳朴农民。在我看来,父亲留给我的东西非常多,他那些印记在我心里的言行举止,那些村里人的好口碑……尤其是让我在做人做事时,油然想起他的谆谆教诲——做人要诚实、遇事要谦让,这是他老人家一辈子遵循的人生信条,也是我的最宝贵的“财富”。
我的老家是桔乡,做桔子包装袋、包装箱的小家庭工厂有很多。父亲在一家纸箱厂当了装卸搬运工。有一次,一个客户订的纸箱是精品箱,可是在发货的时候,却发成普通的箱,并且对方也收货了。父亲发现了之后,及时和老板把客户的货换回,不计工作报酬,赢得了客户的好评,同时也为厂子带来了更多的客户。他们都说:“老叶是个实诚的人。”还有一次,原材料的厂家发来一批尺寸偏小的纸料,在卸车时,被父亲察觉,销售员随即掏出一沓百元大钞塞给父亲,父亲婉言拒绝了,厂家只好给换了货,一直问老板说:“这个人是不是你家的亲戚?”就是因为这样的一件件、一桩桩细小的事,得到了老板的信任。我想,这和他的诚实做人是分不开。
父亲遇事总是很谦让,并不是因为他懦弱,或是因为他胆小,与世无争,而是他知道,那是一种做人的美德。我们家曾经受过突如其来的变故,就在那一次,如果没有父亲在身边,没有他憨实的鼓励,让我在痛苦在有了生活的勇气,让我退一步,考虑公司的难处,换位思考。我永远记得父亲当时的话:“退一步,不是说我们畏缩,而是要为今后更长远的生活考虑,毕竟生活的路还很长很长……”每每遇到难事,我总会想起父亲的话。
“做人诚实,遇事谦让。”这普通的八个字,是父亲的人生信条,也是父亲留给我一辈子享用最宝贵的“财富”。
20xx年前,我上小学五年级,我家在村子里住,每天要走十多里山路到镇小学读书。一天放学后,镇上邻家大哥找到我,请我帮他捎包中药回村给大爷,我愉快地答应了。
一路上和小伙伴们打打闹闹,快到村口远远看见大爷和父亲在家门前站着聊天。我一摸书兜,猛地发现药包不见了!糟糕,肯定是和小伙伴玩耍时掉道上了!不行,爸爸平时常教育我和哥哥做错事不要紧,但是要勇于认错和设法弥补,再说大爷等着用药呢,得把它找回来。不顾小伙伴们的劝阻,转身我就往回跑。一路耳边“呼呼”的风声,也不知跑了多久,到了山脚的井湾处,看到黄色的药包安静地“躺”在泉边。
“东东,东东……”一个声音从耳畔远处渐渐传来,是父亲的声音。我睁开眼睛,发现自己躺在父亲温暖的怀里,忙抱紧他:爸爸,我看见鬼了!父亲用手抚摸我的头,扬了扬手中的手电筒:“傻孩子,不怕!不要自己吓自己,这世上哪有鬼,是它发出的光。平生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你大爷和同学告诉我(事情的经过)了,做错事就要想办法弥补。东东,你做得对。走,起来跟爸爸回家。”
又是一个寂静的夜晚,窗外的风儿轻轻吹,拨乱了我的思绪。想起日渐衰老的母亲,想起母亲上个月被开水烫伤的手。
“姐,快点回来吧,咱娘烫着手了。”我是接到妹妹打来的电话才慌忙回家的。一进屋门就看到母亲手和手臂都缠着厚厚的纱布,一声不响地坐在沙发上。我急忙询问母亲被烫伤的经过,母亲什么也没说,黯然的神情告诉我她正经受着疼痛的折磨。我轻轻地拉起母亲绑着石膏的手,指甲好长,于是我拿出剪刀,十分小心地修剪着她的指甲,先一点一点地剪下那厚厚的指甲,再把剪过的指甲锉平。一边修剪一边留意观察母亲的手,这一双手又粗又硬,手掌间满布着老茧,掌纹也变成了密密麻麻、纵横交错的沟槽,粗糙的皮肤还渗了一层总也洗不去的泥色。握着母亲被纱布缠绕的手,再抬头望一眼母亲苍老的容颜,分明看到母亲的眼角溢出浑浊的泪水,顿时,一种无法抑制的酸楚哽咽在喉咙……记忆中一幕幕往事又涌上心头。
母亲的手是一双温暖有力的手。牵着儿时的我,感觉就像拥有了整个世界。从我记事起,父亲为了生计常年在外奔波,家庭的重担落在母亲身上。瘦弱的她除了拉扯我和年幼弟弟妹妹还要耕作几亩责任田,每天起早贪黑,忙里忙外。在我的记忆里母亲的脸色永远是褐色的,犹如家乡泥土的颜色。炎热的夏天,当人们正在午休时,她却顶着烈日扛起农具去田地劳作,给玉米锄草,给棉花打药,给田地浇水……年少的我放学后总是站在家门口,等待母亲扛着锄头、挎着篮子,披一身的疲惫从田地干活归来。每当农忙时节,她的手都会脱一层皮,但母亲从来不说疼痛,每天照样默默劳作。一到冬天,母亲的手指上就会裂开一道道深深的口子,十指浸满丝丝殷红。每当这时,母亲就会用胶布把手指头裹起来,以减轻洗碗、洗衣时的疼痛。每天还照样忙活着,默默地承受着生活的重担。对我们微笑着说道:“人活在世上都会遇到困难的事情,无论如何要往好的地方想”。
母亲的手是一双勤劳灵巧的手。母亲除了每日做饭、洗衣、养猪、喂鸡等操持所有的家务,还做得一手好缝纫活。每年的春节前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记不清有多少个夜晚,当我从睡梦中醒来时,总会看见母亲在缝纫机前忙碌的身影,那是母亲在为左邻右舍的大婶、大妈赶制过年的新衣服。“年赶年、夜赶夜,三十晚上赶半夜”是母亲说过的一句话。是啊,母亲日夜的忙碌可以挣些零花钱来补贴家用。母亲还把裁剪剩下的碎花布头拼接,缝纫制成我和妹妹上学用的新书包,那一个个小小的三角形或者菱形,五颜六色的搭配,总是引来同学们羡慕的目光。
自小到大,她很少和我说什么大道理,她就是默默无闻地操持这忙碌那,用无声的行动教育和感染着孩子们,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记忆最深刻的是一位邻村的阿姨来做衣服时,把钱包丢在我家了,母亲不顾一天的疲劳连夜给她送到家里。母亲以自己的善良、淳朴与坚强,为儿女撑起了一片明朗的天空,在那艰难日子里,母亲那双平凡的手给全家人带来希望和快乐。
时光流逝,岁月沉淀,母亲早已不再是那个做什么事都充满力量的母亲。大半辈子的劳作,无情的风雨在母亲身上刻下沧桑的印记。那一根根白发、一道道皱纹刻着她无私无悔的情感,她那双挪动迟缓的脚再也不是从前的铿锵,那双青筋嶙峋的手再也显示不出力量,甚至走路时步履也有些蹒跚。
母亲,您用宽厚的手掌、善良朴实的言行呵护、教育自己的儿女,您那双长满老茧的手,永远给我温暖、给我力量。
国旗下讲话传承红色基因【第四篇】
下面是网友为大家分享的“国旗下讲话稿传承红色基因(5篇)”,5号刚度过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清明节既是我国24节气之一,又是我国最重要的祭祖和扫墓的日子。这一天对于千家万户来说是祭奠先辈、回忆先人的日子;而对国家,对我们广大青少年学生来说,更是缅怀革命先烈,学习革命精神,继承烈士遗志的重要日子。
同学们,当我们站在操场上仰望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你们可曾想到这面红旗的来之不易,它可是烈士的鲜血染成的;当我们听着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高亢的国歌响起的时候,你可曾记起先烈们发出的最后的吼声:“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下,但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继续激励着一代代人。
国有脊梁,才能屹立不倒;军有忠魂,才能屡创辉煌。无论是在烽火连天、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还是在如火如荼、艰苦奋斗的社会主义建设征程中,无数英烈铸就红色血脉,英雄壮举纯正红色基因,彰显出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的绝对忠诚,有力地助推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方志敏发出的“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铮铮誓言,彰显出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和为远大理想而甘于献身的崇高追求;邱少云烈火焚身也岿然不动,彰显出有令必行、守纪如铁的纪律自觉;雷锋把有限生命投入到为人民服务的无限追求之中,彰显出人民军队的根本宗旨和始终做人民子弟兵的不变本色;“两弹一星”功勋们和戈壁滩上艰苦奋斗的官兵们的形象,涌现出他们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和勇于攀登的澎湃力量……正是因为历代英烈的前赴后继、英勇拼搏和卓绝奋斗,今天的中国已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世界各国都不约而同地了解中国、倾听中国声音!
大的理想,时刻牢记自己是革命事业的接班人,一刻也不要忘记时代赋予自己的使命和责任。
面对先烈英魂,让我们庄严宣誓:不管我们将来走到哪里,不管我们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我们都是祖国的儿女,肩负着先烈们没有完成的事业。只要祖国需要,我们也会像他们一样毫不犹豫地奉献一切,即使没有显赫的名声,没有丰厚的报酬,我们也无怨无悔!因为,我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
国旗下讲话传承红色基因【第五篇】
十年前,我在边境一线武警某团级单位当政委。单位人不多,任务也相对单一。
那年夏天,女儿结束了中考,几次电话里请求跟妈妈一起到看看,感受一下我曾炫耀过的原始大森林、雄伟的长白山、咆哮的天池水……我始终没有答应。因为我知道,孩子来,会给官兵们带来很多“麻烦”——一些干部会以孩子为借口送这送那,请吃请玩,让我很为难。
说心里话,当时,我是既想让孩子来体会一下令行禁止的生活和雷厉风行的作风,又不想在孩子心里留下溜须拍马和占小便宜的阴影,真的很纠结。可是转念一想,我还是决定让妻子和孩子到来放松几天,让她们看看我和官兵们驻守的地方有多偏僻,生活有多单调、多枯燥、多寂寞。如果有人表达“心意”,自己就处理好“善后”,用实际行动教育、引导妻子和孩子像自己一样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不出所料,妻子和孩子的到来果然成了官兵们的“节日”。有的送来水果、饮料,有的领着登山、钓鱼,有的请吃请喝、买纪念品……唯恐照顾不周,在我心里留下“不懂事儿”的印象。
我默默地接受着,似乎一切都顺理成章,理所当然。
就在妻子和孩子决定返回家乡的头一天下午,我问她们:“这几天玩得好么?吃得好么?感觉怎么样?当领导的老婆、孩子就是高人一等吧!”她们不置可否,笑而未答。但从她们的表情上我读出了惬意和满足。
我说:“你们明天要走了,今天晚上咱们大吃一顿如何?”妻子说:“这些天净吃好的了,还吃啊?”似乎有些不情愿。女儿却蹦跳着说:“好啊好啊,今晚谁请客?”我说:“你猜,给你三次机会猜。”女儿说出了几天来熟悉的李叔叔、崔叔叔、于叔叔等一连串的职务和名字。我说:“孩子,你猜错了,不是他们。”女儿瞪大了眼睛盯着我,似乎要在我的眼神和表情里捕捉到一些信息。她摇着小脑袋一边思考一边嘀咕:“那能是谁呢?”这时,一旁整理行装的妻子再也憋不住了:“还能有谁,你老爸呗。”“哦!”女儿似乎有所领悟,毛茸茸的小脸儿一下变成了红苹果。
见妻子揭开了谜底,我搂着女儿的肩膀说:“孩子,这个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咱们老百姓经常说这样一句话,吃了人家的嘴软,拿了人家的手短,咱不能就这样心安理得地让叔叔们请吃请喝,送这送那,这是做人的原则。爸爸更不能、也不该对叔叔们给你们娘俩的各种‘表示’和‘待遇’视而不见,那会让叔叔、叔叔们的老婆、孩子笑话的。将来你也一定会笑话爸爸。”听了我的话,偎在我胸前的女儿不住地点着头。我接着说:“孩子,爸爸简单算了一下,这三天里叔叔们请你们吃饭、买水果、送你名牌运动鞋合起来得两千多块钱。今天晚上爸爸就拿出几千块钱请大伙儿吃顿海鲜大餐,也是你一直想吃爸爸没舍得领你吃的那些海胆、生蚝啥的,也算政委爸爸给你这个‘小新兵’践行了,好不好?”女儿低头看着脚上崭新的、海蓝色的名牌运动鞋,抬头看着我说:“谢谢政委。”女儿开着玩笑,眼睛里却透着清澈的感悟和无比的敬重。一瞬间,我似乎卸掉了千金重负,很释怀、很坦然、很有成就感。
我到海鲜市场精挑细选了各类海鲜。很快,海鲜的味道飘满了营区的各个角落。“政委请客”的消息也不胫而走。餐厅里,我站在妻子和孩子中间,端着倒满矿泉水的酒杯,对官兵们说,“同志们,你们的嫂子和大侄女明天就要返回老家了。今晚,我们全家做东,请大家吃一顿海鲜大餐,表达一下对大伙儿的感激之情。大家知道,不贪不占、公平公正、优胜劣汰这是咱们单位的传统。在此,请大家与我们几位领导一道共同遵守好这个规定,让我们的同志情谊更纯洁、更真挚、更经得住任何考验,谢谢大家!”。
十年过去了,现已走上工作岗位的女儿还经常回忆起那次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