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解读【热选5篇】
【导言】此例“《语文课程标准》解读【热选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语文课程标准【第一篇】
第一部分 前言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二、阶段目标
第一学段(1~2年级)
第二学段(3~4年级)
第三学段(5~6年级)
第四学段(7~9年级) 第三部分 实施建议
一、教材编写建议
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三、教学建议
四、评价建议
附录
一、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
1~6年级
7~9年级
二、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
三、语法修辞知识要点
--------------------------------------------------------------------------------
第一部分 前言(1-9'CLA'1)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败得失,借鉴各国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1-9'CLA')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1-9'CLA')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1-9'CLA')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1-9'CLA')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1-9'CLA')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1-9'CLA')
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
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1-9'CLA')
1.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这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1-9'CLA')
2.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1-9'CLA')
3.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
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1-9'CLA')
语文课程标准【第二篇】
前几天,我上课总结试卷,《核舟记》上的一句话,“其船背稍夷”中的“夷”字,很多人都解释不上,说未读过,我问:夷为平地化险为夷学过吧,不少人面面相觑。
这些残酷的现实,使我陷入了沉思,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一直是所有学科中最受外界非议的,关于语文教学的争论最多,这个马拉松式的过程,造就了一大批写论文的高手和名家,各执一词,争论不休。一线上的语文老师更是无所适从。我一直喜欢看语文教学杂志,但看着看着,就感到非常困惑,觉得不知道该信谁的话。
于是静下心来,认真读读《语文课程标准》。它应该是语文教学的“宪法”吧,于是就看到了这个要求,虽然不是茅塞顿开,却也有很大的收获。
有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现在的初中生,语文的课外阅读量微乎其微。在课堂上,听老师讲,做练习,应付无休无止的考试。从小学到初中,一个模式下来。我们了解了这个事实,就应该清楚,为什么讨论了这么久。改革了这么久,而学生仍然收效甚微,争论改革发展的最大收益者是那些理论家和语文老师,而我们的学生从争论中,从改革中获得了什么,提高了什么?也许,课堂从填鸭式变为启发式、讨论式。气氛热烈了,课堂活跃了,学生高兴了。但这就是改革后的语文教学吗?很多选入课本中的文章,用得着这么启发讨论吗?一学期五六个月,学一本语文教材(大部分学校《课外自渎课本》学生根本不读),这本身就是荒唐!无论教师采用何种先进的方法和手段,这么长时间就让学生读一本书,这本书学生读得再透彻,考试考得再好,这样的语文教学也是没有出路的,是非法的,是伪语文教学。它对学生的发展没有帮助。《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里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只有在大量的阅读中,才能得到提高。没有“量”,何来“质”?没有大量的阅读,哪来的情感体验,哪来的积累,哪来的语感?
语文水平是读出来的,作文水平是写出来的。这个道理是最朴素的。如果不在一个“读”字上下功夫,语文教学无论如何改革,都没有大的突破。
我想,一本薄薄的语文教材,一个月就可以教完了,然后在用一点时间,让学生读《自读课本》。接下来就到图书馆阅览室去,让学生大量的阅读。身教永远大于言传,教师自己先要做个爱书如命的书痴。可以给学生开一大串书目,让学生争先恐后去读。边读边讨论,谈感受,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做资料卡片。甚至提一些浅显的课题,让学生去做一些较简单的研究。鼓励他们做未来的“研究生”。
语文课程标准【第三篇】
2010年教育部委托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组织开展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修订与审议工作。2011年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修订完成,其修定的主要内容突出了“五个强化”。
一、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语文课程中的渗透
学科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世界各个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都对母语教育课程是否体现主流意识形态给予了特别的关注。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课程标准当然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最根本的指导思想。
语文课程是一门属于人文学科范畴的基础课程,也是一门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进行阅读鉴赏、交流沟通的实践性课程,承担的是祖国语言文化传承的功能,同时也承担着育人的功能。所以,课程标准的修订,根据党中央的指示精神,在有关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将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补充到语文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不是在听说读写的语文学习过程之外另加一项内容,而是应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将思想情感的教育,渗透于语言文字运用的学习过程之中,融入到课程实施的方方面面。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不能采用说教的方式,而是应该精心选择课程内容,通过“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语文能力。
二、进一步强化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根据当今社会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继续坚持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的改革,对课程目标与内容、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再作适当的调整,在本课程里进一步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和自然,关注自己的成长,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
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不仅是要让学生懂得这方面的道理,而是应该在阅读、表达的活动中,通过引导,使他们在精神上受到激励、感染,让责任意识成为自觉的行动。
语文课程作为一门实践课程,必须要求学生在阅读、表达的实践上下功夫,应避免围绕知识条文、概念定义耗费精力。要培养这方面的实践能力,不能仅靠反复做题,而是要设计各种学习活动,让学生把语言文字的运用和生活联系起来,和各学科的学习联系起来,根据生活和学习的实际需要,在运用中真正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生活、学习和工作对于语文能力的要求也是在发展的,课程标准根据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需要,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课程标准修订提出了关于“非连续文本”的新要求:
“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第三学段课程目标与内容)
“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第四学段课程目标与内容)
所谓“非连续文本”,是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多以统计图表、图画等形式呈现。它的特点是直观、简明、概括性强、易于比较,在现代社会被广泛运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须臾不离,其实用性特征和功能十分明显。学会从非连续文本中获取我们所需要的信息,得出有意义的结论,是现代公民应具有的阅读能力。
现代学生不仅应该学会通过传统的媒体阅读和表达,还应该能够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来获取信息和交流沟通。
追求创新,是这个时代的赋予我们的重大任务,语文学科需要重视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语文课程中,应该逐渐改变“告诉式”的教学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学会探究,学会从习以为常的语言现象和事实中发现问题;在自己的表达中,努力摆脱模式化的套路,寻求语言运用的创新。学习语文,要展开技能训练,使学生掌握语言运用的规范、书写的规范,但是不能把它当作唯一的学习方式。实施创新教育,还必须改变刻板划一的教学模式,创设生动、活泼、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让学生获得充分地展示自己语文学习成果的机会。
三、进一步强化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学国语言文字的运用
长久以来,语文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功能、任务有所描述,但是一直没有用一个简洁的表述回答“语文课程是什么”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在语文教育界一直存在不同的认识和争论。这种状况影响到了语文课程的实施。语文课程具有多重功能,涉及丰富的内容和多方面的目标,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可能只抓住了一部分,而疏忽了其他方面,脱离了核心的目标。例如,有些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往往会脱离课文中相关的语言文字运用情况,讨论、评析作品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问题;有的教师上课注重对文本意蕴的讲“深”讲“透”,力图通过“讲”把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给提高了,重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知道”和“懂得”,忽视了对学生驾驭语言文字能力的培养;有的教师虽然也比较重视语言文字因素,但是他们偏重于语言、文字等学科知识点的落实,对语言文字材料的积累感悟用力不够。
近些年,许多语文教师和研究工作者强烈要求《语文课程标准》能做出明确的回答。这些意见是正确的。这一次的修订,关于“课程性质”的表述,作了如下修改:“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这一修改,进一步明确语文课程的核心任务,强调课程的目标和内容须聚焦于“语言文字运用”,突出“实践性”和“综合性”特点。
语文课程的内容十分丰富,语文教学可以因教师风格的差异而异彩纷呈,但是教学目标和内容都必须围绕一个核心,教学的种种举措和行为也都应该指向这个核心。
根据这一精神,语文教学必须紧扣语文课程的核心任务――学习语言文字运用。阅读教学确实需要讨论文本的思想情感内容,不过这种讨论应该和文本中的语言文字联系在一起,可以从具体语言文字运用现象入手,通过对课文语言的品味、咀嚼,来探索文本的意蕴;也可以从整体阅读的感悟出发,到语言文字中找出依据。使学生“理解”“听懂”“记住”,只能是语文教学目的的一部分,中小学生学习语文,还应该多下工夫积累词语,学会运用词语进行表达。所以,语文课一味追求把课文“讲深讲透”,并不合适,而忽视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更是存在问题。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生学习如何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实践性课程。学习语文的第一步功夫,应该下在对具体语言材料的积累、品味、感悟上,在对语言材料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再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可能(学生具备对语言文字运用现象抽象提升的条件,不过多增加学习成本),帮助学生体会、认识语文运用的规律。课程的目标不是落在关于语言、文字的知识系统和学科规律的理论体系上,是要让学生通过实践学会“运用”或者说“驾驭”语言文字这种工具。
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也包括文学活动。学生要不光能在语文课里表现出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而且还要能在生活中,在其他课程的学习中,以及将来在各种不同工作领域里运用好语言文字。除了实用的语文,文学的阅读、创作和评论,也是语言文字运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也应该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文学修养。语文课程包含语言、文字、文章、文学、文化等多种因素和物质生活,涉及精神生活领域多方面内容。之所以纳入如此广泛的内容,为的是让学生接触并逐步掌握多种领域里的常用词语,学习在多方面不同的知识背景下运用语言文字,使他们将来能在广泛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领域中运用好语言文字。在这样一门具有多方面内容和多种目标的综合性课程教学中,对它的定位容易产生偏差。我们有必要进一步明确课程的核心任务,理顺多种关系,在各种目标之间取得协调。
四、根据儿童认知发展规律和学习语文的特点,进一步强化课程目标的切合性和教学实施的可操作性
根据千百年来的经验,以及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对于“读书”在语文学习和思想文化修养中关键作用的认识,此次课程标准的修订,进一步强调要认真抓好“读书”这一根本环节,要求高度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习惯、品位、方法和能力”。
课程标准的修订对于推荐阅读书目和诵读篇目也作了一些调整和补充。
课程标准还十分注重学生的语文积累,在语文教学中应当指导学生掌握好积累的工具、途径和方法,激励和督促学生养成日积月累的习惯,并且引导学生在语文运用中充分调动自己的积累。
广大语文教师对于课程标准的修订,最突出的意见和建议是在一些具体的内容上,并且希望课程目标更加切合学生的实际发展状况,“课程目标”“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增强可操作性。
修订工作组深入研究在课程改革实验中了解到的问题,根据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学习语文的特点,经过系统的梳理之后,着重考虑对相关内容的目标和要求进行适当的调整。
在有的部分原先设定的目标难度过高,需要适当降低;有的地方需要补充说明,要强调改变繁琐的教学过程和过于理性、抽象的要求;有的地方要修改对“目标”“建议”的表述,力求使各学段目标的梯度和层次及有关表述更加清晰;在“课程目标”和“实施建议”中,还有必要进一步强调关于语文学习的关键性要求,补充相应的措施和说明。
五、针对语文教学中的突出问题,采取一些新的措施,强化改革力度
在语文课程改革实验中,大家都注意到了一些偏差,课程标准的修订,特别强调要加以改正这些偏差,例如:
“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但也要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
再如,如何做到课程目标中关于“有感情地朗读”的要求,“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中指出:
“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的情感态度的理解。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
“评价‘有感情地朗读’,要以对内容的理解与把握为基础,要防止矫情做作。”
关于汉字教育,是这一次修订工作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现在许多中小学生及成人,错别字情况严重,书写质量偏低,另外,有的地区反映,小学低年级学生写字学习负担过重。
针对这方面的问题,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做了如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提出汉字教育的新理念,要求不能以纯粹的工具观来看待汉字学习和教学,不能简单地把识字写字的学习当作阅读、写作的附庸;第二,强调要帮助学生从第一学段到第四学段始终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第三,适当降低第一、二学段识字写字量的要求;第四,针对识字写字学习负担过重的问题,在教学建议中进一步强调“多认少写”的教学原则,希望下功夫扭转多年来形成的每学一字必须达到“四会”要求的教学观念和做法;第五,在“附录”中新增两个字表:《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为写字教学、教材编写和教学评估等提供依据。
在识字写字教学中,语文老师需要切实转变汉字教育理念,应该认识到学习汉字,不仅在于使学生掌握阅读的工具和书写的技能,而且也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理解,提高审美感受力,增强规范意识,养成良好的习惯和性格。汉字教育的新理念也很好地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精神。
在第一、第二学段,对学生的识字量和写字量,不要急于赶进度,先要在学生写字姿势、写字习惯和规范意识上下工夫,而且必须抓紧抓实,持之以恒。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阶段必须在写字教学上投入更多的力量,在“教学建议”别强调,“第一、二、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确保语文课上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练字,有教师关注学生的练习过程和写字质量,及时帮助学生坚持正确的姿势,养成良好习惯,提高书写技能。
要用好“字表”。让学生在初级阶段熟练掌握《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的300个“基本字”,这些高频字里面包含汉字的各种笔画类型和基本间架结构类型,学生多花一些工夫认识、体会并且练好这些字以后,学习其他的字可以少花时间和力气,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还要利用《字表》加强识字写字教学的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第四篇】
研究民国时期语文课程标准,是从我国现在课程标准的建设着眼,在借鉴国外优秀语文课程标准编制经验的同时,回顾和反思我国近百年语文课程标准编制经验和教训的必然选择。
一、关于课标脱离实际
1923年新学制语文课程纲要刊布后,杨贤江认为叶圣陶起草的《初级中学国语课程纲要》中“使学生能看平易的古书”这一目标并不合适,而主张将其改为“使学生能看平易的文言文”。因为在他看来,“古书对于初中学生,实在太难读了,而且古书的内容多半是与现代生活无关系的”。将“平易的古书”改为“平易的文言文”,一方面可以“为学习高中国语课程打基础”,另一方面也“为学生阅读近代人的名作做准备”。[1]多年后,叶圣陶在《论中学国文课程的改订》一文提出将“培养学生读解古书,欣赏中国文学名著之能力”中的“古书”二字去掉,因为,“广义的‘古书’,国文科不必管”。[2]今天看来,杨氏较为准确地看到了目标中“古书”脱离学生实际这一问题,欲通过“文言文”替代“古书”来给学生“减负”;且与叶圣陶在某种程度上有着一致的主张,但难度的降低并没有化解原有目标不够明确、具体的问题。因为,什么样的古书(文言文)才算是“平易的”,长期以来莫衷一是,缺乏具有认可度的标准出现。
马仲殊在《读部颁国文课程标准》一文中,对1932年中学国文课程标准“要我们十二至十八岁的青年,深切了解固有的文化,负起振兴民族的担子;要青年能做语体文,又要有用文言文的技能;要有创造新语新文学的能力,又要有读解古书,欣赏中国文学名著的能力”等课程目标,打趣地说道:“当我读这标准时,我以为这目标是对我讲的,教部希望中学教师能够得上这目标,谁知竟是为中学生而定的。我想,我该赶快辞职,那目标所说,不但中学生不能,即我这中学生教师也不能。”在文中,马仲殊呼吁“要他们读解古书,又何必培养什么创造新语新文学之能力”,“目标不能不要,至多,我说,一个也就够了”。[3]马氏以一线教师的身份明白地点破了课程目标要求过多、过高的弊病。
1936年语文课程标准在1932版本基础上修订而成,课程目标只做了只言片语的修改,无实质性变化。于是,王秀思针对“目标”中“培养学生创造国语新文学之能力”提出批评,认为“标准定得太高,一般中学生无此能力,也无此需要”[4]。
二、关于课标缺乏操作性
1923年之前的学制、课程文件对语文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界定都是较为笼统的。如“兼以启发智德”这一目标,含义宽泛,使得目标难于实施。龚启昌在《中学国文教学问题之检讨》中指出:“一种学科的教学必须先确定教学目标,然后教材教法才有依据。”虽然“目标的拟订是很不容易的”,但“空乏不如具体,笼统不如列举。我们究竟希望中学生所要达到的是些什么标准,这些标准必须十分确实,教师才能据此来选择教材,并作为教学时所应怀抱的理想”。[5]
1929年民国政府教育部颁布《中学课程暂行标准》,其中就各科目规定了初高中学生的毕业最低限度。夏丏尊认为初中和高中语文科十二条毕业最低限度“原也定得很笼统,什么‘名著六种’咧,‘名著十二种’咧,什么‘略能’咧,‘大致’咧,什么‘浅近的’咧,‘平易的’咧,都是些不着边际的话。究竟所谓六种或十二种名著是些什么书,哪一种文字叫做‘平易的’、‘浅近的’,也不曾下着定义。到怎样程度才是‘略能’,才是‘大致’,都无法说明其所以然”[6]。虽然“毕业最低限度”只出现在1923年和1929年的课程标准中,且其中不乏“写字能写正书和行书,依照俞子夷氏书法测验(商务印书馆出版)快慢能达到T分数48,优劣能达到T分数45”和“默读速度,每分钟能阅二百四十字至二百六十字”等这样具有客观评价依据的限度标准,但夏氏所指也确属事实,且仍有诸如什么才算“浅易”之类的问题困扰着今日语文课程标准的编制与研究。(张秋玲博士论文《初中语文教科书文言文选篇“浅易”指标量的研究(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对百年来我国语文教育界关于“浅易文言文”问题的研究做了系统的梳理。)
1932年小学国语课程标准在“教法要点”的“说话”项下有“教师应预编案例,作为语言材料”的要求。且课标中将语料分为有组织的演进语料、会话的语料和故事的语料。孙钰结合自身经历评论道:“不用说预备案例一般乡村的小学教师做不到,就凭这个有组织的演进语料,也得把他们弄得糊里糊涂。记得笔者参加北平市社会局编辑说话科具体教材时,大家为这个有组织的演进语料,讨论了许久,也没有定出一个界说和教学的具体办法。”[7]
阮真认为,课程标准之所以笼统、缺乏可操作性,乃是“制定纲要目标的人,多是于中学国文教学没有经验的名人,他们不过凭着一己之见,随便写出几条”。阮真据此主张,课程标准中要谨慎使用新的名词术语,表述力求精确、具体,力避笼统的表述;即使必要的新名词术语也应由课程标准研制者做出界定,以便操作实施。[8]
三、关于“固有文化”等
自1923年小学国语课程纲要中有“涵养性情,启发想象力及思想力”的目标,到1932年初级中学国文课程纲要中要求“使学生从本国语言文字上,了解固有的文化,以培养其民族精神”,思维、情感、民族意识和精神等课程目标便经常出现在今后的语文课程标准中。以“固有文化”为例,不少专家学者对其提出了批评意见。
王季思认为1936年高级中学国文课程标准中“深切了解固有文化”是可以取消的。因为,了解固有文化“当着眼于整个国家的政治设施与社会风气,绝非学校教育所能独负其责。而即就学校教育而论,也当由公民、史、地等科负责。在国文一科,是只能叫学生在选文里完成其部分的责任的”[9]。
1944年,余冠英从对当时“坊间的初中国文教科书”批评的角度出发,认为1940年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的《修正初级中学国文课程标准》“使学生‘了解固有文化’,以及‘唤起民族意识,发扬民族精神’本都不是国文课程独有的任务,也许历史、公民等课程对这几方面责任更应该多负些”[10]。叶圣陶也在评论语文课程标准的文章《论中学国文课程的改订》中提到了“固有文化”。他说:“一个受教育的人,依理说,必须了解固有文化,才可以‘继往开来’。否则像无根之草,长发不起来,也就说不上受教育。而且,这里的了解不只是通常所说的‘知道’,它比‘知道’深广得多,包含着‘领会’‘体验’‘有在自己身上’等等意思。要使学生有这样深广的了解,不是国文一科单独办得了的,其他学科也得负责,如历史和地理。”[11]讨论史地方面的问题,阅读史地方面的书籍,也是从本国语言文字上,了解固有文化。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根基,它凭借一种浸淫、感化、滋养的方式影响着、建构着民族成员的精神世界,改变着民族成员的人生态度、思想品质和情感特点。作为文化载体的语文自然成为构成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语文教育本质上就是一种文化传递过程,一种文化的生成和创造过程。”[12]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明白,“养成读书思想和表现的习惯或能力”和“发展思想,涵育情感”,“后者是与他科共有的,前者才是国文科所特有的”;“我们在实施时,这两个目的是不应分离的,且不应分轻重的,但在论理上,我们须认前者为主要的”,力避像穆济波那样将“‘人的教育’的全副重担子都放在国文教师的两肩上……以国文一科的教学代负全部教育的责任”。[13]
四、关于课程内容选取
1.强调课程内容要均衡、有序
曾参加1923年高级中学语文课程纲要(草案)起草工作的穆济波撰文对1923年课程标准起草委员会负责组织拟订的正式语文课程纲要提出怀疑。穆氏基于国家主义的立场,在其“国文国语这一科目,对于中等教育所具的目标,便应该负绝对的责任”的语文教育观下,认为胡适所拟的高级中学语文课程纲要中要求学生“一方要练习用文言作文,一方又要学生继续发展语体文的技术”,是令人“同时左手画圆右手画方”,“是办不到的事情”。穆氏则主张,“与其六年中都同时学语体文又渐近于文言文,又要继续发展语体文的技术,不如分成各个阶段,一项一项地学习”;“中学六年中语文分学,尤应于每年分别文章体裁,用一年工夫专学一种”;“初级应特别注意作法,高级特设国文应注意国学常识及研究国学之途径”。[14]
汪懋祖的观点与穆济波有相同的一面。他认为:“一般所谓‘国学大师’之主张,往往自相矛盾;即一面主张语体,废作文言,而一面又注重学术思想之演变……其间文学家则注重文学之源流,哲学家则注意学术思想之体系。”因此,汪氏批评1936年高级中学国文课程标准:“乃调和之,欲使学生于两年之间,略窥其全,以作专修国学准备;且皆依演变之次序,自古代至现代;难易倒置,学生程度愈不能衔接。结果则所学茫无头绪,甚至普通国文不能通顺,皆此种极端矛盾之思想作祟。”[15]
1929年暂行课程标准颁布后,叶圣陶撰文评价暂行课程标准带有一种“复古”的倾向。他具体解说道:“‘复古’色彩最显露的,是高中国文科文言文的加重。”对“目标”中“除继续使学生能自由运用语体文外,并养成其用文言叙事说理表情达意之技能”,而“实施方法概要”项下又规定“译语体文为文言文”,“译外国短评文为中国文言文”等规定,叶氏指出:“高中学生,在目前,须有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这是我们所赞同的;但写作文言文的技能,让中年以上的人去独擅好了,何必把练习这种技能的责任加在青年的两肩呢?”[16]
对语文课程标准课程内容批评较为激烈的当是黎锦熙。他将民国政府分别于1923、1929和1932年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认定是“一步一步往后退”。他认为:在1923年小学国语课程纲要中,“竟把之前课程文件中第一学年‘首宜教授注音字母’这个法良意美的规定删去了,只在初小‘毕业最低限度标准’项下,载明‘并能使用注音字母’一语,这是倒退的第一步”;1929年课程标准当中又把“‘国音字母熟习运用’规定在第三、四学年中,不知高年级已经认识了许多汉字,再学字母,效力和兴味便大减低,终成应付部章,敷衍督学之局而已,这是倒退的第二步”;1932年课标中“却又把‘国音注音符号的熟习’仍规定在第三四学年中……这是倒退的第三步”。[17]吴增芥也持与黎锦熙类似的观点。[18]
2.从学科分类划定课程内容
程其保是从对目标的划分来界说学科课程内容的。以1932年初级中学国文课程标准为例,其四个目标,“可以归纳为两个问题,一是国语,一是国文”。“国语一科,在求能应用以表示自己的思想及从语言与文字中以明了别人的思想。正是养成用语体文及语言叙事说理表情达意之技能。国文一科,则注重在使学生了解文学的形成及内容,因以发展感赏阅读的习惯。”[19]
吴增芥在比较了美国、苏联小学语文教学目标后,提出“语文的学习应‘语’‘文’并重”,且针对“一般学校的情形,还是侧重于文字的学习,忽视口语的训练”的缺点,吴氏主张:“二年级儿童的说话活动,似乎可以占据国语科学习时间的一半,三四年级和五六年级宜占三分之一。低年级的作文,应以口述做基础,先使儿童的说话合于语法,再进而练习笔述”;“高年级儿童应学习演说,每人都要有练习的机会,切不可偏颇”。[20]
五、反思与启示
民国时期,学者对语文课程标准的批评并不止于前文所提的几方面,比如还有对教学时间、教学方法、选文标准等问题的批评。当我们在完成前面挂一漏万的梳理后再来审视1923年至1949年的语文课程标准时,会有如下认识。
一是,民国学者对语文课程标准的批评影响到了之后课程标准的编制、修订。以我们前面所举批评为例。不论是杨贤江、叶圣陶这样的民国著名教育家,还是马仲殊这样历任多校语文教师的一线教员,他们对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批评意见还是受到了当时教育部门的重视,至少从之后颁布的课程标准文本来看,他们之前所批评的对象还是有所修改的。如杨贤江将“平易的古书”改为“平易的文言文”这一主张,在1929年初级中学暂行语文课程标准中便得到了体现。特别是1929年国民政府教育颁布的课程标准冠以“暂行”二字,意在凸显“本标准虽曾博采重意,几经修订而成;但总不免流于主观,缺少科学依据”[21],“有许多可以商榷的地方,还应该由全国中小学实地试行,以便修订”[22]的态度,也因此,众多学校、专家展开了课程标准的试验研究。
二是,民国时期学者对语文课程标准的批评今日依然有效。时光荏苒,民国学人对语文课程标准脱离教学、学生实际,表述笼统、缺乏可操作性和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批评,至今仍是我辈对现行语文课程标准批评的重要内容。翻阅十几年来对新课改以降语文课程标准研究的文章便可发现,我们今天围绕课程标准展开的讨论在民国时期已经有众多人士形成了真知灼见,只是随着时光的流逝它们被束之高阁。当我们大张旗鼓地展开“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和评价时,标准自身的建设已不能再被忽视。在借鉴国外优秀课程标准编制经验,深入挖掘本国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编制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开展对语文课程标准自身品质的研究,建立评价语文课程标准的标准,应当是我们深入开展课程标准研究的必然之路。我们要摆脱那种对语文课程标准批评多是基于各自语文教育观,采用“对事实,是‘我看到’;对价值,是‘我主张’;对规范,是‘我规定’”的一种“我以为”“我们以为”的学派立场式的评价。[23]
参考文献
[1][4][5][9][10][13]顾黄初,李杏保主编。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C].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272,936,918-921,936,737,353.
[2][11]叶圣陶。论中学国文课程的改订//叶至善。叶圣陶集(十一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50-51.
[3]马仲殊。读部颁国文课程标准[J].集美周刊,1933(9、10).
[6]夏丏尊。国文科的学力检验//夏丏尊。夏丏尊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29.
[7]孙钰。修改小学课程标准的几点商榷[J].教育杂志,1936,16(1).
[8]阮真。中学国文教学目的之研究[J].中华教育界,1934,22(5).
[12]曹明海,陈秀春。语文教育文化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18.
[14]穆济波。新制中学国文科课程标准纲要问题[J].中华教育界,1924,13(8).
[15]汪懋祖,阮真。中学国文课程标准之讨论[J].教与学月刊,1936(6).
[16]叶圣陶。新课程标准与中学生叶至善。叶圣陶集(十二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41.
[17]黎锦熙。教育部定国语课程标准之检讨[J].文化与教育,1934(19).
[18]吴增芥。对于现行小学课程标准的意见[J].教育杂志,1936,26(1).
[19]程其保。高级中学课程标准之讨论[J].教育杂志,1931,23(9).
[20]吴增芥。对于小学课程的几点意见[J].教育杂志,1947,32(4).
[21]课程教材研究所。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课程(教学)计划卷[G].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118.
[22]教育部中小学课程标准起草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中小学课程暂行标准——编定中小学课程标准的缘起[J].辽宁教育公报,1930(2).
语文课程标准【第五篇】
一、拓展语文课程资源的必要性及基本原则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其特点是具有广泛性。然而长期以来,我们对语文课程的理解相对比较狭隘,基本上局限于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科书,忽视了这几方面之外的其他课程资源。现在看来,这种对课程资源的狭隘认识不能适应语文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也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语文素质培养的要求以及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要。关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一大特色。语文作为母语教育课程,更是具有其他课程无法比拟的资源优势和开发利用的广阔途径。同时,语文课程又是与现实生活有着天然联系的课程。“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凡现实生活中有的,且适合语文课程的特点和同标的,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为此我们必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丰富资源。
为顺应时代的要求,紧跟教育改革的步伐,我们必须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多方面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力求让学生在掌握语文这一交际和阅读工具的过程中,同时受到文化、思想、情感的熏陶。语文课程资源在编排上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即“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注重实用”。教科书是教学的主要内容,但不是全部内容。因此,在资源的开发、选择上,应既基于教科书,又不能被教科书所限制,有宽于教科书之处,这将有利于教师对教科书的多方面扩展,也有利于激活教科书的各项知识点及其延伸的教学点,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不断汲取。
二、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目标
1.启迪情思智慧,促进全面发展。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一直是小学教师关注、研究与探索的课题。但是,语文教育并不只是读读写写等技术性、技巧性的“小事”,它对现代人的心灵影响和情感启迪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交际工具的语文,不再仅仅是文化的载体,更应该是影响和优化人的意识、思维、心灵、人格的重要载体。学生在学习语文课程、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思想、情感、观念也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因此,培养小学生具有较高的语文素养,并引导小学生全面发展,是开发语文课程资源的目标之一。
2.突破教学难点,化解“教学危机”。在语文教学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常常会遇到一些枯燥、抽象、生涩之处,或“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讲解、诱导,往往很难被学生接受,因而教师不得不将知识“生吞活剥”地硬“塞”给学生。这种“教学不适”现象的产生,是因为抽象的语言文字与学生头脑中建立的表象经验之间有着一定的距离,使得学生对离自己实际生活较远的作品信息感到“陌生”。这种教与学双方面的“阻滞状态”,会使学生思维受到抑制,丧失学习的自信心,甚至会出现厌倦、退缩、抵触的心理。有的课文虽然不乏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但天真烂漫的孩子们在面对教师以课本为主要学习资源的呆板讲解时,又是否能感悟出作品中的丰厚内涵呢?因此,突出教学中的重点,化解讲授中的难点,突破学习中的障碍,将是开发语文课程资源的又一目标。
3.引发学习兴趣,创设心理情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人们对某些事物发生兴趣时,就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在教学中,为了减轻学生的大脑疲劳程度,教师在强调学生“有意注意”的同时,还应充分利用学生的“无意注意”来组织教学。“无意注意”通常由刺激物的特点所引发。开发各种教学资源,运用多种教学媒体,不仅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特别有效的手段,也是引起小学生注意力的好方法。有关研究证明,人们在聆听轻松的音乐或观看美丽动人的画面时,体内的化学物质如乙酰胆碱的释放量会增多,这对改善记忆有明显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适应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遵循小学生的心理、生理规律;要以动静结合、真实直观、色彩鲜明的表现手法来体现教学内容;要达到融情于景,融教学于画面之中。
三、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使其产生积极的教学效果
基于上述对教育改革的认识以及对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我们认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在以下几个方面会产生明显的效果。
1.利用课程资源激感,使现语言文字学习与思想教育相结合。
小学语文的学科性质决定其教学过程必然表现为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统一。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对其认知活动有促进、强化、调动的功能。教师如果善于将知识、情感和思维同时引入学生的认知活动中去,将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音像素材、多媒体课件等课程资源大多形声结合、声画并茂,可以再现或创设教学所需的情景,如人物形象、生活场景、自然风貌、战斗场面、艺术情境等,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情景的再现对激发学生的情感有特殊作用,有利于把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有意识心理和无意识心理有机地统一起来,加深其对情景的感知和理解,变单纯的说教为感情的熏陶,使学生的情感与课文的内容和意境产生共鸣。
现行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有多篇与征题材有关的课文,其选用目的是要让孩子从小对中国革命史有所了解。但是,长征时期人们的理想、境界、追求和价值取向已很难为现在的孩子所理解。为此,我们收集、整理、制作了一些关于这方面的音像资料片段,以期帮助学生在学习这些课文时,了解当时的年代背景,了解中国工农红军的概况,弄清艮征的目的。弄清革命先辈为之付出、为之奋斗的一切与我们今天幸福生活的关系。
2.利用课程资源化解教学难点、突出教学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