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中小学学生教育5篇

网友发表时间 632068

【导言】此例“中小学学生教育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中小学学生教育1

关键词小学体育 教学 吸引学生

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的导向下,各门文化课教学中都有学生厌学的问题,甚至在体育课上同样有“厌学”的现象。从理论和实践上讲,小学生应该是最喜欢体育的人群。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在体育游戏中小学生是那样情不自禁地全力投入。由此可见,学生并不是从内心讨厌体育活动或体育课,而是对一些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上教的内容、教的方法感到枯燥厌倦甚至反感。这是体育教学中教与学的对立。因此,体育课如何吸引学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体育课如何吸引学生呢?下面谈谈我的做法和体会。 

1.“磁化”是前提

所谓“磁化”,就是增加教学的吸引力。罗伯特·特拉费斯说过:“教学是一种独具特色的表演艺术,它区别与其它的表演艺术,这是由于教师与那些观看表演的人的关系所决定的。”体育课表演的技巧性、和谐性和美感愉悦性的特点,就是教师内在的人格显露。教师的表演同演员一样在声、神、行等方面具有艺术修养,向学生展示自己的能力和真实情感,只不过不象演员那样“自我”罢了。我认为学生对体育课缺乏兴趣,与其责怪学生,不如反问自己。要使体育教学有实效,第一要紧的是要把学生的心“磁化”过来,使学生乐学。这样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便形成合力,产生“磁化”效应,从而产生师生间的情感共鸣。

2.“变化”是关键

所谓“变化”,就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变换教学方法,以求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把猜谜、讲故事引进体育课。

目前,体育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教师讲解动作概念、要领,示范,然后学生随教师进行模仿练习,方法单调,吸引不住学生的兴趣,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如果采用提问式教学,可收到良好的效果。针对低年级学生喜欢听故事、猜谜语的特点,我在教《前滚翻》时,出了个谜语让学生猜:“两手用力撑,两脚迅速蹬,团身如球滚,展体似雄鹰。”谜语一出,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使学生对所学的东西易学易记,从而达到了寓教于学的目的。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法,要有选择性和针对性,常变常新,步步深入,始终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把教学过程变成学生想学、乐学的自觉行动。

做一些集中注意力的练习。

由于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上课时往往是“人到课堂心未到”。我们学校是寄宿学校,学生一个星期才回家一次,每逢星期一上课,这种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就更加严重,甚至连队伍都排不好。针对这一情况,我根据教材内容,编一些韵律操,配上音乐或指挥学生做反口令练习、模仿动物动作等各种新颖、有趣的集中注意力的练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多采用小型竞赛。低年级学生争强好胜,热衷于小型竞赛,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他们的这一心理特点。如:当学生掌握快速跑动作后,就可以组织他们进行直线接力跑、十字接力跑;单脚跳可演变成跳进去拍人和斗鸡;投掷小垒球可组织学生打坦克、打飞机比赛,由于比赛激烈,学生就能较好地全身心投入。又如:学生甲在走廊上玩,学生乙在其背后打了一下,只见甲猛一转身,拔腿就追,直到甲、乙两人都气喘嘘嘘地趴在地上为止。此种在操场上屡见不鲜的镜头引起我们的思考:为什么学生在学习起跑时反应就不那么快?为什么学生练习耐久跑时就不能那样卖力?其实,学生在玩耍时都显露出其个性心理特征,如果教学过程能适应其个性,能激发其个性倾向性,那么教学效果就会大大的提高。

3.“感化”是目的

教学活动中,良好的师生关系具体表现为向师性和向生性。这就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感情融洽、心理相容、形成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苏霍姆费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教师在教学中,从爱护学生出发才能客观地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使他们能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特别是对一些“问题学生”,教师只要把全部的爱心献给他们,对他们给予了解、尊重和信任,时刻关注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肯定和表扬,就能把问题学生转变过来。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上面的5篇中小学学生教育是由山草香精心整理的中小学教育范文范本,感谢您的阅读与参考。

中小学学生教育2

关键词:健康第一;安全;损伤;安全至上

全国一些地方中小学校安全事故频发,这些事故造成了师生重大伤亡,使学生、教师家庭遭受严重创伤,给社会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损失,教训惨痛,影响恶劣。现在不仅仅在体育教学中,在学校的日常管理中安全被提到了一个极其高的位置。在此形势下学校体育教学担当着重要的角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缺乏运动技巧和安全防范意识,而要让他们在课堂上有所收获,同时身、心又要朝健康的方向发展,教师的安全意识必不可少,安全措施更是重中之重。在日常体育课中学生经常会发生扭伤、搓伤、拉伤、碰伤等运动损伤,偶尔也会发生一些重大的安全事故,轻者影响学习,重者可能造成残疾,甚至及生命,对学校、学生、家庭带来不应有的损失,广大体育教师应高度重视安全教育,落实安全措施使青少年健康快乐地成长。以下就一些方面与大家谈谈我肤浅的看法。

一、教师在体育课中应注意帮助学生树立好安全意识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自身要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识,同时也有责任和义务教育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如:有的学生上课调皮,站队时相互推撞认为好玩,他们不知道掌握力度和分寸,另外加上有的孩子本身平衡协调能力就差,很容易因碰撞而摔倒造成身体损伤等安全事故,为此教师就应在迅速制止的同时给予适当的教育不仅仅让学生明白这是错误的行为及其可能发生的不良后果,同时要让每个学生都意识到这是不安全的行为,杜绝同类事件再次的发生。这样通过一些事件及时的教育和随时的提醒使学生思想上引起认识和重视,才能时时保持清晰地安全意识,不做有危险的事。促使学生高度的安全意识得以形成,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二、课前考虑要细致周到

1.对易发生的安全事故要有预见性并加以防范。如:跳跃练习中下肢的肌肉群和膝、踝关节容易损伤,投掷练习中腰部、肩部及手指手腕易受损等。那么就要根据动作技术要求重点做好针对性的准备活动,又如铅球练习要防止意外砸脚或脱手砸到周围的同学,这都要预先想到并考虑好采取针对性的预防。

2.教学方法、组织管理、设计要科学合理。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组织管理是防止安全事故的重要手段,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认识到,教学方法不好不仅仅会引起智障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注意力更不易集中,同样也会引起意外事故的发生。另外组织管理的好坏也是预防安全的有效手段。如:徒手练习时人不要安排站得太挤;器械练习时,要反复强调安全使用器械的步骤后才能组织学生要在安全范围内进行练习和使用,从而保证教学练习有序进行,保证教学练习有序进行,保证教学中最基本而不得安全。

3.教学内容要合理,动作难易程度要得当。我们知道难度过对小学生没有挑战,也不利于帮助他们的身体发展和意志品质的培养,难度过大对他们既难掌握又会失去自信,心理会产生障碍也容易发生事故。所以我们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去要求并引导好学生。

4.对学生练习中的错误动作应及时纠正。在体育教学练习中,学生经常会出现错误的动作,(既不合理动作)往往是最容易导致身体损伤的,如不及时纠正就会变成安全隐患和导火索。所以教学中对不合理的动作应及时的指导和纠正以防对身体造成损伤。

5.要保证好场地器械的安全。场地器材的准备是最基本的安全预防,也是引发安全事故的最主要外部因素,是可见的,也是可预防的,在上课前我们教师必须仔细做好场地和器材的安全检查,如有安全隐患应及时排除后,再进行组织教学。

6.课堂常规的建立,强化纪律教育,体育教师要以身做则,为人师表,要求学生穿运动服上课,身上不能带有小刀等锋利硬物,不要佩带胸针等饰品,不要留长指甲等上课要听指挥、遵守纪律,严禁学生有嬉戏取闹、任性蛮干、动作粗野,违反运动规则的行为。另外,准备活动要充分,跳前多活动,易伤部位早预防。实践课上良好的课堂纪律是保证一堂课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如未经允许不擅自离开队伍。尤其是垫子类运动项目。在投教学中,教师要严格按照教学程序、原则进行教学,对学生的位置要严格限制,让学生远离危险区,对某些意外伤害事故的苗头应及时制止。此外,上课要听从指挥,遵守纪律,严禁学生有嬉戏取闹、任意蛮干、动作粗野,违反运动规则的行为。

三、深入了解学生情况,掌握常见的病症和损伤的急救和处理方法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仅熟知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另外必须要细致了解他们的病史状况,以便合理安排这类同学的体育教学内容,防止因体育教学安排不当而导致病症出现,引发安全问题。另外教师还注意掌握一些运动医学常识和简单处理方法,如运动中暑、抽筋、脱臼、急性损伤等情况的应急处理。这样遇到问题知道在第一时间里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急救处理治疗,减少和防止事故发生。

四、注意发现并处理好学生体育课中的异常现象

中小学学生教育3

关键词:教学活动;实际生活;自主参与

作为教师应该都知道,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之一是培养全民族的创新能力,我们在进行基础教育的过程中,创新是基础教育的灵魂。在基础教育过程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又是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在小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贯彻到每节课上,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逐步的提高。下面就我自己的实践体会谈一谈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

一、创造平等的教学环境

什么是影响创新意识的关键因素呢?我认为师生关系是影响创新意识的关键一点。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在宽松、愉快的师生关系中,学生才会进行自由的创新。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创造一种友好和善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达到身心愉悦,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创新火花的迸发,需要发展学生的思维,那么怎样发展学生的思维呢?在和谐、平等、尊重的师生关系下,学生就乐于发表意见,乐于探讨问题,从而培养了思维能力。思维发展起来了,他们更乐意去探索、去探究,创新的想法便会涌现。教师担负着培养人才的责任,对学生既要有慈又要有严。让学生明白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学习是自己的事,得靠自己去认真探究,才会有收获。教师要做的就是进行情景教学,将教材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串联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提高生活体验,从而能够明白书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情景教学,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反过来还能促进学生热爱生活的感情。这就要求教师结合学生本身的生活体验和已有的知识来创造富有意义的情景,这样才能让学生体会到原来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可以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培养学生对数学的亲近感,从而形成一种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的意识,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在慢慢形成。

二、让实际生活进入课堂

设置问题情景是一门教学艺术,有很多的小学数学教学情景设置的方法。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数学老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启发心智,促进学习动机的养成,创设问题情景的起点,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问题情景中学到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技能,培养数学思维,从而爱上学数学,培养数学素养。在《新课标》中提到“数学教学的出发点是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据学生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所以,在数学的课堂中,教师列举的例子应以实际生活为参照,从生活中取材,使学生能够加入其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快乐地学习。例如:《圆的周长》的学习中,在生活中,我们遇到过这样一个问题,警察叔叔拿着枪站在原地,然后举起手臂,转一圈扫射,这个时候同学们想想,警察叔叔扫射的这个范围是圆的周长还是面积?显而易见这是圆的周长。通过这样一个小例子引出今天要讲的问题,激发兴趣,为下面要讲的内容做好铺垫。

三、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学习目标应是为学生服务的,他们是目标的实践者。在课堂上怎样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创设条件,创造氛围?我认为的是让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实现师生互动,注意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才能激发出他们的创新意识。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第一,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新课改要求的,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到引导作用。例如:老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多听取学生的意见,让他们自己充分表达自己对于教学活动的意见和建议,老师给予必要的指导。第二,教师在让学生参与课堂的过程中,应不断给学生提供想象和创造的空间。比如:一些比较简单浅显的知识点,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学,自己总结发现其中重要的知识点。第三,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蕴藏的潜能,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进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教学相长”。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不光让学生学到知识,更得让学生知道知识是如何得来的。所以,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堂的意识很有必要。

四、总结

在学校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要场所就是课堂教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也要服务于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现在提倡的素质教育应以创新能力为核心,创新是一个国家民族进步的不趋动力,作为国家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应具备这一素质。

参考文献:

[1] 曹英彩。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J].学周刊,2016(28).

中小学学生教育4

意志在体育活动中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反过来,体育活动又是锻炼意志的极好手段。

做为小学体育教师不仅是塑造人类形体美的“工程师”,而且也是塑造人类灵魂美的“工程师”。在体育教学中,我们不但要教给学生必要的运动知识、技能,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1.要加强对学生祖国荣誉感的教育

我们要经常给学生讲我们国家的体育健儿为祖国争光的故事,组织他们收看有关的电视节目。当屏幕上出现我国国旗飘扬在领奖台上空时,教师要及时启发学生,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和个人为国家争光的愿望。每当这时,很多孩子都会非常激动,表示要向运动健儿们学习,长大也要做名优秀运动员,为国争光。事实证明,体育健儿中有的正是这样起步的。

2.要加强对学生集体荣誉感的教育

体育课上,有的学生跳高或跳山羊有惧怕心理,不太敢跳,遇到这种情况,可组织学生进行小型竞赛,最好是组与组之间进行。在集体荣誉面前,在组员间的互相鼓励和影响下,绝大多数学生的惧怕心理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减轻,表现出一定的意志努力。

3.教育学生端正学习动机

有些学生的学习成绩较好,但就是不喜欢上体育课。据调查,其中有部分人认为只要学好数学、语文,体育差点问题不大;还有的学生认为体育活动危险,怕高怕险,表现出明显的意志薄弱。通过端正学习动机的教育,使这些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对个人发展的重要作用,从而激发其积极锻炼的内部动机。

二、在各种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1.组织能增强学生意志品质的活动,如跳山羊、跳高、攀登等。在这种活动中,有些学生表现出动摇、胆怯等消极意志品质,究其产生的原因,大致有三:

①防御性条件反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有的学生在一次跳高或跳山羊中不慎摔伤,下次就会害怕,甚至一听到跳高等就紧张。

②类化。如有的学生怕跳高,会影响到跳山羊、跳远,甚至怕单腿跳等与跳高相似的活动。

③感染。如有的学生怕跳高,其他学生也受其感染,也怕跳高。

我们了解了学生消极意志品质产生的原因后,就可以有的放矢,采取措施:1、教师要讲清动用要领,注意语言暗示和引导,降低器械的高度,加宽跳高架的距离,翻松沙坑,或将跳高横杆换成橡皮筋等以降低或减轻条件反射。一般采取了这些措施后,学生们就能鼓足勇气,在取得成功的努力中锻炼意志,体验欢乐。

2.练习与克服不愉快情绪体验相联系的活动,如1000—1200米自然地形跑,400—600米耐久跑等。这些活动都能促使学生出现心跳加快、呼吸短促、口干腹痛等不愉快情绪体验,出现运动中的“极点”观象。意志品质薄弱的学生有可能会中途退出跑道,这就需要教师的积极支持与鼓励。“极点”的出现是考验和锻炼意志的极好机会。

3.练习与多变条件相联系的活动,如小羽毛球、小排球、小足球等活动,可锻炼、培养学生果断机智,自制、勇敢等良好意志品质。

4.练习与遵守纪律相联系的活动,如队列操作、武术等,可培养学生遵守纪律,自制等意志品质。

三、在克服困难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体育的课堂教学,要有一定的难度,难度的标准应是:只要努力,绝大部分学生都能达到要求。教师要遵循由易到难逐渐加大难度的原则,教学中,要从难从严要求,培养学生克服客观困难能力。教师要善于创设“客观困难情境”,对学生逐步提出更高的要求,提高难度加大运动量,使学生在克服困难的意志努力中逐步适应。教师也要鼓励学生与主观困难,如(疲劳、小病、不愉快情绪等)作斗争,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总之,一个好的教师应在体育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和运动项目的情况、特点,在内容难度,动作要求(强度、密度)、学生心理要求等方面,结合具体条件进行妥善安排,努力作到不易不难,恰到好处。

四、注意小学生意志的自我培养

注意学生意志的自我培养,是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重要环节。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良好意志品质时,要深入了解学生心理状态、身体条件和运动基础。在做高难动作时,教师要重视保护,但不要过分“帮助”,否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不利于学生意志品质的发展。

如何加强学生意志的自我培养呢?我们认为主要是培养学生自我作业、自我要求、自我监督的能力,并进行自我暗示的训练。

①自我作业。即要求学生认真观看教师示范,细心揣摹动作要领,一次次地独立完成教师所规定的动作。

②自我要求。要求学生对自己严要求、高标准,不要轻易降低要求和难度。如有的学生在做出山羊分腿腾越时,由于步伐混乱,踏跳不准,胸腹撞到山羊上了,以后见到山羊就怕了,甚至认为其它体育项目自己都行,只有山羊过不去无所谓。这时体育教师要及时了解情况,用优秀运动员带伤坚持比赛,为国争光的事例,激励学生奋发向上,不要放松要求。同时教师要加强必要环节的保护,争取一次成功,如一次不行,就继续做,直到找回已建立的正确条件反射,消除摔跤留下的“伤痕”。

③自我监督。教育学生学会自我监督,做到“公开课和一般课一样,教师在与不在一样,测验与平时训练一样,校内和校外锻炼一样。”

④自我暗示。教师要注意学生的自我暗示的训练,这对培养学生意志,提高运动成绩都是有利的。如早晨天冷不想起床,学生可自我暗示:“天冷算什么,要学习在寒冷的气温下,保卫北国边疆与严寒作斗争精神,一、二、三,起来。”这样,就可以骨碌起来,穿衣下床,跑步锻炼。

五、教师言传身教

中小学学生教育5

刚接手新的班级,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常规教育和训练,针对班上学生实际,利用一切有利时间加强学习习惯的培养。比如,严格训练学生正确的读写姿势;要求他们注意听别人说话,听清楚说话的内容,记在心中;教育学生学会思考等等。这些办法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学生在课堂上读写、坐站、听说的正确姿势逐步养成后,课堂秩序必然会有明显好转。

二、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养成

教师要教育每个学生树立主人翁责任感,时时处处为学校、为班级、为社会着想,不在校园以及其他公共场所吃零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废弃物,看到纸屑等废弃物随手捡起,见到破坏校园环境卫生公共环境的不良行为及时加以制止。倡导学生从国家利益和整体利益至上的原则出发,在个人与他人、与社会、与群体的关系上,考虑个人利益时应不违背道德原则,不伤害社会和他人利益。以典型事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心灵受到感染,激发出内心潜在的激情,时时刻刻鞭策自己,激励自己,以典型为榜样,做个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人。

三、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

教师要时时注意学生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学生的文明习惯必然要体现在文明的交往中,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和老师、团结同学、行为文明、言语礼貌,这些都是文明交往的基本要求。要明确要求学生见到老师、父母及长辈要主动问候;每天上学时要跟父母道别,说声“再见”;放学回家要向父母问好;睡觉前道声“晚安”;使用好微笑、鞠躬、握手、招手、鼓掌、礼让、起立等体态语言。

四、学生良好上网习惯的养成

学生如何健康上网并正确使用网络一直是困扰家长的难题。我认为,首先应端正家长对上网的认识,加强与家长的配合,进行家庭教育。大部分家长由于自身对网络不甚了解,过多干预子女上网,这样做只能适得其反,甚至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因此,应该与家长进行沟通,端正家长的看法,使家长能够辩证地看待孩子上网问题。另外,要向家长们推荐反黄软件,以防止在家上网的学生浏览黄色网站。面对中小学生上网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不能有“网络恐惧症”,不应只看到它负面的影响而忽视了它的积极作用。网络能够引导学生走入一个空前丰富的信息世界,进行交流与学习,不再固步自封,然而我们应该正确地利用,充分发挥它的教育功能。要端正学生的上网态度,科学地探索中小学生上网的心理健康问题,引导学生在网络里翱翔,涉猎丰富而健康的信息和科学知识。

五、结语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632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