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后服务规章制度(5篇)
【导言】此例“售后服务规章制度(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售后服务管理制度1
一.售后服务流程
1. 客户申报服务
2. 向上级领导申请
3. 根据客户申报情况安排相应的工程师或技术人员
4. 服务人员填写服务台帐并领取回执单。
5. 现场问题若与客户申报不符,服务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解决。
6. 若问题升级,须向公司主管部门反馈信息,确立解决方案。
7. 服务项目完成后,客户在服务回执单上签字。
8. 服务人员回公司后,将服务内容录库。
二.在售后服务中心管辖区域内的售后服务工作
1. 服务人员在服务过程中应时刻注意维护公司形象
2.服务人员接到任务后,应即时赶赴现场
3.服务人员应主动与现场负责人进行沟通,详细了解问题所在,并提出解决的办法进行处理
4.在接到故障类的售后服务信息后,应立即派出相应的技术服务人员或工程师,携带必要的工具赶赴现场
5.如出现本人不能解决的问题,应立即将信息反馈给主管部门领导和相关部门,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排除故障、解决问题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上面就是山草香给大家整理的5篇售后服务规章制度,希望可以加深您对于写作售后服务管理制度的相关认知。
售后管理制度2
维修车间管理规定
1.接到任务委托书后先核对委托书上的车辆号牌是否与所修车辆号牌相符;
2.简要询问车辆故障,并核对维修项目,如有差错及时报告;
3.保证完全、正确、及时地进行任务订单上的所有修理项目,确保对顾客的车辆进行快速、正确的修理;
4.把任务订单上没有写明的故障记录下来,及时通报前台;
5.未经同意不得随便增、减修理项目;维修过程中发现增加项目应及时上报前台,必须得到前台的认可才能进行维修;
6.更换零配件时,不匹配的零配件不允许安装。备件发放实行以坏换新,丢失、故意损坏要照价赔偿或自行购置补充;
7.竣工后,应详细的对所维修项目进行质量自检,然后及时将任务委托书交与组长或下一工序人员,全部维修完工的竣工车辆应交检验员检验;
8.爱护各种仪表、设备、工具,由于未按规定使用损坏的照价赔偿。每次收工后,要将设备、工具擦拭干净;
9.护车用品、抹布等要整齐折好摆放在工具推车内,每个星期要清洗一次,平时要随脏随洗;
10.每天上班之前要清扫卫生责任区地面,每天下午下班前要清扫卫生责任区地面及擦拭各种设备、设施、工具、管道、线路、窗台,每周五要清扫墙面、擦净窗户,并随时清扫纸屑及其它脏物。平时要时刻保持地面、墙面、窗台、窗户及各种设备、设施、管道、线路等无积水、无油污、无灰尘、无垃圾、干净整洁。下班时,要关锁好门窗、工具推车,切断电源;
11.准时参加服务部的各种培训及会议。
作业现场规范
1、作业人员必须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2、作业平台、支垫、支架等必须牢固,承受物品不得超重。
3、拆卸下来的总成和大件要清洗干净,原则上放置在大托盘中,不准直接放在地面上。放置时间较长的要予以遮盖,防止落上灰尘。
4、拆卸油箱及存油存水部位时,要用油盆水盆接漏,防止油、水落在地面上或地沟内。
5、起重吊装作业,必须有专人监护,以防止事故发生。
6、车外作业时,必须正确使用护车布,而且不得进入车内。
7、车内作业时,要正确使用座套、脚垫、方向盘把套。
8、严禁在厂区内吸烟、随地吐痰、食用带皮壳的食物。
售后服务管理制度3
设备性商品售后服务管理制度
一、目的
确保服务质量满足顾客的要求
二、范围
适用于医疗器械设备性产品的服务、售后服务中的培训、安装、调试及维修、配件供应
三、职责
维修服务部负责设备的'安装、调试、培训
营销部配合
相关部门配合
四、概述
(一)技术培训
1、维修部根据营销部提供信息,制订用户培训计划,培训计划内容应包括培训内容、时间、对象、师资以及相关事宜。
2、培训计划编制后报总经理批准后生效,企业管理部根据批准后的培训计划,落实培训地点,并发培训通知。
3、维修部根据培训计划,负责进行产品原理、构造、使用、维修、保养和故障排除方面讲授。
4、对于用户来企业中实习的,由维修服务部根据培训旧程具体安排,经营部、企管部协助配合。
5、参加培训的学员都应进行考核,并发给培训证书。
(二)顾客服务
1、维修服务部根据《质量协议》规定要求实施售后服务。
2、维修服务部为满足顾客要求,提供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
3、维修服务人员外出质量进行跟踪考核,由客户填写《顾客满意度调查表》。
(三)安装维修
1、维修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2、维修服务部根据营销部的销售情况,接到用户收到货的来电、来函后,应及时作出安排。
3、外出安装、维修人员应帮助用户进行操作与保养技术指导。
4、安装人员在安装调试时,应按“安装试运转调整记录“进行,并做好记录。
5、安装调试结束,符合技术要求后,填写《安装试运转作业报告书》并有用户单位盖章、签字。
五、记录
《安装试运转作业报告书》
售后服务管理制度4
一、概述
1、一个企业要使产品在商场销售保持上升趋势,除了提供丰富多彩的品种和材种,优质的实木地板外,还要强化售后效劳。要做到“商品出门,负责到底〞、“一切为顾客利益着想〞的新观念。
2、通过售后效劳来赢得声誉的重要武器,是扬品牌之名,产品之名,企业之名的极好途径。
二、售后效劳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1、对企业忠诚,严格要求自己,雷厉风行,决不拖拉疲塌,重大事故能及时请示、汇报。
2、办事能力强、沉着、冷静、处理问题有条有理。
3、有丰富的专业知识,熟悉铺设木地板工艺,对WB/T1016-20xx、WB/T1017-20xx两个标准认识清楚,能从事故外表分析问题的实质。
4、了解有关法律知识。
三、效劳内容
1、售前效劳
(1)、正确识别客户对环境检测、测量地面装饰材料的需求以及具体要求。
(2)、正确的引导,将客户对木地板广泛性的需求,转化为对实木地板的选择,并正确无误地把信息传达给公司。
2、售中效劳
(1)、热情接待每一位顾客,确保客户及时订购实木地板规格、材种、颜色等。
(2)、指导客户正确理解实木地板性能。
实木地板的天然属性
铺设前实木地板的验收参照CB/T150362-20xx标准?国标?和环境检测
铺设方法选择及走向
使用保养应考前须知
3、售后效劳
(1)、及时通过做售后效劳跟踪工作,并及时把信息反响到公司有关部门。
(2)、经常与负责铺设施工员的部门取得联系,有条件的情况下,售后效劳人员应经常到施工现场协助监理,进行催促。
(3)、假设遇有投诉,应在两天内派专人去现场观察,进行分析,关反映到公司有关人员,共同协商解决。
从上述可见木地板的质量是有三局部组成,即地板质量、铺设质量、使用保养质量。为此,做好售后效劳工作,也不是单纯的做“售后〞,而必须与售前效劳中效劳紧密配合,使消费者自始至终对实木地板都有清楚认识,这样才能保证售后效劳工作顺利地进展。
四、处理投诉(质量改成投诉、维修改成维护)
正确地处理客户投诉,述到消费者真正满意,这是企业的目的。
1、企业对待售后效劳工作持有两种态度,一种是回避的态度;另一种是积极的态度。
(1)、回避的态度表现为
虚设售后效劳部门,无专人负责,也不作跟踪效劳工作,认为跟踪效劳是引火烧身,为此,也就得不到顾客的信息的反响。
遇投诉,不能正确对待,而是一味推托,迫于无耐派遣不懂专业的人员,甚至是随便找一个人去对付,导致消费者怒气冲天,事态扩大,最终造成经济损失更大。
(2)、积极的态度表现为
设立用户档案,定期对用户主动访问
设立用户来电,来函咨询效劳机构
快速效劳,帮助用户解决存在的问题
编发产品技术资料、刊物、售后效劳手册
(3)、处理消费者牢骚、抱怨、投诉是一件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正确地处理好投诉必须做到五个一点
耐心多一点,在处理投诉时,要耐心地倾听顾客的意见,不要轻易打断消费者的表达,更不要先批评消费者的不是,而是要鼓励消费者把意见倾诉完,当效劳人员耐心地听完消费者的牢骚和意见后,当消费者的发泄得到满足后,减少了沟通上的'障碍和困难,就能够比拟自然地听得进处理人员的解释和意见。
态度好一点,由于顾客的牢骚、抱怨、投诉都源于对经营者提供的产品或效劳的不满意,所以从心理上说,投诉者会觉得经销商已经亏待了他。因此,如果在处理过程中态度不好的话,会雪上加霜,让顾客的心理感觉与情绪更差,反之,假设处理者态度诚恳、礼貌待人就会降低消费者的抵触情绪并消除怒气,这样就能使消费者以比拟理智的心情与公司沟通的处理方案。
动作快一点,处理投诉的动作快,一来可让消费者感到尊重他的意见。重视提出的问题,二来表示我们解决问题的诚意,三来那么可以及时防止消费者的牢骚,对公司造成负面影响。
层次高一点,投诉者都希望他的问题得到重视,所以投诉者在接受投诉处理时,所接触到的售后效劳管理人员会影响他的情绪,如较高层级别的管理人员亲自处理投诉问题,会使消费者有一种受重视、受尊重的感受,心理上有一种平衡,容易消除心中的不满和怒火,进而容易接受售后效劳管理人员的说服,解释与种种处理的措施,因此,派出处理投诉案件的人员时,如果条件许可,尽可能地提高处理人员的级别。
补偿多一点,消费者的投诉是因为经销商在经消活动中,提供的地板或效劳未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他认为受到利益的损失,因此,提了一大堆意见后,往往希望得到补偿,如果公司在影响损失较大的前提下,可适当多补偿一点,另一方面也可考虑经济上少补一点,而精神上多说一点好话,让他心理平衡,感到公司有解决问题的诚意。
正确处理投诉,以上述的五个一点可归纳为以下的几句话。
快速的反映+负责的态度+专业的角度
(最大限度帮助解决问题)
(最大限度帮助公司节约资源)
(最大限度防止恶性投诉事件发生)
(优良的效劳是70%态度+30%技巧)
(4)、相关规定
无“三回访〞效劳、无开发票、凭据,“三回访〞的效劳记录单,保修卡的,公司不接受投诉效劳,如要效劳,公司采取有偿效劳。
非公司的产品所出现的质量问题,公司拒绝承当任何费用,在允许的范围内,公司可以协助解决,但必须支付所有费和。
在本厂购置的特价“处理品〞地板,公司拒绝承当任何费用,效劳不变。
按销法,谁销售谁负责,谁铺设谁保修(如日本产三凌电梯)
按行业标准维护两不合格可以退货、换货、不给予赔偿。
五、五个一定
1、一定要领悟品牌形象。
2、一定不要讲是地板质量问题,接到投诉,由销售方先行处理,在拿有客户签字投诉处理表和论证。
3、一定期要知道,有义务对品牌扶持。
4、一定要回访、投诉、记录,数字数据化。
5、一定要积极进攻,不做低三下四。
六、效劳观
客户的需要是我们存在的根本价值。
客户的满意是我们追求的永恒目标。
售后服务管理制度5
制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基本要求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是企业单位组织实施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准则和行为规范,它是以企业单位规章、规范、守则的形式,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意义、性质和特点,以及组织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的各种程序、步骤、方法、原则和要求所作的统一规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作为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指导性文件,在拟定起草时,一定要从企业现实生产技术组织条件和管理工作的水平出发,不能脱离实际,要注重它的科学性、系统性、严密性和可行性。如果措辞不当,过于原则化,缺乏适用性,就会使制度条文流于形式,在实际管理中难以发挥作用,以至各有关责任人相互扯皮推诿,工作任务无法落实,造成人力资源管理“推而不动,停滞不前”的局面。
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草案提出后,应由专家和有关人员组成的工作小组,在广泛征求各级主管和被考评人意见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深人的讨论和研究,经反复调整和修改,再上报总经理审核批准。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一旦获得批准,人力资源部门应规定一个试行过渡期,使各级主管有一个逐步理解、适应和掌握的过程,在试行过程中如遇有特殊情况或发现重大的问题,亦可以采取一些补救措施,以防止给生产经营活动带来不利的影响。
根据对我国部分企业的初步调查,目前企业单位所贯彻实施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由于出自不同人员之手,有些是由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的专业人员起草的,有些则是由外聘的管理咨询专家设计的。实际上,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无论出自于谁手,其基本框架和所涉及的范围都应当是一致或接近的,如果一项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和完善,将不利于人力资源管理目标的实现。当然,成功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经过不断的实践和不断的探索,总结经验教训,扬其长补其短,随着企业单位生产经营环境和条件的变化,先进的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的导人,以及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的提高,定期或不定期地做出适当的。补充和修改。总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规划应当体现以下原则和要求:
1.将员工与企业的利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促进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这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的首要的基本原则。例如,某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的《企业宣言》提出:“公司与员工共同发展:我们寻求公司与她的每一位成员都得到发展。企业视个人的成功与公司的成功同等重要。企业的成功依赖于每一位员工的努力,而公司则为每一个体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我们倡导团队精神、高度的责任感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努力营造一个能够使每个人发挥出最大才智并获得自我发展的环境。”由此可以看出,该公司所倡导的企业文化,是将企业的战略目标与员工的期望目标、员工的职业发展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将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所要求的企业环境与员工高度的责任感,严谨的工作作风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将员工的成功与公司的发展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应当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首先要体现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2.从企业内外部环境和条件出发,建立适合企业特点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使之更加充满活力。企业外部的环境是指那些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产生重要作用和影响的因素。这些影响因素包括:国家有关劳动人事法律法规法令,劳动力市场的结构以及市场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现状,各类学校(技校,高职、大学)和教育培训机构专门人才供给的情况,劳动者择业意识和心理的变化情况,劳动力市场各类劳动力工资水平的变动情况,企业竞争对手在人力资源方面的情况,等等。这些因素的变化将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产生必然的压力和影响。而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生产与资金实力,管理机制和组织状况,人员整体的素质结构,企业文化氛围的营造,员工价值观与满意度等内部因素,将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起着关键的决定性的影响和作用。企业外部的环境和条件是外因,而企业的内部环境和条件是内因,两者的变化相辅相成,势必影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的质量和水平。要做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的工作,必须重视对企业内外环境变化的分析,通过深人的研究,把握有利的因素,克服不利的因素,使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充分体现和反映企业自身环境、性质和特点,注重管理制度的不断变革和创新,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永远充满活力。
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应当在学习借鉴国外先进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同时,有所创新、有所前进。近20年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有了长足的进步,世界上美英等发达国家的企业管理专家、学者,深入实践,不断探索,产生了众多的新理论、新观点和新方法;这些国家的企业又都根据本企业的性质、特点进行实施,从而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模式。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国外先进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也逐步传人中国,无论是中外合资企业,还是国有企业,目前都试图引进和采用这些先进的理论、方法和管理模式。面对这些先进的、新鲜的理论和方法,企业应持积极而慎重的态度,根据本企业的自身特征,采取稳步推进的方法,建立起适合自身情况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如:根据市场变化,确定人力资源长期、中期、短期及突发性人员供需计划;根据员工需求层次,建立相适应的激励机制;针对岗位工作性质及对人员的素质要求,进行岗位评估(工作分析);根据市场变化和人员素质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员工培训和开发;根据企业人员余缺,通过面试和测评,进行企业内外部招聘;为保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开展目标管理和人力资源考评工作;根据市场和企业状况,制定公平而有竞争力的薪酬制度。总之,企业在规划自己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时,既要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方法,借鉴国外企业新型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又要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和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有所创新、有所发展,建立起适合本企业特点和发展要求的新型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
4.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与创新,必须在国家劳动人事法律、法规的大框架内进行。企业作为一个具有法人资格的生产经营实体,必须遵照国家颁布的各项法律、法规和规章,做一个守法户是对现代企业最基本的要求。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克敌制胜的法宝,也更应当从管理制度上,,在进人、用人、管人等各个环节中严格遵守和落实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的要求。这是因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和政策涉及员工的切身利益,最具敏感性,如果处理不当,轻则产生劳动纠纷,出现劳动争议,重者就要发生矛盾冲突,直接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甚至待工停产,给企业和员工的切身利益带来极大的伤害。
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时,为了在国家法律法规框架内进行,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学习理解国家法规时,要注意区分“可以”与“必须”的差异。“可以”表示许可或能够。从法律角度上说,它是任意性规范,既是可以,又是不可以。“必须”表示事理和情理上的必要。从法律角度上说,它是强制性规范,规定得十分明确具体,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变更。由此可看出“可以”和“必须”在程度上的要求是不同的。
(2)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说明了“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的,企业在制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时,也必须写明应该“做什么和如何去做”i而国家没有说明“应该做什么,或应该怎么做”时,企业可以大胆地去做。反之,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说明了“不应该做什么,不应该怎么做”的,企业千万不能去做;而没有说明“不应该做什么或不应该怎么做”时,企业可以大胆去做。
5.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必须与企业集体劳动合同保持协调一致。因为企业集体劳动合同是企业行政领导(一般是正副总经理)和员工代表(一般是工会正副主席)共同签署的,它是经过多轮协商谈判的产物,它明确了员工和企业双方各自的权利和义务,是调整劳动关系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它也是经过了必要的法定程序即由会员代表讨论通过和政府劳动行政部门批准的。所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不仅要注意与外部法律法规保持一致性,同时也必须与企业集体劳动合同的精神和原则协调一致。当规划制定时,遇到与集体劳动合同具体条款不一致的,也可以通过与工会协商来解决。取得工会的谅解和支持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必须和必要的。
6.必须重视管理制度信息的采集、沟通与处理,保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的动态性。在企业中不同部门、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员工与企业的利益构成了一个统一体,如果企业兴旺发达,员工的工资福利待遇,乃至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就有了保障。否则,员工的工资福利水平不但会降低,甚至会失去工作岗位,这是员工与企业之间建立劳动关系的根据所在,也是两者之间所具有的共同利益和相互依赖之处。但是,企业不同部门、层次、岗位的员工之间又有着不同的利益和需求,并由此产生不同的心理状态,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方方面面抱有不同的期望值。因此,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要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有关员工的信息(如情绪、意愿、反映、要求等),并进行定期分析研究,讨论这些信息的内容和来源,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针对这些信息,提出“应该做什么,为什么做,如何做,在哪里做,什么时候做”的具体对策和建议,并适时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改。只有保持管理制度的相对动态性,才能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积极作用和导向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