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大学生勤工俭学【汇集5篇】

网友发表时间 523220

【导言】此例“大学生勤工俭学【汇集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大学生勤工俭学【第一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勤工俭学;创业导向;模式

作者简介:罗晓芳(1964-),女,浙江义乌人,义乌工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经济学,应用数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518(2008)02-0014-03

勤工俭学也称勤工助学,在不同的时代,勤工俭学的目的、内容及组织形式各不相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勤工俭学的内涵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勤工助学不再是学校贫困生、特困生的“专利”,而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向所有在校大学生提高其多方面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和良好机会。关于勤工俭学的功能,已有许多学者在理论上和实践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探讨,大多致力于勤工俭学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知识结构的完善、开拓眼界、心理素质的培养、社会经验的增长和就业信心的增强等方面的研究,而有关勤工俭学对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研究目前仅仅散见于一些刊物,也仅从面上来阐述勤工俭学的创业教育功能,未见有相关实例或数据说明。所以,针对目前学术界就勤工俭学与大学生创业关系的研究有待深入的现状,本文以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靶区,通过问卷调查及学生访谈的方式,分析研究勤工俭学与大学生创业意识及能力的相关作用,继而提出高职院校创业导向勤工俭学的教育模式。

一、勤工俭学与创业的相关性分析

本文以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学生为个案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800份,实际回收问卷741份,有效问卷727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1%。问卷发放范围涉及学院8个系的18个专业的三个年级的学生,分别占学院所有系部(8个)和所有专业(23个)的100%和78%,调查具有较高的覆盖率。所以,此次调查的样本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和较强的科学性。

(一)勤工俭学对大学生创业的作用调查

对于勤工俭学与大学生创业之间的作用,调查显示,有652位学生认为勤工俭学对大学生创业有帮助,有50位学生认为不太清楚,仅有25位学生认为没有帮助,分别占调查学生总数的%、%和%(如图1)。充分说明,大多学生认为在校期间进行勤工俭学对今后的创业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和价值。尤其对高职学生来说,在校期间除了接受一定的实践实训课程之外,再进行一定的勤工俭学活动,对其今后创业意识、创业动机和创业能力的培养都有极大的作用。

(二)勤工俭学与大学生创业意向的相关分析

在得出在校勤工俭学对大学生创业有一定的帮助作用的结论后,尚不足以肯定勤工俭学活动与创业相关或者也不能确切得知勤工俭学对大学生创业到底起多大的作用,所以有必要对二者进行定量分析。这里用调查中的两组指标进行分析,其中一组指标是对是否参加过勤工俭学活动的调查,简称勤工俭学(X1);另一组指标是对是否想过毕业后自主创业的调查,简称创业意向(X2),分析其两者的相关性(R)。借助于社会统计学软件SPSS,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一般情况下,对于相关系数的值R,―R―≥时,属于高度相关,≤―R―<时,属于中度相关,≤―R―<时,属于低度相关,―R―≤时,为不相关。从表1可以看出,勤工俭学(X1)与创业意向(X2)为正向中度相关,相关系数为R=。在显著水平a=时,经双尾检验,通过显著性检验。也就是说,在校大学生进行勤工俭学活动与其今后创业意向总体上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相关系数较高,属中度相关。

(三)勤工俭学时间长短与创业意向相关分析

调查发现,参加勤工俭学活动的学生在勤工俭学上所用的时间的长短或次数与创业意向强弱也有很强的正相关关系,即参加勤工俭学活动时间越长,其创业意向就相对越强。由于大学生参加勤工俭学活动所花费的时间无法用一个合理的时间单位来表示,所以这里用大学生参加勤工俭学的次数来进行分析说明。本次调查的727位学生中,参加过勤工俭学活动的学生有607位,占调查对象总数的%,调查中大学生具体参加勤工俭学的次数与其对应创业意向情况如表2所示。

如表2所示,根据大学生参加勤工俭学的次数的多少,将其分为8个阶段,分别有对应的勤工俭学频数及频次。如,没有参加过勤工俭学活动(0次)的学生,有120位,占调查总数的17%。同时,也统计出每个阶段所对应的创业意向频数和创业意向频次。如,在参加勤工俭学次数为0次这一阶段时,有85位大学生有创业的意向,占该阶段勤工俭学频数120位的71%。

通过表2其实不难发现,随着大学生参加勤工俭学次数的增多,其创业意向的频次呈逐渐上升趋势。如,在勤工俭学次数为1次的阶段,其创业意向频次为62%,2次的阶段为70%,4次的为77%,6次的为93%,6次以上为94%。即,随着大学生勤工俭学次数的增加,其接触社会的胆量与勇气也在不断增加,同时其观察能力、知识结构、工作经验、社会阅历等均较以往有所提高,为人处世的态度也有更深层次的认识,所以他们会有更多的自信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其创业意向较以往就有明显的提高。为了进一步证明其二者的关联性大小,选取两组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其中一组为参加勤工俭学次数,另一组为创业意向频次,借助SPSS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根据表3的数据可知,参加勤工俭学的次数与创业意向存在高度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且经双尾检验,通过显著性检验。

(四)勤工俭学活动的智能水平与创业意向分析

调查发现,大学生参加勤工俭学活动所涉及的智能水平与其创业意向之间也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即涉及脑力劳动的勤工俭学要较体力劳动的勤工俭学对大学生来说具有更强的创业意识,也就是说随着勤工俭学活动智能水平的提高,对大学生创业意向的积极作用越强。据统计,学院学生参加勤工俭学的具体工作涉及教室清洁、发放传单、家教、服务生、钟点工、促销、导游、外贸等,具体见表4所示。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勤工俭学工作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差别,即智能水平的差别,本文给其赋以一定的权重。如,给教室清洁工作的赋以,从事外贸工作的赋以等。从表4可以看出,随着勤工俭学所涉及工作的智力水平的提高,其创业意向频次也有逐渐增高的趋势。如,教室清洁的权重为,其创业意向频次为,外贸的权重为,其创业频次为。这说明,脑力型勤工俭学较体力型勤工俭学对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更有明显的效果,其创业意向也更为强烈。为了进一步证明其二者的关联性大小,选取两组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其中一组为工作内容创业权重,另一组为创业意向频次,借助SPSS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

根据表5的数据可知,参加勤工俭学的工作内容与创业意向存在高度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且经双尾检验,通过显著性检验。

总之,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1.勤工俭学不但对大学生创业有一定的帮助作用,而且勤工俭学与大学生创业意向存在正相关关系,属中度相关;

2.勤工俭学次数、勤工俭学的智能水平都与大学生创业意向存在正相关关系,属高度相关;

3.积极重视及建立适合高职院校发展的创业导向勤工俭学教育模式,对高职院校教育改革的提升及大学生毕业后自主创业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建立创业导向的高职院校勤工俭学教育模式

(一)建立创业导向的勤工俭学教育模式的意义

1.勤工俭学不再是贫困生的专利

目前,在大多数高职院校,勤工俭学已不再是贫困生的专利,而是贫困生与非贫困生为参与社会实践、增加社会经验、充实自身、继续提高综合素质,进入社会前进行锻炼的有效途径。主要归因于社会经济的高速腾飞,科技的进步及人流、物流、信息流快速交换。在这种大环境下,尤其是经济发达地区,许多大学生无暇区分或者藐视贫困生群体,反而认为学校为贫困生提供的勤工俭学等岗位是其锻炼的好机会。所以,许多大学生都想借助于勤工俭学的途径来锻炼、充实和全面发展。当然,这里也不否认勤工俭学对贫困生的经济作用和高校在勤工俭学方面对贫困生的倾斜。

2.是对国家关于高校勤工俭学政策的响应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要求高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和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在社会实践中成长成才并实现社会化”。勤工助学作为高校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渠道,在引导学生融入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社会化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已成为大学生社会化的一条有效途径。

3.是实践实训课程的有力补充

高职院校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理论课程学习的同时,都有相应比例的实践实训环节,但实践实训课程大多也是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在教师的“监督”下进行的,缺少相对的“自主”与“创新”。相比之下,创业导向的勤工俭学活动更能体现大学生的价值,更受大学生的欢迎。归因于:(1)创业导向的勤工俭学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自立意识,减少依赖感,增强自立、自主、自强的精神;(2)创业导向的勤工俭学能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竞争意识,增强心理承受能力;(3)创业导向的勤工俭学可以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可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4)创业导向的勤工俭学还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组织协调能力、信息获取能力等课堂上不易学到的知识。

(二)建立创业导向的高职院校勤工俭学模式

1.建立校内勤工俭学创业环境

高职院校在校内仅仅为大学生提供劳务型勤工俭学岗位是不够的,还应在校园内划出一块类似于“大学生创业一条街”或“大学生创业园”(以下简称创业园)的大学生创业空间,通过多种宣传手段让学生了解该创业园的目的及学校的用意。把其内的店面通过招标的方式转包给想创业的大学生。创业园管理部门要严格对申请者材料的全面性、规范性和科学性进行把关,如对将要经营的项目是否经过可行性论证、市场分析以及市场定位等调研,还要求提供详尽的调查报告、创业计划书等材料。在此过程中,创业园管理部门可以开展“创业设计大赛”、“金点子比赛”等创业大赛,烘托大学生创业氛围的同时又对一些好的创意予以积极的肯定,增加他们的创业自信心。

在随后的实体建设中,首先,鼓励他们从设计、实施、门面装修、货源采购、内部管理到销售服务等让学生自己去做,学生可利用假期时间到相关的单位实习培训。其次,鼓励他们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管理,从经理到部长、服务员全部由学生担任。创业园管理部门起监督管理作用,监督其规范经营的同时防止承租者私下把店面再转租给学校教师或校外商家。通过这种社会化的创业方式不但大大地培养了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协作沟通和创业能力,还消除了勤工俭学在部分贫困大学生心中的尴尬印象。

2.培养校外勤工俭学创业环境

培养良好的校外勤工俭学的创业环境也要经历一个让学生意识、关注到行动的过程,所以在校内进行各种创业宣传及教育活动是很有必要的。一方面,学校可以开设“创业案例”课程作为高职教育的公共必修课程,该课程主要讲授国内外知名企业创业的案例,把这类企业的成功经验讲授给学生,启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另一方面,学校可以邀请地方知名企业老总或企业高层管理者来学校做创业讲座,谈企业创业过程中的得与失,苦与乐,经验与教训等,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创业过程的艰辛与波折,从而就有了创业过程可能会出现的种种情况的心理准备,将来不至于出现创业成功过喜、创业失败而过悲等极端情绪。最后,高职院校勤工俭学管理部门或各系部应广泛与地方企业建立长期密切的联系,掌握行业企业发展动态,及时为学生提供各种行业信息,为学生选择校外勤工俭学岗位提供依据。同时,学校鼓励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或假期到企业打工,或者利用自己的智力、知识和技术优势参与个别新企业的创立与规划。总之,通过这种创业导向的勤工俭学活动,既为他们将来开展创业活动积累经验,也培养了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管理能力,应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国内外成功的创业人士的经历也都证实了这一点。

参考文献

[1]毛宇锋。勤工助学:大学生社会化的有效途径[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5,(2):112-114.

大学生勤工俭学范文【第二篇】

乙方:

为保障学生勤工俭学的顺利进行,更为了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xx省人事厅人才服务的有关规定》,甲乙双方在平等、互利、友好的基础上达成以下协议:

一、协议的目的及意义:

二、甲方的权利及义务:

2、甲方保证对乙方学生进行进厂前的安全及厂规、厂纪的宣传教育工作。

3、甲方保证乙方学生进厂实习前,讲明实习厂家的实习情况,保证学生的知情权不受侵犯。

4、甲方保证实习厂家按时发放工资,如厂家未能及时发放或故意拖欠工资,甲方负责追回。

5、甲方负责协调乙方与实习厂家的争执,由学生个人原因引起的争执除外。

6、甲方保证学生在去往实习厂家的过程中的安全。保证乙方安全顺利的到达实习厂家。

三、乙方的权利及义务:

1、如果甲方未能履行上述义务,乙方有权要求甲方履行本协议约定的义务。

2、乙方保证参加社会实践期间,服从实习厂家的安排与规定,按时、按量的完成厂家所交给的任务。

3、乙方保证到实习厂家的过程中听从带队人员的安排,不掉队,不托队。到实习厂家之后要有自我保护意识,做到不因好奇或其他因素到厂家禁止的或有危险的地方去。否则,出现问题由个人承担。乙方未经过甲方即厂家同意,不得擅自离岗,否则,一切问题由个人承担。

本协议自签订之日起生效,至实习的最后一个工作日结束。

本协议未尽事宜由甲乙双方本着平等协商的精神,商议解决。本协议若与国家法律相违背,以国家法律为准。

大学生勤工俭学【第三篇】

关键词: 大学生 勤工俭学 调查 研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知识的重要性变得越加明显,而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充当了国家实施人才战略的重要平台。同时,由于高校扩招下贫困生的增加,对于贫困生的救助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通过勤工俭学活动,可以使得家庭困难的学生得到经济上的支持,也帮助学生养成自立自强的优秀品质,还可以使大学生培养起良好的劳动观念及职业道德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高等院校教育的根本目的。因此,对大学在校生勤工俭学现象进行深入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大学生勤工俭学情况的调查

1.大学生获得兼职机会的途径。

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查询及对部分高校生的抽样调查可以知道,大学生获得勤工俭学岗位的途径主要是以下几种:(详见图1)

(1)通过与家人、同学或者老师等相互交流,从而获得推荐、介绍的机会,得到勤工俭学的岗位。

(2)通过互联网进行查找,如赶集网、58同城网、武汉兼职网、华中兼职网、前程无忧等兼职网站。

(3)通过寻找中介机构获得勤工俭学的岗位,在大学校园内经常会有张贴的招聘信息,这些信息大部分是中介机构的,可以通过电话等取得联系。

(4)其他方式或自己去餐饮、超市、麦当劳等需要招小时工的场所自己寻找勤工俭学的机会。

2.大学生勤工俭学的方式。

据调查,供大学生选择的勤工俭学的方式比较单调,主要集中在家教、兼职、小时工等几种类型(见表1)。其中从事勤工俭学活动最为普遍的是家教,占参加人数的32%以上,另外从事单纯体力打工的比例也有51%左右,涉及推销员、发传单、服务生等。这些职位大多属于劳务性、服务性和事务性工作。对这些岗位的理解如下:

(1)家教。家教是最受当代大学生欢迎的勤工俭学方式,因为家教的工作相对比较轻松,属于知识型工作,它的工作对象是学生,便于沟通和交流。但是家教市场僧多粥少,存在非师范类学生不如师范类学生、男生不如女生受欢迎等现象,因此女生占着岗位的绝大多数。

(2)小时工。小时工主要有发传单,去肯德基、麦当劳或者各大酒店做服务员等,这类工作流动性和自由性比较大,报酬不多,属于体力上的劳动,与自己的专业不相关。

(3)其他方式。许多大学生选择寻找与专业有关的兼职,原因大概有两个:一是工作比较固定,有相对较高的报酬;二是寻找与自己本专业相关的工作,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为以后到公司谋职做准备。但相对专业要求较高,因此此类型人员较少。

二、大学生勤工俭学情况的分析

1.大学生勤工俭学的原因及分析。

调查发现,当今大学生参加勤工俭学的原因如下:

(1)部分学生主要是为了钱(占47%),但为钱的动机不同:他们有的人是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而想减轻家庭负担,有的人是想获得多点经济来源享受生活,有的人是想弥补自己花超的钱,等等。

(2)有的主要是为了培养能力,多与社会接触,增加自己的人生阅历,锻炼自己的意志,体验生活,而钱对他们不是主要的(占29%)。被调查者坦诚直言“勤工俭学使我们早日接触社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如果勤工俭学仅仅是为了钱是没有意义的”,“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学生一般认为,参加勤工俭学不论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都会得到能力上的锻炼,但对于具体能够锻炼哪些能力则有不同看法。

从这些人中可以看出,有的人是为了挣到钱减轻自己的经济负担,有的人把它看做是丰富课余生活,调节“无聊”生活的一剂良药等,不一而足。总的来说,“挣钱”、“早日接触社会、认识社会”和“锻炼能力”是大学生参加勤工俭学的主要目的,但是,其中也有少数大学生勤工俭学仅仅是为了挣钱,他们对“勤工俭学”存在认识上的偏差。

2.大学生勤工俭学的问题及分析。

大学生通过勤工俭学自食其力,锻炼自己,用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证明自己的才能,获得成功的经验,为将来的工作积蓄能量,这的确是一件好事,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勤工俭学的过程中仍然还存在一些问题。

(1)兼职影响学业。学生兼职时间并不仅仅局限于课余时间。面对上课时间与兼职时间的冲突,有的学生选择继续上课,有的学生选择根据自己观念中课程的重要性决定,还有的学生宁愿请假也要去工作。结果,有些学生将大部分精力,甚至是全部精力都投入兼职中,兼有多份工作,为了兼职而不得不连续逃课,精力无法集中在学业上,造成“兼职过多,影响学业”的现象。

(2)兼职导致身心健康受损。调查结果显示,21%的学生认为兼职有益于自己的健康,42%的学生认为兼职对自己的身体没有什么影响,37%的学生认为兼职导致自己的健康状况下降。对于“外出兼职对同学关系影响”这一问题,有25%的学生感到与周围同学在交往中产生了或多或少的陌生感。这是因为一些学生在兼职过程中忽视了与同学的交流,造成学校里人际关系紧张的状况,从而导致他们心理压力积聚。

(3)用人单位与学生之间面临信用危机。“大学生单纯、好骗,他们不出来打工,我们骗谁去”,“大学生劳动力便宜,人也老实,让干什么干什么!少给点钱也没关系嘛”等声音在社会上的流传,再加上大学生社会经验欠缺,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拖欠工资或者干脆不付工资等行为,导致他们的权益受到侵害。

3.大学勤工俭学的发展趋势。

(1)勤工俭学已经被绝大多数的学生认可并开始迅速发展。在调查中,虽然还有部分大学生持反对或无所谓态度,但绝大多数大学生已接受并赞同勤工俭学,愿意加入勤工俭学的队伍。而且现在中介费用虽然比较高,但是还是有很多学生选择中介,毕竟学校的工作工资相对较低,而网络上的也不太安全,所以大部分学生宁愿去一些中介公司,为自己增加一份保障。从中介公司的发展速度不难看出勤工俭学的前景宽广,并且以后中介服务应该会被更多的人员接受。

(2)大学生勤工俭学的目的不再单一,工作内容向锻炼自己的脑力开始发展。在勤工俭学目的方面,大学生已不仅仅满足于通过勤工俭学补贴学杂费,解决经济问题,他们更多的是想抓住勤工俭学的机会广泛接触和了解社会,为以后的就业奠定基础。因此勤工俭学时更侧重知识性或能力性工作,比如家教、设计、主持人等工作。所以在未来,和专业接近的一些兼职会变得更加受到青睐,比如师范专业的学生愿意去一些辅导班甚至参加支教来锻炼自己,平面设计的同学也更愿意去广告公司里打一些下手,这些对于学生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有很大帮助。

三、对大学生勤工俭学的建议

1.端正勤工俭学的目的,选择合适的兼职。

勤工俭学首先要端正目的,那种把赚钱作为勤工俭学首要目的的显然是一种急功近利的心态在作怪。当代大学生生存意识明显增强,适当地追求合理的经济利益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果功利化的心态过于严重,便会扭曲大学生的人格,腐蚀大学生的心灵,影响大学生对生活的态度,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以还是要尽可能选择合适的,真正能锻炼自己的工种。这样才能缩短自己能力与社会需求的差距,才能促使自己不断努力进取,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

2.坚持适度原则,正确处理好勤工俭学与学习的关系。

其实,做到勤工俭学与学习两不误是完全可以的,关键在于坚持适度原则,把握好分寸,安排、协调好学习和工作的时间。当代大学生还是应以学业为主,为勤工俭学而荒废了学业就本末倒置、得不偿失了。

3.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当代大学生在勤工俭学过程中常常上当受骗,对于这一点,我们要注意分辨,建立起自我防备的心理体系,防止上当受骗。要选择那些信用度比较高的中介机构。判断一个中介机构是否合法,主要看它有无营业执照,是否在工商部门注册,等等。

四、结语

当代大学生勤工俭学,不仅需要学生自身努力,更需要家长、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尽管目前大学生勤工俭学上还存在诸多问题,但是只要我们认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就势必能为大学生勤工俭学创造更多更好的条件,使当代大学生在勤工俭学中收获人生,成就自我,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王琳。对大学生勤工俭学的研究[J].青年文学家,2014(9).

[2]曹楠楠。关于新时期大学生勤工俭学的思考。

[3]井国骞。浅谈大学生勤工俭学[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4]潘菊莲。关于新时期大学生勤工俭学的思考[J].大众科技,2005(9).

大学生勤工俭学范文【第四篇】

关键词: 高校勤工俭学制度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专业水平 实践能力 大学生思想教育

一、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现状

1999年高校开始扩招,大学生队伍越来越庞大,大学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每年都有大批的大学毕业生涌入就业大军。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有高校毕业生630万毕业生,加上往年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对于高校毕业生,社会就业市场普遍“僧多粥少”,加上社会经济形势不容乐观:2008年源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球金融海啸波及国内经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伴随国际经济形势低迷,国家就业分配体制改革,国内高校扩招等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当今的大学生已不像以往一样一毕业就有工作,庞大的大学生就业队伍使得就业市场上招聘岗位需求大于供给。如今的时代是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时代,拥有高学历的大学生在就业方面并没有显示出较强的竞争优势。“零工资”获取就业经验;硕士生应聘环卫工岗位;2013年国考1万多的岗位,150多万人报考……从当前一系列的就业现象可以看出当前大学生面临“就业难”的困境,这种“就业难”的困境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弱化的现象。

竞争力原本是经济管理学科领域的常用概念,是指竞争环境中相对于竞争对手而言竞争主体对竞争目标实现的能力。随着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困境,竞争力的概念逐渐借鉴到人才培养和就业市场上,学者们使用“就业竞争力”分析大学生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体现在大学生就业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素质能力的综合,主要包括道德品格素质、沟通表达能力、操作应用能力及知识掌握能力等。当前大学生虽然拥有较好的专业理论知识,但是社会的适应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欠缺,大学生缺乏实际工作能力,个人道德素质不高,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面临着就业困境,就业竞争力逐渐弱化。综合各类文献研究结果及社会实践考察,当前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弱化主要体现在实践动手能力差,工作能力低下;互动能力较弱,人际关系紧张;人生价值异化,个人道德失衡等方面。

二、高校勤工俭学对于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作用

高校勤工俭学是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很重要的一个载体,对于提高大学生的个人能力和素质,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起着很关键的作用。

1.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

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任何企业的创办和发展都伴随着艰辛,因而企业在聘用员工时都要求员工能够兢兢业业,踏实肯干,吃得起苦,吃苦耐劳是企业考察员工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当前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衣食无缺,生活条件优越,平常生活中不能真正体会父母的辛劳,也不能体验生活的不易。高校勤工俭学给予了学生充分体验生活的机会。勤工俭学是一种有偿的实践活动,大学生通过参加勤工俭学能够获得一定的经济报酬。通过勤工俭学,大学生认识到赚钱的不易、体会到劳动的艰辛,在辛勤的劳动过程中慢慢形成吃苦耐劳的精神。

2.培养学生互动能力,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大学生参加勤工俭学不可避免地各方联系,如学校老师、企业领导、顾客等。大学生在与各方打交道时,发现自己在互动交往能力中的不足,从而改正缺点,不断提高交际能力。对于一些性格较内向的大学生来说,勤工俭学更是一个良好的锻炼机会。迫于实际工作任务完成的压力,内向型的大学生会试着与人互动,与人交往,在这些互动交往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等。

3.提高大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学生盲目追求分数,将所有重心放在理论知识上,但是实践动手能力却不尽如人意。当前大学毕业生工作时只会“纸上谈兵”,不能理论联系实际,不能将课本上的知识运用于实际,自身就业竞争力大大弱化。高校勤工俭学给大学生提供一个很好的实践平台。大学生参加勤工俭学能够将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的工作当中,加强理论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实现由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在实践工作中,大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4.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加强职业适应。

大学生如果单纯满足于象牙塔校园生活,不去积极了解和参与社会,那么在将来步入社会后,就会产生各种职业不适。现在很多企业都有工作经验这一个门槛要求,缺乏实践经验的大学生在应聘岗位时更没有什么竞争优势。参加勤工俭学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些缺陷。大学生走出校园,步入社会参与勤工俭学,能够清晰、直观地认识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形势,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走上工作岗位后也能够驾轻就熟,加强自己的职业适应,从而提高就业竞争力。

三、当前高校勤工俭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内各个高校纷纷设立了勤工俭学部门,当前勤工俭学在各高校办得如火如荼。大学生要么为了克服经济瓶颈,要么为了增加就业砝码,抑或是为了全方位培养自身的能力,纷纷加入到勤工俭学的队伍当中。在大学生勤工俭学火爆的同时,也出现一些问题。(1)勤工俭学各项规章条例不完善不规范,没有很好起到指导作用。(2)勤工俭学活动形式单一,大多是以家教、促销,学校后勤等形式来开展,而且大部分是体力活,跟学生的专业知识联系不强,不能很好地理论联系实际,对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没有多大帮助。(3)部分大学生纯粹秉着赚钱的目的参加勤工俭学,更有甚者为了钱铤而走险,打着勤工俭学的幌子,做一些违背法律、违背道德良心的事情。(4)有些大学生只是盲目跟风地参加勤工俭学,把勤工俭学当做是课余娱乐项目,工作马虎不认真,工效率低下。

四、强化高校勤工俭学制度,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高校要完善勤工俭学制度,搭建高校这一重要的社会实践平台,使得高校勤工俭学在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

1.健全勤工俭学体制。

尽管高校都建立了勤工俭学部门,但是受教学任务、经费等客观因素的制约,高校对于勤工俭学活动重视力度不够,设立勤工俭学部门只是盲目跟从,流于形式,缺乏组织管理。不健全的管理体制导致高校勤工俭学发展缓慢。勤工俭学是高校社会化教育的一个重要平台,是高校实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将其作为高校的重点工作抓紧抓好。首先,要健全组织领导。高校要在设立专门的勤工俭学机构的基础上,成立以院领导为组长,学工处领导为副组长,“勤工俭学管理中心”相关工作人员参加的勤工俭学领导小组,专门负责勤工俭学日常工作的管理、大项任务的筹划及各类活动的组长实施等,同时配备工作经验丰富的专职教师参与组织管理,以提高勤工俭学工作的专职化程度。必要时,可吸纳部分表现优秀的学生到管理中心,协助事务管理工作。其次,制定和完善勤工俭学各项规章制度。完善的制度是管理的保障,高校要制定勤工俭学各项规章制度,比如勤工俭学项目联系制度、岗位设立制度、岗前培训制度、考核奖惩制度,企业反馈制度等。简单落后的规章制度同样不利于勤工俭学工作的组织管理,高校应该根据社会及学校实际情况完善勤工俭学各项规章制度,针对新问题、新情况对之进行一定的调整。最后,建立人才信息库。高校勤工俭学的岗位很多时候是通过辅导员通知、学校的宣传栏等形式告知学生,这样随意性较大,不利于对勤工俭学学生的管理。高校应建立人才信息库,在每年新生入学时,将有助学需求的大学生纳入信息库中,随后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调查了解,将学生介绍到合适的岗位上。建立信息库有利于工作人员对学生的跟踪了解。

2.加强勤工俭学活动与学生专业水平、实践能力的提高相结合。

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实践能力强的大学毕业生更会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勤工俭学是高校社会实践的重要平台,但是很多高校办勤工俭学部门停留在“勤工俭学仅仅是为解决贫困学生经济困难而进行的有偿劳动”这一层面上,大多数贫困生只是把勤工俭学当做是赚钱的一条途径。大学生参加的勤工俭学活动大多是干促销、学校后勤等体力活,与学生的专业知识联系不上,不利于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提高。高校应该加强勤工俭学的组织管理,注重勤工俭学活动与学生专业水平、实践能力的提高相结合,将勤工俭学活动作为开展实践性教育的内容之一常抓常管。首先,勤工助学岗位的设立应倾向于与学生专业知识有所联系,例如设立与专业学习相结合的科学技术文化服务岗位,将岗位类型又以往的普通简单型向专业型、知识型、技术型发展;其次,勤工俭学工作老师要加强引导和帮助,教导学生在参加勤工俭学活动中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尽量选择有专业特色的工作岗位,提高自身的专业实践能力,有利于在就业时增强就业竞争优势。

3.结合大学生思想教育,大力加强勤工俭学教育与培训。

针对当前大学生在勤工俭学出现上当受骗、“勤工逃学”、参加不健康活动、工作马虎效率低下等现象,高校勤工助学部门应该加强组织管理,结合高校当前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内容,联合班级辅导员、思想政治课老师、企业用工方等加强对勤工助学学生的教育和培训。同时,高校勤工俭学部门要把这种教育培训制度化、常规化,以促进勤工助学工作健康、持续地发展。首先,要对勤工俭学学生开展法制教育,如向学生讲解合同法,教育学生要与用工企业签订协议,明确双方的责权利,避免上当受骗;再如向学生讲解国家法律法规,教育学生不与不法分子合作,不参加不法活动。通过法制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维权意识和安全意识。其次,宣传学院的有关规章制度,教育学生不要本末倒置,学生的主要任务还是学习,参加勤工俭学不能以影响学业为代价,让学生认识到勤工的目的在于助学,不是“减学”,更不是“逃学”。再次,经常对学生开展艰苦奋斗、自强自立的教育,大力倡导吃苦耐劳、敬业的风尚和勇于实践的精神。最后,大力加强岗前培训,当前很多勤工助学学生都是没有经过培训就匆匆上岗的,这样导致学生工作效率低下,工作成效不明显。高校勤工部门可以联合企业用工方加强对学生的岗前培训,以增强学生的工作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工作效率。一方面,要积极组织沟通技巧、礼仪、团队合作方面培训,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抓好学生工作角色意识的培养。另一方面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业务培训,如业务知识讲解、业务技巧示范等,让学生尽快熟知业务,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4.立足校园,加强外联,拓宽勤工俭学的渠道。

很多大学生在大学生期间都有好好锻炼自己的想法,抑或是对社会、今后工作充满新奇感,于是纷纷加入勤工俭学的队伍当中,只是学校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有限,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要求。为了解决这种供求矛盾,高校应在立足校园的同时,加强外联,采取各种手段和方式,不断拓宽勤工俭学渠道,扩大勤工俭学市场,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在校内,高校要根据有勤工助学需求学生的特点,安排合适的岗位。针对低年级大学生,设立食堂管理员、卫生保洁员、校园治安协助员、图书馆管理员、宿舍管理员等岗位;针对高年级学生,因为这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勤工岗位的范围可以相应扩大到教学科研辅助、实验协助等工作岗位上。同时,高校勤工助学不仅仅要立足校园,更应该扩大外联。勤工俭学制度无论对高校还是用人单位来说都有极大的好处,既加快了学生社会化进程,又为企事业单位培养了潜在员工,是一种双赢的活动。高校应主动加强与社会企事业单位的联系和沟通,向其宣传勤工俭学的优点和好处,以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与企事业单位建立相对固定的机制,逐步形成“基地化”的勤工俭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吴常梅,封竹兵。浅析勤工俭学对大学生的影响[J].考试周刊,2011(83).

[2]付中联。大学生勤工俭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VOL8(3).

[3]王大建,刘淼,关雪飞,王为其。对当代大学生勤工俭学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0(2).

大学生勤工俭学【第五篇】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强化勤工俭学的育人功能

勤工俭学具有双重功能,即育人功能和经济功能。在过去的勤工俭学工作中,强调创收功能相对多一些,造成普遍认为勤工俭学就是挣钱。而现在实施素质教育,要求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正和勤工俭学以实践教育为载体,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能力的育人宗旨相一致,也正是大力发展勤工俭学的良好时机。因此,学校要围绕素质教育这个中心,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调整方向、找准位置,努力为素质教育做好服务,充分发挥其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实施过程中,我们要重点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让他们知道勤工俭学主要是为了培养能力,认识社会,增加自己的人生阅历, 锻炼自己的意志,体验自立,而“钱”是次要的。勤工俭学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顺利完成学业,而且能使他们在勤工俭学的过程中,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自我动手能力,为将来就业、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栋梁之才。

二、明确宗旨,进一步端正勤工俭学工作方向

1.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学校要始终把勤工俭学活动作为中小学生的第二课堂,充分利用现有勤工俭学的资源,为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场所,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推进素质教育创造条件。

2.要以服务教育“两基”大业为目标,以服务学生健康成长为着眼点,把助学助教服务基础教育作为勤工俭学和学校后勤工作的一项基本任务,努力发展中小学勤工俭学。勤办作为勤工俭学和学校后勤管理的职能部门,应从过去的经营型向管理型转变,各地各校的勤工俭学的活动应从过去的创收型向服务型转变。

3.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克服急功近利思想,考虑学校实际情况,量力而行,切不可盲目蛮干。布局调整后,不少学校在负债运行,一些学校将很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创收当中,希望通过勤工俭学这一途径来增加学校的造血功能,摆脱师生生活困难和教育经费不足的窘境,但如果不加论证,盲目上马,就会出现中途“死机”,损失的就不仅仅是学校的经济,更重要的是会挫伤教职工对勤工俭学的热情,为以后的工作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在选择勤工俭学项目时,学校要注意选择那些具有市场潜力、可持续发展的项目,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4.各地各校开展勤工俭学应坚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继续保持和发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办事业的优良作风,这是我们走出谜团和困境的有效途径。要通过勤工俭学尽可能增加学校收入,但不能以收入的多少衡量勤工俭学的成绩,要积极学习借鉴外地外校有益经验,不脱离学校实际,不背离服务教育教学的宗旨,来开办勤工俭学项目:一要立足于本地实际,适宜搞什么,选择项目,一定要充分考察论证;二是要鉴于学生实际,我们的学生长处是什么,短处是什么,要全面考虑,什么项目能充分发挥勤工俭学的双重效益,更重要地是能培养学生品质,增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素质。

三、加强安全管理,做好勤工俭学的安全工作

中学勤工俭学项目,大多与师生的日常生活有直接关系,因此我们在工作过程中,要严格管理,严格执行国家的政策法规,经常与有关职能部门联系,严禁组织学生参加有毒、有害和危险的生产作业以及超过学生身体承受能力、有碍学生健康成长的劳动,将安全工作贯穿在勤工俭学工作始终,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师生安全。

四、内容科学化、形式多样化,全面开展勤工俭学活动

勤工俭学要想全面开展,活动内容必须丰富多彩、新鲜有趣。只有内容科学化、形式多样化,才会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产生参于的积极性,得到家长的支持和社会的肯定。

1.在平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与家长要多联系沟通,把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和优秀品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如学校通过“劳动实践课”“家庭劳动实践室”等活动的开设,为学生搭建充足的劳动实践平台,让他们在各项有益的实践活动中得到锻炼;在家里引导孩子主动承担必要的家务劳动,学会洗衣做饭、整理房间、打扫卫生等,家长绝不能越俎代疱。通过这些力所能及的劳动,逐步达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锻炼”的目的,使其具有基本的生活能力。

2.要利用学生劳动实践基地搞好种植。学校要利用劳动实践基地这一资源,发挥其经济效益,达到既对学生进行劳动技能培训,又为学校创收的目的。组织教师进行蔬菜的布种,种植一些易管理、见效快的蔬菜,保证学校一开学,便有新鲜的蔬菜供用。开学后,进行科学的安排与布置,组织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对蔬菜的管理,使学校蔬菜品种多、长势良好,充分保证蔬菜的自给。广大师生积极参加基地劳动,使学生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不但增强了学生的劳动观念,培养了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思想,而且还解决了部分师生生活困难的问题,同时为学校增加了一定的收入。

3.开展“走出学校门,融入大自然”的社会实践活动。如春天、秋天时节与工厂农户联系,参观产品生产过程,帮助农户插小苗秧、采茶、锄地、收割、晒粮,帮助农场植树造林,采集中草药、回收废旧、清理垃圾,制作蝴蝶等小昆虫标本,写生,写植物观察日记,宣传环保及科普知识。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们贴近自然、贴近生活、贴近劳动。

五、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估机制,促使勤工俭学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52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