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实用幼儿园教育随笔案例分析汇聚

网友发表时间 333444

【导读预览】此篇优秀范文“实用幼儿园教育随笔案例分析汇聚”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整理分享,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此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幼儿园教育随笔案例分析篇1

一边大声地喊,一边把他的妈妈往门外推,好象有意不让我与他的妈妈说话。这一举动使我更加产生了怀疑:“洋洋你帮老师把积木放在桌子上,等一下其他小朋友要玩的。”他听完我的话,却表现得无动于衷。我又一次低下身体,摸着他的头说:“洋洋,你的本领最大了,老师是想请你帮个忙呀,这你也不愿意吗?”在我再三地要求下,他很不情愿地走进了教室。

终于,我借故把洋洋支开了,怀着满脑子的疑问他的妈妈:“洋洋妈妈,今天洋洋是怎么回事?”洋洋的妈妈向我反映,前几天,她给洋洋买了十几条漂亮的金鱼,他爱不释手,天天要给它们喂食。就在星期天,洋洋乘我们不在家,把他养在鱼缸里的十几条金鱼都晒成了鱼干。然后,洋洋的妈妈很气愤地说:“我这孩子怎么了,一点没人性,一点没同情心。心态那么不好,那么残忍。”联想起平时,洋洋是个能主动乐意帮助别人,能对自然角进行特别呵护的孩子!真的会是这样吗?我对妈妈的话产生了更大的怀疑。

在自由活动时,我便把洋洋叫到了身边。他有些慌张,我耐心地询问洋洋:“洋洋,你星期天在家做些什么?”洋洋似乎被我的问题触到了痛楚。一边摇头一边向后退了一步,嘴里嘀咕着:“没什么!没什么!”考虑到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我还是语重心长地说:“如果你想告诉老师所遇到的事情,可以大胆地说出来,我们是朋友,老师会帮你一起解决的!”这一整天洋洋好象故意逃避我的视线。但在离园时,出乎我的意料,洋洋主动走到我跟前悄悄地说:“老师,小鱼和人不一样,是吗?”我有些不解地问:“是呀,你怎么会想到这个问题的?”“人不晒太阳会缺钙,老师是你告诉我的,那么为什么小鱼晒太阳它就会死呢?”说完,孩子难过地低下了头。原来如此,谜底终于揭开了,孩子之所以把金鱼放在太阳下晒,是因为想让金鱼补充钙质。

罗素说:教育在于才能的培养,而非压抑本能。正是为了了解,孩子才有了这样的行为,但这至少让洋洋了解了鱼和人是不一样的。知识的获得离不开实践,幼儿的主动实践则更可贵,只是幼儿的实践常常不为成人所理解。其实,我们小时侯又何尝没有这样的行为,我们也曾让小鸡学游泳,让小鸭学爬树,爱迪生小时候不也曾孵过小鸡吗?善待孩子的每一次行为,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梦想,尊重孩子获得知识的手段,才能让孩子主动发展,获得经验。或许真是这些幼稚的故事,才让他们成为科学家。

事情发生的当天晚上,我与洋洋的妈妈进行了电话联系。在电话中,我把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地讲述给她听。我以鼓励的口吻对他的妈妈说:“洋洋真棒!他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他之所以把鱼都放在太阳下晒,是因为想让金鱼补充钙质。但是通过这次不经意的行为,却让他明白了人与鱼是不一样的。”洋洋妈妈听了我所说的,这才恍然大悟。是自己错怪了孩子,要找一个机会好好地向洋洋赔礼道歉。

第二天,我在全班孩子的面前神秘地说:“我们班上有一位小小的科学家,他平时最爱动脑筋了,最近他发现了一个小秘密,他是谁呢?”孩子们和我带着期待的眼光找到了洋洋。洋洋有些不好意思,一言不发。我摸着洋洋的头,用亲切的口语对他说:“洋洋,你爱动脑筋这非常好的。但是有时候,有些想法可以告诉老师、小朋友,或者爸爸妈妈,让他们帮助你一起来完成。”洋洋的头不停地点了点。最后,我让洋洋把自己的发现去告诉小朋友们,孩子之间讨论的气氛相当踊跃。

反思我们的教育,我们不也常常以高高在上的姿态俯视着孩子吗?也常常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幼儿。曾有一位妈妈常带孩子去逛商场,可孩子每次吵着要回家,妈妈有些不明白,这么琳琅满目的商品,孩子应该觉得好玩呀,可当她有一次蹲下身子系鞋带时,她才豁然发现,当她以孩子一般的眼光看商场时,眼中看到的只是人来人往的大腿。蹲下身子,你才会看到孩子眼中的世界,你才会走进孩子的心灵,你才会发现这里是片多彩的世界,一片未被开垦的处女地,孩子们正以自己的经验去感受着这片蓝天,这片土地。

21世纪的教育强调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沟通,精神的相遇,生命的碰撞,是一种人类希望、理想和超越的教育。如果当时这位家长能耐心地与孩子对话,了解孩子的奇思异想,或许他就不会下这个结论。重视与孩子的对话,才能让我们了解孩子。正是这样一种对话精神才使教育真正成为人对人的教育,使儿童变的容易理解。对话意味着教师要倾听儿童,与儿童进行心灵的对话,走进儿童的心灵世界;同时也意味着教师与儿童之间的思想、观点相互碰撞,相互激发,教师会从儿童那里看到他们优于自己的奇思、怪想和创意;对话使教育变得精彩、有活力,成为教师与儿童,儿童与儿童之间相互敞亮,彼此接纳,共同创造,共同分享的过程;对话使我们重视儿童,使儿童成为与教师合作、共同探索的具有独特精神世界的鲜活生命。

让我们走近孩子,与孩子的心灵对话,去感悟那份童真,去领略那个世界!让我们伴着儿童共同成长!

幼儿园教育随笔案例分析篇2

许多家长认为孩子太小,很多事情都要由家长代劳、包办。但他们可能未曾想过孩子是否愿意坐享其成。记得之前看过一本名为《大卫,不可以》的绘本,其中大卫妈妈总爱说的.一句话就是“大卫,不可以!”。大卫的种种行为都被看作是冒险的,被禁止的,比如:在游泳池里玩玩具、披着床单穿着妈妈的皮靴表演蜘蛛侠等。绘本的最后一句话是这样的,“大卫乖,我爱你!”我想这其中反应了许多成年人的思维方式,将许多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孩子,只有听从父母的孩子才是乖孩子。

我和我小外甥女之间发生过这样一个故事。我将小椅子拿到一个孩子面前,将其按坐在上面。出乎意料的是,她从椅子上下来,将椅子搬回原地,嘴里一边说着自己的名字,一边搬着椅子,放到一个位置,然后吃力地做到椅子上。虽然有些费力,但是在她成功做到椅子上后,脸上露出了微笑。一开始我是惊奇,后来慢慢陷入了沉思。再后来我渐渐感到这是理所应当发生的事情。孩子心中就是有一股尝试的欲望,他们的想法经常千奇百怪,富有想象力。而这种尝试的欲望使他们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

那么作为教师,我们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如何面对幼儿尝试的欲望。是压制?还是鼓励?这是矛盾的两极。此处我不想先下结论,而是想跟大家分享一个教学片断。我想从中就能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

案例背景:在美术活动《甜甜的冰糖葫芦》中,教师尝试引导幼儿制作冰糖葫芦。之前的预设是先用橡皮泥做成圆球,之后再用小棒将圆球串在一起。但是在活动中幼儿的大胆尝试给予了我新的启示。

案例片段:我引导幼儿运用团圆的技能将橡皮泥做成圆球。做完圆球的可以来找我拿一根小棒将圆球串起来。孩子们的兴致都很高,我来回不断地观察着他们。只见娴娴做完圆球后并没有向我要小棒,而是先将几个圆球互相紧靠在一起,然后用手搓了一根细细的橡皮泥,然后将它粘到最后一个圆球的底部。

虽然只是很简单的一个行动,却深深地触动了我。也随之引发了我对自身教学行为的反思。想法有些单一,没有给予孩子充分尝试和探索的机会。思想上虽然没有刻意地去限制孩子,但是实际上教师示范的制作冰糖葫芦的方法已经给孩子了一个框。听话的孩子可能就会按照老师的方法来做,如果没有出现意外情况,教师可能就会认为没有问题。恰恰因为一个孩子的异样做法,引发了我教育行为的改变,我转而鼓励孩子大胆想象,尝试做出不同花样的冰糖葫芦。结果是超乎我的预料之外的,孩子们做的冰糖葫芦五花八门。

我想这一教学案例给予我们的启示就是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尤其是对以下两种类型的幼儿。一种是那些确实有能力去完成的,而缺乏必要的勇气的幼儿,另外一种是那些能力方面有所欠缺,但是通过自己的尝试,也能获得成功的幼儿。可以说鼓励幼儿大胆尝试一方面能够充分调动幼儿的参与积极性,真正发挥幼儿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幼儿的大胆尝试也能带给教师新的启示和感悟,进而生成有教育价值的内容。

“大卫不可以,大卫不可以…”,所有类似的话语都收起来吧!相反地,我们要说“孩子你能行,勇敢地尝试吧!”

总之一句话,将幼儿的尝试作为推动教学的动力,促进教育的效益的最大化,即幼儿经验的获得。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333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