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做新时代合格班主任优秀4篇

网友发表时间 1939244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做新时代合格班主任优秀4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做新时代合格班主任【第一篇】

弘扬长征精神做跨世纪新人主题班会设计

目的意义

通过各团支部自编自演以红军长征胜利为题材的文艺节目,使学生们了解长征胜利的悲壮历史,懂得什么是长征精神,从而教育学生弘扬长征精神,努力学习,树立正确人生观,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做跨世纪新人。

活动时间

10月中旬。

活动地点

俱乐部或礼堂。

参加人员

全体学生。

活动准备

(1)聘请音乐老师。

(2)团委全体委员及被聘请的音乐老师召开会议,详细研究活动方案,并确定文艺节目的体裁,题材和每个支部的表演预选时间,制定评比细则、活动通知事宜等。

(3)将通知提前20天下发到各团支部(自然班)。

(4)各团支部组织查找有关长征的历史资料、故事等,从而根据史情、故事编排这一题材的文艺节目。团委指派专人(如音乐老师,也可聘请文工团专业人员)到各团支部进行指导。

(5)成立组织委员会和评比委员会。

(6)研究确定9首革命历史抗战歌曲供团支部选用,如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过雪山草地》《告别》《大会师》《红星照我去战斗》《五月的鲜花》等等。

(7)预检。组委会、评委会对各团支部编排的节目先预检一遍,对节目形式和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如不合乎标准,不允许进入决赛或给予改编指导,质量合格后方可进入决赛;

(8)打印节目单。将预检合格的节目编出节目单打印数份,分发到领导评委手中以及各团支部。

(9)布置会场。设置一面与舞台幕布大小相应的写有“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字样,并印有“五角星和镰刀、斧头”图案的红旗做背景。舞台根额写上“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xx周年文艺汇演”大字块。

(10)聘请有关领导和全体教师参加。

活动程序

(1)各团支部入场在指定位置坐好。

(2)主持人介绍到会领导和来宾。

(3)组委会主席公布评比条件。

(4)主持人宣布:“xxx学校‘弘扬长征精神,做跨世纪新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xx周年文艺汇演,现在开始”:

男:中华民族是不屈的民族,共产党人是民族的脊梁,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壮举震惊世界,星星之火,终得燎原。

女:在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xx周年之际,我们推出“弘扬长征精神,做跨世纪新人”这台文艺节目,真诚地奉献给大家。

男:忆往昔,峥嵘岁月,怎能忘?60年岁月,风风雨雨,长征精神振雄威。

女:60年沧桑,坎坎坷坷,红军传统放光辉。

男:长征壮举,呈现着共产党人无比的智慧。

女:印刻着华夏子孙不屈的精神。

男:让我们永远记住中国历史上这惊人的壮举,让红军精神永放光芒。

请听大合唱《长征组歌》

女:鲜花朵朵,芬芳满地,引来蜂儿采花蜜。

男:为了生活更美好,振翅高飞,不怕路迢迢。

(舞蹈《蜜蜂与花朵》)

男:学生的思想是一汪纯净的水,学生的心灵是一块无瑕的玉。

女:能酿出甘甜。芳纯的美酒,可雕出“四化”需要的栋梁。

合:清除一切污染,让这汪水更纯、更净,让这块玉更美、更亮。

(说唱快板《告别三厅》)

女:跨世纪的金鼓敲起来,

男:跨世纪的号角吹起来,

合:我们都是党的好后代,朝气蓬勃向未来。

(歌曲《跨世纪的新一代》)

女:老师是月亮,学生是星星,星星围着月亮,相映成辉。

男:结下友情,埋下火种,我的心中刻下了老师高大的形象。

(歌伴舞《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女:小荷才露尖尖角,初试锋芒技艺高。

男:弹奏一首悦心曲,醉您心田会称妙。

(电子琴独奏。)

男:军爱民,民拥民,军民鱼水一家人。

女:依依深情话惜别,送我红军去征程。

(舞蹈《十送红军》)

女:太阳是金梭,月亮是银梭,跳起舞、唱起歌,金梭、银梭织出美好的新生活。

(舞蹈《金梭和银梭》。)

男:不需要词藻的华丽,不需要―一去赞许,只有我的一声心里话,真心真意谢谢你。

(歌曲《真心真意谢谢你》)

女:编织着一个相同的“梦”,怀揣着一个共同的愿望。

男:长大一岁的你,培育着长大一岁的我。

合:让我们许下一个承诺,为实现一个伟大的理想,切莫让岁月磋跎。。

(歌伴舞《长大一岁的你》。)

(5)表演结束,请有关领导上台讲话,同时台下核定评比结果。

(6)组委会主席公布总分前4名的团支部节目。

(7)请到会领导为获奖团支部颁发奖状和奖品。

(8)由团委书记做总结讲话。

(9)主持人宣布xx学校“弘扬长征精神,做跨世纪新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xx周年文艺汇演到此结束。

做新时代合格班主任【第二篇】

创先争优,做新型教师

创先争优,做新型教师

教书育人,要求我们要坚守一份“润物无声”的平淡与执着,更要求我们能与时俱进,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在“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中,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我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力求在工作上改革创新,让自己成为学生和家长满意的教师。

一、用爱团结集体,创新师生关系。

好话暖人。这里的好话是鼓励的话,非吹捧之言。学生不论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或挫折,伤心之时常有。此时,为师者,只可雪中送炭,切忌火上浇油。这“炭”便是老师对学生及时的安慰和鼓励。这“炭”一送出去,学生就会感受到老师无时无刻都在关心他,支持他,帮助他。实践证明,一个人在困难中得到帮助,在绝境中看到希望,是最容易萌发感恩奋发之心的,他就会因此而变伤心为动力,变被动为主动,加倍地努力学习,从而取得意想不到的进步。值得提醒的是,在学生取得进步的时候也需要鼓励,否则又容易产生自满情绪,走向滑坡。因此,老师绝不可以吝啬自己的语言,多给学生以鼓励,让你那看似廉价,实则无比珍贵的话语温暖学生受伤的心,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诚心待人。“诚信”是当今社会处理好各种关系的起码要求,“诚”是“信”的前提,“信”是“诚”的必然结果。要想让人信服,首先要诚心待人。中小学生虽小,却也有比较复杂的心思,教师要勤于观察、善于揣摩,随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才能做好教育工作。但最关键的还是让学生信任你,让学生愿意把心里话说给你听。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信任自己呢?亦师亦友是最基本的做法。亦师,是为了“传道,授业,解惑”;亦友,就会得到学生的信任。教师做学生的朋友,要做到平等相处、真诚待人。在和学生交流、听取学生意见时,教师要放下架子,蹲下身子,看着对方的眼睛,让学生感受到你是在认真倾听,感受到你的和蔼可亲。对于学生反映的情况,老师要立即处理,存在的困难要尽力帮助,做出的承诺要及时兑现,让学生感受到你是真心诚意地在为他们做事。真诚的付出是会“收买”到信任的。试想,你的心都交给学生了,学生还有什么隐瞒你的呢?学生成为老师的朋友,就会和老师无话不谈,老师的话学生就会愿意听,老师的要求学生也会乐意做,至于教育效果嘛,自不必说了。

科学育人。首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处处为学生的健康发展着想。其次要懂得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青少年儿童是长知识、长智慧、长身体的时期,他们还不成熟,他们的愿望和能力还不平衡,有时会犯错误;青少年儿童的发展也不是线性的,会有曲折,了解了这些特点我们就不会事事责怪他们。第三要理解学生,理解学生的需要,青少年儿童活泼好动,富有好奇心,他们有求知的需要,有玩耍的需要,有探究的需要,有交友的需要。老师要了解他们的多种需要,尽量满足他们合理的需要,学生就会反过来理解老师,尊重和完成老师的要求。第四老师要相信每一个学生,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切忌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那样容易使一部分学生感到老师不信任他,看不起他。这些学生往往对老师敬而远之,采取不信任的态度。在这种状态下,老师要想教育他是很难的。信任是相互的,只有信任学生,学生才能信任老师。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最巨大的教育力量。教师热爱学生,学生热爱老师,师生中还有什么矛盾不能解决呢?

二、用策略组织课堂,创新教学主阵地。

教师是教育者,是教育的主体,负有教育的责任;学生是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负有学习的责任。教师在履行自己责任的过程中,也需要学习。学生学习的.目的是更好地发展自己,教师学习的目的,则主要是如何更好地指导学生发展自己;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发展所需要的各种材料与活动,教师学习的内容主要的方面是如何去提供这些材料、组织这些活动,并以适当的方式向学生反馈其发展的状态。

质疑讨论。“思起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创造性人才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好奇心强,遇事好问个为什么。美籍华人物理学家李政道先生曾说道,提出问题等于解决问题的一半。质疑,是创新意识的萌芽,讨论是智力的激发,你一言,我一语,促使每人动脑筋思考,往往能迸发出许多创新思维的火花。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怎样营造质疑讨论的氛围?一是要相信学生。好奇好问好表现是儿童的天性,两岁的孩童总喜欢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这怎么样?那怎么样?天有多高?星星有多少?月亮离我们有多远?等等,并且喜欢追问,“打破沙锅问到底”,弄得父母难以回答。然而这种天性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被压抑了,而今就是要把这种“天性”释放出来。二是要激励学生。在质疑讨论中,学生有一个由不敢到敢于提问、敢于发言的过程,有一个不善于到善于提问、善于发言的过程,而教师千万要有热情、有耐心,要像父母教孩子说话、走路一样。三是要启发引导学生。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要急于回答,要启发引导学生自己讨论,只有当他们在无能为力时,才告诉或者留下悬念,以引导学生在课外再去钻研。除此之外,释疑讨论时,还要善于先抓重点问题,深入讨论,对次要问题则少花时间,一带而过,切忌不分主次、平均使用力量,以致放开了收不拢,导致学生如在云雾中,不得要领,完不成教学任务。

思维探究。人类经过了几千年的文明史,创造了灿烂的文化遗产。我们的学生如果只是简单地吸取这些文化遗产,是永远也学不完的。他们应该创造性地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创造。教学中应该以各种知识为载体,让学生像科学家创造知识一样去经历、体验一下发现的过程。从而学到发现、发明的方法,培养探究能力。

什么是“思维过程”?思维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它表现为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具体化和系统化。结合学科教学表现为概念的形成过程,公式、定理的推导过程,性质规律的发现过程,对文章作者思路的挖掘过程。学生只有“身入其中”,才能领略其妙,才能学会创造。怎样展示思维过程?方法很多,因学科而异,但有几点是共同的:

其一,创设情景,作为铺垫。如,一位自然课教师教学“斜面”时,首先放了一段录像,工人叔叔用一块斜放的木板将油桶推上汽车。师问:工人叔叔为什么这样做?生答:省力。教师接着讲:这块木板叫“斜面”,利用斜面推重物,真的能省力吗?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斜面”……

其二,引导探究,步步深入。教师要把“思维过程”分解为一个个由浅入深的阶梯,设计成一个个问题,引导学生拾级而登。如上例,教师介绍了实验桌上的三块方块、-块玻璃板、钩码和弹簧测力计后,要求学生自己搭成不同的斜面,观察沿斜面拉钩码上升时的力,并在弹簧测力计的表上做记载,引导学生比较、分析记录,得出“斜面越平滑越省力”的结论。

教育工作上的改革创新,需要量的积累,才会有质的飞跃。对于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而我们知道的东西又实在太少。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添加,也有用尽的时候。“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所以,教师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拓宽专业知识,获得深厚的学识和素养,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才能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才能用更广阔的视野来思考和实践新课程,用更为厚实的文化底蕴来支撑教育教学,用更完善的人格魅力去熏陶和感染下一代,才能做一个永远都新型的教师!

做新时代合格班主任【第三篇】

各族妇女姐妹们: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__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__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已成为全__全社会的共同行动。全市各族妇女要积极行动起来,投身乡村振兴“巾帼行动”,为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发挥“半边天”作用,贡献巾帼力量。昌吉市妇联倡议:

一要争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者。各族妇女要积极参加实用技术、电子商务、家政服务、乡村旅游、手工制作等实用技术培训,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和创业创新能力,掌握一技之长,提高致富本领。女致富带头人要充分发挥产业发展的领头人、妇女能人作用,带动身边妇女增收致富。

二要争做美丽乡村创建的主导者。各族妇女要当好创建“美丽庭院”的主角,以“四好三美一卫生”(思想好、团结好、家风好、学习好;人美、屋美、院美;厕所卫生)为标准,维护院内院外环境卫生,做好垃圾分类投放,养成文明健康生活习惯,让庭院“绿起来、美起来、靓起来”,优化健康生活、提升生活品质、促进美丽乡村建设。

三要争做中华传统家庭美德的传承者。各族妇女要注重家庭教育和家风养成,积极参与“文明家庭”“五好家庭”创建和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建设好家庭,传承好家教,弘扬好家风,带领家庭成员爱__爱国爱__,将家庭幸福梦融入国家富强梦,以好的家风支撑起好的社会风气。

四要争做新时代乡风文明的引领者。各族妇女要做到夫妻和睦、尊老爱幼、科学教子、邻里互助、热心公益,弘扬巾帼志愿服务精神,服务他人,奉献社会,推进移风易俗,弘扬传统文化,树立文明新风,以优秀家庭文化引领文明乡风,使良好的家风、美好的道德观念代代相传。

各族妇女姐妹们,让我们把握时代机遇,发扬“四自”精神,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大显身手,争做伟大事业的建设者、文明风尚的倡导者、敢于追梦的奋斗者,在建设美丽乡村,构建文明社会实践中贡献巾帼力量,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__成立100周年。

______市妇联

202__年4月26日

做新时代合格班主任【第四篇】

创先争优,做新型教师

教书育人,要求我们要坚守一份“润物无声”的平淡与执着,更要求我们能与时俱进,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在“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中,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我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力求在工作上改革创新,让自己成为学生和家长满意的教师。

一、用爱团结集体,创新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平等”只适用于人格领域,指的是“人格平等”。 孔子提出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以及“当仁不让于师”的思想,就是从教师人格和学生人格的意义上来说的。孔子自己也与学生之间建立起了千古传诵的人格关系。现在社会尽管师生所承担的社会角色和责任是不同的,但是他们作为人的存在却是相同的。用一句通俗的话说:教师是人,学生也是人,在这一点上,师生之间是没有任何差别的。作为人的存在,教师需要爱,学生也需要爱;教师需要被尊重,学生也需要被尊重;教师不愿意被人辱骂,学生也一样。因此,师生双方在审视对方的时候,应该透过社会角色的“面具”,看到“面具”背后共同的人性或人格,采用“换位”、“移情”、“理解”的方法去建立一种无差别的“人格关系”。这种人格关系是师生关系最核心的组成部分。有时候,师生人格相互熏陶和砥砺对于学生成长的意义胜过任何的外在的要求和规范。

好话暖人。这里的好话是鼓励的话,非吹捧之言。学生不论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或挫折,伤心之时常有。此时,为师者,只可雪中送炭,切忌火上浇油。这“炭”便是老师对学生及时的安慰和鼓励。这“炭”一送出去,学生就会感受到老师无时无刻都在关心他,支持他,帮助他。实践证明,一个人在困难中得到帮助,在绝境中看到希望,是最容易萌发感恩奋发之心的,他就会因此而变伤心为动力,变被动为主动,加倍地努力学习,从而取得意想不到的进步。值得提醒的是,在学生取得进步的时候也需要鼓励,否则又容易产生自满情绪,走向滑坡。因此,老师绝不可以吝啬自己的语言,多给学生以鼓励,让你那看似廉价,实则无比珍贵的话语温暖学生受伤的心,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诚心待人。“诚信”是当今社会处理好各种关系的起码要求,“诚”是“信”的前提,“信”是“诚”的必然结果。要想让人信服,首先要诚心待人。中小学生虽小,却也有比较复杂的心思,教师要勤于观察、善于揣摩,随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才能做好教育工作。但最关键的还是让学生信任你,让学生愿意把心里话说给你听。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信任自己呢?亦师亦友是最基本的做法。亦师,是为了“传道,授业,解惑”;亦友,就会得到学生的信任。教师做学生的朋友,要做到平等相处、真诚待人。在和学生交流、听取学生意见时,教师要放下架子,蹲下身子,看着对方的眼睛,让学生感受到你是在认真倾听,感受到你的和蔼可亲。对于学生反映的情况,老师要立即处理,存在的困难要尽力帮助,做出的承诺要及时兑现,让学生感受到你是真心诚意地在为他们做事。真诚的付出是会“收买”到信任的。试想,你的心都交给学生了,学生还有什么隐瞒你的呢?学生成为老师的朋友,就会和老师无话不谈,老师的话学生就会愿意听,老师的要求学生也会乐意做,至于教育效果嘛,自不必说了。

科学育人。首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处处为学生的健康发展着想。其次要懂得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青少年儿童是长知识、长智慧、长身体的时期,他们还不成熟,他们的愿望和能力还不平衡,有时会犯错误;青少年儿童的发展也不是线性的,会有曲折,了解了这些特点我们就不会事事责怪他们。第三要理解学生,理解学生的需要,青少年儿童活泼好动,富有好奇心,他们有求知的需要,有玩耍的需要,有探究的需要,有交友的需要。老师要了解他们的多种需要,尽量满足他们合理的需要,学生就会反过来理解老师,尊重和完成老师的要求。第四老师要相信每一个学生,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切忌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那样容易使一部分学生感到老师不信任他,看不起他。这些学生往往对老师敬而远之,采取不信任的态度。在这种状态下,老师要想教育他是很难的。信任是相互的,只有信任学生,学生才能信任老师。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最巨大的教育力量。教师热爱学生,学生热爱老师,师生中还有什么矛盾不能解决呢?

二、用策略组织课堂,创新教学主阵地。

教师是教育者,是教育的主体,负有教育的责任;学生是学习者,是学习的主体,负有学习的责任。教师在履行自己责任的过程中,也需要学习。学生学习的目的是更好地发展自己,教师学习的目的,则主要是如何更好地指导学生发展自己;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发展所需要的各种材料与活动,教师学习的内容主要的方面是如何去提供这些材料、组织这些活动,并以适当的方式向学生反馈其发展的状态。

质疑讨论。“思起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创造性人才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好奇心强,遇事好问个为什么。美籍华人物理学家李政道先生曾说道,提出问题等于解决问题的一半。质疑,是创新意识的萌芽,讨论是智力的激发,你一言,我一语,促使每人动脑筋思考,往往能迸发出许多创新思维的火花。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怎样营造质疑讨论的氛围?一是要相信学生。好奇好问好表现是儿童的天性,两岁的孩童总喜欢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这怎么样?那怎么样?天有多高?星星有多少?月亮离我们有多远?等等,并且喜欢追问,“打破沙锅问到底”,弄得父母难以回答。然而这种天性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被压抑了,而今就是要把这种“天性”释放出来。二是要激励学生。在质疑讨论中,学生有一个由不敢到敢于提问、敢于发言的过程,有一个不善于到善于提问、善于发言的过程,而教师千万要有热情、有耐心,要像父母教孩子说话、走路一样。三是要启发引导学生。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要急于回答,要启发引导学生自己讨论,只有当他们在无能为力时,才告诉或者留下悬念,以引导学生在课外再去钻研。除此之外,释疑讨论时,还要善于先抓重点问题,深入讨论,对次要问题则少花时间,一带而过,切忌不分主次、平均使用力量,以致放开了收不拢,导致学生如在云雾中,不得要领,完不成教学任务。

思维探究。人类经过了几千年的文明史,创造了灿烂的文化遗产。我们的学生如果只是简单地吸取这些文化遗产,是永远也学不完的。他们应该创造性地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创造。教学中应该以各种知识为载体,让学生像科学家创造知识一样去经历、体验一下发现的过程。从而学到发现、发明的方法,培养探究能力。

什么是“思维过程”?思维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它表现为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具体化和系统化。结合学科教学表现为概念的形成过程,公式、定理的推导过程,性质规律的发现过程,对文章作者思路的挖掘过程。学生只有“身入其中”,才能领略其妙,才能学会创造。怎样展示思维过程?方法很多,因学科而异,但有几点是共同的:

其一,创设情景,作为铺垫。如,一位自然课教师教学“斜面”时,首先放了一段录像,工人叔叔用一块斜放的木板将油桶推上汽车。师问:工人叔叔为什么这样做?生答:省力。教师接着讲:这块木板叫“斜面”,利用斜面推重物,真的能省力吗?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斜面”……

其二,引导探究,步步深入。教师要把“思维过程”分解为一个个由浅入深的阶梯,设计成一个个问题,引导学生拾级而登。如上例,教师介绍了实验桌上的三块方块、-块玻璃板、钩码和弹簧测力计后,要求学生自己搭成不同的斜面,观察沿斜面拉钩码上升时的力,并在弹簧测力计的表上做记载,引导学生比较、分析记录,得出“斜面越平滑越省力”的结论。

教育工作上的改革创新,需要量的积累,才会有质的飞跃。对于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而我们知道的东西又实在太少。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添加,也有用尽的时候。“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所以,教师需要通过各种途径,拓宽专业知识,获得深厚的学识和素养,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才能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才能用更广阔的视野来思考和实践新课程,用更为厚实的文化底蕴来支撑教育教学,用更完善的人格魅力去熏陶和感染下一代,才能做一个永远都新型的教师!

[创先争优,做新型教师]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1939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