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范文 > 范文大全 >

课堂内外 课堂教学评价汇聚3篇

网友发表时间 639625

【导读预览】此篇优秀范文“课堂内外 课堂教学评价汇聚3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整理分享,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此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课堂内外 课堂教学评价篇1

夜,像一张大网覆盖了整片天空,刺骨的寒风吹得树沙沙作响。车灯将羊肠小道照得忽明忽暗。

晚自习结束后,父亲载着我回家。道路两旁的树牙五长爪着向我们扑来,我却无心顾及,满脑都是刚才的场景。

时间倒流至三两分钟前,汽车转了个弯,拐弯处倒了棵树。树光秃秃的,没有一点绿意。它的树枝尽力地向路心伸展着,像一支支饥饿者伸出的手臂,有些突兀和森然。主干有口那么粗,非一个力气大的人奈何不了它。要不是父亲眼疾手快,车的一侧想必已经遭受到了那棵树的攻击。只听见汽车陡转时发出的尖利叫声。我吓出了一身汗,父亲也是一脸惊魂未定的表情。

此刻,我心中出现了两个小人。一个穿着白如雪的衣裙,用那甜甜的嗓音与另一个黑如夜衣裙的小人争吵着。

“我觉得应该回去处理一下那棵大树,要是绊倒了路人就不好了。”

“我就觉得不应该管,又不是你的事,瞎凑什么热闹?”

经过一番思想斗争,我对父亲说道:“爸爸,我们回去把那棵树处理一下吧,那棵树搬到了开车的老爷爷和老奶奶,可不是件小事。”父亲会意地点了点头。那一瞬间,我仿佛看见那位小天使开心地跳着舞,而那位小恶魔嘟着嘴站着。

车在夜幕中倒行着,一位中年妇女骑着自行车从我们身旁驶过。一看她的工作服,就知道是在附近工厂里上夜班的工人。她骑车的样子似乎有点吃力,微卷着的马尾辫在身后遥遥摆摆,影子在灯下拉得越来越长,直至消失在夜色中。

不一会儿,车来到了拐角处,我下车定睛一看,原本横躺在地上的树已不见踪影,只留下被人挪动的痕迹。

眼前忽而显现出一个画面:月色下,一位中年妇人停下车,疾步走到那棵枯树旁,用满是老茧的手,吃力地挪动着那棵树,脚步沉重而踉跄,只听见树与地面摩擦出刷刷的声音。

我伸出手欲帮助那位妇人,刚触碰到她,画面就如烟雾般消散了。乌鸦伫立在我身后一棵树的枝头,哇哇地乱叫着。

夜色中,我仿佛看见那位妇人处理好树后,脸上绽放的笑靥。

善良是世间最美丽的语言,它使卑微变得高大,使平凡变得美丽。那个普通的女人的点滴善举,温暖了我,照亮了我,给我上了一节深刻的思想品德课!

这件事,虽已过去了一年多,但那个夜班回家的女人的形象,一直留存在记忆里,如同一节生动感人的课

课堂内外 课堂教学评价篇2

自然,一个多么神圣的词语,一门多么渊博的学问。走进自然,你会领会很多,也会明悟很多,走进自然,你会由衷地感叹,这也是课堂!

“乱花间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当这传唱了多少春秋的名句再次在我的耳边回响,我便知道:春天来了。睁开眼睛,星星点点的小花,从嫩嫩的草丛里探出头,扑棱棱冒出来,笑着、跳跃着;柳丝带黄,枝头的花蕾含苞待放,漾出一片淡淡的粉红与天真。还有那池水,在柔柔的春风吹拂下,泛起粼粼碧波,池边杨柳婀娜多姿,纤长的柳枝交错着、摇曳着,枝尖掠过水面,又是一片涟漪……走在这生命的原野,四处是勃勃的生机,我想到了我的青春、我的活力。回首过去的挫折,又何必执着不放?在春的课堂,我学会了乐观。

脸上挂着浅浅的笑容,不经意,我们迎来了夏天。在滚滚热浪中回首,一池怒放的荷花映入眼帘。“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不知是不是感受了太阳的熏陶,那盛开的荷花泛起了阵阵嫣红,在无边碧叶的映衬下,更显万种风情。我在池边漫步,享受这夏日里难得的一份清凉,青蛙在池边高唱、水鸟在叶间嬉戏,聆听着“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名句,我内心一片清凉。在夏日的课堂,我领会了天然,沉重的心卸下了一切负担。

迈着轻快的步伐,我走进了一个金色的世界。低吟着“秋声万户竹、寒色五凌松”的诗句,感叹着秋的饱满、寂静与萧凉。听着落叶的沙沙声,心渐渐虔诚。自然孕育了我们,孕育了万物,于是看繁花凋零,不再伤感,反而更加崇敬自然。花开花落、草长草枯,凡事都有着不可改变的规律。在秋的课堂里,我认识了自己的渺小与自然的繁华。

裹着阵阵寒风,冬天匆匆来了。大雪漫天飞舞,盖住了寸寸土地,赶走了万种生灵。天地间白茫茫一片,刺骨的北风象头猛兽不停地在原野上呼啸。时间似乎也被冻住,当我以为万物都已屈服于冬天时,不经意间,我发现了一抹红色——红梅!“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大雪压不弯它的脊梁、凛冽的寒风也对它束手无策,那白雪中的点点傲梅,仿佛滴滴热血,在风雪中绽开。在冬的课堂里,我学会了坚持、顽强。

游历完四季的课堂,我终于明白了:真正的课堂,不在那书声琅琅,一片绿叶、一抹阳光,自然、生活……只要能让我们从中获取知识、感悟人生,万物皆为我们的课堂。

课堂内外 课堂教学评价篇3

一、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努力创设体验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文明最精细地表现在情感的文明里。学校里学习的许多东西,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遗忘,但是人的思想接触过的文化财富,会在我们的心灵里留下痕迹。”课堂上激动学生的是情,打动学生的是情,没有情感的教学是不成功的,因此,《新课程标准》在三维目标体系中加入了“情感、价值、态度”。“感人心者,莫乎于情。”学生有了浓郁的情感,欢乐的情绪,那么他们就会精神振奋,思维活跃。反之我们在课堂上忽视了学生的情感需求,把学生当作是没有意识、没有生命的仓库,那样的课堂效果不言而喻。所以教者在课堂上应努力创设让学生尽情情感体验的氛围。

1、老师情感的渲染

。知识本无所谓情感和魅力,但是有情的人能把无情的知识教得有情。老师是学生的模仿对象,学生具有向师性的心理特点,学生的情感最易受老师的感染。在教《月光曲》这篇课文时,一上课,我就播放了钢琴曲《月光曲》,在强弱变换的乐曲声中,我深沉的说道:“一百多年前德国有个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他说过‘我的音乐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这一些该是多么幸福。’他一生谱写许多著名的曲子。我们现在听到的优美动听的曲子,便是其中的一首,叫《月光曲》。(板书课题《月光曲》)那《月光曲》是怎么写成的呢?这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这样通过乐曲的欣赏,老师的激情表达,触动了学生的情感,学生在其后的学习中情绪很高昂。

2、多留给学生情感选择的余地。

课堂上设计一些讨论性、学生之间互相交流情感的问题,使他们的情感得以表露出来,老师再给予肯定赞同,那么他会继续投入更多的情感。在1篇课文中有许多使用的确切、妥帖、生动传神的好词佳句,不同的学生自然会有不同的喜好,让学生挑最喜欢的词句来品尝和交流,这是对词句的情感选择;课文中有对某一事物的多角度、多方位、多层面的描述,让学生挑出使他最感动、体会最深的那一点讲析交流,这是对情节的情感选择;在人物群出现的课文中,如《将相和》中的廉颇、相如、赵王,让学生谈谈最喜欢谁,不喜欢谁,为什么?这是对人物的情感选择。像这些情感表露机会,哪一个学生不愿意呢?学生声情并茂的读,富有条理的分析,充满自信的回答,课堂上的活力不就得到释放了吗?

二、注重学生的个性张扬,关爱学生的生命

《新课程标准》的理论基础第一点就是“新的学生观”,提出了“学生是完整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学生是一个发展的人,学生是有发展潜力的人。”

语言文字虽然是表情达意的载体,但是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他们具有鲜活的思想和个性,对相同的课文乃至相同的一句话,看法不尽相同。有活力的课堂应该是承认个体差别,挖掘潜能,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成长,这样的课堂培养出来的学生才有独特鲜明的个性。

1、扩大课堂参与面,提供个性张扬的机会。

目前,不少的语文课仍然是少数优秀生围绕老师转,大部分学生跟在后面点点头。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基本的原因是老师只注重自己的任务完成,对学生的不同意见或提出的问题,总是持否定的态度,久而久之,学生就没有参与课堂的热情,更谈不上主体地位的发挥。因此,教者应当扩大课堂的参与面,可以用小组讨论、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唱、画、演……手段来调动学生有效地,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上来。对学生富有个性的读、分析、质疑,教者都不应回避,而应该给予肯定、赞扬。

2、个性张扬的多样化。

有不少老师认为只要学生的回答不同,就是个性化,这是一种片面的认识,学生能作出不同的回答,还要能讲出所以然,这才是真正的个性张扬。在朗读中,对同一句话的朗读,个人的理解不同,可以是高昂的,可以是深沉的,可以是快速的,可以是缓慢的……这也是个性化的体现;在提倡发展学生想象力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今天,我们可以让更多的个性张扬,利用课文的空白点让学生补充、扩展、延续、改编等等。如《哲学家的最后一课》的教学,我抓住了弟子们在等哲学家的这段空白时间里,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在这段时间内,这四个弟子等了这么长时间可能会说些什么?有的回答让人捧腹大笑,说四个弟子认为老师骗了他们,干脆就睡了;有的回答有很强的情节性,给他们取了名字,描绘出他们争得面红耳赤的情景对话等等。

这样的课堂不仅仅是个性的挖掘,更是对学生的关爱,使他们能大胆地想,大胆地说。

当然,课堂活力的释放还要因不同的老师不同的教学风格而异。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今天,我们需要的是富有个性的课堂,更要有活力的课堂。

相关推荐

热门文档

48 639625